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还原剂和三大气体的制备

合集下载

中学化学常见气体性质归纳

中学化学常见气体性质归纳

中学化学常见气体性质归纳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3、极易溶于水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2、SO2、Cl2、Br2(g)、H2S、NO2。

4、易液化的气体:NH3、SO2、Cl2。

5、有毒的气体:F2、HF、Cl2、H2S、SO2、CO、NO2、NO、Br2(g)。

6、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NH3、HF、HCl、HBr、HI。

7、常温下不能共存的气体:H2S和SO2、H2S和Cl2、HI和Cl2、NH3和HCl、NO和O2、F2和H2。

8、其水溶液呈酸性的气体:HF、HCl、HBr、HI、H2S、SO2、CO2、NO2、Br2(g)。

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

9、有漂白作用的气体:Cl2(有水时)和SO2,但两者同时使用时漂白效果减弱。

检验Cl2常用Cl2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10、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和SO2,但通入过量气体时沉淀又消失。

11、在空气中可以燃烧的气体:H2、CO、CH4、C2H4、C2H2、H2S。

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蓝色(或淡蓝色)的气体:H2S、H2、CO、CH4。

12、具有强氧化性的气体:F2、Cl2、Br2(g)、NO2、O2、O3;具有强或较强还原性的气体:H2S、H2、CO、NH3、HI、HBr、HCl、NO;SO2和N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13、与水可反应的气体:Cl2、F2、NO2、Br2(g)、CO2、SO2、NH3;其中Cl2、NO2、Br2(g)与水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而且都是歧化反应),只有F2与水剧烈反应产生O2。

三种还原剂和三大气体的制备

三种还原剂和三大气体的制备

【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三种还原剂和三大气体的制备二. 重点、难点:1. 运用对比的方法学习各种物质的制备和性质;2. 学习归类总结的学习方法。

三. 具体内容:在前面学习的知识中,主要学习了三种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

首先应把氧气和氢气、水和空气的知识对比。

1. 实验过程中的方程式,现象?2.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3. 实验的结论?其次,将三种气体的制备对比。

4. 药品?5. 反应原理?6. 装置特点?适用范围?7. 装置常出现的错误?8. 收集方法?9. 气体的检验方法?10. 三种气体的不同性质?再次,比较三大还原剂。

11. 三大还原剂的化学性质有什么异同点?12. 各化学性质的反应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13. 装置的不同特点?14. 实验顺序应注意什么?15. 对比不同点:反应条件?配平?化学计量数?反应类型?最后,对比几种不同气体的收集方法?O 2、H 2、CO 2、CO 、N 2、CH 4的不同性质?【典型例题】[例1] 有A 、B 、C 、D 、E 五种物质,它们分别是碳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有下列互相转化关系。

① A+CuO −−→−高温Cu+B ↑;② B+H 2O →C ;③ C −→−∆B ↑+H 2O ; ④ B+2)(OH Ca →D ↓+H 2O ;⑤ D −−→−高温B ↑+氧化物;⑥ B+A −−→−高温 E 。

试写出A 、B 、C 、D 、E 的化学式。

A. ______B. _____C. _____D. _____E. _____。

答案:C ;CO 2;H 2CO 3;CaCO 3;CO 。

解析:找出推断题中的关键步骤。

[例2] 分别将充满下列气体的四支试管,倒立于水槽中,拔开胶塞后,试管中水位上升最高的是( )A. H 2B. CO 2C. O 2D. N 2答案:B解析:把物理知识和化学知识相联系,找出它们的相通点。

气体制备实验室教案

气体制备实验室教案

气体制备实验室教案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气体制备方法熟悉气体的制备、性质与用途,并了解气体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提高学生对气体制备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加深对化学实验的认识与理解。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1.氧气的制备1.预备材料: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溶液、可转化为氧气的金属(如锰矿石、过氧化钾、碳酸钠溶液等)2.实验步骤:(1)将锰矿石、过氧化钾、碳酸钠转化为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和碳酸钙等金属氧化物;(2)用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备氧气;(3)通过水银的位移观察氧气的相对密度。

3.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操作时应戴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装置,注意安全;2.相对密度的测量要求仪器精密、仪器校准准确。

3.氢气的制备1.预备材料:氢氧化钠固体、锌粉、盛装氢氧化钠溶液和水的宽口玻璃烧瓶2.实验步骤:(1)将锌粉加入烧瓶中;(2)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和一定量的水,用烧杯覆盖住瓶口;(3)轻度加热,3-5分钟后产生氢气;(4)通过水银的位移观察氢气的相对密度。

