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决策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金融论文:金融学视角下过度自信、模糊厌恶与投资者风险决策实验研究

金融论文:金融学视角下过度自信、模糊厌恶与投资者风险决策实验研究

金融论文:金融学视角下过度自信、模糊厌恶与投资者风险决策实验研究本文是一篇金融学论文,本文通过实验经济学的方式进行进一步研究。

通过对现实投资者的区分,本文构造最简单的投资环境,考察投资者是否会因过度自信、模糊厌恶而带来风险决策行为的区别。

1引言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在金融领域,人们的决策往往涉及风险,在不确定性情况下进行决策,风险选择都是核心问题。

行为经济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决策时往往并非是完全理性的,信念或偏好会出现系统性偏差,并在决策过程中常常发生过度自信的现象。

人们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

随着研究的深入,过度自信被认为是“最经得起考验的发现”。

同时,在金融领域许多决策都是在不确定情况下做出的,投资者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往往表现为模糊厌恶。

传统金融学认为人是理性的,市场是完全的,人们可以根据风险收益的期望进行选择以实现最大化收益。

而在现实的市场中,我们无法准确知道市场的风险状况,对于风险的分布是“模糊的”,在模糊的状态下进行决策,投资者的模糊态度起着一定的作用,而且模糊的市场环境也需要我们更加重视对风险的把控。

过度自信和模糊厌恶是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个体的个性特征概念,在投资者做出决策的时候,过度自信程度和模糊厌恶程度是否会影响投资者的风险决策?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和模糊厌恶又是否存在关联?已有研究表明,人们普遍存在过度自信的心理。

当前股市中存在的交易量之谜、股价过度波动现象、长期反转效应和短期动量等异常现象均可以用过度自信理论进行解释。

进而可以发现,过度自信程度会影响人们的风险决策。

过度自信作为目前市场中普遍存在的认知偏差,对于过度自信的研究多为实证研究,对过度自信变量的选取也多采用一些代理变量间接测度,这并没有很好的贴近过度自信的本质定义,有关学者也提出了质疑,故目前仍旧缺乏过度自信对个体风险决策影响的直接研究。

...........................1.2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1.2.1研究框架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研究被试者的过度自信表现,然后通过对个体的风险态度的控制,设计风险决策任务,进一步研究过度自信程度与风险决策的关系。

风险投资的中止决策研究综述

风险投资的中止决策研究综述

几 个步骤:()信息获取 :取一定量的、其结果已有定 1 论的风险投资项目作为样本 ( 样本应包括 3 种类型:一
是成功项 目;二是 尚可但 有一定 问题 的项 目,即缓 和类
项 目;三是因不可抗拒 的客 观原 因或措施 不 当而失 败的
第2卷 第 3 5 期
26 月 O 年3 0
工 业 技 术 经 济
V第。 . 总2 №3 o5 1 .
19期 4
2 影响中止决策的因素
导致项 目不能 及 时 中止的 原 因很 多 ,但 概括起 来 .
主要有 以下几个方面 :
32 孙慧琳I提出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向■的模式识别方 , s ]
均 回报率会越低 。 Pw] ] 0 的研究发现 ,即使决策者意识到风险增 oe[2 2 ] 0 3
收稿 日期 : 05 2 0—1
-- - - —
适时对不 良项 目作 出中止投资 , 能长期 保持高 的投 资 才 绩效。
1 2 -— 5 - —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第2卷 第3 5 期
26 月 0 年3 0
工 业 技 术 经 济
V.. o 总2 N. d5 3 第
19 4 期
风 险投 资的 中止决 策研究综述
刘 超
( 浙江大学,杭州 305) 108
[ 要】 目前国际国内 摘 对风险投资中止决策研究很少,已有的文献对风险投资的中止行为进行 了 探讨 ,发现这是影响风险投资收益的非常重要的 因素 。通常对于可以成功的项 目而言 。 多的风 险投 众
臣 10 0% 0
甜 80 0 %
60 0 %


40 0 % 2 0o 0  ̄ / 0 %

投资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投资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投资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投资学是金融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涉及到股票、债券、期货、外汇等金融资产的投资与风险管理。

本文将对投资学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旨在系统地总结和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投资学理论。

一、投资决策与资产定价投资决策是投资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Bodie, Kane, Marcus (2014)在他们的经典著作《投资学》中,系统地介绍了投资组合理论。

