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儿童散文

合集下载

第六章_幼儿散文

第六章_幼儿散文

观看视频: 1、幼儿园大班散文优质课《落叶》 2、幼儿园小班语言课《云朵棉花糖》
• 作业: • P书82面第2题
方方想看冬爷爷的画,看了会 儿窗户,不知怎么,就睡着了。
夜里。冬爷爷 让老北风使劲地吹 着窗户,玻璃可冷 了。屋子里的水蒸 气跑到窗前,一下 碰到玻璃上,很快 变成六角形的、漂 亮的小冰花,真是 数也数不清。

第二天是个大晴天,太阳光 透过窗帘,屋子里很亮。方 方醒来,忙扯开窗帘。啊, 窗玻璃上真的画满了画,一 格窗框一幅画,多美呀! 第一格上,画着一棵松 树; 第二格上,画着一片大 山; 第三格上,画着一枝兰 花; ……
吴然 《走月亮》
•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 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 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 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我用树叶作小船, 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 • 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 看小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爸爸走进屋,说:“看见了吗?冬爷爷画的画 漂亮吗?” 小朋友,你一定也看见过冬爷爷的画吧。 旨在向幼儿说明水蒸气在一定的低温时结成冰 的道理。
思考:我们怎样从“幼儿散文”这个名词上理解幼儿 散文? 幼儿散文的特征可以从“幼儿散文”这个名词上 来理解,即“幼儿化”和“散文化”。 “幼儿化”使幼儿散文区别于其他年龄段的散文, 要求幼儿散文富于幼儿情趣,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用幼儿的思维去考察世界; “散文化”则使幼儿散文区别于其他体裁的幼儿 文学,它既可以像诗歌那样抒情写意,而不必讲究 音律节奏;又可以像童话、故事那样记人叙事,而 不必拘泥于情节结构的完整。
出来玩儿(郑春华)
“嘭嘭嘭”,谁敲门?灵灵打开门,没见人,只见一道 亮闪闪的光。灵灵把门关上了。 “嘭嘭嘭”,又是谁敲门?灵灵再打开门,亮闪闪的光 进屋来了。它走上地板,一直爬到灵灵身上、脸上。灵灵一 抬头,眼睛也睁不开了。 “您是谁呀?”灵灵急忙问。 “我是太阳公公。”那声音是从天上传来的。灵灵又问: “您想进屋来玩儿吗?”太阳公公说:“不,我想叫你出来 玩儿。” 灵灵想了想,就从屋里跑出去。外面亮亮的、暖暖的。 “真暖和!真暖和!”灵灵叫着。她一扭头,看见许多扇门正 在打开,太阳公公把小朋友们都喊出来玩啦!哇!和太阳公公 一起玩,多快活!

名词解释儿童散文

名词解释儿童散文

名词解释儿童散文
儿童散文,是一种特殊的散文形式,专为儿童所写,旨在通过生动、有趣、富有想象力的语言,传达对生活、自然、人性等方面的理解和感悟。

与一般的成人散文相比,儿童散文更注重故事的叙述性和形象的生动性,语言更加简洁明快,情感更加真挚纯朴。

儿童散文的内容和形式都非常丰富,包括描绘自然景物的、叙述故事的、阐发哲理的等。

通过阅读儿童散文,孩子们不仅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陶冶情操。

同时,儿童散文对于成年人来说,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可以从中领略到儿童的纯真和美好。

