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课时练习题
九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版)历史课后练习卷:第1课古代埃及

第1课古代埃及1.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小组选出的“解说员”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所选专题的相关资料,其中一组的解说员展示搜集的材料如右方框。
判断其所选的专题是()①位于非洲北部的尼罗河流域②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金字塔③其统治者称“法老”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C.古巴比伦D.古代希腊2.某影视公司拍摄一部有关古埃及历史的电视剧,期中不符合史实的镜头是()A. 剧中大量出现金字塔和尼罗河风景B. 剧中的国王自称“法老”C. 大臣见国王时。
要匍匐在地上,吻国王脚下的土地D.国王发起怒来,亲自用王杖责打负责祭祀的婆罗门贵族3.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类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
”历经四千多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仍巍然屹立在茫茫沙漠的边缘,见证着人世间的变迁。
金字塔的建造者是()A.苏美尔人 B.雅利安人C.古埃及人D.古罗马人4.“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
我是废墟的泪,我是隔代的伤,恒河边的梵钟在何方?”这是凤凰卫视《千僖之旅》的主题歌。
如果他们想去看“法老的陵墓”,应该选择()A.中国 B.埃及C.印度 D.古巴比伦5.古代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意思是()A.尼罗河哺育了古埃及文明B.尼罗河流域是古埃及的势力范围C.古代埃及人民把尼罗河治理的很好D.有了古代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罗河6.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古丝绸之路跨越的“尼罗河流域”诞生了()A.古埃及文明B.古巴比伦文明C.古印度文明 D.古希腊文明7.诞生象形文字与金字塔两大文明成果的地区是()A.B .C.D.8.世界上首先出现统一国家的大河流域是 ( )A.尼罗河流域 B.印度河流域C.两河流域 D.黄河流域9.初步统一的古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于 ( )A.公元前3500年 B.公元前3100年C.公元前2500年 D.公元前2019年10.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小组选出的“解说员”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所选专题的相关资料。
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填空练习(分单元课时编排,附参考答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填空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第一单元第1课古代埃及一、古埃及文明1.发源地:()流域2.奴隶制国家:出现:约从()年开始,陆续出现若干个小国;统一:()年,实现初步统一;强盛:新王国时代,()统治时期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灭亡:前525年,被()灭亡,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3.文明成就:①()是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②古埃及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二、金字塔金字塔是法老的(),是古埃及()的象征,反映了埃及()的较高水平,是埃及人民()的结晶;三、法老的统治1.地位:古埃及的国王称(),是最高的统治者,具有();2.王权衰落:()金字塔之后,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的逐渐衰落;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两河指的是();2.奴隶制国家:出现:()年以后,()在两河流域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统一:()世纪,()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的奴隶制国家;汉谟拉比统治措施:①实行()制度,加强中央集权;②制定了完备的();二、《汉谟拉比法典》目的:为了维护()阶级的利益;内容:①居民分为拥有()的自由民、()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等级;②()是古巴比伦一大特征;③规定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说明()比较活跃;历史地位:迄今已知世界上()较为完整的()法典;意义:《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表明人类社会的()源远流长;第3课古代印度一、古印度文明1.发源地:()流域;2.早期文明:约前23—前18世纪,出现()和()等早期文明;3.奴隶制国家:①出现:()年左右,()入侵印度,建立奴隶制小国;②强盛:()时期是古印度的()时期,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二:森严的种姓制度①()进入印度后,建立严格的()制度,史称();②等级:最高等级是(),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掌管军事和行政;第三等级是(),从事农牧业和商业;()是第四等级,由被征服居民组成,除此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③等级特点:各等级之间(),();低等级的人不能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三、佛教的创立创立:()世纪,()(或())在()创立佛教;教义:“()”、“()”、“因果报应”;反对种姓制度,反对婆罗门)传播:()世纪,佛教开始向外传播;()世纪(()末年),佛教传到中国;第二单元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一.希腊文明:1、希腊文明发源地:()地区,包括()和迈锡尼文明。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1课 古代埃及》试卷含答案解析(2)

9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课时练一、选择题1.当前北非局势动荡不安,引起世人广泛关注。
