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器知识第4章起动机功能及结构
国家开放大学最新《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检修》形考任务(1-10)章试题与答案解析

国家开放大学最新《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检修》形考任务(1-10)章试题与答案解析标红的就是正确答案盗用必究第1章(1讲)1.汽车电源系统的发展趋势之一是采用下述电压等级的电压单选题 (2 分) 2分12 V24 V48 V36V2.将汽车电器产品的壳体与车体金属连接作为电路导电体的方法,称为单选题 (2 分) 2分接地搭铁搭壳接线3.汽车蓄电池随时都能提供动力,所以说蓄电池是汽车的主要电源。
判断题 (1 分) 1分对错第2章(1讲).1.将汽车电器产品的壳体与车体金属连接作为电路导电体的方法,称为单选题(2 分) 2分.接地.B.搭铁.C.接壳.D.搭线..2.蓄电池的构造基本相同,都是由下列构件组成。
(下面所列的①②③④个选项,至少有2项是正确的。
点击你认为正确的选项组合).①极板.②隔板.③电解液.④壳体.单选题(4 分) 4分.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放电时,蓄电池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供用电设备使用。
.判断题(1 分) 1分.A.对.B.错.第2章(2讲).1.将一片正极板和一片负极板插入电解液时,能够得到的电压为单选题(2 分) 2分.A.2 VB.2.1 V.C.2.4 V.D.2.2 V..2.充电时,蓄电池应当连接直流电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2 分) 2分.A.电池正极接电源负极,电池负极接电源负极.B.电池正极接电源负极,电池负极接电源正极.C.电池正极接电源正极,电池负极接电源负极.D.电池正极接电源正极,电池负极接电源正极..3.将电源的电能转换为蓄电池化学能的过程称为充电。
判断题(1 分) 1分.A.对.B.错.第2章(3讲).1.启用新蓄电池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单选题(4 分) 4分.A.蓄电池型号规格必须符合汽车设计要求。
须取下加液孔盖上密封通气孔的不干胶带。
电解液密度必须符合本地区使用要求。
电解液液面高度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第二版)(吴涛)1-5章 (4)

6
1.启动系统的组成 目前汽车上的启动系统一般由蓄电池、启动机和启动控 制电路组成,如图4.1所示。启动控制电路包括启动按钮或开 关、启动继电器、电磁开关等。 启动机是启动系统的核心部件。启动开关的作用是接通 启动机电磁开关电路,使电磁开关通电工作。汽油发动机的 启动开关与点火开关组合在一起,即点火开关设有启动挡。 一些汽车的启动机控制电路中装有启动继电器,由启动继电 器触点的开闭控制启动机电磁开关电路的通断,启动开关只 是控制启动继电器线圈电路的通断,减小了通过启动开关的 电流。
29 图4.8 电刷组件
30
4) 机壳 启动机的机壳是电动机的磁极和电枢的安装机体,大多 数一端有四个检查窗口,便于进行电刷和换向器的维护。机 壳中部有一个电流输入接线柱,并在内部与励磁绕组的一端 相连。启动机一般采用青铜石墨轴承或铁基含油滑动轴承。 减速启动机由于电枢的转速较高,采用滚柱轴承或滚珠轴承。 电刷装在前端盖内,后端盖上有拨叉座,盖口有凸缘和安装 螺孔,还有拧紧中间轴承板的螺钉孔。
M = Cm s
35
式中,Cm为电动机的转矩常数,取决于电动机的结构。Cm 与电动机磁极对数P、电枢绕组导线总根数Z及电枢绕组电路 的支路对数a有关,即Cm = PZ/(2 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6
2) 直流电动机转矩自动调节过程 根据上述原理分析可知,电枢在电磁转矩M作用下产生转 动。由于绕组在转动时切割磁力线而产生感应电动势,根据 右手规则判定其方向与电枢电流Is的方向相反,所以称为反 电动势Ef。反电动势Ef与磁极的磁通量Φ和电枢的转速n成正 比,即
1 项目四 启动系统的检修
任务1 启动机的检修 任务2 启动系统的故障诊断 拓展知识 项目小结
2
启动机的拆装和检测实习报告

启动机的拆装和检测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本次实习的目的是熟悉启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掌握启动机的拆装与检测方法,增强对汽车电器系统的实践能力。
