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与肿瘤微环境
免疫微环境与肿瘤免疫治疗

免疫微环境与肿瘤免疫治疗随着科技的发展,肿瘤免疫治疗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肿瘤的方式。
而免疫微环境是肿瘤免疫治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会详细介绍免疫微环境与肿瘤免疫治疗的关系。
什么是免疫微环境?免疫微环境是指在机体内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细胞外基质和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
这个生态系统能够影响肿瘤的生长、转移和治疗效应。
目前关于免疫微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因子、化学物质、细胞外基质、免疫抑制因子等方面。
这些因素能够影响肿瘤细胞的生存、增殖和转移,同时也能够影响宿主的免疫应答。
肿瘤微环境对肿瘤免疫细胞的影响在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
这些细胞能够通过特定的受体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并释放细胞因子来攻击和杀死肿瘤细胞。
然而,肿瘤细胞也能够通过一些机制来逃避免疫细胞的攻击,例如:1.肿瘤细胞通过表达免疫抑制因子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例如PD-1和CTLA-4。
2.肿瘤细胞可以通过造成抗原表达水平的下降、抗原逃避变异、表面标志物变化、调节免疫效应等机制来逃避免疫细胞的攻击。
3.肿瘤细胞也可以通过改变免疫微环境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例如在肿瘤微环境中,大量的免疫抑制细胞和免疫抑制因子被释放,从而抑制了免疫细胞的活性。
对于这些逃避机制,肿瘤免疫治疗的目的就是通过调节免疫微环境,恢复免疫系统的活性,从而增加治疗的效果。
肿瘤免疫治疗与免疫微环境的关系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方式,通过激活肿瘤免疫应答系统来杀死肿瘤细胞。
但是,由于肿瘤细胞的逃避机制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很多患者并不能够从肿瘤免疫治疗中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新型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案也出现了。
这些方案主要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T细胞工程疗法、癌症疫苗等。
这些治疗方法主要通过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促进免疫系统的活性,并增强肿瘤细胞的抗击能力。
例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够通过抑制PD-1和CTLA-4等免疫抑制因子的表达,从而恢复免疫系统的活性。
肿瘤微环境与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肿瘤微环境与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研究目标:肿瘤微环境与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引言:近年来,肿瘤微环境和肿瘤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研究的热门话题。
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细胞生长和发展所在的特殊微环境,包括肿瘤细胞周围的细胞、血管、细胞外基质等组成部分。
肿瘤微环境中存在着复杂的细胞和信号网络,对肿瘤生长、转移和耐药等起着重要作用。
肿瘤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患者体内的免疫系统来攻击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这种治疗方法已经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仍面临许多挑战和限制。
深入研究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的相互作用,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方法,对于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达到上述研究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的研究方案。
一、研究方法:1. 文献调查和回顾:通过系统搜索相关的文献和回顾现有研究成果,了解肿瘤微环境和肿瘤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和现状。
2. 组织标本采集:收集肿瘤和正常组织标本,并进行蛋白质和基因的提取。
3. 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染色:使用合适的抗体标记肿瘤标本中的免疫细胞和相关信号分子,观察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类型和分布。
