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因素浅析
接种乙肝疫苗失败的原因

我 国自 1 9 年 以后基本普遍使 或具 有预防接种资格 的卫 生机 构进 带 的 可 能 。 96 用基 因重组乙肝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 行 注 射 。 近年我 国新公 布的 《 性乙型肝炎 慢
还 有另一 种情况 ,就是确 有极
另外 乙肝疫苗 的保存 和运输应 少数 人并没 有被 HB V感染 ,HB V
还 有少数人 在排 除了 以上 几种 射 了 ,也 不 必 太 多 的 担心 。 ■
更
正
本刊 2 0 0 8年第 5期刊登 的 《 性乙肝 的治 疗终点 在哪里 》 慢 。第 2 3页 右栏倒 数第 1 3行 “ 年 二
时 ,H e .转换率高达 3 2 ,应为 “ BA q 0 %” 二年时 ,HB A 血清学转换率高达 3 %” e. q 0 。特此更正 。
血 清 中抗 一HBs ” 。 所 以 ,如 果 因 为 以前 注 射 的疫
果。
总之 ,在除外潜在的 H V感染 B 后 ,反复注射足 量的乙肝疫苗仍不
能诱 生 抗 一 s 人 , HB 的 就没 必 要 再 注
其 他 原 因
苗剂量不足 ,则应改为每次2 q 0t 重 J
标 志 物 时 HB A s q为 阴性 ,或 者抗 一
疫 茁 质 鞋不 佳 或 失 效
一
HB c和抗 一 B H e为阳性。因此这种
定 要选用 国家正规 的生物 制 化验结果 的人注射 乙肝疫苗 前可 以
乙肝 疫 的疫苗 ,并且在防疫站 先 检 测 H V DN B A, 以除 外 H V携 B
这种情 况 比较 复杂 ,首先要 除
注射 乙肝疫苗?
量 ,并且可 以每个月 1 ,连续3~ 外是否有潜在 的 H V感染 ,应该进 次 B
为何接种了乙肝疫苗却不起作用

为何接种了乙肝疫苗却不起作用一、引言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肝炎病,它可以通过血液、体液和性接触传播。
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有时候接种疫苗之后却发现似乎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
那么为什么接种了乙肝疫苗却不起作用呢?二、乙肝疫苗的种类乙肝疫苗有两种主要的种类: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
乙肝疫苗是通过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来产生抗体,以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而乙肝免疫球蛋白是一种通过注射人体制备的抗体来提供即时的被动免疫。
三、乙肝疫苗的成分和制备过程乙肝疫苗的主要成分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它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制备而成。
制备乙肝疫苗的过程包括选择适宜的宿主细胞、转染相关基因、培养和提取病毒样粒子,进行灭活和纯化等步骤。
乙肝免疫球蛋白则是从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液中提取。
四、可能的原因和解释1.个体免疫反应差异不同个体的免疫系统有差异,有些人接种乙肝疫苗后免疫反应较强,产生充分的抗体,而有些人则反应相对较弱,抗体水平不够高。
这可能导致一些人接种疫苗后,不完全产生保护性抗体,从而使得疫苗的效果变弱甚至无效。
2.病毒变异乙肝病毒存在着很高的变异性,当感染者体内的病毒发生变异时,原本产生的抗体可能无法有效地与新的病毒株结合,导致疫苗对新的病毒株失去效果。
3.免疫状态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受到免疫状态的影响。
如果一个人的免疫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如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等情况下,可能使乙肝疫苗的效果变弱。
此外,一些慢性疾病、药物和疫苗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能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4.接种程序和剂量如果接种的疫苗程序或剂量不正确,也可能影响疫苗的效果。
例如,如果疫苗没有按照推荐的剂量和时间间隔接种,可能导致免疫反应的不充分,从而影响疫苗的有效性。
五、应对策略1.检测免疫应答当一个人接种疫苗后没有产生保护性抗体时,可以通过抗体浓度检测等方法,评估其免疫应答情况。
如果发现免疫应答不足,可以考虑再次接种疫苗或采取其他预防措施。
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方法及应答失败原因分析.