儿童散文与儿童报告文学教学课件

儿童散文与儿童报告文学教学课件
(郑振铎 译)
金色花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 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 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 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
儿童散文与儿童报告文学
儿童散文
一、什么是儿童散文
• 儿童散文是散文(以记叙真人真事、真情 实景为主要内容,真实抒写作者心灵感受。 结构上要形散神聚,篇幅短小)
• 儿童散文要突出“儿童特点”--从儿童 视角叙事写景抒发感受,表现儿童的审美 感受。
二、儿童散文的特征
(一)富有童心 要具有儿童的视角,在情感上要能引
要找到她,把她锁起来。 我一定要向那个黑洞里张望,在这个洞里,有一道小泉从
圆的有皱纹的石上滴下来。 我一定要到醉花①林中的沉寂的树影里搜寻,在这林中,
鸽子在它们住的地方咕咕 地叫着,仙女的脚环在繁星满天的静夜里丁当地响着。
• 我要在黄昏时,向静静的萧萧的竹林里窥望,在这林中,萤火虫闪闪地 耗费它们的 光明,只要遇见一个人,我便要问他:“谁能告诉我偷睡眠者住在什么 地方?” 谁从孩子的眼里把睡眠偷了去呢?我一定要知道。 只要我能捉住她,怕不会给她一顿好教训! 我要闯入她的巢穴,看她把所有偷来的睡眠藏在什么地方。 我要把它都夺来,带回家去。
告别
• 是我走的时候了,妈妈,我走了。
当清寂的黎明,你在暗中伸出双臂,要抱你睡在床上的孩子时,我要说道: “孩子 不在那里呀!”——妈妈,我走了。
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着你;我要变成水的涟漪,当你浴时,把你吻了又吻。 大风之夜,当雨点在树叶中淅沥时,你在床上,会听见我的微语,当电光从 开着的 窗口闪进你的屋里时,我的笑声也偕了它一同闪进了。 如果你醒着躺在床上,想你的孩子到深夜,我便要从星空向你唱道:“睡呀! 妈妈, 睡呀。” 我要坐在各处游荡的月光上,偷偷地来到你的床上,乘你睡着时,躺在你的 胸上。 我要变成一个梦儿,从你的眼皮的微缝中,钻到你睡眠的深处。当你醒来吃 惊地四 望时,我便如闪耀的萤火似地熠熠地向暗中飞去了。 当普耶节日①,邻舍家的孩子们来屋里游玩时,我便要融化在笛声里,整日 价在你 心头震荡。 亲爱的阿姨带了普耶礼②来,问道:“我们的孩子在哪里,姊姊?”妈妈, 你将要 柔声地告诉她:“他呀,他现在是在我的瞳仁里,他现在是在我的身体里,在 我的灵魂 里。题 :爱

儿童散文-儿童文学

儿童散文-儿童文学

在儿童的世界里,生活处处皆游戏。《金色 的花》把儿童常常天马行空字,我们仿佛看到了儿童机灵的身影, 听到儿童开心地窃笑声。
二 儿童散文特征
(二)意蕴优美,意境清新、明快 1.意蕴优美
幼儿散文中花鸟虫鱼、山水风光的描绘,能让读者感受 到自然之美;同伴交往、亲子同乐的描述,能让读者体会到 社会、家庭生活的温馨。 儿童散文中所抒写的见闻、情思、感悟,既是作者对 于儿童生活的特殊意义和特殊美质的发现,也寄寓了作者 对于儿童在认识、情感、精神、品格、情趣等方面的美好 期待。

一个嫩芽儿从土地妈妈的怀里探出头来,就像一个胆怯的小姑娘。 太阳照耀着她,春风抚慰着她,雨露滋润着她,她感到温暖、亲切、 舒畅,同时也有些害怕。 太阳说:"别怕!我把你晒一晒,你就会变得更健康!" 风儿说:"别怕!我把你吹一吹,你就会变得更坚强! 雨露说:"别怕!我把你洒一洒,你就会变得更欢畅! 于是,嫩芽儿勇敢地抬起了头,张开双手,迎向阳光,迎向风儿,迎 向雨露.慢慢地它长高了,长壮了,变得更绿更可爱了,就如一个朝气 蓬勃的美丽的姑娘,在春光里欢笑起舞.
走月亮(吴然)
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 了…… 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月亮照亮了高 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村间的大 道和小路…… 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 着。走啊走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 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 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 小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
二 儿童散文特征
(二)意蕴优美,意境清新、明快 2.意境清新、明快