4. 转录组测序: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肿瘤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水平,并进行差异基因的分析。
5. 细胞实验: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模拟体内肿瘤微环境,研究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
二、实验设计:1. 对肿瘤标本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分析,观察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类型和密度,并与肿瘤转移和预后进行关联分析。
2. 对肿瘤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并进一步筛选与肿瘤免疫治疗相关的靶点和信号通路。
3. 设计体外细胞实验,将肿瘤细胞与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共培养,观察它们的相互作用,包括细胞凋亡、免疫细胞激活等。
4. 测试不同免疫治疗药物对肿瘤微环境和免疫细胞的影响,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基因编辑等。
5. 设计小鼠模型验证实验,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对肿瘤生长和预后的影响。
三、数据采集和分析:1. 分析肿瘤标本中免疫细胞的类型和分布,并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分析。
肿瘤微环境对免疫治疗的影响研究

肿瘤微环境对免疫治疗的影响研究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周围的细胞、信号分子、基质以及微血管等多种因素组成的生态系统。
这一生态系统的形成对于肿瘤的奇异特性、进展和治疗响应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研究显示,肿瘤微环境与肿瘤的免疫治疗反应密切相关。
本文旨在探讨肿瘤微环境对免疫治疗的影响及其意义。
一、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肿瘤微环境中存在多种免疫细胞,如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巨噬细胞(macrophages)和树突状细胞(DC)。
这些细胞表现出各自的功能,如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通过抗体的分泌和细胞介导作用来消除真正的肿瘤细胞。
而巨噬细胞则通过吞噬和消化肿瘤细胞,DC则通过递呈肿瘤抗原来获取T淋巴细胞的反应力。
NK细胞则可以杀死没有适当MHC表达的细胞如肿瘤细胞等。
在未经治疗的肿瘤微环境中,这些免疫细胞被肿瘤所解禁或抑制,由于某些免疫逃逸机制或介导免疫反应的免疫细胞的缺失,这些免疫细胞可能被肿瘤所调节或转化并且低下其抗肿瘤反应性。
此外,肿瘤还可以通过分泌多种它们自身分泌的信号分子(生长因子、化学信使等),这些分子可以抑制免疫应答程序或者启动放大炎症程序,或者直接攻击免疫细胞,从而帮助肿瘤逃避免疫识别和生长。
然而,新兴的免疫治疗(例如肿瘤免疫疗法和传统化学疗法等)被广泛认为为治疗癌症的重要方法之一。
但是近年来研究发现,从某种程度上讲,人体的肿瘤免疫学又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一种条件下,免疫治疗的疗效会好过在另外一些条件下。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肿瘤微环境。
因此,研究肿瘤微环境对免疫治疗的影响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更清晰、更全面的认识,推动进一步的治疗方法和战略发展。
二、肿瘤微环境与细胞因子浓度实验表明,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因子浓度,如tumor necrosis factor(TNF)、interleukin-1 (IL-1), 和interleukin-6 (IL-6) 等,对于肿瘤和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和免疫治疗的效果极为重要。
肿瘤微环境对免疫治疗的影响研究

肿瘤微环境对免疫治疗的影响研究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细胞与其周围的细胞、基质、血管等因素组成的局部环境。
它对于肿瘤的发展和治疗反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抗癌疗法,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肿瘤微环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免疫治疗的效果,限制其疗效。
本文将探讨肿瘤微环境对免疫治疗的影响及其机制。
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细胞,如调节性T细胞(Treg)、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髓系抑制细胞等,是免疫治疗的主要抵抗因素之一。
