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工作1

合集下载

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

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

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
引言概述:
矿井地质工作是矿山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实施细则对于矿山的安全生产和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矿井地质工作的目的、内容、方法、要求和监督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帮助矿山管理者和地质工作者更好地进行地质工作。

一、目的
1.1 提高矿山资源开发效率
1.2 保障矿山生产安全
1.3 优化矿山地质资源管理
二、内容
2.1 地质调查:包括地质勘查、地质测量、地质探矿等
2.2 地质监测: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2.3 地质评价:对矿山地质条件进行评价,为矿山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三、方法
3.1 采用现代化地质勘查技术:如遥感技术、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等
3.2 结合实地调查和实验:对矿山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
3.3 建立完善的地质信息管理系统:对地质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分析
四、要求
4.1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地质工作
4.2 加强地质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更新
4.3 定期对矿山地质条件进行评估和调整工作方案
五、监督
5.1 建立健全的地质工作监督体系
5.2 加强地质工作的内部监督和外部评估
5.3 对地质工作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工作方案
总结:
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是矿山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地质工作,才能保障矿山的安全生产和资源开发。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为矿山管理者和地质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促进矿山地质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矿山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

矿山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矿山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
1、在地质勘探的基础上进行生产探矿,详细查明近期开采地段矿体的地质特征,矿体的产状、形态和空间位置,矿体的规模,矿石质量及工业品级,矿体开采的技术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加工技术条件,达到储量升级,为制定矿山采掘有计划进行开采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技术依据。

2、及时对采掘工程揭露的地质现象进行地质调查工作,系统收集原始地质资料,矿石质量测定资料,并经过综合整理对原有地质资料进行不断的补充和修改,编制为矿山生产所需要的成套地质资料。

3、按期计算并分析地质储量和生产矿量(三级矿量)的保有和变动情况,开展贫化与损失的计算和管理工作。

进行矿山采掘生产,地质技术等经济管理。

4、参加矿山企业年、月采掘计划的编制,负责编制矿山地质和生产勘探的设计,随采掘工程的进展,及时地提出修改和补充上述计划的建议。

5、监督和执行矿山的各项技术方针政策,各种规章制度,根据采掘计划的规定,定期对采掘工作进行指导、监督、验收,促使矿山采掘按质按量全面完成。

6、根据国家矿产资源保护条例,环境保护法,对矿山矿产资源和矿山环境进行细致研究、检查和监督。

7、开展矿山水文地质工作及工程地质工作,参与矿山水文及岩体移动的地质调查研究。

8、开展矿山综合地质研究和成矿预测,组织和进行矿体深部、边部和外围的找矿地质工作。

9、基建时期和生产初期的地质工作
⑴、矿山企业设计书的研究和分析设计时对储量的核算和重算;对矿石质量及。

矿山地质勘查工作计划

矿山地质勘查工作计划

矿山地质勘查工作计划矿山地质勘查工作计划是指为了找寻和评价矿产资源的储量、品质和分布状况,以及矿山建设前期的选址与评审等工作,制定的一系列勘查行动和方案。

以下是一个矿山地质勘查工作计划的详细安排。

一、前期准备1.明确目标和任务:确定矿山地质勘查的目标,如寻找新矿床、扩大现有矿床的规模等。

同时,明确勘查的任务范围、要求和期限。

2.收集资料:收集已有的地质、矿产和地质环境资料,包括地质地貌测绘、地球物理勘探、遥感图像解译、前期试采数据等。

3.组建勘查团队:根据勘查任务的要求,组建一支具备相关技术和经验的勘查团队。

团队成员包括地质学家、地球物理学家、测量师、试采工程师等。

二、地质勘查方案的制定1.定位矿床:通过对现有资料的分析,确定有可能存在矿床的区域,并确定优先勘查的区域范围。

2.地理调查:对选定的勘查区域进行地理调查,了解流域和地表水,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区域交通和通讯条件等。

3.地质调查:对选定的区域进行地质调查,了解区域地质构造、岩性、矿物组成和变质程度等,以及岩层的厚度、倾角、伸展性和空隙度等。

4.地球物理勘查:根据地质调查结果,确定适合采用的地球物理勘查手段,如重力测量、磁测、电测、地震勘探等,对矿床所在区域进行详细勘查。

5.试采工程:在选择的勘查区域进行试采工程,采取开拓性、代表性和连续性的试采活动,了解矿床的品质、产量和采矿难度等。

三、勘查结果的评价与分析1.数据分析:对采集的勘查数据进行精细化处理和分析,包括地质剖面的解释、图解计算、三维模型的构建等。

2.储量评估:根据数据分析结果,采用相应的储量评估方法,对矿床的储量进行定量估计。

3.矿产品质评估:根据勘查数据和化验分析结果,评估矿床的品质,包括主要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的含量和质量等。