儿童文学教学课件(第九章)儿童散文和儿童报告文学

儿童文学教学课件(第九章)儿童散文和儿童报告文学

(三)提高语言技巧,培养能力
儿童散文的语言通俗、朴素,更容易为儿童理解和模仿;而儿童散文 中处处可见的美妙比喻、生动拟人等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提高其 语言技巧。
三、儿童散文的类型
(一)叙事型儿童散文
叙事型儿童散文以写人或记事为主,侧重记叙儿童的生活,可以有完 整的情节,也可以只写事件的片断,不一定要有事件的全过程。叙事型 儿童散文所涉及的内容很广,可以是与儿童相关的幼儿园、家庭、乡村、 都市、小朋友、学习等各方面的事件或所见所闻,往往充满现场感和生 活气息。
(三)品味作品的美感
品味儿童散文的语言,发现其艺术表现的张力,是从作品中获得美感 享受的前提。因此,在阅读儿童散文作品时,要仔细咀嚼,反复品味作 品中语言的特点,揣摩作家在词汇的选择、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方面的准 析
详见教材。
《一朵会说会笑的山菊花》 《走月亮》《伞的风格》 《花的沐浴》
三、儿童散文创作
(一)广泛选材,贴近生活
儿童散文的创作题材非常广泛,可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抒情、 说理等,但要求在创作时必须是真实的内容,真切地描写,要贴近儿童 的生活。
儿童散文的创作要用儿童的眼光去发现周围事物的特征,以儿童的角 度去感受和体会。
(二)巧妙构思,创设意境
构思是作者对一篇作品从内容到形式的组织过程。创作者要对选定的 题材进行深入分析,从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发现独特的切入点,对可供写 作的材料作出取舍安排,做到构思巧妙,创设出散文独有的优美意境, 符合儿童的趣味要求,抓住读者的心。
(三)斟酌语言,行文流畅
构思成熟后,创作者就可以下笔行文了。行文的同时,要反复斟酌语 言,注意行文流畅,体现散文的语言美。儿童散文的语言要丰富、生动, 有一定的韵律,用词要准确,符合儿童的欣赏趣味和用语习惯。

儿童散文基础知识1

儿童散文基础知识1

月亮 (节选) 吴然
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 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 间的大道和小路……
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 呵,我和阿妈走月亮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 溪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 塘,就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水里洗衣裳,而我, 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
记人叙事、状物写景、抒发感情必须在语言风格、 感情色彩、审美视角等方面体现对儿童的适应性。
二、儿童散文的发展状况
封建社会时期: 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散文
五四新文化运动: 初露端倪 第一部儿童散文集《寄小读者》冰心 继续发展 鲁迅《朝花夕拾》朱自清《春》老舍《小麻雀》
《养花》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许地山《落花生》茅盾《白杨礼赞》
理趣美:散文作品中蕴含着儿童能接受的哲理。
冰心及其《寄小读者》
•冰心的“爱的哲学” 用一种爱的眼光,去看待她所认识、
所接触的人,去对待她所遇见、所看到的 事
冰心散文风格
•“冰心体”:清新婉约
•钱理群: “所谓冰心体的散文,是以行云流 水似的文字,说心中要说的话,倾诉自己的 真情, ‘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显示 出清丽的风致。”
《随想录》《朝花夕拾》“自叙传”“内心独白”
纸船 郑振铎
我每天把纸船一个个的放在急流的溪中。 我用大黑字写我的名字和我住的地名在纸船上。 我希望住在异地人人得到纸船,就知道我是谁。 我栽园中长的希利花在这些小船上,希望这些黎明开的花在夜里平平 安安的带到岸上。 我投我的纸船到水里,仰看天空,看见小朵的云正张着满鼓着风的白 帆。我不知道是不是天上的游伴把这些船放下来同我的船比赛。 夜来了,我的脸埋在手臂里,梦见我的纸船在中夜的星辰下面渐渐的 浮泛上去。

儿童文学作家谈儿童散文

儿童文学作家谈儿童散文

儿童文学作家谈儿童散文嘿,亲爱的大朋友、小朋友们!今天我想和你们唠唠儿童散文这回事儿。

前阵子啊,我去了一所小学。

那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微风轻轻拂过校园的树梢。

我走进一间教室,孩子们正叽叽喳喳地说着话,看到我进来,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一双双明亮的眼睛好奇地盯着我。

