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迹细节特征浅议
浅谈笔迹鉴定

浅谈笔迹鉴定摘要:笔迹鉴定是司法鉴定中的一个专门学科门类,对于案件侦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真实、客观的鉴定,有利于打击犯罪,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
我国笔迹鉴定以汉字为主要研究对象,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刻的底蕴。
半个世纪以来,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构建了成熟的理论体系,创造了系统鉴定方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刑事及民事案件鉴定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文结合笔迹鉴定现有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浅谈关于笔迹鉴定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科学证据的依据、如何提高笔迹鉴定的科学性及笔迹鉴定的发展趋势等方面,总结出作为最为科学证据之一的笔迹鉴定,实践证明它是经得起检验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系。
关键词:笔迹鉴定科学性问题发展趋势一、关于笔迹鉴定的概念及其重要性笔迹鉴定作为一种办案手段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我国于三国时期已使用了笔迹鉴定手段,但直至19世纪末期该技术手段才上升为科学体系。
笔迹鉴定是指具有笔迹检验专门知识的人,依法接受委托,就文件物证的书写人等专门问题所做的鉴别和判断它是通过两部分笔迹之间的比较鉴别确定是否同一人笔记的一项专门技术笔迹鉴定的对是与案件有关的物证材料笔迹(简称检材)和嫌疑人样本材料笔迹(简称样本);笔迹鉴定的任务是确定相比较的检材和样本是否同一人书写鉴定人员进行笔记。
鉴定,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种诉讼活动;笔迹鉴定具有权威性,它代表法律的正义与威严。
笔迹鉴定是个系统工程,我们在进行笔迹鉴定时要遵从一定的程序进行,这样才能保证我们鉴定活动的顺利进行,保证鉴定结论的科学性、权威性、证据性。
伴随着20世纪30年代现代笔迹学基础理论——书写习惯理论的建立,笔迹学经历了跨时代的飞跃。
笔迹鉴定中常常出现的分笔迹鉴定是司法鉴定中的一个专门学科门类,对于案件侦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真实、客观的鉴定,有利于打击犯罪,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
中学生的笔迹特征

中学生的笔迹特征在我们的生活中,笔迹特征是每个人独特个性的反映之一。
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的笔迹特征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而发生变化。
本文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来探讨中学生的笔迹特征。
1. 书写姿势中学生的书写姿势可能会因年龄、习惯、学习阶段和个人偏好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大部分中学生会使用标准握笔姿势,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会采用其他握笔姿势,例如笔杆在虎口的左侧或右侧,或者笔杆靠在食指的根部等。
2. 笔画特征中学生的笔画特征包括笔画的方向、形状和线条的粗细等。
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笔画会逐渐变得规范、整洁和有力。
此外,不同学科的书写要求也会对学生的笔画特征产生影响,例如数学和英语学科的书写要求就有很大的不同。
3. 文字结构文字结构是笔迹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学生的文字结构可能会因书写习惯和语文学习程度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语文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其文字结构会更加规范、合理和整洁。
4. 书写力度中学生的书写力度也会因个人习惯和情感状态而有所不同。
通常来说,男生书写力度较大,而女生则相对较小。