二、实习内容
1.启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启动机的拆卸步骤
3.启动机主要部件的检测方法
4.启动机的装配步骤
三、启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启动机是汽车发动机启动系统的主要部件,它的作用是在发动机起动时提供足够的机械转矩,使曲轴转动并带动整个发动机系统运转。
启动机主要由电动机、传动装置和电磁开关等部分组成。
四、启动机的拆卸步骤
1.断开蓄电池负极端子
2.拆下启动机与发动机连接的螺栓
3.拆下启动机接地线
4.拆下启动机正极线
5.取下启动机
五、主要部件检测方法
1.电动机绕组检测
2.电动机轴承检测
3.电磁开关检测
4.传动装置检测
六、启动机的装配步骤
1.清洁各部件,更换损坏部件
2.装配电动机
3.装配传动装置
4.装配电磁开关
5.装配其他附件
6.安装启动机,连接接地线、正极线
7.连接蓄电池负极端子
七、实习总结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掌握了启动机的拆装和检测方法,加深了对汽车电器系统的理解。
实践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只有亲自动手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今后我们要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

2.蓄电池的充电特性
概念:蓄电 池的充电特 性是指以恒 电流充电时, 蓄电池充电 电压、电动 势E及电解
液密度ρ25℃
等随充电时间 变化的规律。
充电时:Uc= E+ Ic R0 当蓄电池单格电池电压达到2.3-2.4 V时, 极接板近上终了Pb。SO4已基本被还原成活性物质,这时充电
特点:有较大的适应性,可以任意选择和调整充电电流,因 此可以对各种不同情况及状态的蓄电池充电。例如,新蓄 电池的初充电,使用中的蓄电池补充充电,去硫充电等。 定流充电的不足之处在于需要经常调节充电电流,充电时 间长。
2、定压充电
在充电过程中,直流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的充电 方法称为定压充电。
采用定压充电时,应注意选择充电电压。电压 选择过高会造成充电初期充电电流过大和发生过充 电现象,造成极板损坏;电压选择过低则会使蓄电 池充电不足。一般单格电池充电电压定为2.5 V, 即蓄电池的充电电压应为(14.80±0.05)V(6 格电池)或(7.40±0.05)V(3格电池)。此外, 充电初期最大充电电流不应超过0.3 C20A,否则应 适当调低充电电压,待蓄电池电动势升高后再将充 电电压调整到规定值。
3.快速充电
采用快速充电,新蓄电池初充电不超过5h,补 充充电只需要0.5-1.5h,大大缩短了充电时间, 提高了效率。目前采用的快速充电方法有脉冲快速 充电法和大电流递减充电法。
一般在蓄电池集中、充电频繁的场合或应急部 门使用快速充电。但其输出容量较低,能量转换效 率也较低,不能将蓄电池完全充足,且对蓄电池的 寿命有不利的影响。
1.1.1蓄电池的基本构造 由极板、隔板、外壳、电解液等部分组成 (如图) 1.极板 :
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教学大纲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情况课程中文名称: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性质:专业课课程学时:288课时适用专业:汽车维修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系统地讲授汽车电器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使用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并通过汽车电器实训课程使学生掌握电器设备维修保养以及具有对电器设备控制电路分析诊断的能力,具有现代汽车电器设备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故障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汽车电器设备的发展历程与趋势、汽车电器的组成与特点、汽车电器基础元件汽车电器故障的类型、汽车电器故障的检修方法。
