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哲学入门》翻译报告

合集下载

【语言哲学】语言哲学的定义

【语言哲学】语言哲学的定义

语言哲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其一:特指语言学哲学,是对意义,同义词,句法,翻译等语言学共相进行哲学思考,并且对语言学理论的逻辑地位和验证方式进行研究的学科,它是科学哲学的特殊分支,与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哲学,心理学哲学等并列的学科。

其二:语言哲学,包括基于自然语言或人工语言的结构和功能的任何一种概念的研究。

举例来说,亚里斯多德关于存在的哲学思考,罗素的特称描述语理论,莱尔关于心灵概念的著作,都在这类研究的范围之内。

最后,语言的哲学,是对关于语言本质,语言与现实的关系等内容的哲学性质的论著。

语言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中影响最大、成果最为卓著的一个哲学流派。

加强对语言哲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研究对于哲学学科的创新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语言哲学的研究以逻辑实证主义、言语行为理论、生成语言学这三条线索进行。

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以下9个方面:语言的本质;西方哲学发展中的语言转向;涵义与指称理论;语言的意义和证实;“图像论”、“使用论”与语境;行为反应论与言语行为理论;语言的表达与理解;自然语言句法分析;逻辑分析方法。

维特根斯坦是语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的哲学主要研究的是语言,他想揭示当人们交流时,表达自己的时候到发生了什么。

他主张哲学的本质就是语言。

语言是人类思想的表达,是整个文明的基础,哲学的本质只能在语言中寻找。

他消解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唯一本质,为哲学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

他的主要著作《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分别代表了一生两个阶段的哲学体系。

前者主要是解构,让哲学成为语言学问题,哲学必须直面语言,“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哲学无非是把问题讲清楚。

后者又把哲学回归哲学,在解构之后是建构,创造一套严格的可以表述哲学的语言是不可能的,因为日常生活的语言是生生不息的,这是哲学的基础和源泉,所以哲学的本质应该在日常生活解决,在“游戏”中理解游戏。

扩展阅读:1.《语言哲学》陈嘉映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語言哲學是一門哲學的分支,對語言的用法、來源及本質作理性的研究。

语言哲学(PhilosophyofLanguage)(精选多篇)

语言哲学(PhilosophyofLanguage)(精选多篇)

语言哲学(PhilosophyofLanguage)(精选多篇)第一篇:语言哲学(Philosophy of Language)語言哲學(Philosophy of Language)Professor: Chienkuo MiOffice Number: Room 103, Teacher’s Research Building IIOffice Hours: 1:30 p.m. ~ 3:30 p.m., MondayCourse Number: BPH 33901Classroom: B616Class Schedule: 3: 30 p.m. ~ 5: 20 p.m., MondayCredit Hours: 2 hours for per semester, 2 semestersE-mail:Course Outline:二十世紀的哲學代表著一種「語言學的轉向」(the linguistic turn),相較於十七世紀時由笛卡兒所帶動的「知識論的轉向」(the epistemological turn),當時的知識論取代了中世紀以來形上學在哲學研究中的優勢地位,而成為所謂的第一哲學(亦即,哲學中的顯學),當時的哲學核心主題在於,「什麼是知識的基礎?」、「知識真理的確定性來源何在?」;當代哲學以「語言哲學」取代了知識論在近代哲學中的主導地位,而成為新的第一哲學,在整個哲學的研究方法上,語言內容與形式的邏輯分析是一個主要趨勢,這與當代符號邏輯(或數理邏輯)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聯,而當今哲學的核心主題在於,「什麼是構成語言的基礎?」、「語言內容的意義來源何在?」。

本學年的語言哲學這門課,主要就是針對以上的核心問題,透個二十世紀以來的整個哲學的發展,試圖尋求各種不同的可能答案,並在尋求問題答案的同時,掌握二十世紀哲學發展的主流脈動。

把我們的問題加以簡單化,語言哲學的核心問題在於:「什麼是語言?」與「什麼是(語言的)意義?」,針對這兩個問題,我們將先提出一個口號,也就是:「語言是一個我們所知道與使用的符號系統(“Language is a system of symbols which we know and use.”)」。

