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欧洲中世纪美术
(完整版)外国美术史——中世纪美术

第二章欧洲中世纪美术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一段时期,称为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为了反对宗教神权的统治,推崇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并且认为从罗马帝国覆灭之后到文艺复兴之间的历史是野蛮黑暗的时代,是处于文明与复兴之间的时代,故称“中世纪",后来这一名称被历史学家沿袭下来。
问题:中世纪基督教艺术的含义?为什么不能单纯理解为宗教艺术?在欧洲中世纪文化中,基督教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决定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充当着上帝与教会的代言人的角色。
因此,也有人将欧洲中世纪艺术称为基督教艺术.但是,中世纪的艺术仍然是丰富多彩的,是多种文化源流的综合,并为近代欧洲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基督教起源于中东,当它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欧洲确立时,也带来了东方的一些文化特征.同时,古罗马帝国在接受基督教文化时,并不可能完全放弃已经根深蒂固的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尤其在建筑、雕刻和绘画等式样上,而是有一个漫长的融合改造的过程。
最后,基督教在地中海沿岸确立之后,在向西欧扩展的过程中,又吸收了当地的文化成分,即所谓“蛮族艺术”,产生了一些新的样式,直到公元10世纪前后,才形成了相对统一的基督教艺术风格。
因此,欧洲中世纪艺术不能单纯理解为宗教艺术,而是在东方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和蛮族文化的基础上融合而成的基督教艺术.第一节早期基督教美术(公元2世纪--5世纪)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并宣布这一曾经长期遭到罗马帝国镇压的新宗教为国教。
这时的罗马帝国已处于分崩离析的前夜,基督教作为下层人民的信仰和意识,为结束古罗马的千年帝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取得合法地位之后,又作为统治者的工具来控制人民的思想。
早期基督教艺术就反映了这个过渡时期的一些典型特征。
基督教在公元1世纪开始秘密流传于罗马帝国的疆域。
5欧洲中世纪美术

拜占庭的建筑样式,特点:四边侧翼相等的平面成为教堂布 局的主要模式,采用圆穹顶控制整个建筑。代表作品:圣索 非亚大教堂
罗马式的建筑样式,特点:采用类似古罗马的拱顶和梁柱结
合的体系,并开始用石头屋顶替代过去的木顶,而且广泛使 用雕塑装饰。代表作品:比萨大教堂
哥特式的建筑样式,特点:结构体系有石头的古架劵和飞扶
圣索非亚大教堂全景 圣索非亚大教堂内景 圣索非亚大教堂内景 圣索非亚教堂 的现貌 圣索非亚教堂 的历史
圣索菲亚教堂
画中正面站立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一种美的理想,他们有着纤长的
形体,端正的面孔,专注的大眼睛,庄严的神态和华丽的衣饰。 这些人物被赋予神圣的特质:带有圣光环的皇帝和皇后被表现为 基督和圣母的尘世代理人。
拜占庭美术(5世纪-15世纪)
