减数分裂-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爱优选:精、卵如何融合在一起

爱优选:精、卵如何融合在一起?精子穿透透明带后,可在透明带与卵细胞膜(质膜)之间作短暂的游动,然后与卵细胞膜接触,精卵融合开始。
其过程分四步进行:①精、卵质膜融合,精子进入卵内;②卵母细胞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排出第二极体;③雌、雄原核形成并融合;④受精卵开始第一次卵裂。
(一)精、卵质膜融合卵细胞膜上有大量的微绒毛,这些微绒毛可以运动,当精子与卵细胞接触时,微绒毛首先将精子抱合,接着卵细胞膜先将精子头部的前部包围,精子细胞膜与卵质膜(卵细胞质膜)逐渐融合,致使整个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内。
体外研究证实,精子与卵质膜接触5~15秒后,精子尾部的摆动就突然变慢;接触15~25秒钟以后,精子即完全丧失了运动能力,随后精子顶体后膜与卵膜相贴。
精子与卵质膜接触3分钟时,在电子显微镜下即可见到卵质膜表面的许多微绒毛将精子头抱合,在精、卵融合过程中,卵子表面的大量微绒毛起重要作用:它可使精子头定向与卵子膜贴合;由于它的曲率半径小,可以克服两层膜之间同性电荷相斥的作用而有利于融合。
融合发生于精子顶体后模(即精子头部的中段)与卵质膜之间,一旦融合后二者之间很快相互混杂,形成新的质膜结构。
值得提出的是,顶体反应后暴露出来的顶体内膜并不与卵膜融合。
研究表明,顶体内膜流动性很差,而顶体后模的流动性极大,膜的流动性是发生膜融合的首要条件。
融合时,卵母细胞的胞质形成突起覆盖于精子头部上方以吞噬作用方式将精子头包入卵母细胞胞质内。
从受精开始到此时约为15分钟。
值得一提的是,精子与卵子膜的融合无严格的种属特异性,而精子与卵子透明带的识别则有严格的种属特异性。
(二)多精受精的阻扰许多昆虫、软体动物、软骨鱼、有尾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等均为多精受精,即在受精时有多个精子进入卵内,但仅有一个精子起作用,其余的精子逐渐退化消失。
在人类,受精卵是一个卵与一个精子结合形成的。
在正常情况下,虽然有数个精子穿越透明带,但只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内使卵子受精。
减数分裂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N
2N 2N N
N
2N
0
0
减数分裂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第7页
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DNA改变曲线
DNA 染色体
4n8
2n4 n2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减数分裂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第8页
DJ
(二)卵细胞形成过程
卵原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Ⅰ)
第一极体
次级卵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减Ⅱ)
第5页
减数分裂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无交叉交换 交叉交换
2种精子
增加 配子 类型
4种精子
第6页
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改变 (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
精原 细胞
染色体 2N
DNA 分子数
染色 单体数
2N→4N 0→4N
初级精 母细胞
2N 4N
4N
次级精母细胞
前、中期 后、末期
精细胞
N 2N N
项目 精子形成
卵细胞形成
一个精原细胞→ 一个卵原细胞→( 1 ) ( 4 )个精子 个卵细胞
细胞质( 不均等 )
不 细胞质、细胞核
分裂
同 点
( 均等 )分裂
细胞核( 均等 ) 分裂
精细胞经( 变形 ) 卵细胞形成
成为精子
( 不经过)变过形程
相 a、染色体复制1次;
同 b、细胞连续分裂2次;
点 减数分裂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c、细胞分裂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
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生物能产生几个精子? 24=16
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生物能产生几个精子? 2n
减数分裂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精子和卵子的形成和受精

精子和卵子的形成和受精精子和卵子是生物繁殖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细胞。
精子由雄性生殖细胞产生,而卵子则由雌性生殖细胞产生。