该理论主要包括均值-方差模型、有效前沿、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理性的投资组合选择方法。

Markowitz(1952)提出了均值-方差模型,将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和风险综合考虑,从而实现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的平衡。

Sharpe(1964)发展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通过市场与个体资产之间的风险溢价关系,为投资者提供了衡量个体资产风险的方法。

这些模型为投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

二、市场效率与行为金融学市场效率是投资学研究的另一重要方向。

Fama(1970)提出了市场效率理论,认为市场是高度有效的,即市场价格能够充分反映全部可得信息。

根据市场效率理论,投资者无法通过信息获取和利用来获得超额收益。

然而,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非理性行为。

例如,Kahneman和Tversky(1979)的前景理论指出,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存在风险厌恶和非理性预期行为。

这一理论对投资者行为和市场效率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投资风险管理投资风险管理是指投资者对投资组合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的过程。

Merton(1973)提出了期权定价理论,为投资风险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权定价理论奠定了衍生品定价的基础,使得投资者可以通过期权等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

Black和Scholes(1973)发展了期权定价模型,为实证研究提供了工具。

此外,风险价值(VaR)模型和条件风险价值(CVaR)模型等也成为投资风险管理的常用方法。

投资学中的投资决策理论综述

投资学中的投资决策理论综述

投资学中的投资决策理论综述投资决策是投资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涉及到投资者在面对不确定性的环境下,如何选择投资项目、配置资金以及评估风险与回报的权衡。

在投资决策理论中,有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模型被提出,以帮助投资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本文将对投资决策理论进行综述,介绍常见的理论和模型。

首先,有效市场假说是投资决策理论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上的价格已经反映了所有可用信息,投资者无法通过分析信息来获得超额收益。

这一理论对投资者的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因为如果市场是有效的,那么投资者应该采取被动投资策略,即选择指数基金等被动投资工具,而不是试图通过选择个股来获取超额收益。

然而,有效市场假说也面临着一些批评。

一些学者认为,市场并不总是完全有效,因为投资者可能存在行为偏差,导致市场出现非理性的波动。

行为金融学理论就是对有效市场假说的一种反思。

行为金融学研究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认为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受到情绪、认知偏差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市场出现非理性的价格波动。

因此,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市场上的情绪和行为来获取超额收益。

除了有效市场假说和行为金融学,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也是投资决策理论中的重要模型之一。

CAPM模型通过考虑资产的系统风险和市场风险溢价,来估计资产的预期回报率。

该模型认为,资产的预期回报率与其系统风险成正比,与市场风险溢价成正比。

投资者可以利用CAPM模型来确定投资组合的预期回报率,从而进行资产配置。

然而,CAPM模型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该模型假设投资者是理性的,可以根据预期回报率和风险来进行决策。

然而,在现实中,投资者的决策往往受到情绪和认知偏差的影响。

其次,该模型假设市场是完全有效的,所有投资者都可以充分获得信息。

然而,实际上,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是普遍存在的,这可能导致市场出现非理性的波动。

此外,投资决策理论中还有许多其他的模型和理论,如现金流量折现模型(DCF)、均值-方差模型(MPT)等。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研究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研究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研究在金融市场中,风险管理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风险管理也变得越发重要。

本文将对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探讨当前研究的热点和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一、金融市场风险管理概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是指金融机构或投资者为了规避金融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金融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多种类型。

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帮助金融机构降低损失,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二、金融市场风险管理方法1. 传统方法传统的金融市场风险管理方法主要包括多样化投资组合、风险分散、止损等。

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风险,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对于极端事件的处理能力较弱,无法全面覆盖各种风险。

2. 风险管理工具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各种风险管理工具不断涌现。

比如期货、期权、衍生品等金融工具可以帮助投资者对冲风险,降低损失。

同时,金融科技的发展也为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应用。

三、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研究热点1. 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金融创新不断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但也带来了新的风险挑战。

如何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有效管理风险,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关文献对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方法。

2. 金融监管与风险管理金融监管在金融市场风险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文献研究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监管制度,探讨了监管对于风险管理的影响和作用。

同时,也有研究关注金融监管的改革和创新,以适应金融市场的发展需求。

3. 金融市场波动与风险管理金融市场的波动是导致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关文献对金融市场波动的原因和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

比如,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度量模型和监控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并应对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国内外风险投资研究发展综述

