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张璋

合集下载

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摘要: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灌溉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但是在灌溉的过程中,需要灌溉渠道的存在,但是灌溉渠道所出现的渗漏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业灌溉的实际效果,同时也浪费了大量水资源。

所以在农业灌溉过程中,针对渠道渗漏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提升防渗渠道施工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农田水利;应用1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1.1土料防渗技术土料防渗技术是一种传统的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技术,由于施工成本较低、操作简单、对材料要求不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型灌溉渠道施工中。

实践经验表明,土料渠道的防渗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土料质量的影响,因此,在土料施工过程中,需要在施工前将土料中残留的树根以及粗糙的草皮等全面清除。

同时,为了确保防渗施工质量,需要在土料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做好相应的拌和工作,按照先干拌后湿拌的顺序,并在拌和过程中严格控制配合比以及含水率,若防渗层厚度较大,可以采取分层夯实的施工方式,以此提高土料防渗层的防渗质量。

1.2混凝土防渗技术高温季节改至夜间浇筑(温度20℃左右),并在最后一次收面时用草袋覆盖,专人洒水,始终保持草袋潮湿;夜间气温在0℃以下,白天气温在3~5℃情况下,改为白天浇筑,混凝土中不掺粉煤灰,提高早期混凝土强度。

掺FN—1早强性防冻剂或加食盐,使用40℃热水拌制混凝土,最后一次收面后及时用草袋覆盖,渠底混凝土终凝后,揭去草袋放水约15cm后养护,已修整好的基础面不能及时浇筑可用草袋覆盖,以防冻结。

加强对衬砌混凝土的观测检查,及时处理裂缝。

衬砌混凝土从建成到运用期间,都要加强观测检查,一旦发现裂缝,应及时处理,否则裂缝处出现漏沙掏空将危及渠道安全。

加强混凝土渠道的冬季运行管理。

混凝土防渗输水渠道应加强冬季运行管理。

管理单位应合理确定每年冬季潜艇水和开春引水的时间,尽量避免去到在冰冻期输水运行,防止冻胀出现。

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2渠道施工在工艺上的要点
2. 1施工前期准备 因为防渗渠道不需要太大的支撑力,土壤固体化
通过自然的排水就能实现,所以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前 期准备就可以开始施工。首先,要制作一个施工方 案,施工方案要考虑施工地的总体生态状况符合实际 情况,方案应细致到工期,施工范围,施工安保措施 和后期的完善办法。其次,在工程开始前按照施工方 案挖土方,让土方在天然的风力下吹30d左右,以上 工作完成后再对土壤进行加固处理,做好外膜就可以 开始施工了。然后要购买好相应的建筑材料(水泥, 骨料和水等)和确保所需设备及时到位,最后,严格 检测建筑材料的品质,这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品质。 2. 2防渗渠道工程
3防渗渠道施工工艺的运用
3. 1设计渠道断面放样 设计渠道断面首先要得知渠道的宽度,而渠道的
宽度要先知道渠道的水深,深度,然后通过它们的比 再使用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渠道断面的设计类型也 需根据这个数据来挑选。得到渠道的宽度之后就要开 始校核了,校核时则是通过机电排灌手册中的公式验 算之前得到的数据,完成这些后才能开始挖方和回 填,并且要进一步检验实际地点和设计中的误差,而 后进行放样工作。 3. 2基底施的作用,混凝土的收面需 要表面没有明显的气孔,不能掺进小石子,看起来较 为平坦。关于拆模部分,拆模需要在混凝土初步凝固 后进行,一般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40%时 方可拆模,不要移动混凝土放置的位置,也不能改变 它的形状。 2. 3定期维修和检测
在工程施工结束后,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防渗渠 道进行一定的处理和验收,并检测该工程的质量是否 合格,处理工作就是养护工作,在工程投入使用时, 也需要定期进行养护。对渠道的第一次养护应在混凝 土施工结束后的第6h,养护的主要工作就是保持混 凝土的温度和湿度,可以借助水和塑料膜来完成。检 测工作跟养护相似,需要在工程结束初进行一次,然 后定期进行。

农田水利工程中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应用_1

农田水利工程中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应用_1

农田水利工程中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应用发布时间:2021-09-16T01:52:10.279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13期5月作者:孙宁宁1 杜建2[导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

孙宁宁1 杜建21莒南县水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临沂2766002莒南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山东临沂 276600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

