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消费趋势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自2013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即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

在这种情况下,分析中国经济发展趋势非常重要。

首先,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持续放缓。

由于经济基础不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发达经济体。

然而,这种局面正在改变。

鉴于其逐渐成熟的经济体和人口结构,中国经济增长率必将逐步放缓。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合理速度应该是6.5%〜7%。

其次,中国经济结构将持续调整和升级。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增长,国内消费需求将更为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将继续推动消费升级,并加快服务业的发展。

由于服务业增加了更多就业机会,因此服务业的发展将成为中国整个产业结构的核心,未来十年内可能贡献40%-50%的GDP增长。

此外,产业转移政策和工资成本的上升将扮演着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角色。

第三,中国经济将继续推进全球化。

在近些年中,中国在政策层面上积极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例如一带一路倡议和RCEP,旨在加快亚洲地区的贸易自由化和投资合作。

中国的开放程度至关重要,因为一个国家能否在全球市场环境下获得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其扮演的角色和开放性。

这是一个吸引外资和增加国际贸易的巨大机会。

最后,新技术发展将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

中国已成为第一个实现超高速移动交通系统的国家,如Maglev技术。

此外,中国正在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

这些新技术的发展将使中国的数字化经济更加透明和高效,从而为中国经济的未来带来更多的机遇。

总之,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将继续发展,并在结构、全球化和技术等方面推动其未来趋势。

因此,合理把握和把握这些趋势,将是企业及个人在中国经济市场竞争中获取成功的基础。

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自2013年提出“新常态”以来,中国经济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结构调整和消费升级成为主要驱动力,以及经济结构实现从“以工业为主”到“以服务业为主”的转型。

因此,下文将分别从经济增长、经济结构、消费升级等方面探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趋势。

一、经济增长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其增长速度逐渐放缓。

虽然密切关注GDP数据依然是必要的,但是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应该更多地关注中国经济的质量而非数量。

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才真正能反映出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

因此,新常态下,政府应该注重升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线上线下融合等方向,来提升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二、经济结构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结构面临重要的调整。

过去,我国经济主要依赖于制造业和出口。

在新常态下,政府应该继续推进供给侧改革,加速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转型调整和推进农业现代化。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在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提升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以实现经济结构的升级。

三、消费升级我国经济正从“量的增长”向“质的增长”转型,消费升级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消费升级欣欣向荣,它带来的消费升级趋势更为明显,围绕时尚、健康等消费升级趋势也逐渐形成。

对于中国经济而言,从过于简单的“工业基础”向消费升级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

消费升级可以进一步激发消费者信心,同时也会推动制造业升级和结构调整,通过提高生产力、降低产成品的成本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新常态下我国应该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推进消费升级,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全民生活水平。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新冠疫情的爆发让全球经济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受到了冲击。

然而,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表现出了较强的韧性和活力,在一系列有力措施的推进下,中国的经济正在逐步恢复,未来的发展也充满了想象空间。

首先,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依然十分强劲。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实现了“六稳”目标,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内需稳、产业链稳。

尽管受疫情影响,一些企业不得不裁员、减产,但总体上就业市场保持了相对稳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也出现了逐步回升的迹象。

同时,中国经济结构已经逐渐优化,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得到了更加有力的落实。

在不断加强自主创新的同时,中国也在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催生新兴产业、消除产能过剩等方面表现出不俗的实力。

其次,中国的对外开放态势明显加强。

随着中国市场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及国内市场的逐步开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资金来到中国市场。

尤其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了全面互联互通,对外贸易进一步增长。

在疫情背景下,中国内需增长乏力,但其与外部贸易关系密切的经济发展模式仍然将为中国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外部流动性和扩展空间。

综上所述,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发展十分具有前景。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经济也仍面临一定的风险和难题。

首先,国际贸易的过程中,中国需界定自身的发展路径及优势层次,面对投资与技术支持等诸多挑战。

其次,随着制造业竞争趋势的加剧,面对来自新兴市场的压力,中国需以更为关注的内部创新应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日益增长。