四、报告编制1.总结报告:根据勘查结果的评价与分析,编制详细的总结报告,报告中包括区域概况、勘查方法、勘查结果和评价、储量评估和矿产品质评估等内容。

2.分析报告:对勘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分析矿床的发育规律、成因特征、分布模式等,为后续的选矿和采矿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

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

矿井地质工作实施细则一、引言矿井地质工作是矿山开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对于矿山的安全、高效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矿井地质工作的实施,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本细则。

二、工作目标1. 确保矿井地质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2. 提高矿井地质工作的效率和质量;3. 保障矿山安全生产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内容1. 地质勘探1.1. 确定勘探区域范围,制定勘探方案;1.2. 开展地质勘探工作,包括地质测量、钻探、地球物理勘探等;1.3. 对勘探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形成地质勘探报告。

2. 地质预测2.1. 根据勘探结果,进行地质预测;2.2. 利用地质预测结果,进行矿山设计和规划。

3. 地质监测3.1. 建立地质监测系统,监测矿山地质环境的变化;3.2. 定期进行地质监测,记录和分析监测数据;3.3. 及时发现地质灾害隐患,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4. 地质评价4.1. 对矿山地质条件进行评价,包括矿产资源量、矿石品位、矿石赋存状态等;4.2. 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评价,包括地质灾害风险、水文地质条件等。

四、工作流程1. 地质勘探流程1.1. 制定勘探方案,确定勘探区域范围;1.2. 进行地质测量,获取地质数据;1.3. 进行钻探工作,获取地质样品;1.4. 进行地球物理勘探,获取地质信息;1.5. 数据分析和解释,形成地质勘探报告。

2. 地质预测流程2.1. 根据勘探结果,进行地质预测;2.2. 利用地质预测结果,进行矿山设计和规划。

3. 地质监测流程3.1. 建立地质监测系统,确定监测点位;3.2. 定期进行地质监测,记录监测数据;3.3. 数据分析和解释,发现地质灾害隐患;3.4. 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确保矿山安全。

4. 地质评价流程4.1. 采集矿山地质数据;4.2. 对地质条件进行评价,确定矿产资源量和品位;4.3. 对地质环境进行评价,确定地质灾害风险和水文地质条件。

五、工作要求1. 严格按照像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进行地质工作;2. 保障地质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 加强地质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4. 加强地质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专业水平。

矿山水文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简述

矿山水文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简述

矿山水文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简述矿山水文地质工作是矿山工程建设、生产运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水文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矿山区域的自然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地下水的走向、组成及分布规律,预测和评估矿井水害状况,为矿山的合理开发和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

水文地质工作主要包括地形测量、水文地质初步勘查、水文地质详细勘查、水文地质分析评价等几个方面。

下面将介绍一下矿山水文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

一、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指对矿区地形高程等重要地形要素进行系统调查和测量,制定相应的地图和地形资料。

地形测量的目的是获取矿山矿体及其周边的地势、斜度、坡位、河流、湖泊、沟谷等自然地形信息,为水文地质初步勘查和水文地质详细勘查提供基础数据。

地形测量的方法有地形航空摄影测量、卫星遥感测量、水准测量、全站仪测量、GPS惯性测量等。

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矿山地貌的特点和矿山建设的需要来选择。

二、水文地质初步勘查水文地质初步勘查主要是矿区地下水的初步勘探,包括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动态等,旨在找到矿山的供水条件。

水文地质初步勘查的重点是矿山周边地下水的获取和分析,主要方法有水文地质地貌调查、钻孔观测、水位观测等。

1.水文地质地貌调查水文地质地貌调查是在地形测量的基础上将矿山区域的水文地质地貌条件进行详细调查,包括矿山周边的河流、湖泊、沟谷、水文地貌类型、水文地质结构变化等。

通过调查水文地质地貌信息,可以确定矿山的水来源、水流动情况、水量及其变化规律等基本信息。

2.钻孔勘探钻孔勘探是通过在矿山区域进行井孔钻探,发掘地下水储层,了解矿山地下水的出现和走向。

钻孔过程中可以给矿山地下水的获取和研究提供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3.水位观测水位观测是对矿山周边的水坑、沟渠、水井等进行水位高程,水位变化量的监测,了解地下水的动态情况。

