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
集中供热系统

汇报人: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集中供热系统的概述 集中供热系统的优势 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原理 集中供热系统的应用场景 集中供热系统的未来发展
添加章节标题
集中供热系统的概述
集中供热系统的定义
集中供热系统 是一种将热源 产生的热量通 过热力管网输 送到用户端的
供热方式。
集中供热系统 包括热源、热 力管网和用户
方便用户使用
系统可以自动调节温度满足 不同用户的需求
集中供热系统可以提供稳定 的热源保证用户随时使用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PP等智能 设备远程控制供热系统方便
快捷
系统可以自动检测故障及时 通知用户进行维修保证供热
系统的正常运行
降低运营成本
集中供热系统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运营成本 集中供热系统可以减少设备维护和维修成本 集中供热系统可以减少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集中供热系统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环保成本
商业用热系统
商业建筑:如商场、写字楼、酒店等 工业园区:如工厂、仓库等 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体育馆等 住宅小区:如公寓、别墅等
集中供热系统的未来发展
智能化控制技术的应用
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为智能 化控制技术提供了支持 智能化控制技术的特点:实时监控、自动调节、故障诊断、远程控制等
集中供热系统的应用场景
城市供暖系统
应用范围:城市居民区、商业区、 工业区等
供暖效果:提高室内温度改善居住 环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供暖方式:热电厂、区域锅炉房、 地源热泵等
节能环保: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 污染
工业用热系统
化工行业:用于加热反应器 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供冷供热方案

供冷供热方案引言供冷供热方案是指为了满足建筑物内部的冷却和加热需求而设计的系统和设备。
在现代社会中,供冷供热方案在各种建筑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住宅、办公楼、商业中心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供冷供热方案,并探讨它们的优缺点。
一、集中供冷供热系统集中供冷供热系统是一种将冷却和加热设备集中放置在一处的方案。
该系统通常由冷却机组、锅炉、冷却塔等设备组成。
冷却机组通过制冷循环来提供冷却效果,锅炉则通过燃烧燃料来提供加热效果。
冷却塔用于散热,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集中供冷供热系统的优点是可以集中管理和维护,节省能源和维护成本。
同时,该系统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冷却和加热的效果,提高整体的能源利用率。
然而,集中供冷供热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特别是在大型建筑物中应用时。
此外,系统的故障可能会导致整体供冷供热效果的下降,影响建筑物内部的舒适度。
二、分区供冷供热系统分区供冷供热系统是指将建筑物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冷却和加热设备。
这种方案可以根据各个区域的需求独立调整冷却和加热效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分区供冷供热系统的优点是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需求进行灵活调整,提高舒适度。
同时,该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建筑物。
然而,分区供冷供热系统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每个区域都需要独立的设备,增加了建设和维护成本。
其次,系统的调节需要更多的人力和时间投入。
三、地源热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利用地下土壤或地下水作为热源或热汇的供冷供热方案。
该系统通过地下换热器将地下的热量转移到建筑物内部,实现供冷供热的效果。
地源热泵系统的优点是可以利用地下的稳定温度来提供供冷供热效果,具有较高的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该系统几乎不产生废气和废水,对环境友好。
然而,地源热泵系统的建设成本较高,需要进行地下换热器的安装和维护。
此外,该系统的效果受地下温度的影响较大,适用范围有一定限制。
四、太阳能供冷供热系统太阳能供冷供热系统是一种利用太阳能来提供供冷供热效果的方案。
承压式太阳能集中热水供应系统设计论文

