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版本学作业(2012)
《文献学》习题与答案

《文献学》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文献学:文献学是研究文献的产生、发展、分类、鉴定、整理、利用和保护的一门学科,旨在揭示文献的内在规律和价值,为学术研究和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方法。
2. 古籍版本学:古籍版本学是文献学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古代书籍的各种版本及其差异、源流、价值等问题,旨在确定古籍的真伪、年代、作者和内容等信息。
3. 校勘学:校勘学是文献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研究文本的错误和遗漏,通过比较不同版本和史料,进行文字修正和补充,以恢复原文的真实面貌和意义。
4. 编纂学:编纂学是文献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如何收集、整理、编排和出版文献资料的方法和原则,包括选题策划、素材搜集、体例设计、编辑加工、审稿出版等环节。
5. 档案学:档案学是研究档案的性质、分类、管理和利用的一门学科,旨在揭示档案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为社会和个人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
二、填空题1. 文献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答案:书籍、手稿、碑刻、档案、电子文献2. 古籍版本学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鉴定版本、研究版本源流、评价版本价值3. 校勘学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对校法、他校法、理校法4. 编纂学的核心问题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选题策划、体例设计5. 档案学的主要功能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管理档案、利用档案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文献学的研究内容?A. 文献的产生和发展B. 文献的分类和鉴定C. 文献的创作和构思D. 文献的整理和利用答案:C. 文献的创作和构思2. 下列哪一项不是古籍版本学的研究对象?A. 稿本B. 刻本C. 抄本D. 印刷本答案:C. 抄本(抄本也是古籍版本学的研究对象)3. 下列哪种校勘方法主要是通过比较同一著作的不同版本来发现和纠正错误?A. 对校法B. 他校法C. 理校法D. 综合法答案:A. 对校法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编纂学的工作环节?A. 素材搜集B. 内容创新C. 体例设计D. 审稿出版答案:B. 内容创新5. 下列哪一项不是档案学的主要功能?A. 收集和保管档案B. 整理和编目档案C. 创作和发表档案D. 利用和开发档案答案:C. 创作和发表档案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属于文献学的研究对象?A. 书籍B. 手稿C. 碑刻D. 档案E. 电子文献答案:A、B、C、D、E2. 下列哪些是校勘学的基本方法?A. 对校法B. 他校法C. 理校法D. 综合法E. 归纳法答案:A、B、C、D3. 下列哪些是编纂学的工作环节?A. 选题策划B. 素材搜集C. 体例设计D. 编辑加工E. 审稿出版答案:A、B、C、D、E4. 下列哪些是档案学的主要功能?A. 收集和保管档案B. 整理和编目档案C. 鉴定和评价档案D. 利用和开发档案E. 创作和发表档案答案:A、B、C、D5. 下列哪些是古籍版本学的研究内容?A. 鉴定版本B. 研究版本源流C. 评价版本价值D. 比较不同版本的文字差异E. 分析版本的装帧艺术答案:A、B、C、D五、判断题1. 文献学是一门纯理论的学科,与实际应用无关。
图书馆古籍保护安全作业流程

图书馆古籍保护安全作业流程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承和知识传播的重要场所,收藏着大量珍贵的古籍文献。
这些古籍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学术价值,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然而,由于古籍的年代久远、材质脆弱以及保存环境的复杂多变,其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确保古籍的安全与完整,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古籍保护安全作业流程至关重要。