我笑着和他们打招呼:“小朋友们好呀!”他们齐声回答:“老师好!”那声音清脆又响亮。

我坐在他们中间,开始和他们聊起了天。

有个小男孩儿举起手问我:“老师,什么是儿童散文呀?”我想了想,拿起一本书,指着上面的一段文字说:“就像这段,写的是春天里一朵小花的开放,它怎么从一个小花苞慢慢展开花瓣,露出里面嫩黄的花蕊,还带着清晨的露珠,在微风中轻轻摇晃。

写得很细致,很有趣,让你们好像能看到那朵小花就在眼前,这就是儿童散文呀。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一个小女孩儿眨着大眼睛说:“那是不是就像我们写日记一样,把好玩的事情写下来?”我笑着回答:“对呀,不过要写得更生动,更有趣。

”这时候,另一个小男孩儿站起来说:“老师,我写过一篇散文,写我和爸爸去钓鱼,可是我觉得写得不好。

”我鼓励他:“没关系呀,给老师讲讲,咱们一起看看怎么能写得更好。

”他兴致勃勃地讲起来:“那天,爸爸带我去河边钓鱼,河水清清的,能看到鱼儿游来游去。

”我问他:“那然后呢?”他挠挠头:“然后我就等着鱼儿上钩,等了好久好久。

”我笑着说:“那你等的时候心情怎么样?有没有看到河边的其他东西?比如飞过的小鸟,或者岸边的小草?”他眼睛一亮:“有啊,有一只小鸟落在旁边的树枝上,还叫了几声。

”“那多好呀,把这些都写进去,你的散文就更丰富啦。

”和孩子们聊了好久,看着他们那充满渴望和好奇的眼神,我心里特别开心。

儿童散文啊,其实就是用孩子们能懂的、喜欢的方式,把生活中的美好和有趣写下来,让他们能在文字里感受到快乐和温暖。

最后,我想对小朋友们说,用心去观察,大胆地去写,你们一定能写出很棒的儿童散文!好啦,今天就说到这儿,小朋友们,下次再见哟!。

第六章_幼儿散文

第六章_幼儿散文
第六章
学前儿童散文
一、学前儿童散文的概念 散文是一种抒写作家的情绪感受、与读者进行精 神对话的文体,特别强调个性化和个体情感的抒发, 同时,在写作上又相当自由灵活如选材极为宽阔,具 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结构。
所谓“形散”,是指散文笔法的自由疏散而言; 所谓“神不散”,则主要是指主题集中,章法严 谨,脉络清楚,首尾一贯,既要“放得开”,又要“收 得拢”。
学前儿童散文是为幼儿园中大班幼儿 创作的,适合他们欣赏的篇幅短小、知识性 强、写法自由、文情并茂的一类文章。幼儿 散文是散文的一部分,它具有散文的一般特 点。 幼儿散文以叙事和抒情为主,是直观具 体的,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苞米娃娃的大胡子(郑青山)
苞米娃娃,还没有一岁呢,为啥就 长出了大胡子?你想装老爷爷吗?不 像不像,你还没有我大呢。 明天我拿爷爷的剃头刀,一根一 根都给你刮去。
知识散文欣赏:
• 方轶群《冬爷爷的图画》
火炉上,水壶“嗞嗞” 地冒着汽,屋子里多暖和 呀。窗外 ,北风呼呼地吼 叫着,大柳树给吹得摆来 摆去。
“冬爷爷要画画儿 了!”爸爸轻轻地说。 “冬爷爷也会画画儿 吗?”方方问。 “真的,它要把画画 在玻璃窗上。等明天天 一亮,你就看见了。” 爸爸劝方方睡觉。

• •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 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 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 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 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 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乡 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 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 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 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 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 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儿童散文儿童散文是通过童心、童真、童趣的自然流露所创设的独特氛围和独特情愫来拨动读者的心弦,使其动情动容。

