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的风能资源概况

合集下载

江苏风资源分布l

江苏风资源分布l

江苏风资源分布一、地理环境1 地理位置江苏地处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海,北接山东,西连安徽,东南与上海、浙江接壤,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跨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

内陆面积10.72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土地总面积的1.12%。

长江横贯东西425千米,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718千米,海岸线长954千米。

2 地形地貌江苏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占江苏省面积的70%以上,比例居中国各省首位,主要由苏北平原、黄淮平原、江淮平原、滨海平原、长江三角洲平原组成。

江苏地势低平,河湖较多,平原、水面所占比例占江苏省的90%以上,比例仍居中国各省首位,这是江苏的地理特点。

[21-22] 江苏是中国地势最低的一个省区,绝大部分地区在海拔50米以下,低山丘陵集中在西南部,占江苏省总面积的14.3%,主要有老山山脉、云台山脉、宁镇山脉、茅山山脉、宜溧山脉。

连云港的市郊云台山玉女峰为江苏最高峰,海拔625米。

二、气候特征江苏属于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气候分明,以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一线为界,以北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江苏各地平均气温介于13~16℃,江南15~16℃,江淮流域14~15℃,淮北及沿海13~14℃,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高。

最冷月为1月份,平均气温-1.0~3.3℃,其等温线与纬度平行,由南向北递减,7月份为最热月,沿海部分地区和里下河腹地最热月在8月份,平均气温26~28.8℃,其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温度由沿海向内陆增加。

江苏省春季升温西部快于东部,东西相差4~7天;秋季降温南部慢于北部,南北相差3~6天。

三、风速分布及风向江苏省沿海风能资源丰富,风能资源由沿海向内陆减小。

风能资源潜在区域主要集中在沿海的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具体包括灌云、响水、滨海、射阳、大丰、东台、海安、如东、通州、海门和启东。

中国七大风电场情况概述

中国七大风电场情况概述

3.1.基本状况我国风能资源总体非常丰富,但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等“三北地区”,资源比较集中,经过不长时间的酝酿讨论,中国政府发展风电的思路逐步统一到“融入大电网、建设大基地”的思想上来,要求按照“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方式进行规划和建设。

2008年以来,在国家能源局的组织下,以各省风能资源普查及风电建设前期工作为基础,甘肃、新疆、河北、蒙东、蒙西、吉林、江苏沿海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相继完成。

根据规划,到2020年,在配套电网建成的前提下,各风电基地具备总装机1.38亿kW的潜力。

3.1.1.河北风电基地河北省风能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张家口、承德坝上地区和沿海秦皇岛、唐山、沧州地区。

张家口坝上地区年平均风速可达5.4~8m/s,主风向为西北风,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张家口地区风能丰富区主要分布在坝上的康保县、沽源县、尚义县、张北县的低山丘陵区和高原台地区。

该地区交通便利、风电场建设条件好,非常适宜建设大型风电场,崇礼县和蔚县部分山区也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承德地区年平均风速可达5~7.96m/s,主风向为西北风,主要集中在围场县的北部和西部,丰宁县的北部和西北部,平泉县的西部;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秦皇岛、唐山、沧州的沿海滩涂,年平均风速为5m/s 左右。

根据河北省风能资源的总体分布特点,河北省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各规划风电场主要分布在张家口地区、承德地区以及河北省沿海区域。

经对河北省风能资源、工程地质、交通运输、电网规划容量等条件的分析,共计规划了59个子风电场,到2020年规划总装机容量为1,413万kW,建成河北省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河北省千万千瓦风电基地中,张家口市选择了39个风电场场址,估算风电场总装机容量为955万kW,承德市选择了16个风电场场址,估算风电场总装机容量为398万kW,沿海地区选择了4个风电场场址,估算风电场总装机容量为60万kW。

河北省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容量表见表12。

我国近海风能资源概况.-中国气象局

我国近海风能资源概况.-中国气象局

附件我国近海风能资源概况我国是海洋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共拥有长度约1.8万km 的大陆海岸线、200多万km2的大陆架和6500多个岛屿,管辖海域面积近300万km2。

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中心依托全国风能详查工作,建立风能资源数值模拟评估系统WERAS/CMA,初步模拟得到我国近海70m高度风能资源图谱。

模拟结果显示,台湾海峡是我国近海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风能资源等级在5级以上,广东省近海海域的风能资源等级在3~5级之间,北部湾海域风能资源为2~4级,海南岛西部的东方市近海海域具有4级的风能资源。

从福建省往北,近海风能资源逐渐减小,渤海湾的风能资源又有所加强。

浙江省近海的风能资源为3~5级;上海市近海3级;江苏省近海3级;山东省近海为3~4级;河北、天津和辽宁近海风能资源为3~4级。

福建、浙江南部、广东和广西近海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主要是夏季台风和热带低压活动频繁造成的。