水利工程渠道的防渗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防止渗水漏水的现象,切实保障水利工程更好地应用在农业的灌溉中,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同时,施工单位也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合理选用适当的防渗技术,保障水利工程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应用我国的水资源储量是较为充沛的,而且占地面积较广,在长期水资源利用的过程中,也积累了相对充足的经验和教训。

并且,我国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也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设上也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渠道防渗措施,专门针对水资源的治理和应用。

总的来说,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能够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寿命和效率,也直接关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安全。

但不可否认的是,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是相对较大的,需要涉及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特别是就渠道工程而言,渗漏问题始终是操作人员面临的一大难题。

对此,施工人员必须要采用有效的防渗技术,来解决河道渗漏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运行的效率,也能够避免水资源的大幅度浪费,最大限度的发挥渠道工程的辅助作用。

1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渠道防渗的意义渠道防渗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作用是避免出现渗水漏水的现象,保护珍贵的水资源,同时加固水利工程,减少后期维护工作的成本。

渠道防渗除了上述意义,还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作用。

(1)渠道防渗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加固水利工程,减少维修的成本,实现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

(2)切实保护耕地资源,防止耕地盐碱化。

若水利工程出现渗水漏水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将导致耕地资源被污染,出现盐碱化。

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防渗渠道作为农田水利工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其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也日渐广泛。

本文将从防渗渠道的概念、施工工艺及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防渗渠道的概念防渗渠道是指通过人工构建的渠道,旨在减少地下水位提升和渗漏现象,保持渠道内部水位稳定。

在农田水利工程中,防渗渠道通常用于解决灌溉渠道和排水渠渗漏问题,以保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灌溉排水效果。

1.设计规范防渗渠道的施工工艺首先要进行科学规范的设计。

设计应考虑到土质、地下水位、地下水流方向、地表地形等因素,结合实地勘察,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进行合理的设计,包括渠道的形状、尺寸、材料等。

2.清理基底在施工防渗渠道之前,需要对渠道基底进行清理,清除表层泥沙和杂物,确保基底的平整、干燥和无杂物的纯净。

3.压实基底清理干净的基底需要进行压实处理。

通过使用专业的机械设备对基底进行压实,提高其密实度,增强基底承载能力,减少可能的渗漏风险。

4.材料选择防渗渠道的材料选择十分重要。

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和渠道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渗材料,如聚乙烯、土工膜等,并保证材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5.施工方式防渗渠道的施工方式多样,常见的有铺设、挖掘和浇筑等。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式,并在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持渠道的几何形状和结构稳定。

6.连接与固定在防渗渠道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渠道的连接和固定进行仔细的检查和处理。

确保渠道的连接处牢固可靠,固定处稳固有效,以防止渠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渗漏问题。

1. 提高灌溉效率在农田水利工程中,防渗渠道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灌溉渠道的渗漏损失,提高灌溉效率。

通过防渗渠道的施工,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保证灌溉水的充分利用。

2. 解决排水问题在农田水利工程中,排水渠渗漏问题也是常见的。

通过防渗渠道的施工,可以有效减少排水渠的渗漏现象,保证农田排水畅通,避免因排水渠渗漏导致的田间积水和土壤松软等问题。

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一、引言农田水利工程是指在农田内进行的水利设施建设和水利工程施工,旨在改善农田的水文条件,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状况,以增加粮食产量,并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在农田水利工程中,防渗渠道的施工工艺是关键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渠道的使用寿命、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农田灌溉的效果。

本文将重点介绍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二、防渗渠道的定义和作用防渗渠道是指采用防渗材料和工艺施工而形成的渠道,其主要作用是防止渠道内的水分渗漏到地下,保证渠道内的水资源充分利用,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防渗渠道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 提高灌溉效果。

使用防渗渠道可以有效减小渠道内水分的流失,保证灌溉水的充分利用,提高灌溉的效果,从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2. 增加水资源利用率。

防渗渠道能够减少水分的流失,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农田灌溉的成本,对于干旱地区和缺水地区尤其重要。

三、防渗渠道施工工艺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包括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的设计、施工流程的安排等多个环节。

1. 材料的选择(1)防渗渠道的主要材料包括防渗膜、砂石、混凝土等。

防渗膜是制作防渗渠道的主要材料,其主要作用是防止水分渗漏,常见的防渗膜有聚乙烯膜、聚氯乙烯膜等。

在选用防渗膜时,需要考虑其防渗性能、耐老化性能以及使用寿命等因素。

砂石用于填充防渗膜与地面之间的空隙,增强渠道内的承载力和抗渗能力。

混凝土则常用于渠道的边坡和底板的结构加固。

2. 施工工艺的设计(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防渗渠道施工前,需要进行场地勘察、设计方案制定、施工计划编制等工作,保证施工工艺的合理性。

