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荒漠化的防治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人类活动
过度放牧、过度开垦、采矿和城市化等人 类活动也对荒漠化产生了影响,导致植被 破坏和土壤侵蚀。
技术和资金限制
技术和资金限制也是当前防治工作面临的 挑战,缺乏先进的治理技术和足够的资金 支持,使得荒漠化防治工作难以开展。
未来防治工作的展望和建议
加强政策制定和规划
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和规划是未来防治工作的关键, 政府应加强对荒漠化防治工作的重视,制定有效的政策和 规划来遏制荒漠化的趋势。
湿地保护与恢复
保护现有的湿地资源,恢 复受损的湿地生态系统, 发挥湿地的水源保护、气 候调节等功能。
综合措施
政策引导
科技创新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土地利用和资源 开发行为,鼓励可持续的土地管理方式。
加强荒漠化防治的科研投入,推广先进的 荒漠化防治技术,提高治理效果。
社会参与
国际合作
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荒漠化 防治的认识和意识,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荒 漠化防治工作。
技术对策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通过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 溉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缓解
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实施生态修复技术
采用生物、化学、物理等方法,对 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重建, 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稳定。
发展沙漠生态旅游
利用沙漠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 化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提高 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促进荒漠化 防治工作的开展。
青海三江源地区
政府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等工程,有 效保护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减少了荒漠化的风 险。
国际合作实践案例
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当地政府合作,通过实施一系列荒漠化防治项 目,成功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治理荒漠化的措施

治理荒漠化的措施荒漠化治理措施如下:一、植被恢复1.恢复利用荒地:可以使用技术来建设雨水收集池,提高土壤含水量,因此增加水源,以增加植物;2.植物驯化:促进荒地植被的复苏,种植特殊有效树种,如拉马特,悉尼铁杆榕,南士兰和红掌,从而避免风蚀和降低植物自然退化;3.植物选择:由于荒漠土壤条件复杂,我们要考虑植物的抗干旱性,抗寒性,耐采光性和耐盐性等,以选择与当地气候适宜的植物;4.多样性种植:不仅要种植有效树种,还要多品种种植,以构建荒漠生态系统,增加水分循环,改善土壤,获得更好的抵御风蚀和植物害虫等效果;二、有机肥料和水管理1.有机肥添加:合理添加有机肥料,帮助土壤增加对水的吸收,改善其保水和保温能力,从而增加荒漠地区的生物多样性;2.水管理:采取拆管、多样灌溉、流量控制等有效水管理措施,以减小淹水范围,消除和阻止农作物灌溉时表层水淹没;3.水资源保护:建立有效的水资源保护措施,防止因非法开采砂石和采矿而破坏水质,保护生态系统,增加水源;4.植物绿化:尤其是在下渗条件良好的草原,可以彻底通过有效的植物恢复,降低风蚀,恢复土壤肥沃,促进荒地的植物生物多样性,获得更好的绿化效果;三、物种多样性保护1.保护物种:政府和当地居民都要采取必要措施保护荒漠环境中的物种,保护这些物种生存的空间。
2.动物和植物保护:人们应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保护植物,例如合理划分采伐区域,确保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同时使用森林管理技术,合理规避动物的捕猎;3.物种募集:尽可能收集各地的有效物种,并加以保护、栽培和繁殖,以便向不同地区提供植物资源,缓解荒漠化现象。
四、人类活动限制1.限制滥采:保护和调节森林资源,严格控制采伐森林,禁止滥采有害植物材料,以保护森林的生态系统;2.建立城乡绿化:采取城镇剩余沙地绿化和游憩绿化工程,使荒漠地区建设生态休闲城乡绿色景观,减少荒漠化;3.减少人为活动:严格控制人类活动,避免进入荒漠化地带,特别是易受风蚀的地带,不得乱砍乱伐,以免破坏土壤结构;4.生态恢复:采取生态修复措施,改善荒。
解决土地荒漠化的措施