此外,学生在写不同学科的作业时,书写力度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在写数学作业时,书写力度通常会较大。
5. 书写习惯每个人的书写习惯都是独特的,中学生也不例外。
他们的书写习惯可能会因个人习惯、性格和学习方法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有些学生会采用连笔书写的方式,有些则喜欢一笔一划地书写。
6. 文字内容中学生的笔迹内容通常会反映出他们的情感状态、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等。
例如,当他们感到焦虑或压力较大时,笔迹可能会变得潦草、不整齐或粗细不一;当他们感到开心或放松时,笔迹则可能会变得整齐、规范和有力。
此外,中学生的笔迹内容还可能反映出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和兴趣,例如对某一学科的偏好或反感等。
综上所述,中学生的笔迹特征是他们个人独特个性的反映之一,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
在教育领域中,了解中学生的笔迹特征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笔迹分析的特征体系

笔迹分析的特征体系笔迹分析的特征体系汉字笔迹分析的特征体系笔画横上仰横:(方向从左向右上倾斜,使横与水平线形成夹角)心态积极向上,有事业心和进取精神,在工作和生活中积极主动,不易悲观失望,不甘人后。
水平横:个性平和,沉稳,有自制力和忍耐力,但容易满足现状,进取心一般,不够积极进取,思想较保守。
下滑横:(方向从左至右下呈下坡状)心态消极,悲观,缺乏热情,被失望的情绪所左右,如果下滑横较多,并且行向也向下倾斜,书写者消极悲观的情绪更加强烈。
长横:(将横的尺寸拉长,有的在一个字中有一很明显的长横,有的则在通篇笔迹中横画突出)个性积极,执着,进取,有理想,有抱负,希望超越自我,并需要不断地行动去实现自己的愿望,但有些固执,自以为是。
短横:(尺寸过短,该长的也短)小心谨慎,放不开手脚,胆怯,自信心较弱,笔压轻者尤其如此。
竖顿笔竖:(方向从上至下,下端略顿笔或回收)能够克制自己,自控能力强,谨慎,忍让,认真,保守,责任心强,不轻易批评他人。
尖形竖:(笔画的末端出锋,形成针一样的尖)性急,外露,反应快,具有勇于冒险的个性特征,同时也缺乏忍让,遇事斤斤计较,心胸不够宽阔,批评意识较强。
垂直竖:(方向从上向下,竖与水平线成九十度角)冷静,理智,谨慎,自律,独立性强,有主见,不易受周围环境影响,合作意识较弱。
左倾竖:(书写方向从左上端向右下方运笔,所形成的竖与垂直线形成大于九十度的角,竖的上端向左上方倾斜)谨慎,理智,自控力强,有自我牺牲精神,善于克制主观因素或个人情感,而将面对的压力转移到目标中去,也因此善于掩饰,压抑自己真实的想法,显得有些虚伪,缺乏热情,态度消极。
这种类型的人在对待他人或生活时有一种倒退的态度,多疑,并且似乎过早地看透了一切。
如果是青少年书写这种左倾竖,则说明书写者对未来和外部世界有一种恐惧和不安。
右倾竖:(方向从右上端向左下方倾斜)个性坦率,开朗,开放,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具有社会性,如果笔画软弱无力,表明书写者试图寻求他人的安慰,如倾斜过高,书写者则比较容易情绪化,对周围的环境比较敏感,易受影响,易受感动,也易冲动,容易受伤害,尤其再有其他条件,如字体大小不一或行向呈波浪形时更是如此。
笔迹特征若干问题的思考

笔迹特征若干问题的思考作者:文宁来源:《中国司法鉴定》 2020年第1期文宁(重庆市人民检察院,重庆 401120)摘要:笔迹鉴定是一门古老的技术,其科学性和可靠性日益得到广泛认可,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在笔迹鉴定实践中,常常遇到对同一笔迹的认识分歧,甚至得出完全相反鉴定意见的情况。
其主要原因是对笔迹特征认识的差异。
笔者认为,对笔迹特征的认识存在误区是造成分歧的根本原因。
因此,认清笔迹特征的本质属性,进一步捋清笔迹特征与书写习惯之间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几个相关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思考,供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笔迹特征;书写习惯;笔迹鉴定中图分类号: DF794.2 文献标志码: B doi: 10.3969/j.issn.1671-2072.2020.01.016文章编号: 1671-2072-(2020)01-0095-05在笔迹鉴定中需要用唯物辩证法相关规律来解决现实问题,唯物辩证法是笔迹鉴定的指导思想[1],同一认定是笔迹鉴定的理论基础,书写习惯是笔迹鉴定特有的科学原理,书写动力定型是书写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笔迹同一性鉴定的主要依据,笔迹特征是书写习惯的具体表现,是笔迹鉴定的科学依据。
