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4.寓言两则》课件

焦 焦焦
字词乐园
我会写
造 形 pí 字 声
笔顺 写法:“疒” 撇要长,“皮” 捺要展开。 疲 乏
半 结 组词 包 构 围 疲 繁 疲 形近 体 10 P 疒笔 运用 画 画 字义 身体感觉劳累。
疲劳 疲惫
疲倦 疲乏
疫(yì )疫情 疯(fēnɡ) 疯狂 身体的紧张会制造 肩痛和精神疲劳。
疲 疲 疲
勃 勃勃
我国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体育健儿们取得了优异的 成绩。
字词乐园
我会写
造 形 mèn 字 声
笔顺
半 结 闷闷不乐 闷得慌 组词 包 构 闷子车 围 闷 闪(shǎn)电闪雷鸣 繁 悶 形近 问(wèn)问题 体 M 门 笔 7画 苦瓜煮黄连——苦闷 运用 画 字义 ①心烦,不痛快。②密闭,不透气。 造句 这两天,他总是闷闷不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弱 弱 弱
字词乐园
近义词辨析
词语 筋疲 力尽 都是成语,都有非 常劳累的意思。 疲惫 不堪 相同点 不同点 造句
跑完接力赛,我 侧重于一点 累得筋疲力尽,连回 儿力气也没有了。教室的力气都没有 了。
接连地加班,爸 强调疲惫得 受不了。 爸已经疲惫不堪了。
字词乐园
词语导学 【揠(y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 急于求成,反而坏事。文中指农夫嫌禾苗长得 慢,用手向上提,以助其生长,结果所有的禾苗 都枯死了。造句:学习应该循序渐进,如果急于 求成,揠苗助长,我们会得不偿失的。 【巴望】盼望。文中指农夫希望自己的禾苗 长得快些。造句:天要下雨了,我巴望爸爸早点 回来。
造句 他劳动了一天,感觉很疲劳,迫不及待地躺下休息。
字词乐园
我会写
bó
造 形 字 声
笔顺 组词 形近 运用 蓬勃 勃然大怒 生气勃勃 脖(bó)脖子 鹁(bó) 鹁鸪 老鼠拉骆驼——野心 勃勃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寓言两则 ∣苏教版 (共32张PPT)

农夫揠苗助长后,如果第二天到田里一看,发现 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接下来会怎么样呢?请展开想 象描写出来。不少于200字。
例文: 儿子说禾苗都枯死了,农夫跑到田里一看,傻眼了,眼前的禾 苗一片枯黄。昨天还是绿油油的,今天怎么全枯死了?他一屁股坐 在地上大哭起来。 这时,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走过来,劝说道:“别哭了,什么 事情都不要急于求成,心急可吃不了热豆腐!禾苗有它自己的生长 规律,你违反自然规律将它们拔高,结果只能是白费力气,徒劳无 功啊!”农夫听了说:“我明白您的话的意思了,我错了。”他吸 取了教训,重新种下禾苗,每天不辞辛劳地给禾苗浇水施肥,拔草 除虫。 到了秋天,农夫获得了大丰收。
认为他家的禾苗都长了一大截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把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揠苗助长农夫揠苗助长后如果第二天到田里一看发现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接下来会怎么样呢
1.一锤定音。(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后画“√”)
啄食﹒(zhuó 闷热﹒(mēn 宋国﹒(sònɡ
zh√óu) m√èn) sh√ònɡ)
1.根据意思写词语。(从文中找) (1)形容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筋疲力尽 ) (2)形容兴致很浓厚。( 兴致勃勃 ) 2.“揠苗助长”中的“揠”的意思是( B ) A.向下压 B.向上拔 C.加肥料
3.那个农夫“揠苗助长”的原因是( A ) A.希望禾苗长得快些 B.希望早点收获 C.希望禾苗比别人家的高 4.你认为农夫的力气有没有白费?为什么? ____示__例__:__白__费__了__。__因__为__禾__苗__不__但__没__有__“__长__得__快__些__”__,__
一、语言运用。
想象一下,《揠苗助长》中的农夫见到所有的禾苗都枯
死了,他会怎么说? ____示__例__:__哎__呀__,__早__知__现__在__何__必__当__初__呀__!__拔__苗__是__不__能____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寓言两则∣苏教版 (共40张PPT)

揠苗助长:把禾苗往上拔,让它变高。比喻违反事 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本课指农夫拔高禾苗让其长高,结果禾 苗反而枯死了。
兴致勃勃:兴趣很浓。本课用来形容农夫拔高禾苗 后高兴的样子。
鹬蚌相争: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 利。本课指鹬与蚌互不相让,最后都被 渔夫捉走了。
毫不示弱:一点也不表示屈服。本课指河蚌对鹬的 威胁一点也不表示屈服。
1.青少年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 希望 )。 2.他( 盼望 )早日与亲人团聚。 3.农夫( 巴望 )着自己田里的禾 苗长得快些。
1 略。 2 略。
3 略。 4 农夫傻在违背了禾苗的生长规律,急于求成。鹬和
蚌傻在只图一时痛快,互不相让,忘记其中利害。
5 略。
一、下列加点字中,用“\”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
音。 ﹒ 琢肉﹒(zhuō zhuó) 纳闷﹒(mèn mēn) 宋朝 (sònɡ shònɡ)
﹒ 两﹒则(zhé zé) ﹒河蚌(bànɡ bènɡ ) 枯死(kū ɡū)
“焦虑”不仅指着急,还有为之担心、忧虑的 意思,语意较重。 1.他怎么还不来呢?小明焦急地等待着。 2.大雨还没有停,大家望着汹涌的江水,心里焦 虑不安。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读课文。 核心问题: 这两则寓言都告诉我们什么呢? 串珠问题: 1.这两则寓言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2.读了《拔苗助长》,你觉得农夫是个什么样的人? 3.鹬蚌相争的结果如何?你认为他们错在哪里了?
(难点)