这些细胞可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限制对肿瘤细胞的攻击。
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促进了这些免疫抑制细胞的产生和功能增强。
例如,肿瘤细胞可以分泌化学因子,刺激Treg的生成和活化,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
此外,肿瘤微环境中的TAM也可以通过分泌相关信号分子,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并促进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因此,抑制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抑制细胞的产生和功能,可以提高免疫治疗的疗效。
肿瘤微环境中的炎症反应是另一个影响免疫治疗效果的因素。
炎症反应是机体对于外界刺激的一种生理反应,可以激活免疫细胞,并释放多种免疫活性物质,如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
然而,在肿瘤微环境中,炎症反应常常被抑制或逆转,从而限制了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效应。
这主要是由于肿瘤细胞和肿瘤相关细胞释放的免疫抑制因子的存在。
这些因子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降低免疫细胞的活性,减弱免疫治疗的效果。
因此,抑制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因子的产生和功能,可以提高免疫治疗的疗效。
此外,肿瘤微环境中的缺氧和营养不足也会影响免疫治疗的效果。
肿瘤细胞的快速增殖和肿瘤血管的异常结构导致肿瘤组织中存在着缺氧和营养不足的情况。
缺氧可以降低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效应,从而限制免疫治疗的效果。
此外,营养不足也会降低免疫细胞的功能,并减弱免疫治疗的效果。
因此,改善肿瘤微环境中的缺氧和营养不足,可以提高免疫治疗的疗效。
总结来说,肿瘤微环境对于免疫治疗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细胞周围的细胞、分子、物质和局部生态系统等因素组成的复杂环境。
它对肿瘤生长、进展和治疗的影响十分重要。
免疫治疗是一种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介绍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肿瘤微环境中存在一种被称为免疫耐受的状态,即肿瘤细胞通过改变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的功能来逃避身体的免疫攻击。
这种免疫耐受状态主要是由肿瘤相关免疫抑制性细胞(Tregs)、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抗炎型细胞因子和免疫检查点等因素造成的。
因此,通过干预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耐受状态,可以增强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
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抑制肿瘤相关免疫抑制性细胞的功能,以增强人体对肿瘤的免疫攻击。
例如,研究发现通过抑制Tregs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可以增强效应T细胞对肿瘤的杀伤作用。
通过使用特异性的Treg细胞抑制剂或抗体,可以显著增强肿瘤患者对免疫疗法的反应。
此外,研究还发现通过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活性,可以增强效应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从而增强免疫攻击肿瘤的能力。
除了抑制免疫耐受状态,研究人员还尝试通过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来治疗肿瘤。
例如,通过使用活化效应T细胞的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α(IFN-α),可以增强效应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通过使用刺激效应T细胞的共刺激分子,如CD28和CD137,可以增强效应T细胞的活性,从而提高肿瘤治疗效果。
除了上述方法,研究人员还在探索其他改善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治疗效果的方法。
例如,一些研究发现通过使用靶向肿瘤细胞的抗体药物联合免疫疗法,可以显著提高肿瘤治疗的效果。
此外,一些研究还在研发针对肿瘤相关免疫抑制性细胞和分子的新型免疫治疗方法。
总结起来,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如下:抑制肿瘤相关免疫抑制性细胞的功能、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联合使用抗体药物和免疫疗法以及研发靶向肿瘤相关免疫抑制性细胞和分子的新型治疗方法。