水位观测可以确定矿山地下水的储备情况,及时发现矿区水灾隐患,采取应急措施。

三、水文地质详细勘查水文地质详细勘查是在水文地质初步勘查的基础上,对矿区的地下水、地下水的质量、水文地质剖面等进行深入的详细测量和研究。

矿山地质勘探

矿山地质勘探

矿山地质勘探矿山地质勘探的规范、规程、标准一、绪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日益紧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矿山地质勘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的规范和标准来指导和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探讨矿山地质勘探的规范、规程、标准等方面的内容。

二、前期准备1.项目验收在进行矿山地质勘探之前,需要进行项目验收工作。

项目验收主要包括项目的合法合规性、矿产资源的潜力评估、环境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项目验收,可以确保勘探工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人员培训矿山地质勘探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

在进行勘探工作之前,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技术和管理能力。

三、勘探工作1.地质勘探的工作流程地质勘探的工作流程包括勘探计划的编制、现场调查和取样、实验室分析和测试、数据分析和解释等环节。

在每个环节中,都需要依据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现场调查要求在进行现场调查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仪器设备的选择和使用,需要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 取样方法和采样点的选择要符合规定,以保证取得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 现场安全工作的要求,包括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防护、职业卫生的管理等。

3.实验室测试的质量保证在进行实验室测试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实验室的资质要求,需要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并进行必要的认证。

- 采样和样品处理的要求,包括样品的保存、标识、记录等。

- 分析方法和测试流程的要求,需要符合相关的规程和标准,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数据处理与解释1.数据处理的要求在进行数据处理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数据清洗和校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数据格式和处理方法的要求,需要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 数据备份和保存的要求,保证数据的安全和可追溯性。

2.数据解释与评价在进行数据解释和评价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的评估。

矿井地质工作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矿井地质工作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矿井地质工作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矿井地质工作是煤矿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在保障煤炭资源有效开采和矿山安全生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矿井地质工作的定义、意义、方法、内容和作用等方面来探讨其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一、矿井地质工作的定义和意义矿井地质工作是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评价和研究,确定煤炭储量和产能的基础工作。

其目的是为煤炭勘查、选炭、选址、设计、开采、配合及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发挥着对煤炭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指导、控制和保障作用。

煤炭资源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其开采对人民生产和生活至关重要。

而矿井地质工作则是煤炭资源开采的基础工作,它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影响着煤炭储量的计算和矿井的开采。

并且煤矿生产中的安全问题也与矿井地质密切相关。

因此,对于煤矿生产来说,矿井地质工作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二、矿井地质工作的方法1.地质调查法:通过调查、观测和研究,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全面系统的认识和分析,确定井下地质结构、煤层赋存规律和分布情况。

2.井下采样法:在井下采集地质样品,通过地质勘探、钻探等探测手段,对煤炭储量、品质和瓦斯赋存规律进行评价和研究。

3.井底测量法:通过测绘和综合勘探,对煤炭储量、产煤能力和地质构造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矿井地质工作的内容1.地质构造:井下地质构造主要包括断层、岩体、岩性等要素,其对煤层分布和煤炭开采有重要影响。

2.煤层分布:确定煤层的分布、厚度、倾角和赋存规律是矿井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其对井下的开采有指导和控制作用。

3.煤质评价:地质勘探过程中,要对煤层的粘结剂、碳氢比、灰分等质量指标进行评价,从而确定煤的品质和开采条件。

四、矿井地质工作的作用1.提高煤炭资源的有效开采率和品质:矿井地质工作的结果能够对煤炭资源的储量和品质进行明确评价,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和提高资源开采的利用率。

2.保障矿山生产的安全:通过对地质构造和煤层规律的分析,可以帮助制定科学合理的煤层开采方案,减少矿山事故的发生率。

矿山地质工作对矿山开发的重要性

矿山地质工作对矿山开发的重要性

175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矿山地质工作对矿山开发的重要性冯友全(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2)摘 要:矿山地质是在矿山建设、开发、闭坑等矿山开发全过程中都需要开展的工作,是指导矿山开采的重要依据,对矿山开发过程中的降低成本、增加储量、提高效益,延长矿山服务年限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矿山企业要重视矿山地质工作,加强矿山地质技术人员的培养,对矿山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矿山地质;生产勘探;贫化损失;探采对比;闭坑中图分类号:TD163;TD7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24-0175-2 收稿日期:2020-12作者简介:冯友全,男,生于1985年,汉族,四川南充人,本科,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矿产地质。