下列上古文明诞生在北非大河流域的是()A.金字塔B.佛教C.阿拉伯数字D.早期基督教2.发源于尼罗河流域的上古文明代表是A.万里长城B.金字塔C.罗马大竞技场D.东正教圣索菲亚大教堂3.古埃及人发现,每年7月,当太阳和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同时升起时,尼罗河就会开始涨水。
他们据此制定了()。
A.太阳历B.太阴历C.儒略历D.夏历4.胡夫金字塔之后,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
A.埃及人口越来越少B.王权的逐渐衰落C.生产力的衰退D.奴隶地位的提高5.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就。
右图所示的文明成就属于A.古代希腊文明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C.古代埃及文明D.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6.在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与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从一个地域性王国发展为洲际大帝国。
当时,其统治范围地跨A.非洲、亚洲B.非洲、欧洲C.亚洲、欧洲D.欧亚非三洲7.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类惧怕时间,而时间怕金字塔。
”金字塔见证了古埃及文明的灿与辉。
在该文明的古王国后期,金字塔越修越小。
对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统治者思想趋于理性B.统治者开始重视民生C.统治者有了平等意识D.统治者权力逐渐衰落8.探寻古埃及金字塔的功能与演变历程,可以感知的历史奧秘有A.国王地位与权力B.人类的法制传统C.阿拉伯数字起源D.罗马帝国的强盛9.“与每个法老一样,上任开始他(胡夫)就准备建造百年后的坟慕。
(体健的男子)被分成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大群人要劳动3个月……”他们正在建造A.金字塔B.法典石柱C.帕特农神庙D.大竞技场10.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与亚洲毗连。
尼罗河由南向北贯穿整个埃及,河水每年定期泛滥,给两岸的农田带来大量水和肥料。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1课 古代埃及》试卷含答案解析(1)

9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课时练1.它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它”是()A.数学B.太阳历C.象形文字D.金字塔2.图特摩斯三世被史学家们誉为“第一个曾经建立了一个具有任何真正意义的帝国的人,也是第一位世界英雄”“古埃及的拿破仑”。
图特摩斯三世获得赞誉的原因是() A.他的征服战争使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B.他初步实现了古埃及的统一C.他修建了金字塔D.他建立了古埃及的奴隶制国家3.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他强调影响古埃及文明的主要因素是()A.人种B.宗教C.地理D.政治4.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尼罗河每年的泛滥可以预知、趋势平缓,从而助长了埃及人的自信和乐观。
”古埃及人根据尼罗河泛滥的规律而创造的一项文明成就是() A.金字塔B.太阳历C.木乃伊D.进位制5.绘制年代尺是培养“时空观念”的途径之一。
与下面年代尺中“②”处相关的史事是()A.出现若干小国B.初步实现统一C.建立军事帝国D.遭到外族吞并6.埃及金字塔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其规模庞大,建筑之谜至今无人破解。
金字塔是()A.教堂B.神庙C.寺院D.陵墓7.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他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成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3个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金字塔是用磨光的石块,极其精确地砌筑而成的。
”其中的“他”的称号是()A.皇帝B.法老C.大王D.天皇8.随着古代埃及社会矛盾的深化,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的法老的权威受到多方面的挑战,王权逐渐走向衰落。
其主要表现是()A.太阳历的精度越来越低B.象形文的字数越来越少C.被杖责的大臣越来越多D.金字塔的规模越修越小9.下图为埃及城市分布图。
该图反映的影响埃及城市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B.地势C.水源D.植被10.“尼罗河平缓的水流使得北上的航行变得极为容易,而盛行的北风、西北风又使返航显得毫不费力。
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课课练习题(2021中考真题)(附参考答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课课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第1课古代埃及【2021·江苏无锡】15.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俱怕金字塔。
”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仍然屹立在茫茫沙漠的边缘,见证人间世态的变迁。
金字塔是()A.古代埃及国王的宫殿B.古代埃及休闲的场所C.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D.古代埃及祭祀的神庙【2021·云南昆明】14.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古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呈角锥体状的陵墓,中国人称之为()A.“金字塔”B.万神庙C.帕特农神庙D.摩亨佐·达罗遗址【2021·云南】15.大河流域孕育了古代灿烂的人类文明。
下列诞生于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是()A.古代埃及文明B.古代希腊又明C.古代印度文明D.古代两河流域文明【2021·甘肃定西】7.观察下列图示的遗迹、遗物,证明古埃人高超的建筑技术和数学水平的是()【2021·湖北荆州】21.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就。
