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上财高等研究院-2020.7-191页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研究与展望(2020年下半年)

已设定目标的省市
(会议时间:1月7日-18日) (目标平均值:6.45左右)
2020年各省/直辖市设定的经济增速目标概况 高于去年目标的省/直辖市 天津
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 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强国。
4
1 战略切换期的经济目标: 政策目标与潜在增长率
GDP:潜在增长率(预测值)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注:潜在经济增长率:一国(或地区)在各种资源得到最优和充分配置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经济增长率。
6
1 战略切换期的经济目标: 政策目标与潜在增长率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下半年财政政策的空间基本确定,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 金直达市县基层,提升财政资金的有效性是关键;货币政策仍处于稳杠杆的大周期中,下半年政 策空间储备充足,目前还有两次全面降准机会,但总量型调控政策的实施依然谨慎。
海外主要经济体的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冲击:美国骚乱和年底大选、欧洲债务问题、新兴市场国 家的资本外流、地缘政治、疫情第二波爆发的风险等使得今年下半年全球的形势异常复杂,中国 的汇率、外贸、产业链都将经受持续考验,“内稳”是应对外部冲击的基础。
2020-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度报告

5)
情景 V――企业杠杆率过高,保守悲观情形下,假设 2021 年我国消费同比增速低
于基准 0.5 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低于基准 0.6 个百分点,全年实
际 GDP 增长 8.1%;悲观情形下,假设 2021 年我国消费同比增速低于基准 1 个百
型的有限政府,政府是中立的主体,它会带来一个好的市场经济和一个好的社会规范,同
时提振民间信心和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这才是中国同时处理好发展的逻辑和治理的逻辑,
以及应对当前经济困境的标本兼治的必由之路。
3. 深化需求端改革和改善,推行有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形成橄榄型社会的收入分
配政策,健全覆盖“生老病居教”的一揽子社会保障体系,夯实国内大循环的内需基础。
方面的挑战:一是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主要体现在供给侧的结构
性失衡和供给质量水平的不充分;二是中国经济内需的提振面临诸多难题,包括资本报酬
边际收益递减而带来的投资下滑,收入差距拉大和中等收入群体过低及家庭部门杠杆率激
增带来的消费不足;三是中国经济国际大循环面临外需市场的萎缩和一些地缘政治因素的
民生国家安全产业回归化,以及合并同类项化。在这些新老问题交替混杂的内外困难环境
现状下,要充分估量这些问题及变化给世界经济政治和中国带来的当前和潜在长远冲击与
影响,以长远视角、全局观念、系统思维、综合治理的一般均衡分析来加以谋划应对。
2.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和市场化改革,特别是要素市场化的改革,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
国内大循环必然要求中国有一个更加强大、更有韧性的内需市场,来促进形成供给和需求
的更高水平内生动态均衡。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消费需求取决于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壮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开启中国经济发展新局面

2020中国发展观察年中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疫情冲击下中国经济显现出强大韧性和充沛的自我恢复能力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形成了严重冲击。
一季度中国GDP同比下降6.8%,增速较上年同期降低13.2个百分点,为有季度GDP统计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和最大降幅。
名义GDP 较上年同期减少11558亿元;若无疫情冲击,今年一季度GDP预计将增长6.1%,名义GDP增量为18863亿元(平减指数设定为2.5%),两者相加,一季度名义GDP总值较正常情况减少30421亿元。
名义GDP总值的减少,也表现为供给与需求方面多项指标的大幅度下滑。
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下降8.4%,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9.1%,表明疫情对供给侧的冲击十分严重。
从需求侧看,疫情对消费、投资、出口等都有明显影响。
疫情使居民普遍采取宅家生活模式,除食品药品等必须消费品外,80%以上的消费品,特别是汽车、家电、家具等大额消费品,住宿餐饮等服务消费受到很大影响。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19%,增速较上年同期降低27.3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降幅。
疫情严重冲击了房地产销售市场,影响了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预期和信心;严重冲击了基建项目开工建设;加剧了制造业困难,使制造业企业的投资意愿和能力显著下降等。
受疫情冲击,一季度全国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开启中国经济发展新局面张立群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6.1%,增速较上年同期降低22.4个百分点。
疫情对出口产品的生产、运输等环节也产生严重影响,一季度我国出口(美元)同比下降13.3%,增速较上年同期降低14.6个百分点。
与名义GDP总量的缩减相联系,各方面收入也明显减少。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下降3.9%,增速较上年同期降低10.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5.1%,增速较上年同期降低22.3个百分点;全国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4.3%,增速较上年同期降低20.5个百分点。
2020年全球与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分析报告

