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目视解译制图)
合集下载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

地理区域知识:指区域特点、人文自然景观等。每个区 域均有其独特的区域特征,即地域性,影响到图像上的 图形结构等。因而解译者对这一地区的了解相当重要, 能帮助直接识别、认识地物或现象。如陕北的窑洞、呼 伦贝尔大草原上的蒙古包等。
遥感图像解译与我们日常的观察习惯有三点 不同:
遥感图像通常为顶视,不同于平日里的透视;
一、目标地物的特征
色
色调 颜色
反映了影像的物理性质,是地物电磁波能量的记录。
阴影 地物三维空间特征在遥感影像色调上的反映。
大小 形状 形 纹理结构 是色调、颜色的空间排列,反映了影像的
几何性质和空间关系 图形格式 影像的图形结构特征
位 空间位置 相关布局(组合)
遥感图像解译标志,又称为“图像解译要素”,指那些 能帮助辨认某一目标物及其性质的影像特征。
遥感系统知识是基本:解译者必须了解每张图像 是怎样生成的;不同遥感器是如何描述景观特征 的,它采用了何种电磁波谱段,具有多大的分辨 率,用什么方式记录图像,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 响图像,怎样从影像中得到有用信息等。
专业知识:需要熟悉所解译的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知识。 包括对地物成因联系、空间分布规律、时相变化以及地 物与其它环境要素间的联系等知识。此外,由于图像记 录的是多种信息的综合,且往往有意义的地质现象被植 被、图像所覆盖,因而还需了解植物、土壤等相关知识, 并能将这些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因而解译人员必须具 备应用学科之间较综合的知识。
大小 色调 色彩 阴影
标 间接解译标志:凡是通过与某地物有内在联系的一 地貌
志 些现象在影像上反映出来的特征,间接判断目标物 水系
及其性质的标志。
植被
人类活动痕迹
划分是相对的。比如:植物的影像特征对植被是直 接解译标志,而对岩性解译而言,则成为间接解译标志。
遥感图像解译与我们日常的观察习惯有三点 不同:
遥感图像通常为顶视,不同于平日里的透视;
一、目标地物的特征
色
色调 颜色
反映了影像的物理性质,是地物电磁波能量的记录。
阴影 地物三维空间特征在遥感影像色调上的反映。
大小 形状 形 纹理结构 是色调、颜色的空间排列,反映了影像的
几何性质和空间关系 图形格式 影像的图形结构特征
位 空间位置 相关布局(组合)
遥感图像解译标志,又称为“图像解译要素”,指那些 能帮助辨认某一目标物及其性质的影像特征。
遥感系统知识是基本:解译者必须了解每张图像 是怎样生成的;不同遥感器是如何描述景观特征 的,它采用了何种电磁波谱段,具有多大的分辨 率,用什么方式记录图像,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 响图像,怎样从影像中得到有用信息等。
专业知识:需要熟悉所解译的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知识。 包括对地物成因联系、空间分布规律、时相变化以及地 物与其它环境要素间的联系等知识。此外,由于图像记 录的是多种信息的综合,且往往有意义的地质现象被植 被、图像所覆盖,因而还需了解植物、土壤等相关知识, 并能将这些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因而解译人员必须具 备应用学科之间较综合的知识。
大小 色调 色彩 阴影
标 间接解译标志:凡是通过与某地物有内在联系的一 地貌
志 些现象在影像上反映出来的特征,间接判断目标物 水系
及其性质的标志。
植被
人类活动痕迹
划分是相对的。比如:植物的影像特征对植被是直 接解译标志,而对岩性解译而言,则成为间接解译标志。
第五章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和制图

2、航空像片的种类
可见光黑白像片; 黑白红外像片 彩色像片 彩红外像片 多波段摄影像片
?为什么彩红外像片 比彩色像片应用更广
泛。
以彩红外像片居多。判读时应根据不同类型像片 的成像特点,结合地物光谱进行判读。
3、主要判读标志
形状; 大小; 色调/颜色; 阴影; 组合图案/纹理结构。
4、主要地类判读
(2)对比分析法
多波段图像对比—某波段灰度相近,而另一波段灰度差别较大的物体 多时相图像对比—主要用于物体的变化情况监测; 多解译标志对比—一个或几个解译标志相近,通过多个解译标志对比进 行解译
(3)综合推理法
综合考虑图像多种解译特征,结合生活常识,分析推断某种目 标地物的方法。
如:铁道延伸至大山脚下突然中断,可推断出隧道的存在。 p由植被类型可推断出土壤的类型 热带雨林——砖红壤性红壤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或黄壤 森林草原植被——黑钙土 荒漠草原——灰钙土
多个目标地物之间的空间配置关系。 如学校教室与操场、水田与沟渠、货运码头和货物存
储堆放区等。
2 、目标解译的认知过程
(1)遥感图像知觉形成的客观条件
客观条件:图像上存在颜色差异或色调差异,并且 这种差异能为判读者所感受.
