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靳三针疗法

常用靳三针疗法
常用靳三针疗法

常用靳三针疗法

一、四神针位置: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5。主治:智力低下、痴呆、头痛,头晕、针法:针尖向外方斜刺0。8—1寸、

二、智三针穴组:神庭穴为第一针,左右两本穴神为第二、第三针。部位:神庭,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本神,在头部,当前发际上0。5寸得神庭与头维穴连线得内三分之二与外三分之一得交点处、主治:智力低下,精神障碍。针法:针尖向下或向上平刺0、8-1寸深,捻转针法。

三、脑三针穴组:脑户穴与左右脑空穴共三穴、位置:脑户穴在后头部,当枕外粗隆上凹陷处、脑空:在脑户穴左右各旁1、5寸处。主治:肢体活动障碍,躯体不平衡,后头痛。针法:针尖向下沿皮刺0。8—1寸。

四、舌三针位置:以拇指一、二指骨间横纹平贴于下颌前缘,拇指尖处为第一针,其左右各旁1寸处为第二、第三针、主治:语言障碍、发音不清、哑不能言。流涎、吞咽障碍。

五、颞三针位置:耳尖直上发际上二寸为第一针,在第一针水平向前后各旁开一寸为第二、第三针。

主治: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脑外伤所致得半身不遂、口眼、窝斜,脑动脉硬化,耳鸣、耳聋,偏头痛,帕金森氏病、脑萎缩。老年性痴呆。针法:针尖向下沿皮下平刺1、2-1、5寸。

六、定神针穴组:印堂上0。5寸为定神1针,左阳白上0、5寸为定神Ⅱ针右阳白上0.5寸为定神Ⅲ针、、位置:印堂,两眉间中点。阳白,眉上1寸直对瞳孔、主治:注意力不集中、斜视、前额头痛、眼球震颤,眩晕,视力下降。针法:沿皮下,向下直刺0、5~0、8寸出针时用棉球压针口、以防出血。

七、晕痛针穴组:四神针、印堂、太阳。位置:太阳在颞侧,瞳子髎穴外0、8寸凹陷中。主治:头晕头痛、头顶痛、偏头痛、前额痛。针法:直刺0.5至0、8寸,注意针下有硬物感觉时,就是针中髎骨切勿再深刺,可将针稍提高0、2寸即可,进针后不提插捻转,可用刮针。

八、面肌针位置:1、眼睑痉挛:四白、下眼睑阿就是穴。2、口肌痉摩:地仓、禾髎、迎香。

部位:四白,眼正视,瞳孔下约一寸之眶下孔中。下眼睑阿就是穴,穴在下眼睑中间之皮下,针尖向鼻方向沿皮下。地仓,口角旁0、4寸。禾髎,在人中穴旁开0、5寸。迎香,(见鼻三针)主治:眼肌痉挛、口肌痉亦挛。针法:四白直刺或斜刺0、5—0、8寸。下眼睑阿就是穴向鼻沿皮下平刺0.5寸。地仓、向颊车平刺0、5—0.8寸。禾髎向下关平刺0。8寸,进针后用电针连续波、频率稍密。强度大至眼肌或口肌痉挛抽紧为度,但要病者只有肌肉抽紧而不痛为度,留针30-40分钟。凡用电针必需电后5-10分钟调大一些,因通电后不再调大,此时病者已经适应而无效了。

九、叉三针穴组:太阳、下关、阿就是穴。部位:下关:颧骨弓下凹陷中。阿就是穴指三叉神经痛得局部。太阳(见晕痛针)主治:三叉神经痛。针法:各穴均直刺0。5—0.8寸深。可加电针连续波,留针30-40分钟。

十、面瘫针穴组:1、额睑瘫:阳白、太阳、四白。2、口面瘫:翳风、迎香、地仓颊车互透、人中。部位:阳白、太阳、四白,地仓迎香见晕痛针、面肌针、鼻三针。翳风:在耳垂后凹陷中。人中:人中沟上1/3与下2/3交点。主治:面神经瘫痪,中风口眼歪斜、针法:翳风耳后凹陷中央向前直刺0.8—1寸、人中向上斜刺0.5寸深。余穴均按各针法针刺,针刺后每5-10分钟,捻针一次,留针30—40分钟。

十一、突三针穴组:水突、扶突、天突。部位:水突:在喉结旁开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之交点、扶突:喉结旁开3寸、胸锁乳突肌得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天突:在胸骨上得正中。主治: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囊肿。针法:水突沿皮向气管斜刺0.5—0、7寸.、扶突:沿皮向气管斜刺0、5—0.7寸。天突:先进刺0.3寸,再将针柄提高向胸骨后斜刺0。3寸。诸突进行后不提插,只有捻针、或刮针留针30分钟。

十二、眼三针位置:眼Ⅰ在晴明穴上一分。眼Ⅱ在瞳孔直下,当眶下缘与眼球之间、眼Ⅲ,目正视,瞳孔直上,当眶上缘与眼球之间、主治:视神经萎缩,视网膜炎,黄斑变性,弱视等内眼疾病。针法:凡刺眼三针均嘱患者闭目,医者以左手轻固定眼球,右手持针,缓慢捻转进针。进针后不作捻转,提插,可用拇指甲轻刮针柄、出针时用干棉球轻压****片刻,以防出血、针眼Ⅰ轻推眼球向外侧固定,缓慢垂直进针1—1.2寸。针眼Ⅱ轻推眼球向上方固定,紧靠眼眶下缘缓慢直针1—1。2寸。针尖可向上斜进。针眼Ⅲ,轻推眼球向下固定,紧靠眼眶上缘缓慢直刺1-1、2寸。针尖可先向上微斜进,再向后斜进。

十三、鼻三针穴组:迎香鼻通(上迎香)印堂或攒竹。部位:迎香,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攒竹,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适宜慢性鼻炎。印堂,在额部,当两眉头中间、鼻通,在鼻部,鼻骨下凹陷中,鼻唇沟上端尽处。主治: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炎、鼻窦炎、鼻衄、嗅觉障碍。针法:迎香,针尖向鼻翼平刺5—8分,鼻通针尖向下平刺5分深,攒行、印堂、向下平刺3-5分。

十四、耳三针穴组:听宫听会完骨。部位:听宫,在面部,耳屏得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得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听会,在面部,当耳屏间切迹得前方,下颌骨髁得后缘、张口有凹陷处。完骨,在后头部,当耳后乳突得后下方凹陷处、主治:耳聋耳鸣。针法:听宫、听会张口取穴、直刺1—1、5寸深、完骨穴向前上方直刺1—1.5寸深,耳三针针后均不提插,可用拇指刮针柄法或轻捻转法、十五、手三针穴组:合谷、曲池、外关、部位:合谷,在手背、第一、二掌握骨之间,平第二掌骨中点陷中。曲池,在肘部、屈肘成直角时,肘横纹头与胧骨外上髁连线得中点。外关,在腕背横纹上二寸,桡骨与尺骨之间、主治:上肢瘫痪、麻痹、疼痛、感觉障碍。针法:合谷、外关均直针0。8—1.2寸深、曲池直针1—1。2寸深。

十六、足三针穴组:足三里三阴交太冲、部位: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中指。)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太冲,在足背侧,当第一、二跖骨间隙凹陷处。主治:下肢感觉或运动障碍,下肢瘫痪、疼痛。针法:足三里三阴交直针1—1。5寸,太冲直针5—8分深、

十七、手智针穴组:内关神门劳宫。部位:神门,在脘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屈腕肌腱桡凹陷处、劳宫,在手掌心,当第二、三掌骨之间,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内关,在掌侧,腕横纹上二寸,掌长肌腱与桡侧屈腕肌腱之间。主治:弱智儿童多动症,动多静少、癫痫、失眠。针法:三穴均直针0、5—0.8分深。

十八、足智针位置:涌泉穴为第一针,趾蹠关节横纹至足跟后缘联线中点为第二针(泉中),平第二针向内旁开一指为第三针(泉中内)。主治:弱智儿童得自闭症,多静少动,哑不能言、针法:均直针:0。5—0、8寸深。

十九、肩三针位置:肩髃穴为第一针,同水平前方二寸为第二针,同水平后方二寸为第三针。主治:肩周炎,肩关节炎,上肢瘫痪,肩不能举。针法:针尖与穴位成90°角、直刺0.8-1寸、注意不要过深以免刺中胸腔、

二十、膝三针穴组:膝眼梁丘血海。部位:膝眼,屈膝、膑韧带两侧凹陷中、梁丘,屈膝,在膑骨外上方二寸。血海,屈膝,在膑骨内缘上方二寸处,当股四头肌肉侧头得隆起处、主治:膝关节肿痛或无力、膝骨质增生、针法:直刺0、8-1。2寸、可加电针连续波,红外线,多罐法。

二十一、腰三针穴组:肾俞、大肠俞、委中。部位:肾俞,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各旁开1、5寸。大肠俞,在腰部,当第四腰椎棘突下,左右各旁开1、5寸。委中,在腘窝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得中间。主治:腰痛、腰椎增生、腰肌劳损、性功能障碍、遗精、阳痿、月经不调。针法:均直刺1。2—1。5寸深、(余同膝三针)

二十二、颈三针穴组:天柱、百劳、大杼。部位:天柱,在颈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百劳,在大椎直上二寸左右各旁开1寸。大杼,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颈椎病、颈项强痛。针法:三穴均直针0、8—1寸深。不宜过深免伤

内脏、余同膝三针、

二十三、背三针穴组:大杼、风门、肺俞。位置:大杼,在背部,第一胸椎棘突下,左右各旁开1。5寸。风门,在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左右各旁开1.5寸、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各旁开1。5寸。主治:支气管炎、哮喘、背痛。针法:向脊柱方向斜刺0.5—0.7寸。不能深刺,防伤内脏。

二十四、踝三针穴组:解溪、太溪、昆仑、部位:解溪,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得横纹中央凹陷中,当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太溪,在足内侧,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得凹陷处。昆仑,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得凹陷处。主治:踝关节肿痛、活动障碍、足跟痛。针法:均直刺0。8—1寸深

