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的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
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

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科技水平大幅度提高,建筑机电设备的安装更加复杂,在安装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还要尽可能地满足用户的使用功能需求。
文章在概述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实践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并提出了优化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1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原则1.1定位原则在管线布置中,定位原则是指确定管线的位置和走向,以满足工程需求和最小化对环境的影响。
在确定管线位置时,需要考虑地形地貌、土壤条件、地下设施、环境保护等因素。
同时,还要考虑管线的维修和运维工作的便利性,以及未来的扩展和改造需求。
1.2排列原则排列原则是指在管线布置中,合理安排不同管线之间的间距和相互关系。
这涉及到管线的平行排列、交错排列、并列排列等。
通过合理的排列,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线之间的干扰和冲突,提高管线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1.3交叉避让原则交叉避让原则是指在管线布置中,避免不同管线之间的交叉和碰撞。
交叉避让原则要求在管线设计中尽量避免管线之间的交叉,或者通过采用不同的埋设深度、交叉角度、穿越方式等措施来减少交叉带来的影响。
这可以防止管线之间的干扰和损坏,保障管线的运行安全和可靠性。
2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策略2.1细化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工作(1)施工作业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和掌握综合技术内容,以便根据机械设备及时调整管线安装方案。
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可以避免施工操作失误的情况。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作业人员应该对机械设备的数据、参数、设计、验收等环节进行管理。
通过合理的管线布置和综合平衡技术的应用,可以避免出现管线交叉的情况。
综合平衡技术可以帮助施工作业人员在管线布置时考虑到不同管线之间的距离和空间需求,避免交叉和干扰。
同时,综合平衡技术还可以帮助施工作业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图纸,减少错误安装和不安全施工的风险。
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

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论文
管线布置是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管线布置既要满足科学规划的要求,又要保证建筑节能效果、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管线布置方法往往存在时空利用率低、冗余因素较高、相关建筑系统与机电设备之间不协调、新设备引入成本大等问题。
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以便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
首先,本文分析了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布置的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然后,通过使用建模技术,对管线布置的每个环节的资源利用情况、节能效果、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系统测算,以及明确管线布置的核心因素和影响因素。
最后,运用多目标优化模型来求解最佳管线布置方案,实现设备安装中时空利用率的提高、冗余度的降低、建筑系统与机电设备的协调性提升、新设备引入成本的降低等目标。
本文所提出的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布置的精确度、高效率和节能效果,也为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提供了一种新的更加综合性的管理方式。
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分析

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分析摘要:新时期,随着我国新建工程数量不断增多,我国建筑行业也进入到发展高峰期,同时对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布置是重点和难点,科学布置管线可以减少空间占用率、提高美观性、保障机电设备安全。
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综合平衡技术,阐述该项技术在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的应用关键词:机电设备;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安装引言机电设备决定了民用建筑的质量与功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机电安装工程也从最初的满足人们日常需求转变为多功能建筑需求,机电设备种类不断增多、工程体量不断增大。
机电设备安装需要布置大量的管线,包括机房、走廊、垂直竖井等都是管线聚集位置,再加上建筑内部空间局限,增加了管线布置难度。
为了能够确保机电工程安装质量,需要科学设置机电设备管线,采用综合平衡技术可以保障管线布置的科学性,通过计算机软件实现管线的预装配,提出更合理的管线布设方案,从而最大程度上提高建筑内空间利用率,保障机电工程施工质量。