总之,中国经济正处于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优化内部结构、开放对外扩张、创新系统建设等自上而下的宏观运营模式和内容不断衍生出新生力量,中国经济将不断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带动着一系列有变化的新常态。

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发展趋势一、引言近年来,中国经济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不仅在经济总量、增速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在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供给侧改革等方面也发生了转型。

本文将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形成原因和主要特征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方面进行分析和解读。

二、中国经济新常态内涵中国经济新常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以创新驱动为主要力量推动经济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要手段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以对外开放为主要方向深化经济发展。

1. 以创新驱动为主要力量推动经济发展随着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技术等新一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中国经济逐渐从传统的“制造业”和“低科技产业”向“创新型经济”转型。

创新成为经济提质增效的关键,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重要内容。

当前中国正努力加强科技创新,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国家和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高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2. 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要手段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过去中国经济增长的方式主要依靠对资源的消耗和对投入因素的扩张,这种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

中国经济新常态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要手段,旨在通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特别是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等方面,中国政府都在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加速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3. 以对外开放为主要方向深化经济发展作为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经济新常态不仅要加强与发达经济体的合作,还要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将在对外开放上的利用创新和发展新的全球价值链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投资合作和文化交流,中国经济可以实现更多形式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

三、中国经济新常态形成原因和主要特征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形成与国内外经济、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国内经济状况的变化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期的结束,经济的增长速度逐渐放缓,逐渐进入经济增长的“新常态”。

最新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消费升级趋势分析报告

最新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消费升级趋势分析报告

40-49岁
50-59岁
60岁及以上
2015年中国人口年龄分布
20% 15% 10% 5% 0%
社会主力消费人群分布
20—49岁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也 是消费的主力人群,目前两个群体 开始重合。
10岁以下 10-19岁 20-29岁 30-39岁 40-49岁 50-59岁 60岁及以上
9
以80后、90后群体区别于前辈的社会属性 决定了其消费属性的差异性
6
中国居民收入维持高速增长,支撑消费结构升级,向 电商、汽车、文化娱乐、医疗、旅游等领域倾斜
收入水平的稳步提升对生活质量带来了明显的改善,居民在食品、衣着等生存型消费支出占比下降明显;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居民交通通信类消费支出迅速上升;生活质量的提高,带动居民在健康医疗、文化娱乐方 面的投入也呈现大幅上升趋势。
2013Q1-2015Q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_累计值(元)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其他 医疗保健 文化娱乐 交通通信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
家庭设备及用品 居住 衣着 食品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2013年
大数据
大价值
7
目录
背 景
中国经济新常态现状 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变化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消费升级趋势 分析报告
目录
背 景
中国经济新常态现状 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变化
1
2
3
从互联网+看消费升级趋势
消费升级趋势引导与应对
3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三个特点及消费升级的三个层次
新 常 态 经 济 的 主 要 特 点
速 经济增速放缓,趋于平稳,从高速 度 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运行特点与趋势分析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运行特点与趋势分析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运行特点与趋势分析随着新冠疫情的全球爆发,全球经济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被称为“新常态”。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新常态”下也面临了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运行特点与趋势进行分析。

一、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运行特点1.经济增速放缓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这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一个明显特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6.1%,较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

2020年受疫情影响,中国经济增速更是放缓至2.3%。

这一趋势预计将在未来数年持续。

2.消费升级和服务业增长随着经济增速放缓,消费升级和服务业增长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亮点。

消费从单纯满足生存需求向满足高品质生活需求发展,不断提升消费者对品质和体验的需求。

同时,服务业的比重也在不断提升,2019年服务业增加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54.5%。

在新常态下,这两个领域将继续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3.制造业升级另外,制造业在新常态下也经历了升级。

近年来,随着人工成本不断上涨,中国在制造业上的优势也在逐渐消失。

为了保持制造业的竞争力,中国开始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制造业技术含量,推进“智能制造”,打造“中国制造2025”。

这样的升级将带来更高的竞争力,也将推动中国制造行业向高质量和高端方向转型。

二、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趋势分析1.加强科技创新在新常态下,中国将加强科技创新,推进“双创”政策,采取各种措施支持企业和个人创新创业。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领域,将有更多的政策支持,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

