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出口:现状与前景

合集下载

商品车出口数据分析报告(3篇)

商品车出口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商品车出口已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商品车出口的现状、趋势和潜力,本报告将对我国商品车出口数据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汽车企业制定出口策略提供参考。

二、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总署、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及相关行业报告。

数据涵盖了2010年至2023年的商品车出口数据,包括出口数量、出口金额、出口目的地、出口企业等。

三、数据分析1. 出口数量分析(1)总体趋势从2010年至2023年,我国商品车出口数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2010年,我国商品车出口数量为238.9万辆,到2023年,出口数量达到455.2万辆,增长了91.9%。

(2)年度变化从年度变化来看,2011年至2013年,我国商品车出口数量增长迅速,年增长率分别为24.6%、21.1%和26.5%。

2014年至2016年,出口数量增长放缓,年增长率分别为9.8%、6.5%和4.6%。

2017年至2023年,出口数量增长再次加速,年增长率分别为11.3%、12.6%、15.1%、16.9%、19.2%、22.4%和27.2%。

2. 出口金额分析(1)总体趋势与出口数量相似,我国商品车出口金额也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2010年,我国商品车出口金额为128.5亿美元,到2023年,出口金额达到312.6亿美元,增长了140.5%。

(2)年度变化从年度变化来看,2011年至2013年,我国商品车出口金额增长迅速,年增长率分别为21.1%、18.6%和22.2%。

2014年至2016年,出口金额增长放缓,年增长率分别为7.6%、5.4%和4.3%。

2017年至2023年,出口金额增长再次加速,年增长率分别为10.2%、11.6%、14.2%、15.6%、18.8%、21.4%和24.6%。

3. 出口目的地分析(1)主要出口市场从出口目的地来看,我国商品车主要出口市场为东南亚、南美、中东和非洲。

中国汽车出口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汽车出口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汽车出口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然而,中国的汽车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本文将从中国汽车出口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1.市场需求不足:中国汽车市场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已经接近饱和,导致国内汽车厂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由于国内市场需求不足,中国汽车厂商面临着寻找新的市场机会和扩大出口的压力。

2.技术含量不高:中国汽车制造业在技术和品质方面与国际领先汽车品牌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这使得中国的汽车在国际市场上难以与其他品牌竞争,限制了中国汽车出口的发展潜力。

3.国际标准认证问题:中国汽车出口还面临国际标准认证的问题。

许多国家对汽车产品有严格的安全和环保标准,中国汽车厂商需要加强研发和创新以满足这些标准的要求。

对策研究:1.拓展新兴市场:中国汽车厂商可以通过拓展新兴市场来寻找更多的出口机会。

一些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汽车市场仍然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中国汽车厂商可以通过提供价格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合理的售后服务和定制化需求来开拓这些市场。

2.提升技术水平:中国汽车制造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质,增强中国品牌的竞争力。

中国汽车企业可以与国际知名汽车公司开展技术合作,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3.加强国际标准认证:中国汽车厂商应积极与国际标准认证机构合作,争取通过各国的安全和环保标准认证。

中国政府可以提供支持和指导,加强与相关国家的合作,推动中国汽车出口的质量提升和标准认证。

综上所述,中国汽车出口在市场需求、技术含量和国际标准认证等方面面临挑战,但也有一定的发展机会。

中国汽车厂商需要通过拓展新兴市场、提升技术水平和加强国际标准认证等对策来推动汽车出口的发展。

同时,政府也应加强政策支持和推动,为汽车出口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中国汽车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中国汽车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中国汽车出口贸易现状分析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其出口贸易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文将对中国汽车出口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包括主要出口目的地、主要出口品种、出口形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等方面。

一、主要出口目的地中国汽车出口贸易的主要目的地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市场。

亚洲市场包括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欧洲市场主要包括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北美市场主要是美国和加拿大。

这些国家和地区对中国汽车出口市场需求量较大,且有着稳定的经济和消费环境,是中国汽车出口的重要市场。

二、主要出口品种中国汽车出口主要以乘用车和商用车为主。

乘用车包括轿车、SUV和MPV等,商用车则包括卡车、客车和货车等。

此外,电动汽车也是中国汽车出口的重要品种之一、近年来,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并在全球市场占据了一定份额。

中国汽车制造商通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技术创新等手段增强了竞争力,进一步拓宽了出口品种。

三、出口形势中国汽车出口贸易近年来保持了稳步增长的态势。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了125.3万辆,同比增长了3.7%。

