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管网水力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合集下载

给水排水管网模型课件

给水排水管网模型课件
采用先进的测量和监测技术,获取更准确、全面的数据,提高模 型参数的精度。
参数敏感性分析
分析模型参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程度,确定关键参数并进行精确 标定。
参数校准与验证
建立有效的校准和验证方法,确保模型参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模型应用的拓展
跨领域应用
将给水排水管网模型应用于其他领域,如环境工程、交通工程等。
模型的应用领域
城市供水
雨水排放
用于模拟城市供水系统的运行状态, 优化调度,提高供水水质和降低运行 成本。
用于模拟城市雨水排放系统的运行状 态,预测暴雨时洪峰流量,优化调度 和控制策略,降低城市内涝风险。
污水处理
用于模拟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状态,优 化处理工艺和控制策略,提高污水处 理效率和降低能耗。
给水排水管网模型的建立
模型建立的方法和步 骤
01
02
03
04
确定建模目标
数据收集与处理
明确模型用于解决的具体问题, 如水量预测、水质模拟等。
收集给水排水管网的相关数据, 如管道长度、管径、流量等,
并进行预处理。
模型建立
根据收集的数据,选择合适的 数学模型,如线性回归模型、
神经网络模型等。
模型参数估计
利用已知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 估计。
复供水计划,降低事故影响。
给水排水管网模型的局限 性
数据获取的局限性
模型数据不完整
01
由于管网数据的采集和整理存在困难,导致模型所需的数据可
能不完整,影响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
数据更新不及时
02
给水排水管网数据的变化较快,但数据的更新往往滞后,导致
模型不能反映实际情况。
数据质量参差不齐
03

水力模型在智慧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水力模型在智慧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水力模型在智慧供水系统中的应用1. 智慧供水系统概述智慧供水系统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智能化水务管理系统,它通过网络化的传感器、监测设备和数据分析平台,实现了对供水管网、水质、水压等信息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智慧供水系统可以提供准确的供水预测、管网健康状态分析、节水用水建议等功能,为城市水务管理部门提供了强大的决策支持和运行控制能力。

智慧供水系统的建设需要综合运用包括水力模型在内的一系列技术手段,其中水力模型是智慧供水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水力模型是利用数学模型描述供水管网水压、流量、水质等物理特性的工具,通过对供水系统进行仿真和优化,为智慧供水系统的监测、调控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2.1 供水管网设计和规划在智慧供水系统的建设初期,水力模型可以用于供水管网的设计和规划。

通过对城市供水系统的地理信息、管网结构、水源和水质等数据进行建模和分析,可以有效评估管网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运行效率,为供水系统的设计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水力模型,可以对供水管网进行仿真、优化设计,提高供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抗灾能力。

2.2 管网运行状态监测2.3 供水系统优化和管理2.4 紧急事件应对和决策支持智慧供水系统结合水力模型的技术手段,能够对管网发生的紧急事件进行快速响应和决策支持。

在供水系统出现故障或水质问题时,水力模型可以通过实时仿真和数据分析,提供对应的处理建议和控制策略,帮助水务管理部门迅速做出决策,减少损失和影响。

3. 水力模型在智慧供水系统中的发展趋势随着智慧供水系统的不断发展,水力模型在其应用中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未来,水力模型在智慧供水系统中的应用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3.1 高精度化未来,水力模型在智慧供水系统中的应用将不断追求高精度化。

随着传感器和监测设备技术的不断进步,智慧供水系统可以获取更加精准的供水管网数据,水力模型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更精确的仿真和预测,提高供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供水管网中水力稳态模型的建立与优化

供水管网中水力稳态模型的建立与优化

供水管网中水力稳态模型的建立与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城市供水系统的建设日趋重要。

作为城市供水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供水管网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为了使供水管网的运行更加高效稳定,我们需要建立和优化供水管网中的水力稳态模型。

一、供水管网的组成供水管网包括水源、水处理、输水管道、配水管道和用户等组成部分。

其中,输水管道和配水管道的长度较长,分布范围广,是供水管网水力稳态模型建立的关键组成部分。

二、供水管网中水力稳态模型的建立重要性为了使供水系统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我们需要建立一套供水管网中水力稳态模型。