右图所示的文明成就属于()A.古代希腊文明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C.古代埃及文明D.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2021·江苏南京】14.探寻古埃及金字塔的功能与演变历程,可以感知的历史奥秘有()A.国王地位与权力B.人类的法制传统C.阿拉伯数字起源D.罗马帝国的强盛【2021·山东临沂】17.在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军事帝国,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与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从一个地域性王国发展为洲际大帝国。
当时,其统治范围地跨()A.非洲、亚洲B.非洲、欧洲C.亚洲、欧洲D.欧亚非三洲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2021·四川攀枝花】1.用楔形文字雕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的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该法典属于()A.古埃及文明B.古中国文明C.古印度文明D.古两河流域文明【2021·湖北宜昌】32.有学者认为,“文字不是一种深思熟虑的发明物,而是伴随对私有财产的强烈意识而产生的一种副产品。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代埃及练习题

第1课古代埃及练习题一、选择题1.人类文明最早在大江大河流域产生,其中在尼罗河流域诞生的古代文明是()A. 古埃及文明B. 古巴比伦文明C. 古印度文明D. 古希腊文明2.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对这句话的最准确的理解是()A. 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B. 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C. 尼罗河是古埃及人挖掘出来的D. 尼罗河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3.特摩斯三世被史学家们誉为“第一个曾经建立了一个具有任图何一个真正意义的帝国的人,也是第一位世界英雄”、“古埃及的拿破仑”。
图特摩斯三世获得赞誉的原因()A. 他的征服战争使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B. 他初步实现了古埃及统一C. 他修建了金字塔D. 他建立了古埃及的奴隶制国家4.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尼罗河每年的泛滥可以预知、趋势平缓,从而助长了埃及人的自信和乐观。
”古埃及人根据尼罗河泛滥规律而创造的一项文明成就是A. 金字塔B. 太阳历C. 木乃伊D. 进位制5.“金字塔”是1904年康有为游历埃及后,在《海程道经记》中率先提出的译名。
康有为以人文大师自诩,在许多书中做过各国文字比较,专门提过中国-埃及特有的象形文字。
所以他起名应该首先考虑模拟金字塔的形态。
金字塔是一层层的石头叠起来的,早期的金字塔更是多层台状结构。
所以人、八、入都不合适。
只有“金”和“全”既能表示外轮廓,又能表达石块叠加的形态。
以上材料主要介绍了()A. 中国人对法老陵墓称呼的由来B. 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力量和智慧的结晶C. 金字塔建造的过程D. 法老给自己的陵墓取名“金字塔”,是为了彰显他无限的权力6.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
”金字塔是A. 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B. 古巴比伦国王的宫殿C. 古代埃及国王的宫殿D. 古阿拉伯国王的陵墓7.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他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成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3个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金字塔是用磨光的石块,极其精确地砌筑而成的。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1课古代埃及 课后习题

C.尼罗河流域D.印度河流域
3.历经历史风雨,下图中的古代巨型建筑和雕像,至今还屹立于()
A.印度河流域B.尼罗河流域C.两河流域D.黄河流域
4.西方有句谚语:“人类惧怕时间,时间惧怕金字塔”。创造金字塔的国度是()
A.中国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埃及
5.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九年级上册历史1.1古代埃及课后习题
一、选择题
1.埃及古王国时代,法老为自己修建呈角锥体状的陵墓,它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金”,因此,中国人称它为()
A.万神殿B.金字塔C.圆形竞技场D.帕特农神庙
2.一导游带团出国旅游,导游解说到:巍峨耸立的金字塔,令人毛骨悚然的木乃伊, 美丽如画的文字……这里的文明成就令人惊叹,也令人迷惑。“这里的文明”诞生于()
A.古埃及国王的宫殿B.古巴比伦国王的宫殿
C.古埃及国王的陵墓D.古巴比伦国王的陵墓
10.下列关于金字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B.它的外形像中国汉字的“金”字
C.它是古代埃及法老的宫殿D.它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11.约从公元前36世纪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古埃及初步实现统一是在( )
C.古埃及金字塔坐落在尼罗河畔
D.古埃及金字塔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8.古代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下列属于古代埃及文明的是()
①种姓制度②金字塔③基督教 ④象形文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9.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类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仍然屹立在茫茫沙漠的边缘,见证人间世态的变迁。金字塔是()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课同步练习-普通用卷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课同步练习副标题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1.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古埃及的科学成就较高,太阳历是其中的代表②金字塔体现了法老的巨大权势,也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③古埃及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④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是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2.古代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死后还会在冥世生活。