1.《孟子》 是一部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 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揠苗助长》的故 事就出自《孟子》。 2.《战国策》 是由西汉刘向编撰汇集整理的一部史书,记录了 战国时代游说之士的策谋,共计三十三篇。《鹬蚌相 争》的故事就出自《战国策》。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精品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精品教案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精品教案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寓言这种文学形式,通过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本课涉及的两则寓言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孩子应该能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和师生的互动明白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表述起来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教师的及时指导。
24、寓言两则教材分析:《揠苗助长》是一篇许多孩子比较熟悉的寓言故事。
该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热切盼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思来想去,最终想出了一个用拔禾苗来帮助禾苗生长的方法,最后导致禾苗枯死。
通过这则寓言,告诉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遵从事物的规律,否则就要受到应有的惩罚。
《鹬蚌相争》相互钳制互不相让,却让渔人获利的故事,告诫人们:做事要权衡得失,化解矛盾冲突相互谦让。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说出寓言的寓意,明白不顾事物的发展,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及双方为了一点利益互不相让,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的道理。
教学难点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通过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悟出寓意。
教法学法:抓住重点词理解句子,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创造形象等方式理解寓言内容,感悟寓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以前我们学过《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你们能告诉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吗?(学生交流)其实我们熟悉的这个小故事就是一则寓言。
(板书:寓言)寓言就是用生动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4、《寓言两则》,两则就是两篇的意思,今天来学习第一篇《揠苗助长》(板书)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1、这里的“苗”“助”“长”分别是什么意思?(生交流)2、如果你想让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有什么好办法呢?(生交流,给浇浇水,施施肥,还要给它拔拔草……)3、“揠”是什么意思? (生交流)4、因而“揠苗助长”也称为“拔苗助长”。
拔苗真的能让禾苗长大吗?(生交流)5、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24课《寓言两则》_ 苏教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第24课《寓言两则》(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认读2个生字,能够书写9个生字,有条理地口述课文中的故事。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先生结合生活实践领悟寓意,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不可急于求成,和互不相让只能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教学重点】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难点】在浏览中领悟寓意。
【教学方法】合作、探求、交流。
【课前预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成语故事吗?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呢?(图片介绍)师: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两个成语故事。
这两个故事都是寓言。
2. 板书课题“寓言两则”。
师:甚么是寓言呢?就是用风趣的故事来阐明一个深入的道理。
师:这两则寓言会告诉我们甚么深入的道理呢?让我们去课文中看看吧!二、初读感知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在浏览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交流识字方法:经过熟字加偏旁识字:贝——则、木——宋、皮——疲、力——勃、心——闷、古——枯。
教师指点先生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寓”上下结构。
上小下大,留意下边的笔画按次。
“焦”上下结构。
上大下小。
“弱”摆布结构,摆布字形一样。
(2)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标出自然段。