遥感图像上颜色差异或者色调的差异达到一定程 度时,目标地物就容易与背景产生对比,形成形 状和纹埋等特征
一般应先建立目视解译标志,然后根据解译标志进行解译
§ 5.1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 1、 目视解译标志
目标地物的影像特征(1)色 (2)形 (3)位 解译标志:能够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各种影像特征。
常用的译标志有: 色调/颜色; 形状; 纹理; 图型; 位置; 阴影; 大小; 相关布局。
遥感导论第五章 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与制图

41
遥感原理
热红外图像解译—城区昼夜变化
白天
黎明前
42
遥感原理
热红外像片解译
反映工业热流的热红外图像1 1:排污口 2:江叉口 3:热流扩散异常 4:江水流向 5:船舶 在潮汐息流期间,热流受潮汐的影响很小, 在江中自由扩散,影响范围较大
43Βιβλιοθήκη 遥感原理热红外像片解译
反映工业热流的热红外图像2 1:排污口 2:江叉口 3:热流扩散异常 4:江水流向 5:船舶 热流在江中的扩散方向反映涨潮方向
25
遥感原理
直接判读标志
形状:人造地物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和清晰的边界,自然地物具有 不规则的外形和规则的边界。 大小:不知道比例尺时,可以比较两个物体的相对大小;已知比例 尺,可直接算出地物的实际大小和分布规模。 阴影:本影:是地物未被太阳照射到的部分在像片上的构像。有 助于获得地物的立体感。落影:是阳光直接照射物体时,物体投 在地面上的影子在像片上的构像。 色调与颜色:是地物波谱在像片上的表现。在黑白像片上,据地 物间色调的相对差异区分地物。 在彩色像片上据地物不同颜色的 差异或色彩深浅的差异来识别地物。 纹理:通过色调或颜色变化表现的细纹或细小的图案。这种细纹或 细小的图案在某一确定的图像区域中以一定的规律重复出现。可揭 示地物的细部结构或内部细小的物体。 图型:是目标地物以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图型结构。揭示了不同地 物间的内在联系。 位置:指目标地物在空间分布的地点。 26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一般顺序
从已知到未知、先易后难、先山区后平 原、先地表后深部、先整体后局部、先 宏观后微观、先图形后线形
22
遥感原理
一.
二. 三. 四.
遥感摄影像片的判读 遥感扫描影象的判读 微波影象的判读 目视解译方法与基本步骤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的应用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中的应用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不同类型的土地覆 盖为土地规划和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通过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可以监测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变化及时发现非法占用土地、破坏生态 环境等行为为相关部门提供执法依据。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中的应用可以帮助研究自然地理、生态系统和气 候变化等领域为相关学科提供数据支持。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还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农业生产和灾害监测等领域为相关行业提供决策 支持。
地质构造解译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在地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解译地质构造的类型、规模和形态 分析地质构造与矿产资源的关系 预测地质灾害的风险和影响
资源调查与监测
资源调查:遥感 图像目视解译用 于土地、森林、 水域等资源的调 查提供全面的数 据支持。
监测变化:通过 对比不同时期的 遥感图像目视解 译可以监测资源 的变化情况及时 发现非法开采、 砍伐等问题。
灾害预警:遥感 图像目视解译可 以监测地质灾害、 水灾等自然灾害 的预警为灾害防 控提供数据支持。
生态保护:遥感 图像目视解译可 以监测生态系统 的变化为生态保 护和修复提供数 据支持。
环境监测与评估
步骤:选择合适的遥感数据源、确定时间序列、比较和分析图像差异。
优势:能够发现短时间内发生的变化为决策提供及时的信息支持。
信息综合法
遥感图像目视解 译的方法之一通 过综合分析多种 遥感影像信息提 高解译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添加标题
具体步骤包括: 选择合适的遥感 数据源进行预处 理和增强处理提 取和识别地物特 征进行信息综合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在环境监测中可用于检测和评估污染物排放和扩散情况。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中的应用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不同类型的土地覆 盖为土地规划和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通过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可以监测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变化及时发现非法占用土地、破坏生态 环境等行为为相关部门提供执法依据。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中的应用可以帮助研究自然地理、生态系统和气 候变化等领域为相关学科提供数据支持。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还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农业生产和灾害监测等领域为相关行业提供决策 支持。