承压式太阳能集中热水供应系统设计探讨【摘要】主要介绍了一种模块化承压式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的工作原理、特点及设计要求。
与常压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相比,能够更充分的利用太阳能,其热效率高,节能效果好。
【关键词】太阳能集中热水供应系统;集热器吸热效率;模块化;承压系统太阳能是地球上一切能量的主要来源,被誉为2l世纪以后人类可期待的最有希望的能源。
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其储量约为1.74×1014kw。
每年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约为130万亿吨标准煤,约为全球所消耗的各种能量总和的2×104倍。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突出,节能、环保日益受到人们重视。
而大力发展和使用太阳能,并不断优化太阳能系统,更高效的利用太阳能资源正是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
1 太阳能利用现状我国的太阳能资源相当丰富,全国有2/3以上地区年辐射总量大于502万k j/m2,年日照数在 2000 h以上,具有良好的开发条件和应用价值。
目前,越来越多的住宅、宾馆、宿舍楼、游泳池、公共浴池等场所采用太阳能作为其中央热水系统的主要热源。
因为太阳能资源随天气变化,并不能完全满足使用要求,为满足太阳能不足时的用热需求,通常采用电、燃煤或燃油(气)锅炉、空气源热泵或市政热力等作为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的辅助热源。
国内的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中太阳能集热器均在常压状态下集热。
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中的集热循环均为靠温差控制的开式循环,即:当集热器内的水温与保温水箱内的水温温差达到一定值后,集热循环泵启动,将集热器内的水顶入保温水箱;当两者之间的温差小于一定值时,集热循环泵停止运行,此时,集热循环管路内处于常压状态。
常压状态下,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效率相对较低,浪费了一部分可以利用的太阳能资源,这样就导致必然要增加辅助加热设备投资或者在使用中耗费更多的常规能源。
为了解决现有的常压式太阳能集热系统中太阳能集热器集热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文讨论一种模块化承压式太阳能集中热水供应系统,该系统集热效率高于常压式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能够有效减少辅助加热系统的能源消耗,更加节能、环保。
太阳能集中供热方案

太阳能集中供热方案引言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无限的能源,被广泛应用于供热领域。
太阳能集中供热方案是一种利用太阳能进行集中供热的方法,可以在节约能源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本文将介绍太阳能集中供热方案的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方案原理太阳能集中供热方案通过将太阳能进行集中聚焦,然后将聚焦后的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供给建筑物进行供热。
主要包括聚光器、热能转换器、热储存装置和供热系统等几个部分。
聚光器聚光器是太阳能集中供热方案的核心部分,它的作用是将散乱的太阳能光线聚焦到一个小区域内,提高太阳能的集中度。
聚光器常见的类型包括平面聚光器、抛物面聚光器和柱面聚光器等。
热能转换器热能转换器将聚光器聚焦后的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常见的热能转换器包括太阳能光热转换器和太阳能热电转换器两种。
太阳能光热转换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水或蒸汽供给供热系统;太阳能热电转换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通过电热转换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供给供热系统。
热储存装置热储存装置的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而来的热能进行储存,以满足建筑物供热的需要。
常见的热储存装置包括热水储存罐、热盐储存罐和石墨储热容器等。
供热系统供热系统将储存的热能输送到建筑物内,满足供热需求。
供热系统主要包括热水输送管道、供热设备和采暖设备等。
应用领域太阳能集中供热方案在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家庭采暖家庭采暖是太阳能集中供热方案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通过安装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能够实现对家庭的供热需求,并且能够大幅度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节约能源的同时降低能源成本。