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方法及应答失败原因分析【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0-0108-02 1 重组乙肝疫苗接种对象、程序及剂量 1.1 对HBsAg和HBeAg双阳性的母亲的新生儿,务必在生后立即(6小时以内,为“0月龄”)和1月龄时各接种一针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1ml(≥100IU∕ml),并在 0、1、6月龄接种20-20-20(ug)重组乙肝疫苗。
在没有条件检查HBeAg而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按双阳性者接种疫苗。
1.2 HBsAg单阳性而HBe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按0、1、6月龄接种20-20-20(ug)重组乙肝疫苗。
1.3 对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按0、1、6月龄接种5-5-5(ug)重组乙肝疫苗。
1.4 对不具备筛查HBsAg条件的山区,应对全体新生儿按10-10-10(ug)剂量接种重组乙肝疫苗。
1.5 婴幼儿。
2岁以下未接种乙肝疫苗者,可以免验接种。
2岁以上者均需筛查HBsAg、抗-HBs、抗-HBc,如果三项均为阴性(包括仅有<10mIU/ml的低滴度抗-HBs者),应视为易感者,按0、1、6月程序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即从注射第一针疫苗时为0月计算,以后相隔1个月和6个月各注射 1针重组乙肝疫苗,剂量为5-5-5(ug)。
1.6 医务人员。
经常接触乙肝病人(如传染科医护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和接触血液、分泌物等科室的医务人员(如手术室、口腔科、妇产科、化验室、血液透析室等)应在筛查上述三项指标后,及时对其中易感者于0月(开始接种时)、1 月和6月接种重组乙肝疫苗,剂量为20-20-20(ug)。
因意外事故而可能受到乙肝病毒感染者,应立即(当天)和1-2月时各注射一针HBIG。
1.7 家庭密切接触者及经常赴乙肝地方性流行地区的旅游者。
凡与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密切接触者,均应在筛查HBsAg、抗-HBs、抗-HBc后,对阴性者(易感者)按0、1、6月程序接种重组乙肝疫苗,剂量为10-10-10(ug)。
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因素浅析

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因素浅析摘要】乙肝疫苗(HepB)自问世以来,对控制乙型肝炎(乙肝)的传播起到特异性的预防作用,对控制与乙肝有关的肝硬化、肝癌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由于影响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阳转率的因素较多,并不是所有的受种者都能产生抗—HBs,如机体的个体差异、疫苗的冷链管理、接种部位、接种人员的操作技术是否规范以及遗传等因素,对抗—HBs阳转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现就影响因素进行浅析。
【关键词】 HepB 免疫失败影响因素浅析1 HepB免疫失败与机体的个体差异的关系1.1 HepB免疫失败与年龄的关系有资料显示,儿童(6岁—10岁)HepB抗—HBs的阳转率100%,成人(18岁— 60岁)的抗—HBs阳转率89.25%,65岁以上的老人抗—HBs的阳转率50—60%[1] ;不难看出,儿童的抗—HBs阳转率远远高于成人及老年人,差异非常显著。
探索新的免疫佐剂以减少无应答现象是近年免疫规划人员研究、探讨的热点。
卡介苗是否对HepB的免疫应答有潜在的增强、辅助功能,还需进一步探讨。
1.2 HepB免疫失败与烟、酒嗜好的关系有烟、酒嗜好的人,可直接影响抗—HBs的产生。
也有报道,被动吸烟可使儿童体内抗体水平下降较快。
1.3 HepB免疫失败与免疫力低下的关系依赖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免疫功能比正常人都低,HepB按常规免疫接种程序接种,抗—HBs的阳转率仅为(56±2)%,其原因可能与外周血液淋巴细胞降低有关。
曾有人报道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可提示是否产生抗—HBs,当淋巴细胞<1300/mm3 时不太可能产生抗—HBs。
2 HepB免疫失败与疫苗冷链管理的关系疫苗属生物制品,都具有生物活性、蛋白质或者多糖;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宜长期暴露在较高温度的条件下,不但怕热、怕光,而且怕冻;疫苗的环境温度必须控制在2℃—8℃;一旦发生“断链”,疫苗的效价就无法得到保证,否则就会失去疫苗的免疫原性而导致免疫失败,甚至会增加疫苗的副反应。
