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外加剂详细机理
混凝土外加剂的原理与应用

混凝土外加剂的原理与应用引言混凝土外加剂是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添加的一种材料,能够改变混凝土的性能和特性。
它能够在不改变混凝土基料性质的情况下,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高其强度和耐久性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混凝土外加剂的原理以及它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混凝土外加剂的原理混凝土外加剂通过与混凝土中的水和水泥发生化学反应,改变水化反应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改变混凝土的性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原理:1.减水剂:减水剂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外加剂,它能够降低混凝土中水与水泥的吸附力,从而减少混凝土的流动阻力,提高其流动性能。
减水剂通过改变水-水泥比,使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浇筑性和可泵性。
2.增稠剂:增稠剂是一种能够增加混凝土黏度的外加剂。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需要使用增稠剂来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能,以防止流动过程中的分层和沉降。
3.早强剂:早强剂是一种能够加快混凝土水化反应速率的外加剂。
通过促进水泥的水化反应,早强剂能够使混凝土更快地获得足够的强度,缩短结构施工时间。
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混凝土外加剂在工程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情况:1.高性能混凝土制备:使用减水剂和早强剂等外加剂,可以制备出更高性能的混凝土。
这些外加剂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使得混凝土更适合在高强度和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工程中使用。
2.防水混凝土:添加防水剂可以使混凝土具有抵抗渗水和湿度变化的能力。
这在地下室、水池和地下管道等需要防水的工程中尤为重要。
3.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能够减少混凝土中孔隙空隙的外加剂。
添加自密实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致密性,防止水分和气体渗透,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4.耐化学腐蚀混凝土:添加抗腐蚀剂可以增加混凝土的耐化学腐蚀性能,使其能够抵抗一些化学腐蚀物质的侵蚀,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5.节能混凝土:使用节能外加剂可以减少混凝土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这对于实现绿色建筑和环保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混凝土中外加剂的作用原理

混凝土中外加剂的作用原理一、引言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可塑性等优点,但其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易开裂、不耐久、抗渗性不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引入了各种外加剂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本文将针对混凝土中外加剂的作用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二、水泥外加剂1.减水剂减水剂是混凝土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外加剂之一。
它能够显著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减水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改变混凝土的流动性,使其更易于加工和浇筑。
这种外加剂可以分为有机减水剂和无机减水剂两种。
有机减水剂通常是磺酸盐或聚羧酸,它们能够与水泥颗粒表面的氢氧化物反应,形成表面活性剂,从而将水与水泥分散开来,减少水泥颗粒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无机减水剂通常是硅酸盐、铝酸盐或钙盐,它们能够与水泥反应,形成胶体,从而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
2.延缓剂延缓剂是一种能够延迟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时间的外加剂。
它主要是通过减缓水泥颗粒与水的反应速度来实现的。
延缓剂通常是钙盐或铝酸盐,它们能够与水泥颗粒表面的氢氧化物反应,形成一层钙铝复合物,从而减缓水泥颗粒与水的反应速度。
延缓剂的使用可以使混凝土更易于加工和浇筑,同时也能够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裂缝。
3.早强剂早强剂是一种能够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外加剂。
它主要是通过促进水泥颗粒的反应来实现的。
早强剂通常是硫酸盐、硝酸盐或氯化物,它们能够与水泥反应,形成一些早期水化产物,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早强剂的使用可以使混凝土更快地达到设计强度,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三、细集料外加剂1.增强剂增强剂是一种能够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外加剂。
它主要是通过填补混凝土中的孔隙和空隙来实现的。