二十五、坐骨针穴组:坐骨点、委中、昆仑。部位:坐骨点俯卧位,在病者臀沟尽头部,以2、3、4、5指拼拢平放,在小指旁与臀沟尽头平高就是穴。委中,在腘窝横纹中点。昆仑,在外踝尖与跟腱之中间凹陷中。主治:坐骨神经痛。针法:坐骨点:用挟持进针法,以酒精棉球包裹3—4寸长针得针体下段,露出针尖,垂直插入皮肤,过皮后,以左手指挟棉球、扶针体,左手捻针柄,边捻边进约2寸深自有麻痹感向足趾传导时可停止进针。委中、昆仑直针0、8—1、2寸。用电针接连坐骨点与委中,连续波,以病者能耐受强度为准,留针30分钟,每5~10分钟调大电针强度一次,可调2—3次、二十六、痿三针穴组:上肢痿:曲池、合谷、尺泽、下肢痿:足三里、三阴交、太溪。部位:曲池、合谷:(见手三针)尺泽:上肢腕侧,肘横纹桡侧与肱二头肌腱交点处。足三里、三阴交:(见足三针)。太溪:内踝尖与跟腱联线中点陷中。主治:痿症:(肢体肌肉痿弱,无力、活动障碍)、针法:诸穴均直针0。8—1.2寸,用补法,慢入快出,以针下热为准,每次留针40分钟,行补法5次以上,亦可用电针连续波,频率细疏,以中等强度病者要用舒适感觉为度。30次为一疗程。

二十七、脂三针

穴组:内关、足三里、三阴交

部位:内关(见胃三针)足三针、三阴交(见足三针)。

主治:胆固醇增高,高血脂症、动脉硬化、冠心病、中风后遗证、

针法:内关直刺0。5-0。8寸深,足三里,三阴交均直针1—1.5寸、

二十八、胃三针

穴组:中脘、内关、足三里

部位: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得连线上,脘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屈腕肌腱之间。

足三里,见足三针。

主治:胃脘痛、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

针法:中脘、内关直针5—8分,足三里直针1—1、5寸。

二十九、肠三针

穴组:天枢、关元、上巨墟

部位:天枢,在腹中部,平脐左右各旁开2寸

关元,在腹部,当脐中下3寸。

上巨墟,在小腿前外侧,当膝下6寸,距胫骨前嵴外开一横指(中指)、

主治:腹痛、肠炎、痢疾、便秘、

针法:开枢、关元直针0.8—1寸,上巨墟直针1—1、5深。

三十、胆三针

穴组:日月、期门、阳陵泉

部位:日月,在上腹部,当乳头直下,与第七肋间隙得交点,任脉旁开4寸。

期门,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得交点,任脉旁开4寸。

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胆疾病

针法:日月、期门平刺0、8-1寸(注意不要刺入胸腔),阳陵泉直刺1—1.5寸深。

三十一、尿三针

穴组:关元、中级、三阴交

部位:中极,在下腹部任脉上,当脐中下4寸。

关元,见肠三针。

三阴交,见足三针。

主治:泌尿疾病,腹痛。

针法:关元、中极直刺0。7—1、2寸,三阴交直针1—1。5寸。

三十二、阳三针

穴组:关元、气海、肾俞

部位:关元(见肠三针)肾俞(见腰三针)气海在下腹部,当脐中下1。5寸。

主治:阳萎、遗精、不育、

针法:关元、气海直针0.8—1寸。肾俞直针1。2—1。5寸。

三十三、阴三针

穴组:关元、归来、三阴交

部位:关元(见肠三针)

三阴交(见足三针)

归来,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任脉旁开二寸。

主治:月经不调,不孕症、盆腔炎。

针法:关元、归来直针0、8—1。2寸,三阴交直针1—1.5寸。

三十四、闭三针

穴组:十宣、涌泉、人中

部位:十宣,在十指尖端。

涌泉,在足底正中线前1/3与后2/3之交点处。

人中(见面瘫针)、

主冶:中风、昏迷不醒,休克。

针法:十宣进针2分,捻针并放血3滴,涌泉直刺0.8-1寸,强捻针。人中直刺0。5寸、三十五、脱三针

穴组:百会、神阙、人中

部位:百会:两耳尖直上头部正中、

神阙:脐窝中间、

人中:(见闭三针)。

主治:中风脱症(面色苍白、四肢阙冷、大汗如淋、脉微细迟)。

针法:以灸为主,回阳复脉,百会、神阙用隔盐灸、或隔姜灸、艾炷宜稍大。一次灸10壮。人中向上斜刺0。5~0.8寸,留针,捻针,脱三针以脉腹汗止,肢暖、清醒为度,如未清醒半小时后可再针灸。

三十六、脑呆针

穴组:四神针、人中、涌泉

部位:四神针(见晕痛针)

人中、涌泉(见闭三针)。

主治:老年性痴呆、

针法:四神针(见晕痛针),人中、涌泉(见闭三针)留针40~50分钟,每8~10分钟捻针一次,治疗一次捻转手法5~6次,每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

三十七、肥三针

穴组:中脘、带脉、足三里

部位:中脘、足二里(见胃二针)

带脉,在胁部,腋中线与脐横线交点处。

主治:肥胖症、尤以腹部肥大为佳、

针法:足三里直刺1—1。5寸,带脉针尖向脐,皮下横刺3—3。5寸,中脘针尖向关元,沿皮下平刺2—3寸,进针后,每5~8分钟捻针一次,治疗一次捻针5~6次,留针30~4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亦可用电针。

三十八、痫三针

穴组:内关、申脉、照海

部位:内关(见胃三针)。

申脉,在外踝正下方,骨下缘凹陷中。

照海,在内踝正下方,骨下缘凹陷中。

主治:癫痫、足内翻、足外翻。

针法:申脉、照海,直刺0。5—0.8寸。

三十九、褐三针

穴组:颧髎、太阳、下关

部位:太阳、下关(见叉三针)

颧髎:童子髎直下,颧骨下缘凹陷中。

主治:颧髎:针0.5—1寸,针刺方向视褐斑多得部位决定。太阳、下关(见叉三针)。

勒三针疗法

二十二、颈三针

穴组:天柱、百劳、大杼。

部位:天柱,在颈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百劳,在大椎直上二寸左右各旁开1寸。大杼,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颈椎病、颈项强痛。

针法:三穴均直针0。8—1寸深、不宜过深免伤内脏。余同膝三针。

二十三、背三针

穴组:大杼、风门、肺俞、

位置:大杼,在背部,第一胸椎棘突下,左右各旁开1、5寸。风门,在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左右各旁开1.5寸。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各旁开1.5寸。

主治:支气管炎、哮喘、背痛。

针法:向脊柱方向斜刺0.5—0.7寸、不能深刺,防伤内脏、

二十四、踝三针

穴组:解溪、太溪、昆仑。

部位:解溪,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得横纹中央凹陷中,当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太溪,在足内侧,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得凹陷处。昆仑,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得凹陷处。

主治:踝关节肿痛、活动障碍、足跟痛。

针法:均直刺0.8—1寸深

二十五、坐骨针

穴组:坐骨点、委中、昆仑。

部位:坐骨点俯卧位,在病者臀沟尽头部,以2、3、4、5指拼拢平放,在小指旁与臀沟尽头平高就是穴、委中,在腘窝横纹中点。昆仑,在外踝尖与跟腱之中间凹陷中。

主治:坐骨神经痛。

针法:坐骨点:用挟持进针法,以酒精棉球包裹3-4寸长针得针体下段,露出针尖,垂直插入皮肤,过皮后,以左手指挟棉球、扶针体,左手捻针柄,边捻边进约2寸深自有麻痹感向足趾传导时可停止进针。委中、昆仑直针0.8—1。2寸。用电针接连坐骨点与委中,连续波,以病者能耐受强度为准,留针30分钟,每5~10分钟调大电针强度一次,可调2-3次、

二十六、痿三针

穴组:上肢痿:曲池、合谷、尺泽。下肢痿: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部位:曲池、合谷:(见手三针)尺泽:上肢腕侧,肘横纹桡侧与肱二头肌腱交点处。足三里、三阴交:(见足三针)。太溪:内踝尖与跟腱联线中点陷中。

主治:痿症:(肢体肌肉痿弱,无力、活动障碍)。

针法:诸穴均直针0.8—1。2寸,用补法,慢入快出,以针下热为准,每次留针40分钟,行补法5次以上,亦可用电针连续波,频率细疏,以中等强度病者要用舒适感觉为度、30次为一疗程、二十七、脂三针

穴组:内关、足三里、三阴交

部位:内关(见胃三针)足三针、三阴交(见足三针)。

主治:胆固醇增高,高血脂症、动脉硬化、冠心病、中风后遗证。

针法:内关直刺0。5—0。8寸深,足三里,三阴交均直针1—1、5寸。

二十八、胃三针

穴组:中脘、内关、足三里

部位: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得连线上,脘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屈腕肌腱之间。足三里,见足三针。

主治:胃脘痛、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

针法:中脘、内关直针5—8分,足三里直针1—1.5寸。

二十九、肠三针

穴组:天枢、关元、上巨墟

部位:天枢,在腹中部,平脐左右各旁开2寸.关元,在腹部,当脐中下3寸。上巨墟,在小腿前外侧,当膝下6寸,距胫骨前嵴外开一横指(中指)。

主治:腹痛、肠炎、痢疾、便秘。

针法:开枢、关元直针0、8—1寸,上巨墟直针1—1.5深。

三十、胆三针

穴组:日月、期门、阳陵泉

部位:日月,在上腹部,当乳头直下,与第七肋间隙得交点,任脉旁开4寸。期门,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得交点,任脉旁开4寸。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胆疾病

针法:日月、期门平刺0。8-1寸(注意不要刺入胸腔),阳陵泉直刺1—1。5寸深。

三十一、尿三针

穴组:关元、中级、三阴交

部位:中极,在下腹部任脉上,当脐中下4寸。关元,见肠三针、三阴交,见足三针。

主治:泌尿疾病,腹痛。

针法:关元、中极直刺0.7—1、2寸,三阴交直针1—1。5寸。

三十二、阳三针

穴组:关元、气海、肾俞

部位:关元(见肠三针)肾俞(见腰三针)气海在下腹部,当脐中下1。5寸。

主治:阳萎、遗精、不育。

针法:关元、气海直针0、8—1寸、肾俞直针1.2—1.5寸。

三十三、阴三针

穴组:关元、归来、三阴交

部位:关元(见肠三针)三阴交(见足三针)归来,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任脉旁开二寸。