工业供热工业供热是太阳能集中供热方案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许多工业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热能,太阳能集中供热方案不仅可以满足工业供热需求,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温室供热温室供热是太阳能集中供热方案的特殊应用领域。
温室中的植物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才能良好生长,太阳能集中供热方案可以为温室提供稳定的供热源,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

太阳能供热系统可分为短期储热集中太阳能供热和季节性储热太阳能集中供热。短期集中太阳能供热主要应用于别墅型住宅、乡镇医院、小型旅馆或老年公寓、集体宿舍和体育馆等,这种系统在夏季可提供80%?100%的生活热水,全年提供10%?20%的室内采暖和生活热水所需热量。国内日益增多的热水供应工程可以归入此类。季节性储热太阳能集中供热主要用于超过100套别墅住宅的小区,通过季节性大型储热设备可以弥补太阳辐射度在冬季的不足,因此全年可提供超过50%的供热和生活热水所需热量。
基于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小区集中供暖、供热水系统设计

基于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小区集中供暖、供热水系统设计————————————————————————————————作者:————————————————————————————————日期:ﻩ基于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小区集中供暖、供热水系统设计(青岛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张忠军200705172赵贺光200705173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太阳能利用的政策,以及利用的现状,以一栋住宅楼为例设计了基于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小区集中供暖、供热水系统,并分析了其经济性、可靠性和环保性。
关键词: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集中供暖、供热水中国作为一个耗能大国,能源结构却以化石能源为主,而化石能源的消耗带来了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显现,有专家预言,到2050年,太阳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将替代石油和煤炭,逐渐成为世界能源的主角。
建筑耗能是我国的能耗大户。
2000年,全国建筑能耗为3.56亿吨标标煤,占全国总能耗的27.8%。
在我国建筑能耗中,采暖能耗占很大的比例。
目前我国单位建筑面积的采暖能耗约比发达国家高2倍以上。
本文设计的基于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小区集中供暖、供热水系统将太阳能与建筑节能结合,有利于我国现行的节能减排政策。
我国太阳能采暖的研究开发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虽然已建成一些太阳能采暖系统的示范工程,但与太阳能组合系统的推广应用尚有一定距离。
太阳能热水系统在中国应用已十分广泛,但是大型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很少,本项目主要设计将小区的分户热水系统设计为集中建设在房屋顶部的大型太阳能热水系统。
该系统制造的热水主要是可用于冬季的的地热供暖,也可用于冬、夏季的供热水,由于地热供暖水温要求50℃左右,所以该系统可大大提高太阳能集热器的热利用效率。
从而更有效的利用太阳能。
太阳能采暖利用太阳能加热的系统,既可以为用户提供生活热水,又可以为住宅供暖。
实际上,太阳能采暖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基本构成是相似的,太阳热水系统通常由集热器、贮水箱、连接管路、辅助加热器、控制器等部件组成。
太阳能热水集中供热系统设计实例分析

太阳能热水集中供热系统设计实例分析摘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太阳能热水集中供热系统的应用现状及原理,指出了太阳能热水集中供热系统在供热效率和节能环保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通过某学校太阳能供热系统设计实例分析,对系统设计原则和集热器选型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为相关工程设计实践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太阳能供热系统、电辅加热、集热循环、集热器引言太阳能作为一种安全、经济、方便、卫生的清洁能源,在当今世界的能源危机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得到多种途径的开发利用。