2. 寓言两则的内容是甚么?揠苗滋长鹬蚌相争3.理解词语。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妨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jiāo bàng pí zhuó kū mēn sòng bó ruò焦急鹬蚌疲惫啄食枯死闷热宋国兴味勃勃毫不示弱A. 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理解词语:兴致勃勃:描述兴头很足。
筋疲力尽:描述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得意洋洋:描述称心如意、洋洋得意的模样。
毫不逞强:一点也不表现出脆弱的模样来,不甘心表示本人比别人差。
喜笑颜开:描述心里非常高兴,满面愁容。
三、精读领悟1. 品读:第一则《揠苗滋长》(1)农夫“焦急”甚么?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农夫心情很焦急?禾苗长得太慢。
《寓言两则》课件(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共16页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24 寓言两则
我记得
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 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 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 学作品,常带有讽刺和劝 诫的性质。
我还记得 寓言的基本特点:
1.寓言中包含的道理很明显,但一般 不直接加以说明,需要人们去“悟”出 来。
2.多采用拟人、夸张的表现手法。通 过生动的形象、有趣的故事情节说明一 个道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心理 宋国有个农夫,他巴望着自己田
动作 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就天天到田边 去看。可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
心理 有长,心里十分焦急。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 就急忙跑到田里,将禾苗一棵一 棵地往上拔。他从中午一直忙到 天黑,累得筋疲力尽。
“好”办法
好辛苦
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地说:“真把我 累坏啦!可力气总算没有白费,咱家的禾苗 棵棵都长了一大截!”
他的儿子很纳闷,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 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
“好”结果
好愚蠢 ——不顾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
送给农夫
欲速则不达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急于求成 杀鸡取卵
快乐作业
我能写。 第二天,农夫看到禾苗都枯死了,心
里 后悔 ,他明白了 要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我们身边有类似与“揠苗 助长”的人和事吗?
《寓言两则》课件(苏教版三年级语文 下册课件)
6
、
露
凝无游氛,天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苏教版语文三下24课寓言两则[修改版]
![苏教版语文三下24课寓言两则[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6b080adc915f804d2a16c1ba.png)
第一篇:苏教版语文三下24课寓言两则苏教版语文三下第二十四课24.寓言两则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寓、焦、苦、弱、勃、闷、宋、则、疲”,能熟练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懂得复述课文。
3.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4.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并结合历史故事及自身经历理解《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1.了解寓言这种体裁,并掌握寓言的基本特点,基本能复述课文。
2.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并结合历史故事及自身经历理解《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准备:(教师)1.准备与本课寓言相关的动画片或是书籍。
2.多补充些其他的寓言故事书籍,推荐学生阅读。
(学生)课外搜集寓言故事在课堂上与大家共享。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环节一:整体感知----感知课文,整体把握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 师:同学们喜欢看寓言故事吗?说说你自己曾经看过哪些寓意故事呢?2. 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将介绍新的寓言故事给你们。
(板书:寓言两则让学生齐读)3. 学习“寓”字。
用字理识字的知识去学习,师引导:宝盖头跟房屋有关,这是一个标准的形声字。
(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自己的记忆字形的方法)4. 解释课题:什么叫“寓言”?(寓言:就是用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则”就是“篇、个”的意思,两则就是告诉咱们这课共有两个故事。
5. 看课题质疑:看到“揠苗助长”这个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自由发言提问)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准字音。