主治:月经不调,不孕症、盆腔炎。

针法:关元、归来直针0、8—1。2寸,三阴交直针1—1。5寸。

三十四、闭三针

穴组:十宣、涌泉、人中

部位:十宣,在十指尖端。涌泉,在足底正中线前1/3与后2/3之交点处。人中(见面瘫针)、主冶:中风、昏迷不醒,休克。

针法:十宣进针2分,捻针并放血3滴,涌泉直刺0.8—1寸,强捻针。人中直刺0。5寸。

三十五、脱三针

穴组:百会、神阙、人中

部位:百会:两耳尖直上头部正中。神阙:脐窝中间。人中:(见闭三针)。

主治:中风脱症(面色苍白、四肢阙冷、大汗如淋、脉微细迟)。

针法:以灸为主,回阳复脉,百会、神阙用隔盐灸、或隔姜灸、艾炷宜稍大。一次灸10壮。人中向上斜刺0.5~0、8寸,留针,捻针,脱三针以脉腹汗止,肢暖、清醒为度,如未清醒半小时后可再针灸。

三十六、脑呆针

穴组:四神针、人中、涌泉

部位:四神针(见晕痛针)人中、涌泉(见闭三针)。

主治:老年性痴呆。

针法:四神针(见晕痛针),人中、涌泉(见闭三针)留针40~50分钟,每8~10分钟捻针一次,治疗一次捻转手法5~6次,每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

三十七、肥三针

穴组:中脘、带脉、足三里

部位:中脘、足二里(见胃二针)带脉,在胁部,腋中线与脐横线交点处。

主治:肥胖症、尤以腹部肥大为佳。

针法:足三里直刺1—1。5寸,带脉针尖向脐,皮下横刺3—3。5寸,中脘针尖向关元,沿皮下平刺2—3寸,进针后,每5~8分钟捻针一次,治疗一次捻针5~6次,留针30~4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亦可用电针。

三十八、痫三针

穴组:内关、申脉、照海

部位:内关(见胃三针)、申脉,在外踝正下方,骨下缘凹陷中。照海,在内踝正下方,骨下缘凹陷中、

主治:癫痫、足内翻、足外翻。

针法:申脉、照海,直刺0、5—0.8寸、

三十九、褐三针

穴组:颧髎、太阳、下关

部位:太阳、下关(见叉三针)

颧髎:童子髎直下,颧骨下缘凹陷中。

主治:颧髎:针0、5—1寸,针刺方向视褐斑多得部位决定。太阳、下关(见叉三针)。四十:乳三针

穴组:乳根,膻中,肩井。

部位:乳根:在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膻中:仰卧位、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乳头连线得中点;肩井: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得中点上、主治:乳腺增生,乳汁不足,良性肿块

针法:乳根穴要肋骨下缘进针,向上斜刺

四十一:面三针

穴组:翳风,颊车,地仓、

主治:治疗面神经麻痹

可以配用合谷,人中眼睑不合可以用阳白,四白

四十二:面肌针

穴组:四白,颊车,地仓,迎香,禾髎。

主治:治疗面肌痉挛

眼肌痉挛:四白+下眼睑阿就是穴;面肌痉挛:地仓透颊车,迎香或禾髎

加电用连续密波,时间大约45分钟

90年代初,我作为广州中医药大学著名得临床针灸学家靳瑞教授得学生,在反复多次为各种级别得学生讲授“靳三针疗法"得基础之上,进一步系统、深入地总结了靳老得四十多年得针灸临床经验,首次从传统经络理论上予以了详细得阐述,影响日益广泛。

其中"鼻三针"、"耳三针"、”胃三针”等,在靳教授年轻时就名闻遐迩,临床上十分忙碌,每天均要接待许多病人,最多每天达300多人。而靳教授临床上又十分严谨、负责,在书写病历时,必须记录每次针得具体穴位,为了简明扼要,她便把临床上最常用,配穴较为固定,而且临床上确实就是行之有效得几个穴位,给予一个固定得处方名,如

位于手上得曲池、合谷、外关,她就将之称为“手三针”;位于足上得足三里、三阴交、太冲,便成了“足三针”。久而久之,处方慢慢多了,便形成了独具特色得得“靳三针"配方。此后,这些配方,经本人(曾就是周一谋得医史研究生,主攻针灸史,发表了多篇有关针灸理论史得文章)得整理,并给予了详尽得针灸经络理论阐述,并成为199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本人在讲授靳三针疗法得过程中,对讲稿进行了进一步得系统化,经靳教授审订,著有《靳三针疗法》一书。从此,“靳三针”便在国内外得到了迅速得传播、

常用靳三针组穴疗法

智三针: 神庭+本神

神庭: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本神:在头部,当前发际上0、5寸,神庭旁开3寸,神庭与头维连线得内2/3与外1/3得交点处、常规手法.

治疗智力低下.

c四神针: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5寸。

百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得中点处百会前后左右各1、5寸,针尖向外刺.

治疗智力低下,精神障碍,头疼、

脑三针: 脑户+脑空、

脑户:在头部,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风府上1、5寸,枕外隆凸得上缘凹陷处;脑空:在头部,当枕外隆凸得上缘外侧,头正中线旁开2、25寸,向下刺、

治疗运动共济失调,脑瘫,弱智,视力障碍。

颞三针: 耳尖直上2寸为第1针,其前后各旁开1寸为第2、3针

治疗运动障碍,偏瘫,弱智

晕痛针:四神针+印堂+太阳穴、

印堂:在前额部,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太阳穴: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得凹陷处、太阳穴直刺。

治疗美尼尔氏综合症,眩晕。

眼三针: 眼Ⅰ, 眼Ⅱ,眼Ⅲ;针Ⅰ:睛明穴上2分,向眼底进针1、2―1。5寸;Ⅱ:眶下缘中点,向眼底进针1.2―1、5寸,将眼球向上推;Ⅲ:眶上缘中点,向眼底进针1、2―1。5寸,将眼球向下推,要深刺达眼底,不提插,不旋转,不加电针!只向上刮针。

治疗视神经萎缩,黄斑变性,视网膜脱落等。

定神针: 定神针Ⅰ:印堂穴上5分;Ⅱ:阳白穴上5分,左右各一;

阳白:在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向下刺

治疗多动症,眩晕,注意力不集中,弱智儿童

鼻三针: 迎香,上迎香,印堂,

加攒竹。上迎香:在面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得交界处,近处鼻唇沟上端处、

迎香病情早期对刺,病久向内上斜刺。上迎香向内下斜刺。慢性鼻炎用攒竹穴

治疗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病等

面肌针: 四白,颊车,地仓,迎香,禾髎、

眼肌痉挛:四白+下眼睑阿就是穴;面肌痉挛:地仓透颊车,迎香或禾髎,加电用连续密波,时间大约45分钟

治疗面肌痉挛

叉三针:太阳,下关,阿就是穴、

上支:太阳,下关,阿就是穴(阳白);中支:太阳,下关,阿就是穴(四白);下支:太阳,下关,阿就是穴(大迎),加电可以长时间、

治疗三叉神经痛

面三针: 翳风,颊车,地仓。

可以配用合谷,人中眼睑不合可以用阳白,四白

治疗面神经麻痹

耳三针: 听宫,听会,完骨。

可以配用中渚,外关,合谷,四神针(加大刺激。增强脑血流量),深刺1、2---1.5寸

治疗各种耳聋

舌三针: 舌三针Ⅰ:上廉泉;Ⅱ:上廉泉左右各0、8寸取穴,1―1、5寸

不加电,用手法

治疗言语障碍,流口水,咽炎

突三针: 水突,天突,扶突。

水突:在颈部,胸锁乳突肌得前缘,当人迎与气舍连线得中点;天突:仰靠坐位、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扶突:在颈外侧部,结喉旁,当胸锁乳突肌得前、后缘之间

治疗甲状腺肿大

颈三针: 天柱,百劳,大杼。

天柱:在项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百劳:在项部,当大椎穴直上2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大杼: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常规针法治疗颈椎病

背三针: 大杼,风门,肺俞。

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风门: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杼: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肩三针:肩Ⅰ,肩Ⅱ,肩Ⅲ。

针肩髎穴:肩峰下凹陷处;ⅡⅢ针:肩髎穴前后各2寸处,自然取穴,不用举胳膊

治疗肩关节病

手三针: 曲池,外关,合谷、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外关:在手背腕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阳池与肘尖得连线上;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得中点处。

治疗上肢运动障碍

手智针: 劳宫,神门,内关。

劳宫: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神门: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得桡侧凹陷处;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得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治疗弱智,多动,失眠,癫痫,手运动障碍

腰三针: 肾俞,大肠俞,委中。

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肠俞: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委中: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治疗腰椎退行性变。

坐骨针: 环跳,委中,昆仑、

环跳: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骨裂孔得连线得外1/3与中1/3交点处;昆仑: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得凹陷处。刺中坐骨神经效果好,有电感从上往下传治疗坐骨神经痛

膝三针:双膝眼,血海,梁丘。

血海: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得隆起处;梁丘:屈膝,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得连线上,髌底上2寸;膝眼: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得称内膝眼,在外侧得称外膝眼

可以配合足三里,阳陵泉

治疗膝关节疾病

踝三针: 解溪,昆仑,太溪。

解溪: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得横纹中央凹陷中,当(圹)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太溪: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得凹陷处;昆仑: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得凹陷处、治疗踝关节疾病,水肿,肾脏疾病

足智针: 涌泉,泉中,泉中内外。

涌泉: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得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上;泉中:涌泉下足正中心凹陷处;泉中内:泉中内8分--—1寸;泉中外:泉中外8分---1寸。

泉中内主要用来治疗自闭症,哑口无言

治疗弱智

痿三针:上肢萎:曲池,尺泽,合谷; 下肢萎:三里,三阴交,太溪。

太溪: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得凹陷处;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得中点处;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治疗肌肉萎缩,无力等