我国大力提倡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使得太阳能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
本文通过某职业教育中心工程中太阳能热水集中供热系统的应用实例分析,对系统设计原则和集热器选型进行了总结,可以作为相关设计工作的参考。
一、太阳能供热系统特点及组成太阳能热水供热系统是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收集太阳辐射能把水加热的一种装置,是目前太阳热能应用发展中极具经济价值、技术较为成熟的一项应用产品。
供热系统一般主要由集热器、储水箱、循环水泵、连接管路和控制中心等部分组成。
连续供水集中太阳能热水系统具有供水品质好、节能环保、便于管理、使用费用低等特点,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工程设计实例分析某职教中心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2.5万平方米。
一期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二期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
其中,1#、2#宿舍楼均为地上六层,建筑高度23.6米,采用屋顶太阳能集热系统供各层公共浴室学生洗浴用水。
用水总量计算根据《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技术手册》相关用水规定,确定生活用水量。
本工程中单体宿舍容纳在校学生3200人,每层设男女浴室各2间。
取设计标准40升/人计算,供水模式为全天供水,太阳能系统日供热水100吨。
系统配置某职教中心工程,单体宿舍是以中部连廊为对称中心南北两侧功能对称的h型宿舍建筑。
设计中于每侧公共浴室上方屋面处设一太阳能水箱间。
单侧水箱间内设备配置如下:不锈钢水箱,有效容积为25m3,2台(贮热水箱和保温水箱)。
太阳能集中供热循环系统存在的问题与探讨

太阳能集中供热循环系统存在的问题与探讨在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中,一般设计人员都会考虑系统循环的问题,但是在安装时往往会因为一些其他原因而忽略了热水循环系统的安装问题,从而造成系统热效率严重降低,出现热水短路和断路问题。
本文就一些常见的热水循环系统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做一些探讨。
太阳能集中供热循环系统的概念:是指在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中,循环水通过每个集热单元的路径要相等或接近相等,从而使每个集热单元的热效率达到最大,保证整个系统的热效率最大化。
几种常见的热水不等程问题:一、管道安装造成的不等程问题案例11、错误的安装图例(见图1):图1错误的管道安装图例图1所示是常见的管道安装热水循环不等程案例之一,如果在安装时按照图1安装,就会出现循环水从右面的集热单元大量循环,而最左面的集热单元的循环很慢甚至不循环。
假如该系统是温差循环或者定温放水,一般集热系统的传感器安装在右面集热单元的上端,由于大量循环水从右面流过,是传感器温度下降很快,达到系统停止温度是,整个系统的循环就自动停止。
这时,在中间的集热单元和左面的集热单元里面还有大量的热水没有置换出,从而造成系统热效率降低。
2、正确的安装图例(见图2):图2正确的管道安装图例图2显示的正确的安装图例,这样安装就能保证系统循环时的等程,保证系统热效率最大化。
案例21、错误的安装图例(图3):图3 错误的管道安装图例图3所示是另一种常见的由于管道安装造成的热水循环不等程的案例。
如图所示,后一排的流程比前一排的流程要长,这样就造成前后排的循环水不等程。
2、正确的安装图例(图4):图4 正确的管道安装图例按照图4所示安装就保证了前后排的热水循环等程。
二、集热单元数量及安装方式造成的不等程问题设计人员在确定集中供热工程的集热面积时,一般会根据用水量、当地的光辐射强度等因素来通过下列公式计算确定集热面积:其中:Ac---直接式系统太阳能集热器总面积,㎡;Qw---日平均用水量,L;C---水的定压比热容,kJ/(kg﹒℃);ρr---水的密度,kg/L;tend---储水箱内水的终止设计温度,℃;tL---水的初始温度,℃;f---太阳能保证率,%;JT---当地太阳能集热器采光面上的年平均日辐照量,KJ/㎡;ηcd---太阳能集热器的年平均集热效率;ηL---管路及储水箱热损失率,无量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综述 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发展简况北京工业大学 底 冰☆ 马重芳 唐志伟 吴玉庭 魏加项摘要 介绍了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的概念、分类及在欧洲的发展状况,着重讨论了太阳能季节蓄能供热系统的各种蓄能方式;建议在我国开展太阳能集中供热的研究与工程示范工作,以应对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用能的增加和《京都议定书》中二氧化碳减排的要求。