这两种细胞在形成和受精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精子和卵子的形成过程以及受精的发生。
一、精子的形成精子的形成称为精子发生或精子生成。
它主要发生在雄性生殖系统的睾丸内。
下面是精子形成的主要步骤:1. 原始生殖细胞的分裂:在睾丸的生殖小管中,原始生殖细胞经历一系列细胞分裂和增殖,形成生精细胞。
2. 第一次减数分裂:生精细胞经历第一次减数分裂,将染色体数量减半。
3. 第二次减数分裂:生精细胞经历第二次减数分裂,形成四个未成熟的精子。
4. 精子成熟:未成熟的精子通过一系列的发育和成熟过程,最终形成具有活动能力和结构完整的成熟精子。
总结:精子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细胞分裂、减数分裂和发育成熟等多个步骤。
二、卵子的形成卵子的形成称为卵子发生或卵子生成。
它主要发生在雌性生殖系统的卵巢内。
下面是卵子形成的主要步骤:1. 原始生殖细胞的分裂:在胎儿发育阶段,原始生殖细胞经历一系列细胞分裂,形成囊泡细胞。
2. 卵泡的发育:囊泡细胞形成卵泡,卵泡内的原始细胞经历再分裂,形成卵母细胞。
3. 第一次减数分裂:卵母细胞经历第一次减数分裂,将染色体数量减半。
4. 第二次减数分裂:卵母细胞经历第二次减数分裂,形成一个成熟的卵子和三个极体。
总结:卵子的形成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细胞分裂、卵泡发育和减数分裂等多个步骤。
三、精子和卵子的受精受精是指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的发生通常发生在雌性生殖系统的输卵管内。
下面是精子和卵子受精的主要步骤:1. 接触和结合:精子通过性交或人工辅助生殖技术进入女性的生殖道,然后游动到输卵管内,与卵子接触并结合。
2. 渗透和融合:精子释放酶,溶解卵子的外层,使一个精子能够渗透进入卵子内部。
一旦精子进入卵子,其细胞核与卵子的细胞核融合,形成受精卵。
3. 受精卵的发育:受精卵开始分裂,不断形成多个细胞。
一轮复习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教学内容

一轮复习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教学内容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是通过生殖细胞的分化和发育完成的。
这个过程又称为生殖细胞发生或胚胎发生。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分别介绍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精子形成过程:在雄性生殖器官内,生殖细胞发生开始于一个特殊的细胞群,称为精原细胞。
精原细胞通过连续的有丝分裂,形成了大量的精子母细胞。
接着,精子母细胞进入减数分裂I,形成两次减数分裂。
这两次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减半,细胞质分裂形成四个细胞,其中只有一个细胞保留下来,最终发育成成熟的精子。
(2)卵细胞形成过程:在雌性生殖器官内,生殖细胞发生发生开始于胚胎的其中一特定时期一些特定细胞形成。
这些特定细胞称为卵原细胞。
与精子形成类似,卵原细胞也经历了一次减数分裂。
然而,与精子形成不同的是,当卵原细胞发生减数分裂时,形成一个大的卵细胞和三个小的极体。
这三个小极体通常会退化,而大的卵细胞继续发育并成熟。
2.介绍形成过程中的关键细胞和关键分子(1)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是生殖细胞发生的起始细胞。
它们通过连续的有丝分裂,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母细胞。
(2)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关键分裂过程。
两次减数分裂导致染色体数量减半,确保了精子和卵细胞具有一半的染色体数量。
(3)极体:在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一个大的卵细胞和三个小的极体同时形成。
三个极体通常会退化,而大的卵细胞继续发育。
(4)染色体重组:在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发生了重组。
这种重组通过染色体间的产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导致基因重组,增加遗传多样性。
3.精子和卵细胞的功能和特点(1)精子:精子是雄性生殖细胞,具有能够游动和受精的能力。
它们通常较小,具有长尾巴,适合于在生殖道中游动到卵细胞处受精。
(2)卵细胞:卵细胞是雌性生殖细胞,具有能够受精和发育成为胚胎的能力。
卵细胞通常较大,具有丰富的营养贮备,为胚胎最初的发育提供能量和营养。
考点8 细胞的减数分裂、配子的形成过程和受精过程

相同
六、受精作用
1、概念: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意义:
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来自精子
受精作用 受精卵
来自卵细胞
形成是否变形