褐三针:颧髎,太阳,下关。

颧髎:在面部,当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太阳: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得凹陷处;下关: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得凹陷中。可以B12皮下注射,加电用疏波治疗黄褐斑,黑斑

乳三针: 乳根,膻中,肩井。

乳根:在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膻中:仰卧位。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乳头连线得中点;肩井: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得中点上。乳根穴要肋骨下缘进针,向上斜刺

治疗乳腺增生,乳汁不足,良性肿块、

尿三针配全中频治疗遗尿64例

针刺治疗

嘱患者平卧,排空膀胱,双手手掌向上平放于身体两侧。主穴采用靳瑞教授得”尿三针”(中极、关元、三阴交)[3],

配穴取气海、太渊、神门。用30号1寸或1、5寸毫针慢慢入针;中极、关元、气海直刺0.8~1寸深,有酸胀感并向前阴部放散为佳;三阴交沿胫骨内侧后缘直刺0、5~1寸,有麻胀或放电样针感为佳;太渊避开桡动脉,直刺0、2~0。5寸,局部可有麻胀感;神门直刺0.3~0、5寸,局部可有麻胀感。以上诸穴待针感产生后接上G6805—2A治疗仪(上海华谊医用仪器厂生产),选用疏密波,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连耳肩。

临泣带脉外眦颊,外关阳维耳后绕。

列缺任脉行肺系,照海阴跷膈喉咙。

《针灸大成》引《聚英》

百症俞穴,再三用心。囱会连于玉枕,头风疗以金针。悬颅、颔厌之中,偏头痛止;强间、丰隆之际,头痛难禁、

原夫面肿虚浮,须仗水沟、前顶;耳聋气闭,全凭听会、翳风、面上虫行有验,迎香可取;耳中蝉噪有声,听会堪攻。

目眩兮,支正、飞扬;目黄兮,阳纲、胆俞。攀睛攻少泽、肝俞之所,泪出刺临泣、头维之处。目中漠漠,即寻攒竹、三间;目觉■■,急取养老、天柱。观其雀目汗气,睛明、行间而细推;审她项强伤寒,温溜、期门而主之、廉泉、中冲,舌下肿疼堪取;天府、合谷,鼻中衄血直追。耳门、丝竹空,住牙疼于顷刻;颊车、地仓穴,正口喎于片时。喉痛兮,液门、鱼际去疗,转筋兮,金门、丘墟来医。阳谷、侠溪、颔肿口噤并治;少商、曲泽,血虚口渴同施。通天去鼻内无闻之苦,复溜祛舌干口燥之悲。哑门、关冲,舌缓不语而要紧;天鼎、间使,嗫嚅而休迟。太冲泻唇喎以速愈,承浆泻牙疼而即移。项强多恶风,束骨相连于天柱;热病汗不出,大都更接于经渠。

且如两臂顽麻,少海就傍于三里;半身不遂,阳陵远达于曲池。建里、内关,扫尽胸中之苦闷;听宫、脾俞,祛残心下之悲凄。

久知胁肋疼痛,气户、华盖有灵;腹内肠鸣,下脘、陷谷能平。胸胁支满何疗,章门不用细寻。膈疼饮蓄难禁,膻中、巨阙便针。胸满更加噎塞,中府、意舍所行;胸膈停留瘀血,肾俞、巨髎宜征。胸满项强,神藏、璇玑已试;背连腰痛,白环委中曾经。脊强兮水道、筋缩,目眩兮颧髎、大迎。痉病非颅息而不愈,脐风须然谷而易醒。委阳、天池,腋肿针而速散;后溪、环跳,腿疼刺而即轻。梦魇不宁,厉兑相谐于隐白;发狂奔走,上脘同起于神门。惊悸怔忡,取阳交、解溪勿误;反张悲哭,仗天冲、大横须精。癫疾必身柱、本神之令,发热仗少冲、曲池之津。岁热时行,陶道复求肺俞理;风痫常发,神道须还心俞宁、湿寒湿热下髎定,厥寒厥热涌泉清。寒栗恶寒,二间疏通阴郄暗;烦心呕吐,幽门闭彻玉堂明。行间、涌泉,主消渴之肾竭;阴陵、水分,去水肿之脐盈。痨瘵传尸,趋魄户、膏肓之路;中邪霍乱,寻阴谷、三里之程、治疸消黄,谐后溪、劳宫而瞧,

倦言嗜卧,往通里、大钟而明。咳嗽连声,肺俞须迎天突穴;小便赤涩,兑端独泻太阳经、刺长强于承山,善主肠风新下血;针三阴于气海,专司白浊久遗精。

且如肓俞、横骨,泻五淋之久积;阴郄、后溪,治盗汗之多出。脾虚谷以不消,脾俞、膀胱俞觅;胃冷食而难化,魂门、胃俞堪责、鼻痔必取龈交,瘿气须求浮白。大敦、照海,患寒症而善蠲;五里、臂臑,生疬疮而能治。至阴、屋翳,疗痒疾之疼多;肩髃、阳溪,消隐风之热极、

抑又论妇人经事改常,自有地机、血海;女子少气漏血,不无交信、合阳。带下产崩,冲门太冲宜审;月潮违限,天枢、水泉细详。肩井乳痈而极效,商丘痔瘤而最良。脱肛趋百会、尾翠之所,无子搜阴交、石关之乡。中脘主乎积痢,外丘捜乎大腸、寒疟兮商阳、太溪验,痃癖兮冲门、血海强。

夫医乃人之司命,非志士而莫为;针乃理之淵微,须至人之指教、先究其病源,后攻其穴道,隨手见功,应针取效。方知玄里之玄,始达妙中之妙。此篇不尽,略举其要、

颤三针治疗原发性震颤中西医机理探析-王若玉

81 第19卷 第7期 2017 年 7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9 No. 7 Jul .,2017 [ 8 ] 董明会.放射性肺炎中医分型辨治概括[ J ] .云南中医中药杂 志,2013,33 ( 3 ):77-78.[ 9 ] 燕忠生,孙凯强.中医药防治放射性肺炎研究述评[ J ] .中国 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 ( 6 ):106-108. [ 10 ] 徐巍.肺癌放射性肺损伤中医治疗体会[ J ] .中华中医药杂 志,2014,29 ( 4 ):1140-1142. [ 11 ] 王丽,冯炎.放射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J ] .中国肺癌杂志, 2004,7 ( 5 ):462-464. [ 12 ] 王明臣,刘洪明,刘杰,等.放射性肺炎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 分析[ J ]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3,12(增刊):49-51. [ 13 ] 王苏.养阴清肺方治疗放射性肺炎的临床观察与动物实验 研究[ D ]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 [ 14 ] 吴鞠通.温病条辨[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 15 ] 陆茵,张大方.中药药理[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 16 ] 王炳胜,张秀丽,彭东长,等.益气活血养阴方对急性放射性 肺损伤防治作用的临床观察[ J ]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6,26 ( 6 ):599-601. [ 17 ] 王苏,杜欣颖,侯炜,等.养阴清肺方对放射性肺炎大鼠肺组 织病理改变及血清TGF-β1表达的影响[ J ] .北京中医药,2012,31 ( 11 ):858-860. [ 18 ] 邓青南,周建龙,梁静.放射性肺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J ] .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 ( 12 ): 1748-1749.[ 19 ] 刘欣,王炳胜,刘秀芳,等.益气活血方对放射性肺损伤大鼠 内皮素-1,γ-干扰素表达的影响[ J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24 ( 18 ):205-208. [ 20 ] 刘斌,王炳胜,刘秀芳,等.益气活血方对大鼠放射性肺损伤 组织MMP-2/TIMP-2表达的影响[ J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3 ( 20 ):185-189. [ 21 ] 李民,孙学娟,杨进,等.谈养阴生津法治疗热毒血瘀证 的作用机理[ J ]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 ( 3 ):249-250,256. [ 22 ] 王苏,侯炜,赵彪,等.养阴清肺方治疗放射性肺炎的临床观 察[ J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3,20 ( 4 ):18-20. 原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又称为特发 性震颤,中医属“颤证”范畴,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中西医对此病的研究各有所长,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影像学的发展,丰富了现代医学对ET 的发病机制及诊断,但治疗效果欠佳。中医注重治疗,且方法多样,针灸治疗ET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且以颤三针为主穴治疗ET 疗效良好。 颤三针是靳三针中专为治疗运动障碍所设立的一组穴位,由四神针、四关穴、风池穴组成。四神针分别位于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5寸。靳三针疗法是全国名老中医靳瑞教授在多年临床经验基础上 所总结出的取穴精华,“三针”为主,辅以辨证,实用 性强,广泛运用于临床。颤三针现将ET 及颤三针治疗机制探讨如下。 1 现代医学对ET 的认识 ET 起病隐匿,缓慢进展,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肢的震颤,少数影响头面部、躯干、下肢,是典型的姿势性和运动性震颤,其他症状包括认知功能障碍及情感异常等。发病机制和病理尚未明确,较为广泛接受发病机制是[1]:ET 是多基因遗传,和环境因素例如β-咔啉生物碱及其衍生物等有关,使下橄榄核向小脑同步放电增强,导 颤三针治疗原发性震颤中西医机理探析 王若玉1,指导:庄礼兴2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405) 摘 要: 通过介绍颤三针,概述现代医学和祖国医学对原发性震颤的认识,分别从西医发生机制、病理变化、治疗方案和中医病因病机、治疗方法论述原发性震颤,进而从局部解剖、分子生物学及经脉循行等方面探讨颤三针治疗原发性震颤的机理。 关键词:颤三针;原发性震颤;靳三针疗法;机理 中图分类号:R25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7) 07- 0081- 03 收稿日期:2016-12-22基金项目:全国中医学术流派靳三针疗法流派传承工作室项目(LP0119046)作者简介:王若玉(1992-),女,江西吉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针灸治疗脑病。通讯作者:庄礼兴(1955-),男,广东普宁人,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方向:针灸治疗脑病。 Theoretical Mechanism of Tremor Three-needle on Treating Essential Tremor WANG Ruoyu 1,Advisor:ZHUANG Lixing 2 (1.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405,Guangdong,China;2.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405,Guangdong,China)Abstract:To introduce tremor three-needle and overview the understanding of modern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bout essential tremor(ET). Discussing ET on the aspects of etiology,pathogenetic mechanism as well as treatment in both modern and traditional medicine. Then to further expound the principle of tremor three-needle from meridians,topography and molecular biology. Keywords:tremor three-needle;essential tremor;Jin three-needle theropy;mechanism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7.07.020