[目的要求]1、了解汽车电器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2、掌握汽车电器的组成与特点;3、熟悉汽车电器基础元件及其作用;4、熟悉掌握汽车电器故障的有那些类型;5、重点掌握汽车电器故障的检修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汽车电器的组成与特点;汽车电器基础元件及其作用;汽车电器故障的类型;汽车电器故障的检修方法;难点:汽车电器故障的类型、汽车电器故障的检修方法。
第二章蓄电池[教学内容]:蓄电池的用途、组成及工作原理;充放电特性、容量及影响因素;铅酸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查及技术要求、常见故障的判断与排除。
[目的要求]1、掌握蓄电池的用途、组成,了解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充放电特性、容量及影响因素;2、掌握铅酸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查及技术要求、掌握蓄电池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学会电解液的配制方法;懂得电解液密度计的简单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3、掌握蓄电池的充电方法及容量的检测。
[重点难点] 重点:蓄电池的用途、组成,蓄电池技术状态的检查及技术要求,蓄电池的充电方法及容量的检测,难点:电解液的配制。
第三章交流发电机[教学内容]:交流发电机的种类、优点、构造、工作原理、工作特性、使用、维护与测试、故障检修;调节器的种类、组成、工作原理、工作过程、使用与测试、故障检测;电源系统常见故障的现象、原因判断及排除。
电气课件- 起动机

第二节 直流串励式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直流电动机是将电能转 变为机械能的装置,是 以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 磁场力作用这一原理为 基础制成的。见P54
如图3-3a所示线圈abcd 的电流方向是:蓄电池 正极-励磁绕组-电刷 -换向片A-线圈(a至d) - 换 向 片 B- 电 刷 - 搭 铁 。
3)汽车每行使6000~7500KM,检查起动机工作是 否正常,有无异常噪声。
4)汽车每行驶12000~15000KM,检查起动机外观、 导线连接与紧固情况;用发动机检测仪或专用仪器检 测启动电流和起动电压。桑塔纳、捷达轿车起动机稳 定运转5S时的电流应为110A左右,蓄电池电压不低于 9.6V;切诺基吉普车起动机稳定运转5S时的电流应为 160A左右,蓄电池电压不得低于9.6V。
2)电枢绕组断路的检修。因为电枢绕组导线的截面 积较大,所以不易断路。如有断路发生,一般都是 端头与换向器片之间的焊点脱焊或虚焊所致。因此, 有无断路故障可通过外观检查判断。发现断路时, 可用220W/220V电烙铁焊接修复。
第三节 起动保护电路
1)起动时,将点火开关旋至起动(II)档,组合继电器 线圈L1通电,其电路为:蓄电池正极-电磁开关主触 头Z1-30A熔断器7-电流表5-点火开关“II”档-组 合继电器“SW”接线柱-起动继电器线圈L1-保护继
电器常闭触点K2-E接线柱-搭铁-蓄电池负极。
线圈L1通电后,产生电磁力,使起动继电器触点K1闭 合,接通了起动机电磁开关中吸引线圈与保持线圈的
第五节 启动系统的检修与试验
一. 启动系统的正确使用
由于起动机工作电流大、转速高,因此在使用时,应 当注意以下几点:
1)每次接通起动机时间不得超过5S,连续两次接通 起动机应间隔15S以上时间,当连续三次接通起动机 仍不能启动时,应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后再使用起动 机。
《汽车电器》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电器》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任务和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主要学科专业课,本课程主要讲述汽车电器设备的结构和原理,主要包括汽蓄电池、发电机、起动机、点火系、照明与信号系统、仪表及显示系统、汽车的辅助电器设备、汽车电器设备总线路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1.熟练掌握汽车传统电器的结构和原理;