肿瘤微环境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肿瘤微环境对治疗效果的影响肿瘤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发生和发展涉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除了肿瘤细胞自身的特点,肿瘤微环境也对它的生长和转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肿瘤微环境包括肿瘤细胞周围的基质、血管、免疫细胞、炎症细胞等多种细胞和物质,这些因素的变化会影响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反过来也影响着肿瘤治疗的效果。
一、肿瘤微环境对免疫治疗的影响免疫治疗是近年来治疗肿瘤的一种新的方法,它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来攻击和消灭肿瘤细胞。
然而,当前的免疫治疗仅有一部分患者能够取得显著的疗效,其他患者则往往无法获得比较长的生存期。
这些现象与肿瘤微环境的状态密切相关。
免疫微环境是指肿瘤细胞周围的各种免疫细胞和免疫相关因子组成的复杂网络。
肿瘤细胞在这个微环境中集体进化,逃避免疫攻击的技巧十分高超,这导致了免疫治疗的失效。
例如,肿瘤细胞可以通过释放抑制因子如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来逃避免疫细胞的攻击,也可以通过刺激抑制性免疫细胞如调节性T细胞(Treg)来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
因此,当前的免疫治疗研究方向之一就是“破解”肿瘤微环境的“密码”,辅助免疫细胞逐步攻陷肿瘤,同时尽可能地避免肿瘤细胞的反击。
二、肿瘤微环境对放疗效果的影响放疗是目前肿瘤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
其原理是利用辐射造成肿瘤细胞发生DNA损伤和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杀灭肿瘤的效果。
虽然放疗是一种较为可靠的治疗方法,但是同样需要考虑肿瘤微环境对其疗效的影响。
肿瘤微环境的血管系统是放疗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放疗期间,肿瘤细胞周围的血管网络可能会被破坏,导致肿瘤缺氧、营养不足等状况。
这些都会削弱放疗的杀伤力,并降低治疗的效果。
除了血管,肿瘤微环境中炎症和免疫细胞的变化也会影响放疗的效果。
炎症反应会引起放疗期间的副作用,如皮炎、口腔黏膜炎等。
在放疗过程中,炎症细胞触发的免疫反应可能会抑制放疗的杀伤力,从而降低放疗的疗效。
三、肿瘤微环境对化疗效果的影响化疗是广泛应用的治疗肿瘤的方法之一。
癌症肿瘤微环境对肿瘤治疗效果的影响

癌症肿瘤微环境对肿瘤治疗效果的影响肿瘤治疗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挑战,许多病人的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这部分原因可以归结为肿瘤微环境的作用。
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细胞周围的周围组织、血管和免疫细胞等细胞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
这个微环境对肿瘤的生长、转移和治疗反应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本文将讨论癌症肿瘤微环境对肿瘤治疗效果的影响,并探索如何利用这些信息来改善肿瘤治疗效果。
一、肿瘤免疫环境对免疫治疗的影响肿瘤免疫环境在肿瘤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肿瘤细胞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来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例如通过抑制T细胞的激活或通过表达免疫检查点分子来阻止免疫细胞的活化。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免疫治疗药物的出现改变了肿瘤治疗的格局,然而,并非所有患者对免疫治疗都有良好的反应。
肿瘤免疫环境的特征,如免疫细胞浸润程度、免疫细胞类型及其功能状态等对免疫治疗的有效性起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了解肿瘤免疫环境的特点,有助于我们预测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二、肿瘤血管环境对肿瘤治疗的影响肿瘤血管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治疗靶点。
在肿瘤生长过程中,肿瘤血管的形成和稳定与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密切相关。
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异常功能导致了肿瘤血管的不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肿瘤的治疗效果。
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使用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由于肿瘤血管环境的异质性,某些肿瘤可能对抗血管生成药物具有抗性。