最能体现这一观念的是()A. 编制太阳历B. 使用象形文字C. 制作木乃伊D. 修建卡尔纳克神庙3.某影视公司拍摄了一部有关古代埃及历史的电视剧,其中符合史实的镜头是()①剧中出现尼罗河风景②剧中的国王被认为是“神之子”③大臣见国王时,要匍匐在地上,吻国王脚下的土地④国王使用楔形文字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③④4.绘制年代尺是形成“时空观念”的好办法。
与②处相关的史事是()A. 出现若干小国B. 初步实现统一C. 建立军事帝国D. 遭到外族吞并5.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全球最长的河流贯穿其南北。
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有()①贯穿它的河流是台伯河②它在新王国时代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③它最强大的时候曾地跨欧亚非三大洲④它的衰落源于外族入侵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②④6.18世纪末,入侵埃及的法国军队发掘出一块黑石碑,被称为“罗塞塔石碑”,上面的文字是()A. 甲骨文B. 象形文字C. 楔形文字D. 拉丁字母7.金字塔对于古埃及的意义是()①是古埃及民众的智慧结晶②彰显出古埃及的宗教信仰③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④体现出法老的权力至高无上A. ①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8.古埃及从开始统一到灭亡,先后经历了近3000年的历史。
灭亡古埃及的是()A. 古罗马B. 马其顿C. 古希腊D. 波斯9.古埃及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古代埃及
一、选择题(4分×12题=48分)
1.大河流域因适宜于人类生产和生活而成为上古文明的摇篮,下列发源于尼罗河流域的上古文明是
A.万里长城
B.金字塔
C.《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D.东正教圣索非亚大教堂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万里长城是古代中国文明的象征,古代中国发源于长江和黄河流域;B 项金字塔是古代埃及的文明象征,古代埃及发源于尼罗河流域;C项《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巴比伦文明的象征,古代巴比伦文明发源于两河流域;D项东正教圣索非亚大教堂是古代西方文明的象征,古代西方发源于爱琴海。
B项符合题意,故选B。
2.下图中的古老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尼罗河流域,它曾记载了哪一文明古国的历史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王国
C.古代印度
D.中国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埃及发源于尼罗河流域。
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因为是用图形表示文字,所以叫象形文字。
图中文字是象形文字。
故A符合题意;古巴比伦王国源于两河流域,故B不符合题意;古代印度、古代中国与题干的“尼罗河流域”不符,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时空穿越,小明同学准备到被为“金字塔的国度”去旅游,应该去的文明古国是
A.古代埃及
B.古代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答案】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古埃及国王也称法老,是古埃及最大的奴隶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被看作是神的化身,他们为自己修建了巨大的陵墓金字塔,金字塔就成了法老权力的象征。
故选A项。
4.人类文明最早在大江大河流域产生,其中在尼罗河流域诞生的古代文明是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希腊文明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尼罗河流域诞生的古代文明是古埃及文明,选项A 符合题意;而选项B古巴比伦文明诞生于两河流域;选项C印度河流域是古印度诞生地;选项D. 古希腊文明兴起于海洋旁边,海上贸易和工商业特别发达;因此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所以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5.大河流域孕育了古代灿烂的人类文明,下列选项代表古代埃及文明的是
A.秦始皇陵
B.金字塔
C.种姓制度
D.《汉谟拉比法典》
【答案】B
家建立起来,国王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力的象征。
B项符合题意;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始皇为自己死后修建的陵墓叫秦始皇陵。
A项不合题意;古代印度形成的严格等级制度叫做种姓制度。
C项不合题意;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
D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6.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小组选出的“解说员”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所选专题的相关资料。
有一组的解说员展示搜集的材料如方框所示。
请你判断其所选的专题是
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
C.古巴比伦
D.古代希腊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非洲北部的尼罗河流域孕育了古代埃及。
埃及的统治者称法老,狮身人面像、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象征。
故B符合题意;古代印度位于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故A不符合题意;古巴比伦位于两河流域,故C不符合题意;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文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