一、古籍入库前的准备工作1、古籍接收当新的古籍进入图书馆时,首先要进行接收登记。
详细记录古籍的来源、数量、名称、版本等基本信息,并对其外观进行初步检查,查看是否有破损、污渍、虫蛀等情况。
2、清洁处理在入库前,对古籍进行清洁处理是必要的。
使用柔软的毛刷轻轻去除表面的灰尘和杂物,但要注意避免对古籍造成损伤。
对于有污渍的古籍,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清洁。
3、消毒杀菌为了防止古籍携带病菌和害虫,需要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如紫外线照射、低温冷冻等,也可以使用化学药剂,但要严格控制药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确保不会对古籍产生不良影响。
二、古籍的存放环境要求1、温度与湿度控制古籍存放的房间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一般来说,温度应控制在 18℃至 22℃之间,相对湿度应在 50%至 60%之间。
可以通过安装空调、除湿机等设备来调节环境的温湿度。
2、光照控制避免阳光直射古籍,因为紫外线会加速古籍的老化和褪色。
库房应采用遮光窗帘或使用无紫外线的灯光照明。
3、空气质量保持库房内空气的清洁,定期通风换气,减少有害气体和灰尘的含量。
可以安装空气净化设备,过滤空气中的污染物。
三、古籍的分类与编目1、分类根据古籍的内容、年代、版本等特征,进行科学的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法有经史子集分类法、中图法等。
分类要准确、清晰,便于查找和管理。
2、编目对每一部古籍进行详细的编目,包括书名、作者、版本、卷数、册数、页码、装帧形式等信息。
编目工作要认真细致,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古籍的日常管理1、定期检查定期对古籍进行检查,查看是否有破损、霉变、虫蛀等情况。
古籍版本学—考试总结

古籍版本学—考试总结古籍版本学第一章绪论1、版:《说文·片部》:“版,片也。
牍,书版也。
”《论衡·知量篇》:“断木为椠,析之为版。
刀加刮削,乃成奏牍。
”《说文解字注》:“版,片也。
舊作判也。
淺人所改。
今正。
凡施於宫室器用者皆曰版。
今字作板。
”2、本:《文选·魏都赋》注引《风俗通》:“按刘向《别录》:雠校,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
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为雠。
”叶德辉《书林清话》:“《说文解字》云:木下为本。
而今人称书之下边曰书根,乃知本者,因根而计数之词。
”3、版本:“版本”一辞,始见于《宋史》卷四百三十一《邢昺传》:“[真宗]景德二年(1005),(略)是夏,上幸国子监阅库书,问昺经版几何?昺曰:‘国初不及四千,今十余万,经、传、正义皆具。
臣少从师业儒时,经具有疏者百无一二,盖力不能传写。
”今板本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辰之幸也。
’注疏《論語》《孝經》《爾雅》同书同卷《崔颐正传》:“咸平初,又有学究刘可名言诸经版本多舛误,真宗命择官详正。
因访达经义者,(李)至方参知政事,以颐正对。
”北宋即有版本之称。
南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唐以前凡书籍皆写本,未有模印之法,人以藏书为贵,人不多有,而藏有精于雠对,故往往皆有善本;学者以传录之艰,故其诵读亦精详。
”“五代冯道始奏请官镂六经版印行。
国初淳化中,复以《史记》、前后《汉书》付有司摹印,自是书籍刊镂者益多。
”“士大夫不复以藏书为意,学者易于得书,其诵读亦因灭裂。
”“然版本初不是正,不无诈误。
世既一以版本为正,而藏本日亡,其讹谬遂不可正,甚可惜也。
”所谓版本,实为写本与刻本的合称。
第一节版本与版本学1、版的含义:古代用以书写的木片,通称为版或板。
汉王充《论衡》卷十二《量知》云:“断木为椠,析之为版,刀加刮削,乃成奏牍。
”许慎《说文解字》卷七上也说:“牍,书版也。
”因为供书写用的木片呈方形,所以又称方。
《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古籍版本学基础问题讲课讲稿

古籍版本学基础问题古籍版本学作业1.解释以下名词:(1)《书林清话》:叙述刻书源流,于南末临安陈氏、明代汲古阁毛氏、渭代纳兰性德之通志堂等诸家最称详尽。
副析版本名称,凡书之称册、书之称卷、书之称本、书之称叶、书之称函,阐述皆甚精当。
征探讨雕版起源方面、如书有版刻之姑、刀刻原于金石、巾箱本之始、书肆之缘起、到书有圈点之始、书有节抄本之姑、刻书分宋元体字之始等等,都有充分的依据;在论述各类别本的特征及其鉴别方面,尤多经验之谈,正如张舜微先生所说的“阅肆日久,藏书素丰,库掌毕生,不妨精熟,故版本之学.最能名世”(《清人文集别录》卷二十—)。
(2)《藏书纪事诗》:是中国历代藏书家的诗体传记及古籍版本目录资料著作。
叶昌炽撰。
始编于光绪十年(1884),完成于光绪十六年(1890)。