地质构造解译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在地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解译地质构造的类型、规模和形态 分析地质构造与矿产资源的关系 预测地质灾害的风险和影响
资源调查与监测
资源调查:遥感 图像目视解译用 于土地、森林、 水域等资源的调 查提供全面的数 据支持。
监测变化:通过 对比不同时期的 遥感图像目视解 译可以监测资源 的变化情况及时 发现非法开采、 砍伐等问题。
灾害预警:遥感 图像目视解译可 以监测地质灾害、 水灾等自然灾害 的预警为灾害防 控提供数据支持。
生态保护:遥感 图像目视解译可 以监测生态系统 的变化为生态保 护和修复提供数 据支持。
环境监测与评估
步骤:选择合适的遥感数据源、确定时间序列、比较和分析图像差异。
优势:能够发现短时间内发生的变化为决策提供及时的信息支持。
信息综合法
遥感图像目视解 译的方法之一通 过综合分析多种 遥感影像信息提 高解译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添加标题
具体步骤包括: 选择合适的遥感 数据源进行预处 理和增强处理提 取和识别地物特 征进行信息综合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在环境监测中可用于检测和评估污染物排放和扩散情况。
第五章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

①居住区:影像特征为房屋密度较大,一般无附属 建筑。利用航片进行立体观察时,可以分出房屋 的高低。还可以从相片上区分出新、旧城区。一 般旧城建筑密度高,主要是低矮的旧房屋,街道 狭小且不规则,还有小巷。新城区一般为整齐排 列的中高层建筑,房屋密度稍低,房屋间有一定 的绿地和空地,街道宽而平直。
黑白航空相片上部分地物的判读——城市
(3)热红外像片的解译
A.热红外像片成像原理:在3.5-5.5微米和8- 14微米的热红外区间上,有两个重要的大气 窗口,遥感器可以透过大气窗口探测地物表 面发射的电磁波信息。其成像原理不同于可 见光和近红外。
热红外像片记录了地物发射热红外的强度。地 物本身具有热辐射特性,各种地物热辐射强 度不同,在像片上具有不同的色调和形状构 像,这是识别热红外像片地物类型的重要标 志。
黑白航空相片上部分地物的判读
A.水体判读——湖泊和海域 湖泊在相片上一般表现为均匀的深色调,其 湖岸线呈自然弯曲的闭合曲线,轮廓较为明 显。
海岸附近的浅海海域,一般为暗灰色调,由 于海浪影响,色调一般不太均匀。陆地的色 调一般较浅,因此,海、陆之间的界线在相 片上一般很明显,比较容易区分。
黑白航空相片上部分地物的判读 B.植被判读 (1)针叶林:深灰色调,树冠是不规则的锯齿状或 锥形。 (2)阔叶林:夏季树冠形状为圆形,向阳部分色调 浅;冬季树冠为不规则圆网状。
第4、5颗地球卫星搭载的多光谱扫描仪,获 取4个波段扫描影像后重新被命名为1、2、 3、4波段。
TM图像 TM影像为专题绘图仪(Thematic Mapper) 获取的图像。从Landsat-4起,发射的卫星 上加装了TM来获取地球表面信息。其在光 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和地面分辨率等方面 都比MSS图像有较大的改进。 光谱分辨率:增加到了7个波段,增加了蓝色波 段、短红外波段、热红外波段 辐射分辨率:双向扫描
遥感技术与应用原理-第5章 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与制图

成像过程
成像方式、探测波段 投影方式、时空因素
目视解译
增强处理、信息提取 逻辑推理、对比分析
遥感图象
大小形状、色调灰阶 畸变失真、成图比例
地表景观
空间结构、时间特点 化学组分、物理属性
遥感图像目标地物识别特征——解译标志
遥感图像上那些能够作为识别、分 析、判断景观地物的影象识别特征
直接解译标志 间接解译标志
• 色调/颜色:灰阶(黑白)或色别与色 阶(彩色),最重要、最直观的解译标志。
• 阴影:遥感图像上光束被地物遮挡而产生的地物的影子; 有时需去除地形起伏引起的部分阴影
• 形状:地物的轮廓在影象平面的投影。需要根据 影象比例尺和分辨率具体分析,注意畸变(雷达、
航片边缘)
大小:地物的尺寸、面积、体积等按比例缩小的相 似记录。根据比例尺在影象上量算.指地物形状,面 积或体积在影像上的尺寸。对于形状相似而难于判 别的两种物体,可以根据大小标志加以区别,如在 航片上判别单轨与双轨铁路。
先易后难是指易识别的地物先确认, 然后根据客观规 律和影像特征不断地进行解译实践, 逐渐积累解译经 验, 取得解译标志,克服各种解译困难的过程。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一般顺序
“先山区后平原 , 先地表后深部、先整体后局部 , 先宏观后微观, 先图形后线形”等步骤亦属先易后 难的组成部分。
例如, 由于山区基岩裸露, 影像清晰 , 而平原地区平 坦, 影像较为模糊 , 所以前者容易辨识, 后者就比较 困难,况且山区与平原在构造上总有这样那样的牵 连,因此,一方面在解译上可以借鉴, 另一方面又可 用“延续性分析”不断扩展。至于圆形构造、线形 构造 , 在一般情况下, 两者都易于发现。
直接解译标志
• 色调(Tone) • 颜色(Color) • 阴影(Shadow) • 纹理(Texture) • 形状(Shape) • 大小(Size) • 位置(Site) • 图型(样式)(Pattern) • 布局(Association)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课件