因此,儿童散文创作,关键是应该具备“真”与“趣”的特点。

什么是儿童散文儿童散文是专为儿童所创作,有些虽不专为儿童所创作,但能够为儿童所阅读欣赏。

散文讲究意境,儿童散文当然不能例外。

所不同的是,儿童散文的意境不像成人散文那样恢宏、饱满、深邃。

它往往是通过童心、童真、童趣的自然流露所创设的独特的氛围和独特的情愫来拨动读者和听者的心弦,使其动情动容,在惊喜、欢乐之余,品尝到一种韵味,如同一股清清的溪流淌过心田。

因此,儿童散文创作,应该具备“真”与“趣”的特点。

一、真“真”,是说儿童散文必须具有童心与真情。

童心即儿童的心灵,即人在儿童期的纯真善感、自然直率的心灵状态。

童心是最美的。

儿童散文的最大特征是对童心、童真的真实的、艺术的表现,这就要求创作者必须对儿童怀有一颗真挚、诚实、能与其同步振动的赤诚之心。

只有这样,他在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所见所闻才能引起儿童的兴趣,他的所思所感才能引起小读者的共鸣,他煞费苦心地构思营建起来的散文精品才能为少年儿童所理解、欣赏和接受。

我国明代中后期著名思想家李贽曾说:“童心者,真心也。

”他赞美儿童没有受到污染和侵蚀的真诚、纯朴之心。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丰子恺也是儿童的倾慕者,他说儿童是“心声全部公开的真人人”,始终对儿童怀着一颗赤诚之心。

他的一生写了大量的有关儿童和涉及儿童的散文,这些散文以儿童的眼光和心理来构思,洋溢着浓郁、真纯的童趣,其自然流露的情感,令人忍俊不禁而又回味无穷。

《华瞻的日记》以儿童的视野、儿童的口气写出,写了瞻瞻与邻居小女孩郑德菱之间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友谊和无拘无束的感情,将儿童纯真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把儿童天真美好的意愿描述得有趣可爱,使人读后产生一种回到孩童时代的向往和冲动,而这只有真正有天赋童心的成人才能这样真切地理解和描绘出来。

评论家林非说:“他把自己化为儿童,用儿童的心眼写下的《华瞻的日记》,不仅心思、感觉、情绪完全属于儿童的,连叙述的口吻、行文的稚气也是儿童的,对儿童心理体察到可以乱真的地步,这在现代作家中,恐怕只有丰子恺抵达此境了。

”儿童总是以纯真的“童心”看待世事,他们眼中的世界与成人所看到的非常不一致。

安徒生《小意达的花儿》中的小意达爱她的花儿,她相信花儿与人一样有美好的感情,像人一样爱唱歌跳舞,不同的只是人白天醒着,晚上睡觉;花儿是在白天睡觉,夜里才醒着。

印度文坛巨匠泰戈尔有一篇极为出色的儿童散文《金色花》,写一个孩子幻想自己变成了一朵开在圣树上的金色花,然后躲在高枝上、新叶丛中顽皮地跟妈妈开玩笑、捉迷藏,让妈妈嗅到花香,让自己的影子投在妈妈所读的书页上,最后突然出现在妈妈面前。

全文不满千字,但却天马行空、自由不羁,充分表现出童心的可爱。

儿童的心中总是充满了天真的想象和幻想,年幼的他们会觉得,世界上的万物,诸如星星月亮、蜜蜂蝴蝶、花草树木,也是和他们自己一样,有生命、有感情、有喜怒哀乐,因此他们乐于和世界上的花草鱼虫对话、游戏、交往、做朋友。

年龄大一些的孩子虽然知道万物并不是与自己一样地生活着,但他们仍然喜欢以假作真。

女孩子玩布娃娃,明明知道布娃娃是布做的,不会说话,却喜欢和它聊天;明明知道布娃娃不会吃东西和睡觉,却喜欢和它办家家;明明知道布娃娃不会生病,却就是要叫它好好躺下,给它打针……男孩子看见天上的星星会想法摘下来,坐着的一把椅子可当作汽车;他会凭借想象幻想动物世界的情景,什么大象用鼻子喷水给猴子洗澡,孔雀生了只小鸡,长颈鹿学会了打球,等等,他还可能把这些幻想当作真的事情去说给其他小朋友听。