2.掌握汽车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了解现代汽车电器和电子设备的发展状况。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四、学时分配表
注:总学时超出(或少于)本大纲规定学时10%要另制定教学大纲。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与实验相结合,课堂教学采用幻灯片或挂图教学手段,并辅之以课堂讨论、提问和复习等方法,约占总学时的80%;实验教学安排在对应的章节后进行,约占总学时的20%。
本课程为考试课。
期末笔试占总成绩的80%,平时作业、课堂提问、小测验占总成绩的10%,实验占总成绩的10%。
六、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检修》魏冬至主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年
参考书:《汽车电气系统结构与维修图解教程》谭本忠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年
参考书:《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编写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年。
汽车起动机原理

汽车起动机原理
汽车起动机是汽车发动机启动的关键部件,它通过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帮助
发动机启动。
汽车起动机原理主要包括电磁吸合、齿轮传动和起动机电机工作三个方面。
首先,汽车起动机的电磁吸合是其工作原理的第一步。
当驾驶员转动钥匙启动
汽车时,电磁铁线圈会受到电流的激励,产生磁场,吸引铁芯与它相连的传动齿轮,使其与飞轮齿圈啮合。
这样,电磁吸合就完成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第一步。
接着,齿轮传动是汽车起动机工作的第二步。
当传动齿轮与飞轮齿圈啮合后,
电机就会带动传动齿轮旋转,传动齿轮通过齿轮传动装置带动曲轴旋转,从而使汽车发动机开始工作。
这一步是汽车起动机原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实现了电能向机械能的转换,从而帮助汽车发动机启动。
最后,起动机电机工作是汽车起动机原理的第三步。
起动机电机在工作时会受
到较大的电流冲击,因此需要具有较强的电机功率和启动能力。
当发动机启动后,电机会自动脱离飞轮齿圈,避免与发动机产生过大的摩擦和损坏。
这一步是汽车起动机原理中的最后一环,它确保了汽车发动机的顺利启动和工作。
综上所述,汽车起动机原理主要包括电磁吸合、齿轮传动和起动机电机工作三
个方面。
它通过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帮助汽车发动机启动。
这一原理的运作过程十分精密,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汽车启动失败。
因此,在日常使用汽车时,要注意保养起动机,确保其正常工作,以保障汽车的正常使用和行车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起动机功能及结构第一节起动机的功能汽车装用的汽油发动机或柴油发动机属于内燃机,其本身不能起动,必须借助外力,才能开始运转,并完成发动机最基本的动作-进气、压缩、爆发及排气。
发动机所借助的外力一般是指以蓄电池为电源的直流电动机,人们把起动发动机用的这种电动机称为起动机。
起动机与普通直流电动机的最大区别在于:起动机是一种带有与发动机啮合、脱开机构的电动机。
首先看一下发动机的起动过程,开始起动机是静止的,必须向起动机通电使其旋转,同时起动机还要与发动机短时间地连在一起,即起动机小齿轮与飞轮齿环啮合,带动发动机旋转,当发动机已被起动,可以靠自身的力量旋转时,就应立即脱开起动机与发动机的连接机构。
若发动机起动之后,仍与起动机连接在一起的话,发动机反过来就要带动起动机旋转,当发动机转速升高时,就会带动起动机高速运转,甚至损坏起动机内的零部件。
因此发动机被起动的同时,必须使发动机和起动机分离。
由此可以看出,起动机结构要比普通直流电动机复杂得多。
一、起动机的型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QC/T73-1993 汽车电气设备产品型号编制方法>>规定,起动机的型号如下:起动机的产品代号:QD表示起动机;QDJ表示减速起动机;QDY表示永磁型起动机(包括永磁减速型起动机) 。
2.电压等级代号1表示12V; 2表示24V。