同时还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保证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技术和安全意识。

(2)施工流程的安排。

在防渗渠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安排好施工流程,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

同时需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保证施工安全。

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本篇文章首先对水利防渗渠道施工的作用进行阐述,从施工、管理、环境等多个方面,对导致水利工程渠道渗漏的主要因素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对策。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给相关领域提供些许的参考。

标签: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农田水利工程;应用从农田灌溉角度来说,应用的水资源传输方式以渠道传输为主。

当前,我国建立了诸多农田灌溉渠道。

因为受到原始施工和应用理念的影响,在进行土渠传输水资源的过程中,将会面临漏水现象。

所以,我国在进行农田灌溉渠道建设时,主要采用混凝土衬砌渠道,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农田灌溉渠道防渗能力,同时还能保证整体工作效率。

然而,假设混凝土渠道工程设计方案缺少实时性,或者施工工艺不合理,将会引发渗漏现象。

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对农田灌溉渠道防渗工程施工工艺的探究力度,结合工程真实状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在提升农田水利工程防渗水平的同时,给农田水利工程的今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下面,本文将进一步对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和解析。

一、水利防渗渠道施工的作用开展水利防渗渠道施工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将水利防渗渠道施工自身作用和价值充分发挥。

首先,通过开展水利防渗渠道施工工作,能够有效保证顺利工程项目顺利完工,水利工程項目为了能够在今后应用中将自身作用充分发挥,就要结合水利工程情况,加强防渗渠道建设力度,特别针对部分水资源调配而言,水利防渗渠道作用较为突显,应该得到充分注重。

其次,水利防渗渠道施工还能防止水资源的大量消耗。

通过加强水利防渗渠道施工力度,可以避免水资源在进行调配时面临漏水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达到水资源节省的效果。

这种方式,能够对水资源进行保护,给我国农业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

二、导致水利工程渠道渗漏的主要因素(一)施工因素当前,我国大多数施工企业的施工人员主要以农民工为主,其缺少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掌握的施工技巧也不全面,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没有根据施工需求进行操作,应用的施工技术较为滞后,导致农田水利渠道工程整体质量不高,同时还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从而引发渗漏现象。

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运用张忠

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运用张忠

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运用张忠发布时间:2021-09-10T12:18:47.97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7期作者:张忠[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施工建造过程中防渗技术是十分重要的技术环节,如果没有加强防渗技术的有效调控,很容易造成水利工程施工建造面临诸多问题,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正常蓄水,大量淡水资源白白浪费。

身份证号码:61012119920505XXXX 摘要:水利工程施工建造过程中防渗技术是十分重要的技术环节,如果没有加强防渗技术的有效调控,很容易造成水利工程施工建造面临诸多问题,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正常蓄水,大量淡水资源白白浪费。

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有效应用,希望通过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建造;防渗技术;运用引言水利工程的施工建造是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有效兼顾的民生基础工程,不管是在工程运行安全方面,还是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有着严格的技术要求。

水利工程的建设种类多种多样,在施工建造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也呈现多样化态势,其中项目工程建造过程中渗漏是最常发生,也是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类问题。

1.水利工程防渗漏建设的重要性水利工程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帮助地方做好水资源的有效调控,确保水利资源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得以良好地运行和科学的应用,提高淡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更好满足当前用水生产需求。

如果水利工程在施工建造过程中出现失误或者存在渗漏,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淡水资源浪费,甚至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难以契合水利工程的建设要求,因此进行良好的施工作业,尤其是加强防防渗工作的有效处理,避免出现渗水问题,就成为水利工程施工建造需要重点攻克的难题。

近年来,随着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数量不断增加,很多水利工程都会呈现体量的大型化和结构的复杂化趋势,工程建造是一个复杂多元化的流程,会涉及到诸多施工环节和诸多施工方法。

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还需要综合考量不同因素对最终施工成果所产生的影响。

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摘要】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防渗渠道施工工艺的概述、分类、选择、施工步骤及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防渗渠道施工工艺的选择和施工步骤对于项目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而其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效果也是不可忽视的。

文章认为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将会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其在提高农田水利工程效率和质量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防渗渠道施工工艺, 农田水利工程, 应用, 概述, 分类, 选择, 施工步骤, 效果, 重要性, 发展前景1. 引言1.1 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防渗渠道施工工艺越来越受到农民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者的重视和青睐。