水力稳态模型可以模拟供水管网中的水流情况,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供水管网的运行状况,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将供水管网的运行效率提高到最优状态。

三、供水管网中水力稳态模型的建立方法及注意事项1.收集供水管网基础信息在建立供水管网的水力稳态模型前,我们需要对供水管网进行彻底的调研和了解,收集供水管网的基础信息。

包括供水管网的位于城市的哪个位置、供水管网的大小、管道的长度、截面积、径流速度等。

2.建立供水管网模型我们可以使用水力学软件建立供水管网水力稳态模型,包括流量公式、流速方程、摩擦系数的选择和计算等等。

水力模型的搭建需要基础的水力学知识,因此需要专业工程师的指导。

3.模型的优化建立水力稳态模型后,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模型的优化。

例如,在考虑配水管道和输水管道时,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管道的截面积和流速,来提高管道的传输效率。

四、供水管网中水力稳态模型优化的作用1.优化供水管网的设计和运行通过优化供水管网的设计和运行,我们可以实现更加高效、安全、稳定的供水服务。

2.实现供水管网的智能化管理建立水力稳态模型可以为供水管网的智能化管理打下基础。

提高智能化程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监控管道运行状况,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3.保障城市供水的安全与稳定优化供水管网可以增强城市供水的安全与稳定性,减少因供水管网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

银川市多水源复合供水管网水力建模及应用

银川市多水源复合供水管网水力建模及应用

银川市多水源复合供水管网水力建模及应用主要介绍了银川市多水源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的建立过程,分别就建模过程中的拓扑结构建立、用水量分配、现场测试、模型校验等环节进行了重点阐述,建模过程和成果表明,充分利用供水企业已有的信息管理系统,可有效提高管网水力建模的效率,通过丰富在线监控设备,可以有效提高水力模型的精度。

标签: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多水源系统;计算机仿真1 引言建立给水管网的计算机动态水力模型和水质模型是当前国内外给水管网优化设计和运行工况分析最有效的手段。

在发达国家如欧、美等国自80年代起开始使用这项技术,用计算机给水管网动态水力模型进行实际的供水管网系统各种工况的模拟分析,显著地提高自来水行业的管理和运行水平,并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供水管网建模在国内的部分城市的供水企业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还有一些城市的供水企业也正在积极的调研准备中,预期在未来的五到十年见,供水管网建模将在供水企业中普遍开展,这是供水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科学管理的必然选择。

随着银川市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给水设施建设和管理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银川中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服务人口70多万,供水服务区域覆盖三区两县一市,服务面积达到70平方公里。

目前银川市的供水水源由地面水厂和直供井构成,全市有六个水厂和十九个直供井。

全市分西夏区、金凤区和兴庆区等三个区独立供水。

全市供水能力近30万m3/d。

随着供水规模不断扩大,提高供水领域的科技含量受到了领导层的极大的重视,特别是在水务集团公司信息化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等方面,已经建立了集团营业抄表计算机管理系统、给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GIS)、管网压力分布实时采集和监测系统(SCADA)。

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给水管网动态实时水力模拟计算机软件开发项目,为进一步提高管网的运行管理水平和优化调度奠定了良好的现代化技术基础。

2 模型的建立通过市场选择比较,最终选定上海三高宏扬供水管网模拟软件作为软件系统平台,依托上海三高计算机有限公司和同济大学的技术力量完成建模。

供水管网在线模型建设的关键问题与应用展望

供水管网在线模型建设的关键问题与应用展望
与数据挖掘/人工 智能的结合
适配的监测网络
自适应校核技术 的完善
在线模型建设应用展望
谢谢!
影响因素众多
管网拓扑结构 管道摩阻系数 节点流量 阀门状态 水池水位 水泵特性曲线 ……
传统的离线模型的困境
• 模型的现势性?
• 节点水量变化时间持续性 • 节点水量变化的空间不均匀性 • 未知漏损状态、突发异常状态
3月15日
7月11日
在线模型的提出
• 充分利用大量的监测数据
• 提升模型校核精度 • 提升模型适应性
• 最优化算法
在线模型建设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监测数据质量控制与实时处理
流量计
远传水表
压力计
在线模型建设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模型的自适应校核
在线模型建设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异常机制的处理
爆管事件&修复过程
泵/阀操作
压力异常波动
2018.1.1-2018.6.30
在线模型应用展望
在线模型建设的核心技术
0
• 水力分析方法(压力驱 = Qajvl
Q
req j
H
j

