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菌剂生产工艺流程
微生物菌剂生产工艺详细

2.5-3.5%
2mg/l
2mg/l
6.8-7.2
3.3主体发酵阶段操作和参数控制
3.2.3.1最佳装液量为罐体容积的50%-75%;最佳接种量实际装液量的1%-5%;发酵温度控制在25℃-35℃;pH控制在6.8-7.2;搅拌转速180-200r/min。转速过快会对菌丝体产生破坏,转速过慢易产生发酵泡沫,而且会因为溶解氧不足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4发酵工作
由各生产岗位负责人按生产周期实施菌种活化、种子培养及主体发酵过程、分离纯化、干燥等流程。
6包装
将发酵生产线生产的粉剂、液体产品进行定量包装。包装过程需要保持环境的洁净和无菌,并且要按照规定的包装标准进行操作。
7储运
完成包装后的生物有机肥送至成品库并由送货人和库管分别签字确认成品数量,每批次产品单独存放,填写批次产品档案。
10记录和报告
在整个车间操作流程中,需要及时记录各项操作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包括菌种培养情况、发酵过程参数、质量检测结果等。
二、车间生产工艺流程
1生产车间设备准备工作
1.1车间环境准备
1.1.1温度控制:车间温度应保持在适宜微生物生长的范围内,通常为20-30摄氏度。
1.1.2湿度控制:车间湿度应保持在适宜微生物生长的范围内,通常为50-70%。
5.2包装密封:包装后进行密封操作,避免微生物菌剂受潮变质。
5.3存储条件:根据产品要求,选择适宜的存储条件,避免产品失效。5.4质量检验
5.4.1外观检查:对包装后的微生物菌剂进行外观检查,确保产品无异常。
5.4.2活菌数检测:进行活菌数检测,确保微生物菌剂活性符合标准。
5.4.3产品检测:对微生物菌剂产品进行综合检测,包括微生物成分、杂质等指标,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的生产工艺流程及详细设计要求

〔1〕生产用菌种的鉴定:主要包括纯度鉴定,生产性能的检查, 有无杂菌污染。
还有就是菌种的活性,重要特性有无退化等。
〔2〕如菌种已发生功能性改变或者被杂菌污染, 还需要进行菌种 的纯化或者或者复壮。
〔3〕其次在规模生产之前,还要通过实验室中试,确定该菌群 的最适生长温度, PH ,发酵培养基的最适成份与比例;生长曲 线的绘制与最适培养时间确实定。
我们普通选取对数生长期的菌 体〔丝〕做为生产发酵用的菌种。
最正确接种量与装液量的控制。
〔1〕将冷冻保藏管中的菌种在斜面中活化〔37℃ 24h〕,并在平板中进行纯化〔37℃ 24h〕。
最终得到斜面菌种或者菌种斜面。
〔2〕摇瓶培养阶段: 取一环纯化后的的菌种, 接入装量为 20mL 种子 培养基的 250mL 三角瓶中,置于 180r/min 中摇床中培养 (37℃ 18h)。
分别取 1mL 的种子液 ,接入五个盛有 20mL 发酵培养基的 250 mL 三 角瓶中。
置于 180 r/ min 摇床中 培养〔37℃ 24h 〕 。
接种量为三白 Nacl 琼脂0.5% 2.0-2.5%斜面培养基成份组成比例葡 萄糖0.1% 肉 蛋胨1%牛膏1% PH工艺流程工艺条件中控121℃~125℃0. 103MPa~0. 168 MPa 0.5h~1.0h加料体积 50%~75%,实际为 60%PH6.5~7.5121℃~125℃0. 103MPa~0. 168 MPa 0.5h~1.0h25℃~35℃ 常压角瓶实际培养基装量的 4-5%.PH 控制在 7.0-7.5 之间。
培养基组成见下表:玉摇瓶种子培 葡萄 尿 硫酸 磷酸氢 硫酸 硫酸米 PH养基成份 糖 素 镁 二钾 亚铁 锰浆各组成成份2.5 0.5 0.04 0.1 2ppm 2ppm 7.0比例〔%〕〔注; 1ppm=1mg/l)蒸汽 全部设备灭菌一级种子罐配料一级种子罐 PH 值检测一级种子罐灭菌一级种子罐降温种子罐 培养基灭菌空气蒸汽物料量的 0.5-5%.实际接种量为 1%25℃~35℃ 24~36h芽孢形成率≧80% 搅拌转速: 180r/min二级种子罐重复上述操作和参数控制其中, 由摇瓶菌种向一级种子罐的接种量, 控制在一级种子罐实 际装料量的 0.5%-5.0%;PH 控制在 6.5-7.5;发酵温度控制在 25℃~35℃;装料量控制在种子罐公称容积的 60%摆布。
微生物农药菌剂的制备工程