国内外风险投资研究发展综述

研究篇第一章国内外风险投资研究发展综述本章首先综述了国内外风险投资研究的发展概况。

根据若干途径检索了2003年国内外风险投资的期刊文献约4000篇,经过较全面的梳理工作,筛选出40余篇重要文献,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具体结构分为国外重要期刊文献和国内重要期刊文献两个层面。

国外文献的介绍又分为理论研究文献简介和实务专题综述两类,理论研究文献主要介绍了有关风险投资中的契约与激励机制、风险投资的评估与决策、风险企业家的行为研究、风险资本的作用等方向的重要文献;实务专题综述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外风险投资行业的流行观点以及关注热点,如行业走势探讨及其反思、业绩评价方法的改进、信息披露与监管、公司治理等。

国内文献的介绍是从研究领域的角度进行划分,分为风险投资的组织形式、风险投资过程与契约安排、风险投资决策与评价方法、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和我国风险投资发展模式与支持体系等。

本部分详细介绍了9篇外文文献和31篇中文文献。

最后,在本章的附录中列出了百余篇2003年风险投资研究文献的目录以及国内外主要的风险投资类期刊的名目,方便有兴趣的读者查阅。

第一节国外风险投资研究发展综述一、国外风险投资研究发展概况国外对风险投资的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后才较为发展。

国外风险投资研究的主线是围绕风险投资的微观领域展开的,即风险投资运作机制。

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风险投资家的作用、风险投资的资本来源与组织构架、风险投资评估与决策行为、风险投资的契约安排、风险投资企业的管理和监控、风险投资的退出路径与收益分配等等。

近年来,随着风险投资业在世界各国的蓬勃发展,国外关于风险投资的研究领域也不断扩展到宏观领域,主要包括风险投资的外部环境(如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社会环境等)研究、风险投资对创新与经济发展的作用、全球或地区性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模式、风险资本市场的发展等方面。

1.风险投资家的作用风险投资家最明显的作用是为那些很难从其它渠道融资的企业搭建桥梁。

投资学中的投资决策模型研究

投资学中的投资决策模型研究

投资学中的投资决策模型研究在现代投资学中,投资决策模型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它帮助投资者做出理性和有效的投资决策。

本文将综述投资学中的一些主要投资决策模型,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一、现代投资理论现代投资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构建一个优化的投资组合,以最大化收益并控制风险。

基于这一思想,许多投资决策模型相继出现。

1.1 单期投资决策模型单期投资决策模型是最简单的一种投资决策模型,它考虑的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点上,如何选择一种投资组合,以最大化投资者的利益。

其中,最著名的模型是马克维茨的均值-方差模型。

马克维茨的均值-方差模型通过计算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和方差,来衡量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收益,并给出最优的投资组合。

该模型的优点是简单易懂,但它有一个前提条件,即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这在实际情况下并不一定成立。

1.2 多期投资决策模型与单期投资决策模型相比,多期投资决策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

在多期投资决策模型中,投资者需要考虑的是在多个时间点上的投资决策。

其中,最著名的模型是卡普兰-米尔斯的动态规划模型。

卡普兰-米尔斯的动态规划模型通过逐期迭代,确定最优的投资策略。

该模型的优点是能够考虑到不同时间点上的风险和收益,并给出一种最优的投资策略。

但它的缺点是计算复杂度高,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二、行为金融学中的投资决策模型传统的投资决策模型假设投资者是理性的,能够准确地评估收益和风险。

然而,行为金融学认为人们在投资决策中存在许多偏见和错误的决策行为。

因此,行为金融学提出了一些新的投资决策模型。

2.1 暴力投资者模型在暴力投资者模型中,投资者被认为是非理性的,容易受到情绪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他们可能会过分买入或卖出某种股票,而忽视了市场的实际价值。