解决土地荒漠化的措施土地荒漠化是指由于人为活动、气候变化、自然环境破坏等原因导致土地逐渐退化,沙漠面积扩大,土地无法再生产农作物或适合生物生存。
土地荒漠化不仅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还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紊乱,加剧气候变化等问题。
为了解决土地荒漠化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林地退化治理:大规模植树造林是治理土地荒漠化的有效手段。
通过种植多种树木,可以提高土壤水分保持能力,减少水分蒸发,改善土壤质地,防止水土流失,并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
2.水土保持工程:在山区和丘陵地区,可以采取筑坝、修梯田、建沟渠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此外,还可以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农作物,采取水稻轮作、人工降雨等技术手段,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作物产量。
3.科学灌溉:合理的灌溉方法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采用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盐碱化,改善土地质量,并提高农作物的适应力和抗旱能力。
4.抑制过度放牧:过度放牧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采取合理的放牧管理措施,如合理划分放牧区域、定期转移牲畜、科学饲养等,可以减少土地的过度利用,保护植被覆盖,减缓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5.生态修复:通过开展生态修复项目,可以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土地的生产能力和生物多样性。
生态修复措施包括进行人工种植、推行富足草木、植树造林、引入天敌等,可以帮助恢复土地的生态平衡。
6.加强政策与法律法规支持: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鼓励居民和企业参与土地荒漠化治理工作,并提供必要的经济和技术支持。
政府还可以设立相应的基金,用于土地荒漠化的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
7.加强教育与宣传:加强土地荒漠化问题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
通过开展科普活动、宣传媒体报道、举办公民参与活动等,鼓励更多人参与到土地荒漠化治理工作中来。
总之,解决土地荒漠化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公民个人都应积极参与到土地荒漠化治理工作中来,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恢复受损的土地生态系统,保护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荒漠化治理措施

荒漠化治理措施
1、加强耕地保护,加强耕地质量监测。
以水土流失面、植物凋落面
为主体,采取护坡、荆棘篱笆、草地修复、树种更新等措施,保护耕地水、坡、土壤。
2、建立耕地坡度(及草地修复地夒)的管理体制,采取挖口、护坡
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减少荒漠化。
3、开展防护植被作业,采取植物种植、驯养、杂草除草等措施,恢
复生态维护生物多样性及岩溶破碎带植被覆盖。
4、开展林业护理,采取除草播种、苗木种植、清林造林、森林修复
等措施,改善植物生长环境,同时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风沙侵袭。
5、加强水资源管理,规范农田灌排,关闭死气,挖沟引水,动态调
节水量,防止水资源浪费。
6、积极改善地质环境,保障土壤机械特性与水分含量的稳定,促进
地表植被的生长,控制土壤风蚀。
7、开展荒漠生物恢复技术,采取矿石粉末撒布、禽鹤牧养等措施,
促进生物重建,改善荒漠生态环境。
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措施

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措施
荒漠化是全球面临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有着严重的影响,包括
水源的减少、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土地质量下降等问题。
如何防治荒
漠化成为了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任务。
以下是一些可能采取的具体
措施:
1. 植树造林:植树造林是防治荒漠化的最基本方法,可以增加土
壤的固结力,提高根部的抗风雨能力,更好的保护土壤和水源。
2. 引进适宜的植被: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适应干旱环境、能够生长
在贫瘠地区的植物,如草、灌木、树木及天然草原,从而使土地重新
拥有植被覆盖。
3. 改进农业种植技术:农民可以采用防风固沙、水保肥的农业种
植技术,包括旋耕、条播、育苗等方式,从而提高土壤保水保肥作用,保护土壤、防治沙漠化。
4. 发展可持续的畜牧业:适度的放牧可以防止过度利用地区植被,还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改良土壤的结构。
5. 推广节水作物种植:选择耐旱的经济作物,逐渐把种植中心转
向干旱地区。
同时也应加强节水技术和设施建设。
6. 对土地进行改良:一些有效的土地改良方法可以采用,如植物
覆盖、确定的地形处理、灭草剂等方法,从而加强土地质量,减少干
旱和荒漠化的风险。
7. 推进科学研究和教育:加强对荒漠化及其防治方法的科学研究,引导公众了解荒漠化的原因和危害,统筹学习,加强宣传意识,形成
群众参与防治的共识。
以上是一些可能采取的具体措施,防治荒漠化是一个需要全社会
共同参与的艰巨任务,我们应该引进合适的植被、推广节水和农业等
技术,并加强科学研究,挖掘多样化的资源,打出一场对荒漠化的与
时间和敌人的长期战争。
这将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荒漠化防治措施