微生物农药菌剂的制备工程发布时间:2021-07-05T11:25:42.93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作者:崔希庆[导读] 摘要:微生物农药是农药行业的新兴产业,代表着植物保护的方向。
德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 150060摘要:微生物农药是农药行业的新兴产业,代表着植物保护的方向。
其优点是克服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减少了农副产品中的农药残留。
本文详细分析了微生物农药菌剂的制备。
关键词:微生物农药;组成;配方;生产工艺前言:微生物农药是一种生物源农药,其活性成分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或转基因微生物,同时,它也是化学农药的有益补充,具有环保、无化学残留等优点,可有效控制有害生物(如病害、虫害、草害、鼠害等),包括细菌对细菌、细菌对病菌、细菌对杂草等的控制。
这些农药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对人、动物、农作物、自然环境安全,不会对天敌造成损害或产生抗药性。
这些微生物农药,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如苏云金芽孢杆菌和球孢白僵菌等。
随着人们对环保要求的提高,微生物农药无疑是农药今后应用发展的方向。
1 菌剂组成微生物农药菌剂由原药、表面活性剂、载体、助剂组成,合理的农药配方只能用于加工生产。
载体与助剂在配方选择上必须便宜、易得,资源丰富。
为了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最终产品必须低成本且高质量。
1.1 载体1)性能。
载体为加入的固体原料,可调节成品含量,改善其物理性能。
其主要特征是多网孔结构、片状或层状结构,比表面积大,对农药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载体用作农药活性物质的微小容器或稀释剂,从载体中释放活性成分。
不同类型的载体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
即使同一类型的载体因不同的来源与杂质组成,其性能差异也较大。
载体性能包括矿物分析、介质化学分析、来源、包装、价格、颜色、硬度、密度、堆积密度、粒径、筛分分析、最大吸油率、pH值、折射率、比表面积、流动性、润湿性、分散性、相容性、表面性质等。
2)常用载体。
微生物菌剂生产工艺操作规范

10m3 SS
菌体的形态、密度
芽孢形成率≧80%
储罐 腐殖酸 80吸目附搅拌槽
常温常压
液态菌剂固形物含量 10~20% 20m3 CS/SS
液态菌剂
复合肥
液态菌剂
轻质 CaCO3 或 吸附介质加料量 1~3:1 吸附后水分 25~50% 2m3 SS
螺旋蛟龙
SS
输送机
精心整理
干燥机
干燥热媒温度 100~120℃ 干燥后产品水分<10%
SS
常压
粉剂中微生物菌的含量 25~200 亿/g
粉状菌剂
复合肥 粉状菌剂
包装机
产品粉状菌剂
精心整理
121℃~125℃
0.103MPa~0.168 MPa 0.5h~1.0h
2m3 SS
25℃~35℃
常压
摇瓶菌种 物料量的 0.5%~5%
2m3 SS 2m3 SS
灭菌空气
种子罐发酵 消泡剂
25℃~35℃ 24~36h
镜检:
2m3 SS
菌体的形态、密度
芽孢形成率≧80%
精心整理
培养基发酵罐配料
发酵罐 加料体积 50%~75%
10m3 SS
发酵罐 PH 值检测 发酵罐灭菌 蒸汽
发酵罐降温 灭菌空气
PH6.5~7.5
10m3 SS
精密试纸或 PH 计
121℃~125℃ 0.103MPa~0.168 MPa
0.5h~1.0h
10m3 SS
常压
25℃~35℃
10m3 SS
消泡剂
发酵罐发酵
24~36h
灭菌空气
25℃~35℃
镜检:
微生物菌剂生产工艺流程
微生物菌剂车间操作流程