2.加强国际合作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中国将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建立更加开放、互惠、多赢的贸易体系。

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后,全球经济更加不稳定,国际贸易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加强国际合作变得尤为重要。

3.加强绿色发展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中国将采取更多的措施促进绿色发展。

这包括推进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逐渐步入新常态,中国经济发展趋势逐渐展现出来。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从以出口和投资拉动为主转向消费和服务业的拉动,以及新旧动能转换和创新驱动的强劲推动。

首先,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适度放缓。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以高速增长为特征,但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经济增长也逐渐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

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6.1%,处于近30年来的低位。

尽管增速放缓,但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全球第二位,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其次,中国经济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拉动的发展模式开始失效。

政府提出了消费、服务业的引领和市场化改革来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例如,2019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了54.5%,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还面临着新旧动能转换和创新驱动的挑战。

传统产业已经进入后发展阶段,新兴产业正在崛起,新旧动能转换需要带动经济发展。

中国政府通过“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等计划加快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最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化水平也在逐步提升。

面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逆风,中国推出了一系列“一带一路”倡议和自由贸易区建设等开放政策,促进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和互动。

外贸出口和外资吸引也在逐步提高。

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作者:陈峰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9年第11期摘要:我国正处于从高速发展到中高速的增长速度转换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重要经发展阶段。

我们要明确我国经济现在所处的时期,即“新常态”和“三期叠加”时期,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更好地在这种时期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各项工作的开展。

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态势。

为此,在阐述经济新常态的基本内涵基础上,主要对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新常态;经济发展;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6-09-01我国现在经济所处的新常态阶段对亚洲经济有着很大的影响。

我国经济从2014年开始进入新常态和“三期叠加”阶段,这个阶段我国经济从一个增长趋势变成下降趋势,对我国经济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着很大的压力。

而造成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重要因素是房地产市场始终不活跃,供大于求直接导致了我国经济面临通货紧缩压力,且我国很多中小企业都面临着融资瓶颈问题,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也有着制约作用。

中国经济在亚洲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经济目前的这种态势对亚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经济新常态的内涵经济新常态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必然经历的阶段,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新常态中的“新”代表着和以往经济所处阶段不同;“常”代表着经济发展较稳定,对我国发展有着一定有利影响。

我国充分认识到了经济所处的新时期,并适应新常态,保持经济战略上的平常心,并不断调整经济思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促进我国各方面不断向前发展。

我国经济新常态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经济增长速度逐渐回落,现已趋于平稳,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婚适育,开始组建家庭、生儿育女;
工作压力较大,重视健康与休闲。
网络购物、移动购物; 家庭消费、母婴产品; 科技产品、智能产品; 家居家装、耐用消费、汽车类产品; 医疗健康、娱乐休闲、旅游出行; 注重消费体验和消费者主权的维护。
10
重品牌、重品质、重服务、重享受、个性化、重精神 体验,是目前中国互联网消费主体的主要人格特征
2015年中国人口年龄分布
20%
社会主力消费人群分布
15%
10%
5%
0% 10岁以下 10-19岁 20-29岁 30-39岁 40-49岁 50-59岁 60岁及以上
中国网购人群主要为80后,90 后,这些消费者已成长为互联网的 主力消费人群。
20—49岁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也 是消费的主力人群,目前两个群体 开始重合。
1 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变化
2 从互联网+看消费升级趋势
3 消费升级趋势引导与应对
8
80、90后已成长为互联网主力消费人群
2015年中国互联网网购消费者年龄分布
35%
30%
网购消费者人群分布
25%
20%
15%
10%
5%
0%
10岁以下 10-19岁 20-29岁 30-39岁 40-49岁 50-59岁 60岁及以上
80、90后常用APP
80、90后消费特征标签
品牌 品质
服务
数据来源:基于5.4亿累计装机覆盖、1.2亿移动端月活跃用户的行为监测结果。
享受 个性 精神
11
不同的人格特征激发与推动互联网相关行业的快速成长
重品牌、重品质、重服务——激发与推动电子商务细分领域的快速成长:跨境电商、汽车电商、母婴电商蓬勃发展。 重享受——激发与推动旅游OTA、生活服务O2O、互联网医疗领域的蓬勃发展。 个性化、精神体验——激发与推动文化娱乐领域的蓬勃发展。
15
社零总额增速稳定,电商对中国消费发展影响作用明显
2015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931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同比增长31.6%,占比达10.7%。 从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结构比例看,汽车类商品所占比例上升最快,比2013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中西药品类商品提高1.5个
百分点;通讯器材类商品提升1.1个百分点。
经济新常态下消费趋势分析报告
2020/8/13
目录
背 景
中国经济新常态现状
1 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变化
2 从互联网+看消费升级趋势
3 消费升级趋势引导与应对
3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三个特点及消费升级的三个层次
速 经济增速放缓,趋于平稳,从高速