语言哲学

语言哲学

Does every word have some thing that it stands for (as its reference)?
“柏拉图” “林黛玉” ?
“动物,植物,家具” ?
“and, but, the, in, on…” ?
5
And what about this:
关于指称(Reference)的直觉:
Words have meanings because they stand for things. e.g. “鲁迅”→鲁迅这人 “dog、Hund、chien”→ dogs Sentences mirror the states of affairs. e.g. “The cat sits on the mat”
x (Hx)
即:不存在一个x,这个x在房间里。
23
Wisdom: 把主语移到谓语上,消解本体论难题。 用描述语理论解决前述指称论难题: 1)空名问题(reference to non-existents)
“最大自然数” 的逻辑描述是:
x (x 是数 x 最大) (有一个x,x是数,并且x最大。) “最大自然数”成为了不完全符号 (incomplete symbol),有待于某个对象(常项)来 满足。
同一个指称对象具有两个不同的意义,这该如何解释?
9
另一个问题: Identity problem: Substitutivity (可替换性)
“Scott is the author of Waverley.”
“George IV wants to know if Scott is the author of Waverley.” 替换之后 → (同语反复,真,但无意义) “George IV wants to know if Scott is Scott.”

语言哲学

语言哲学

《语言哲学》课程介绍本课程的对象是哲学专业和其他与语言相关专业的学生。

目的是较全面的介绍语言哲学的各种流派的基本观点,以便学生可以把握语言哲学的主要内容和历史脉络。

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

考试采取课程论文和期未考试结合的方式(前者占30%,后者占70%)。

本课程的内容如下:导言语言哲学的源流与发展第一部分指称问题第一讲指称与意义:弗雷格的框架§. 1弗雷格的同一性之谜同一陈述的问题;传统对此问题的解决。

§. 2名字的指称与意义专名的指称与意义;语句的指称与意义;指称与意义的区分用于解决同一陈述问题;“语句的指称是真值”这个断言所引起的困难。

§. 3组合性原则与内涵语境组合性对意义理论构造之必要性;内涵语境所造成的逻辑与语言学问题;非真值函项之处理;内涵语境下的指称与意义。

第二讲描述理论§. 1日常专名的日常理解日常理解引起的三个问题;日常理解的语法和语义学假设;梅农(A.Meinong)解释之困境。

§. 2罗素的描述理论日常专名的分析与消解;描述短语的逻辑形式;所谓“逻辑专名”;描述理论的共同特征。

§. 3描述理论的各种语用学变体语言表达的语义学内容与使用的区分(P. F. Strawson);名字的描述集的人类学限定(L. Wittgenstein and John Searle);所谓归属的使用与指称的使用的划分(K. Donnellan)。

第三讲直接指称的语义学观念§. 1无概念中介的指称对描述理论的批评;直接指称思想的基本概念;专名作为严格指示词;语言表达的意义与世界。

§. 2直接指称理论的主要论证模态论证;语义学论证;认识论论证。

§. 3直接指称思想向自然类语词的推广:克里普克与普特南。

第四讲必然性与先天性§. 1形而上学与认识论概念之区分分析哲学传统的必然性、先天性与分析性概念;必然性是形而上学概念,先天性是认识论概念。

语言哲学意义理论对翻译学的启示

语言哲学意义理论对翻译学的启示

语言哲学意义理论对翻译学的启示
语言哲学意义的理论对于翻译学的启示是非常重要的。

语言哲学意义的理论是一种用来研究语言的科学,它旨在探讨语言的本质、用途和结构。

这个理论的启示对于翻译学来说就在于,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质,进而帮助我们在翻译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思,并将其准确地转化为目标语言。

一个关键的语言哲学意义的理论是意义决定用法(meaning determines usage)。

这意味着,一个词或短语的意义决定了它在语言中的用法。

这对翻译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意味着翻译者必须准确地理解原文中的词或短语的意义,才能在目标语言中使用合适的用法。

另一个重要的语言哲学意义的理论是语用学(pragmatics)。

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的使用方式,即语言如何在具体的语言交际中使用。

这对翻译学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翻译者必须在翻译过程中考虑语用学因素,才能在目标语言中使用合适的语用方式。