矿山地质工作是在拟建或已建矿山范围内,为保证和发展矿山生产所进行的全部地质工作。

其工作在矿山开发过程中具有服务、管理和监督三种职能,贯穿于矿山开发的每一个阶段。

矿山地质工作是以地质学为基础,以矿山开发活动为对象,具有长远性、探索性、综合性的技术工作,是指导采矿生产的重要依据。

1 矿山地质工作主要内容矿山地质工作包括了生产勘探、日常性的生产地质、资源储量与三级矿量平衡管理、矿石质量均衡与损失贫化管理、专门性的生产地质、矿区综合地质及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研究等主要工作。

1.1 生产勘探生产勘探工作是矿山地质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在地质勘探基础上,在近期开采地段,与矿山生产相结合而进行的更准确查明矿体形状、产状、矿石质量、品级分布,提高储量可靠程度,保证采矿活动正常进行的勘探工作。

生产勘探工程要充分考虑结合采矿工程,做到"探采结合"。

一般露天采矿或地下采矿的矿床地表和浅部的生产勘探常用槽井探、露天炮孔及地表岩芯钻;地下采矿常用坑道和坑内钻探。

生产勘探为制定矿山采掘、采剥计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山地质工作一、岩金矿山地质工作种类矿山地质工作,从矿山建设到矿山关闭始终贯穿矿山开发的全过程。

按工作性质矿地质可分为勘探地质、工艺地质、管理地质和水文及工程地质。

勘探地质在矿山地质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如果说地质是矿山开发基础的话,勘探地质更是其基础的基础。

工艺地质、管理地质和水文及工程地质也在矿山开发的不同工作环节中发挥着相应的保证和(或)监督作用。

勘探地质、工艺地质及管理地质工作,是矿山地质工作前后衔接的三个部分。

勘探地质工作从找矿、发现、追索矿体开始到划分成开采矿块并达到其周边控制为止,工艺地质工作从矿块切割开始,历经采矿生产、出矿配矿、选矿生产到尾矿排出为止,管理地质工作则多在生产期后进行,如损失、贫化管理及储量管理等。

按工作性质,各种矿山地质工作还可进一步分为若干分类。

勘探地质包括评价勘探和生产勘探,其工作内容包括:设计、施工、地质编录、地质取样、一加工、化验分析、矿块圈定和储量计算等。

工艺地质包括采矿工艺地质和选矿工艺地质。

管理地质包括资源管理、矿量管理、矿石损失与贫化管理等。

水文与工程地质也由两部分组成。

为适应对矿山勘探地质宏观管理的需要,主要依据矿山开发程序,将矿山勘探地质分为基建勘探、生产勘探和地质勘探三下类别。

地质勘探和评价勘探含义相同。

此处所指的基建勘探则是泛指在矿山设计和基建阶段所进行的勘探、勘查及其有关的地质工作。

如《岩金矿山地质与测量工作条例(试行)》对基建勘探所列的七条任务,其中两条属评价勘探性质,三条属生产勘探性质,另两条分别属工程地质和工艺地质性质。

二、岩金矿山地质工作的目的各种性质的矿山地质工作的目的迥然不同。

1.评价勘探工作的目的,主要是发现、追索和控制矿体,获得地质储量和工业储量。

或上述目的达不到时,在有充分根据的情况下,须作出否定的评价结论。

2.生产勘探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变工业储量为生产矿量及变开拓矿量为采准矿量。

3.采矿工艺地质工作的目的,一是对矿块的空间形态、界限、产状、夹石、矿岩稳固状况等提供图件资料,满足回采生产工艺设计的要求;二是通过对采场回采作业面上边界的圈划,具体指导回采生产作业。

采矿工艺地质工作也是变采准矿量为备采矿量和变备采矿量为真实矿量的过程。

采场地质工作是最直接和最后的对矿体形态及赋存状况的了解过程,所形成的图件资料是总结勘探经验和计算矿量损失和矿石贫化的标准和依据。

4.金的选矿工艺地质的工作目的,一是采取有代表性的样品和进行系统的工艺矿物学查定工作,满足建厂设计或选厂流程改造的选矿试验要求,二是通过合理地出矿和配矿,使入选矿石的性质变化幅度限制在最小范围,三是通过选矿产品考查鉴定,为及时调整磨、浮、选、浸等生产作业条件保持良好的技术指标提供依据。