荒漠化防治措施介绍荒漠化是目前全球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特别是在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荒漠化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采取有效的荒漠化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层面探讨荒漠化防治的措施,包括地理环境改善、植被恢复、土地管理和社会经济措施等。
一、地理环境改善地理环境改善是荒漠化防治的基础和前提,通过改善地表形态和水文环境,可以减缓荒漠化的进程。
1. 防止土地沙漠化•加强对沙漠化地区的生态修复工作,建立防风固沙林带,利用多种植物搭建生物屏障,减少风沙侵蚀。
•实施综合治理措施,如植物栽培、堆肥施用、地表覆盖等,提高沙漠化地区的土壤质量和水分保持能力。
2. 水资源管理•实施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管理措施,包括改善水利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行节水措施等。
•建设水库、水井等水源工程,增加干旱地区的水资源供给。
3. 气候调控•实施人工降雨技术,通过云雾人工增雨和地面增湿等技术手段,增加降雨量,改善干旱地区的水文环境,减轻荒漠化压力。
•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和农业生产方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二、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是重要的荒漠化防治手段,可以提高区域的植被覆盖率,防止土地退化和荒漠化进一步扩展。
1. 植树造林•加大对干旱地区的植树造林力度,选择适应干旱环境的树种,如柽柳、沙枣等,提高植物的抵御风沙和干旱的能力。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对水资源的依赖,提高苗木成活率。
2. 草地恢复与保护•实施牧草种植和恢复工程,加强对草地的管理和保护,减少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提高土地的草地覆盖率。
•推行合理畜牧业管理措施,避免过度捕捞和放牧,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系统。
3. 沙漠绿化•积极开展沙漠绿化工程,通过人工植被和灌溉措施,改善沙漠地区的土壤质量,防止沙漠扩展。
•发展沙漠绿化产业,引导农民和当地居民参与沙漠绿化,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
三、土地管理土地管理是荒漠化防治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土地管理措施,可以减缓土地退化和荒漠化的速度。
荒漠化的防治

2、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 相结合
四、荒漠化防治应因地制宜进行综合整治。 具体措施如下: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长
三北防护林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2)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一、荒漠化的危害 • 1、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 • 2、影响到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 3、严重威胁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 环境
二、防治内容
• 1、预防潜在荒漠化威胁 • 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 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三、预防原则 1、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与提高经济效 益相结合
荒漠化的防治