关键词 太阳能短期蓄能集中供热系统 太阳能季节蓄能集中供热系统 节能De vel op m e nt st atus of c e ntral s ol ar h e atin g s yst e msBy Di Bing ★,Ma Chongfang ,Tang Zhiwei ,Wu Yuting and Wei JiaxiangAbstract Presents the concept ,class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Europe.Emphatically discusses the energy seasonal storage methods of central solar heating plants.Suggests that research and demonstration project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satisfy energy consumption of buildings along with urbanization and conform to Kyoto document about reduction of CO 2emissions.Keywords central solar heating plant with diurnal storage ,central solar heating plant with seasonal storage ,energy efficiency★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China①0 概述太阳能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我国的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发展很快,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欧洲国家在太阳能利用上做了很多开拓性的工作,了解他们在太阳能利用方面的发展动态对确定我国太阳能事业的发展方向将会很有裨益。
当前,欧洲除了继续研发、生产高性能的小型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外,更重视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的研究与工程示范工作。
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可以为建筑提供生活热水与冬季供暖。
由于可资利用的太阳辐射能量是随昼夜、天气状况、季节等因素变化的,大型太阳能系统要正常运行,必然要有蓄能装置,根据蓄存与使用能量的时间跨度可分为太阳能昼夜(或短期)蓄能供热系统CSH PDS (central solar heating plant s wit h diurnal storage )和太阳能季节蓄能供热系统CSHPSS (cent ral solar heating plant s wit h seasonal storage )。
前者主要为住宅、旅馆、医院、办公楼等建筑提供生活热水,通常这种系统按提供7,8月份生活热水负荷的80%~100%设计,一般可提供全年热水负荷的40%~50%。
后者主要为区域建筑供暖和供应生活热水,通常提供全年这两项热负荷的40%以上。
截止到2001年,在欧洲共建成55个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1],其中28个项目中的太阳能集热器面积在1000~2700m 2,另外27个项目中的太阳能集热器面积为500~1000m 2,项目主要集中在瑞典、德国、荷兰、奥地利、丹麦等国家。
上世纪70年代,由于能源危机,欧洲的科学家开始研究大规模使用太阳能的相关技术,为了便于①☆底冰,女,1973年8月生,博士研究生,讲师100022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暨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010)67391613E 2mail :dibing @ 收稿日期:20051111修回日期:20060123国家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成立了欧洲太阳能集中供热研究组织(European Large2Scale Solar Heating Network);80年代后,能源危机结束,相关太阳能的研究步伐有所放慢;90年代以后,人们认识到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许多国家又面临《京都议定书》要求二氧化碳减排的严峻形势,在这一背景下,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又重新得到了重视,如德国在1993—2003年由政府资助开展了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的研究与工程示范项目———Solart hermie22000,目前正在开展它的后续项目Solart hermie2000plus的研究工作。
1 太阳能短期蓄能集中供热系统太阳能短期蓄能集中供热系统由太阳能集热器、蓄热水箱、辅助热源、太阳能管网、供热管网与用户末端等部分组成,如图1a所示。
它的工作原理是太阳能集热器吸收的太阳能量由太阳能管网输送到蓄热水箱中,再通过供热管网输送到各家各户。
多余的热量暂时储存在水箱中,供夜晚和阴天使用。
若提供的热水温度不能满足要求,则使用辅助热源如锅炉等。
由于这种系统通常是提供生活热水的,因此供热管网是单向的。