因此,了解肿瘤血管环境的特点,有助于我们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开发新的治疗策略。
三、肿瘤细胞外基质对肿瘤治疗的影响肿瘤细胞外基质(ECM)是一种复杂的网络结构,由许多细胞外分子组成,如胶原蛋白、纤维连接蛋白等。
ECM对肿瘤细胞的生长、迁移和转移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许多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的能力受到ECM的制约。
肿瘤细胞和ECM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肿瘤治疗的效果至关重要。
近年来,阻断肿瘤细胞与ECM之间的相互作用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方向。
因此,了解肿瘤细胞与ECM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有助于我们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高肿瘤治疗的疗效。
肿瘤微环境对肿瘤治疗的影响

肿瘤微环境对肿瘤治疗的影响肿瘤治疗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领域。
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肿瘤治疗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一些肿瘤类型仍然需要更好的治疗方法来提高疗效和生存率。
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细胞周围的组织环境,包括细胞外基质、细胞、细胞因子和其他生物分子。
肿瘤微环境在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和治疗反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肿瘤微环境对肿瘤治疗的影响以及治疗策略的发展。
1. 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指利用人体免疫系统来治疗肿瘤的方法。
肿瘤微环境对免疫治疗的疗效有着重要作用。
肿瘤细胞可以通过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来逃避免疫毁灭。
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细胞,例如肥大细胞、巨噬细胞、调节性T细胞等,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抑制免疫系统的应答。
因此,消除或减少免疫抑制细胞的存在,有利于增强免疫细胞的杀伤能力。
另外,肿瘤微环境中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还可以通过释放细胞因子来激活免疫系统,从而增强细胞毁灭能力。
因此,控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也是增强免疫治疗疗效的一个途径。
2. 肿瘤微环境与放疗治疗放疗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治疗方法。
肿瘤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和正常细胞不同,通过高能辐射杀灭肿瘤细胞。
但是,肿瘤微环境中一些因素会降低放疗的疗效。
例如,肿瘤微环境中的低氧状况,使得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放射保护能力。
另外,肿瘤细胞通过释放细胞因子来诱导血管生成,进一步加重肿瘤细胞的放疗保护能力。
因此,研究如何优化肿瘤微环境对放疗治疗的影响,是提高放疗疗效的一个方向。
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优化氧疗、减少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细胞的DNA修复能力等。
3. 肿瘤微环境与化疗治疗化疗是常见的肿瘤治疗方法之一。
化疗药物可以通过杀伤快速分裂的癌细胞来治疗肿瘤。
然而,肿瘤微环境中一些因素也会降低化疗的疗效。
例如,肿瘤微环境中存在的细胞因子和其他分子,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生存,从而增加化疗药物的耐药性。
另外,肿瘤微环境中存在多种细胞类型和细胞因子,使得药物难以有效穿过肿瘤,到达肿瘤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治疗与肿瘤微环境原创编译:爱康得生物医学技术(苏州)有限公司医学转化部高级经理Paul Hsu 摘要癌症免疫疗法近来获得令人振奋的进展,迎来了肿瘤治疗的新时代。
免疫治疗可以在晚期癌症患者身上引起比常规化疗更大的空前的持续应答。
然而,这一应答仅发生在相对少部分患者身上。
免疫治疗的阳性反应通常依赖于肿瘤细胞与肿瘤微环境(TME)内免疫调节的相互作用。
在这些相互作用下,肿瘤微环境在抑制或增强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认识免疫治疗与TME间的相互作用不仅是剖析作用机制的关键,也为改善目前免疫治疗的疗效提供新的方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本综述中,我们将着重研究TME如何影响免疫治疗的疗效,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如何调节TME来改善当前的免疫治疗方案。