1.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相关阐述作为一种建筑工程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技术,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主要涉及到机电安装工程的给排水、通风空调、电气、智能化控制等多项管线布设与安装。
该技术借助了计算机软件技术,可将机电设备设计图纸管线内容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预装配,找出管线布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实现事前管理,有效降低返工率。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出现可有效减少不同类型管线交叉、缩短施工周期、保障衔接科学性、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安装质量。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特点如下:(1)借助计算机软件可快速完成节点、施工图纸设计。
(2)在满足机电设备使用要求的基础上,综合平衡技术可以保障安装位置精准性、设定标高合理性,减少或避免交叉施工的冲突,加强各个工种配合,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要求。
(3)管线布设充分考虑施工流程对管线布设的要求,同时充分考虑管线、设备后期运维需要,先施工的管线应不影响后施工的管线,科学安排后续的维修与二次施工管线。
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综合平衡技术研究

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综合平衡技术研究建筑机电设备的安装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保证建筑机电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
管线的安装是机电设备安装中的重要方面。
为了保证管线在安装过程中的综合平衡,需要进行相关的技术研究。
管线的综合平衡技术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管道的布置、管道材料的选择、管道支架的设计和安装、管道连接的方式、管道系统的调试等。
管道的布置是保证管线综合平衡的基础。
在管道布置中,要考虑到管道的长度、弯头的数量和角度、管道的连通关系等因素。
合理的管道布置能够减少管道的压力损失和流动阻力,提高管道的运行效率。
管道材料的选择也是保证管线综合平衡的关键要素。
不同的管道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包括耐压性能、耐腐蚀性能、导热性能等。
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可以降低管道的阻力和损失,提高管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管道支架的设计和安装也是保证管线综合平衡的重要环节。
合理设计和正确安装管道支架可以有效地支撑管道,减轻管道的重量和压力,防止管道的变形和漏水。
管道支架的材料和结构也需要根据管道的特点进行选配,以提供良好的支撑和保护效果。
管道连接的方式对于管线综合平衡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常见的管道连接方式包括焊接、螺纹连接、法兰连接等。
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可以保证管道的密封性和稳定性,减少管道的泄漏和损失。
管道系统的调试是保证管线综合平衡的最后一环。
在管道系统调试中,需要进行管道的排气、检测管道的泄漏、测量管道的压力和流量等工作。
通过这些调试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管道系统中的问题,保证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
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综合平衡技术研究

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综合平衡技术研究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机电设备的广泛应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的管线综合平衡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管线综合平衡技术是指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达到管线系统的各项参数平衡,使得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保持稳定性。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应用案例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对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的管线综合平衡技术进行全面的探讨和研究。
一、技术原理1. 管线综合平衡的概念管线综合平衡是指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通过对管线系统的流量、压力、温度和水质等参数进行合理调控和平衡,保证管线系统能够有效运行并满足设计要求。
管线系统的平衡是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能效。
管线综合平衡的原理主要包括资料调查、方案设计、系统调试和运行维护等环节。
首先需要对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相关资料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包括建筑结构、设备布置、管线走向等方面的信息。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方案设计,确定管线系统的布局、管径、阀门设置等参数。
接着进行系统调试,通过调整阀门、泵的运行频率等手段,使得系统中的流量、压力、温度等参数能够达到平衡状态。
最后是系统的运行维护,通过定期检查和调整,保证系统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行。