哪些原因导致乙肝疫苗失效

哪些原因导致乙肝疫苗失效一位初为人妇的女性,乙肝两对半检测五项全为阴性,丈夫为乙肝患者。
在医生的建议下,这位女士完成了三针乙肝疫苗的接种,但却没有产生表面抗体。
她担心自己会被丈夫感染,影响夫妻感情生活。
她很困惑:为何接种后没有抗体?如何才能产生抗体?乙肝疫苗实际上是乙肝病毒的某一组分,它注射到体内后,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一种叫“乙肝表面抗体(抗-HBs)”的物质,这种物质产生或存在,就意味着机体对乙肝病毒有抵抗力。
但是,如果像前面提到的那位女士,作为乙肝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乙肝可通过性传播),接种三针乙肝疫苗后没有产生保护性抗体,是哪里出了问题?如何解决呢?事实上,按目前推荐的0、1、6个月免疫程序接种,绝大多数人会取得较好的免疫效果,但仍有5%~10%的人群血清中表面抗体滴度为阴性或达不到保护阈值,医学上称为无免疫应答或弱免疫应答者。
临床上用于检测抗-HBs的试剂敏感度一般,因此,部分接种后检测抗体滴度低或抗体阴性者,可使用敏感试剂检测复查。
无抗体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如果真的是无(弱)免疫应答者,目前认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疫苗因素。
研究发现,按0、1、6个月免疫程序接种疫苗,产生抗体的滴度与注射疫苗的剂量、种类等相关。
此外,与疫苗的保存也有关系,疫苗的最佳贮运温度为2摄氏度~10摄氏度。
一般而言,乙肝疫苗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而一旦冻结,佐剂胶体完全被破坏,疫苗也随之失效。
有些人为图方便,一次性把三针免疫程序疫苗带回家中,但贮存方法不对,以致疫苗失效。
2.机体因素。
研究表明,排除检测试剂因素,一半以上无或弱免疫应答者本身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一般体检仅查乙肝表面抗原(H BsAg),若呈阴性便注射疫苗。
但是,研究表明,乙型肝炎患者中,H BsAg阴性的占5%~10%,这类患者对乙型肝炎疫苗是没有应答的。
如果检测乙肝两对半,提示抗-HBc阳性,说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有必要使用敏感试剂复查,并且检测HBV DNA定量。
接种乙肝疫苗后不产生抗体的原因

接种乙肝疫苗后不产生抗体的原因
打了乙肝疫苗没抗体可能是注射剂量不足、疫苗失效、个人体质原因、接种时间过短、接种不规范等原因导致的,需要正确的接种乙肝疫苗。
1、注射剂量不足:乙肝疫苗注射剂量偏少的情况下,会导致体内的乙型肝炎保护性抗体生成不足,可能会出现没有抗体,需要掌握好正确的注射剂量。
2、疫苗失效:乙肝疫苗如果保存的方法不得当或者已经过了保质期,会导致乙肝疫苗失效,在接种疫苗以后,体内不能形成抗体,需要选择质量良好的疫苗接种。
3、个人体质原因: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在接种乙肝疫苗以后的抗体生成量不同,可能接种疫苗以后没有乙肝疫苗抗体,需要再次的补接乙肝疫苗。
4、接种时间过短:乙肝疫苗接种以后需要一段的时间,在体内产生保护性抗体,检查时间过早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乙肝疫苗接种没有抗体,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5、接种不规范:不规范的接种疫苗会影响到疫苗的保护效果,可能会引起乙肝疫苗没有抗体,要规范的接种乙肝疫苗。
在接种乙肝疫苗时要到正规医院或防疫中心,接种后观察自身情况,有不适症状,需要尽早的就诊。
为何接种了乙肝疫苗却不起作用[1]
![为何接种了乙肝疫苗却不起作用[1]](https://img.taocdn.com/s3/m/9e7f2bb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90.png)
为何接种了乙肝疫苗却不起作用引言乙肝疫苗是防治乙型肝炎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然而,少数人在接种乙肝疫苗后仍然被感染,这引发了一些人对乙肝疫苗是否有效的疑问。
本文将解答为何接种了乙肝疫苗却不起作用的问题,并探讨可能的原因。
乙肝疫苗的原理与效果乙肝疫苗是通过注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来激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从而形成免疫保护。
乙肝疫苗的疗效高达90%以上,可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的发生。