要明确这几个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首先需要探索笔迹特征的几个基本问题。
1 笔迹特征几个相关的概念(1)笔迹[2]。
就是用笔写字得出的结果—字迹,包括文字、标点符号、阿拉伯数字等内容,即:在书写活动中人们用笔在纸等表面上留下的笔画痕迹。
笔迹本身不是笔迹特征,而是笔迹特征的载体,也是书写习惯的载体,还是书写动作留下的痕迹。
(2)书写动作。
人们运用笔在纸张上完成书写字迹过程中所进行的动作,包括动作的方向、位置关系、幅度、力度、轨迹等内容,这既反映书写习惯的核心内容,也反映笔迹特征的核心内容。
(3)书写技能与书写动力定型。
书写技能与书写动力定型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书写技能是书写动作能力的表现,书写动力定型的表现就是书写技能—书写动作自动化链锁系统,其都是形成书写习惯的基础。
浅谈笔迹鉴定

浅谈笔迹检验笔者认为,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笔迹鉴定人,首先要具有一颗高度的责任心,在鉴定中,才能做到科学、公正。
责任心这是思想基础,还要具备过硬的技术本领来保证。
实践证明,笔迹检验过程就是对不同人笔迹的认识过程,从我国现状看,由于多年来对书法的要求忽视,特别是现在进入高科技电脑普及的时代,造成很多人文化水平虽然很高,但是文字书写水平一般或者较低,根本谈不上什么规范书体,它既不是行书,也不是草书,而大部分是个人随心所欲的“自由体”,实质这种“自由体”是对规范书体笔迹特征的变态,人们通过多年练习形成了不同人的不同个性书写习惯。
作为笔迹鉴定的任务,就是用规范的写法来评断区分不同人的笔迹认定或否定同一,作出准确结论。
因此,在受理案件后,进行笔迹鉴定时,对检材笔迹应按陈明春教授总结的“形、力、神”三要素作全方位、多层面的反复比较,既要和相同字、又要和同部位、同笔画的规范写法比较,扑捉其相同字被变态的特征,然后再与样本笔迹进行比较验证,有比较才有鉴别。
每个人书写的字迹,都具有“共同性”如同每个人的长相大同小异,那么如何区分,认识每个人呢,只有抓住人的面部突出特征,也要看整体脸型、鼻、眼、嘴的形态。
然而,这与一个人写字是相通的,为什么我们认识一个人,无论多长时间,什么地点都能区分他是谁呢,关键是你抓住了他的相貌特征。
我们在笔迹鉴定过程中,就是观察嫌疑人的笔迹和样本笔迹是否一致,同样只有抓住它的笔迹个性特征,才能区分真伪。
因此,抓住个性特征就是抓住主要矛盾,俗语说“画龙点睛”也是这个道理,回顾承办过的案例,如:“李月”的木部的竖画作横折起笔、“王平”横画的“蚕头燕尾”的形态、“李德俊”的“攵”部横撇转折的小动作,抓住这些特征,就是抓住主要矛盾,就是点到了龙的“睛”,就是确定真伪的关键。
根据多年的经验,分析笔迹特征的方法,一是反复认真观察,扑捉笔迹特殊个性特征;二是反复进行描摹,甚至达到背描程度,这样才能亲自体验深刻认识笔迹特征所在。
书法中的笔精细与细腻

书法中的笔精细与细腻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独具特色的一种,它以文字为载体,通过书写的技法和艺术韵味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在书法创作中,笔的精细和细腻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它们直接影响着字迹的质量和观赏者的审美体验。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索书法中的笔精细与细腻。
一、笔锋的精细书法笔锋是指书写时笔尖的用力和倾角等因素,它决定了字迹的墨色浓淡和线条的粗细以及留白的大小。
在书写过程中,书法家需要精确掌握不同笔锋的运用,以达到所需的效果。
例如,用细笔锋书写细小的字体和曲线部分,可以使字迹线条流畅而细致;而用粗笔锋书写大字和直线部分,则可以呈现出墨色浓郁而有力的效果。
只有掌握了笔锋的精细运用,书法作品才能展现出隽永和自然的美感。
二、字形的细腻书法作品中的字形是表达文字意义的重要元素,字的形状和结构要准确、工整、美观。
在书写时,书法家需要用笔端的不同角度和力度来勾勒字形的线条和弧度,使其既符合规范,又充满生动和灵动。
字形的细腻在书法作品中往往通过用笔交错、渐变的笔画来体现。
例如,勾勒细小的弯曲字尾时,需要将笔尖轻轻点于纸面,以细腻的笔势描绘出如丝绸般的线条。
作品中字形的细腻,不仅令人赏心悦目,更能传达作者的用心与功力。
三、用墨的精细书法作品中的用墨是指墨的运用方式和颜色的变化。
用墨的精细在书法艺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一方面,精细的用墨可以使字迹富有层次和质感。
例如,在书写中透过适用各种深浅不一的浓淡丰富墨色,可以呈现出文字的厚度和变化。
另一方面,精细的用墨也能体现出书法家的写意心境和个性特点。
对于有些书法作品,墨色的精细变化可以凸显出笔者的情感和思想。
因此,书法家需要在用墨时细心把握,使墨色鲜明清晰,并在字迹和墨色之间达到和谐的结合。