(三)全面扩大开放 ................................................................................................................ 54
(二)2020 年展望:GDP 增速有望持稳于 6%左右........................................................... 34
1.供给端:工业温和承压,服务业仍具韧性 ....................................................................................34 2.需求端:投资回落,消费回升,进出口回稳 ................................................................................36 3.通胀形势:CPI 前高后低,PPI 小幅通缩 .....................................................................................39 4.金融环境:社融增速或先降后升,信贷保持平稳增长 ................................................................41 5.金融市场:人民币汇率有望企稳回升,债券市场或继续承压 ....................................................42
2020年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取向分析

2020年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取向分析作者:张立群来源:《求知》 2020年第2期张立群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一方面2019年我国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所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趋势明显。
综合来看,2020年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要坚持稳字当头,着力在扩大内需上发力,确保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
一、要高度重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问题2019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呈现逐季下降态势。
1-4季度GDP增长率依次为6.4%、6.2%、6%和6%。
从年度内经济走势看,GDP增长率持续下降,这表明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结束高增长之后,经济增速适度下降是合理和积极的表现;但绝不可持续不断地下降。
经济增速过高不好,过低同样不好。
因为当经济增速过低时,微观看就是企业的开工率过低,是销售回款大量减少,是财务支付能力大幅度下降。
这会导致工资发放、银行贷款归还等多方面的困难。
这些困难会通过就业压力加大和居民收入增速放缓等方式向基本民生传导;也会使银行因企业还贷能力不足而产生惜贷倾向,推动金融紧缩发展。
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当经济增速较大地偏离均衡增长水平后,会形成越来越强烈的内生性下行压力,经济增长会进入加速下降的螺旋。
其简单逻辑关系是:经济增速下降—各个方面收入增长减缓、预期变差—需求增速放缓—经济增速进一步下降。
2019年GDP增长率为6.1%左右,较上年降低了0.5个百分点;与之联系,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3.8%,增速较上年降低4.7个百分点;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5.8%,增速较上年降低0.7个百分点; 2019年1-11月份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8%,增速较上年同期降低2.7个百分点。
与各方面收入增速下降相联系,2019年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1%,增速较上年降低6.4个百分点(与工业企业收入增速放缓相联系);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增速较上年同期降低1个百分点(与居民收入增速放缓相联系);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8%,增速与上年持平。
2020年中期宏观经济报告:复苏未尽

复苏未尽
2020 年 07 月 04 日
二季度回溯: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回顾来看,我们认为二季度经济的演变有两点超预期: 1,疫情的反复略超预期。2,消费的补偿性增长低于我们的预期,从而 导致二季度 GDP 恢复 的力度低于先前预期。
回顾二季度国内和海外资产价格变化,有以下三个特点:
大类资产配置建议:股强债弱应犹在......................................................................... 20 国信证券投资评级......................................................................................................22 分析师承诺 ................................................................................................................ 22 风险提示.................................................................................................................... 22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说明........................................................................................... 22
经济预期展望:复苏依然在路上
1,实际GDP 增速方面,二季度GDP 增速将在 4-5%左右,下半年实际 GDP 增速将上升至7-8%左右;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方面,三季 度 CPI 增速将保持在 2.5-2.8%之间,四季度有望回落至 2%以下;3,生 产价格指数(PPI)方面,PPI 同比将脱离最低点,未来将持续回升;其 环比增速将转正。
2020年中国经济走势和经济政策