3.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操作时应戴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装置,注意安全;2.要适量控制加热时间、温度以及水银滴漏速度等参数;3.相对密度的测量要求仪器精密、仪器校准准确。

三、实验原理氧气和氢气的制备过程均涉及到氧化与还原反应。

其中,氧气的制备反应式为:MnO2 + 2NaOH → Na2MnO4 + H2O + O2反应中,氢氧化钠溶液为氧化剂,锰矿石(MnO2)为氧化物,而还原产物氧气直接进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氢气的制备反应式如下:Zn + 2NaOH → Na2ZnO2 + 2H2↑反应中,锌粉为还原剂,氢氧化钠溶液为氧化物,产物为氢气。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氧气制备实验结果(1)制得氧气颜色为淡蓝色,有轻微的刺激性气味;(2)通过水银滴漏法测得氧气相对密度约为1.12。

2.氢气制备实验结果(1)制得氢气颜色为无色、无味、无毒、不溶于水;(2)通过水银滴漏法测得氢气相对密度约为0.07。

化学还原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化学还原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化学还原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化学还原剂是一个广泛应用的化学品,具有还原性能,可以将化合物中的氧、硝基等高电荷官能团还原为亚氧化物和胺等低电荷官能团。

在有机合成中,化学还原剂的应用非常广泛。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化学还原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氢气在有机合成中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与氯化铝、氯化锑等卤化物制备交汇还原物,还可以与醛、酮、酸等有机化合物反应生成相应的醇、烯烃和气体等化合物。

此外,氢气还可以作为催化剂使用,如用于制备芳香族橡胶和烷基醚化反应。

2.金属还原剂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金属还原剂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还原剂。

它们通常是稳定的,可以在环境中长时间保存,而且还可以被还原为银、镁等较小的金属。

钠是最常见的金属还原剂之一。

例如,钠可以与卤化合物反应生成交汇还原物,也可以用于合成脂肪醛、芳香族醛和酮等化学品。

此外,铝、铁、钛等金属还原剂也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中。

3.还原剂的应用于环状化合物的合成环状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化合物。

在有机合成中,制备环状化合物的方法很多。

化学还原剂也是一种将平面连接物转化为环状连接物的一种有用手段。

例如,锂铝杂化物可以将羰基还原为亚氧化物,从而使具有α-羰基的酮和醛呈现出环状化合物的独特性质。

4.还原作用的应用于氧的转移在有机合成中,还原剂还可以通过将氧转移为速度更快的亚氧化物或其他低氧化态化合物来促进化学反应。

例如,氢化铝以及其他标准还原剂(如氰化钠)可以将羧酸还原为醛;氯甲酸铝可以将酮、亚胺和龙骨酸酯还原为相应的醛;过量的三硝基甲苯可以使郎酸该转化为衍生的另一个衍生物;亚硫酸盐(如乙烯二醇和二乙二酸盐)可以将醇的两个羟基都未共价化学键的形式与醛或酮中选择的氧原子连接起来。

5.还原剂的应用于有机合成反应的催化还原剂还可以被用作有机合成反应的催化剂。

由于它们与许多有机化合物的反应速度较慢,因此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需要加热或使用高压以使它们与还原剂相互作用。

三大气体的制备

三大气体的制备

三大气体的制备一、氧气的制备氧气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气体,它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和实验室等领域。

以下是几种制备氧气的方法:1. 分解过氧化氢法: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

这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氧气的方法,可通过电解水得到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催化剂如锰(IV)氧化物或过氧化钠等进行分解。

2. 热分解金属氧化物法:将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锰(MnO2)加热至一定温度,发生热分解反应生成氧气和金属。

该方法常用于实验室中制备小量氧气。

3. 液体空气法:通过液体空气(液氮和液氧的混合物)蒸发,可以得到氧气。

液态空气在常压下蒸发时,氧气会先于氮气蒸发出来,通过分离装置可以将氧气收集起来。

二、氮气的制备氮气是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它在工业上广泛应用于气氛保护、制造氨气和合成化学品等领域。

以下是几种制备氮气的方法:1. 空分法:利用空分设备将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分离,得到纯净的氮气。

空分法是工业上制备氮气的主要方法,通过压缩、冷却和分离等步骤,将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分离。