在农田水利工程中,防渗渠道施工工艺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农田渗漏问题,提高灌溉水利设施的运行效率,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增加农作物产量,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也可以保护土壤,减少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废水对环境的污染。

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正文2.1 防渗渠道施工工艺的概述防渗渠道是指在土壤中或河道中设置的、用以阻止水流或水分渗漏的人工渠道。

在农田水利工程中,防渗渠道施工工艺的应用至关重要。

防渗渠道施工工艺的概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防渗渠道施工工艺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土壤中的水分或水流通过渠道渗漏,从而保护农田水利工程的稳定运行。

其主要作用是控制水流方向,改善土壤结构,提高灌溉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张璋
发表时间:2019-05-10T14:49:05.59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作者:张璋
[导读] 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灌溉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河南省燕山水库管理局河南郑州 450003
摘要: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灌溉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但是在灌溉的过程中,需要灌溉渠道的存在,但是灌溉渠道所出现的渗漏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业灌溉的实际效果,同时也浪费了大量水资源。

所以在农业灌溉过程中,针对渠道渗漏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提升防渗渠道施工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农田水利;应用
1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1.1土料防渗技术
土料防渗技术是一种传统的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技术,由于施工成本较低、操作简单、对材料要求不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型灌溉渠道施工中。

实践经验表明,土料渠道的防渗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土料质量的影响,因此,在土料施工过程中,需要在施工前将土料中残留的树根以及粗糙的草皮等全面清除。

同时,为了确保防渗施工质量,需要在土料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做好相应的拌和工作,按照先干拌后湿拌的顺序,并在拌和过程中严格控制配合比以及含水率,若防渗层厚度较大,可以采取分层夯实的施工方式,以此提高土料防渗层的防渗质量。

1.2混凝土防渗技术
高温季节改至夜间浇筑(温度20℃左右),并在最后一次收面时用草袋覆盖,专人洒水,始终保持草袋潮湿;夜间气温在0℃以下,白天气温在3~5℃情况下,改为白天浇筑,混凝土中不掺粉煤灰,提高早期混凝土强度。

掺FN—1早强性防冻剂或加食盐,使用40℃热水拌制混凝土,最后一次收面后及时用草袋覆盖,渠底混凝土终凝后,揭去草袋放水约15cm后养护,已修整好的基础面不能及时浇筑可用草袋覆盖,以防冻结。

加强对衬砌混凝土的观测检查,及时处理裂缝。

衬砌混凝土从建成到运用期间,都要加强观测检查,一旦发现裂缝,应及时处理,否则裂缝处出现漏沙掏空将危及渠道安全。

加强混凝土渠道的冬季运行管理。

混凝土防渗输水渠道应加强冬季运行管理。

管理单位应合理确定每年冬季潜艇水和开春引水的时间,尽量避免去到在冰冻期输水运行,防止冻胀出现。

冬季不过水渠道平均气温超过0℃前不宜通水;行水渠道在负温期宜连续行水,并保持冬季最低水位以上运行;与挖方渠道相邻的农田及林带,宜在温度低至负温前15-30d结束灌水。

渠道防渗层的裂缝应在灌溉前修补以防进水发生冻胀破坏,并注意在冬季前排除渠道内和渠堤外的积水。

1.3砌石防渗技术
除去上述存在的相关技术,同时可以使用砌石防渗技术,所谓砌石防渗技术,即是通过砌石技术对水利渠道进行相关的铺设,以避免出现渗透问题,在当前的砌石防渗技术使用中,需要进行三点提高,首先在进行砌石防渗技术时,施工团队应进行全面综合的准备工作,准备合适的石材,研究石材相关特点,同时对渠道进行相关的处理,在完成整体的渠道铺设,设计合理的铺设计划,同时研究通过砌石防渗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技术提高。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针对石料铺设存在的空隙问题,进行合理的处理,使用碎石等材料,对砌石进行填充,避免出现相关的问题。

最后在施工过程中,因根据相关的管理规定制定施工计划,对砌石厚度等进行严格要求,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水泥砂浆填补,并且制定相关的养护,保证防渗的整体质量。

1.4粘土注浆灌浆技术
在水利渠道建设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粘土灌浆和防渗的关键技术:在水利渠道建设中,经常采用粘土灌浆防渗处理。