5.水文与工程地质工作的目的,是查明矿山地面、地下基建工程和坑道、采场内的水文和工程地质情况,为矿山基感生产和安全环境徕护提供必要的图件和资料。

从广义上讲,为开拓工程和其他非直接探矿工程所做的场质工作也属于工程地质工作范围。

6.管理地质工作的目的,主要是促使金矿资源合理的开发,严禁乱采滥挖,防止地质储量欠帐及保持三级矿量平衡,遵循“大小、厚薄、贫富、难易”兼采的原则,坚持合理的回采顺序,选用同矿体形奔及赋存特点相适应的采矿方法和工艺,防止产生浪费和不应有的矿石损失和贫化,合理地凋整采掘比例,监督按探采顺序施工,确保矿山持续稳定均衡地生产。

第二节基建勘查为弥补原地质勘探的不足,于矿山设计首采地段,以提高地质勘探程度和储量升级,满足基建开拓、采准和矿山投产的需要为目的的勘探工作是基建勘查,其任务为:1.补充评价勘探,使矿山在投产伊始保有工业储量可利用的年限,达到同生产规模相适应的要求。

2.首采区段小盲矿体的评价勘探。

3.获得不少于36个月生产利用的开拓矿量和不少于12个月生产利用的采准矿量。

4.进一步查明矿石性质特征及不同矿石类型一工艺类型及自然类型的分布情况。

5.采取有代表性的选矿工艺试验样品和完成金的一工艺矿物学查定工作。

6.查明建矿设计和基建施工所需要的水文及工程地质勘查。

第三节评价勘探在矿山基建阶段和生产时期,矿山开拓工程所控制范围内的地质评价及盲小矿体及主矿体端部、分枝部的勘探,多由矿山自行完成。

新开区段、矿床深部及全矿区的评价勘探,则多委托给专业地质勘探队去完成。

矿山评价勘探工作同建矿前专业队所进行的工作性质相同,其工作内容、技术要求和成果体现方式也相一致。

但两者工作基础不同,要更多的考虑矿山近期的采掘计划、长远发展规划,相对之下矿山评价勘探工作则有自己的特点。

1.矿山评价勘探工作难度大是其最大的特点之一。

对新开区段和深部矿床的评价勘探,大多是在建矿前专业队在“知难而退”或在对其前景评价不乐观的前提下,撂下多年后重新开始工作的.因此,为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提前做好成矿规律,找矿标志知成预测的研究工作是很必要的。

矿山已有很多探矿工程、生产巷道和图件资料可资利用,这就为预测找矿研究提供了方便条件.2.矿山评价勘探彻底,自始至终。

矿区内的任一矿化带或有望区段,迟早都要投入相应的工作,如发现有开采价值的矿体存在,就必须一步一步加深勘探直至开采利用。

相反,并未发现矿体或再未发现新矿体,评价勘探地质工作也要做到相当程度,直至达到否定结论有足够的证明资料。

3.矿山评价勘探,坑探是主要勘探手段,坑内钻也充分发挥作用,相比之下钻探利用程度有所变小。

4.评价勘探必须贯彻探采结合的原则。

所设计工程的位置、标高、规格、坡度等,须与矿山开拓和开采结合起来。

第四节生产勘探一、生产勘探的任务1.查清矿体(矿块)空间位置、形态、产状、规模和矿石质量特征。

2.进行储量升级,促进生产矿量平衡,保证矿山持续稳定生产。

3.为开拓、采准、采矿设计、采掘计划和矿山长远规划提供必要的地质资料。

4.进一步查明近期开拓中段的共生、伴生有益组分的分布规律,为综合利用提供资料。

5.详细查明开采技术条件、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

二、生产勘探的原则.1.生产勘探工程的布置应符合矿山回采顺序和采掘计划要求,并保持适度超前。

2.生产勘探应遵循“由浅而深、由近而选、由上盘到下盘,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则.并做到“大小、厚薄、贫富、难易兼探”的原则。

3.生产勘探设计要与矿山开拓、采准、回采设计相结合,即做到“探采结合”。

在满足地质要求的前提下,以最少的生探工程获得最佳地质效果和最好经济效益。

三、生产勘探程度1.对生产矿区(段)的控矿地质条件(如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等)进一步查明;对矿体地质特征,矿石质量特征和开采技术条件等应详细查明,达到相应储量级别的要求。

2.探清开采矿块地质条件,满足矿块采准和回采设计要求。

一般应做到:(1)详细查明开采矿块、围岩矿化带的产状,矿化类型及程度,以及与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