综上所述,书法中的笔精细与细腻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书法作品的美感与内涵。
通过对笔锋的精准运用、字形的细致描绘和用墨的精致表达,书法家可以创造出独特而精美的作品,让人们在欣赏中体味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笔迹鉴定之笔迹特征及鉴定方法

笔迹鉴定之笔迹特征及鉴定方法第一篇:笔迹鉴定之笔迹特征及鉴定方法笔迹鉴定之笔迹特征及鉴定方法一、相关概念及其关系笔迹,是书写动作通过书写工具在书面上留下的痕迹,使每个人的写字所特有的形象。
通过笔迹,可能反映出书写人或撰稿人的用词造句习惯,即书面语言习惯;此外还可能反映出书写人的文字布局习惯。
而笔迹检验,既是通过对可疑笔迹和嫌疑人的笔迹进行比较鉴别,确定是否为同一人的笔迹,或确定检材是否为某人书写的一项专门技术,其任务就是要通过研究笔迹中反映的书写动作习惯特征、文字布局和书面的语言特征,用以分析时间情况,为诉讼提供线索和证据。
书写习惯是经过长期练习和书写实践活动逐渐形成的一种技能,是由语言、文字作为主要刺激物在大脑皮层建立起来的一种巩固的动力定型。
书写习惯与笔迹两者是客体与客体反映对象的关系。
书写动作表现为笔迹,而书写习惯寓于书写动作之中。
书写习惯只有通过笔迹才能表现出来,才能被认识和运用。
因为没有笔迹就无从考察书写习惯,认识书写习惯必须从研究笔迹入手。
笔迹鉴定就是通过分析比较检材笔迹与供鉴定人的样本笔迹,确定两者是否由同一人书写习惯体系的反映,从而根据习惯体系的异同,肯定或否认检材笔迹的书写人,为司法或动提供有力的依据。
书写习惯本身具有特殊性和相对的稳定性。
书写习惯的特定性表现在每个书写人的书写习惯体系是特定的,与其他人都不相同,一个人书写一定的文字手稿,在其反映出的书写动作、文字布局、书面语言三方面习惯中,有一部分习惯是很多人共有的,有一部分习惯是一部分人少有的、甚至是特有的,那些共有的、少有的、特有的书写习惯便构成各人书写习惯体系,是一习惯区别于另一习惯的本质。
同时,书写习惯又有其相对的稳定性,其习惯体系能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而不发生根本的改变。
书写习惯的相对稳定性是笔迹鉴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书写习惯体系可能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如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书写工具、以及个人可以伪装等,但从总的方面讲,在一定时期内,这些改变不会对鉴定造成根本性的影响。
笔迹分析法

字体向右倾而且笔画伸展(尤其是上下伸展):外向。
追求较多,兴趣广泛,喜欢娱乐。
有同情心、利他、乐善好施。
为人和善、恭敬有礼貌。
好嫉妒。
如图例:字体方向一致向右倾斜5°,笔画上下伸展。
表现出书写者个性中有外向、富有追求、兴趣广泛、喜欢娱乐、利他,有同情心的一面。
只不过字体倾斜度不大,字体略小(3.5mm×4mm),伸展笔画也不多,笔画富有棱角。
这就减少了书写者爱好娱乐、有同情心、感情用事的一面,增加了冷静理智的成分,突出了恭敬礼貌,好嫉妒的心理。
字体向右倾斜而且笔画收敛拘束:内心有丰富的感情却不善于表达。
害怕孤独,感情有些脆弱。
独立思考能力较弱,依赖,易于退却屈服。
城府不深。
如图例:字体方向一致向右倾斜7°,没有什么向上伸展的笔画,笔锋较少,字型为方型。
表现出书写者有情绪化的一面,但又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陷入想保持理智却偏偏有情绪困绕的自我折磨之中。
为自己“情绪忽高忽低……此时的把困难缩小化和彼时的将困难扩大化……头都大了”。
内心有丰富美好的情感,却“不知如何正确、恰当地表达,而被同学误解”,感到孤独无奈,“对自己差点失去信心”,感情比较脆弱。
字阵内字体方向一致、向左倾斜:内向。
内心有无意识的恐惧不安。
逃避现实。
谨慎小心,自我克制,刻意压制自己的情感,有自我否定的倾向。
害羞、不容易接近。
与人交流不坦诚、有所保留,害怕别人知道他内心的真实面貌。
或者沉默寡言,或者讲得很多只是为了掩盖自己内心的恐惧不安。
同样的,对人也不信任,多疑。
容易主观、偏执,有些固执,自我中心。
可能早年有过心理创伤(如父母的攻击、专制),或者有恋父恋母情节(程度轻,则表现为对父母仍有依赖、依恋)。
如图例:字体向左倾斜7°左右,方向基本一致。
字体大小3.5mm×4.5mm,偏小。
字间距不稳定、偏小。
笔画较柔。
表现出书写者性格内向,逃避失败、逃避现实的心理特点。
经过勤奋用功读书却成绩不好,不能接受这一现实,不敢面对自己,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把考试不及格的原因归结为准备不充分、发挥不正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细节特征与文字特征相比之下较具有 如下特点
变 园 、钩 变 竖 , 角 度 、形 状 改 变 , 有 无 停 顿 、分 笔 等 3.1 特殊性强