特点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具有直观、快 速、灵活等优点,但也存在主观 性、精度不稳定等局限性。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重要性
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提取
01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能够快速准确地提取地球表面的信息,为决
策提供有力支持。
弥补遥感自动解译的不足
02
遥感自动解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视解译可以弥补其不足,
提高解译精度。
02 0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随着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在满足应用需求的同时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权益是亟待解决的问 题。
应用领域的拓展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技术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拓展,从传统的环境监测、 城市规划等领域向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新兴领域延伸,为技术的推广 和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水体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要点一
总结词
水体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可以提取水域范围、水质状况、水 生生物分布等信息,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决策支持。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水体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是遥感技术在水资源领域应用的重 要手段之一。通过目视解译,可以提取水域范围、水质状 况、水生生物分布等信息,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决策 支持。在解译过程中,需要注意水体的光谱特征和空间结 构特征,以便更准确地提取信息。同时,还需要注意不同 水体之间的差异和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水环境问题 。
在应急响应和灾害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03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在应急响应和灾害监测中能够快速识别灾害
区域和受灾情况,为救援工作提供及时的信息支持。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应用领域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分类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能够识别和区分不 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如森 林、草地、城市等。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具有直观、快 速、灵活等优点,但也存在主观 性、精度不稳定等局限性。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重要性
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提取
01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能够快速准确地提取地球表面的信息,为决
策提供有力支持。
弥补遥感自动解译的不足
02
遥感自动解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视解译可以弥补其不足,
提高解译精度。
02 0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随着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在满足应用需求的同时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权益是亟待解决的问 题。
应用领域的拓展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技术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拓展,从传统的环境监测、 城市规划等领域向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新兴领域延伸,为技术的推广 和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水体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要点一
总结词