二、应用案例2. 商业写字楼给排水系统的管线综合平衡在某高层商业写字楼的给排水系统安装工程中,通过合理设计和施工,成功实现了系统中的排水管线的综合平衡,保证了高楼层排水系统的正常排水和防漏。
这一技术在高层建筑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三、发展趋势1.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未来,管线综合平衡技术将借助自动化技术,实现对管线系统参数的自动检测和调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多能源综合利用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多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在建筑机电设备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未来,管线综合平衡技术将与多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相结合,实现对多种能源的统一调控和平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

区域治理技术创新与展望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秦伟新疆克虏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各领域均迅速发展,尤其是在科技进步非常明显的环境下,人们对建筑工程的功能要求越来越多,因此应用在建筑工程的机电设备也越来越丰富。
目前建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管线布置是影响该环节的关键内容,而新型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应用在其中具有必要性,避免出现因为现场查看不足和实际数据采集不完善而引起的施工过程不规范问题,进一步影响管线布置的合理性。
关键词:建筑机电设备;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一、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综合平衡技术主要指民用建筑在进行机电设备管线布置的时候所采取的一系列技术,其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主要是安装机电设备安装管线布置中的给排水、通风空调、电气、消火栓、消防喷淋及必要的智能控制管线等。
在机电设备管线布置过程中使用综合平衡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能够更好的落实相关安装要求,同时也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优化,从而能够更好的确保工程质量,因此需要重点加强对其的研究。
二、机电设备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要求和原则1机电设备管理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要求工作人员在进行建筑机电设备管线布置时,必须做好预算工作,通过控制工程成本预算,促进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顺利开展。
如果工作人员在施工完成后进行支架拆卸时,可以通过应用支吊架降低拆卸工作量,实现降低人工费用的目的。
此外工作人员该需要规划选择安装位置,将管线基本功能的合理使用和管线合理运行作为基本原则,选择合适的位置。
在进行管线布置排列时,工作人员必须考虑后期的维修工作的开展。
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施工设计图的完善,尤其是节点位置的调整,即利用绘图软件进行分层优化,通过放大处理进行管线交叉问题的改善。
此外还可以通过绘制平面图对设计图纸中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改,严格依据场地勘察数据进行设计图纸与实际不符地方的纠正,避免因为设计图纸问题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综合平衡技术研究

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综合平衡技术研究引言: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是现代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项工作。
机电设备多为复杂的管线系统,包括给排水、消防、暖通以及电力等各类管线。
对于一个建筑来说,准确、合理、经济地安装管线是确保机电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针对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的管线综合平衡,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一、管线平衡的概念和意义二、管线综合平衡的主要内容三、管线综合平衡的原则和方法四、管线综合平衡技术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的应用五、管线综合平衡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六、管线综合平衡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一、管线平衡的概念和意义管线平衡是指在给定的操作条件下,通过合理的调整和控制,使管线各部分的压力、流量等参数处于合理的平衡状态。
管线综合平衡是在管线平衡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多个管线系统之间的平衡关系,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运行管理,使各个系统之间相互协调,实现整个建筑机电系统的平衡。
管线平衡的实现可以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管道的过载或过压现象,提高管道的使用寿命,减少能源和材料的损耗,提高安全性和经济性。
二、管线综合平衡的主要内容管线综合平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压力平衡:保证各个管道的压力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过高或过低的压力对设备的损害。
2.流量平衡:确保各个管道的流量达到设计要求,避免过大或过小的流量对设备性能的影响。