增强剂通常是微细硅粉、矿渣粉或粉煤灰等细集料,它们能够与水泥反应,形成一些硅钙酸盐等水化产物,从而填补混凝土中的孔隙和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2.膨胀剂膨胀剂是一种能够使混凝土产生膨胀的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的作用原理

中美关系的历史及发展趋势浅议摘要:中美关系是当前世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对世界局势产生重要影响.中美双边关系的不断向前发展是必然的,争端与摩擦也是不可避免的,但鉴于双方的现实状况和国际的大背景,相当的一段时期内不可能有大的冲突。
应该说,中美关系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总趋势是充满希望的.关键词:中美关系世界局势历史发展新时期战略伙伴合作台湾问题国家利益正文:美利坚合众国是一个疆域辽阔,地区差别很大的国度,面积约为欧洲的3/4.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多民族统一国家,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一个是当今世界的头号强国,一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个国家之间碰在一起,会有着怎样的历史和发展前景呢.一.近代的中美关系(公元1844年——1949年)1.1844年,美国驻华公使乘中国满清政府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失败、惧怕洋人之机,在广东澳门附近的望厦村逼迫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从中获取大量利益。
这可以说是中美两国最早的一次直接交往.2.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美国驻华公使以从中为清政府与英法联军调停为名,伺机获得清军情报,并为英法侵略军出谋献策。
3.1899年,美国继1898年美西战争夺取菲律宾和关岛之后,来到中国,为获取西方列强在中国取得的侵略权益,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主张利益均沾,共同侵略中国。
4.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美国是其中之一,《辛丑条约》许诺:赔给侵略者白银4.5亿两,美国人用这笔赔款办教育,在北京创立了“燕京大学”即清华大学,主观上是进行文化渗透,文化侵略,培养中国本土高层次的亲美人才,为美国的进一步侵略打下基础,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为中国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5.国民党统治期间,中美关系较为和睦.为了阻止、防范日本独霸中国,美国曾劝说张学良东北易帜,协助蒋介石统一中国。
在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8年抗日战争时期,美国曾向中国提供大量军用物资,并派陈纳德将军带领航空飞行大队赴华与中国军民并肩作战,电影《黄河绝恋》既是其真实故事的写照.抗战胜利后,支持国民党打内战,给钱给枪炮,协助其占领战略要地,送其战略物资,派谴军事顾问团,同时,还以国共内战调停者自居,为国民党赢得主动和时间。
混凝土中的混凝土外加剂原理

混凝土中的混凝土外加剂原理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具有高强度、耐久性、防火性等优点,但它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易开裂、易受潮、易受化学腐蚀等问题。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人们研制出了混凝土外加剂,它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一、混凝土外加剂的概念及分类混凝土外加剂是一种用于混凝土配合比中的特殊材料,它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防水性等。
外加剂的种类很多,按其作用可以分为增强剂、减水剂、缓凝剂、防水剂、膨胀剂等。
二、混凝土外加剂的原理1.增强剂的原理增强剂是一种能够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外加剂。
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改变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增加混凝土中的水泥石体积、填充物的密度和颗粒间的互锁力,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增强剂一般分为化学增强剂和物理增强剂两种。
2.减水剂的原理减水剂是一种能够降低混凝土水灰比的外加剂。
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改变混凝土的流动性,使混凝土在保持相同抗压强度的条件下,减少水的使用量,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
减水剂的分类较多,常见的有缩微型减水剂、高效减水剂、超塑化剂等。
3.缓凝剂的原理缓凝剂是一种能够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外加剂。
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水泥石的水化反应,降低混凝土早期强度,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从而使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具有更好的可塑性和可操作性。
常见的缓凝剂有磷酸盐缓凝剂、硫酸盐缓凝剂、葡萄糖缓凝剂等。
4.防水剂的原理防水剂是一种能够提高混凝土防水性能的外加剂。
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改变混凝土的微观结构,使混凝土中的毛细孔变小、孔隙率降低、水的渗透性变差,从而提高混凝土的防水性能。
防水剂的分类较多,常见的有硅酸盐防水剂、有机硅防水剂、聚氨酯防水剂等。
5.膨胀剂的原理膨胀剂是一种能够使混凝土体积膨胀的外加剂。
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的膨胀剂,在混凝土凝结后产生膨胀作用,从而使混凝土中的毛细孔变大、孔隙率增加、密度降低,提高混凝土的隔热性能和吸声性能。
常用混凝土外加剂作用机理及注意事项探讨