该模型的目的是预测投资者的行为,并找出市场中可能存在的投资机会。

2.2 后悔理论模型后悔理论模型认为投资者在制定投资决策时,会考虑到可能的后悔感。

即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可以降低后悔感的决策。

风险投资方面的研究综述

风险投资方面的研究综述

风险投资方面的研究综述【摘要】本文从风险投资的运行过程、风险投资退出渠道、影响因素及新兴国家地区风险投资等方面进行综述。

并弥补了实证方面研究。

【关键词】风险投资投资回报影响因素纵观国内外风险投资研究的前沿文献,梳理出如下观点:1.国外在风险投资方面的研究风险投资系统环境对风险投资的影响研究:wonglimpiyar (2007)[1]讨论了美国联邦政府法律和证券交易委员会对风险资本市场的规制。

cumming(2010)[2]发现好的法律意味着快速交易筛选、更大的联合投资概率、有利于投资者向风险企业派出代表。

风险投资对经济的作用研究:风险投资系统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促进创新经济的发展方面。

wonglimpiyarat (2007)[3]描述和分析了泰国中小企业发展银行的风险投资管理。

coehrane(2004) [4] 研究以ipo和收购方式退出的投资项目回报,发现风险投资回报波动性很大,早期波动性大于晚期。

风险投资过程研究:ramón(2007) [5]风险投资公司可以利用本研究的信息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决策过程。

giot(2007)的研究竞争风险模型来对退出时间建模,它允许对退出时间和退出类型联合分析。

新兴国家和地区风险投资研究:naqi (2007)[6]发现亚洲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差异很小mohanan(2007)[7]认为印度风险投资达到了一个起飞阶段,各种形式的风险资本变得更加容易获得。

ahlstrom(2007)[8]回顾了中国的风险投资文献,研究了中国风险投资产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前景。

jingu(2009)[9]研究了深圳创业板的演化。

初始投资规模方面的影响:valentin (2008)中等规模的药物开发公司诞生的更快、更集中,同时能够更早、更快的产生专利和项目。

但masson(2002)的研究认为初始投资规模对投资回报的作用不明显。

创业风险投资发展方面的分析:fritsch (2008)认为创业风险投资这种区域分布不平衡性可以用信息不对称理论来解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投资决策研究综述【摘要】风险投资兼有高风险和高收益特征,投资决策实际上就是在高风险与高收益之间做平衡,如何科学有效的评估项目的风险和收益是风险投资决策研究领域的核心。

重点评述了国内外风险投资决策因素及其决策标准的相关研究成果,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及其方法。

【关键词】风险投资;决策模型;决策因素;综述一、引言所谓风险投资,是指把资金投向蕴藏着较大失败危险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以期成功后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商业投资行为[1]。

风险投资的整个过程贯穿一系列的投资决策,决策正确,则投资成功;决策失误,必导致投资失败。

因此,现代风险投资理论与方法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就是构建风险投资决策模型。

准确构建决策模型不但需要利用恰当的研究方法,还要注重研究影响风险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

正确识别评估风险,有效挖掘投资潜力,可以帮助投资者规避风险,使收益做到最大化。

二、国外风险投资决策研究国外关于风险投资决策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一般风险企业投资决策体系研究,不同类型、不同阶段风险企业投资决策体系研究和高科技风险企业成功关键因素研究等。

(一)一般风险企业投资决策体系研究国外对vc的研究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

tyebjee&bruno[2]对41位风险投资家进行调查和谈访,从市场吸引力、产品差异性、管理能力、逆境承受能力以及退出风险等5个方面建立风险投资评估体系,为其他学者奠定了研究基础。

风险投资是高风险与高收益并举的投资,投资决策是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平衡。

damodaran认为风险投资决策中一方面需要评估风险企业的总体预期风险与收益水平;另一方面是评估风险投资家的预期收益。

macmillanl、siegel & narasimha(1985)沿用了tyebjee&bruno 的研究方法,通过调研他们把风险投资家所关注的风险指标分为六类主要指标:竞争风险、投资风险、退出风险、执行风险、管理风险、领导者风险等。

macmillanl、zemann& subbanarasimha(1987)在之前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150个风险投资公司调查研究,研究表明新合资企业获得成功的标准与两大因素密切相关:初创期的竞争程度,产品的市场接受程度。

对于之前的研究成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vance&robert(1995)认为之前的投资标准过于复杂,他通过自己的采访,从产品战略思想、管理能力、收益三个方面建立了一套简易的风险投资评估体系。

风险投资虽兴起于美国,研究成果却跨越了国界。

在韩国风险投资较为萧条时,joongdoug、jung&lee(1994)为了识别现有的风险投资评估指标中重要的投资标准,作者研究了现有风险投资的评估标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创业者的管理能力、融资能力、产品的市场吸引力、产品或技术的优越性、原材料的可获得性、生产能力等六个因素在风险投资中较为重要。