1、拜占庭的建筑主要继承罗马风格。早期主要沿用
罗马陵墓圆形或多边形平面结构和圆穹(qiong)顶;中 后期,四边侧翼相等的平面取代了圆形、多边形形 式,成为教堂布局的主要模式,穹顶被沿用下来, 它控制整个建筑,并以不同形式与辅助拱结合,创 造出丰富的内部空间组合,如圣索菲亚教堂,高 60米、直径33米的大穹顶高耸于中央 2、在拜占庭建筑中,大理石镶嵌画、壁画和其他艺 术品的缤纷色彩互相辉映,造成一派壮丽华贵的景 象。 镶嵌画在拜占庭艺术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一小块彩 色玻璃和石子镶嵌而成的建筑装饰画成为教堂内部 装饰的主要形式。以圣维他尔教堂的镶嵌画最 为知名。
比萨斜塔
哥特式美术(12-15世纪)
1、哥特式这一术语由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
家首先提出,他们用典型的“蛮族”--哥特人的名 称来称呼中世纪的尖拱建筑,揶揄它野蛮怪诞,缺乏 艺术趣味 2、11世纪下半叶,哥特式建筑首先在法国兴起 , 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 天主教堂。哥特式建筑以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 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有石头的古架劵和飞扶壁 组成,大大提高了教堂的高度并开拓了内部空间。 哥特式教堂的另一个典型特征是正门的立面有圆 花窗,教堂内部则广泛应用彩色玻璃窗面。 哥特式大教堂,以轻盈灵巧﹑高耸挺拔的造型,与厚 重敦实的罗马式教堂,形成鲜明的对比
欧洲中世纪美术 ppt课件

西罗马为罗马公教会(天主教会) 东罗马为东正教(拜占庭体系)
欧洲中世纪美术
1、基督教合法化以前:地下墓穴艺术:由于 信徒们相信死后可以复活,早期基督教坚 持土葬反对火葬。在长长的信道的墙上, 墓穴排成一层层,用刻有死者姓名的石板 封闭,信道内有一个拱形的殿堂,殿堂常 饰以壁画。(如图)
欧洲中世纪美术
1
外观:这种众星捧月式的中心大圆 顶式的格局反映了东罗马帝 国政教统一,君权至上的思 想。
作用和目的:始建于532年,原 来的圣索非亚教堂在一次民 众暴动中毁于大火,查士丁 尼皇帝下令重建这一建筑。 目的是使之在众多的宗教建 筑中称雄。
材料:方柱用方石砌成,整个巨 大的穹顶却是用薄砖加胶泥 砌成,技术上存在极大的冒 险,在建成后的21年的558年, 大圆顶坍塌,此后,诸如此 类的修缮工作持续不断。
镶嵌画:以《圣经》为题材,用石头、珐琅 和瓷砖碎片粘和成画面,在装饰墙面和天 花板应用比较广泛。
4 世纪后,题材更加广泛,且基督教的胜 利也被反映在绘画题材中,如基督在使徒 中间登上宝座等。人物形体趋向结实紧凑, 轮廓明确,色彩厚重,添加植物纹样,也 有自然景色描绘。如图:
欧洲中世纪美术
欧洲中世纪美术
结构:史料记载“教堂 比例协调,其美难以 言喻,可为奇迹”, 其实结构非常简单一 个巨大的正方形里容 纳了一个正方形四角 矗立着方柱以支撑穹 顶,穹顶居于中间是 整个结构的主体部分。
欧洲中世纪美术
由于基督教对于偶像崇拜的禁忌,所以拜占 庭教堂内完全不用雕塑装饰,只有少数的 柱头上装饰着浅浮雕,而镶嵌壁画却是拜 占庭艺术最重要和最流行的艺术,色彩不 是以模仿物体自然颜色为目的,而是根据 主题内容设色,即对某些具体的人物有固 定的颜色,以便观众一眼就知道画中表现 的是谁。如:基督用蓝色或樱桃红色,圣 母全用红色,圣徒用黄色或浅黄色等……
欧洲中世纪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早期基督教美术