H min j
H des j

H min j
1
m
, ,
Hj

H min j
H min j
<
Hj
<
H des j
动/流量驱动)
Q req j
,
Hj

H des j
• 数据分类算法
• 神经网络算法(预测/异 常检测)
∆q1
+
∂FL(0) ∂∆q2
∆q2

给水排水系统水力模型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给水排水系统水力模型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给水排水系统水力模型的创新与应用研究一、引言首先,论文将介绍给水排水系统水力模型的重要性。

建立精确、可靠的给水管网水力模型直接影响到给水系统优化决策方案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给水排水系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对水力模型的创新与应用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水力模型的基础理论与分类(1)、水力模型的基础理论水力模型主要基于水力学原理进行构建。

水力学是研究液体在静止和运动状态下的力学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在给水排水系统中,水力模型主要涉及到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如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等。

连续性方程:连续性方程是描述流体流动过程中质量守恒的原理。

在给水排水系统中,连续性方程可以用来描述管道中水流的质量守恒,即流入管道的水流量等于流出管道的水流量与管道中水流量变化之和。

动量方程:动量方程是描述流体流动过程中动量守恒的原理。

在给水排水系统中,动量方程可以用来分析管道中水流的速度分布、压力分布以及管道与水流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能量方程:能量方程是描述流体流动过程中能量守恒的原理。

在给水排水系统中,能量方程可以用来分析水流在管道中的能量损失、水泵的扬程与流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管道系统中的能量平衡等。

此外,水力模型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流体的粘性、管道的摩阻系数、水流中的气泡和杂质等。

这些因素都会对水力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产生影响。

(2)、水力模型的分类水力模型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式:按照模拟的对象分类:给水系统水力模型:主要用于模拟城市给水系统的运行情况,包括水源、水厂、泵站、管网等组成部分。

排水系统水力模型:主要用于模拟城市排水系统的运行情况,包括雨水管网、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等组成部分。

综合水力模型:同时模拟给水和排水系统的运行情况,实现给水排水系统的整体优化和管理。

按照模拟的精度分类:静态模型(或稳态模型):模拟的是系统在一个时间点上的工况,不考虑时间因素。

城市供水调度工作中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系统的应用

城市供水调度工作中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系统的应用
四、城市供水调度工作中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系统反思
在对相关情况进行系统化分析后,要整合有效的监督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系统的价值和优势[6]。建立相关系统就是为了有效整合供水调度和生产资源,提高工程操作管理水平,避免系统运行过程中调度操作和决策的盲目性,借助水力模型的应用和管控,能在解决管网系统运行情况的同时,保证调度工作能按照标准化流程有序进行,维护调度工作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水平。
[9]高全超.城市供水管网漏损区判定及漏损量估计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
[3]梁景洪.浅谈供水调度SCADA系统在城市供水网点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2):121-122.
[4]朱彬.数据驱动的城市供水管网水压传递建模及天级需水量预报[D].上海交通大学,2015.
[5]王兴涉.利用压力采集系统科学调度城市供水[C].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设备材料工作委员会第三届调度监测、自动控制设备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2013:35-42.
第三,拓展应用效果,要从传统管理理念中跳脱出来,确保拓展和应用的简单化工作能满足B/S系统,践行应用流程的简化要求,保证相关数据的完整性,也能为供水调度智能化决策提供保障。要建立模型的在线模拟机制,主要是应用离线静态和动态模型,能满足实时运行的所有需求,只有在GIS系统推进作用下,才能维护供水调度工作的完整性和成熟度[9]。
关键词:城市;供水调度;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系统;应用
行过程中的供水水压、水量以及水质不受到外界影响,在实际操作工作开始前,要对边界阀门进行操作处理,利用模型模拟完全关闭以及打开的工况参数,以保证供水调度工作运行效率。
(一)模型录入
在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系统应用体系中,数据录入是最基本的要求,要对模型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定位处理,整合其实际运行效率,结合阀门的阀门卡位置对GIS系统中的坐标予以判定,建立基础性定位模型,见图三。相关部门结合工况运行数据和相关信息,维护数据更新和数据处理效果,尤其是对水泵开关以及水池水位等基础信息进行整合以及处理,从而完善数据管理结构[4]。