均等分裂 精细胞变形
(三)数目变化: 4n 3n 2n
DNA
1n
间期 4n 减⑴期
减⑵期
3n
2n 1n 间期 减⑴期 减⑵期
染色体
五、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
项 形成细胞 目 有丝分裂 体细胞 减数分裂 生殖细胞 复制一次分裂两次 有 子细胞染色体数是母 细胞的一半
染色体复制与分 复制一次分裂一 裂次数 次 分裂过程有无同 源染色体联会 子细胞与母细胞 染色体数关系 无
同源染色 体分离
2n
n
(二)第二次分裂
着丝点
变形
分裂
次级精母细胞 (三)减数分裂基本过程
精细胞
精子
精 次级 精原 复 初级精 联会→四分 精母 着丝点 细 变 细胞 制 母细胞 体→同源染 细胞 分裂 胞 形 色体分离 n 2n 2n n
精子
n
三、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卵原细胞
复制 联会
四分体
同源染色 体分离考点13ຫໍສະໝຸດ 细胞的减数分裂 和受精过程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1、对象: 有性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
2、特点: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3、结果: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来减少了一半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一)减数第一次分裂 精原 四分体 细胞 复 联 制 会 2n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 母细胞
第4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相同点
染色体的变化行为相同
3.减数分裂的概念
范围 时期
进行_有__性__生__殖__的生物 原始生殖细胞产生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在减数分裂前,染色体只复制_一__次__,而细胞在减数分裂过 特点
程中连续分裂_两__次__
结果 成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4.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可以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二)减数分裂Ⅰ与减数分裂Ⅱ的比较
项目 着丝粒 染色体数目 DNA数目 染色体主要行为 同源染色体
减数分裂Ⅰ 不分裂
2n→n,减半 4n→2n,减半 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
有
减数分裂Ⅱ 分裂
n→2n→n,不减半 2n→n,减半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无
(三)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数的比较
答案:C
[归纳拓展] 细胞分裂过程中引发相关物质数量变化的四大原因
微课题(二)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辨析比较 [系统深化知能]
实质
精子和卵细胞二者的_细__胞__核___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结果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_体__细__胞__中的数目
一、判断正误——从微点上澄清概念
1.染色体易位和数目的变异类型理论上均可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光学显微镜
观察到。
( √)
2.人类14号与21号染色体二者的长臂在着丝粒处融合形成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 该染色体携带者具有正常的表现型。观察平衡易位染色体也可选择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场所 时间 细胞质分裂 是否变形
睾丸(曲细精管) 初情期 均等分裂 _变__形__
卵巢 胎儿时期(性别分化以后)和初情期以后 卵母细胞_不__均__等_分裂;极体_均__等_分裂
制作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模型

一.减数分裂概念: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在产 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 分裂两次,染色体在细胞分裂的全部过程中 只复制一次的细胞分裂方式。减数分裂的结 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来 的减少了一半。 1.发生的范围?
2.发生的时期? 3.特点? 4.结果?