将泥浆倒入裂缝中,将泥浆与接缝壁紧密结合,形成防渗帷幕。

淤泥中所有的水分被渠道体吸收后,渠道体就能充分利用以防止渗漏。

该方法施工方便,在当今防渗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般情况下,粘土灌浆按以下步骤进行:①钻孔。

作为施工的初始程序,首先要注意。

在排孔时,应采用渠道轴线进行。

在布置孔洞时,务必在0.5m处启动。

孔间距一般控制在5m左右。

钻探。

磨擦钻通常作为钻具使用,因为磨擦钻孔使钻孔速度非常快,工作效率很高。

②制浆。

在制浆过程中,首先要确保制浆土达到防渗标准。

此外,泥浆的粘度不能过高,水的去除率和流动性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在现场作业中,一般采用粉质粘土或重粉质壤土,有机含量控制在2%以内,砂粒含量不超过20%,粉体含量约50%,粘土含量约30%,以满足料浆条件。

在制浆过程中,先将水倒入搅拌管中,然后加入土,搅拌约6min。

③灌浆。

控制注浆时的压力,然后使用厚浆。

④封孔、端孔。

一般情况下,再灌3次,间隔时间约为7d,当第三次灌浆时,浆液冒出来,说明灌浆已经完成,最后一个孔也停止灌浆了。

用厚泥浆封孔。

总之,粘土灌浆是相对便宜、简单、有效的。

但几年后,应再次进行灌浆,以确保灌浆效果。

2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流程
2.1清理工作
捣实施工完成后,应清除渠道中与两侧,假如渠道出现开裂问题,就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作业,并且应将裂口范围内的杂物清理,如此方能进行灌浆。

2.2辅料工作
辅料作业要求在每一个渠道的区域都要均匀的铺设有混凝土,一般情况下都是依照伸缩缝的切实状况展开分块浇筑作业的,在渠坡区域与渠道的底层能使用跳仓进行对应的浇筑作业。

在衬砌项目开展的流程中要求依照有关的要求进行作业,也就是依照“先渠底、再渠坡、最后压顶”的整体次序来展开,这样的一个环节能强化渠道的稳定性以及其自身的抗渗性质。

2.3振捣操作
在针对渠道展开振捣的过程中要求控制好相关的振捣的频率以及时间,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振捣达到最佳的效益与质量。

2.4收面工作
收面作业是通过浇灌原浆,让渠道的整体架构更为的坚固,保证渠道表层的混凝土可以保持平滑,通常情况下收面作业重复进行2~3次
的质量是最高的。

2.5养护
最常用的养护方法在混凝土的表面覆盖湿草帘、湿芦席。

一般正常气温下,混凝土浇筑后6-18h即可养护,根据实用水泥和气温的不同养护的时间也不同,养护要勤洒水,始终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状态。

此外,还可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塑料薄膜,为混凝土提供保温、保湿的环境,从而使混凝土充分得到养护。

3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时的注意要点
防渗渠道施工的难度以及复杂程度相对来说都比较高,所需施工工艺也比较复杂,而在防渗渠道施工过程中需要面对沉陷、裂缝、漏水、冻胀等问题。

其中冻胀主要是由于土壤中的水分由于受到温度的影响凝结成冰,导致土壤颗粒间的间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体积不断扩大,而土壤中的颗粒可能会因此出现位移现象,最终导致冻胀现象的出现。

除去由于受到温度影响之外,冻胀现象的出现和发生还有可能会受到渠基上抬高度不符合要求、渠坡垫层中的粉沙尘土含量过高、冬季降温之前停水时间过晚、受到土质影响导致土壤紧密度过低等因素也有可能导致冻胀现象发生。

其中沉陷、裂缝、漏水等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和防渗渠道施工糙率系数过大、设计存在缺陷和不足、施工质量和水平较低等因素有关。

而在施工过程中重视施工进度和施工数量忽视施工质量的现象常有发生、部分施工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经常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偷工减料现象导致渠道容量不符合施工要求、施工设计过程中对于施工现场具体状况以及施工周围环境具体状况考虑不足等也是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因此在施工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施工现场勘查,考虑施工现场周围环境;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规范进行施工、对施工操作进行规范、加强对施工的监督和管理等方面进一步保证防渗渠道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舸航,沈心哲.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2017,706:109-110.
[2]王亮.关于农业工作中农田水利灌溉防渗渠道施工的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7,02:285.
[3]杨辉斌.水利渠道施工中造成渗漏的因素分析及防渗对策[J].陕西水利,2018,04:162-1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