2. 液化空气法:将空气压缩冷却,使其液化,然后通过分馏将液态空气分离成液氧和液氮。

液态空气中的氮气可以通过减压蒸发得到。

3. 氨分解法:将氨气(NH3)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分解成氮气和氢气。

这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氮气的方法,可通过加热氨气使其分解,然后通过冷却和分离收集纯净的氮气。

三、氢气的制备氢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制造化学品、燃料电池和氢能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以下是几种制备氢气的方法:1. 金属与酸反应法:将活泼金属如锌(Zn)或铝(Al)与酸反应,可以产生氢气。

常用的酸有盐酸(HCl)和硫酸(H2SO4),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

2. 水电解法:将水通过电解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水电解是制备大量氢气的主要方法,通过电解设备施加电流,使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3. 碱金属与水反应法:将碱金属如钠(Na)或钾(K)与水反应,可以生成氢气。

最新工科无机化学下期末复习资料完美版

最新工科无机化学下期末复习资料完美版

最新工科无机化学下期末复习资料完美版第十章氢、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一、1、氢气的制备:实验室:Zn+2HCl=ZnCl2+H2↑军事上:CaH2 +2H2O → Ca(OH)2 + 2H2↑2、氢化物氢化物共分为离子型、共价型、过渡型离子型氢化物是极强的还原剂:TiCl4+4NaH Ti+4NaCl+2H2↑LiH能在乙醚中同B3+Al3+Ga3+等的无水氯化物结合成复合氢化物,如氢化铝锂的生成。

4LiH + AlCl3 乙醚Li[AlH4] + 3LiCl氢化铝锂遇水发生猛烈反应Li[AlH4]+4H2O=LiOH↓+Al(OH)3↓+4H2↑二、碱金属与碱土金属(铍、镁除外)元素溶于液氨,生成溶剂合电子和阳离子成具有导电性的深蓝色溶液。

碱金属M(S) + (x+y)NH3 M+(NH3)x + e-(NH3)y碱土金属M(S) + (x+2y)NH3 M2+(NH3)x + 2e-(NH3) 2KNO3+10K=6K20+N2↑碱土金属氧化物也可以由他们的碳酸盐或硝酸盐加热分解得到。

CaCO3CaO+CO2↑2Sr(NO3)22SrO+4NO2+O2↑过氧化物与超氧化物过氧化物是含有过氧基(—O—O—)的化合物,可看作是H2O2的衍生物。

除铍外,所有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都能形成离子型过氧化物。

2Na+O2Na2O2除锂、铍、镁外,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都能形成超氧化物。

K+O2=KO2臭氧化物在低温下通过O3与粉末状无水碱金属(除Li外)氢氧化物反应,并用液氨提取,即可得到红色的MO3固体:3MOH(S)+2O3(g)=2MO3(s)+MOH·H2O(s)+1/2O2(g)三、氢氧化物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氧化物(除BeO、MgO外)与水作用,即可得到相应的氢氧化物,并伴随着释放出大量的热:M2O+H2O=2MOHMO+H2O=M(OH)2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的碱性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氢氧化物[除Be(OH)2外]均成碱性,同族元素氢氧化物碱性均随金属金属元素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强。

常见气体制备高中化学教案

常见气体制备高中化学教案

常见气体制备高中化学教案
主题:常见气体制备
目标:学生能够描述和解释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并能够进行相关实验操作。

一、引入(5分钟)
让学生回顾常见气体的命名和性质,例如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等,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常见气体的制备。

二、氧气的制备和实验操作(15分钟)
1. 讲解氧气的制备方法:通过加热过氧化氢、分解过氧化氢或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反应制
备氧气。

2. 进行实验操作:实验室里进行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制备氧气。

三、二氧化碳的制备和实验操作(15分钟)
1. 讲解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通过酸和碳酸盐反应、通过酵母植物或动物呼吸产生等制备
方法。

2. 进行实验操作:用酢酸和碳酸钠反应制备二氧化碳,并观察实验现象。

四、氢气的制备和实验操作(15分钟)
1. 讲解氢气的制备方法:通过金属和酸反应、通过水电解等制备氢气的方法。

2. 进行实验操作:用锌和硫酸反应制备氢气,并观察实验现象。

五、总结和作业(5分钟)
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并布置相关作业,例如完成相关练习题或写一
份实验报告。

六、拓展学习(10分钟)
介绍其他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例如氯气、氨气等,并鼓励学生进行相关实验操作或研究。