早期的基督教美术狭义上是指古代罗马帝国末 期美术。 公元1世纪中叶,在罗马帝国统辖下的巴勒斯 坦一代诞生了一种新的宗教——基督教。 早期的基督教美术作品一般都出自教徒们之手, 为了逃避统治阶级的迫害,他们大都采用象征 的手法表现宗教内容,创造了许多神秘形象。 如:牧羊人代表耶稣,孔雀象征永恒,葡萄代 表基督教,船表示教堂等。
哥特式雕刻 早期雕刻与建筑依附,动态单一,形象呆板,每个雕 刻之间无联系。中后期,开始恢复古希腊罗马的表现 方式,逐渐脱离建筑结构而趋向于独立。 哥特式雕刻艺术的集中成就集中反映在法国的夏特尔 教堂。 盛期的哥特式雕刻考试恢复了从希腊到罗马的表现方 式,而他们沉思的头部显示的强有力的特点又具有哥 特式雕刻的精神,被称为“哥特式写实主义”风格。 哥特式绘画,主要成就体现在玻璃镶嵌画、手抄本圣 经插图中。代表人物:林布尔兄弟。
11世纪晚期,罗马式建筑在法国达到了盛期。 法国南部图卢兹的盛赛尔宁教堂。(罗马式风 格的开始) 风格形成标志——英国杜勒姆教堂 (采用和 交叉肋拱与尖拱的结合) 意大利罗马式建筑杰出代表——托斯坎纳的比 萨教堂建筑群(罗马风建筑的另一个创新是钟 楼组合到教堂建筑中。)
第五节征。 晚期哥特式建筑及其矫饰浮夸。代表,意大利 米兰大教堂。
比萨教堂建筑群 返回
英国杜勒姆教堂 返回
哥 特 式 建 筑
返回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返回
《科隆大教堂》 返回
巴 黎 圣 母 院
返回
《善良的牧羊人》 返回
加冕福音书
艾伯总主教福音书
返回
圣索菲亚大教堂
欧洲中世纪美术PPT课件

米兰大教堂
米兰大教堂,意大利著名 的天主教堂,又称“杜莫 主教堂”,位于意大利米 兰市,规模居世界第二。 米兰位于阿尔卑斯山南麓 奥隆那河畔,是一座历史 悠久的古老名城,是意大 利的第二大城市。它 于公 元1386年开工建造,1500 年完成拱顶,1774年中央 塔上的镀金圣母玛丽亚雕 像就位。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哥特式雕刻
早期雕刻与建筑依附,动态单一,形象呆板,每个雕 刻之间无联系。中后期,开始恢复古希腊罗马的表现 方式,逐渐脱离建筑结构而趋向于独立。
哥特式雕刻艺术的集中成就集中反映在法国的夏特尔 教堂。
盛期的哥特式雕刻考试恢复了从希腊到罗马的表现方 式,而他们沉思的头部显示的强有力的特点又具有哥 特式雕刻的精神,被称为“哥特式写实主义”风格。
镶嵌画与圣像画
拜占庭镶嵌画继罗马时代之后又一次获得繁
荣发展。镶嵌画由小块彩色大理石或彩色玻璃拼
嵌而成,色彩鲜明璀璨是它的基本特点之一。
查士丁尼皇帝和廷臣
灿烂的黄色马赛克作底,查士丁尼大帝身穿 紫红色长袍,手捧献金宝盒。左边是着华服的 贵族和卫士,右边是大主教和祭师,后面是随 从。人物都呈正面拉长排成横列,显得肃穆、 庄重,色彩和明暗变化纯粹、简洁。
《科隆大教堂》
《善良的牧羊人》
城的守护神圣母玛丽亚, 1063年比萨 人开始在城区东北角的广场上建筑这个具有罗马-比 萨风格的比萨大教堂。
第四节 “哥特式”美术
12~13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之间的艺术称为 “哥特式艺术”。
“哥特式艺术”是中世纪艺术的最高成就。 “哥特式”开始特指建筑艺术,后来逐渐波及
雕刻和绘画,是“罗马式”建筑的进一步发展, 成就主要是建堂建筑。 初次出现在12世纪40年代的法国,圣德尼教堂。
第二讲中世纪欧洲美术ppt课件

加
冕
福
, 816-835
选
自圣
《马
埃 博 福
太 像
音
书
》
约
年
3. 奥托美术
德意志萨克森国王奥托一世于962年当上了 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奥托家族的五个皇 帝(919-1024)都是热情的艺术赞助者。 在加洛林王朝之后,德意志成为新的艺术 中心。