(3)《书目答问补正》:张之洞著,范希曾补正。
中华书局。
1963年影印出版。
它是为初学者指引行径而列的书目*共收录古籍删多种。
每书后有简要说明,并指出何种版本较好。
范希曾在此基础上补收了一些和原书性质相近的书,补上了原书漏掉的版本,又纠正其中的一些错误。
范氏所补的书止于1930年。
(4)《中国版刻图录》一部系统反映中国雕版印刷成就的大型书影图谱。
赵万里主编。
该书选辑中国雕版印刷术发明以后历代雕版印刷的书籍中有代表性的作品的样页,按刻版时代和刻版地区编排,展示了各个时代刻版印刷技术的发展。
从中可看到同一时代在不同地区刻印的书在字体风格上的差异以及同一地区不同时代版刻风格的延续性。
(5)卷轴装:是指将印页按规格裱接後,使两端粘接于圆木或其他棒材轴上,卷沿用,现代装裱字画仍沿用卷轴装。
(6)旋风叶: 旋风叶是从卷子演变成册叶的第一步,是册叶的第一种形式。
旋风叶的出现大约是在唐末。
(7)蝴蝶装 : 就是将印有文字的纸面朝里对折,再以中缝为准,把所有页码对齐,用糨糊粘贴在另一包背纸上,然后裁齐成书.(8)包背装 : 包背装是中国古代图书的一种装订形式,起于南宋后期。
古籍版本学基础问题

古籍版本学作业1.解释以下名词:(1)《书林清话》:叙述刻书源流,于南末临安陈氏、明代汲古阁毛氏、渭代纳兰性德之通志堂等诸家最称详尽。
副析版本名称,凡书之称册、书之称卷、书之称本、书之称叶、书之称函,阐述皆甚精当。
征探讨雕版起源方面、如书有版刻之姑、刀刻原于金石、巾箱本之始、书肆之缘起、到书有圈点之始、书有节抄本之姑、刻书分宋元体字之始等等,都有充分的依据;在论述各类别本的特征及其鉴别方面,尤多经验之谈,正如张舜微先生所说的“阅肆日久,藏书素丰,库掌毕生,不妨精熟,故版本之学.最能名世”(《清人文集别录》卷二十—)。
(2)《藏书纪事诗》:是中国历代藏书家的诗体传记及古籍版本目录资料著作。
叶昌炽撰。
始编于光绪十年(1884),完成于光绪十六年(1890)。
(3)《书目答问补正》:张之洞著,范希曾补正。
中华书局。
1963年影印出版。
它是为初学者指引行径而列的书目*共收录古籍删多种。
每书后有简要说明,并指出何种版本较好。
范希曾在此基础上补收了一些和原书性质相近的书,补上了原书漏掉的版本,又纠正其中的一些错误。
范氏所补的书止于1930年。
(4)《中国版刻图录》一部系统反映中国雕版印刷成就的大型书影图谱。
赵万里主编。
该书选辑中国雕版印刷术发明以后历代雕版印刷的书籍中有代表性的作品的样页,按刻版时代和刻版地区编排,展示了各个时代刻版印刷技术的发展。
从中可看到同一时代在不同地区刻印的书在字体风格上的差异以及同一地区不同时代版刻风格的延续性。
(5)卷轴装:是指将印页按规格裱接後,使两端粘接于圆木或其他棒材轴上,卷成束的装帧方式。
卷轴装始于帛书,隋唐纸书盛行时应用于纸书,以後历代均沿用,现代装裱字画仍沿用卷轴装。
(6)旋风叶: 旋风叶是从卷子演变成册叶的第一步,是册叶的第一种形式。
旋风叶的出现大约是在唐末。
(7)蝴蝶装: 就是将印有文字的纸面朝里对折,再以中缝为准,把所有页码对齐,用糨糊粘贴在另一包背纸上,然后裁齐成书.(8)包背装: 包背装是中国古代图书的一种装订形式,起于南宋后期。
古典文献学复习题及答案(名词解释和问答)

古典文献学复习题及答案(名词解释和问答)古典文献学复参考题仅为名词、问答两种,不含填空、断句标点、文献翻译等)第一章文献与文献学文献:原指典籍与贤者,后专指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资料。
今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统称,即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各种载体。
第二章古典文献的载体甲骨文:甲,龟甲;骨,兽骨。
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古典文献与系统文字。
因其最初出土于殷墟,又称“殷墟书契”或“殷墟卜辞”。
其内容为殷商时代王室占卜的相关记事。
由金石收藏家XXX偶然发现,后XXX选择其收集甲骨中字迹完好者印成《铁云藏龟》,成为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专书。
甲骨四堂:XXX、XXX、XXX、XXX四位研究甲骨文学者的合称。
XXX,XXX观堂,XXX,XXX笔名鼎堂,王子展教授评价早期甲骨学家时提出“甲骨四堂,XXX”,后为学界广泛接受。
金石:金,指青铜器。
铸于青铜器上的文字即金文,与石刻文字合称金石文字。
金文,又称铭文、铭辞、钟鼎文。
石刻文字极为丰富,主要分为三种:碣、碑、摩崖。
金石研究至宋代形成专门之学“金石学”。
有XXX《考古图》,XXX《集古录》,XXX《金石录》等。
熹平石经:著名石刻笔墨。
汉灵帝熹平四年(175)XXX 受命用隶书把《周易》、《尚书》等七部经籍写在石版上,立于首都太学门外,作为经籍的标准本颁行天下。
史称熹平石经、一字石经。
正始石经:曹魏正始年间用古文、篆书、隶书三种字体,刻了《尚书》、《春秋》两部书,称为正始石经,又称三体石经。
简牍:竹简木牍合称简牍,古代的一种文献载体。
将竹剖开单支竹片为“简”,连缀后为“策(册)”,多以帛或丝连缀。
简牍呈现于殷商,主要使用于战国至汉、晋期间。
东晋以后,基本为纸张取代。