度同比增长 6.4%,二季度增长 6.2%,三季 度增长 6%,四季度增长 6%。全年城镇新 增就业 1352 万人,明显高于 1100 万人以上 的预期目标。2019 年各月,全国城镇调查 失业率保持在 5%-5.3% 之间。全年农民工 总 量 29077 万 人, 比 上 年 同 期 增 加 241 万 人,增长 0.8%。其中 外出农民工 17425 万 人,增长 0.9%。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 2.9%, 在 3% 左右的调控目标范围内。工业生产者 价格小幅下降,房地产价格涨幅回落。国际 收支基本平衡,外汇储备保持稳定,人民币 汇率兑美元在 2019 年 8 月份破 7 后基本稳 定,到 2019 年底又回升在 7 以内。金融风 险得到有效防控,及时处置一些金融机构的 问题,银行不良率有所下降。
(二)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2019 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 总值比重为 53.9%,比上年同期提高 0.6 个
* 祝宝良,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研究员。
012 2020 年中国经济走势和经济政策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环保影响,猪肉价格从 2019 年年初以来持 续上涨,带动禽肉类价格上涨并推6%,消费品价 格上涨是供给冲击造成的,具有显著的结构 性特征。
二、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关注的主要 矛盾和问题
2020 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更 加严峻复杂,困难和风险增多。这些困难和 风险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 ;既有周期 性原因,也有结构性和体制性原因。此外, 湖北武汉发生的新冠肺炎在 2020 年春节期 间爆发,导致湖北武汉等多地封城,其他各 省也关闭了部分公共场所,也会影响零售、 旅游、交通、娱乐等行业增长。数据显示, 2003 年 3 月份发生的“非典”疫情,影响 2003 年二季度我国经济下降约 1-2 个百分 点,2003 年全年下降 0.3-0.5 个百分点。
2020年政府四大宏观经济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2020年政府四大宏观经济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一)内在韧性支撑宏观经济较快修复1.宏观经济增速逐季转好。
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我国GDP增速呈左偏V型态势。
一季度国内疫情集中暴发,宏观经济出现短暂的断崖式负增,GDP同比下降6.8%。
二季度,国内疫情形势稳定控制,复工复产稳步推进,工业生产、投资率先修复,带动当季GDP同比增长3.2%。
三季度,消费和出口全面发力,经济延续向好,单季GDP同比增速加快至4.9%,累计增速转正至0.7%,较上半年加快2.3个百分点。
四季度GDP同比增长6.5%,全年GDP增速收于2.3%,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显示出我国经济的强大修复能力和旺盛生机活力。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评价2020年我国经济,重点不在于全年增速,而在于经济运行能于年内迅速恢复至疫情前的合理增长区间。
这一点意义重大。
因为这意味着疫情冲击导致的临时性失业、市场微观主体生存压力、产业链供应链受阻现象、居民消费信心受创等风险大大降低。
换言之,我国宏观经济这艘航船捱过了巨浪、越过了险滩,经济运行未受到持久性创伤,增长结构未出现严重失衡,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如期完成。
这为“十四五”规划的良好开局打下了坚实基础,更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2.工业率先复苏,第三产业基本恢复,第一产业总体平稳。
与疫情防控形势几乎同步,二季度以来,随着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稳步推进,农业、工业、服务业增速均明显反弹,并且复苏态势愈加明朗——其中工业最为亮眼,部分行业率先进入主动补库存阶段,提振工业生产增速二季度即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疫情对服务业打击最为明显,但受益于国内精准防疫措施带动生活秩序稳步恢复,以及线上服务爆发式增长、压抑需求释放等因素,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逐月回升,至年末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四季度第三产业GDP同比实现超预期增长,并成为当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农业同比增速总体稳定,其中生猪出栏同比降幅明显收窄,存栏呈恢复增长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