考虑到近海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在不同的离岸距离条件下有着明显的差别,按照离岸20km、50km,以及水深5~25m条件下,分别对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进行初步分析。

我国近海离岸50km以内,4级以上的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为2.34亿kW,3级以上的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为3.76亿kW;离岸20km以内,4级以上的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为0.68亿kW,3级以上的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为1.4亿kW;近海水深5~25m以内,4级以上的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为0.92亿kW,3级以上的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为1.88亿kW。

从3级及以上风能资源中3级风能资源所占比例来看,离岸20km的海域范围内3级风能资源占51.4%,离岸5~25m水深的海域范围内3级风能资源占45.2%。

渤海湾、江苏和上海近海以及杭州湾的风能资源可利用面积明显高于我国的其他近海海域,其中渤海湾的风能资源等级以4级为主,广西北海以外的北部湾海面风能资源等级为3~4级,江苏省和上海近海以及杭州湾的风能资源等级为3级。

低风速高切变区域风电场风资源数据分析

低风速高切变区域风电场风资源数据分析

J IAN SHE YAN JIU技术应用206低风速高切变区域风电场风资源数据分析Di feng su gao qie bian qu yufeng dian chang feng zi yuan shu ju fen xi胡晓春近年国内风电开发项目主要向中东部和南方地区等中低风速区域转移,该类区域风速较低,且地形多为平原、湖泊、丘陵及林区,故市场对能适应此类条件、抗湍流、大切变地区的机组需求日益增加,塔架轮毂高度也呈现出向100m以上的发展趋势,截止到2016年底,国内对高塔架(120m以上)的需求呈现出了爆发式的增长。

因此,对低风速高切变区域风电场风资源数据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江苏省风资源分布情况江苏省风资源位于我国大陆东路沿海中心地带,地居长江、淮海下游,东频东海,属温带季风气候。

根据海洋及气象站1971-2000年的观测数据分析显示,江苏省全年平均风速为3.5m/s,东部沿海年平均风速为6m/s以上,且较为稳定,属于风资源较丰富地区。

通过对江苏省风资源分布情况进一步观测可知,江苏可供开发的风能资源(10m)共计9520MW,其中陆地风能资源占2380MW,近海风能资源约为陆地的三倍7140MW。

风能资源可以划分为四个区,一区风能最为丰富,主要位于近海的东西连岛地区;二区风能资源较为丰富,主要位于沿海地区、长三角一带、淮海地区、洪泽湖高邮湖两岸及东南部沼泽地带,太湖东部;三四区风能资依次较低,主要分布于西部内陆地区。

二、项目概况本次分析的风电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处于三四区内,场址位于东经119º09′~119º19′、北纬32º31′~32º36′之间,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暖。

本期工程规划装机容量为100MW,拟安装50台单机容量为2.0MW的风电机组50台。

三、数据分析1.测风塔实测风数据分析风电场内建有一座100米(#1)高测风塔,场外建有一座90米(#2)高测风塔,鉴于场外数据不足一年,本次分析仅以场内#1测风塔进行数据分析。

2024年江苏省风力发电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江苏省风力发电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江苏省风力发电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文旨在通过对江苏省风力发电市场前景的分析,探讨其发展潜力和未来趋势。

2. 江苏省风力发电市场概览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

目前,江苏省风力发电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截至目前,江苏省已建成风电装机容量超过XGW,占全国风电装机容量的X%。

江苏省风电占比的不断增加,表明风力发电已成为其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

3. 江苏省风力发电市场前景3.1 技术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风力发电技术在江苏省的应用将进一步成熟和发展。

一方面,风力发电设备的效率将得到提高,风电装机容量将进一步扩大。

另一方面,智能化、自动化的风电系统将更加普及,提高风力发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2 市场需求预测随着江苏省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同时,环保政策的支持也将进一步推动风力发电市场的发展。

预计未来几年,江苏省对风力发电的需求将大幅增长,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3.3 政策环境分析江苏省政府一直以来都非常支持和鼓励风力发电行业的发展。

通过引入各种优惠政策、降低风电投资门槛和提供补贴等手段,进一步推动风力发电市场的繁荣。

政策环境的积极变化将对江苏省风力发电市场的前景产生积极的影响。

3.4 挑战与机遇随着江苏省风力发电市场的迅猛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风力发电的技术成本仍然相对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才能更加广泛应用。

其次,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对风力发电的接纳能力提出了挑战。

然而,这些挑战也同时带来了机遇,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江苏省风力发电市场可以开拓新的增长空间。

4. 结论综上所述,江苏省风力发电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需求的增加以及政策环境的积极变化将进一步推动风力发电产业的发展。

在克服挑战的同时,江苏省风力发电市场也将迎来更多的机遇。

江苏省可再生能源

江苏省可再生能源

江苏省可再生能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江苏省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政策支持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江苏省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大省之一,也是一省级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发展区域。