儿童的想象、幻想创造着一种可能存在与现实存在的奇特的不谐调,虽然显得幼稚,却充满了幽默趣味。

因此儿童文学家陈伯吹认为,儿童散文难就难在“用儿童的眼睛去看,用儿童的耳朵去听,特别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至20世纪始,人们越来越强调儿童本位,因而对儿童天性的崇拜、对童心的歌颂,成了儿童文学最突出的思想文化特色。

“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者也”。

童真是儿童散文的生命,儿童散文要抒发儿童认同的感情,就必须心中装着儿童,以儿童的眼光观察世界,以儿童的心灵感受世界,以“我”之手写儿童之情,并逐步将儿童放在心里转变为作家自觉的心理趋向,实现作者自身与儿童读者的融合。

二、趣“趣”是说儿童散文必须具有童趣、理趣和幽默感。

高尔基说过:“儿童文学是快乐的文学。

”一本正经地给孩子们讲述道理,他们未必感兴趣,他们首先要感受到一种阅读的快乐,然后才在有意无意、似懂非懂中获得文化的熏陶。

优秀的儿童散文无不让人感觉到一股充溢全文的、天真的、诚笃的、纯洁的、令人忍俊不禁的童趣。

郑振铎在20年代初译过泰戈尔一篇精致的儿童散文《纸船》,文中刻画了一个幼小孩童将自己叠的纸船放到溪中去时的心理活动,其中有这样一段充满童真的叙写:我投我的纸船到水里,仰看天空,看见小朵的云正张着满鼓着风的白帆。

我不知道是不是天上的游伴把这些船放下来同我的船比赛。

作者写出了儿童心中天真的想象和幻想,特别表现出了儿童独有的心理、情绪、思维方式、情感指向,让人感受到儿童世界的趣味。

有些儿童散文是从成人的立场出发的,或对童年作回忆,或对儿童生活作客观的叙述描写,或对儿童及与儿童有关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感触见解,这些散文虽以成人为主角,但也应表现出作者活泼的童心,行文之中要洋溢着活泼泼的童趣。

我们所熟悉的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等回忆性散文,冰心的《寄小读者》、《往事》等散文,当代儿童文学作家任大霖的一组以《童年时代的朋友》为题的儿童散文,均以盎然童趣吸引着小读者,不仅如此,许多成人读者也非常喜爱它们,因为作者绘声绘色的描写使他们“返老还童”,复苏了他们的童心。

当今的儿童文学更多地强调游戏、娱乐作用。

这也是20世纪儿童文学有别于传统文学的本质所在。

它“以娱乐而不是以自我完善为目的,为了陶冶性情而不是为了增进知识”(《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因此,游戏精神和儿童趣味应该是儿童散文应该具备的品格。

当然,儿童文学作品的接受绝不应停留在简单的快乐和嬉闹这一层面。

一般说来,儿童感受事物和审美时是比较浅层次和粗线条的,但同时,儿童审美意识又是发展的、向上的。

一篇有内蕴的儿童散文带给孩子的首先是一种快乐感,也许这种快乐只是美感层次中比较低级的部分,但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或阅读次数的增加,他们的审美感受将逐步得以提升,进而进入到审美的各个层次之中,获得更多更丰富的审美体验。

桂文亚是台湾儿童散文领域探索得最广最深的一位作家。

她的许多散文都呈现出一种理趣之美。

散文集《思想猫》已被公认为是其儿童散文中富于思考品质和理趣之美的作品。

1995年出版的《美丽眼睛看世界》,进一步显示出她对美与生命的直觉体验与智性思考。

《屯溪老屋》中夕阳下的老人、老街、老屋沧桑而凝重;《影子》里的黑色通道恰似一场未竟的梦魔;《猫》像一位孤独的沉思者,露出识透人间万象的神秘微笑……书中,饱含着哲理思辩的格言式警句不胜枚举,“除非没有‘人’的存在,还原到真正的太初,否则,所谓的‘美’,实在也有赖于学习和创造”。