注:本教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初三化学学习记忆口诀

初三化学学习记忆口诀

初三化学学习记忆口诀学习办法对学习来说非常重要,关于初三化学学习记忆的口诀有哪几种呢?紧接着是我们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初三化学的学习记忆口诀,期望会给大家带来协助。

初三化学学习记忆口诀物理变化不难辨,没有新物质出现;化学变化则不然,物质本身已改变;两种变化有不同,有无新物作判断;两种变化有关联,化变中间有物变;变化都由性质定,物性化性是重要。

干燥气体酸干酸,碱干碱,氧化不可以干还原,中性干燥剂,采用较一般,只有不反应,干燥就能成。

空气组成空气组成别忘记,主要成分氮氧气,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两个零点三,二氧化碳和杂气;体积分数要记清,莫要当成水平比,还要注意防污染,环保意识要树立。

碳硫磷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红热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温度很高;燃硫入氧燃烧变旺,火焰紫色美丽漂亮,生成气体气味够呛;燃磷入氧现象难忘,浓厚白烟冷却粉状;铁丝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熔物固态黑色。

氧中燃烧的特征氧中余烬能复烯,磷燃白色烟子漫,铁烯火星四放射,硫蓝紫光真灿烂。

氯中燃烧的特征磷燃氯中烟雾茫,铜燃有烟呈棕黄,氢燃火焰苍白色,钠燃剧烈产白霜。

实验室制氧气七步:茶庄定点收利息十步:茶房禁鼓捣,夜深取衣洗。

排水法采集气体满水无泡倒立水中,放空充气撤管撤灯. 托盘天平的采用左物右码先调零,天平肯定要放平,砝码大小顺序夹,完毕归零放盒中. 容量瓶的采用精确配液容量瓶,用前查洗记心中,溶解药品用烧杯,静置片刻移瓶中,转移溶液洗三遍,溶剂一次勿加成,快到刻度滴管加,摁塞倒立再摇动. 固体药品的取用与溶解粉末固体用药匙,量多大匙少小匙,块状固体镊子夹,平放药匙再直立. 过滤过滤操作要知道,一贴二低三紧靠,一次过滤不澄清,重复操作可奏效. 仪器装配下上左右顺序定,装好检验气密性,固液小大装药品,拆卸仪器反进行. 加热用前检查灯芯平,烧焦过长都不可以,酒精可加三分二,燃着不可以加酒精,点灯要用火柴点,不可以用灯去点灯,熄灯要用灯帽盖,用嘴吹灯祸易生. 化合价钾钠银氢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铝是正三氧负二,氯负一价最常见;硫有负二正四六,正二正三铁可变;正一二铜二四碳,单质零价永不变;其它元素有变价,先死后活来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种还原剂和三大气体的制备
一. 教学内容:
三种还原剂和三大气体的制备
二. 重点、难点:
. 运用对比的方法学习各种物质的制备和性质;
. 学习归类总结的学习方法。

三. 具体内容:
在前面学习的知识中,主要学习了三种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

首先应把氧气和氢气、水和空气的知识对比。

. 实验过程中的方程式,现象?
.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实验的结论?
其次,将三种气体的制备对比。

. 药品?
. 反应原理?
. 装置特点?适用范围?
. 装置常出现的错误?
. 收集方法?
. 气体的检验方法?
. 三种气体的不同性质?
再次,比较三大还原剂。

. 三大还原剂的化学性质有什么异同点?
. 各化学性质的反应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
装置的不同特点? .实验顺序应注意什么?
. 对比不同点:反应条件?配平?化学计量数?反应类型?
最后,对比几种不同气体的收集方法?
、、、、、的不同性质?
【典型例题】
[例] 有、、、、五种物质,它们分别是碳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有下列互相转化关系。

−−→−高温↑;② →;③ −→−∆↑;
④ 2)(OH Ca →↓;⑤ −−
→−高温↑氧化物;⑥ −−→−高温 。

试写出、、、、的化学式。

. . . . . 。

答案:;;;;。

解析:找出推断题中的关键步骤。

[例] 分别将充满下列气体的四支试管,倒立于水槽中,拔开胶塞后,试管中水位上升最高的是()
. . . .
答案:
解析:把物理知识和化学知识相联系,找出它们的相通点。