靳三针及张显臣之手三针、足三针

靳三针疗法 一、临床辩证分型:根据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表现特点,将其分为硬瘫和软瘫两大类,硬瘫者临床多表现为肢体肌张力亢进,上下肢内收,握拳难张;软瘫者多表现肢软无力。 二、选穴:以靳三针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在头部都选用“颞三针”和“四神针”,在患肢主要选用“手三针”和“足三针”,其他的穴组或穴位则根据临床表现之不同来加减选用。 1、面部麻木、口眼歪斜:加用面瘫针。 2、语言不利、吞咽困难:加用舌三针。 3、共济失调、视物不清:加用脑三针。 4、听觉障碍、耳鸣不止:加用耳三针。 5、举臂困难、肩周痹痛:加用肩三针。 6、下肢无力、迈步艰难:加用股三针。 7、站立垂足、跟不着地:加用踝三针。 三、补泻原则和方法:和传统针刺补泻原则一样,即“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用浅刺或浮刺),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补之。” 中风后遗症患者多表现为硬瘫,在头部的穴位一般用平补平泻法或捻转手法,进针后每隔5~8分钟行手法1次,每治疗1次最少要行手法4或5次;硬瘫者多为虚实夹杂,在肢体的穴位多用“导气同精”的手法(即“平补平泻法”);健侧肢体也要安排刺之,起到“以生气导死气”的作用。在行手法时嘱患者使意念在患肢。 四、补泻手法的说明:对病情较重、病程较长、肌张力较高的硬瘫患者,可用补泻手法。较常用的有疾徐补泻,亦称提插补泻,方法是:在该穴位深度的1/2部位候气(主要指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当针下沉紧时为得气,即将针插入穴内深层,稍停,随着将针分三次提回穴位的1/2部;再候气,再作第二次行针,此为泻法,适用于硬瘫实症。如肌张力一般,病肢软弱则应用补法,即在针进入穴位的浅层部位候气,当针下沉紧得气时,即将针分三次缓慢进入穴位的底部深层,稍停,并将针一次提回到穴位的浅层;再候气,作第二次行针,此为补法,适用于软瘫症。 五、穴位解说及针刺方法: ㈠、头部主要穴组 ⑴、颞三针:⒈、定位:头颞侧部、耳尖直上,人发际上2寸是颞Ⅰ针,在颞Ⅰ针水平向前旁开1寸为颞Ⅱ针,向后旁开1寸为颞Ⅲ针。 ⒉、解说:“颞三针”刚好位于颞部,颞Ⅰ针的下方有手少阳三焦经的角孙穴和足少阳胆经的率谷穴,前者为手足少阳之会,后者为足太阳、少阳之会。耳尖直上入发际的颞侧,是手足少阳经所分布的区域,也是治疗中风的首选区域。颞Ⅱ针和颞Ⅲ针位处颞Ⅰ针之前后,覆盖整个颞部,增强对颞部的刺激。“颞三针”可疏通肝、胆经络之气血,平肝熄风,清肝泻胆,鼓舞少阳升发之机,有利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康复。另外,从解剖上来看,颞骨比其他头骨都薄,其骨缝最密集(经研究发现,接近骨缝处的穴位,其针感及针刺效应都非常好。头部腧穴针刺效应的产生多与骨缝的传导有关,并且该处的神经血管非常丰富,对针刺刺激也非常敏感)。 “颞三针”主要治疗肢体的运动和感觉障碍,它位于(大脑)中央前、后回之间的范围。“颞三针”多用于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可用于治疗中风偏瘫、弱智、脑瘫、偏头痛、面

常用靳三针疗法

常用靳三针疗法 一、四神针位置: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5。主治:智力低下、痴呆、头痛,头晕。针法:针尖向外方斜刺0.8—1寸。 二、智三针穴组:神庭穴为第一针,左右两本穴神为第二、第三针。部位:神庭,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本神,在头部,当前发际上0.5寸的神庭与头维穴连线的内三分之二与外三分之一的交点处。主治:智力低下,精神障碍。针法:针尖向下或向上平刺0.8—1寸深,捻转针法。 三、脑三针穴组:脑户穴和左右脑空穴共三穴。位置:脑户穴在后头部,当枕外粗隆上凹陷处。脑空:在脑户穴左右各旁1.5寸处。主治:肢体活动障碍,躯体不平衡,后头痛。针法:针尖向下沿皮刺0.8—1寸。 四、舌三针位置:以拇指一、二指骨间横纹平贴于下颌前缘,拇指尖处为第一针,其左右各旁1寸处为第二、第三针。主治:语言障碍、发音不清、哑不能言。流涎、吞咽障碍。 五、颞三针位置:耳尖直上发际上二寸为第一针,在第一针水平向前后各旁开一寸为第二、第三针。 主治: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脑外伤所致的半身不遂、口眼、窝斜,脑动脉硬化,耳鸣、耳聋,偏头痛,帕金森氏病、脑萎缩。老年性痴呆。针法:针尖向下沿皮下平刺1.2—1.5寸。 六、定神针穴组:印堂上0.5寸为定神1针,左阳白上0.5寸为定神Ⅱ针右阳白上0.5寸为定神Ⅲ针..位置:印堂,两眉间中点。阳白,眉上1寸直对瞳孔。主治:注意力不集中、斜视、前额头痛、眼球震颤,眩晕,视力下降。针法:沿皮下,向下直刺0.5~0.8寸出针时用棉球压针口、以防出血。 七、晕痛针穴组:四神针、印堂、太阳。位置:太阳在颞侧,瞳子髎穴外0.8寸凹陷中。主治:头晕头痛、头顶痛、偏头痛、前额痛。针法:直刺0.5至0.8寸,注意针下有硬物感觉时,是针中髎骨切勿再深刺,可将针稍提高0.2寸即可,进针后不提插捻转,可用刮针。 八、面肌针位置:1、眼睑痉挛:四白、下眼睑阿是穴。2、口肌痉摩:地仓、禾髎、迎香。 部位:四白,眼正视,瞳孔下约一寸之眶下孔中。下眼睑阿是穴,穴在下眼睑中间之皮下,针尖向鼻方向沿皮下。地仓,口角旁0.4寸。禾髎,在人中穴旁开0.5寸。迎香,(见鼻三针)主治:眼肌痉挛、口肌痉亦挛。针法:四白直刺或斜刺0.5—0.8寸。下眼睑阿是穴向鼻沿皮下平刺0.5寸。地仓、向颊车平刺0.5—0.8寸。禾髎向下关平刺0.8寸,进针后用电针连续波、频率稍密。强度大至眼肌或口肌痉挛抽紧为度,但要病者只有肌肉抽紧而不痛为度,留针30-40分钟。凡用电针必需电后5-10分钟调大一些,因通电后不再调大,此时病者已经适应而无效了。 九、叉三针穴组:太阳、下关、阿是穴。部位:下关:颧骨弓下凹陷中。阿是穴指三叉神经痛的局部。太阳(见晕痛针)主治:三叉神经痛。针法:各穴均直刺0.5—0.8寸深。可加电针连续波,留针30—40分钟。 十、面瘫针穴组:1、额睑瘫:阳白、太阳、四白。2、口面瘫:翳风、迎香、地仓颊车互透、人中。部位:阳白、太阳、四白,地仓迎香见晕痛针、面肌针、鼻三针。翳风:在耳垂后凹陷中。人中:人中沟上1/3与下2/3交点。主治:面神经瘫痪,中风口眼歪斜。针法:翳风耳后凹陷中央向前直刺0.8—1寸。人中向上斜刺0.5寸深。余穴均按各针法针刺,针刺后每5—10分钟,捻针一次,留针30—40分钟。 十一、突三针穴组:水突、扶突、天突。部位:水突:在喉结旁开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之交点。扶突:喉结旁开3寸、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和锁骨头之间。天突:在胸骨上的正中。主治: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囊肿。针法:水突沿皮向气管斜刺0.5—0.7寸..扶突:沿皮向气管斜刺0.5—0.7

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理论基础初探

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理论基础初探 豆争光 (解放军474医院小儿科,乌鲁木齐830011) 摘要:本文根据中医学理论,对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理论基础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在今后的临床中运用针灸对小儿脑瘫的治疗和康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针灸;小儿脑瘫;理论基础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患儿在出生前或出生后一个月内大脑受到非进行性损伤,导致的以运动或姿势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症。小儿脑瘫是儿童时期伤残率较高的疾病之一。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及特效的治疗方法。其发病率在美国为 1.33 ?,我国脑瘫患儿高达100 多万。其最多见致病因素依次为早产、低体重、颅内出血窒息宫内缺氧( 包括脐带绕颈和羊水混浊) 、感染( 包括肺部和颅内感染) 等,使我国脑瘫患儿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提高。 1. 中医学对脑瘫的认识 中医学没有“小儿脑性瘫痪”这个病名,但根据临床表现属于“五软”“五迟”的范围,多缘于先天禀赋不足, 肝肾亏虚, 加之后天调护失宜, 痰浊内生, 瘀血内停, 致脏腑经络功能失常, 气血运行不畅, 筋骨失养, 髓海失充。《素问》指出:“肾主骨生髓”,“肾不生,则髓不满”,说明肾与神经系统有着密切关系。李东恒在《脾胃论》指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故调补脾肾在针灸治疗小儿脑瘫中具有重要意义。 2. 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理论基础 小儿脑瘫,其病位在脑。《灵枢?海论》篇说: “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 自过其度, 髓海不足, 则脑转耳鸣, 胫酸眩冒, 目无所见, 懈怠安卧。”王清任提出“灵机记性在脑不在心”,唐容川说“人之才智, 均出于脑髓。”指出脑在神志病中的重要地位,且“脑为元神之府”。而经络中之肝经和督脉与脑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针灸治疗郁症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分述如下: 2.1 肝经的循行与脑的关系《灵枢?经脉》曰: “肝足厥阴之脉, 起于大指丛毛之际……挟胃, 属肝, 络胆……上出额, 与督脉会于巅。”因肝经与督脉会于巅, 督脉入络于脑, 脑为元神之府, 所以针刺肝经腧穴, 也有醒脑调神的作用。肝经因交会穴通于任脉, 督脉为阳脉之海, 任脉为阴脉之海, 达到“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的作用。 2.2 督脉与脑的联系督脉通过脑腑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 从而对精神异常具有治疗作用。从循行上看, 督脉与脑直接联系, 《难经?二十八难》曰: “督脉者, 起于下极之