此外,语言哲学意义的理论还包括语义学(semantics),它
研究语言的意义和意义的表示方法。

这对翻译学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翻译者必须在翻译过程中考虑语义学因素,才能在目标语言中准确地表示原文的意义。

另外,语言哲学意义的理论还包括语法学(linguistics),它研究语言的结构和规则。

这对翻译学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翻译者必须在翻译过程中考虑语法学因素,才能在目标语言中使用合适的语法结构。

总的来说,语言哲学意义的理论对于翻译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质,进而帮助我们在翻译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思,并将其准确地转化为目标语言。

房德里耶斯课《语言》读书报告

房德里耶斯课《语言》读书报告

房德里耶斯课《语言》读书报告约瑟夫•房德里耶斯(j.vendryes,1875-1960)《语言》结论—“语言的进步”的开篇第一句话:“在人类创造的工具之中,有些会因为使用中的需要或启发而不断获得各种改善,文字就是这类工具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p401)在人类的发展中,“创造性”贯穿着整个过程的始终,不仅是新工具的产生,有些工具在使用中的需要或启发会不断得到改善,那么文字是如此,同样与人类和文字息息相关的语言工具呢?房德里耶斯提出:“我们在语言研究中也试图探求类似的结论,把语言看做连绵不绝的一代代人的理智工作的成果。

我们的语言工具中不是也有经常的改善吗?我们的心灵为了表达观念而构成的千变万化的声音组合难道不也在各个时代的进程中实现着进步吗?……语言很长时期的历史,往往看到它们演变得非常迅速。

”(p401)从文字工具的改善到语言工具的演变,房德里耶斯提出了语言进步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得出以下结论:一、“语言的进步”不应该是理想化的概念。

(一)使用“语言的进步”这个说法的人往往只把一个从文学史借来的观念引到语言学中来。

(p401)人们在文学中习惯把进步的概念奉为教条,把文学风格的进化看成或者趋向完善,或者日益衰落。

古典的概念一向认为,一旦达到完美的顶峰,艺术就会凋谢,意趣就会堕落。

古典语文学家认为语言也是一样,当语言发展经过长期努力而达到完善的顶峰后,语言就只有衰败了。

这就是说一个借用的概念被完完全全的应用到语言学中,但是过于理想化的借用,对于语言的发展只会物极必反。

(二)“帝国时代的作家,只有通过奴才式的模仿接近于树为拉丁语规范的西塞罗的语言才会受到人们的尊重。

对待古代语言---其根源在于不幸地把文学语言跟一个国家全体居民所用并随时起变化的语言混为一谈。

”(p402)拉丁语学家为拉丁语规定某种理想,采用“说……,不要说……”的公式,这种教条语法的方法只是遵循拉丁作家的传统,把西塞罗奉为师范和楷模。

《语言哲学入门》翻译报告——论专业背景知识对翻译的影响及策略的开题报告

《语言哲学入门》翻译报告——论专业背景知识对翻译的影响及策略的开题报告

《语言哲学入门》翻译报告——论专业背景知识对翻译的影响及策略的开题报告课题背景: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跨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翻译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语言哲学作为翻译工作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在翻译实践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本课题旨在探究专业背景对翻译的影响,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策略减轻其负面影响,在翻译实践中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效率。

课题意义: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文化的多元化,翻译已经成为国际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工具。

然而,在翻译实践中,专业背景知识对翻译的影响却是不可忽视的。

一方面,专业背景知识可以为翻译者提供深入的了解和掌握领域特定的词汇和术语,同时也有助于增强翻译者对原文本的理解和重现。

然而,另一方面,过于依赖专业背景知识也容易造成定式化和误解,限制翻译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为了避免此类问题,需要采取合适的策略,提高翻译者的专业能力和语言水平,促进翻译质量的提升和翻译速度的加快。

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

首先,将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翻译理论和实践、语言哲学以及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

其次,对比分析不同领域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了解翻译实践中专业背景知识对翻译的影响。

最后,结合实际案例,探究如何采取有效策略减轻其负面影响,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

预期结果:本课题研究结果将为翻译理论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首先,将为翻译界提供有关专业背景知识对翻译的影响和应对策略的深入探讨。