其中,乘用车出口量为90.6万辆,同比增长了9.8%;商用车出口量为34.7万辆,同比下降了5.8%。

尽管商用车出口量有所下降,但乘用车出口量的增长对整体出口形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在中国汽车出口贸易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来自日本、德国和韩国等汽车强国的竞争压力较大。

其次,国外贸易壁垒和技术壁垒的存在也给中国汽车出口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此外,全球经济不稳定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也对中国汽车出口带来了不确定性。

然而,中国汽车出口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首先,中国品牌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国外消费者对中国汽车的接受度也在提高。

其次,中国汽车制造商通过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品质,提高了商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此外,中国汽车行业的进一步开放和将为汽车出口提供更多的机会。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研究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研究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研究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清洁、可持续的交通工具备受关注。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也在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在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的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市场也逐渐崛起。

本文将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现状、挑战及发展前景。

**一、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现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其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居世界前列。

然而,相比国内市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量却相对较低。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不断增长,但仍远远低于传统燃油汽车的出口量。

主要出口对象集中在东南亚、欧洲和北美等地区。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面临的挑战**尽管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技术和性能上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国际市场上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是本土化问题,一些国家对本土产业保护较严,对进口新能源汽车有一定的限制。

其次是品牌认知度和口碑问题,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信誉度相对较低,需要加大品牌推广力度。

此外,一些发达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准入门槛较高,对技术和安全标准要求严格,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以满足国际市场需求。

**三、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发展前景**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市场仍然充满潜力。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主流趋势。

中国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参与者,拥有丰富的技术储备和产业链优势,有望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大的份额。

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新能源汽车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有望实现更多市场的拓展和合作。

可以预见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市场将在未来持续发展,为中国汽车产业注入新的动力。

综上所述,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市场正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应加强与国际合作,提升品牌形象和产品质量,拓展海外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现状、机遇与挑战

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现状、机遇与挑战

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现状、机遇与挑战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环境保护的日益紧迫,新能源汽车作为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其出口现状、机遇与挑战值得深入探讨。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现状,包括出口规模、主要出口市场、出口车型等方面;探讨我国新能源汽车面临的机遇,如国际市场需求增长、政策支持等;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面临的挑战,如技术瓶颈、品牌认知度等。

通过本文的论述,旨在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现状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出口量逐年攀升。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已经逐渐从国内市场走向了国际舞台,其出色的性能、创新的科技和环保理念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认可。

据统计,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量在过去的五年里以年均超过%的速度增长,成为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出口市场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遍布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欧洲、北美和东南亚等地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出口市场,其中欧洲市场的增长尤为显著。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新能源汽车在续航里程、充电设施、智能化等方面的技术领先,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

然而,尽管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国际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这无疑会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构成一定压力。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标准、充电设施等存在差异,这也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现状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要继续加大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力度,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和竞争环境。

三、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机遇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给予了大力扶持,不仅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还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汽车出口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汽车出口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汽车出口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我国汽车出口的发展现状1. 我国汽车出口总体情况近年来,我国汽车出口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汽车出口总额为454.7亿美元,同比增长1.4。

我国汽车出口规模稳居世界前列,已成为全球汽车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主要出口国家与地区我国汽车出口地区主要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东欧等地区。

其中,亚洲地区占据了我国汽车出口的绝大部分份额,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国汽车出口的重要目的地。

3. 出口汽车品牌和类型我国汽车出口主要品牌包括一汽大众、上汽通用、长城汽车等国内知名品牌,同时还有一些国际知名车企在我国设厂生产后进行出口。

出口车型以乘用车和商用车为主,涵盖了轿车、SUV、客车、货车等多种类型。

4. 面临的挑战我国汽车出口面临着外部市场需求波动、贸易摩擦加剧、技术壁垒等多方面挑战。

另外,我国汽车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仍然相对较弱。

二、我国汽车出口的对策研究1. 加强市场调研,拓展出口市场针对外部市场需求波动的挑战,我国汽车出口企业需要加强市场调研,深入了解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需求和政策环境,以便抓住市场机遇,拓展出口市场。

2. 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为了提高我国汽车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企业需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推动自主品牌汽车走向国际市场。

3. 优化出口政策,降低贸易壁垒面对贸易摩擦加剧的挑战,我国汽车出口企业需要积极争取有利的出口政策支持,同时与国际贸易组织和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合作,降低贸易壁垒,为出口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4. 强化品牌建设,提升国际影响力加强国际营销推广,提升我国汽车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可以帮助我国汽车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

结语我国汽车出口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加强市场调研、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优化出口政策、强化品牌建设等对策的实施,我国汽车出口有望实现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不断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实现全球布局,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中国汽车行业出口现状及对策