2.齐读、指名读、小组读、全班读生字词,初步了解本课生字:巴望、筋疲力尽、兴致勃勃、焦急、纳闷3.交流问题,感知大意。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4课寓言两则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4课寓言两则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4538c6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ab.png)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4课寓言两则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寓、焦、苦、弱、勃、闷、宋、则、疲”,能熟练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懂得复述课文。
4.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并结合历史故事及自身经历理解《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1.了解寓言这种体裁,并掌握寓言的基本特点,基本能复述课文。
2.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并结合历史故事及自身经历理解《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准备:(教师)1.准备与本课寓言相关的动画片或是书籍。
2.多补充些其他的寓言故事书籍,推荐学生阅读。
(学生)课外搜集寓言故事在课堂上与大家共享。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喜欢看寓言故事吗说说你自己曾经看过哪些寓意故事呢2.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将介绍新的寓言故事给你们。
(板书:寓言两则让学生齐读)3.学习“寓”字。
用字理识字的知识去学习,师引导:宝盖头跟房屋有关,这是一个标准的形声字。
(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自己的记忆字形的方法)4.解释课题:什么叫“寓言”(寓言:就是用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则”就是“篇、个”的意思,两则就是告诉咱们这课共有两个故事。
5.看课题质疑:看到“揠苗助长”这个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自由发言提问)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准字音。
2.齐读、指名读、小组读、全班读生字词,初步了解本课生字:巴望、筋疲力尽、兴致勃勃、焦急、纳闷3.交流问题,感知大意。
(1)师:到底是谁揠苗助长为什么“揠苗助长”(2)“揠苗助长”结果怎样请学生把这些问题完整地连起来说一说。
(同桌先练说)二、理解文本,配乐朗读课文1.让生观看《揠苗助长》的录象,并让学生注意观察人物的表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是智者的语言
寓 yù (寓言) ng (宋国) 宋 sò
则 (zé ) (法则) 焦(jiāo) (焦急)
疲 pí )(兴致勃勃) (精疲力尽) 勃 (bò
闷 mè n (纳闷) 枯 (kū) (枯死)
弱 ruò (毫不示弱)
我会读
寓言 两则 宋国 巴望 焦急 白费 一大截 兴致勃勃 纳闷 枯死 毫不示弱 筋疲力尽(完)
读读寓言,感悟出什么道理?
违反了事物的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 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这一结果说明这个农夫什么“好”?
好愚蠢
送给农夫
欲速则不达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杀鸡取卵
我们身边有类似与“揠苗 助长”的人和事吗?
1、 小明说:“我爸爸,天天要我 做一大堆课外习题,恨不得要我从 现在的六十几分一下子考到100分!” 2、 小芳每天回家都要弹钢琴,一 弹就是几个小时,而且都是很难的 曲子,如果弹不好妈妈还要发火, 恨不得要她一下子就成为钢琴家。
得意洋洋: 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颜:脸面。颜开:指笑容。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喜笑颜开:
揠yà:拔
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 什么?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
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读读寓言,感悟出其中的几个“好”。
揠苗助长
好焦急 ——
秧苗长得太慢。
宋国有个农夫,他巴望 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就天天到田边去看。可他 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 ,心里十分焦急。 从哪些词可以看出 农夫心情好焦急?
正当双方筋疲力尽的时候,有个 渔夫看见了,不禁喜笑颜开。他没费 一点力气,就把它们一齐捉住了。
不禁(jīn)
禁jì n 【禁止】
渔夫没费一点力气,就把鹬和蚌一齐捉住了……
学到这,我会 说鹬和蚌( ), 结果被( ), 他们真是( )。 我会对他们说 ( )。
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 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1)它们为什么争? (2)它们怎么争? (3)结果怎样?
想一想,填一填:
一只河蚌( 张开)壳儿在河滩上
晒太阳。有只鹬看见了,猛地把嘴
(伸到)壳儿里去( 啄)肉。河蚌 急忙把壳儿(合上 ), 牢牢地( 夹住)鹬的
嘴不放。
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嘴来,便威胁 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 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 死在这河滩上!” 河蚌毫不示弱,得意洋洋地说:“我就 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 今天拔不出来,明天 拔不出来,吃不到东 西,你也会饿死在这 河滩上!”