其次,将为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最后,将为从事跨文化交流和翻译工作的专业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语言哲学》陈嘉映 读书笔记

《语言哲学》陈嘉映 读书笔记

《语言哲学》陈嘉映读书笔记前面四章谈语言哲学的背景、简要介绍语言哲学一些基本论题,中间九章介绍从索绪尔到乔姆斯基20世纪重要语言哲学家。

14章简要介绍以往哲学家对专名问题的看法,探讨指陈/意义问题,15章简要介绍语言哲学发展后期几位哲学家对隐喻的看法,探讨字面/隐含问题。

16章整体上探讨语言和现实的关系,概述我(陈嘉映)对语言哲学的见解。

本书偏重19世纪末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哲学家。

原因是这一时期语言哲学最有影响,且以后的语言理论均以此形成。

本书所作的是了解语言哲学的知识的辅导性材料。

(书中作者采取的是复述形式,学多原文出处作者声明不作详细说明,引用需区分作者个人观点还是原著者思想,最好是查阅到原文献进行阅读。

)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语言哲学题解语言是所有人都有,且只有人类才有。

太初有言(逻各斯)。

语言和心灵、精神密切相关。

洪堡“语言是世界观”“语言是一个民族人民的精神,一个民族人民的精神就是其语言”。

培根“人们以心智指挥语言,但经常有这样的情况:语言控制着人们的心智。

”先秦诸子,“白马非马”之辩,墨学逻辑对语言本性思考。

孔子的名和言,言辞达意。

后世儒学语言通道的途径。

老庄对名实在、有言无言的思考。

语言是一种心灵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

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系统(施指系统)是纯形式,无实质用途,这个施指系统的力量乃至存在都依赖其本身的系统。

语言的系统性来自其分节的清晰性。

语词的“功能”在句子关系中。

“语言哲学”广泛上用法指20世纪以语言为主要课题的哲学研究,狭窄指分析哲学传统中语言哲学。

20世纪西方哲学传统分类:1、分析哲学,主要代表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奥斯汀等人。

2、现象学-解释学,代表人物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梅格-庞蒂、德里达。

3、实用主义,皮尔士、威廉?詹姆士、约翰?杜威。

一般认为实用主义与分析哲学接近。

皮尔士被视为分析哲学-现代语言哲学开创人之一。

本书只说分析哲学和现象学-解释学两个传统,外延上“语言哲学”特指分析哲学传统的语言哲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哲学入门》翻译报告
【摘要】:本文为《语言哲学入门》一书翻译项目的译后报告,总结了译者在翻译后所做的思考及总结。

这篇论文以真实的翻译材料为研究对象,作者主要通过对翻译过程的研究,去探索专业背景知识对翻译的重大影响,以及翻译人员可以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

作者通过对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及如何解决困难的过程的总结概括,为广大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员在面对自己从未涉及的领域时,提供一些参考方法,使他们能够更快、更好地投入翻译任务中,及时完成译作,也为学习翻译的学生及对翻译感兴趣的人士提供一种学习方法。

本文主要内容包括:翻译任务背景及其意义、任务过程(包括译前准备、翻译过程以及译后校改三个阶段)、案例分析及此次翻译任务之后的总结。

本文的重点是第三章——案例分析,通过案例来描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最大的困难,以及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的。

其中专业背景知识对翻译的影响又是本文中的重中之重,报告不仅详细列举了由专业背景知识不足给译者造成的种种困难,而且也分享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探索出的三种有效的解决办法——利用术语表,利用网络,及请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及该如何去运用这些策略。

作者认为从根本上解决专业背景知识缺乏对翻译的影响,需要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员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语言哲学专业背景知识翻译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15.9
【目录】:摘要6-7Abstract7-8第一章任务概述8-101.1任务背景81.2任务意义8-10第二章翻译过程10-122.1译前准备102.2翻译过程10-112.3译后校改11-12第三章案例分析12-173.1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对策123.2专业背景知识缺乏对翻译造成的影响及解决12-163.2.1利用术语表12-143.2.2利用网络资源14-153.2.3专业人士的帮助15-163.3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的总结16-17第四章结语17-18附录原文和译文18-48参考文献48-50致谢50-51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51-53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