代表作:杰罗十字架
杰罗十字架
木雕,科隆主教 堂,979-1000年
圣米迦勒教堂,典型 对称结构。确定了德 意志地区在中世纪建 筑中的独立地位
四、罗马式美术(11—12世纪 )
罗马式美术是加洛林文艺复兴、奥托王朝艺 术以及早期基督教、伊斯兰教、拜占庭等 美术综合影响的结果。
罗马式美术是整个中世纪非写实性风格的高 峰,具有典型的时代特色和新的面貌。
地理上罗马式建筑主 要分布在天主教盛行 的地区:从西班牙北 部到莱茵河地区,从 英国到意大利北部。
圣德尼教堂
圣德尼教堂
圣德尼教堂
由圣德尼教堂来看哥特式与罗马式的区别:
1、罗马式有厚实的墙壁,哥特式轻盈、纤 细。
2、罗马式建筑窗户很小,哥特式窗户尺寸 增加,允许空前规模的彩色玻璃画。
3、罗马式室内宽敞、开放、充满光线的结 构,哥特式平面遵循了带有呈放射状分布 的礼拜堂的后堂回廊式,去除墙壁,不再 孤立,更为统一。
, 镶 嵌 画
520
其艺术特点: 人物被表现为正面,形象呆板僵硬 布局上讲究对称性和平面化; 金色背景的烘托,画面充满神秘超凡的气
息
二、拜占庭美术(5世纪—15世纪)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 大帝迁都拜占庭,并 将该城改名为君士坦 丁堡。此后,罗马帝
拜占庭帝国的基督教 文化是政教合一的产 物。
(完整版)14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

装饰技法:
1. 錾花
在金属片上錾出各种纹样,类似阴刻效果 在器物本胎包金(或银、铜镀金)上施錾花技法
2. 金银丝细工 3. 金银错 4. 宝石镶嵌
二、拜占庭的金属工艺
技法:铸造、雕金、錾花、镶嵌
浮雕式——在金、银、铜工件上作錾花装饰 种类
色彩式——在金或铜板上按照设计的图形,涂上 透明或不透明的玻璃质色粉,在烧制磨光而成
三、哥特时期的金属工艺
技术发展:金银薄板上收挑的人物、动物形体准确、凸凹分明 装饰技法:在浮雕式形象上施以半透明状的珐琅 珐琅工艺:在铜胎上雕金涂粉,然后烧制,称为“珐琅——镶嵌” 代表作品:圣母像
四、青铜工艺
圆雕人像 教堂大门 立柱 洗礼盘 吊灯 烛台
阿 尔 弗 雷 德 大 帝 的 珠 宝 世 纪 ~ 世 纪
世 纪
用 的 大 型 装 饰 幕 布
英 国 维 多 利 亚 和 阿
英 国 哥 特 式
尔 伯 特 美 术 馆
收
藏
其他工艺
玛 瑙 高 脚 杯 拜 占 庭 玛 瑙 、 宝 石 、 黄 金 皇 家 宴 会 用 具
.
圣 阿 维 托 斯 神 像
石 雕 着 色
法 国
世 纪
克 罗 地 亚 博 物 馆 收 藏
6
纹饰华丽、设色雅致、清新活泼、东方风韵
壁毯
中世纪建筑及室内装饰的主要织物 流行时间:罗马式和哥特式时期 中心地:法国(巴黎)、尼德兰
“
天 使 报 喜 ” 和 “ 基 督 受 难 ” 织 物
意 大 利
祭坛上的刺绣装饰 比利时 15世纪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收藏
丝 绸 织 物
教
堂
举
行 宗
约
14
西方美术史第2章 欧洲中世纪美术(共113张PPT)

第一节
早期基督教美术
(公元2世纪-5世纪)
第4页,共113页。
一般来说,所谓的“早期基督教艺术”是指从基督教诞生到公元 五世纪后所产生的整个东罗马帝国与西罗马帝国的基督教艺术。 当罗马帝国皇帝泰伯利亚斯在位之时,耶稣基督在耶路撒冷被钉 上十字架。虽然他的殉道在罗马并没有引起重大的注意,但是追 随者却继续传播他的道理教义,并且远播到罗马,威胁到罗马君 主的势力。
圣赛尔南大教堂
第49页,共113页。
圣赛尔南大教堂
第50页,共113页。
英国杜勒姆教堂 罗马风格形成的标志
第51页,共113页。
德国的圣基列阿达教堂
第52页,共113页。
比萨教堂建筑群