前言通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癌症免疫治疗在多种癌症患者身上显示出了显著的长期疗效。
癌症的常规治疗,如放疗和化疗,通常作用于肿瘤细胞本身,并且可以引发大部分患者的反应。
尽管这些常规治疗在初期会产生应答,但是在长期治疗后的癌症晚期常出现复发和耐药。
与常规疗法显著不同,免疫疗法通过作用于免疫系统而引发免疫系统抗肿瘤响应。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试验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持续响应,尽管这仅限于一小部分患者。
因此,免疫治疗首要任务是弄清其详细的作用机制,以及如何将这种积极的响应扩展到更多患者身上。
在体外免疫系统能够识别肿瘤抗原并杀伤肿瘤细胞。
然而,要消除机体内形成的肿瘤仅靠识别肿瘤抗原是不够的。
一个成型的肿瘤是一个复杂的组织,它不仅由肿瘤细胞组成,还包括也基质细胞,炎症细胞,脉管系统和细胞外基质(ECM),所有这些总和定义为肿瘤微环境(TME)。
通过免疫治疗成功控制肿瘤需要免疫系统的激活,效应细胞的扩增,活化的效应细胞浸润到肿瘤组织并破坏肿瘤细胞(图1)。
然而TME常阻碍效应淋巴细胞致敏,降低其浸润能力,并抑制浸润的效应细胞,从而导致机体的抗肿瘤作用出现损害。
免疫治疗的抗性机制包括如下:(1)抑制性微环境或缺乏抗原刺激/协同刺激的免疫细胞,尤其是T细胞,可能会促使TME内肿瘤的生长和免疫逃逸;(2)生物屏障对肿瘤组织的包裹可导致免疫细胞迁移进肿瘤部位的数量不足;(3)有限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群短暂激活或耗竭未能抑制肿瘤生长;(4)由于TME的作用肿瘤抗原向引流淋巴结释放不足,淋巴组织内直接或间接抗原递呈量少,导致缺乏T细胞致敏。
因此,对免疫治疗与TME间相互作用更好的了解,可能会为提高目前免疫治疗应答率提供新的方法。
由于TME在常规治疗中影响近期已有综述,我们将侧重于对免疫治疗和TME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了解。
图1:免疫治疗和肿瘤微环境(TME)。
免疫治疗成功控制肿瘤需要免疫系统的激活,效应细胞扩增,活化的效应细胞对肿瘤组织的浸润并破坏肿瘤细胞。
免疫治疗的目的旨在增强上述过程,而肿瘤屏障可以大大抑制它们。
效应T细胞可以被TME中检查点的分子,如PD-L1抑制。
PD-L1的抑制作用可以通抗-PD1 / PDL1来克服。
激发检查点抗体用于激活免疫细胞。
但是,一些抗体,如抗CD40也可以在基质细胞发挥优化肿瘤控制的作用。
将ECM形成肿瘤屏障阻止T细胞到达TME破坏肿瘤。
另一方面,淋巴细胞向TME中的浸润可以通过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诱导/递送得到增强。
免疫治疗和TME之间的相互作用免疫调节抗体检查点封闭抗体免疫检查点是指通过共抑制或共刺激信号一系列途径以调节T细胞活性,以防止在正常情况下发生自身免疫疾病的功能。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使用这些重要机制的多种途径,以逃逸抗肿瘤免疫反应。
其中,针对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PD-1)以及PD-1配体(PD-L1或B7H1)的抑制剂,在临床试验中显示的疗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PD-1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表面,尽管PD-L1在正常组织中表达有限,但是在一些肿瘤细胞上的表达大幅增加。
有趣的是,如果经过炎性细胞因子刺激,特别是干扰素(IFN),许多细胞可出现PD-L1表达上调。
PD-L1与T细胞上PD-1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并诱导T细胞凋亡。
这一模式表明肿瘤细胞表达PD-L1抑制T细胞浸润肿瘤,导致机体抗肿瘤作用失效。
通过对PD-L1阳性肿瘤患者更容易出现抗PD-1治疗应答的初步观察,这一观点受到支持。
然而,随着患者样本的增多,一些肿瘤细胞PD-L1阴性的患者也同样被观察到对PD-1治疗产生响应。
此外,最近回溯性临床研究表明,PD-L1封闭响应和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PD-L1的表达之间有高度相关性。
这项研究提出了一个可能,即在TME中除肿瘤细胞以外,其他细胞上PD-L1的表达会对免疫逃逸发挥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检查点封闭疗法的应答率开发了一些联合治疗方法。
其中,PD-1与细胞毒T 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组合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了最好的改善。
CTL-A4是主要表达在调节性T细胞(Tregs)上的另一个检查点分子。
通过抗CTL-A4阻断该途径耗竭肿瘤组织中的Treg细胞,造成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扩增。
协同效应主要受限于局部TME,协同效应中成瘤后封锁淋巴细胞迁移没有作用。
免疫激活单克隆抗体与一旦激活就会抑制免疫反应的PD-1和CTL-A4相比,以CD40/CD40配体(CD40L)为代表的可促进免疫应答的不同类别的免疫检查点通路。
CD40表达于B细胞,单核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C)。