在过去的几年里,江苏省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将从江苏省可再生能源的电力、风能、太阳能及生物质能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进行展望。

1. 电力方面江苏省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在近年来有了较快的发展。

根据江苏省能源局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江苏省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了X万千瓦,占全省电力装机容量的X%。

其中,风力发电装机容量为X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为X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为X 万千瓦。

江苏省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投资。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如《江苏省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和《江苏省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示范区建设指导意见》,鼓励企业和投资者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研发。

此外,江苏省还积极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提升可再生能源发电效率,并加强与其他省份的合作,实现可再生能源的跨区域输送。

然而,江苏省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不可调节性会对电网的稳定性造成压力。

其次,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还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如江苏省的地理条件并不十分适宜大规模的太阳能发电。

针对这些问题,江苏省需要继续加大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的力度,以提高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可调度性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

2. 风能江苏省是中国最重要的风能资源地区之一。

根据江苏省能源局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江苏省风电装机容量达到了X万千瓦,占全省电力装机容量的X%。

江苏省的风能发电主要集中在海上风电和陆上风电两个方面。

海上风电是江苏省风能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

江苏省拥有良好的海上风能资源,且离沿海重要城市较近,有利于电力输送和消纳。

截至2020年底,江苏省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为X万千瓦,占全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的X%。

江苏海岸带特征 -讲稿

江苏海岸带特征 -讲稿
砂质海岸分布于海州湾北部的绣针河口至兴庄河口,岸线呈弧形。准平原剥蚀面上的风化壳发育,风化碎屑成为海岸带砂质沉积物的丰富来源。该海岸多短小湍急的山地河流,河口及海岸多砂质堆积体。砂质海岸可分为绣针河口-柘枉和柘汪-兴庄河口两个岸段。
绣针河口-柘枉为淤积岸段。近绣针河口沙咀,滩面宽 2~3 千米,混有粉砂淤泥的中砂质浅滩,坡度0.24%。近岸 300 米内,表层 3 厘米为黄色淤泥质粉砂,质地均匀;下层为灰黑色粉砂淤泥。近岸330~800 米间为灰黑色粗粉砂细砂夹淤泥。从沿岸平原及浅滩的地层结构、河流沉积物分布及现代动力过程看,该处海岸处于侵蚀型环境.只是由于入海泥沙较多.因而在一定时期内表现为堆积淤涨。不过近50 年海岸受台风和人为采沙影响,明显受冲,1970 年代匡围的对虾养殖池多被冲毁,今沿岸海堤大多进行了块石干砌护坡,岸线处于微侵蚀或基本稳定状态。
3、堆积型的粉砂淤泥质海岸分布于射阳河口-东灶港,长 571 千米。沿岸潮间带浅滩宽10-13 千米,岸外有一片南北长 200 千米,东西宽 90 千米的辐射沙洲区。据固定断面实测,其平均高潮位线外移速度以辐射沙洲基部蹲门口一带最快,向南北两侧逐渐减少。这和泥沙含量分布的规律相吻合,也主要是因为东海前进潮波和黄海旋转潮波在中部弶港辐聚而成的移动性驻潮波。
3、海水中较多的泥沙含量,利于潮滩沉积发育,但也易引起沿海闸下港槽的淤积,影响工程效益。
d
1、在江苏沿海,大风增水和天文大潮汛耦合形成风暴潮的概率较大。
2、江苏沿海出现异常高潮位,除极个别极优天文条件下的大潮汛外,主要因台风过境引起,其次是强寒潮南下造成的。台风风向大多自海向陆,增水现象明显。
4
1 砂质海岸
3 粉砂淤泥质海岸
粉砂淤泥质海岸是江苏省最主要的海岸类型,岸线长度884 千米。占全省岸线的90%以上,又可分为基本稳定、侵蚀与堆积三种类型。

南通沿海风速和风向特点分析

南通沿海风速和风向特点分析

南通沿海风力特点分析
1、南通沿海风能资源丰富。

南通市位于江淮下游,黄海、东海之滨,属温带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区内具有南北气候以及海洋、大陆性气候双重影响的气候特征。

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

有关资料表明,南通市近海岸带的风速、风能等值线走向基本与海岸线平行。

区内风资源分布东高西低,自内陆愈向海边风资源愈丰富,在沿海边,有一条狭长的风速急变带,向海剧增,向内陆锐减。

根据气象观测站最近20年(1985~2004年)平均风速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风速为3.3m/s。

临近海边地区的平均风速比内陆城市的气象站大,根据相关测风塔实测资料统计,10m高平均风速大于5.0m/s、40m高平均风速大于6.0m/s、70m高平均风速接近7.0m/s。

年平均有效风能功率密度大于200瓦/平方米,3至20米/秒风速的年累积时数大于5000小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