但是,个体之间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
原因一:免疫应答不足某些个体在接种乙肝疫苗后,可能由于免疫系统反应不足而无法产生足够的抗体。
这种情况下,即使接种了疫苗,个体仍然容易被乙肝病毒感染。
免疫应答不足可能与个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年龄、性别、遗传因素以及其他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原因二:疫苗储存条件不当造成失效乙肝疫苗需要在低温下储存,以保证疫苗的效力。
如果疫苗储存条件不当,比如在高温下储存或超过保质期使用,疫苗可能会失去活性,从而无法发起有效的免疫应答。
原因三:注射技术和程序问题注射技术和程序是否正确也会影响乙肝疫苗的效果。
如果注射操作不规范,比如使用已经开启过一段时间的疫苗、注射后未观察是否存在异常反应等,都有可能导致疫苗接种后无效。
原因四:感染前接种时间过短疫苗接种后,人体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产生足够的抗体。
如果个体在感染乙肝病毒前接种时间过短,没有足够的抗体产生,那么接种疫苗可能并不会有效预防感染。
原因五:感染源不明在少数情况下,个体接种乙肝疫苗后仍然感染乙肝病毒,可能是因为感染源无法确定导致的。
在乙肝高流行区域,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以及其他途径可以导致乙肝病毒传播。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个体接种了乙肝疫苗,仍然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
结论虽然乙肝疫苗是非常有效的预防措施,但在个别情况下,仍然存在接种后不起作用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免疫应答不足、疫苗储存条件不当、注射技术和程序问题、接种时间过短以及感染源不明等多种原因造成的。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乙肝疫苗的效果,建议在接种前咨询医生,遵循正确的接种程序和技术,并确保疫苗在正确的储存温度下。
注射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 , 行血 清分 离处 理 , 其采 用放 射 性 免 疫 法检 测 乙肝 的 表 面 所 产 生 的 抗 体 水 平 , 进 对 以抗 一 HB ≥ 1 mI/ , 为 阳性 , 一 s 0 u mL 判 抗 HB < 1mI mI, 为 免 疫 失 败 。 然后 按 照 性 别 、 龄 等 因素 的研 究 , 而 分 析 得 出 是 哪 个 影 响 较 大 结 果 : 比 较 结 果 可 s 0 U/ 判 年 从 有
蔡 明 礼
【 图分 类 号 I 8 中 R1 【 献标 识码 】 文 A 【 章编 号1 6 2 7 3 2 1 ) 1 1 1 2 文 1 7 —3 8 ( 0 0 1 —0 5 ~0
【 要】目的 : 响 乙肝 疫 苗 注 射 失 败 因 素 的研 究 ; 法 : 摘 影 方 选择 1 8周 岁 之 上 且 为 HB A s g阴性 的 的人 群 8 0人 ( 除 不 符 合 0 排 研 究要 求 的 人 ) 按 照 0 1 , — —6月 的 免 疫 过 程 来 进 行基 因 酵母 乙肝 疫 苗 的 接 种 , 种 完成 后 一 个 月 , 人 群 进 行 采 集 血 液 标 接 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因素浅析
发表时间:2011-07-14T13:10:39.48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5期供稿作者:张贵新1 何准辉2 魏月琴1 [导读] 乙肝疫苗自问世以来,对控制乙型肝炎的传播起到特异性的预防作用。
张贵新1 何准辉2 魏月琴1
(1四川省江油市九O三医院预防保健科四川江油 621700)
(2四川省科学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绵阳 621000)
【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5-0240-02 【摘要】乙肝疫苗(HepB)自问世以来,对控制乙型肝炎(乙肝)的传播起到特异性的预防作用,对控制与乙肝有关的肝硬化、肝癌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由于影响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阳转率的因素较多,并不是所有的受种者都能产生抗—HBs,如机体的个体差异、疫苗的冷链管理、接种部位、接种人员的操作技术是否规范以及遗传等因素,对抗—HBs阳转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现就影响因素进行浅析。
【关键词】 HepB 免疫失败影响因素浅析