常用混凝土外加剂作用机理及注意事项探讨一、常用混凝土外加剂的作用机理1、减水剂水泥粒子对高效减水剂的吸附以及高效减水剂对水泥的分散作用,水泥加水转变成水泥浆后形成一种絮凝状结构。
当减水剂分子被浆体中的水泥粒子吸附,即在其表面形成扩散双电层,成为一个个极性分子或分子团,憎水端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而亲水端朝向水溶液,形成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的吸附膜。
这就降低了水的表面张力,释放出絮凝体中被包裹的水分子。
同时,出于表面活性剂的定向吸附,使水泥颗粒朝外一侧带有同种电荷,产生了相斥作用。
其结果使水泥浆体形成一种不稳定的悬浮状态;水泥颗粒表面的润滑作用,减水剂的极性亲水端朝向水溶液,多以氢键形式与水分子缔合,再加上水分子之间的氢键缔合,构成了水泥微粒表面的一层水膜,阻止水泥颗粒间的直接接触,起到润滑作用。
2、引气剂由于它的表面活性,能定向吸附在水-气界面上,而且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溶液易形成众多的新表面(即水在搅拌下易产生气泡);同时,引气剂分子定向排列在气泡上,形成单分子吸附膜,使液膜坚固而不易破裂。
在溶液中产生气泡后,由于大大扩展了两相的界面,使表面能随之增加,而对任何一个体系来说都有一个自由能自动趋于最小才能保持体系稳定的趋势。
那么要产生稳定气泡必须使气液界面的表面能尽可能低。
3、缓凝剂硅酸盐水泥的早期水化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即:初始反应期,水泥与水混合后立即发生水化反应,C3S生成水化硅酸钙并释放出Ca(OH)2;C3A矿物溶解于水,并迅速与己溶解的石膏反应析出钙矾石,附着在水泥粒子表面形成薄膜包裹层;休止期,由于初始反应期形成的薄膜包裹层阻碍了水泥与水的进一步水化,水泥浆的可塑性基本上保持不变;凝结期,约在水泥加水混合后6小时~8小时,水泥出现凝结现象。
当水泥粒子表面的薄膜包裹层破裂时,则继续水化,从而出现了凝结期;硬化期,凝结期以后,进入硬化期,这时水泥的水化速度缓慢,但仍不断进行,水化物不断填充毛细孔,强度不断提高。
混凝土外加剂的原理及应用

混凝土外加剂的原理及应用一、前言混凝土外加剂是一种在混凝土中添加的材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随着建筑工业的发展,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深入解析混凝土外加剂的原理及其应用。
二、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混凝土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生产中加入的一些化学物质,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根据其功能,混凝土外加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减水剂减水剂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外加剂,可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含量,从而减少混凝土的水化反应,降低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防水剂防水剂是一种可以改善混凝土的防水性能的化学物质,可以减少混凝土中水的渗透性,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3. 保护剂保护剂是一种可以保护混凝土表面的化学物质,可以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磨损和腐蚀。
4. 粘结剂粘结剂是一种可以增强混凝土的粘结力的化学物质,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三、减水剂的原理及应用减水剂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外加剂,可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含量,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其原理如下:1. 吸附作用减水剂可以吸附混凝土中的水分子,使混凝土中的水分子与水泥颗粒分离,从而减少水泥颗粒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2. 化学作用减水剂可以与混凝土中的水泥颗粒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改变水泥颗粒的表面性质,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减水剂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减水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从而使混凝土更易于施工。
2. 降低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减水剂可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含量,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水泥用量,节省成本。
3. 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减水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四、防水剂的原理及应用防水剂是一种可以改善混凝土的防水性能的化学物质,可以减少混凝土中水的渗透性,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其原理如下:1. 堵塞作用防水剂可以堵塞混凝土中的微孔和毛细孔,从而减少混凝土中水的渗透性。
混凝土外加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

混凝土外加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混凝土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中添加一定量的某些化学物质,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混凝土外加剂主要分为四类:减水剂、缓凝剂、加速剂和增强剂。
本文将主要介绍这些外加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
一、减水剂减水剂是指能降低混凝土水泥用量的化学物质。