荒漠化的防治荒漠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气候变化等原因导致土地退化,变得贫瘠且不适宜农业或其他植被生长的现象。
荒漠化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防治荒漠化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本文将为您介绍荒漠化的防治方法。
一、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是荒漠化防治的关键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可以有效地减缓荒漠化的程度。
首先,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禁止乱排乱倒、乱采乱挖水资源的行为,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
其次,要推广节水措施,例如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使用高效节水设施,减少水的浪费。
此外,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通过修建水土保持工程,减少水土流失,为植被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二、植被的恢复和保护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
因此,在荒漠化地区,应该优先选择具有抗旱能力的植物进行种植。
同时,要加强植被的保护,禁止滥砍滥伐,控制牲畜放牧的规模和范围,避免过度损害植被资源。
此外,可以通过人工造林、合理放牧等方式,促进植被的恢复和扩展。
三、土壤改良和保护土壤是植被生长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强土壤的改良和保护工作。
一方面,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料、矿质肥料等,改善土壤的肥力和结构,增强土壤保持水分的能力。
另一方面,要禁止乱挖乱采土壤的行为,加强土壤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此外,还可以通过植被覆盖和护坡等措施,减少土壤的侵蚀和流失。
四、灌溉制度的改进灌溉是荒漠化地区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合理的灌溉制度能够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减少荒漠化的风险。
因此,要进行灌溉制度的改进,采用科学合理的灌溉方法。
例如,可以引入滴灌、微喷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的浪费。
此外,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水资源利用和管理能力。
五、国际合作与交流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合作,加强交流与合作。
在荒漠化防治方面,各国可以共同研究和开展技术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荒漠化的挑战。
同时,要加强对荒漠化问题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关注和参与荒漠化防治的良好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荒漠化发生的基本过程
土
植地 被面 减裸 少露
风力侵蚀 水土流失
土壤 地
中的 生 荒
水分 产 和养 力 分流 下
漠 景 观
失降
想一想
2、荒漠化的主要类型
1.沙漠化(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风蚀
2.红漠化(东南丘陵地区)
3.石漠化(云贵高原地区) 水蚀
4.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地区)
5.盐碱化(华北地区)
水运动
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荒漠化的含义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景观的变化
知识点导航
1、自然基础
基本条件:气候干旱,植被覆 盖率低 动力条件:大风频繁 物质基础:地表物质疏松 。
2、荒漠化的自然成因
气候异常
3、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1).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根本原因)
2).人类的活动不当
过度樵采
思考:分析楼兰古城兴衰的原因?
兴:(1)塔里木河带来丰沛的水源(上游有 大量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
(2)大片胡杨树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衰:楼兰的消失和罗布泊的干涸 (1)自然原因:深居内陆,降水少,温
带荒漠广布,容易引起沙漠扩张。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导致植被破
坏,水源减少;盲目垦荒,农业用水量加大, 导致塔里木河流量锐减,大片胡杨树枯死; 乱砍滥伐,砍伐胡杨树,毁林开荒。
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荒漠化的类型
云贵高原的石质荒漠化
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荒漠化的类型
西北地区严重的草场退化
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荒漠化的类型
红色荒漠化
华北地区盐碱化
青藏高原冻融荒漠化
讲讲图示我国各地荒漠化的具体表现
土地沙漠化
A
冻融荒漠化
黑土G退化
草原退化
B 土壤盐碱化 水土C流失 D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工程建设
1%
过度放牧
水资源利用不
当
过度开垦
10% 过度农垦
过度樵采 32%
水资源利用不当27%
过度放牧 30%
①过度樵采
主要发生在能源缺乏地区,人们把樵采过植度被开作垦为解决
燃料问题的主要手段。此外,一些农民为了增加收入, 无计划、无节制地在草原上采挖药材、发菜等。
苁挖蓉发—菜—名贵中药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生物措施: 恢复自然植被,种植固沙植物
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胡杨林
沙拐枣
梭梭
沙枣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工程措施:主要分布在缺乏水源的地区
包兰铁路 草方格沙障
H 石漠化 F
红色荒漠化
E
二、荒漠化的成因
结合各个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分析其形 成荒漠化的原因
a.自然原因 b.人为原因
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荒漠化的成因
荒漠化的成因——以西北地区为例
1.西北地区位置与范围
大 兴 安 岭 以 西
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
行政范围:涉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等省区
四、荒漠化的防治
四、荒漠化的防治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17日)
1994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 《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
具体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在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
免土壤盐渍化
在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避免牲畜大量无序增长。
在干旱内陆: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
②过度放牧
主要发生在半干旱草原牧区和干旱绿洲边缘。
③过度开垦
主要发生在农垦区周围与荒漠绿洲。
“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 是西北地区草场开垦的真实写照。
归纳:荒漠化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
人为因素 典型地区
主要危害
过度樵采 能源缺乏地区 植被遭到破坏
半干旱草原牧 过度放牧 区,干旱绿洲
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荒漠化的成因
请从自然条件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地理位置
季风影响
气候干湿
地形影响
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距冬季风源地近
降水少 风力强
地形:位于第二级阶梯,海拔高,以高原、 山地和盆地为主。 风力强
阿尔泰山
天山 昆仑山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大风频 繁.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
三、荒漠化的危害
归纳荒漠化的危害
1.恶化了生态环境,威胁基础设施 2.沙尘暴天气多发 3.使农牧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下降 。 4.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看图思考,回答问题
科尔沁草 原
(l)科尔沁草原的荒漠化,对周边地 区会造成哪些影响?
使周边地区出现沙尘暴、扬沙、 浮尘的天气增多,降低大气能见度, 污染周边的地区环境,使周边地区气 候发生改变,如光照减少等,严重影 响周边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植被稀疏 自然基础 ②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③动力条件—大风多且集中
自然原因 气候异常
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过度樵采
人为原因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水资源利用不当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是造成沙漠化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
古楼兰的消亡
大约距今三千多年前,欧州一个古老的种族在一次战争失败后,沿着欧亚大 陆桥向中亚迁徙。来到了罗布泊,于是就在这里定居了下来,并建立了楼兰国。 他们之中的另一支,在敦煌、玉门一带建立了大月氏国。在经历了被称为前所 末有的繁荣和文明之后,楼兰国却神秘的消失了。被历史学家称为古楼兰文明 发祥地的罗布泊,也在三十多年前彻底的干涸了。古楼兰的突然消失,使造就 了古楼兰文明的罗布人或称为楼兰人的他们,从此一直追寻着“阿布旦”的去 处。他们放弃了古楼兰的废墟逆塔里木河而上,放弃了盐渍的罗布泊,逐水草 而行,一代一代定居在被称为水草丰美的“阿不旦”的地方。
考纲 要求
一、区域存在的环境与 发展问题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 及治理保护措施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的含义 二、荒漠化的成因 三、荒漠化的危害
四、荒漠化的防治
本节 目录
一、荒漠化的含义
想一想
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 / 荒漠化的含义
1.荒漠化与荒漠有区别吗?
荒漠化是一种动态变化过程,使原来不是荒漠的地区 变为荒漠的过程。
边缘
加速了草原退化 和沙化进程
过度开垦
农垦区周围及 荒漠绿洲
使土壤风蚀沙化 及次生盐渍化
④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不合理的灌溉:次生盐渍化 河流上游过度引水灌溉:下游荒漠化 草原区打井数量过多: 斑点状荒漠化
塔掘里井木带河次下来生游的盐枯荒渍死漠化的化胡杨林
胡杨林
干枯的胡杨林
干枯的胡杨林
荒漠化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