(二)不同类型、不同阶段风险企业投资决策体系研究风险企业处在不同阶段,发展所面临的风险不尽相同,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有学者开始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风险企业进行研究。

m.kakati(2003)针对高科技风险企业设置了38个评价指标,m.kakati教授把38个评价指标分为六类,分别为:企业家素质,组织资源能力,竞争战略,产品特征,市场特征,融资能力。

研究表明企业家素质、组织资源的能力、竞争战略是企业生存能力和成就的关键性决定因素。

chorev&anderson(2006)研究影响以色列高科技初创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发现在管理、客户关系、产品研发是比较重要的,然而通常所强调的经济政策、商业环境却不太重要,但最为重要的是核心团队的创业态度和创业能力。

(三)高科技风险企业成功关键因素研究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对投资决策的研究越来越细致,有学者开始研究影响高科技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这些关键因素无疑是做决策时的重要参考因素。

创业企业通常以技术取胜,cohen&levinthal(1990)为缺乏技术优势,即便有外部网络资源和金融资本的支持,也难以在市场中获得优势地位。

mcdougall、robinson& denisi(1992)认为新企业拥有强大的技术优势就有获得成长的机会并相对竞争对手有进入市场的优势。

hironori&sue (2002)研究风险投资家和创业者的认知和情感对绩效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认知上的不一致的冲突有助于绩效的增加,但是组织内部私人之间的情感冲突则对合作绩效起着负作用。

chen、zou&wang(2009)研究表明,技术能力、人际网络关系、金融资本是企业发展的三大引擎。

三、国内风险投资决策研究管理学决策理论认为,一个完整的决策过程包括存在先后顺序的三个阶段,即问题的识别与选择—决策分析过程—决策与实施方案,决策分析过程在整个决策问题中出于最重要的地位[3]。

由于风险投资具有投资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而且投资资金有限,因此面对纷繁复杂的项目需要谨慎筛选。

如果风险投资家能在投资决策时充分考虑到各种风险因素并正确分析评价和科学决策,那么就能有效降低投资风险。

国内学者对风险投资决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险投资影响因素和决策模型构建两个方面:(一)风险投资影响因素研究国内学者对风险投资影响因素的研究,多数是参考国外现有相关研究文献并根据自己的认识形成决策指标体系。

汤京华和王玉珍[4]分析美国、荷兰、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风险投资项目评估因素,结合国内实际,从产品差异度、市场吸引力、管理能力、经济绩效、环境影响等五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

资金一直被视为企业运作的血脉,财务状况是企业运作效果的直观反映,客观、有效的财务记录能揭示公司运作的好坏情况。

马扬等(1999)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增加财务状况等影响因素,建立了自己的评价指标体系。

邹辉文等[5]通过对风险投资项目的投资政策和投资阶段的风险的分析,设置人员素质、市场前景、技术水平、财务状况、退出机制、社会环境等6个一级指标、29个二级指标,建立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

投资处在不同阶段、不同行业企业的风险是不一样的,彭卫民[6]研究高科技企业风险因素,认为高科技企业风险因素主要包括:管理能力因素、技术与产品因素、市场因素、退出及收获的可能性因素。

风险投资既有高风险性,同时还存在高收益性,风险投资决策分析时不仅要考虑风险因素,还应考虑收益因素。

liu et al.(2011)针对高科技初创企业风险建立了指标体系,经实证研究得到了17个影响投资的关键因素。

张春英和姜丹(2001)从风险和效益两个方面构建风险投资评估的多目标评估指标体系。

钱水土和周春喜[7]从企业发展角度,引入成长风险和道德风险因素,分析成长过程和环境以及企业道德对投资者投资风险的影响。

(二)风险投资决策模型构建风险投资决策分析过程中,充分预计到各种风险因素是关键,但识别到风险因素之后,如何使用科学的方法衡量风险与收益也至关重要。

在国内的研究文献中,张春英和姜丹(2001)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的集值统计原理分别进行指标权数确定和专家打分的数学处理,建立了定量评估模型;王世良和王世波[8]利用ahp构建了一个具体的层次分析评价模型;魏星等(2004)[9]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出各个指标的权重并利用模糊数学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是一种比较简单实用的研究方法,但排列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时受人为的影响因素比较重,而且一致性检验难以通过,因此即便是同一套指标体系在不同的风险投资家所得出的结论也莫衷一是。