水体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可以提取水域范围、水质状况、水 生生物分布等信息,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决策支持。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水体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是遥感技术在水资源领域应用的重 要手段之一。通过目视解译,可以提取水域范围、水质状 况、水生生物分布等信息,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决策 支持。在解译过程中,需要注意水体的光谱特征和空间结 构特征,以便更准确地提取信息。同时,还需要注意不同 水体之间的差异和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水环境问题 。
在应急响应和灾害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03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在应急响应和灾害监测中能够快速识别灾害
区域和受灾情况,为救援工作提供及时的信息支持。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应用领域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分类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能够识别和区分不 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如森 林、草地、城市等。
实验5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

04
了解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在地理信息科学领 域的应用。
实验要求
掌握遥感图像的基本特征 和分类。
掌握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 步骤和流程。
熟悉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 技巧和方法。
学会利用遥感图像目视解 译制作专题地图。
02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基本概念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是指通过观察和分 析遥感图像,对地表特征进行识别、 分类和解释的过程。
实验5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
目 录
• 实验目的与要求 •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 遥感图像制图 • 实验数据与软件 • 实验过程与结果 • 实验总结与讨论
01 实验目的与要求
实验目的
01 掌握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02
熟悉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步骤和流程。
03
学会利用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制作专题地图。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是遥感技术应用中 最为基础和重要的环节之一,对于地 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 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方法
01
02
03
直接解译法
根据遥感图像上直接呈现 的地物特征进行识别和分 类。
对比解译法
通过对比动态解译法
结合长时间序列的遥感数 据,分析地物的动态变化 过程。
软件功能
ENVI软件主要进行遥感图像的预处理、增强、分类等操作,ArcGIS和QGIS则主要用于地图制作、空间分析和可视化 等方面。
软件操作
在进行目视解译和制图时,需要熟练掌握相关软件的操作,包括图像导入、调整视图、标记特征、制作 地图等,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5 实验过程与结果
实验过程
实验问题与解决方案
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遇到了遥感图像解译难度大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教师提供了 额外的遥感图像数据供学生练习,并加强了解译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一般应符合以下要求: (1) 便于长期保存; (2) 便于绘制和使用; (3) 在同一矿井中,图幅的大小应尽量一致。 自由分幅的矿图,一般不进行统一的编号,而是在规定的图 签中加注图名,以便于查找和使用。
三、矿图绘制的基本原理
矿图实际上是反映矿区范围内地物、地貌以及井下的巷道、 地质构造和煤层空间赋存状态的图件。矿图一般都是根据标高投 影的原理绘制的。矿井的井筒、钻孔、测量的控制点等就是根据 点的标高投影原理而绘制的;巷道的中心、煤岩层面的交线等在 局部可视为直线,煤层面、断层面等在局部可视为平面,因此, 绘制和识读的基础就是要掌握点、直线、平面的标高投影的基本 方法以及它们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矿图投影知识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标高投影 第三节采掘工程平面图 第四节 其他矿井测量图
第一节 概 述
一、矿图的概念和种类
1、矿图:为了满足矿井设计、施工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 需要而绘制的一系列图纸,统称为矿图。 2、矿图的种类 生产矿井必备的基本矿图可分为两大类:矿井测量图, 矿井地质图。 按照《规程》的规定,常用的矿井测量图有以下八种: (1) 井田区域地形图,比例尺为1∶2000或1∶5000; (2) 工业广场平面图,比例尺为1∶500或1∶1000; (3) 井底车场平面图,比例尺为1∶200或1∶500;