针灸减肥的经验----靳三针疗法摘录

肥胖是由于先天禀赋因素、过食肥甘以及久卧久坐、少劳等引起的以气虚痰湿偏盛为主,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并多伴有头晕乏力、神疲懒言、气短等症状的一类病症。它的发生主要与脾、胃、肾功能失调有关,以正虚为本,痰瘀为标之症。 现代医学认为,当进食热量多于人体消耗量而以脂肪形式储存体内,因而超过标准体重20%,便会形成本病。它的发生,多由营养过乘、活动量少、脂肪堆积过多所致。 诊断要点 1、超出标准体重: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X0.9,若实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排除肌肉发达或水分潴留因素,即可诊断为肥胖。 2、多有伴随症状:兼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气短气喘,腹大胀满,苔厚腻,脉濡滑。 治疗原则 肥胖病的病理主要是脾虚痰湿偏盛,故其治疗当遵照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临床上常用健脾益气之法而补之,用祛水湿,截痰源,助消导,祛瘀滞而治肥胖。若肥胖日久,脾病及肾,又当益气补肾,温化水湿为治。常用的的泻法有化湿、利水、祛痰、通腑、消导法,以祛除体内停聚的湿浊、痰热及多余膏脂,从而减轻体重。总之,针炙治疗肥胖,多取足太阴、阳明经之穴,辅以足少阴肾经穴位进行治疗。 [靳三针治疗方法] 1、胃热滞脾 症状:多食,消谷善饥,形体肥胖,脘腹胀满,面色红润,品干而苦,心烦头昏,胃脘灼痛嘈杂,得食则缓,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胃泻火,佐以消导。取穴:肥三针、太冲、梁丘。 操作:针用泻法,不灸。得气后,接电针仪,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每5分钟加大刺激量1次 2 、脾虚不运 症状:肥胖雍肿,神疲乏力,身体困重,胸闷脘胀,四肢轻度浮肿,晨轻暮重,劳累后明显,饮食如常或偏少,既往多有暴饮暴食史,小便不利,便溏或便秘,舌淡胖边有齿印,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细。 治法:健脾益气,渗利水湿。 取穴:肥三针、脾俞、胃俞、气海。 操作:针用平补平泻,可灸。得气后,可用温和灸20~30分钟。JEd-F@ 3、痰浊内盛 症状:形盛体胖,身体重着,肢体困倦,胸膈痞满痰涎雍盛。头晕目眩,呕不欲食干口而不欲饮,嗜食肥甘醇酒,神疲嗜卧,苔白腻或白滑,脉滑 取穴:肥三针、脂三针、丰隆 操作:针用泻法,可灸。得气后接电针针仪,疏密波,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每5分钟加大刺激量1次 4、脾肾阳虚

靳三针疗法

靳三针疗法(Jin three needle therapy) (Jin San Zhen Liao Fa) 该疗法是靳瑞教授在长达40余年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集古代针灸名家的临床经验之精华,结合现代国内外临床研究成果,创立的以精选三穴为处方的针灸治疗新体系。因其疗效显著,应用广泛,影响深远,而成为针灸治疗的新学派。 靳三针的由来及发展 20世纪70年代初,靳瑞教授在海南从事脑型疟研究时,当地由于气候、环境的影响,患过敏性鼻炎的病人甚多。靳老常以迎香穴位注射疗法治疗,病人大都在三次以内便能基本痊愈。为此,病人们便送给靳老“靳三针”的雅号。80年代后期,靳老集古代针灸医家的针灸处方精华,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精选出最常用的三个穴位,作为自己的常用固定处方,自此渐成体系。时逢赖新生教授师从靳老学习,他专心研究“三针”学术思想,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总结而成《三针疗法》一书,从而使“靳三针”形成一个完整的针灸治疗体系。后经靳老的数十位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共同努力,使“靳三针”疗法成为一个新的针灸学派。 靳三针的取穴特点及配伍规律 常用的靳三针组穴配方共有三十九个,这些配方绝大多数是以三个穴位为一组(有的是二个穴位,左右共三个,个别4个穴位,甚至十余个穴位),它们的取穴依据各不相同,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1、三针为主,辩证配穴;2、力专效宏,取穴简捷;3、分类主治,配穴有度;4共性定式,相互为用。 靳老根据中医理论,在针灸组穴配方中,十分强调取穴的主次,因此,靳三针的组学配方有如下几个规律:1、根据病灶局部组学配方;2、根据藏府辩证组穴配方;3、根据经脉循行组穴配方;4、根据腧穴的协同功能组穴。 靳三针常用的处方及功能: 1、益智清神类 ①智三针穴位组成:神庭、本神,主治:小儿智力低下、精神障碍、老 年痴呆、血管性痴呆、健忘、神经衰弱、前头痛。 ②四神针穴位组成:前顶、后顶、络却(双),主治:智力低下、痴呆、头痛、头晕、失眠、癫痫、脱肛。 ③脑三针穴位组成:脑户、脑空,主治:共济失调(脑瘫)、智力低下、肢体活动障碍、帕金森氏综合征、视觉障碍等。 ④颞三针穴位组成:颞I针、颞II针、颞III针;部位:颞I针:耳尖直上入发际二寸处,颞II针:以颞I针为中点,向其同一水平线前旁开一寸为本穴,颞III针:以颞I针为中点,向其同一水平线后旁开一寸为本穴。主治: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脑外伤所致的半身不遂、口眼 斜、脑动脉硬化、耳鸣、耳聋、偏头痛、帕金森病、脑萎缩、老年痴呆、面部感觉障碍。 ⑤晕痛针穴位组成:四神针、太阳、印堂,主治:美尼尔氏综合征、头晕、头痛。 ⑥痫三针穴位组成:内关、申脉、照海,主治:癫痫、足内翻、足外翻。 ⑦手智针穴位组成:内关、神门、劳宫,主治:弱智儿童、多动症(多动少静)、癫痫、失眠。 ⑧足智针穴位组成:涌泉、泉中、泉中内(第三趾跖关节横纹至足跟后缘

“靳三针”疗法的形成与组穴特点

【摘要】本文对我校博士导师靳瑞教授自创的“三针”疗法(亦称“靳三针”疗法,简称“靳三针”)的形成及其组穴特点作了概括。指出“靳三针”疗法的组方特点包括:立足临床实用有效;力专效宏取穴简捷;精于辨证、选穴简要;根据病灶周围组穴配方;根据脏腑辨证组穴配方;根据经脉循行组穴配方;根据腧穴的协同功能组穴配方。 【关键词】靳瑞;三针;形成与组穴特点 “靳三针”疗法是我校博士生导师靳瑞教授首创的一种以三针疗法为主的配穴处方,理、法、方、穴自成体系的一种针刺治疗方法。“三针疗法”顾名思义即取3个穴位以治疗各种病证,其取穴之少一目了然,而配穴之精当则从临床效验上可视一斑。临床上的每一种针灸适应症,都可在此找到相应治疗方法。其有效性都已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找到了理论依据,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三针”疗法不仅是岭南针灸学派的代表,更是一种成功的临床针灸模式。现就“靳三针”疗法的形成和组穴特点做一概括如下: 1“三针”的形成 最初是因为70年代靳瑞教授在海南研究脑型疟时,替一位患过敏性鼻炎十多年的领导治疗,经过灸三次就治愈。当病人问靳教授这是什么疗法时,靳教授想既然三次就治愈,那就叫“鼻三针”吧,这是“三针”叫法的最初由来。靳教授是一个从不脱离临床的医学家!靳教授在40余年的亲自临床实践的基础之上,集历代针灸名家的临床经验之精华,总结现代国内外临床针灸经验之最新研究成果,经过其40多位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反复、系统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而总结出来的三个最重要、最常用且最有效的穴位组合,创造出一种新针灸学派。以三针疗法为主的配穴处方,理、法、方、穴自成体系,针灸三穴临床简称“三针”疗法或“靳三针”疗法。“靳三针”疗法是针灸疗法的新发展,被称为岭南新学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定为“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所谓“三针”是指某些病证针刺三次即可控制的意思,如“鼻三针”治疗过敏性鼻炎,一般三次即可控制症状。“三针”之名体现了医易同源的理论。“三”是单数,属少阳,阳之初生,朝气蓬勃,渐至隆盛,历久不衰。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说明自然界万事万物的产生,均源于“三”,故“三”有生生不息,无限扩展之意。因此,,“三针”的叫法有一定的寓意。 2靳三针组穴特点 2.1立足临床,实用有效 针灸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临床学科,直接面对病人,针灸取穴组方,是否实用有效,是靳教授立法处方的最基本原则。“靳三针”疗法是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成熟的。如“眼三针”,原为眼眶与眼球之间,眼球之上、下、内、外侧各一针,即眼四针。但靳教授在临床中发现眼球外侧一针不仅疗效不甚满意,而且针刺后容易发生出血现象,于是废而不用,仅用其上、下、内各一针,即现在的“眼三针”,且疗效增强。 2.2力专效宏,取穴简捷 “靳三针”的组方绝大部分以三个穴名六个穴或二个穴名三个穴为一组,个别为四个穴位或十余个穴位,突破了传统的单穴或双穴配对的形式,避免了常规多针取穴,布针如猬刺的沿习,也不同于多针取穴。靳教授在针灸组穴配方中应用中医中药配方君、臣、佐、使理论,十分强调取穴配方的主次。根据针灸处方一穴为主,二穴为次的特点,取三穴达到力专效宏的取穴简捷特点。