中国汽车行业出口现状及对策

中国汽车行业出口现状及对策概述中国汽车行业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但在出口方面仍有一定发展空间。

本文将就中国汽车行业出口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现状分析目前,中国汽车行业的出口规模相对较小。

虽然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已经在国内市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他们在海外市场的份额还相对较低。

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1. 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尽管在汽车制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在技术水平上与国外一些先进的汽车制造商仍有差距。

2. 品牌知名度不够:中国的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相对较低,很多人对中国汽车的质量和可靠性存在疑虑。

对策建议为了提高中国汽车行业的出口规模,以下对策可以被考虑:1. 技术研发:汽车制造商应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提升汽车的品质和性能。

这将有助于缩小与国外先进汽车制造商的差距。

2. 提升品牌形象:汽车制造商应加大对品牌建设的投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这可以通过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来实现。

3. 加强国际合作: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可以寻找与国外汽车厂商的合作机会,共享技术和资源,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标准。

4. 对外市场拓展: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应积极寻找外部市场,制定正确的市场策略,推动汽车出口。

这可以通过与国外经销商和合作伙伴建立良好关系来实现。

总结提高汽车行业的出口规模是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技术研发、品牌形象提升、国际合作和市场拓展等对策,中国汽车行业可以进一步提高出口的能力和竞争力,实现更大的发展潜力。

以上为中国汽车行业出口现状及对策的内容。

中国汽车出口的国际竞争力-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汽车出口的国际竞争力-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汽车出口的国际竞争力-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中国汽车制造业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和生产基地。

随着中国汽车出口的不断增长,中国汽车制造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逐渐提升。

本文旨在分析中国汽车出口的现状,探讨其国际竞争力,并提出政策与发展对策,以促进中国汽车出口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概述部分的内容json{"1.2 文章结构": {"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来探讨中国汽车出口的国际竞争力。

首先,我们将介绍中国汽车出口的现状,包括出口量、市场份额等方面的数据分析。

其次,我们将分析中国汽车出口的国际竞争力,并探讨其优势与劣势。

最后,我们将提出一些政策与发展对策,以提高中国汽车出口的国际竞争力,推动行业的升级与发展。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国汽车出口的国际竞争力问题,分析当前中国汽车出口的现状,剖析中国汽车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提出相关政策与发展对策,以提升中国汽车出口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为中国汽车出口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进一步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和壮大。

2.正文2.1 中国汽车出口的现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销售市场,但在汽车出口领域的表现却相对较弱。

近年来,中国的汽车出口虽有增长,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仍然显得不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汽车出口的产品结构偏低端。

大多数出口的汽车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缺乏高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这导致中国汽车在国际市场中往往面临价格竞争和质量认可的挑战。

其次,中国汽车出口的品牌知名度不高。

相比于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如德国的宝马、奔驰,日本的丰田、本田,中国的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有待提升。

这也是中国汽车出口在国际市场上遇到的一大障碍。

此外,中国汽车出口还面临着国际贸易摩擦和保护主义的挑战。

近年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对汽车产品的关税和壁垒也越来越高,这给中国汽车出口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与前景汽车工业是被公认为具有高度产业关联性的工业,德鲁克曾称汽车工业是“工业中的工业”。

汽车产业既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极高的波及作用,对经济有巨大的推动力。

汽车工业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汽车工业从产生开始,就与科学技术紧密相关。

汽车工业的发展,是在机械设计、结构设计、材料更新、工艺进步等一系列科学技术知识创新的过程中实现的。

严格地讲,汽车工业本身就是在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最早形成的最具知识经济特征的产业部门。

因此,汽车工业的较快发展有利于带动整个工业结构的升级。

在强大的市场需求刺激下,受汽车产业链条长、对地方经济带动作用大和投资回报高的诱惑,到20XX年,全国有27个省(区、市)都在推进汽车业,21个省(区、市)生产轿车,共有2443个汽车,其中115个整车厂、改装厂551个、摩托车厂154个、发动机制造厂56个、汽车摩托车配件厂1567个、相关配套行业168个。

根据有关方面分析,20XX年中国有整车生产能力550万辆,到20XX年生产能力将达到1500多万辆。

从供给趋势看,中国国内的汽车供给将进入过剩时代。

加入WTO以来,由于外资和民营的大举进入,中国汽车产业已经由供不应求迅速转向供过于求的阶段,届时,全国所具备的整车生产能力将大大超过市场需求能力。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付于武指出,20XX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达到1000万辆,产能过剩将不可避免,而且这种供过于求的矛盾现在已经初见端倪,开拓国际市场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一、中国汽车出口势头强劲20XX年中国汽车进出口市场的运行有了新动向——出口势头反超进口势头。