O 56
60 a Y
O
X H b-56
H a60
Y
B
3、直线的标高投影 (1) 直线的标高投影表示方法 直线的标高投影可以用直线上两点的标高投影的连线表 示,也可用直线上一点标高投影和直线的方位角与倾角来表 示。
b10
X
X Y
α
a20
Y
0.7
α
a30
(2) 直线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直线的要素:直线的实长 L 直线的平距 D 直线的倾角 δ 直线的高差 h 直线的高差与平距之比为直线的斜率,也称坡度,以i表示
(二) 各种巷道间相互关系的识别 1、竖直巷道、水平巷道和倾斜巷道的辨别 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竖直巷道是用专门符号来表示的,这时 关键是区分它们与钻孔符号间的差异,钻孔符号一般是孤立的, 而竖直巷道都是与其他巷道连通的。另外,还可利用注记的巷 道名称进行区分。水平巷道和倾斜巷道主要是通过巷道内导线 点的标高来辨别,也可利用巷道名称来辨别。 2、煤巷和岩巷的辨别 煤巷和岩巷的辨别主要是通过巷道处煤层底板等高线的标 高与巷道内导线点的标高间的关系来区分。若二者标高很相 近,则为煤巷,否则为岩巷;也可通过巷道名称来区分一部 分煤巷和岩巷。
可分为设计图和测量图两种。设计图主要用于对采掘工 程的规划和设计;测量图主要用于实际指挥生产,必须随 测随绘,反映采掘工程的现状。 采掘工程平面图一般都要求分煤层绘制。
二、 采掘工程平面图的识读
搞清煤层的产状要素和地质构造以及井下各种巷道间的相 互位置关系。 (一) 煤层的产状要素和地质构造的识读 主要是通过煤层底板等高线和有关矿图符号来识别。煤层 的走向即煤层底板等高线的延伸方向,煤层的倾向是垂直于 煤层底板等高线由高指向低的方向;煤层的倾角则需要通过 计算煤层底板等高线的等高距和等高线平距之比的反正切来 求取。煤层的地质构造则需要通过煤层底板等高线结合有关 矿图符号一起来识读。
x
50 40
Q a b k c P2 d Q’
P1 35 40 50 A B a b K D C 50 40 30
o
k c d
y
两相交平面的投影
三、直线与平面的相互位置
直线与平面的相互位置有:直线位于平面内,直线与平 面平行,直线与平面斜交,直线与平面垂直。 (一)直线位于平面内 如图所示,直线上两点位于平面P内,则此直线位于平面内。
第二节 标高投影
一、概念
1、矿图的定义 为了清楚了解井下全部巷道、硐室、回采工作面和采空区 的位置关系、形状和尺寸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它们绘 制成各种煤矿测量图。 投影是矿图的基础
2、投影的概念 由一束光照射物体,产生的与之对应的影子。 投影的构成:物体、投影线、投影面 3、投影的分类 中心投影(交) 投影线 相交否 分 斜投影 平行投影 (不交) —投影线与 投影面⊥否 正投影 轴测投影 标高投影
I L
由此可见,直线的坡度与单位平距互为倒数,即
也就是说,倾角愈大,单位平距愈小;倾角愈小,则单位平 距。 在下图中,量得a2b4的长度L=6,a2和b4间的高差I=4-2=2, 于是
直线的标高投影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是在直线的H投影上, 只标出线上一个点的标高,画上表示直线下坡方向的箭头 并注上坡度,如图a所示。 例 2-1 试求图b所示直线上一点C的标高。
x
a50 50 40 30 b20 20 p
o
y
直线位于平面内的投影
x
p c d 60 b60 50 40 30
a100
y 直线平行于平面内的投影 当两直线平行时,则投影必然平行。只要在平面上作直线c60d30 平行与直线a100c60。由图平面上的直线CD与空间直线AB倾角相 同,平距相等,所以直线CD平行于直线AB,直线AB与平面P平 行。
a60
α1 α2
50 40
1:1000
根据两直线的标高投影,可以判别出他们是否: (1)平行、(2)相交、(3)交叉或者(4)垂直。 只要在适当的位置作出两直线的辅助投影,就能确定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从下图可知,直线AB与EF平行,AB与CD相交于 点K,CD与EF交叉。由于所引辅助投影面是平行于 AB和EF,只要所引的整数标高线是按比例尺画出的, 如果它们与CD垂直,此时,它们的辅助投影也必然相 互垂直。
假如直线与平面平行, 假如直线与平面平行,必须是在平面内能做出平行于直线的直线。
(二) 直线与平面平行 如上图,空间有一平面P和一直线AB,该平面与 直线在空间是否平行? (三)直线与平面斜交 (四)直线与平面垂直
第三节采掘工程平面图
一、 概述
采掘工程平面图是将开采煤层或其分层内的采掘工程和地 质情况,采用标高投影的原理,按一定比例尺绘制而成的图 纸。 按照规定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应绘制以下内容: (1) 井田技术边界,保安煤柱及其他边界线,注明名称和 批准文号; (2) 本煤层以及与开采本煤层有关的巷道(主要巷道应注明 名称和月末工作面位置,斜巷应注记倾向和倾角,巷道交叉 口、变坡以及平巷等特征点),在图上每隔50100 mm应注 记轨面或底板的高程;
(3)将同名标高的各点连线,得平面的等高线。 (4)根据平面等高线图求其平面的方位角和倾角。 例1-1 如图,已知三点的标高投影,a20、b60、c40求作三 点所定的平面标高投影。 60 50 b60 40 30 20 δ a20 c40
1:2000
(二)空间两平面的相互位置 空间两平面的相互位置,由下列两种情况: 1)两平面平行; 2)两平面相交。 x α α2
解:本题可用上图所示的图解法去解,下面只介绍数解法。 先求i或者I 。按比例尺量得L=36,经计算得高差:
则倾角:
然后按比例量得ac间的距离为15,则根据
得 于是,点C的标高应为 26.4-6=20.4。
例1-2已知空间两直线的倾向和倾角为(α1,δ1)和(α2, δ2),两直线交点A的坐标为(x,y,60),试作两直线所定 平面的标高投影。
60 50
P α1
0
40
y
两相交直线所定平面的标高投影
x
p1 p2 40 30 50 40
0
y
如上图所示,两平面的等高线的投影平行,倾向相同,平 距相等,则两平面在空间是相互平行的。