它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三点:1. 减少水泥颗粒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降低混凝土的黏性,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使混凝土易于施工。
2. 减少水泥与水之间的化学反应速率,延缓混凝土的凝固时间,使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得到改善。
3. 通过表面张力的调节,形成较为均匀的孔隙结构,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
减水剂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各种混凝土的生产和使用中。
例如:路面、桥梁、隧道、地下工程、高层建筑等。
二、缓凝剂缓凝剂是指能延缓混凝土凝固时间的化学物质。
它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两点:1. 缓慢释放氢离子,降低混凝土中的pH值,减缓水泥的水化反应速率,从而延缓混凝土的凝固时间。
2. 形成凝胶化反应产物,使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结构得到优化,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缓凝剂的主要应用场合是在需要延长混凝土凝固时间的情况下使用。
例如:大坝、水库、隧道、地下室等。
三、加速剂加速剂是指能够加速混凝土凝固时间的化学物质。
它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两点:1. 通过提高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反应速率,加速混凝土的凝固时间。
2. 通过促进水泥中的硅酸盐反应、铝酸盐反应等反应,加速混凝土的强度发展。
加速剂的应用场合主要是在需要尽快达到规定强度要求的情况下使用。
例如:桥梁、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等。
四、增强剂增强剂是指能够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化学物质。
它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两点:1. 在混凝土中形成新的化合物,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通过改善混凝土的孔隙结构,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
增强剂的应用场合主要是在需要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情况下使用。
例如:高速公路、机场跑道、大型水利工程等。
混凝土外加剂的原理

混凝土外加剂的原理一、引言混凝土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中添加的各种化学物质,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或增强混凝土的特定功能。
混凝土外加剂可以根据其作用和用途分为减水剂、增稠剂、延缓剂、早强剂、减缩剂、防水剂、防冻剂等。
本文主要着重介绍混凝土外加剂的原理。
二、减水剂1. 原理减水剂是指在混凝土中添加的一种化学物质,它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同时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工作性,并减少混凝土的收缩率。
减水剂的主要原理是通过表面活性剂作用于水泥颗粒表面,降低水泥颗粒间的表面张力,使水泥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小,从而使混凝土的黏着性和表面张力降低,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工作性。
2. 分类根据减水剂的化学组成和作用机理,可以将减水剂分为有机减水剂和无机减水剂两种。
有机减水剂的主要成分是高分子化合物,通过与水泥颗粒表面结合,降低水泥颗粒间的表面张力,从而达到减水的效果。
无机减水剂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或硫酸铝等无机盐类,通过改变混凝土中离子浓度的平衡状态,使混凝土的水泥凝结速度加快,达到减水三、增稠剂1. 原理增稠剂是一种能够增加混凝土黏度的化学物质,它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并减少混凝土的渗漏和分层现象。
增稠剂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在混凝土中形成一层黏性薄膜,从而提高混凝土的黏度和粘度,形成均匀的混凝土结构。
2. 分类根据增稠剂的化学组成和作用机理,可以将增稠剂分为有机增稠剂和无机增稠剂两种。
有机增稠剂的主要成分是高分子化合物,通过在混凝土中形成一层黏性薄膜,从而提高混凝土的黏度和粘度。
无机增稠剂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类,通过在混凝土中形成一层硅酸盐凝胶,从而提高混凝土的黏度和粘度。
四、延缓剂1. 原理延缓剂是一种能够延缓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化学物质,它可以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延长,从而减缓混凝土的凝结速度,并提高混凝土的可加工性和可调性。
延缓剂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减少水泥与水的化学反应速度,从而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根据延缓剂的化学组成和作用机理,可以将延缓剂分为有机延缓剂和无机延缓剂两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十年代苏联研制成功一种由环氧氯丙烷与甲苯二胺聚合而成的水溶性环氧树脂外加剂,简 称.89树脂。这种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有良好的增强效果,尤其能使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显著提 高,此外,也能使混凝土的抗裂、抗渗等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裂缝和对混凝土补强时的屋面、地下防水工程中,均可掺用膨胀剂。