给水管网水力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给水管网水力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作者简介:慕洪生(1969-),高级工程师,从事水利水电规划设计和 建设方面的工作。 收稿日期:2013-03-13
河谷横断面总体形态呈“ V ”型。两岸地形坡度陡峭,冲沟发 育。地形坡度38°~53°,并有部分陡崖地形连续分布,植被 稀疏。 云南省侧进场道路多修建在一巨大滑坡体的陡坡上,但在 后期运行过程中,在道路桩号0.00+390.00~0.00+480.00 m段出 现塌方,需修建高边坡挡土墙。
潜水轴流泵振动浅析
导读:轴流泵多工况空化特性数值计算,大型卧式轴流泵水导轴承的运用,轴流泵在运行
中的故障分析,大型卧式轴流泵水导轴承的运用,大型斜式轴流泵装置的数值模拟与优化。
中国学术期刊文辑(2013)
目 录
一、理论篇 校核给水管网水力模型 1 分区计量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的流量分配 3 高气体含量液体输送离心泵水力模型设计优化技术的研究 给水管网水力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16 供水管网水力模型校验和分析研究实例 19 管网水力模型在供水高峰调度中的应用 35 基于 AQUISOperation 的水力模型建设和应用 40 基于微观水力模型的中途增压泵站设置方案分析 44 乐昌峡水电站进水口水力模型试验研究 48 利用供水管网水力模型辅助爆管点定位方法研究 53 利用水力模型评估供水泵站拆除产生影响 56 二、发展篇 浅谈大型供水企业建立水力模型思路分析 58 59 浅谈水力模型在城市排水管网改造中的应用 62 沙河水库主坝泄洪闸水力模型试验研究 65 绍兴市给水管网水力模型的建立和校验 70 水力模型在老城区供水管道改造中的应用探讨 75 岩石裂隙非饱和水力模型及其模拟计算 78 油田注水管柱水力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84 在 GIS 平台上建立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的方法探讨 88 中山市给水管网水力模型的应用与建议 9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慕洪生
(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吉林长春
潜水轴流泵振动浅析
导读:轴流泵多工况空化特性数值计算,大型卧式轴流泵水导轴承的运用,轴流泵在运行
中的故障分析,大型卧式轴流泵水导轴承的运用,大型斜式轴流泵装置的数值模拟与优化。
中国学术期刊文辑(2013)
目 录
一、理论篇 校核给水管网水力模型 1 分区计量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的流量分配 3 高气体含量液体输送离心泵水力模型设计优化技术的研究 给水管网水力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16 供水管网水力模型校验和分析研究实例 19 管网水力模型在供水高峰调度中的应用 35 基于 AQUISOperation 的水力模型建设和应用 40 基于微观水力模型的中途增压泵站设置方案分析 44 乐昌峡水电站进水口水力模型试验研究 48 利用供水管网水力模型辅助爆管点定位方法研究 53 利用水力模型评估供水泵站拆除产生影响 56 二、发展篇 浅谈大型供水企业建立水力模型思路分析 58 59 浅谈水力模型在城市排水管网改造中的应用 62 沙河水库主坝泄洪闸水力模型试验研究 65 绍兴市给水管网水力模型的建立和校验 70 水力模型在老城区供水管道改造中的应用探讨 75 岩石裂隙非饱和水力模型及其模拟计算 78 油田注水管柱水力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84 在 GIS 平台上建立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的方法探讨 88 中山市给水管网水力模型的应用与建议 90
8
12
农业工程
PSOt校核给水管网水力模型
周建力
(四川省成都市信息工程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成都 610000)
摘 要 校核给水管网水力模型中漏损系数来提高模型精度。通过模拟给水管网多工况运行,收集足够的校正数据,利用PSOt进行计算。 算例分析表明:采用上述方法校核后所得的给水管网节点压力值与实际管网节点压力值较为匹配。 关键词 PSOt; 管网漏损; 漏损系数; 水力模型 中图分类号 TU 991.33 文献标志码 B