两平面相交时,由以下三种情况: ※ 投影图中两平面的等高线平行,但两平面的倾向相反; ※ 投影图中两平面的等高线相交。 ※ 投影图中两平面的等高线平行,两平面的倾向相同,但 倾角不同;
二、中心投影
c C b a A S
投影之后线段的长度或线间的夹角会发生变形。
B
三、平行投影
平行投影的规律: 1、平行于投影面的直线和角度,投影后直线 的长度 和角度 大小不变
B A b a c C H
2、平行直线的投影仍然是平行直线。
B D A b a C c d H
3、直线上各线段之比等于其相应的投影之比。
(3) 回采工作面和采空区,注记工作面月末位置、平均采厚、 煤层倾角、开采方法、开采年度和煤层小柱状,丢煤应注明 丢煤原因和煤量; (4) 永久导线点和水准点,注明点号和高程;临时点要根据需 要注记; (5) 钻孔、勘探线、煤层露头线、风化带、煤层变薄区、尖 灭区、陷落柱和火成岩侵入区、煤厚点、煤样点以及实测的 主要地质构造; (6) 发火区、积水区、煤和瓦斯突出区、冒流沙区等; (7) 井田边界外100 m以内的邻矿采掘工程和地质情况,井 田范围内的小煤窑及其开采范围; (8) 根据图面允许和实际要求,还可加绘煤层底板等高线、 地面重要工业建筑、居民区、铁路、重要公路、大的河流和 湖泊等。
当直线的水平距离为一单位时的高差,或者说,直线 上任意两点的高差与其水平距离之比,称为直线的坡度 , 或称为直线的斜率。 已知直线AB的标高投影,它的长度,即AB的水平距 离为L,AB两点见的高差为I,则直线的坡度
i
反之,当直线的高差为一单位时,其水平投影长度或者 说,直线上任意两点的水平距离与其高差之比,称为单位平 距
X
X`
平面上最大斜度线与 它的H投影之间的夹 角 ,就是平面对H交(图2)。若两平面P和Q平 行,则他们的坡度比例尺Pi和Qi平行,间距相等,而且标高 数字增大或减小的方向一致。
平面倾斜方向的方位角:由X轴正向起按顺时针方向至倾斜方 向间的水平夹角。简称平面的倾向。 平面的方位角:等高线走向的方位角。简称平面的走向。 平面的平距:平面图上相邻两等高线间的距离。 平面的倾角:平面最大坡度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 (一)平面标高投影的作法: (1)根据已给定的点或直线上点的坐标和方向,按一定的比 例尺将其展绘于图上。 (2)将相应各点连线,按直线两端点标高进行分节。
一般应符合以下要求: (1) 便于长期保存; (2) 便于绘制和使用; (3) 在同一矿井中,图幅的大小应尽量一致。 自由分幅的矿图,一般不进行统一的编号,而是在规定的图 签中加注图名,以便于查找和使用。
三、矿图绘制的基本原理
矿图实际上是反映矿区范围内地物、地貌以及井下的巷道、 地质构造和煤层空间赋存状态的图件。矿图一般都是根据标高投 影的原理绘制的。矿井的井筒、钻孔、测量的控制点等就是根据 点的标高投影原理而绘制的;巷道的中心、煤岩层面的交线等在 局部可视为直线,煤层面、断层面等在局部可视为平面,因此, 绘制和识读的基础就是要掌握点、直线、平面的标高投影的基本 方法以及它们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矿图投影知识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标高投影 第三节采掘工程平面图 第四节 其他矿井测量图
第一节 概 述
一、矿图的概念和种类
1、矿图:为了满足矿井设计、施工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 需要而绘制的一系列图纸,统称为矿图。 2、矿图的种类 生产矿井必备的基本矿图可分为两大类:矿井测量图, 矿井地质图。 按照《规程》的规定,常用的矿井测量图有以下八种: (1) 井田区域地形图,比例尺为1∶2000或1∶5000; (2) 工业广场平面图,比例尺为1∶500或1∶1000; (3) 井底车场平面图,比例尺为1∶200或1∶500;
O 56
60 a Y
O
X H b-56
H a60
Y
B
3、直线的标高投影 (1) 直线的标高投影表示方法 直线的标高投影可以用直线上两点的标高投影的连线表 示,也可用直线上一点标高投影和直线的方位角与倾角来表 示。
b10
X
X Y
α
a20
Y
0.7
α
a30
(2) 直线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直线的要素:直线的实长 L 直线的平距 D 直线的倾角 δ 直线的高差 h 直线的高差与平距之比为直线的斜率,也称坡度,以i表示
(二) 各种巷道间相互关系的识别 1、竖直巷道、水平巷道和倾斜巷道的辨别 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竖直巷道是用专门符号来表示的,这时 关键是区分它们与钻孔符号间的差异,钻孔符号一般是孤立的, 而竖直巷道都是与其他巷道连通的。另外,还可利用注记的巷 道名称进行区分。水平巷道和倾斜巷道主要是通过巷道内导线 点的标高来辨别,也可利用巷道名称来辨别。 2、煤巷和岩巷的辨别 煤巷和岩巷的辨别主要是通过巷道处煤层底板等高线的标 高与巷道内导线点的标高间的关系来区分。若二者标高很相 近,则为煤巷,否则为岩巷;也可通过巷道名称来区分一部 分煤巷和岩巷。
可分为设计图和测量图两种。设计图主要用于对采掘工 程的规划和设计;测量图主要用于实际指挥生产,必须随 测随绘,反映采掘工程的现状。 采掘工程平面图一般都要求分煤层绘制。
二、 采掘工程平面图的识读
搞清煤层的产状要素和地质构造以及井下各种巷道间的相 互位置关系。 (一) 煤层的产状要素和地质构造的识读 主要是通过煤层底板等高线和有关矿图符号来识别。煤层 的走向即煤层底板等高线的延伸方向,煤层的倾向是垂直于 煤层底板等高线由高指向低的方向;煤层的倾角则需要通过 计算煤层底板等高线的等高距和等高线平距之比的反正切来 求取。煤层的地质构造则需要通过煤层底板等高线结合有关 矿图符号一起来识读。
x
50 40
Q a b k c P2 d Q’
P1 35 40 50 A B a b K D C 50 40 30
o
k c d
y
两相交平面的投影
三、直线与平面的相互位置
直线与平面的相互位置有:直线位于平面内,直线与平 面平行,直线与平面斜交,直线与平面垂直。 (一)直线位于平面内 如图所示,直线上两点位于平面P内,则此直线位于平面内。
第二节 标高投影
一、概念