微生物菌剂车间操作流程一、背景介绍微生物菌剂是一种利用微生物菌种进行制备的生物农药,具有环境友好、高效安全等优点,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微生物菌剂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制定了微生物菌剂车间操作流程,以指导操作人员进行生产。
二、操作准备1. 车间环境准备:确保车间干净整洁,无杂物和异味,温度适宜(普通为25-30摄氏度),相对湿度保持在50%-70%。
2. 设备准备:检查微生物菌剂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无故障,消毒设备准备充足。
3. 原料准备:准备好微生物菌种、培养基、辅助材料等原料,确保原料质量合格。
三、操作流程1. 菌种接种a. 取出菌种保存管,使用无菌技术将菌种转移到无菌培养基中。
b. 将菌种培养在恰当的培养条件下,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c. 确认菌种培养达到要求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2. 发酵培养a. 将培养基和辅助材料按照配方比例加入发酵罐中,进行充分混合。
b. 将培养基进行高温高压灭菌,确保无菌状态。
c. 将菌种接种到灭菌后的培养基中,控制好发酵罐内的温度、pH值、通气速率等参数。
d. 监测发酵过程中的菌液浓度、生长曲线等指标,确保发酵过程顺利进行。
3. 菌剂提取a. 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液进行离心分离,得到菌体和发酵液。
b. 对菌体进行洗涤、浓缩等处理,得到纯净的菌体。
c. 对发酵液进行过滤、浓缩等处理,得到纯净的发酵液。
d. 对菌体和发酵液进行质量检测,确保符合产品标准。
4. 包装和贮存a. 将提取好的菌体和发酵液分别进行包装,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容器。
b. 对包装好的微生物菌剂进行质量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c. 将包装好的微生物菌剂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四、操作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操作过程不受外界污染。
2. 定期维护和清洁生产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或者省略步骤。
4. 根据产品要求,合理调节发酵参数,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微生物菌剂车间操作流程

微生物菌剂车间操作流程一、引言微生物菌剂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活性菌株制备的有益微生物制剂,具有生物安全、环境友好、高效等特点,在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为确保微生物菌剂的生产质量和操作安全,本文将详细介绍微生物菌剂车间的操作流程。
二、车间布局1. 车间布局应符合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确保操作区域与非操作区域分隔明确。
2. 车间内应设置洁净区、原料存放区、菌种培养区、发酵区、过滤区、灭菌区等功能区域,并合理划分工作流程。
三、操作流程1. 原料准备a. 检查原料的质量和数量,确保符合生产要求。
b. 将所需原料按照配方准确称量,并进行记录。
c. 将原料送入洁净区进行下一步操作。
2. 菌种培养a. 将所需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中,并进行预培养。
b. 根据菌种的生长特性和要求,调整培养条件,如温度、pH值等。
c. 定期检测培养物的生长情况,确保菌种培养达到预期要求。
3. 发酵过程a. 将培养好的菌种接种到发酵罐中,并添加适量的培养基。
b. 控制发酵罐的温度、搅拌速度、通气量等参数,促进菌种的生长和代谢产物的积累。
c. 定期监测发酵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溶氧量、pH值、菌体浓度等。
d. 根据发酵过程的需要,适时添加辅助物质,如营养物质、调节剂等。
4. 发酵液处理a. 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液进行过滤,去除固体颗粒和杂质。
b. 过滤后的发酵液进行灭菌处理,以确保产品的无菌性。
c. 对灭菌后的发酵液进行质量检测,如菌液浓度、活菌数等。
5. 包装和存储a. 将经过质量检测合格的发酵液进行包装,可以选择瓶装、袋装等方式。
b. 包装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c. 包装完成后,将产品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库房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6. 清洁和消毒a. 操作结束后,对所有接触到菌剂的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b. 使用符合要求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并按照规定的浓度和时间进行操作。
c. 定期对车间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确保车间环境的卫生和无菌状态。
nyt883-2004 农用微生物菌剂生产技术规程