常用靳三针疗法

常用靳三针疗法 一、四神针位置: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5。主治:智力低下、痴呆、头痛,头晕、针法:针尖向外方斜刺0。8—1寸、 二、智三针穴组:神庭穴为第一针,左右两本穴神为第二、第三针。部位:神庭,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本神,在头部,当前发际上0。5寸得神庭与头维穴连线得内三分之二与外三分之一得交点处、主治:智力低下,精神障碍。针法:针尖向下或向上平刺0、8-1寸深,捻转针法。 三、脑三针穴组:脑户穴与左右脑空穴共三穴、位置:脑户穴在后头部,当枕外粗隆上凹陷处、脑空:在脑户穴左右各旁1、5寸处。主治:肢体活动障碍,躯体不平衡,后头痛。针法:针尖向下沿皮刺0。8—1寸。 四、舌三针位置:以拇指一、二指骨间横纹平贴于下颌前缘,拇指尖处为第一针,其左右各旁1寸处为第二、第三针、主治:语言障碍、发音不清、哑不能言。流涎、吞咽障碍。 五、颞三针位置:耳尖直上发际上二寸为第一针,在第一针水平向前后各旁开一寸为第二、第三针。 主治: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脑外伤所致得半身不遂、口眼、窝斜,脑动脉硬化,耳鸣、耳聋,偏头痛,帕金森氏病、脑萎缩。老年性痴呆。针法:针尖向下沿皮下平刺1、2-1、5寸。 六、定神针穴组:印堂上0。5寸为定神1针,左阳白上0、5寸为定神Ⅱ针右阳白上0.5寸为定神Ⅲ针、、位置:印堂,两眉间中点。阳白,眉上1寸直对瞳孔、主治:注意力不集中、斜视、前额头痛、眼球震颤,眩晕,视力下降。针法:沿皮下,向下直刺0、5~0、8寸出针时用棉球压针口、以防出血。 七、晕痛针穴组:四神针、印堂、太阳。位置:太阳在颞侧,瞳子髎穴外0、8寸凹陷中。主治:头晕头痛、头顶痛、偏头痛、前额痛。针法:直刺0.5至0、8寸,注意针下有硬物感觉时,就是针中髎骨切勿再深刺,可将针稍提高0、2寸即可,进针后不提插捻转,可用刮针。 八、面肌针位置:1、眼睑痉挛:四白、下眼睑阿就是穴。2、口肌痉摩:地仓、禾髎、迎香。 部位:四白,眼正视,瞳孔下约一寸之眶下孔中。下眼睑阿就是穴,穴在下眼睑中间之皮下,针尖向鼻方向沿皮下。地仓,口角旁0、4寸。禾髎,在人中穴旁开0、5寸。迎香,(见鼻三针)主治:眼肌痉挛、口肌痉亦挛。针法:四白直刺或斜刺0、5—0、8寸。下眼睑阿就是穴向鼻沿皮下平刺0.5寸。地仓、向颊车平刺0、5—0.8寸。禾髎向下关平刺0。8寸,进针后用电针连续波、频率稍密。强度大至眼肌或口肌痉挛抽紧为度,但要病者只有肌肉抽紧而不痛为度,留针30-40分钟。凡用电针必需电后5-10分钟调大一些,因通电后不再调大,此时病者已经适应而无效了。 九、叉三针穴组:太阳、下关、阿就是穴。部位:下关:颧骨弓下凹陷中。阿就是穴指三叉神经痛得局部。太阳(见晕痛针)主治:三叉神经痛。针法:各穴均直刺0。5—0.8寸深。可加电针连续波,留针30-40分钟。 十、面瘫针穴组:1、额睑瘫:阳白、太阳、四白。2、口面瘫:翳风、迎香、地仓颊车互透、人中。部位:阳白、太阳、四白,地仓迎香见晕痛针、面肌针、鼻三针。翳风:在耳垂后凹陷中。人中:人中沟上1/3与下2/3交点。主治:面神经瘫痪,中风口眼歪斜、针法:翳风耳后凹陷中央向前直刺0.8—1寸、人中向上斜刺0.5寸深。余穴均按各针法针刺,针刺后每5-10分钟,捻针一次,留针30—40分钟。 十一、突三针穴组:水突、扶突、天突。部位:水突:在喉结旁开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之交点、扶突:喉结旁开3寸、胸锁乳突肌得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天突:在胸骨上得正中。主治: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囊肿。针法:水突沿皮向气管斜刺0.5—0、7寸.、扶突:沿皮向气管斜刺0、5—0.7寸。天突:先进刺0.3寸,再将针柄提高向胸骨后斜刺0。3寸。诸突进行后不提插,只有捻针、或刮针留针30分钟。

靳三针疗法精讲笔记附图

靳三针疗法精讲笔记 三针名称主治穴位取穴部位及方法针刺手法 智三针智力低下神庭+本神*2 神庭: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本神:在头部,当前发际上0.5寸,神庭旁开3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2/3 与外1/3的交点处 常规手法 四神针智力低下,精神障碍, 头疼 四神针 百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百会前后左右各1.5寸 针尖向外刺

脑三针运动共济失调,脑瘫, 弱智,视力障碍 脑户+脑空*2 脑户:在头部,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风府上1.5寸,枕外隆凸的上缘凹 陷处 脑空:在头部,当枕外隆凸的上缘外侧,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向下刺 颞三针运动障碍,偏瘫,弱 智 颞三针 耳类直上2寸,其前后各1寸 向下刺

晕痛针美尼尔氏综合症,眩 晕 四神针+印堂+太阳穴*2 印堂:在前额部,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 太阳穴: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太阳穴直刺 眼三针视神经萎缩,黄斑变 性,视网膜脱落等 眼ⅠⅡⅢ针 Ⅰ:睛明穴上2分,向眼底进针1.2—1.5寸 Ⅱ:眶下缘中点,向眼底进针1.2—1.5寸,将眼球向上推 要深刺达眼底,不提插,不旋转, 不加电针!只向上刮针

Ⅲ:眶上缘中点,向眼底进针1.2—1.5寸,将眼球向下推 定神针多动症,眩晕,注意 力不集中,弱智儿童 定神针 Ⅰ:印堂穴上5分 Ⅱ:阳白穴上5分,左右各一 阳白:在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 向下刺

鼻三针过敏性鼻炎,慢性鼻 炎,鼻病等 迎香,上迎香,印堂,加攒 竹 上迎香:在面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处鼻唇沟上端处迎香病情早期对刺,病久向内上斜 刺。上迎香向内下斜刺。慢性鼻炎 用攒竹穴 面肌针面肌痉挛四白,颊车,地仓,迎香, 禾廖 眼肌痉挛:四白+下眼睑阿是穴 面肌痉挛:地仓透颊车,迎香或和廖 加电用连续密波,时间大约45分 钟 叉三针三叉神经痛太阳,下关,阿是穴上支:太阳,下关,阿是穴(阳白) 中支:太阳,下关,阿是穴(四白) 下支:太阳,下关,阿是穴(大迎) 加电可以长时间 面三针面神经麻痹翳风,颊车,地仓可以配用合谷,人中 眼睑不合可以用阳白,四白

【李玉宾老师讲舌诊二】之舌诊的中土脾胃【上】

李玉宾老师讲舌诊二】之舌诊的中土脾胃【上】 李玉宾老师讲舌诊二】之舌诊的中土脾胃【上】 分类:强身健体舌诊的中土脾胃【上】 中土是脾胃,所有的病症无非就是虚实两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疏通道路,恢复一气的流通。 1-1 虚满1 这个舌苔就是明显的中土虚。 像这个舌头看起来还是比较亮的,神气还是不错的。舌苔相个舌质呢,也是偏薄一些,明显的是一个中虚,肾气弱这么 对来说比较少,中土的地方又是凹陷的,中土是很虚的。整 个患者。 看看下面这个:

这个就明显发暗,神气弱,阳气虚。一个舌头的明暗,就知道他神气的强弱,或者说是阳气布散的情况。 回过头来继续看我们中土那个。 以1-1-1 为例,首先神气还可以,这个人不至于有太严重的 问题,可能是偏虚。那么他的主要问题是中土,他中土那个整个精气都是亏的,空洞了。 地方凹陷下去了,表示这个整个中土非常薄弱。不光是气虚,另外还有很多比较清透的粘液,这就是中土生湿了,没有力量运化,水液到了这个地方散不开了,所以有水湿的停留。 另外舌尖部分有很多小点点,这就是心火郁结不能通降,就是通常讲的相火不降。 黄元御讲:“方见上热,必知下寒”。这个上热就是他中土虚,升降的力量都不足,郁在上面了,这个肾气一定是亏的,这个人是偏瘦的,肾气亏,升达的力量不足,中 个很好的收纳能力,火气飘在上面,郁而生火,这个小点也不是很大,说明气比较虚。颜色又比较深,说明时间比较久了。

但是他整个气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清透的,不算太浊。 这个情况的治疗:固运中土,加上补肾和开达上焦郁结,疏 散肝气的瘀滞,因为他那一圈,满满的,这个气要散一散。 就是开通道路要让他转开。所以你看这个方子: 党参、茯苓、白术、槟榔、白蔻、竹茹、干姜、甘草,上来 全都是运中焦的; 用了很少量的柴胡、陈皮,破破气,因为他本质是虚的,量 不大; 微量的丹皮、桃仁活活血; 后面用益智仁、枸杞子补肾; 薄荷、生麦芽稍微鼓动一下子; 补肾,气血流通的药。 这个方子和他的这个舌头基本上是吻合的,是一个虚象。 1-1 虚满 2 总的来说就是: 中土虚, 肾气弱, 然后又有上面火气的郁结。 姜、 黄精、 山楂,都是偏于补中土的,以填补固守中土为主,加