课堂作业
《揠苗助长》讲的是( )有 个人,他( )自己田里的禾 苗长得快些。于是,他把禾苗 一棵一棵往高处拔。可是他的 力气( )了,禾苗都枯死了。 读了这则寓言,我懂得了 ( )。
课堂作业
《揠苗助长》讲的是(古 时 候 )有个人,他(巴 望 )自 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于是, 他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里拔。可 是他的力气(白 费 )了,禾 苗都枯死了。读了这则寓言, 我懂得了(做事不可急于求 成)。
一个故事,居然制止了一场战争。 什么故事有这么大的力量呢?
鹬
鹬蚌yù bàng相争
鹬是一种水鸟,羽毛 茶褐色,嘴、脚都很长, 上体通常杂黑褐色,尾和 体侧具有横斑,常在水边 或田野中捕吃小鱼、贝类 等。
蚌
生活在江、河、湖、沼里 的贝类,种类很多,大部分能 在体内自然形成珍珠。
带着下面的问题,读课文。
农夫回家兴致勃勃地对家里人说的什
么?
揠苗助长
今天可把我累坏了! 力气总算没白费,禾 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揠苗助长
结果怎么样?禾苗真得长高了吗?
他的儿子很纳闷,第二天跑到田
里一看,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
——“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枯死了。 “好”结果
back
假如我是农夫的儿子, 我会这样对父亲说„„ 假如我是这个农夫, 我会这样长叹道„„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你知道什么是寓言吗?你 读过寓言故事没有?说说你读 过的寓言故事吧!
画蛇添足
坐 井 观 天
守株待兔
狐假虎威
亡羊补牢
yù 寓
寓言 寓意
寓言是借故事来说明道理的一种文章。
寓
言
寓言:“寓”:寄托 , “言”:讲道理。是一种短小 精悍的文章,往往用虚构的故 事或者拟人的手法来说明某个 道理。
我会读
宋国 巴望(渴望) 焦急(着急) 白费 一大截 兴致勃勃(兴致盎然)
纳闷 (疑惑) 枯死 筋疲力尽 (精疲力竭) 寓言 毫不示弱
你会理解吗?
精神疲惫,力气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精疲力尽: 兴致:兴趣;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兴头很足。 兴致勃勃: 示:显示,表现。一点也不表现出软弱的样子来。不 毫不示弱: 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表示态度强硬 ,在某些事 情上不甘落后,不服输。
寓意
通过鹬蚌相争却让渔人从中获 利的故事,告诫人们:双方争持不下, 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让别人从中 获利。所以我们做事要权衡得失, 化解矛盾冲突相互谦让。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同样意思的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明白的道理:双方相争,互不相 让,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反而 让别人从中获利。
课后作业
1、续编故事: 渔夫没费一点力气,就把 鹬和蚌一齐捉住了……
揠苗助长 我得想个办法帮 它们长。
他想出办法了吗? 他想的是什么办法?
揠苗助长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 里,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他从中午一直 一直 一棵一棵 忙到天黑,累得筋疲力尽。 筋疲力尽
“好”办法 ——
“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
好辛苦 ——
从中午一直拔到太阳落山, 弄得筋疲力 间又会有怎样的一 番对话呢?请同学 们展开想象,把故 事续编完整。
推荐一本好书:《伊索寓言》
2、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 遇了。 请展开想象,以这一句作为开头, 编一则寓言故事。
寓则宋焦疲 勃闷 枯弱
战国时候,中原大地并立着七个小国,秦国最强大, 其他六个国家势力较弱,但相互之间实力相当。秦王一直 野心勃勃,想消灭其他六国,统一天下。但他心里明白: 如果直接与六国为敌,即使自己再强大,也很难如愿以偿 。于是,他一直在等待着机会。 有一回,赵国和燕国闹了点小矛盾,赵王大怒,决定 攻打燕国,出出心里的这口气。秦王大喜,认为统一天下 的机会来了。而燕王派一个叫苏代的人去求见赵王。苏代 是著名的游说之士苏秦的弟弟,他也很善于游说,只给赵 王讲了一个故事,就打消了赵王攻打燕国的念头,也使秦 王失掉了一个统一天下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