下列承载着古埃及文明历史的文字是
A.甲骨文
B.腓尼基文字
C.楔形文字
D.象形文字
【答案】D
【解析】依据四幅图片所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
它用图形表示事物,所以叫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D项符合题意;A项是古代中国商朝创造的文字;B项是古代腓尼基人创造的古代文字;C项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
由此可知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D。
8.建筑是凝固的历史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在古代世界的文明成果中,被视为王权象征和灵魂安息之所的建筑是:
A.帕特农神庙
B.巴黎圣母院
C.故宫
D.金字塔
【答案】D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埃及的国王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法老灵魂安息之所,同时也是法老王权的象征。
D项符合题意;帕特农神庙是伯利克里执政时期为了歌颂雅典战胜波斯侵略者的胜利而建,显示雅典人对其城邦的保护神——雅典娜女神的尊崇,并非王权的象征和灵魂的安息之所。
A项不合题意;巴黎圣母院是法国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教堂。
B项不合题意;故宫博物院建立于1925年,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
C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9.如下图是某地仿建的古代建筑,该建筑的“真实版”见于
A.古代阿拉伯文明
B.古代埃及文明
C.古代印度文明
D.古代希腊文明
【答案】B
【解析】
依据题干的图片内容可知,该图片描述的是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陵墓,代表的是古埃及的文明,B项符合题意;古代阿拉伯和古印度和古希腊都没有金字塔,ACD项国家不会出现该建筑的“真实版”,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题文)人类文明最早诞生于大河流域。
下图所示的文物有助于我们了解
A.古巴比伦文明
B.古埃及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中国文明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的图片内容,结合所学可知,图片描述的是埃及的金字塔,这是古埃及的文明象征,是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所以图片内容有助于我们了解古埃及文明的内容,B项符合题意;ACD项虽然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但是国内都没有金字塔,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陈毅在1963年访问某国时即兴创作了如下诗篇:“高塔巍巍数十寻,八百万方石砌成。
艺术光垂数千载,雄哉伟哉古文明。
”该诗篇赞誉的古代文明历史遗产是
A.《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B.古代埃及金字塔
C.麦加城中克尔白神庙
D.法国巴黎圣母院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高塔巍巍数十寻,八百万方石砌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高塔,是由八万块石块砌成,又是在“古文明”的国度,因为在亚非大河流域四大文明的古国中,应该是指古代埃及的金字塔。
所以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12.诞生象形文字与金字塔两大文明成果的地区是
A.
C.
D.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的国王的陵墓,是国王权利的象征,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古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它用图形表示事物,被称为“象形文字”,由此可知,象形文字与金字塔都是古埃及的文明成果,而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畔,B项符合题意;A 项是古巴比伦王国的地理位置,C项是中国著名的河流,古印度王国生活在印度河河恒河流域,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二、非选择题(12分×1题=12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图1中“古埃及纸草文献残片”上是哪种古老的文字?图1、图2中的文物古迹有什么共同的历史价值?
(2)图3、图4共同印证了什么历史信息?从史学研究的角度看,哪一图片的史料更为可信?
(3)综合上述探究,我们在运用史料学习或了解历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答案】(1)象形文字。
有助于我们研金字塔修建的历史。
(2)商朝的存在或商王祖乙的存在。
图3。
(3)注意不同史料之间相互印证等。
【解析】(1)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中的“图1古埃及纸草文献残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是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象形文字,它用图形表示事务,通常被刻在庙墙、宗教纪念物和纸草上。
第二问,依据材料一中的“图1古埃及纸草文献残片(记录了胡夫在位期间,官员梅勒和数十名水手日复一日地将石灰岩从尼罗河东岸运往修建金字塔的工地)”可知,这幅图片有助于我们了解修建金字塔的过程;依据材料一中的“图2胡夫金字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
所以,图1、图2中的文物古迹共同的历史价值是有助于我们研究金字塔修建的历史。
(2)第一问,依据材料二中“图3国家典籍博物馆‘北图6006’甲骨”和“图4据《史记》整理的商王世袭表”可知,图3和图4都有记录商王的情况,共同印证了商朝的存在或商王祖乙的存在。
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3属于出土文物,属于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图4属于后人的文字记录,属于二手资料。
所以,图3的史料更为可信。
(3)开放性问题,根据平常积累回答即可。
九上历史《全册思维导图》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五单元步入近代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