【心理分析】自闭症干预方法及其常见误区

https://www.360docs.net/doc/7e1625019.html,/ 【心理分析】自闭症干预方法及其常见误区 由于自闭症的高发率,各国政府都在促进自闭症研究,期望找到治愈的答案,虽然研究领域越来越广,但至今仍无突破。小编翻墙阅读了一些政府和大学属下自闭症研究中心的资料,希望尽可能客观的呈现给大家目前较受关注的自闭症干预的一些方法。 虽然疗法很多种,请家长最好根据医嘱、孩子的年龄及具体测试结果,来确定适合的疗法,父母根据咨询师建议和要求,在家里对孩子进行定期的训练尤其重要。同时,早期干预效果更加显著。 一、自闭症干预方法 1.1 结构化教育(Treatment and Education of Autistic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Handicapped Children,TEACCH)结构化教育(TEACCH)[21,22}是由美国北卡罗来那大学schopler建立的针对孤独症儿童的一种教育方法。该方法利用患者的视觉优势安排教育环境和训练程序,训练内容包含儿童模仿、粗细运动、知觉能力、认知、手眼协调、语言理解和表达、生活自理、社交以及情绪情感等各个方面。其核心是增进孤独症儿童对环境、教育和训练内容的理解和服从。它以“结构性”作为教学设计的原则,主要指教学环境结构化、作息时间结构化、工作制度化和视觉结构化等四种组织所构成的教学设计,根据孤独症患儿的学习目标,对学习环境,包括时间、空间、教材、教具及教学活动作一种具有系统性及组织性的安排。结构化教育的五种重要组成部分包括: 1、视觉安排:视觉清晰显示、视觉组织、视觉指示。2、常规:先后、左右、上下、完成、时间程序表、个人工作系统。3、环境安排:清楚安排活动空间4、程序时间表:全天时间表、工作程序表。5、个人工作系统:将已学的训练内容采用上述安排,让儿童独立完成有关内容,使他们掌握有层次及有组织地完成工作的技巧。 1.2 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pplied Behavioral Analysis,ABA)孤独症的ABA疗法由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理论衍生而来。ABA采用行为塑造原理,以正性强化为主促进孤独症儿童各项能力发展。ABA的核心部分是行为分解训练法(discrete trial training,DTT),具体包括:1.任务分析与分解; 2.分解任务强化训练; 3.奖励(正性强化)任务的完成,每完成一个分解任务都必须给予强化(reinforce),强化主要是食品、玩具和口头表扬。强化随着进步逐渐隐退; 4.提示(prompt)和提示渐隐(fade),根据儿童的发展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提示或帮助,随着所学内容的熟练又逐渐减少提示和帮助; 5.间歇(intertrial interval),在两个分解任务训练之间需要短暂的休息。现代ABA技术逐渐融合其他技术强调情感人际发展。ABA适合在孤独症早期训练中开展。 1.3 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 RDI)是近年来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Steven Gutstein博士针对孤独症儿童的核心缺陷提出的训练方法。Gutstein认为正常儿童人际关系发展的规律和次序是:目光注视-社会参照-互动-协调-情感经验分享-享受友情。随着对孤独症神经心理学机制的深入研究,“心理理论”缺陷被认为是孤独症的核心缺陷之一,其主要指孤独症儿童缺乏对他人心理的推测能力,患儿因此表现为缺乏目光接触、不能形成共同注意(joint attention)、不能分辩别人的面部表情因而不能形成社会参照能力,不能和他人分享感觉和经验,因此不能形成与亲人之间的感情连接和友谊,并依此为孤独症儿童设计了一套有数百个活动组成的训练项目,内容包括各种互动游戏。 1.4 地板时光训练体系(Floor Time)由IG Greenspan等[23]建立的地板时光训练体系也是以人际关系以及社会交往作为训练的主体,但是与RDI不同的是,在地板时光

手针疗法

手针疗法 手针疗法

手针疗法 手穴就目前发现的有一百余穴,现将临床常用,疗效确切者选择40穴,简介如下。 一、基本手穴 基本手穴18个。 1、腰腿点 【定位】手背第二指伸肌腱桡侧及第四指伸肌腱尺侧,位于腕横纹前1寸5分处。每侧共2穴。 【主治】急性腰扭伤、腰腿痛。 2、踝点 【定位】位于拇指指掌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踝关节急性扭伤、踝部肿胀疼痛。 3、胸点

【定位】位于拇指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胸闷胸痛、呕吐、泄泻、癫痫等。 4、眼点 【定位】位于拇指指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目赤肿痛、麦粒肿、电光性眼炎等多种眼疾。 5、肩点 【定位】位于指掌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肩部急性扭伤、肩关节周围炎等。 6、前头点(又名阑尾点) 【定位】位于食指第一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前头痛、胃肠疾患、单纯性阑尾炎等。 7、头顶点 【定位】位于中指第一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神经性头痛、头顶痛、痛经等。 8、偏头痛 【定位】位于无名指第一指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偏头痛、耳痛、肋间神经痛、胆绞痛等。 9、会阴点 【定位】位于小指第一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会阴部疼痛、痛经、带下及肛裂等。 10、后头点(又称扁桃腺点) 【定位】位于小指第一指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后头痛、急性扁桃体炎、2窝痛、臂痛、呃逆、颊痛等。 11、脊柱点 【定位】位于小指指掌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急性腰扭伤、椎间盘突出症、尾骶部痛、耳鸣、鼻塞等。 12.坐骨神经点 【定位】位于第四、五指掌关节间,近第四指掌关节处。 【主治】坐骨神经痛、髋及臀部疼痛等。 13、咽喉点(又称牙点)

靳三针

靳三针 靳三针”是靳教授集40余年的实践经验,集历代针灸家的经验精髓,并经过他指导的国内外20多位硕士、博士研究生经过临床和实验的研究成果以及一些部、省级科研课题总结而创造出来的一种针灸学新派。 “三针”的定义是:一、某些病症针刺三次即控制症状。二、某种疾病用三个特定的穴位治疗。如腰痛取腰针三针,肩周炎取肩三针等。有些是三个穴位的组合,如手三针是曲池、外关、合谷,主治腰疼病和上肢瘫痪等。 “三”是单数,属阳。“三是少阳,阳气初生,朝气蓬勃,渐而隆盛;“三”谐音“生”,生生不息,无限扩展之意。因此,靳三针不但是一个人,而且是一个疗法,即靳三针疗法,是岭南针灸的一个学术流派。靳教授是创始人,是这个疗法的代表。 靳瑞是一从不脱离床的医学家,医生以疗效为根本。他除了研究脑型症外,每天要看几十人的门诊。三针法就是在这样的大量实践中形成的。, 靳三针治疗技术已经走向了世界。靳教授的医技、感人的医德、受到国内外医疗界和新闻界高度评价。被几十家报刊都曾经给予大量的报道:称“靳三针”为“弱智儿童的希望,弱智儿童的福音,弱智儿童的救星,“贴心人”。靳教授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国际针灸考试委员会委员,历任广州中医学院针灸系主任、针灸研究所所长,现任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针灸学会副理事长、广州

中医药针灸研究会会长,美、法、英、日、意、加、阿根廷、台湾、香港等医学会顾问或名誉会长等十余职,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辛勤耕作,先后着作了30多部针灸学书,他为传播中国古老针灸医术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四神针 位置: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5。 主治:智力低下、痴呆、头痛,头晕。 针法:针尖向外方斜刺0.8-1寸。 二、智三针 穴组:神庭穴为第一针,左右两本穴神为第二、第三针。 部位:神庭,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本神,在头部,当前发际上0.5寸的神庭与头维穴连线的内三分之二与外三分之一的交点处。 主治:智力低下,精神障碍。 针法:针尖向下或向上平刺0.8-1寸深,捻转针法。 三、脑三针 穴组:脑户穴和左右脑空穴共三穴。 位置:脑户穴在后头部,当枕外粗隆上凹陷处。脑空:在脑户穴左右各旁1.5寸处。 主治:肢体活动障碍,躯体不平衡,后头痛。 针法:针尖向下沿皮刺0.8-1寸。 四、舌三针

针灸治病的四大优势

针灸治病的四大优势 (041600)山西省洪洞县中医医院针灸科蔡晓刚 发源于中国的针灸医学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仅仅一根不锈钢做的“毫针”、荒郊野外到处可见的艾叶加工的“艾绒”就能经久不衰几千年而且后劲不减,成为用现代医学无法解决的疑难杂症的首选替代治疗手段的无限魅力,赢得和吸引了世界各国医疗科研机构的关注和认可。 针灸治病有其完整的科学理论基础。据考证针灸疗法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远古时期,人们偶然被如石头、荆棘等这些尖硬物体碰撞了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后出现意想不到的疼痛被减轻的现象,经过无数次有意无意的尝试逐渐掌握了磨制精巧石针的技术,从实践升华总结逐产生了专门医疗工具砭石,这种砭石就是针刺工具的早期雏形。《素问?异法方宜论》记载:“其民食鱼而嗜盐,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是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后来随着冶炼技术的推广应用,医疗实践范围的扩大单单砭石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砭石逐渐被适应症更广的金属“九针”所取代。据《素问?异法方宜论》载:“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这段文字说明灸法的发现同寒冷环境生活习惯的关系密切。原始社会栖息在北方的先祖们离不开烤火取暖,加上他们野居又乳食的生活极容易患腹部寒痛、腹胀等症,非常适于热疗。钻木取火和起源于原始社会晚期的骨卜都用到艾叶作为引火材料及烧灼动物骨。经过长期经验积累发明选取艾叶温灸治病的方法是合乎事物发展逻辑的。从实践到理论总结再用已有的理论指导实践后再理论总结是包括针灸在内的所有中国传统医学形成的共同规律。针灸医著至晚始于战国时期,四大中医经典之一《黄帝内经》曾经征引的《针经》、《刺法》、《经脉》,《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载阳庆传授给淳于意的《石神》都是出于战国时期的针灸学术著作。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经脉》,一般认为是先秦遗作。《黄帝内经》和约成书于西汉的《黄帝明堂经》奠定了针灸基础理论,《黄帝内经》托名黄帝坐于明堂传授医道,其中包括经脉理论,以致此后相沿成习,把有关经脉、腧穴的著作嵌以“明堂”二字以示传统。自从《黄帝明堂经》问世以后历代在针灸学术方面都有发展,诸家明堂辈出,但始终以黄帝明堂为主线直至今日。自战国以降到清朝结束为止,被收入史志和历代图书目录的针灸医籍不下400种之多,就这些古代针灸医籍而言包括针灸通论、经络、腧穴、针法、灸法、针灸临床、针灸歌赋等,针灸临床又有通科、专科、专病、医案之分,可谓是丰富多采。1911年至1949年民国期间针灸医籍也有100多种。1949年后新著出版的针灸图书也不少,其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