N
式中 f 为待优化的目标函数( c 即为管段漏损系数); N 为 校核工况数;n为已知压力节点的个数;H 0i为在第t个工况下第i 个节点的实测压力;Hi为在第t个工况下第i个节点的模型计算压 力。 约束条件: minni≤ni≤maxni 在满足边界条件的同时,节点压力计算应同时满足给水管 网的连续性方程和能量平衡方程。该优化问题为复杂型约束的 非线性问题。利用传统的非线性规划法、灵敏度分析法和解析 法求解该问题复杂且难度颇大,笔者采用PSOt进行校核计算。
表1 算例管网参数
节点号 2 3 4 6 7 8 9 10 水源 水池 基本流量/ (L/s) 15 15 10 15 20 10 10 15 0 0 地面标高/m 时段 710 700 700 700 695 710 695 690 800 850 0-1 1-2 2-3 3-4 4-5 5-6 节点流量 变化系数 1.0 1.2 1.4 1.6 1.4 1.2 管段 管径/m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00 450 450 500 35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350
2 给水管网漏损校核模型
最优化模型的思路是在满足给水管网水力平衡和校核参数 取值范围等约束条件下,寻找最优待校核参数的取值,使管网
作者简介:周建力(1986- ),硕士在校生,从事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方 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2013-03-11
226 北京农业 2013 年 3 月下旬刊
农业工程
高的目标函数值为最小[4]。即 在不同工况下,通过反复进行不同漏损系数c取值时,对给水管 网的运行状态进行模拟。当得到的模拟压力Hi与实际压力H 0i差 异最小时,认为该漏损系数精确。 采用如下目标函数: f (c) = ∑∑ ( H i0 − H i )
t =1 i =1 N n 2
图1 算例管网
1 PSOt简介
PSOt是基于Matlab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工具箱,该工具箱将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核心部分(pso_Trelea_vectorized.m)封装起 来,提供给用户的是算法的可调参数,用户只需要定义好自己 需要优化的函数,并设置好惯性因子的起始值和中止值、可约 定各维变量的取值范围、粒子在遇到边界时是否反弹等各种参 数,即可自行优化[3]。 1.1 PSOt实现过程 pso_Trelea_vectorized.m文件主要包括pso_ Trelea_vectorized函数,该函数是实现整个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初 始化、粒子最优值计算和更新、群体最优值计算和更新以及粒 子速度更新、位置更新等。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只需要编写 好目标函数并调用pso_Trelea_vectorized.m函数,即可实现使用 粒子群优化算法来寻优的过程。 1.2 pso_Trelea_vectorized.m设置 pso_Trelea_vectorized.m设 置的参数内容主要有: functname、D、mv、VarRange、minmax和PSOparams;其 中functname是定义的目标函数名称;D是待优化问题的维数; mv 是粒子飞行的最大速度; VarRange 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矩 阵;minmax是寻优类型(经校核后所得的给水管网节点压力值 与实际管网节点压力值之差最小,取值0);PSOparams是一个 包括最大迭代次数、群体规模、惯性因子、学习因子和中止迭 代条件等参数的行矩阵。
给水管网水力模型的精确度直接关系到实际管网水力运 行状态的拟合程度,对给水管网的漏损定位研究有着重要的影 响。因此,给水管网的校核是建立给水管网模型的一个很重要 的步骤。根据对给水管网漏损的水力分析,发现影响给水管网 模型准确性的参数有多种。比如:管网简化程度、管径和管 长、节点流量以及粗糙度等[1]。这些参数之间的关系目前仍不明 确,但与给水管网本身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可将这些因素统 筹为漏损系数[2]。其值大小体现了给水管网的漏损程度,以调整 漏损系数来达到校正模型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