3.温度平衡:在给排水和暖通管道中,确保介质的温度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冷热交替对设备的损害。
4.材料平衡:通过合理的选择和配比,确保管道材料的使用量和种类符合设计要求,节约材料资源。
三、管线综合平衡的原则和方法管线综合平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1.合理设计原则: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的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各个管道系统之间的平衡关系,合理确定管道的直径、长度、坡度等参数,保证每个管道系统的平衡。
2.合理调整原则:在管道系统的施工和调试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管道进行合理调整,包括调整管道的布置、管道的连接方式、管道的材料等,以确保管道的平衡。
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综合平衡技术研究

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综合平衡技术研究随着建筑机电设备的发展,管线的安装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保证管线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公司必须掌握管线综合平衡技术。
管线综合平衡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可以保证管道的流量、压力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综合平衡技术的研究。
一、管线综合平衡技术的概述管线综合平衡技术是指通过对管道系统中液体或气体的压力、流量、速度、动能和势能等因素的综合考虑,使其达到一定的平衡状态,从而保证管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管线综合平衡技术在建筑机电设备中的应用是重要的。
建筑机电设备中常用的管道系统有给水、排水、供暖、通风等。
为了保证这些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采用管线综合平衡技术。
管线综合平衡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管道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管道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条件进行分析与设计,包括管径、长度、材料、安装位置等方面的参数。
根据不同系统的特点,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法,并进行系统的模拟和计算,以保证管道系统的平衡性。
2.流量公式的确定。
流量公式是对流速、管径、管道里的压力、液体的密度等因素的综合运用,以计算管道中流体的流量。
在管道系统的设计和综合平衡技术的研究中,需要确定合适的流量公式,以计算和预测管道流量和压力等参数。
3.管道的水力特性和性能参数的计算。
在管道系统设计之前,需要考虑管道的水力特性,包括压力、流速、流量,以及液体水头和水位等参数。
同时还需要计算出管道的性能参数,包括阻力、泵的扬程和功率、风机的风量和功率等参数,以保证管道系统正常运行。
管道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管道运行时的力学、物理和化学特性的稳定性。
特别是对一些对设备运行有影响的稳态和短暂性不稳定状态,需要进行仔细分析,以确保管道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管线综合平衡技术在建筑机电设备中的应用很广泛。
例如,在给水管道系统中,水泵的扬程、水阀的开度和管道的流量都需要合理平衡,以保证给水系统的稳定运行;在排水系统中,需要保证排水孔的流量和管道的压力等参数的平衡;在供暖系统中,需要根据室内的温度变化调整供热量和温度,以保证供暖系统的平衡;在通风系统中,需要考虑风机的运行参数、管道的阻力和流量等,以保证通风系统的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的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
摘要:本文呢介绍了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分析和探讨了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在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
中图分类号:tv7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一项应用于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技术,属工程管理的范畴,内容涉及到建筑机电工程中通风空调、智能化控制、电气、消防喷淋及消火栓、给排水等专业的管线安装技术。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成本控制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能主动进行成本控制。
例如,采用综合支吊架可减少施工后的拆改工作量,排布好管线可减少窝工损失、降低人工费用等。
2) 位置要求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能在保证功能的情况下,解决管线设备的标高和位置问题,避免交叉时产生冲突,同时还能配合并满足结构及装修的各个位置要求。
3) 维修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在排列各种管道( 线) 时能考虑施工顺序对不同管线的要求及运行管理维修的需要,能考虑先施工的管道( 线) 不影响后续施工的管道( 线) ,还能考虑对需要维修和二次施工管道( 线) 的安排。
4) 工期的影响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能较快完善节点设计和
施工详图设计,更好地节约施工工期,避免各专业管路( 线) 交叉重叠、衔接不当而造成返工浪费,提高工程质量并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2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原则