(2)详细查明矿块的控矿及成矿后的构造性质、规模、产状,与矿体的关系。

(3)详细查明矿块的矿石物质组分,共生伴生有益组分的分布特征。

(4)详细查明矿块的规模、产状、形态、厚度、延长、延深,夹石情况和矿体尖灭特征。

(5)矿块储量精度达到相应储量级别要求。

(6)详细查明矿块的水文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

四、生产勘探方法1.生产勘探方法一生产勘探手段的确定,是根据矿床地质因素、开拓方式、采矿方法及充许的贫化损失等因素确定。

一般矿山采用坑探为主坑钻探相结合的手段。

(1)钻探矿体埋藏不深或浅部的生产勘探可使用地表岩心浅钻,也可用于矿山深部控制远景储量,指导深部开拓。

坑内岩心钻,用于代替部分生探坑道,加密控制矿体边界,或寻找平行矿体,也可用于指导坑道掘进。

(2)坑探是地下开采矿山的主要生产勘探手段,控制矿体走向和倾向的变化,多采用沿脉和穿脉,控制矿体倾斜方向的变化,多采用天井、上山及幅川或盲中段。

( 3 )坑钻结合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开采要求,确定坑钻结合的各种形式。

2.生产勘探工程布置的一般原则和网度(1)生产勘探工程的布置,一般是在地质勘探、基建勘探工程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与原勘探系统保持一致,其方向尽可能垂直于矿体的总走向。

同时,生产勘探工程直接为生产服务,尽可能为开采时所能利用,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生产勘探工程布置又要以取的最佳地质效果和满足编制生产地质图为原则。

(2)生产勘探的网度,一般是在原勘探网度的基础上进行加密,如在下水平2、3等工程间距处加密,天井的间距可以根据矿体倾向方向的变化和开采矿块的长度确定,并辅以中穿控制。

一般要求工程分布要均匀。

有的天井和中川(加密的天井),可和采准工程结合,以弥补空白点和工程控制不均匀的地段。

生产勘探网度的确定一般用类比法确定。

合理的网度可用开采资料经过分析对比确定。

五、生产勘探工程的设计1、为探清一个开采中段,进行储量升级的总体设计(1)总体设计的编制方法,首先要依据地质勘探和基建勘探已获得的勘探剖面图,预切一张要进行生产勘探的中段标高地质平面图。

然后在预切的中段地质平面图上布置生产勘探工程,包括沿脉位置和方向,穿脉的位置、方向和间距,天井的位置和间距,最后编写设计说明书。

(2)总体设计说明书①生产勘探的.目的和任务;②生产勘探的原则、手段和网度;③生产勘探工程的布置、工程量和预期地质效果;④生产勘探的施工顺序、质量要求和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3)总体设计附图(如图5一1,5一2)①中段设计地质平面.图(比例尺I:500—1:1000);②典型探勘线剖面图(比例尺1:500—1:1 000);③矿体纵投影图(垂直的或水平的)(比例尺1 :500— 1:1 000).(4)总体设计附表:①生产勘探工程量统计表;②预获地质储量计算表和预计变级地质储量表。

2.矿块的生产勤探建设计矿块的生产探矿是在C级网度的基础上,加密穿脉和利用天井(上山)及中穿进行探矿,便矿块的控制程度达到B级要求.( 1)穿脉,沿脉水平坑道的单体设计,开门位置的确定,有两种方法:①图上确定好位置后,由已知的测点控制距开门位置的距离。

一般在图上用尺量。

②坐标计算法。

设已知测点I的坐标为XI. Y1、ZI,欲开门点为N,I点距N 为1米,则:a=c?cosa B=c?sina设N点的坐标为:X N、YN、Zn,则:XN=XI土b(上加下减)YN=YI士a(上加下减)ZN=ZI+坡度增减量(Cx坡度)(2)弧道一般设计:弧道(弯道)设计(见图5一3)要确定如下参数:圆弧半径R,圆弧中心夹角a,切线长度T,圆弧长度K.a可直接在设计图上由两条坑道中心线延长线的交角来确定,R一般为矿山使用的电机车轴距的8-10倍。

这样R.a为已知,则:a ?R T=tg2(3)天井及上山的设计(图5一4)。

天井中心点位置的确定方法同平巷位置的确定方法:天井一般开在水平巷道的一侧壁,常根据坑道运输情况,向一壁内开0.5一0.8m,然后沿设计方向和沿倾斜向上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