1、矿图的定义 为了清楚了解井下全部巷道、硐室、回采工作面和采空区 的位置关系、形状和尺寸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它们绘 制成各种煤矿测量图。 投影是矿图的基础
2、投影的概念 由一束光照射物体,产生的与之对应的影子。 投影的构成:物体、投影线、投影面 3、投影的分类 中心投影(交) 投影线 相交否 分 斜投影 平行投影 (不交) —投影线与 投影面⊥否 正投影 轴测投影 标高投影
I L
由此可见,直线的坡度与单位平距互为倒数,即
也就是说,倾角愈大,单位平距愈小;倾角愈小,则单位平 距。 在下图中,量得a2b4的长度L=6,a2和b4间的高差I=4-2=2, 于是
直线的标高投影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是在直线的H投影上, 只标出线上一个点的标高,画上表示直线下坡方向的箭头 并注上坡度,如图a所示。 例 2-1 试求图b所示直线上一点C的标高。
x
a50 50 40 30 b20 20 p
o
y
直线位于平面内的投影
x
p c d 60 b60 50 40 30
a100
y 直线平行于平面内的投影 当两直线平行时,则投影必然平行。只要在平面上作直线c60d30 平行与直线a100c60。由图平面上的直线CD与空间直线AB倾角相 同,平距相等,所以直线CD平行于直线AB,直线AB与平面P平 行。
a60
α1 α2
50 40
1:1000
根据两直线的标高投影,可以判别出他们是否: (1)平行、(2)相交、(3)交叉或者(4)垂直。 只要在适当的位置作出两直线的辅助投影,就能确定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从下图可知,直线AB与EF平行,AB与CD相交于 点K,CD与EF交叉。由于所引辅助投影面是平行于 AB和EF,只要所引的整数标高线是按比例尺画出的, 如果它们与CD垂直,此时,它们的辅助投影也必然相 互垂直。
假如直线与平面平行, 假如直线与平面平行,必须是在平面内能做出平行于直线的直线。
(二) 直线与平面平行 如上图,空间有一平面P和一直线AB,该平面与 直线在空间是否平行? (三)直线与平面斜交 (四)直线与平面垂直
第三节采掘工程平面图
一、 概述
采掘工程平面图是将开采煤层或其分层内的采掘工程和地 质情况,采用标高投影的原理,按一定比例尺绘制而成的图 纸。 按照规定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应绘制以下内容: (1) 井田技术边界,保安煤柱及其他边界线,注明名称和 批准文号; (2) 本煤层以及与开采本煤层有关的巷道(主要巷道应注明 名称和月末工作面位置,斜巷应注记倾向和倾角,巷道交叉 口、变坡以及平巷等特征点),在图上每隔50100 mm应注 记轨面或底板的高程;
(3)将同名标高的各点连线,得平面的等高线。 (4)根据平面等高线图求其平面的方位角和倾角。 例1-1 如图,已知三点的标高投影,a20、b60、c40求作三 点所定的平面标高投影。 60 50 b60 40 30 20 δ a20 c40
1:2000
(二)空间两平面的相互位置 空间两平面的相互位置,由下列两种情况: 1)两平面平行; 2)两平面相交。 x α α2
解:本题可用上图所示的图解法去解,下面只介绍数解法。 先求i或者I 。按比例尺量得L=36,经计算得高差:
则倾角:
然后按比例量得ac间的距离为15,则根据
得 于是,点C的标高应为 26.4-6=20.4。
例1-2已知空间两直线的倾向和倾角为(α1,δ1)和(α2, δ2),两直线交点A的坐标为(x,y,60),试作两直线所定 平面的标高投影。
60 50
P α1
0
40
y
两相交直线所定平面的标高投影
x
p1 p2 40 30 50 40
0
y
如上图所示,两平面的等高线的投影平行,倾向相同,平 距相等,则两平面在空间是相互平行的。
两平面相交时,由以下三种情况: ※ 投影图中两平面的等高线平行,但两平面的倾向相反; ※ 投影图中两平面的等高线相交。 ※ 投影图中两平面的等高线平行,两平面的倾向相同,但 倾角不同;
二、中心投影
c C b a A S
投影之后线段的长度或线间的夹角会发生变形。
B
三、平行投影
平行投影的规律: 1、平行于投影面的直线和角度,投影后直线 的长度 和角度 大小不变
B A b a c C H
2、平行直线的投影仍然是平行直线。
B D A b a C c d H
3、直线上各线段之比等于其相应的投影之比。
(3) 回采工作面和采空区,注记工作面月末位置、平均采厚、 煤层倾角、开采方法、开采年度和煤层小柱状,丢煤应注明 丢煤原因和煤量; (4) 永久导线点和水准点,注明点号和高程;临时点要根据需 要注记; (5) 钻孔、勘探线、煤层露头线、风化带、煤层变薄区、尖 灭区、陷落柱和火成岩侵入区、煤厚点、煤样点以及实测的 主要地质构造; (6) 发火区、积水区、煤和瓦斯突出区、冒流沙区等; (7) 井田边界外100 m以内的邻矿采掘工程和地质情况,井 田范围内的小煤窑及其开采范围; (8) 根据图面允许和实际要求,还可加绘煤层底板等高线、 地面重要工业建筑、居民区、铁路、重要公路、大的河流和 湖泊等。
当直线的水平距离为一单位时的高差,或者说,直线 上任意两点的高差与其水平距离之比,称为直线的坡度 , 或称为直线的斜率。 已知直线AB的标高投影,它的长度,即AB的水平距 离为L,AB两点见的高差为I,则直线的坡度
i
反之,当直线的高差为一单位时,其水平投影长度或者 说,直线上任意两点的水平距离与其高差之比,称为单位平 距
X
X`
平面上最大斜度线与 它的H投影之间的夹 角 ,就是平面对H交(图2)。若两平面P和Q平 行,则他们的坡度比例尺Pi和Qi平行,间距相等,而且标高 数字增大或减小的方向一致。
平面倾斜方向的方位角:由X轴正向起按顺时针方向至倾斜方 向间的水平夹角。简称平面的倾向。 平面的方位角:等高线走向的方位角。简称平面的走向。 平面的平距:平面图上相邻两等高线间的距离。 平面的倾角:平面最大坡度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 (一)平面标高投影的作法: (1)根据已给定的点或直线上点的坐标和方向,按一定的比 例尺将其展绘于图上。 (2)将相应各点连线,按直线两端点标高进行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