在计算机上进行优化设计,需结合现场实际和施工图纸,按照设计和业主对各使用功能区的标高要求,先规划出各区域管线布置基本框架。
同时基本确定该区域综合管线的排列。
管线排列应遵循 3个重要原则: 管线平面定位、管线排列原则、管线交叉避让原则、穿梁原则。
1) 管线平面定位管线平面定位应遵循: 先大后小、先繁后简,先重点部位、后次要部位,先主干后分支,先风管后水管、再电气配管,先无压后有压。
各类管槽走向统一规定,构件统一制作,统一标准; 同类管线集中布置,按照规范合理布置支架,充分利用组合支架,加大空间利用率。
同时,还要考虑管线的种类、外形尺寸、保温厚度、支架尺寸、规范对相应管线的间距要求、施工操作空间、预留管线位置、检修通道等诸多因素。
2) 管线排列原则管线的排列间距以利于对管道、阀门及保温层、电缆桥架、风管进行安装和检修为原则。
管线排列应遵循“通风管路排列在上、液体管路排列在下”,“保温管路排列在上、不保温管路排列在下”,“热水管路排列在右、冷水管路排列在左”的原则。
3) 管线交叉避让原则管线尽量水平避开,减少交叉。
各类管线
交叉翻弯时一般遵循“电气让水管”、“水管让风管”、“分支管让主干管”、“小口径管让大口径管”、“有压管让无压管”、“低压管让高压管”、“常温管路让高温或低温管路”、“一般管道让工艺管道”、“同等情况下造价低的让造价高的”,也就是符合管线综合平衡的技术要求和经济要求。
技术要求主要考虑施工规范要求、施工便利、施工维修空间等; 经济分析则是经济量化的比较,就是“翻弯造价低的管线让翻弯造价高的管线”。
以管线布置基本构架为基础进行综合平衡,通过基本构架力求避开大量管线层交叉,尽可能减少协调和管理难度。
但具体调整必须根据图面管线情况,结合功能要求、现场实际、施工工序要求并做好经济和质量、工效对比分析,细化平衡。
4) 在公共区域管线布置困难位置可以利用结构梁高空间,进行穿梁布置。
3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流程图及需细化的工作
3. 1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工作
1) 收集初步的施工资料,包括施工设计资料、施工图纸、现有设备参数及相关设计与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 进行初步管线综合工作,并配合结构施工提供相应的结构留洞位置。
3) 各专业作详细深化,包括单项专业管线走向的合理布局以及指导施工的要求及说明。
4) 根据各机电专业深化图,在符合机电设计及施工验收各项规
范的基础上进行管线综合布置,尽量减少管线交错,使之走向顺畅、布局合理,并附以剖面图表述。
5) 在深化设计过程中将充分考虑日后维修及维护的可能性,合理地安排装饰区域的开关及阀门位置,确保使用、维修及保养过程中的可操作性。
6) 充分考虑装饰区域的机电完成标高,以保证装饰的最佳效果。
7) 配合装饰要求,综合考虑设备末端的布局合理性。
8) 加强现场踏勘,及时配合现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提高深化设计对施工的指导能力。
9) 加强设备参数修改、设计修改通知单及业主指令等各类变更资料的收集,及时提出修改方案,供业主及设计单位审批,减少返工。
3. 2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流程( 见图 1)
4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应用实例
以世博村 d 地块公寓式酒店为例,该工程参与管线综合布置的专业包含给排水、消防、电气、通风空调、弱电等涉及机电安装的所有专业,具体管线包括风管、空调水管、给排水管、消防水管、喷淋水管、桥架、线槽等。
综合布置的重点是在标准层公共走廊及各种管线竖井和机房管线布置。
以下以酒店标准层走廊为例进行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举例。
工程实际情况: 世博村 d 地块公寓式酒店标准层,建筑结构楼层高3 300mm,大梁高 750mm,梁底标高为 2 550mm,业主要求
的中间控制标高为2 300mm,走廊净宽为 1. 600m。
该走廊的机电管线有一路 200mm × 150mm 的强电桥架,一路 200mm ×150mm 的弱电桥架,一路 150mm × 100mm 的弱电桥架,一路 dn70 热水管,保温厚度为δ = 50mm,一路dn70 冷水管,一路 dn150 的喷淋总管。
管线如按照平行布置,即弱电桥架、热水管( 需保温) 、冷水管、喷淋管、强电桥架。
按 dn70 热水管道( 外保温) 为 170mm,冷水管道为 70mm,喷淋管道160mm,桥架及管道两边净距均为 50mm; 管道支架采用[10,桥架支架采用 c 型钢,进行计算,50 + 200+ 50 + 150 + 50 + 100 + 50 + 160 + 50 + 170 + 50 + 70+ 50 + 100 + 50 + 200 + 50 = 1 600 mm。
勉强按照走廊宽度可以排列管线,但维修空间和检修通道已经没有空间。
根据原则 4) ,在公共区域管线布置困难位置,可以利用结构梁高的空间进行穿梁布置。
因此,决定对最大管径 dn150 的喷淋管道进行穿梁布置,并且将两路弱电桥架进行梯形排列,减少所占空间,抬高了局部吊顶。
不仅满足了业主的标高要求,也留出了维修空间和检修通道。
布置对比如图2 和图 3 所示。
5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民用建筑现阶段施工特种设备多、工程体量大、人性化要求高、系统复杂、消防性能化设计要求苛刻、工期紧的特点,从优化施工方案着手,积极响应“绿色安装”行动的倡导,
以节约型、环保先行创“绿色安装”工程,加强施工质量决定必须应用好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
随着“绿色安装”理念在施工领域的不断提高,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更大程度上弥补现代建筑功能多,各专业设计没有进行综合协调的缺陷。
参考文献:
[1]卢艳军.浅析地铁机电设备安装中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及综合支吊架的合理设计与应用[j].城市建设,2010( 15) : 286.
[2]朱建杨.建筑工程中机电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08( 2) : 113 - 114.
[3]江辉.如何在机电管线布置中应用综合平衡技术[j].建材与装饰,2008( 5) : 310 - 311.
[4]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gb50015—200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2009 版) [s].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