CD40L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和血小板。
通过CD40激活抗原递呈细胞信号并诱导共刺激和MHC分子的表达,从而加强抗原递呈作用和T细胞致敏。
模拟CD40L与CD40结合的抗体已被开发,在体外和体内都可以激活免疫反应;此外,这类抗体已进入临床试验并显示出了充满前景的结果。
有趣的是,尽管原始机制表明T细胞致敏在CD40活化之后,后来的研究显示T细胞可能是非必需的,至少在某些肿瘤模型中是这样。
具体地说,在小鼠胰腺导管腺癌模型中,通过抗CD40诱导肿瘤消退依赖于巨噬细胞,而不是T细胞。
抗CD40激活巨噬细胞,然后转移至肿瘤组织引发肿瘤基质的耗竭来导致肿瘤的消退。
有观点认为,不仅在肿瘤模型中,在其他疾病模型中基质细胞对CD40激动剂疗效发挥重要的作用。
的确,在Bouchlaka等最近研究中发现,对老年小鼠使用CD40激动剂联合IL-2可诱发细胞因子风暴并致死。
后续研究显示,CD40诱导内脏脂肪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活化。
这些活化的巨噬细胞产生了高水平的IFN,并导致了细胞因子风暴。
为何只是老年小鼠会致命的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老年小鼠器官内比年轻小鼠积蓄更多的脂肪。
由于很多癌症的发病率老年群体会更高,在CD40应用于不同癌症患者时,应考虑到这个不利因素的影响。
关于CD40/CD40L的报道是一个有趣的案例,这表明有些时候TME是免疫治疗的主要目标,而不是肿瘤细胞。
CAR-T细胞CAR-T细胞的整体概念是,T细胞可以被改造以表达肿瘤特异性抗原的CAR,从而一旦识别到肿瘤抗原就可以激活T细胞。
CAR的典型结构是一个单链可变区(scFv)链接胞内的信号传导模块。
然后scFv与肿瘤抗原结合,在特异性抗原下CAR激活T细胞而不是MHC方式。
CAR-T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试验显示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疗效,完全缓解率近90%。
然而,尝试用CAR-T治疗实体瘤的效果一直不太理想,并且正致力于提高CAR-T在实体瘤内的活性和靶向特异性。
由于CAR-T在体外可有效裂解肿瘤细胞,CAR-T无法在体内实体瘤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性之一是T细胞不能穿透肿瘤屏障。
在胸膜恶性肿瘤中,Adusumilli等人对CAR-T不同给药途径的疗效进行评估。
他们发现,CAR-T细胞胸膜局部给药达到完全缓解比全身给药更加有效,所需要的CAR-T细胞要少30倍。
有意思的是,尽管通过全身给予大量CAR-T细胞使其在肿瘤组织中累积的数量与局部给予的类似,但是全身给药途径的CAR-T细胞的抗肿瘤效果和功能较弱。
这些数据表明TME不仅可以阻止T细胞进入肿瘤,并且能够迅速降低其浸润肿瘤的活性。
TME可以在肿瘤组织周围形成生物屏障以阻碍淋巴细胞的渗透。
其中之一便是ECM。
活化的T细胞为了能进入并破坏肿瘤组织,它们通常分泌酶以对ECM进行降解。
Caruana 等人的一项出色的研究中显示,这些酶之一乙酰肝素酶在CAR-T细胞中表达下调。
乙酰肝素酶是一种内切糖苷酶,它可以切开ECM的重要组成部分,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的硫酸乙酰肝素链。
因此,CAR-T细胞乙酰肝素酶缺乏大大削弱了其穿透肿瘤的能力。
令人关注的是,将CAR-T细胞改造成过表达肝素酶可显著增强降解ECM的能力,以增强其肿瘤浸润和抗肿瘤活性。
调控TME的趋化因子/细胞因子的分布趋化因子淋巴细胞的转运和迁移受趋化因子的调控,对趋化因子进行调控可以募集足量的效应细胞进入肿瘤组织对肿瘤进行杀伤。
所有介导T细胞趋化作用的趋化因子,如趋化因子(C-C 基元)配体21(CCL21)和CXC基元趋化因子10(CXCL10),都非常重要。
CCL21,即CCR7配体,是介导DC和T细胞归巢到淋巴和非淋巴组织的一个重要的趋化因子。
在早期研究中,瘤内注射CCL21可完全根除肺癌模型中的肿瘤。
再者,表达CCL21的DC细胞伴随肿瘤浸润CD8+T细胞介导肿瘤消退,从而使肿瘤得到根除。
在另一项研究中,Shields等人敲除了恶性黑色素瘤模型中CCL21,并且惊奇地发现肿瘤细胞表达高水平CCL21建立了免疫耐受TME并促进了肿瘤的进展。
与此相反,CCL21缺陷型肿瘤生长慢得多,并诱导肿瘤特异性T细胞的应答。
这些研究中相矛盾的结论可能是由于TME的不同,如肿瘤模型或表达CCL21的细胞类型不同。
总的来说,这些研究表明使用趋化因子处置TME 时,要谨慎选择效应细胞和靶细胞。
募集T细胞的另一个趋化因子是CXCL10,即CXCR3配体。
da Silva等人的最近研究显示,二肽基肽酶4(DPP4)负责在肿瘤组织中灭活CXCL10。
抑制DDP4酶活性以保持CXCL10活性,从而增加CXCR3+淋巴细胞转运到肿瘤组织。
DPP4抑制后,高表达CXCR3的肿瘤浸润T细胞数量显著增加。
本项研究进一步显示,DDP4抑制剂可以与其他免疫疗法联合使用,包括辅助型免疫治疗和免疫检查点封闭分子。
增加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以改善当前免疫治疗的想法很具有吸引力,尽管本研究这方面进展还不显著。
它仍然可能是不止一种趋化因子参与其中。
细胞因子在肿瘤免疫治疗中趋化因子的总体疗效比其他免疫疗法逊色,这意味着针对单个趋化因子不足以募集足够的淋巴细胞来完全控制肿瘤。
事实上,与免疫治疗时肿瘤中的趋化因子相比,我们实验室发现有些关于T细胞迁移的趋化因子明显不同(未公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