(二)不同点:
精子的形成 形成部位 过 程 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有变形期 均等 4个精子 卵细胞的形成 卵巢 无变形期 2次不均等分裂 1个卵细胞+3个极体
细胞质分裂 子细胞数
【2.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与第二次分裂的区别】
着丝点
项目
减数第 不分裂 一次分 裂 减数第 分裂 二次分 裂
染色体 数目变 化 减半
DNA含 量变化 减半
染色体行为 变化 联会、四分 体、同源染 色体分离
着色点分裂, 染色单体分 开
不减半
减半
【3· 比较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
减数分裂 比较内容 染色体复制次数 1次 1次 有丝分裂
细胞分裂次数 联会、四分体 着丝点的分裂时期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 形成子细胞的名称 及数目
2次 出现 减数第二次分 裂的后期
整个过程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存在。
【1.卵细胞形成与精子形成的比较】
(一)相同点: 1、都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分裂过程中均有联会、四分体、同源 染色体分离等现象的出现。 2、都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分裂过程中均有着丝点分裂的出现。 3、染色体数都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染色体、DNA分子变化规律完全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减数分裂间期】
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复制后的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复制后DNA加倍。
减数分裂生殖细胞形成资料

A.间期 B.前期⑴ C.前期⑵ D.中期⑴ 13、人的体细胞内有46条染色体,在减裂时能形成四 分体( )个。
A.46个 B.92个 C.23个 D.23对
17、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A.减数第一次分裂
(二)不同点:
项目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一次分裂形成生殖
细胞数目
4个
1个+3个极体
细胞质分裂 形成过程是否变形
均等分裂 精细胞变形
不均等分裂 不变形
容易出错的地方:
1、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和卵原 细胞——不是真正的生殖细胞(染 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一样)
2、成熟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 胞——是真正的生殖细胞(染色体 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
A.有丝分裂间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
C.有丝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1.下列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的是( )
A.受精卵 B.口腔上皮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精细胞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后形成二条( )
A.非同源染色体 B.同源染色体 C.相同的染色体
3.果蝇(体细胞中8条)所产生的原始生殖细胞中,含有__4_对同
源染色体
4.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则果蝇的初级精母细胞中
第二章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一、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 1、精子的形成:
A精子的形成部位: 睾丸的曲细精管中
B精子的形成过程:
精子形成过程详解
1、精原细胞(间期):
特点:①精原细胞略微膨大 ②染色体进行复制 ③DNA加倍,染色单体形成, 染色体数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个卵原细胞→ 4个1种卵细胞+3个2种极体
场所 分裂 不 方式 同 点 子细胞 个数 是否 变形
无变形过程
返回
总结 :
1、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 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 4个 )精子; 1个 )卵细胞。
2 个; 减数 分裂,处于_______ 四分体 时期,共___ • ⑴此细胞进行_____ 4 个,DNA___ 8 个 • ⑵图中有染色体___ 8 个,染色单体___ 同源染色体 , • ⑶ A和B是____________ 分离 ;A和C 细胞分裂时将______ 非同源染色体 ,细胞分裂 是____________ 重 组 ; 时可能_______ 姐妹染色单体 ,细 • ⑷ 1和2是____________ 分离 ,2和3是 胞分裂时将_____ 非姐妹染色单体 ,细胞分 ______________ 交叉互换 ; 裂时可能_________
3、交叉互换 四分体中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间常交换部分片段。
a a’b b’ c c’d d’
A B
C D
(a和b,a和b’,a和’b,a’和b’;c和d,c和d’,c’和d,c’和d’)
(二)卵细胞形成的过程 1.场所: 卵巢
2.过程:
联会四分体Βιβλιοθήκη 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
第一极体
第 二 极 体
卵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三)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比较
精子的形成过程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相同点
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同:即在间期染色体先复 制,在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 分体,非姐妹染色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 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第一次分裂结束 后染色体数目减半;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点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2、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 同源染色体分离 )
减I (末期) ), 原因是
3、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进行( 均等分裂 ),卵细胞形 成过程中细胞质进行( 不均等分裂 )。 4、次级精(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和精子、卵细胞、第二极 体中( 无 )同源染色体。 5、精子或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复制( 1 )次,细胞连 续分裂( 2 )次
(一)精子形成的过程
1.精子产生部位:睾丸(精巢)
精子
睾丸
2.精子形成的过程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精原 增大 初级 联会、四分体 次级 着丝点分裂 精 变 精子 细胞 复制 精母 同源染色体分离 精母 姐妹染色单 细 形 细胞 细胞 体分离 胞
细胞数目变化 1个精原细胞 → 1个 初级精母细胞 → 2个 次级 精母细胞 → 4个 精细胞 → 4个 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