NYT883-2004农用微生物菌剂生产技术规程一、简介1.1 农用微生物菌剂的定义农用微生物菌剂是指利用微生物或微生物代谢产生物质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促进作物生长、增强植物抗病性、改良土壤环境等作用的产品。
农用微生物菌剂包括微生物农药、微生物肥料和微生物调理剂。
1.2 规程的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农用微生物菌剂的生产过程控制和质量管理,以及对生产设备、人员操作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规定,保障农用微生物菌剂的生产质量和安全性。
二、质量管理2.1 原材料采购(1)对原材料的来源、质量要求进行认真审查,确保原材料符合生产要求。
(2)建立原材料供应商档案,定期进行评估和审查。
2.2 生产过程控制(1)制定严格的生产工艺流程,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
(2)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2.3 产品质量检验(1)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检验流程,包括原材料检验、中间品检验和成品检验。
(2)建立产品质量档案,对产品的质量进行追溯和记录。
三、环境管理3.1 厂房环境要求(1)坚持“清洁、整洁、干燥”的原则,确保生产环境符合卫生标准。
(2)对生产厂房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处理。
3.2 废物处理(1)建立科学的废物处理制度,合理处理生产废水、废气和废渣。
(2)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和标准,确保废物排放达标。
四、安全管理4.1 生产人员培训(1)对生产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确保他们了解生产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
(2)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4.2 事故应急预案(1)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和责任。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质量管理体系建设5.1建立质量管理文件(1)制定并不断完善质量管理文件,确保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2)建立质量管理档案,对相关文件进行管理和归档。
5.2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制度,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
(2)接受外部审核机构的审核,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微生物菌剂生产工艺流程框图沈宏

消泡剂芽孢形成率≧80%
发酵罐
培养基加料体积50%~75%10m3SS
~10m3SS
精密试纸或PH计
蒸汽121℃~125℃
~MPa10m3SS
~
25℃~35℃
灭菌空气常压10m3SS
灭菌空气
25℃~35℃镜检:10m3SS
消泡剂24~36h菌体的形态、密度
芽孢形成率≧80%
种子罐培养基
发酵罐培养基
牛肉膏
kg
蛋白胨
15g
10 kg
50 kg
氯化镁
kg
kg
玉米粉
20 kg
100 kg
蔗糖
15 kg
75 kg
淀粉
5 kg
25 kg
硫酸亚铁
kg
kg
磷酸二氢钾
kg
kg
氯化钠
5g
琼脂
20g
葡萄糖
20g
水
1000 g
1000 kg
5000 kg
总重量
g
kg
kg
常温常压液态菌剂固形物含量10~20%20m3CS/SS
液态菌剂
复合肥液态菌剂
轻质CaCO3或
玉米芯80目吸附介质加料量1~3:1吸附后水分25~50%2m3SS
SS
干燥热媒温度100~120℃干燥后产品水分<10%SS
常压粉剂中微生物菌的含量25~200亿/g
粉状菌剂
复合肥粉状菌剂
产品粉状菌剂
原菌种活化培养基
微生物菌剂生产工艺流程框图沈宏
微生物菌剂生产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工艺条件中控设备
121℃~125℃
蒸汽~MP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蒸汽0.103MPa~0.168 MPa
0.5h~1.0h
种子罐2m3SS
培养基加料体积50%~75%
PH6.5~7.52m3SS
精密试纸或PH计
121℃~125℃2m3SS
蒸汽0.103MPa~0.168 MPa
0.5h~1.0h
灭菌空气25℃~35℃2m3SS
25℃~35℃
灭菌空气常压10m3SS
灭菌空气
25℃~35℃镜检:10m3SS
消泡剂24~36h菌体的形态、密度
芽孢形成率≧80%
常温常压液态菌剂固形物含量10~20% 20m3CS/SS
液态菌剂
复合肥液态菌剂
轻质CaCO3或
腐殖酸80目吸附介质加料量1~3:1吸附后水分25~50%2m3SS
SS
干燥热媒温度100~120℃干燥后产品水分<10%SS
常压粉剂中微生物菌的含量25~200亿/g
粉状菌剂
复合肥粉状菌剂
产品粉状菌剂
常压
摇瓶菌种
物料量的0.5%~5%2m3SS
灭菌空气25℃~35℃镜检:2m3SS
24~36h菌体的形态、密度
消泡剂芽孢形成率≧80%
发酵罐
培养基加料体积50%~75%10m3SS
PH6.5~7.510m3SS
精密试纸或PH计
蒸汽121℃~125℃
0.103MPa~0.168 MPa10m3SS
0.5h~1.0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