这一系统与太阳能家用热水器相似,但它是一个集中供热系统,可为一栋建筑或一个小区提供生活热水。
根据欧洲示范工程的经验,它是一种工作稳定、性价比高的供热系统。
表1给出了在中欧、北欧地区这种系统图1 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示意图的部分设计参数推荐值,从中可以看出采用这种系统的供热费用较家用太阳能热水器低50%左右。
这是由于大型系统中太阳能集热器的单位价格因规模效应而大幅度降低,同时昼夜和短期蓄能系统中太阳能利用率高的原因。
在欧洲,这种太阳能的较大规模热利用技术是比较成熟的,已经应用到了实际工程中。
表1 中欧、北欧部分地区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设计参数推荐值[12]家用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短期蓄能集中供热系统太阳能季节蓄能集中供热系统系统最小容量至少为30套公寓或60人提供生活热水供暖面积不小于7000m2太阳能集热器面积1~1.5m2/人0.8~1.2m2/人 1.4~2.4m2/(MWh・a)蓄热容积1)/(m3/m2)0.05~0.080.05~0.1 1.4~2.1有效吸收太阳能量2)/(kWh/(m2・a))350~380350~500230~350太阳能提供全年生活热水负荷的比例/%5050太阳能提供全年热负荷的比例/%1510~20>40供热费用(德国)/(欧元/(kWh))0.15~0.30.08~0.150.17~0.4 1)指水容积;2)指平板集热器吸收的太阳能2 太阳能季节蓄能集中供热系统太阳能季节蓄能供热系统由太阳能集热器、季节蓄能装置、辅助热源、换热器、太阳能管网、供热管网与用户末端等部分组成,如图1b所示。
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夏天太阳能集热器收集的热量除一部分供用户使用外,相当大的部分通过换热器送入蓄能装置中储存起来;冬季将季节蓄能装置中的热量提取出来,通过供热管网输送到用户末端。
在这种系统中,太阳能通常提供全年热负荷的40%~70%,其余部分由辅助热源如锅炉、热泵等提供。
这种系统实现了太阳能量跨季节的储存与使用,其中蓄热装置的效率和造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目前蓄能装置有以下几种:热水蓄能(hot2water heat store)、地下埋管蓄能(duct heat store )、含水层蓄能(aquifer heat store )、砾石水蓄能(gravel 2water heat store ),如图2所示。
图2 太阳能季节蓄能的方式2.1 太阳能季节蓄能集中供热系统的蓄能方式2.1.1 热水蓄能这种蓄能方式是在夏季将太阳的热量储存在钢罐或水池的水里,由于水的密度、比热大,单位容积的蓄热量大,同时蓄热和取热的速度也快,因此这是应用最多的一种季节蓄能方式。
在欧洲的气候条件下,蓄热容积可按每m 2集热器1.4~2.1m 3来设计,水的蓄热和放热温度在95~35℃之间。
蓄热容积较小时采用钢罐,钢罐容积一般不超过5000m 3,容积再大则采用水池蓄水的形式,这主要是从经济性上考虑。
通常蓄水池部分或全部埋在地下,水池上、下及周边是混凝土砌体,外侧敷设保温材料,为了防止水和蒸汽渗漏(透),通常在墙体内部设置一层不锈钢衬板,蓄水池顶部可以做成固定或浮动的,目前已经建成的示范项目中的水池容积为3000~80000m 3。
德国Hamburg 2Bramfeld 太阳能季节供热项目是一个采用水池蓄水的系统,蓄水设计温度为60℃,系统的主要设计参数见表2。
这一系统实际供暖情况较好。
当前热水蓄能方面的研究热点是改进、发展现有及新型的蓄水罐(池),以降低蓄热量损失和蓄水罐(池)的建造费用,提高整个系统的经济性。
德国Hannover 项目[2]采用高密度防渗混凝土墙体,同时承担承重、围护和防渗的功能;德国Ilmenau 技术大学项目[2]采用带有玻璃纤维的强化塑料取代传统的混凝土墙体,这些降低建筑造价的新型蓄水罐(池)是否能解决水和蒸汽的渗漏(透)问题还需要经历长时间的系统运行来检验。
表2 太阳能季节蓄能集中供热项目的部分设计参数[12]Hamburg 2Bramfeld Neckarsulm (一期)Rostock 2Brinckmansh he Chemnitz供暖面积/m 2148002000070004680全年热负荷/(G J/a )5796598717902063集热器面积/m 2300027001000540蓄能装置体积/m 3450020000200008000太阳能供热量/(G J/a )284029951110619太阳能供热占全年负荷的比例/%49506230 注:1)除Chemnitz 项目采用真空管集热器外,其余三个项目均使用平板式集热器;2)倒数第1,2行的数值为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达到稳态时的参数。
2.1.2 地下埋管蓄能目前地源热泵系统在我国发展很快,而采用地下埋管蓄能与地源热泵系统的地下部分很相似。
将地下埋管放置在竖井里,通过竖井中循环液的流动将太阳能量储存在地下土壤、岩石中,这与地源热泵夏季向土壤中的散热过程相同;冬季用地下埋管中的循环液将热量从土壤、岩石中取出供用户使用。
竖井中的管子可采用单U 型管、双U 型管或套管,在欧洲常用双U 型管。
竖井的深度在30~100m 左右,在蓄热区的顶部敷设保温层以减少热量损失。
由于土壤单位容积蓄热量要比水小很多,因此蓄热所需的土壤容积较大;由于蓄热和取热要依靠土壤的导热,因此蓄热和取热的速度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