3.功率等级代号功率等级代号含义见下表4.设计序号(1-2位)5.变型代号(省略、A、B、C、D、E、F、---Y、Z)例如:QD263Y( 24V、4.5KW)QD1538(12V 3.2KW)QDJ131(12V、2.2KW)二、起动机的特点:①体积小、功率大由于发动机结构本身的特点,不可能给附件以充分的空间,与普通电动机相比,体积、重量为同功率电动机的1/ 10左右;其次其“饭量”也相当惊人,12V、2.5kW的起动机,在每次起动时要吃进600A左右的电流,其电流密度为普通电动机的3〜5倍②工作时间短按起动机技术条件规定,每次起动时间不超过 5 秒,属于短时定额工作制。
③性能受电源影响从起动机的输出功率来看,因为起动机是以蓄电池为电源的,所以蓄电池的容量越大,起动机的输出功率越大。
采用小容量或充电状态很差的蓄电池,起动机将达不到设计的输出功率。
第二节起动机结构一、起动机结构型式起动机是由产生转矩的电机部分、与发动机啮合及脱开的机构组成。
即由直流电动机、传动机构、控制装置三部分组成。
QD263Y型起动机由三部分共八大件组成:直流电动机部分有五大件组成,分别为:前盖装配、中盖装配、电枢装配、定子装配、后盖装配;传动机构部分有两大件组成,分别为:移动叉装配、单向器;控制装置由(起动开关、起动继电器)、电磁开关组成。
其它还有13 个零件(防护带、连接片、挡圈、销轴、电刷、螺栓等)及28个标准件组成。
QD263丫起动机外形图起动机结构见图11-连接片2-紧固螺栓3-后盖装配4-防护盖5-定子装配6-电枢装配7-前盖装配8-单向器9-挡圈10-中盖装配11-移动叉装配14-电磁开关图11、直流电动机部分作用:产生电磁转矩。
(1)前盖装配前盖装配由前盖及铜衬组成,前盖的材料一般为球墨铸铁QT450-10,铜衬为铜基粉末冶金含油轴衬,它起着支撑电枢及连接发动机的作用。
见图2。
图2(2)中盖装配由中盖板及铜衬组成,起支撑电枢的作用。
见图3图3中盖板用厚度2毫米的ST12冷轧板料深拉伸成形加工(3)电枢装配(见图4)电枢装配包括全塑换向器、轴、铁芯和电枢绕组等。
起着产生转矩的作用。
全塑换向器和铁芯通过过盈配合压装在轴上,电枢绕组则嵌装在铁芯内。
为了获得足够的转矩,通过电枢绕组的电流很大,一般可达200〜1500A,故电枢绕组采用较粗的矩形裸铜线制造,为了防止裸铜线绕组短路,在铜线与铜线及铜线与铁芯之间,均用耐高温性能好的DMD色缘纸隔开。
较粗的裸铜线在高速旋转时,可能会因离心力作用而被甩出,故在铁芯两侧用无纬带将裸铜线扎紧。
电枢端部均点焊在全塑换向器上,全塑换向器由铜片和酚醛塑料叠压而成。
见图5。
图4电枢装配图5全塑换向器(4 )定子装配(见图6)定子装配由磁极铁芯(见图7)、机壳(见图8)、励磁绕组(见图9)组成。
图6定子装配图7磁极铁芯图8机壳图9励磁绕组定子装配作用是产生磁场,与电枢装配一起构成完整的磁路。
磁极铁芯一般为4个,磁极铁芯上装有用铜线绕制的励磁绕组,励磁绕组互相连接后,再经过电刷和换向器与电枢绕组“串联”,“串激”式起动机的名称由此而来。
汽车用起动机的直流电动机的励磁方式有:串励式和复励式两种。
要求零件的机械强度高,励磁绕组电路电阻小。
我公司励磁绕组一般采用“两组绕组分别串联后再并联”简称“两串两并”式。
这种接法可以增大起动电流,提高起动机转矩。
磁路见图10。
绕组的连接型式见图11。
图10磁路四个励磁绕组串联两串两并图11绕组的连接型式(5)后盖装配后盖装配由后盖、刷架、刷簧、铜衬组成,起支撑作用。
刷架内装有电刷,电刷一般为金属石墨电刷,12V电机电刷牌号为J487或J488,24V电机电刷牌号为J205。
见图12。
Inc.图122、传动机构部分作用:起动发动机时,移动叉使起动机的单向器和发动机飞轮齿圈啮合,将电动机的转矩传给飞轮;发动机起动后,自动切断动力传递,防止电动机被发动机反拖动,超速旋转而破坏。
由于起动机小齿轮与飞轮齿圈之间的传动比很大,因此,在传动机构中设置了单向器,在发动机起动时,使起动机的小齿轮啮合入飞轮齿圈,将起动机转矩传给发动机曲轴,在发动机起动后,使起动机自动脱开飞轮齿圈。
(1)移动叉装配它的作用是起动时将单向器推出并与飞轮齿圈啮合,起动结束后把单向器拨至原位。
见图13。
图13(2)单向器单向器又称离合器,它的作用是与飞轮齿环啮合,将转矩传递到发动机曲轴上,并且发动机起动以后反向打滑,防止起动机电枢被飞轮齿环带动旋转而超速损坏。
我厂单向器有滚柱式、弹簧式、摩擦片式、棘轮式四种。
①滚柱式单向器见图14。
图14图15工作过程1)起动发动机时,开始小齿轮与飞轮齿圈啮合而相对静止,电枢轴经花键套筒带动小齿轮旋转,在小齿轮外圆的摩擦力和弹簧张力作用下,使滚柱位于锲型腔室较窄的一端,将花键套筒和小齿轮尾部卡紧成一体,于是小齿轮随电枢轴一起转动并带动飞轮旋转,使发动机起动。
2)起动发动机后,由于飞轮齿圈带动小齿轮高速旋转,且比电枢轴转速高的多(即被发动机反带),小齿轮外圆的摩擦力带动滚柱克服弹簧压力,使滚柱滚向锲型腔室较宽的一端,于是滚柱将在小齿轮与花键套筒间发生滑动摩擦,发动机动力不能传给电枢轴,起到分离作用,电枢轴只按自己的转速空转,避免电枢超速飞散的危险。