自20XX年4季度以来,一直保持进出口贸易顺差。

在20XX年汽车进出口贸易顺差破纪录以后,20XX年1—12月中国汽车出口创汇亿美元,同比增长%,进出口贸易顺差高达亿美元。

其中整车出口608331辆,同比增长% ,累计出口创汇亿美元,同比增长倍。

在汽车出口主要品种中,轿车累计出口188638辆,同比增长倍,累计出口创汇亿美元,同比增长倍;四轮驱动轻型越野车累计出口25671辆,同比增长倍,累计出口创汇亿美元,同比增长倍;小客车(九座及以下的)累计出口43211辆,同比增长倍,累计出口创汇亿美元,同比增长倍;卡车累计出口247723辆,同比增长%,累计出口创汇亿美元,同比增长倍。

汽车零件累计出口创汇亿美元,同比增长% ;摩托车累计出口10971208辆,同比增长%,累计出口创汇亿美元,同比增长%。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整理的由海关总署提供的汽车商品进出口数据显示,20XX年,出口金额排名前十位的国家依次是: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德国、伊朗、荷兰、英国、加拿大和阿联酋,出口金额分别达到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和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50%、%、%、%、%、%、%和%。

20XX年,上述十个国家共出口金额亿美元,占汽车商品出口总额的54%。

二、汽车出口市场的特点(一)整车出口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从20XX年上半年来看,中国汽车整车出口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出口各类汽车整车(含成套散件,含装有发动机的汽车底盘)万辆,同比增长%;出口金额27亿美元,同比增长%。

出口数量和金额已经分别达到了20XX年全年的%和%,占中国机电产品出口总金额的%。

尤其是出口汽车的平均单价已经达到万美元,同比增长23%。

按照出口金额对比,载重车仍然位居中国汽车出口的第一位。

其出口数量在上半年达到万辆,同比增长%,占中国出口汽车总数量的%;出口金额亿美元,同比增长%,占中国出口汽车总金额的%。

(二)小轿车是汽车出口中增长最快的产品种类从20XX年上半年来看,在中国的小轿车出口中,升以下小排量车型已经不是惟一,排量在—升的汽油型小轿车出口增长极为突出,成为中国小轿车类出口的主要产品。

20XX年上半年,中国小轿车出口数量为万辆,同比增长%,占中国出口汽车总数的%;出口金额亿美元,同比增长%,占中国汽车出口总金额的%,仍然是中国汽车出口中增长非常快的产品种类,在中国汽车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也得到较大提高。

(三)四驱越野车出口增速加快令人瞩目四驱越野车出口增速加快令人瞩目,20XX年1—6月出口金额与数量分别同比增长%与%。

小轿车出口也分别同比增长%与%,保持了强势。

这与今年上半年国内市场轿车与四驱越野车的良好表现分不开。

小轿车、九座以下小客车和越野车出口约占出口数量和金额的35%。

自主品牌仍然是中国轿车出口的绝对主力,其中出口量最大的是奇瑞汽车。

20XX年前6个月累计出口已接近万辆,与去年同期的万辆相比,增幅高达290%。

除了整车出口外。

今年3月奇瑞向美国出口近7000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

实现了中国汽车向发达国家大批量出口发动机的零突破。

(四)出口汽车的结构仍以商用车为主数据显示,中国出口汽车的结构仍以商用车为主,显现了一批像宇通、金龙、江淮、重汽、福田、中兴这样的出口明星。

商用车主要包括载重车、特种用途车和大中型客车,绝大多数是自有品牌,“比较优势”明显,发展前景看好。

载重车、大中型客车和特种用途车分别占20XX年1—6月汽车出口数量的65%和出口金额的72%。

中国商用车整车出口贡献率更是远远大于进口贡献率。

中国商用车虽然能够较好地满足国际市场对中低端产品的需求。

但是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明显不足,单车利润比较低。

以柴油客车为例,20XX年1—6月30座以上柴油客车平均出口价格为万美元,而去年同期是万美元,同比下降了3%。

(五)轻微型货车出口量比较大轻微型货车出口量比较大。

20XX年1—6月,轻微型货车出口量超过生产总量的11%,20XX年下半年出口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20XX年上半年轻客出口大幅增长。

除了5月略微下降外。

前四个月共出口轻型客车万辆,同比增长221%;出口金额达9226万美元。

同比增长276%。

这是近几年中国轻客调整出口策略,从注重出口的一次性收益向逐步完善海外销售服务络转变的集中体现。

(六)出口地区呈现多元化中国汽车出口地区呈现多元化。

从20XX年上半年来看,中国汽车整车的国际市场比较稳定,中东、非洲和亚洲为传统市场,欧洲市场,主要是东欧得到了大力的开发,欧洲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