针对上述弊端,王学军和郭亚军[10]运用序关系分析法(g1法)分析造成ahp判断矩阵不一致的原因,指出了g1法与构造判断矩阵的本质区别,解决了层次分析法的应用难题。

随着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张丰和段玮婧[12]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风险投资评价决策程序中初步评价阶段的评价指标进行研究。

孙晓梅[13]利用神经元网络建立投资决策模型,实证研究的科学性已经被国外学者所证实,神经网络能弱化人的主观因素、降低人为因素在求权重中的影响。

四、对国内外风险投资决策研究基本评述(一)从研究方法角度来看,从研究方法角度来看,国外对风险投资项目评估决策的研究可以分为三类:①调查法,即采用对风险投资家面谈或填写调查表的方法,来总结风险投资项目评估决策指标;②实证法,即采用对实践案例分析的方法,提炼总结风险投资项目评估决策的指标;③理论法,即采用理论推导的方式来得出评估决策指标。

国外现有相关文献中,风险投资决策的研究已经有了从实证到理论、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影响因素的研究更具针对性和更可操作性。

(二)国内文献研究内容有效性偏若风险投资实践在我国起步较晚,文献研究相比国外较为滞后[14],因此国内研究文献多数借鉴国外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理论。

我国风险投资决策研究得到的结论缺乏检验论证,研究成果难以保证与客观实际相吻合。

总之,上述还处于定性研究阶段,投资决策影响因素的可操作性不强、难以量化[14]。

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产业背景的创业企业风险因素不尽相同,国内现有文献研究的针对性较弱。

(三)国内文献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不强国内学者在研究投资决策方法时,普遍采取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德尔菲打分法及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对项目风险或投资收益进行评估。

在使用这些方法求权重时,没有统一的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得到的结论莫衷一是。

五、研究结论针对以上国内学者的研究不足,拟开展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一)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符合我国实际投资影响环境的投资决策指标体系。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市场发育程度不一样、投资者风险偏好不一样,影响投资决策的因素不尽一致。

因此,亟需根据我国的实践环境,研究符合我国投资实际的决策影响因素,建立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内在统一性的投资决策指标体系。

(二)加强针对性研究,满足不同投资主体的需要。

风险投资主要支持高技术风险企业的开拓与成长[1],高新技术分布广泛,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风险不尽一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成果。

因此,需要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影响因素,加强研究的针对性。

(三)加强微观因素研究,检验投资决策影响因素的实际影响效果。

(四)突破现有研究方法的束缚,增加bp神经网络算法、实证研究等方法在投资领域的应用。

bp神经网络在创新能力评价、绩效评价等领域甚为广泛,bp神经算法求权值能有效降低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且可以实现动态评价,有效避免了以往研究方法的弊端;实证研究通过调查分析,能检验理论是否与实践的统一性,反应理论成果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1]成思危.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j].管理世界,1999(1):2-7.[2]tyzoon t.tyebjee, albert.v.bruno.a model of venture capitalist investment activity[j].management science,1984(9).[3]卢新华,孙昌群.风险投资决策的特点分析[j].科技研究管理,2003,21(2):107-109.[4]汤京华,王玉珍.风险投资项目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9,25:42-44.[5]邹辉文,陈德锦,张玉臣,张克亮.风险投资项目的终选方法和评估指标[j].科研管理,2002,23(5):104-109.[6]彭卫民.我国高科技企业如何实现风险管理[j].科学管理研究,2001,19(3):37-40.[7]钱水土,周春喜.风险投资的风险综合评价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0):45-42.[8]王世良,王世波.ahp模型在风险投资项目中的应用[j].企业经济,2004(4):78-80.[9]魏星,夏恩君,李全兴.风险投资项目决策中的风险综合评价[j].中国软科学,2004(2):153-157.[10]王学军,郭亚军.基于g1法的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06,14(3):65-60.[11]郭斌,郑建国.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在种子期风险投资项目评价中的应用[j].科技和产业,2011(12):42-45.[12]张丰,段玮婧.行业因素对风险投资项目评估指标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3):132-136.[13]孙晓梅.风险投资评价体系:基于神经元网络的建构[j].商业研究,2009(391):150-153.[14]谢群,员晓哲.风险投资项目评估决策体系的研究评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6(8):182-185.基金来源:重庆市社科委基金“重庆市pe发展战略与模式研究”(项目编号: 2010ybjj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