3)优缺点构造简单,工作可靠;接合时为刚性,能承受大的冲击力,传递大扭矩。
但在被发动机反带时小弹簧易失效;适用于额定功率在6.6KW以下的起动机。
②弹簧式单向器图16优缺点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轴向尺寸长,适用于小功率起动机③摩擦片式单向器结构见图17图17④棘轮式单向器。
见图18图183、控制装置作用:控制驱动齿轮和飞轮的啮合与分离;接通和切断直流电动机与蓄电池之间的电流输入。
常用的控制方式有机械式和电磁式(即电磁开关)。
①起动继电器作用是接通、切断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电流通路。
②起动开关作用是接通、切断起动继电器线圈电流通路。
起动开关与点火开关组合在一起。
③电磁开关电磁开关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接通主电路使起动机旋转,二是通过拨叉把单向器推出与发动机飞轮齿圈啮合。
所以要求电磁开关吸力大、行程大、触点能可靠通断大电流。
电磁开关和动铁芯可在装有螺管式线圈的黄铜套管内顺利移动,动铁芯通过移动叉与单向器相连。
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动铁芯一般保持在不工作的初始位置。
起动时,起动机单向器要向前移动约12〜20mm 因此在电磁开关开始吸合时需要很大的磁势以产生足够大的初始吸力,而吸动之后,气隙逐步减小,所需电磁吸力也逐步减少。
为此电磁开关都采用两组线圈(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开始时由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共同产生吸力,当开关主触点闭合后将吸引线圈短路,单独由保持线圈工作,使开关趋于吸合状态。
保持线圈电流比较小,可用较细的漆包线绕制。
QD1538型起动机所用电磁开关吸引线圈为① 1.31绕160匝,电流为25A;保持线圈为①0.8绕160匝,电流为15A。
QD263Y型起动机所用电磁开关吸引线圈为① 0.93绕225 匝,电流为35A;保持线圈为①0.64绕225匝,电流为20A。
见图19。
—I w*f■图19二、起动机工作过程①接通起动开关,电磁开关通电(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同时工作);②在电磁吸力作用下,动铁芯被吸动,借助于移动叉使起动机单向器前移与飞轮齿圈啮合(或顶住齿圈);③开关主触点闭合,接通起动机电源,电枢旋转(若有顶齿则旋转后啮合)并传递转矩给发动机曲轴。
④主触点闭合的同时,吸引线圈被短路,此后靠保持线圈使动铁芯继续运动直至完全吸合并保持吸合状态;⑤起动机单向器由于螺旋花键的作用将继续前移直至碰到挡圈为止;⑥单向器为主动轮拖动飞轮齿圈旋转;⑦发动机起动后,电磁开关仍为吸合状态,单向器与飞轮齿圈保持啮合,飞轮齿圈成为主动轮,单向器开始反向旋转,保护起动机,起动机电流下降,这时起动机转速相当高,有时达15000r /min;⑧断开起动开关,电磁开关两组线圈的吸力互相抵消,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动铁芯退出,主触点断开,起动机停止工作,同时单向器回到原始位置,起动过程结束。
三、起动机的试验1 、空载试验将被试起动机置于试验台上,加额定电压于起动机主电路,运转 5 秒后,测取电流和转速值:①若电流大于标准值,而转速低于标准值,表明起动机装配过紧或电枢、励磁绕组内部有短路故障;②若电流和转速低于标准值,表明起动机线路中有接触不良的地方;③若电流小于标准值,而转速大于标准值,表明起动机性能良好。
2、制动试验目的是测量起动机在完全制动时所消耗的电流和制动转矩,以判断起动机主电路是否正常,并检查单向器是否打滑。
做此试验,每次接通起动机时间不超过2秒。
①若制动电流、制动转矩均小于标准值,说明起动机内部有接触不良故障;②若制动电流小于标准值,电机空转,表明单向器已打滑;③若制动电流大于标准值,转矩小于标准值,说明起动机装配过紧,或内部有短路;④若制动电流符合标准值,制动转矩大于标准值,说明起动机性能良好。
3、起动机的接线原理图如下所示:I起动机■①蓄电池接线柱的电缆电阻,12V和24V系统分别不大于0.001 Q 和0.002 Q (20 C )。
相当于使用32mrn软铜编织蓄电池线长度不超过1.5m。
②电磁开关供电线路电阻值(包括起动继电器)12V系统不大于0.035 Q , 24V系统不大于0.07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