(《山城小调》)“一张面具可以使人产生各种美或丑的联想。

面具,不单可以强化真实存在的印象,也可以把真实掩藏起来”。

(《面具》)书中并无特别厚重的哲学思考,但它展示了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与审美眼光,“若有所悟,若有所思,刚好达到‘哲学的边缘’”。

儿童散文的“趣”,还表现在文中散发的幽默感。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幽默大师林语堂认为:“人之智慧已启,对付各种问题之外,尚有余力,从容出之,遂有幽默。

”当代散文家秦牧称幽默是“一朵永不凋谢的智慧之花”。

智慧是幽默的基石,幽默显示出智慧。

优秀的儿童散文总是善于以幽默、细腻的笔调来展示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诗意之美,从而给儿童以强烈的情感体验。

如果说情感充沛、富有幽默感正是创造型儿童应具备的品格,那么,情感的熏陶、幽默感的培养正是优秀儿童散文奉献给儿童的美味佳肴。

在这里不得不再次提到桂文亚,这位曾蝉联《少年文艺》读者年度票选最佳散文第一名的写作者,其散文打动小读者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弥散于字里行间的幽默气氛,《班长下台》、《小调皮》、《老师,别打我》、《思想猫游英国》等作品充满了活泼天真的情趣和高雅幽默的理趣。

如《小调皮》中有这样幽默有趣的情节:男生高明耀“老爱扭我手臂,骂我‘爱男生”。

终于有一天,“我”找到报复机会,设计让高明耀挨了老师的皮鞭子。

高明耀气得对“我”直嚷:“你给我记住!”“我”却不甘示弱回敬道:“不要脸,爱女生,爱周阿琴!”周阿琴是谁?读者一头雾水,这时“我”悄声告诉大家:“别告诉任何人噢!这个名字是我在爱情小说上看来的,是一个脸上长了麻子的丫头。

”作者以她谐趣、纯净的文学笔调,为我们描绘了情趣盎然、灵动幽默的童年生活图景。

桂文亚认为,幽默即宽待世界的善心。

因此,在她笔下,童年故事中的种种天真可笑的闹别扭、争斗、烦恼,乃至出洋相、恶作剧,都不仅仅是有趣,而是表现为一种意趣盎然的童年生命感觉和想象方式,表现为对这种生命感觉和想象方式及其价值的充分品味与肯定。

于是,这些童年感觉和故事的述说,便成为一种幽默,便拥有了一种活泼、俏皮的散文情趣。

无独有偶,2006年9月,两年一度的国际安徒生文学大奖和插画奖颁给了70岁的新西兰儿童文学作家玛格丽特・梅喜。

当被记者问到获奖原因,她说:“也许是我的语言吧,评委们认为,我的故事中的语言充满了童趣、诗性和幽默感,也许这是打动他们的地方。

”“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蔡元培)从本质上看,幽默属于美的一种形态,那么,将幽默贯穿于儿童教育过程之中,实际上也就成为对儿童进行美育的一个重要部分。

提倡儿童散文的幽默感,无疑能促进儿童在德、智、体、美诸方面更好地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儿童散文作为一种直陈心迹的文体,在与儿童进行精神对话中显示出无可替代的优势。

特别是少年儿童,他们对“美”和“真”的需要分外强烈,渴望跨越虚构中介直面真实,而散文自身“情趣”、“理趣”兼有的特性正符合了他们的需要。

在我国,儿童散文有过辉煌的历史,上世纪上半叶,冰心的杰作《寄小读者》等曾影响过几代读者。

目前大陆儿童散文虽然在总体的数量上胜于以往,但像冰心《寄小读者》那样有影响力的作品还不曾出现。

因此,我们期待更多的作家投入到儿童散文创作领域,为少年儿童精心“烹调”出更多适合他们阅读、文质兼美的散文作品。

附:冰心儿童散文的艺术特点一、语言活泼明朗不浮躁冰心在《归来以后》中写道:“我素来喜欢小孩子,喜欢描写快乐的事物,喜欢使用明朗清新的字句。

”冰心善于提炼口语,使之成为文学语言,明朗清新的句子在冰心的儿童散文中处处可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