汗青:制作竹简的工艺。
竹简剖开成片后,为防蛀和便于书写,需用火烤干其水分,谓之“杀青”,亦称“汗青”XXX:XXX末年拆毁XXX旧宅发现的一批逃避秦火的古文经典竹简书。
包括《尚书》、《礼记》、《论语》和《孝经》等,史称“孔壁书”。
古籍版本学一

2、六朝说
代表人物为清代的李 元复。
3、隋朝说
代表人物为明代的陆深、 胡应麟、清代的方以智、 近人孙毓修。
4、唐朝说
(1)初唐说
代表人物为张秀明
(2)中唐说 代表人物为清赵翼、王国维。 (3)王唐说 代表人物:宋叶梦得、宋朱翌、清朱彝尊、王士
今藏国家图书馆的宋本《欧阳文忠公集》是 蝴蝶装。
包背装大约南宋时出现,元明时盛行,清朝 发展到顶点。《永乐大典》、《四库全书》 就都是包背装。
线装
1 2
、 几 点 认 识 : 中 唐 说Βιβλιοθήκη 、 有 关 诸 说 : 五 种
一 、 雕 版 印 刷 技 术 的 发
明
第 五 节 雕 版 印 刷 与 活 字
2、明代刻、抄写的图书; 3、清代乾隆以前流传较少的刻本、抄本;
善本的“九条”
4、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刊印的图书; 5、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
有学派特点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 本; 6、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 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 抄本;
第一节 古籍版本学的定义
一、古籍 1911年辛亥革命以前的各
种形式的书籍。
二、版本 片,《说文解字》卷七上:“判木
也,从半木,凡片之属皆从片。” 段注:“谓一分为二之木。” 版,《说文解字》卷七上:“片也, 从片,反声。”段注:“今字作 板。”
版、板为古今字;版就是片,是已 经解析的“半木”,而不是完整的 “全木”。
一是旧刻;二是精本;三是旧抄;四是旧校。
旧刻指宋元旧刊; 精本指明本中刻印尤精、世间罕传者; 旧抄指明朝名家抄本、影抄本; 旧校是指出自乾嘉名家之手。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文献学题库知识点(三)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文献学题库知识点(三)1、名词解释校勘记正确答案:记录校勘内容与成果的文字,古人又名“异文”、“考异”或“辨证”、“辨误”。
其撰写目的,一则说明校改的依据和理由,增加校本的可信性;二则备列(江南博哥)异同,供读者分析选择。
撰写校勘记,是校勘工作中的重要一步。
2、名词解释私人藏书目录正确答案:即非官修的,由私人藏书家或学者私人撰修的目录书。
或说起自南朝宋齐时目录学家王俭的《七志》,稍后又有梁阮孝绪的《七录》。
私人藏书而又编制藏书目录,大概开始于南朝宋齐之时。
雕版印刷术发明以后,书籍易行,私人藏书风气日盛,私人藏书目录也愈来愈多。
如唐代有名的三家:吴竞《西斋书目》、蒋或《新集书目》、杜信《东斋集籍》,宋代私家藏书甚富,现存宋代著名私人藏书目录有以下三家: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尤袤《遂初堂书目》。
3、名词解释本校正确答案:将某种文献的上下文进行对比,找出其内容上与文字上的异同,从而确定与改正其错误的方法,称为本校。
分为据相同词句、相同句式、对文、文义校勘。
4、名词解释目录正确答案:目录是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书名(或篇名)及其叙录,它是简介图书内容和形式,反映出版、收藏等情况,指导阅读和检索图书等文献资料的工具。
5、名词解释蝴蝶裝正确答案:由经折装演变而来。
是以版心中线为准,版面向里对折,然后再一叶一叶重叠在一起,在折线处对齐,用浆糊粘再一起,另外三边切齐,再用硬纸连背裹住作封面。
打开书,可以看到一整页,以版心为中轴,两边各半页,颇似展翅蝴蝶,故称蝴蝶装。
6、名词解释八备正确答案:隋沙门彦宗撰《辨证论》曾有译才须具“八备”之说。
他谈的是翻译佛经的人才,但其中“诚心爱法”、“耽于道术”、“不惮久时”、“不过鲁拙”、“不好专执”,以及“要识梵言,乃闲正译”,“粗谙篆隶,不昧此文”,是从敬业精神和业务能力两方面讲述的,以之要求从事古典文献的翻译者,亦为不刊之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籍版本学作业
1.解释以下名词:
《书林清话》《藏书纪事诗》《书目答问补正》《中国版刻图录》卷轴装旋风叶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版式牌记书耳封面鱼尾书口麻纸麻沙纸白棉纸竹纸毛太纸开化纸连史纸官刻本家刻本坊刻本藩府本国子监本司礼监本武英殿本书帕本局刻本宋浙本宋建本宋蜀本金平水本元浙本元建本明初本嘉靖本万历本汲古阁本写刻本仿宋本覆宋本官书局本
2.古籍版本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你认为古籍版本研究的时间上限和下限应当在什么时
期?为什么?