1 HepB免疫失败与机体的个体差异的关系
1.1 HepB免疫失败与年龄的关系
有资料显示,儿童(6岁—10岁)HepB抗—HBs的阳转率100%,成人(18岁— 60岁)的抗—HBs阳转率89.25%,65岁以上的老人抗—HBs的阳转率50—60%[1] ;不难看出,儿童的抗—HBs阳转率远远高于成人及老年人,差异非常显著。
探索新的免疫佐剂以减少无应答现象是近年免疫规划人员研究、探讨的热点。
卡介苗是否对HepB的免疫应答有潜在的增强、辅助功能,还需进一步探讨。
1.2 HepB免疫失败与烟、酒嗜好的关系
有烟、酒嗜好的人,可直接影响抗—HBs的产生。
也有报道,被动吸烟可使儿童体内抗体水平下降较快。
1.3 HepB免疫失败与免疫力低下的关系
依赖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免疫功能比正常人都低,HepB按常规免疫接种程序接种,抗—HBs的阳转率仅为(56±2)%,其原因可能与外周血液淋巴细胞降低有关。
曾有人报道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可提示是否产生抗—HBs,当淋巴细胞<1300/mm3 时不太可能产生抗—HBs。
2 HepB免疫失败与疫苗冷链管理的关系
疫苗属生物制品,都具有生物活性、蛋白质或者多糖;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宜长期暴露在较高温度的条件下,不但怕热、怕光,而且怕冻;疫苗的环境温度必须控制在2℃—8℃;一旦发生“断链”,疫苗的效价就无法得到保证,否则就会失去疫苗的免疫原性而导致免疫失败,甚至会增加疫苗的副反应。
3 HepB免疫失败与接种技术操作规范的关系
疫苗不同于药品,预防不同于治疗,接种技术不同于注射技术,计划免疫人员不同于临床护理人员;因此,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计划免疫接种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经过考试合格取得资格证才能上岗,即使是多年的临床专业医护人员也不例外,否则属于超范围执业。
HepB它是一种含有吸附剂的生物制品,在生产过程中加有佐剂氢氧化铝,安瓿的外观呈乳白色浑浊液体,接种时如不充分摇匀就吸入注射器,注入机体的抗原数量必然不足。
HepB如与带佐剂(氢氧化铝)的疫苗,菌苗(如狂犬病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和卡介苗)同臂接种,必须至少间隔28天以上,否则两种含佐剂的疫苗在各自的接种区域形成抗原储存库,相互竞争吸引巨噬细胞,致使两种疫苗之间产生相互干扰。
4 HepB免疫失败与接种部位的关系
上臂三角肌处皮下脂肪层较薄,血管也少,是接种HepB的最佳部位;新生儿最好接种在大腿外侧肌内,可避免和卡介苗同臂接种所产生的相互干扰;有资料显示,HepB在脂肪中数小时或数日后可因酶的作用而变性,这和HepB免疫失败有直接关系[2]。
5 HepB免疫失败与遗传因素的关系
刘蓬勃博士后曾对无、弱应答和强应答者的白细胞抗原亚型(HLA—DR7)进行检测,结果显示HLA—DR7的频率(52.2%)明显高于强应答者(9.1%)。
故认为HLA—DR7亚型可能是缺乏对HBsAg的正常免疫反应基因或者存在免疫缺陷基因,难于将HBsAg提呈给T细胞,故不能产生抗—HBs。
6 HepB免疫失败与乙肝病毒(HBV)的关系
HBV隐匿性感染者因体内HBsAg的数量很少,使用现有的检测技术很难检测到,或者HBV已发生变异,与检测使用的试剂不发生反应。
这时的机体完全处在免疫耐受状态,无论是增加HepB的接种剂量、接种次数,还是变换接种途径,机体都不会产生免疫应答而导致免疫失败。
7 HepB免疫失败的其他因素
长期吸毒、酗酒、放射损伤者以及患有恶性肿瘤、晚期肾病、糖尿病、器官移植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同性恋等,这些人的免疫功能都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和处在低下状态;偏食、挑食的儿童常伴有营养不良或某种营养素缺乏,如蛋白质、维生素A、E等,对抗—HBs的产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服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类药物也是HepB免疫失败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造成HepB免疫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排除了这些影响因素,才能更好地发挥HepB的免疫作用,提高抗—HBs的阳转率,控制乙肝的传播和流行。
参考文献
[1]迮文远主编.计划免疫学[M],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513—521.
[2]迮文远主编.计划免疫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