20XX年上半年,中国共向世界上177个国家(地区)出口汽车,与20XX年基本相同。

按国别统计,俄罗斯名列第一,金额亿美元,同比增长%,数量万辆,同比增长%,而且以上数据均超过20XX年全年。

哈萨克斯坦名列第二,数量6445辆, 同比增长%,金额亿美元,同比增长%。

伊朗仍是中国汽车出口大市场,但同比大幅下降,金额亿美元,同比增长-%,数量8221万辆,同比增长%。

此外,超过1亿美元的国家还有阿尔及利亚、叙利亚、越南、南非、乌克兰等,由20XX年的3个增加到目前的7个。

包括这些国家在内,中国汽车出口金额达1000万美元以上的国家(地区)共计42个,合计出口金额占总额%,合计出口数量占总额%,形成中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市场。

新兴市场的欧洲与传统市场亚洲的差距正在缩小。

从出口金额来看,20XX年上半年,中国向亚洲出口仍为第一位,占出口金额%;欧洲则取代非洲排名第二,占总金额上升到%;其次分别为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七)汽车出口以一般贸易为主中国汽车出口以一般贸易为主,约占出口金额的72%左右,加工贸易约占20%,其他贸易为8%。

随着出口业务的拓展,国内多数也逐渐认识到竞相压价带来的恶果,开始委托当地的代理商或总经销商负责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

(八)摩托车出口集中度提高20XX年1—8月,摩托车出口量排名前十位的为:隆鑫、大长江、力帆、金城、宗申、新大洲本田、银翔、轻骑股份、广州大阳和建设股份,分别出口万辆、万辆、万辆、万辆、万辆、万辆、万辆、万辆、万辆和万辆。

1—8月,上述十家共出口摩托车万辆,占摩托车出口总量的%。

(九)汽车整车出口集中度提高从20XX年上半年来看,在出口汽车方面,中国汽车出口数量和金额的90%以上,是由汽车整车出口中不足1/5的所创造的。

根据海关统计,20XX年上半年中国共有1100家有汽车出口记录,20XX年同期为864家,同比增加了%。

其中,出口金额1亿美元以上的(含集团)有五家;出口金额5000万美元以下,3000万美元以上的有8家;出口金额3000万美元以下,300万美元以上的有67家;出口金额300万美元以下,100万美元以上的115家。

以上228家出口金额和数量均达总额93%,仅占汽车整车出口数量的%。

其中,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进出口公司等,在中国汽车整车出口中取得了突出成绩。

从目前形势来看,国产汽车进入国际市场已是大势所趋,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中国汽车产品出口的竞争力不强,主要产品是吉利和奇瑞等低档经济型品牌,而且其中大部分是以载货车为代表的商用车,甚至还包含了相当数量的高尔夫球车和雪地行走机动车,难以突破国外在性能、环保等方面的技术壁垒;出口缺少自主的核心技术,一部分零配件需要进口,因此在出口时其价格没有任何优势,出口产品多处于技术含量不高的中低端市场;中国的汽车出口无论是国产品牌还是合资产品,都以一次性出口居多,且不成规模,在运输和售后络的建设方面自然毫无成本优势。

从总体上看,低端市场、低档车、低价格、低利润、低质量的格局还未根本改变。

在中国汽车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存在三方面差异:汽车出口以载重车等商用车为主,乘用车为辅;出口小轿车以中低档为主;同时也出现了出口秩序不规范、恶性竞争等诸多问题,汽车出口无序竞争影响了“中国制造”的形象。

三、人民币升值对中国汽车出口的影响20XX年7月21日中国开始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不再单一盯住美元,从而形成了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此后,在积蓄已久的国内国外升值压力的推动下,人民币汇率不断攀升。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先后突破8:1和:1大关,截至20XX年3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已达到:1,升幅达到%。

按此趋势,人民币极有可能在近期突破关卡,步入6元时代。

中金公司20XX年11月份报告分析指出,人民币加快升值有利于抑制通胀和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并认为下一步的货币紧缩力度将加大。

该机构预计20XX年人民币全年升值7%,年底达到元人民币兑1美元的水平。

针对国际美元走软,渣打银行20XX年3月底发表报告,将20XX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预期由9%上调至15%,预期今年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升至。

中国汽车出口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低成本、低价格,人民币持续升值将给汽车产品出口带来冲击,尤其是在中国汽车产业结构性产能过剩,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的时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