[例] 有两瓶无色气体,一瓶是氧气,另一瓶是二氧化碳。

区别它们的方法很多,请写出其中的两种。

答案:用燃着的木条;石蕊试液;澄清的石灰水等。

解析:从物质的性质入手。

[例] 将、、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干燥剂,最后剩下的气体是。

答案:
解析:注意每种试剂吸收哪种气体,若混合气体中有一氧化碳呢?
[例] 碳酸钙样品中可能含有下列杂质中的一种,经测定该样品含钙元素,则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23)(NO Ca . . 2)(OH Ca .
答案:
解析:运用平均值法
[例] 取下列物质与稀盐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的是()
. .
. .
答案:
解析:利用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来计算
[例] 有、、、四种物质,共含有两种元素。

已知其中一种元素的单质是做铅笔芯的主要原料,且四种物质间有如下的反应关系:()→ ()→ ()→,
试推断出这四种物质的化学式。

解一:
解二:
答案:、、、;、、、
解析:注意在多个反应中同时出现的物质的特点
[例] 图中,是通入的气体(可能是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是黑色粉末(可能是氧化铜、木炭粉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是澄清的石灰水。

假设、在加热或高温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

()若是两种气体的混合物,是纯净物,根据下列现象判断,将其化学式填入表内。

物质的名称是
()若在以上装置的酒精灯上加一个金属网罩,且是纯净物,是两种物质的混合物,根据下列现象判断,将其化学式填入表内。

物质的名称是
答案:、;、;、;氧化铜;;;;氧化铜和碳
解析:注意从元素来源的角度分析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分钟)
.()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溶液变成红色:;然后加热,变红的石蕊试液又变成紫色:。

()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可制得生石灰,同时也可制得二氧化碳,若要确定煅烧后得到的生石灰中是否含有未“烧透”的石灰石,可采用的简便方法是()
. 加水看是否全部溶解
. 加少量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 加热至高温看是否有气体产生
. 研磨,看是否有块状固体残留
. 向鸡蛋壳、草木灰、碳酸镁、水垢等物质中,滴入稀盐酸后,都能产生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其原因是()
. 这些物质中都含有二氧化碳. 这些物质中都含有碳元素
. 这些物质中都含有碳酸根. 这些物质都是固体
. 下列各组气体可用同一种方法收集,且该法又是收集每种气体的最佳方法的一组是(). 、、. 、、
. 、、 . 、、
. 如何鉴别氢气和一氧化碳气体?
. 两份质量相等的碳酸钙,一份与适量盐酸反应,另一份充分煅烧,所得到二氧化碳的质量()
. 跟盐酸反应的多. 一样多. 充分煅烧的多. 无法判断
. 实验室在、、三种气体的制取、收集、检验实验中,具有的相同点是()
. 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 使用同一套气体发生装置.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这三种气体
. 用氢气、单质碳和一氧化碳作还原剂,分别使相同质量的氧化铜在高温下完全反应,消耗氢气、单质碳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比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大理石、盐酸、氧化铜、木炭为原料制取金属铜的反应步骤。

(最后一步反应要求两种氧化物之间反应)
. 在和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取此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将气体通入过量的石灰水中,能得到白色沉淀。

. 为了检验中混有少量的,应将其先后通过下列足量的试剂:①②③。

三种试剂的作用分别是:①②③
. 人类很早就发现,孔雀石在熊熊燃烧的树木中灼烧,树木余烬中会有一种红色光亮的金属显露出来,形成该金属的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
①②
【试题答案】
.
() ; △

() 2)(OH Ca ↓
. . . . 燃着木条,看燃烧产物。

. .
.
. ↑;
高温
; △
.
. 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石灰水;除尽二氧化碳;将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检验生成二氧化碳,证明有一氧化碳。

. ①322)(CO OH Cu △ ↑② 高温 ↑
【试题解析】
. 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准确掌握。

. 注意最简便的要求,所以不应继续高温煅烧,而应加入稀盐酸。

. 题中所叙述的药品为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是检验碳酸根离子的方法。

. 注意一氧化碳只能用排水法,二氧化碳只能用向上排气法,向上和向下排气法不是同一种方法。

. 考虑氢气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类似,用燃烧产物鉴别,而不能用火焰颜色。

. 根据碳元素守恒。

. 三大气体的对比。

. 注意相同的氧化铜的前提,而碳还原氧化铜时,氧化铜前面的系数为。

. 从最后一步的要求倒推。

. 根据元素守恒,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而经过氧化铜后,混合气体中所有的碳元素都转化到二氧化碳中,最终进入到中,所以的质量:÷()。

. 注意二氧化碳对一氧化碳的检验的影响作用。

. 树木在灼烧的过程中会产生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