许多混凝土预制构件厂在生产各种预制构件时,可掺用合适的外加剂,以改善工艺条件、工 艺过程,或减少蒸养,或养护时间等,均有利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质量提高。
在砌筑砂浆中可掺用砂浆塑化剂,使砂浆和易性提高,有时可减少或不用石灰等辅助材料就 有较好的和易性。并使工人在施工中操作方便,减轻劳动强度。
以高效减水剂的研制和应用为标志,使混凝土技术进入塑性-干硬性-流动性的第三代。
外加剂的发展
外加剂的应用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最早使用的外加剂是氯化钙(促进混凝土早期强度 快速发展),十九世纪末叶被发现。
由于它的使用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所以目前已经禁止用它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
1935年美国的 首先研制成木质素磺酸盐为主要成分的塑化剂(提高混凝土和 易性)。
混凝土外加剂详细机理
1
混凝土外加剂的定义
混凝土、砂浆或水泥净浆等拌和时、拌和前或额外拌和工序中掺入的,其掺量小于或等于水泥 重量5%,能保持混凝土、砂浆或水泥净浆的正常性能,并可以按使用要求对混凝土、砂浆或 水泥净浆改性的产品,称作混凝土、砂浆或水泥净浆用外加剂,简称为混凝土外加剂。
功能: (1)改善流变性能(减水剂、引气剂、泵送剂、保水剂、灌浆剂等) (2)调节凝结时间 硬化性能(缓凝剂、早强剂、速凝剂等) (3)改善耐久性(引气剂、阻锈剂、防水剂等) (4)改善其他性能(加气剂、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碱-集料反应抑制剂等) 掺加方法:先掺法、后掺法、同掺法。
表面张力(表面能)
➢ 液滴的表面分子(或原子)受内外作用力不平 衡,液滴内部的分子密度总是大于表面以外的 分子密度,所以表面分子受到内部的引力作用 比外部的大,这就使得表面有缩小的趋势。
➢ 为避免表面缩小,必须提供一个反抗向内拉的 作用力,将液体分子重新拉回到表面上来-- 表面张力。
温度(℃)
0 5 10 15 20
1962年日本花王石碱公司首先研制以 -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为主要成分的减水剂( )。
其特点:基本上不影响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和不引气(引气量小于2%)。适用于制备高强或 大流动性混凝土(抗压强度可达100或塌落度为20以上)。
我国所生产的同类产品有、、-2、和等。
1964年联邦德国研制成磺化三聚氢胺甲醛树脂减水剂。 其特点:基本上不影响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和不引气(引气量小于2%)。适用于制备高强或
பைடு நூலகம்
混凝土减水剂的物理化学基础 物质表面的概念
各 种 界 面 示 意 图
物质的性质在界面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物质结构的不连续性
界面两侧的物质结构形式不同; 2)作用力场的不连续性:
在物质内部,原子、分子或离子 处于均衡力场中,一般情况下,它们处于平衡状态。但是这 种平衡在表面处遭到破坏,使得位于表面的那些原子、分子或离子处于特殊的力场作用下; 3)浓度的不连续性 在物理、化学性质明显分区的界面两侧,物质的浓度既不可能相同,也不可能连续。
不同温度下水的表面张力 (dyn/cm)
温度(℃)
温度(℃)
75.49
25
71.76
50
74.75
30
71.03
60
74.01
35
70.20
70
73.26
40
适宜用外加剂的工程
在自然条件养护下的混凝土制品和构件,掺用减水剂后能改善和易性,或者提高强度,或者 节约水泥。
冬季现场浇注混凝土施工时,可掺用早强剂或早强型减水剂。 夏季施工、大坝等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可掺用缓凝型减水剂以降低水泥水化反应的放热速
度,这样可使温升降低,有利于减少混凝土收缩裂缝的产生,保证混凝土质量。 在喷射混凝土、防水堵漏等工程中可掺用塑凝剂,能使混凝土很快凝结。
按外加剂的主要作用分类:
外加剂的分类
1. 改善新拌混凝土、砂浆或水泥净浆和易性的外加剂。包括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引气剂; 2. 调节混凝土、砂浆或水泥净浆凝结、硬化速度的外加剂。包括促凝剂、早强剂、缓凝剂等; 3. 调节混凝土、砂浆或水泥净浆含气量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发泡剂等;
4. 改善混凝土、砂浆或水泥净浆物理力学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膨胀剂、抗冻剂、防水剂等; 5. 增强混凝土中钢筋抗腐蚀性的外加剂。如阻锈剂等; 6. 能为混凝土、砂浆或水泥净浆提供特殊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着色剂、脱模剂等。
在注水泥和灌浆工程中,可选用合适的外加剂,如缓凝剂、减阻剂等以改善工作条件,提高 工程质量。
水泥应用科学技术史上的重大突破
第一次重大突破:十九世纪中叶法国首先出现的钢筋混凝土; 第二次重大突破:1928年法国的创始预应力技术; 近二十年来的树脂、聚合物、浸渍混凝土以及外加剂的发展,尤其是高效减水剂的出现,它对 混凝土的改性及改进工艺等方面的成果,是第三次重大突破。
按外加剂化学成分及其性能分类
1. 无机物类 包括各种无机盐类、一些金属单质和少量氢氧化物等。这类物质多用于调凝剂、防冻剂、着色剂及发 泡剂等。
2. 有机物类 这类物质种类很多,其中大部分属于表面活性剂的范畴内,有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以及高分子 型表面活性剂等。有一些属于高聚物的高分子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作为外加剂使用。有一些有机物, 它本身并不具有明显的表面活性作用,但也可以在某种用途中作为外加剂使用。
在大模板或钢筋密集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可使用高效减水剂。 港工、水工混凝土中,可适当选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缓凝剂等。可以降低水泥用量,提
高混凝土拌和物和硬化混凝土的耐久性。 一些有高标号的混凝土(60-100)、超高标号混凝土(100以上)的工程中,可掺用高效
减水剂。 在大型设备基础螺栓孔等灌浆时;大体积混凝土工程防止产生裂缝;补偿混凝土收缩;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