3.“善本”这一概念出现于何时?原来的涵义是什么?今天所说的“善本”涵义有无变化?
怎样区别?请用图示方法表示其关系。
4.古籍版本的善本与普通本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古籍版本的研究不能仅限于善本?
5.为什么说从事学术研究一定要重视版本?掌握古籍版本有什么用途?
6.鉴别古籍版本有哪三条主要依据?其中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
7.鉴别版本除过三条主要依据外还有其他哪些因素?请对这些因素略加说明。
8.学习古籍版本为什么人强调实践?在今天除了直接利用古籍原本外,还有哪些方式可以
增加感性认识?
9.学习古籍版本鉴别“版刻(本)图录”可以起到什么作用?为什么?今天有哪几种主要
的版本图录可以利用?各有什么特点?
10.王国维、赵万里在古籍版本学研究上各有什么贡献?
11.请举出常能见到现代人所作的二种古籍版本学方面的专书,并略作评介。
12.《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的原作者是何时何人?“订补”是何时何人所作?这部
书有什么用途?为什么说这部书是同类著作中最好的一种?
13.雕版印刷应当发明于什么时期?有什么主要证据可以说明?
14.研究雕版印刷术发明时间这样的问题应当采用什么样的科学方法?请略加论说。
15.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在工艺上大体有哪些步骤?
16.中国古代雕版版印刷术主要有哪两项先驱技术?为什么说这两项技术的结合可以导致
雕版印刷术的产生?
17.五代时期在雕版印刷史发生了什么样的重大事件?请就其意义和影响略作论说。
18.什么是书册制度?中国古代的书册制度经历了哪几种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是由哪些原
因促进的?
19.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后书籍形式经历了哪几种变化?分别发生在什么时期?今天所见古
籍的装制以什么形式最为常见?为什么?
20.请列出关于古籍书页(版面)的一组常用术语,并请作一简图表示。
21.宋金时全国有哪几个刻书业中心地区?所刻之书分别称作什么本?在字体版式方面各
有什么特点?
22.刻工姓名在古籍版本鉴别中有什么作用?
23.讳字为什么可以作为鉴别古籍刊刻时间的一项参考依据?
24.宋浙本、宋建本各有什么特点?请评价二者在古籍校勘方面的地位。
25.鉴别宋蜀本、金平水本分别应注意哪几项特点?
26.鉴别元浙本、元建本分别应注意哪几项特点?
27.明前期刻本有什么特征?明前期建本有什么特征?
28.明代中期刻本出现的新风格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哪一类人物起主导作用?这
种新风格刻本仿效的是前代哪一种刻本?怎样评价这类的刻本?
29.明代前期、中期、后期版刻风格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不含建本)?各时期有何主要特征?
其中的所谓“嘉靖本”仿刻的是南宋哪一地区刻本的风格?现代印刷业所使用的“宋体”
字大体起源于何时?定型于何时?
30.明万历时刻书风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由何地的一些什么样的人发挥主导作用?
31.请简评明代官刻本、家刻本和坊刻本在校勘方面的地位。
32.清代刻书使用最普遍的是哪种字?清前期、中期和清末各有何种有特色的刻本?
33.清代中期的精校精刻仿宋本在版本上有何特色?在学术研究上有什么价值?
34.清末官书局刻本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请对这一类刻本略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