第53页,共113页。
比萨大教堂洗礼堂
第54页,共113页。
比萨斜塔
第55页,共113页。
圣玛丽亚大教堂
第81页,共113页。
镶 嵌 玻 璃 画
第82页,共113页。
第83页,共113页。
镶嵌玻璃画
其他的比较著名的建筑
第84页,共113页。
1386
米 兰 大 教 堂
始 建 于
年 , 至
年 完 成
第85页,共113页。
1485
第86页,共113页。
圣人雕像
第87页,共113页。
《科隆大教堂》
始建于1248年,
完成于1322年
第88页,共113页。
撒利斯堡大教堂
第89页,共113页。
《维也纳圣斯提凡大教堂》
第90页,共113页。
《华西里·柏拉仁诺教堂》
始建于1555年,1560年完成
《 圣 索 菲 亚 教 堂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中世纪美术为什么与
基督教文化紧密相连
? 1、野蛮黑暗环境下人们的心境:灰心丧气、悲观 厌世、抑郁到极点。当时有人说“世界只是一个 残暴与淫乱的魔窟”。人间仿佛提前来到了地狱, 大批的人出世修道,不仅有穷人、弱者、妇女还 有统治阶级的诸侯,甚至国王。
四、基督教文化的历史背景
? 1、诞生:1世纪罗马帝国下的东地中海地区,前身是犹太 教。因为当时小亚细亚的犹太人不堪忍受罗马统治的奴役 又无法挣脱苦海,便可望出现一个救世主。基督教便应运 而生了。
? 2、关于《圣经》:由《旧约》和《新约》组成。 ? 3、发展: ? 早期,少数人的教派,遭到官方的敌视与镇压。只能在地
? 1、战争是常态,强者征服弱者,互相残杀、人口减半, 帝国没有精力抵抗蛮族入侵。蛮族的洪流也就决破堤岸, 滚滚而来,来的全是野人,突然之间驻扎在我们这样有文 化有思想的社会上。前后不下500年之久,“当时的情景 犹如在宫殿的桌椅之间放进一群野牛,一群过后又是一 群”。
? 2、世界史上著名的“欧洲民族大迁徙”:从4世纪开始, 来自欧洲中部、罗马帝国东方和北方的日耳曼人、科尔特 人等游牧民族,由于匈奴的入侵,开始大规模的向西迁徙, 涌入罗马帝国富饶的黑海地区。直到6世纪末,这种迁徙 活动从未停止过,最终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和“蛮族” 国家的建立。
早期基督教的一处地下石窟: ?1
善良的牧人(壁画)
壁画内容:多取 自《圣经》表 现未来世界及 死后的拯救
特征:表现手法 多用寓意和象 征,画面带有 说教层分,人 物直立,没有 体积感。
2、基督教合法化以后艺术:教堂
? 当基督教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时,为 了更好的传播教义,让信徒们能在一起 做礼拜,于是开始兴建正是的教堂,这 时主要借用古罗马神庙的建筑形式,但 内部空间大,采光也比较明亮。如图:
下秘密活动 中期,“米栏赦令” 晚期,罗马分裂
西罗马为罗马公教会(天主教会) 东罗马为东正教(拜占庭体系)
五、早期基督教美术的起源于发展 (2—5世纪)
(与基督教发展一一对应)
1、基督教合法化以前:地下墓穴艺术:由于 信徒们相信死后可以复活,早期基督教坚 持土葬反对火葬。在长长的信道的墙上, 墓穴排成一层层,用刻有死者姓名的石板 封闭,信道内有一个拱形的殿堂,殿堂常 饰以壁画。(如图)
? 早期基督教艺术品中数量最多的是石棺, 由于基督教主张土葬,因而使石棺雕刻在 当时很盛行。一般用高浮雕的手法描绘 《圣经》中的故事。如图:
早期基督教美术的起源于发展 (回忆)
? 1、地下墓穴艺术 ? 2、建筑:教堂 ? 3、镶嵌画 ? 4、雕刻
六、拜占庭美术(5—15世纪)
1
? 红陶土
碗,12
外国美术史
——欧洲中世纪美术
一、中世纪的定义