度 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宏观经济层面
消费对宏观经济增长 的贡献
品牌
品质 服务
网上零售
母婴
汽车
享受 个性
旅游
生活服务
健康医疗
精神
文化娱乐
12
目录
背 景
中国经济新常态现状
1 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变化
2 从互联网+看消费升级趋势
3 消费升级趋势引导与应对
13
网上零售
网上零售发展折射中国消费者日益提升的消费需求
B2C超越C2C,消费者对品质、品牌、服务需求提升 跨境电商成为热点,折射消费升级;消费者未被满足的升级需求流向国外产品
新常态下,产业结构优化,服务业(尤其是互联网相关的高科技服务业,及与卫生、医疗、养老、健康等民生相关的服务 业)比重上升明显; 需求结构改善,消费成为核心推力。掌握消费趋势,并正确引导与激发消费潜力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核心命题。
2015年三次产业对GDP贡献率
50.50%
第三产业对GDP 贡献率超50%
12.3%
16
网上零售B2C业务占比超越C2C业务,消费升级、产业 升级加速
2008-2015年中国网上零售市场结构组成
9
以80后、90后群体区别于前辈的社会属性 决定了其消费属性的差异性
80后、90后社会属性
80后、90后消费属性
90后进入职场,消费意愿得到释放;
80后逐渐成为社会中间力量,社会阶层提 升,收入与消费水平随之提升; 物质生活相对上一辈更充裕,更注重精神 追求; 成长于互联网时代,接受创新与新事物;
6
中国居民收入维持高速增长,支撑消费结构升级,向 电商、汽车、文化娱乐、医疗、旅游等领域倾斜
收入水平的稳步提升对生活质量带来了明显的改善,居民在食品、衣着等生存型消费支出占比下降明显;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居民交通通信类消费支出迅速上升;生活质量的提高,带动居民在健康医疗、文化娱乐方 面的投入也呈现大幅上升趋势。
2013Q1-2015Q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_累计值(元)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
其他 医疗保健 文化娱乐 交通通信 家庭设备及用品 居住 衣着 食品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2013年
大数据 大价值
7
目录
背 景
中国经济新常态现状
201-2015年网上零售 占社零总额比例变化
10.7% 10.2% 10.0% 10.1%
10.6% 10.5%
10.8% 10.9%
11.0% 11.2% 11.1%
2015年,社零总额增速持续稳步回升,全年同比上涨10.7%
2010年
3.5%
2015年
14
网络零售领域综合电商Top App-2016年1月
图片来源:-千帆产品截图 数据来源:千帆只对独立APP中的用户数据进 行监测统计,不包括APP之外的调用等行为产 生的用户数据。截止2015年第4季度 基于对5.4亿累计装机覆盖、1.2亿移动端月活 跃用户的行为监测结果。采用自主研发的 enfoTech技术,帮助您有效了解数字消费者在 智能手机上的行为轨迹。
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 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 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
2005-2015年三大需求对GDP贡献率
最终消费支出
资本形成总额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2015年最终消费支出对 GDP贡献率达66.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结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消费对经济增长贡

构 献率提升,第三产业占比超越第二产业
消费结构层面
居民在消费领域与品 类上的变迁

本报告

分析层次


动 经济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
消费领域内部层面 消费领域内部层次的 升级
力 型创新驱动
4
第三产业持续高速发展,新型消费成为经济发展核心 驱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