中世纪史也叫中古史,指的是476年西罗马 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这一时期的历史。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 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 (自公元476年西罗马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 运动开始的一段时期,史称中世纪。)
二、中世纪野蛮黑暗的原因
圣康斯坦察教堂:
这座教堂时
337—35. 年间君士 坦丁大帝 为女儿康 斯坦西亚 建造的。 它那隆起 且层层内 收的外墙, 已经有了 罗马式教 堂的雏形。
3、罗马分裂以后的建筑艺术
A:西罗马主要发展了古罗马拱顶结构; B:东罗马主要发展了古罗马穹顶结构. 它们分别成为基督教建筑的两大体系.(后
面讲)
A:建筑:圣索菲亚教堂 B:镶嵌画
圣索菲亚教堂:(穹顶结构,始建于 532年)
1
外பைடு நூலகம்:这种众星捧月式的中心大圆 顶式的格局反映了东罗马帝 国政教统一,君权至上的思 想。
作用和目的:始建于532年,原 来的圣索非亚教堂在一次民 众暴动中毁于大火,查士丁 尼皇帝下令重建这一建筑。 目的是使之在众多的宗教建 筑中称雄。
世纪拜
占庭家
庭用品。
六、拜占庭美术(5—15世纪)
2
黄金珐琅 皇冠,
制作于
11世纪
中期的
宝物。
属于军
事坦丁
九世所
有。
六、拜占庭美术(5—15世纪)
? 1、背景材料:拜占庭曾经是希腊著名的城市,公元330年 君士坦丁大帝东迁来到这里。以拜占庭帝国作为他的国名, 首都就以君士坦丁堡命名。君士坦丁堡十一个繁荣和富裕 的城市,它三面临海,蛮族无法从海上进攻,在陆地上则 有坚固的城防御敌,可以排除外族的侵扰,这些条件使他 在几百年间处于安定和平的状态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4、马赛克镶嵌壁画:
镶嵌画:以《圣经》为题材,用石头、珐琅 和瓷砖碎片粘和成画面,在装饰墙面和天 花板应用比较广泛。
4 世纪后,题材更加广泛,且基督教的胜 利也被反映在绘画题材中,如基督在使徒 中间登上宝座等。人物形体趋向结实紧凑, 轮廓明确,色彩厚重,添加植物纹样,也 有自然景色描绘。如图:
5、石棺雕刻
在中国人看来它无论如何也是属于西方的。 而且属于西方基督教的,但在西方人的眼 里它却是“东方的”,并以“拜占庭”这 个专由词将东正教会的美术与其他基督教 的美术区分开来。这能由于东罗马没有向 西罗马那样受到“蛮族”的毁灭性打击, 古代的尤其是希拉化时期的文化遗产仍然 得到保留。
2、拜占庭美术的分类
拜占庭帝国在5—6世纪曾是一个富足强大的国家他 的政权延伸到了整个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爱琴海中的 岛屿、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及黑海北部沿岸的若干 岛屿;7世纪后日益衰落,只剩下巴尔干和小亚细亚,后 来又遭十字军的洗劫,终于在1453年被土耳其军灭亡。
2、拜占庭美术的特征:
以东方的装饰性和抽象性与西部欧洲的 美术分立而自成体系,并大约1000年 的发展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立的风格.
? 2、这种心境助长了基督教的势力,“相信世界为 苦海,以醉心于上帝为无限幸福。”到了 3世纪已 经发展成为能够控制西方世界的强大力量。
? 3、321年罗马皇帝颁布“米兰赦令”,确立了基 督教的合法地位。 392年罗马皇帝再度颁布赦令, 禁止基督教以外的所有宗教。基督教由此上升到 了精神统治的特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