变化。
因为细节特征多出现在那些不受文字基以, 尽管共同学仿, 在明显特
writin g FENG Jiang- tao (Longtai Branch of Panjin Public Security Bureau, Liaoning 124010, China) [Ab s tract] From the view of practical work, the producing mech- anism, manifestation and value of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re discussed; and attentions for examination are outlined. [Key wo rd s ] handwriting;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examination
光滑与粗 糙、软与 硬、厚与薄 的不同 , 特征各 异。
2 细节特征的表现
细 节 特 征 伴 随 着 字 的 写 法 、间 架 结 构 、运 笔 、笔 顺 、搭 配 比 例 、文 字 布 局 、书 写 格 式 、其 它 符 号 的 特 征形成并发展, 有各式各样的表现: 2.1 细节特征在写法上的表现形式
不被作案人有意识地改变。人的注意力和控制
这 类 特 征 是 书 写 人 对 字 形 结 构 印 象 的 外 化 , 体 能力 因生理 、心理的 关系有其 局限性 。伪装时 , 只能
现 在 笔 划 相 接 部 位 的 交 叉 , 搭 配 的 角 度 、 远 近 、高 注意到明 显的特 征而未必 能注意 到细节 特征。即使
C案 例 点 评 ase Repor t
鉴 中 国 司 法 鉴 定
CHINESE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
物质进入母血, 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发生严重的 DIC。因 此可见, 羊水栓塞时一方面可产生多器官的栓塞( 特别是 肾脏的栓塞) ; 另一方面羊水中所含的纤溶激活酶又能激 活纤溶系统。患者由高凝状态转入纤溶阶段, 常常表现为 血液不凝, 产后出血而死亡。 2.2.3 医疗过失参与程度分析
本例中, 院方在对患者用刮匙清宫后宫腔出血不但 没止住反而增多且不凝, 并出现休克症状并很快死亡。尸 体检验发现宫腔有 7cm×3cm 深达肌层的创面。病理组织 学检查证实患者死于羊水栓塞。综合上述情况, 分析院方 的医疗过失与患者的死亡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评 析]
医 疗 纠 纷 的 司 法 鉴 定 是 法 医 学 的 重 要 内 容 。近 年 来 , 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 此类 鉴定呈明显增多趋势。在鉴定中, 鉴定人应当准确把握医 疗 过 失 、损 害 后 果 与 因 果 关 系 的 认 定 原 则 。
与 习 惯 行 笔 有 关 , 有 大 弧 小 弧 、内 弧 外 弧 , 有 一 验 中 的 可 贵 之 处 在 于 认 定 而 非 否 定 , 它 解 决 的 是 哪
波三折, 有的是笔划的曲变。
个人用哪支笔书写的问题。
2.3.4 转 折 是 笔 划 承 前 启 后 的 连 笔 动 作 。 横 折 、 竖 折 、横
笔迹细节特征浅议
封江涛
( 盘锦市公安局兴隆台分局, 辽宁 盘锦 124010)
[摘 要] 本文对笔迹细节特征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价值和注 意事项, 从实际工作上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笔迹; 细节特征; 检验 [中图分类号] DF79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2072- ( 2008) 03- 0058- 02 Dis cu s s io n o n th e In d ivid u al Ch aracteris tics o f Han d -
起收笔重与轻, 露锋或藏锋, 有无顿压。
58
..............................................
F鉴 定 实 践 or ensic Pr actice
鉴 中 国 司 法 鉴 定
CHINESE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
2.3.2 抑 压
间的起收笔照应关系观察出来的运笔特点。是书写 时 样本中没 有找到 , 所 以 无 法 作 认 定 与 否 定 的 结
动 力 定 型 中 惰 性 较 强 的 一 类 特 征 , 也 是 主 观 意 念 最 论。经过补充历史样本, 找出了这个特征, 确定了是由
难控制的部分, 即使在伪装笔迹时, 笔顺也不大容 于笔划变异产生的差异, 从而作出了认定的结论。
近年来, 产妇在分娩中意外死亡引发纠纷并要求行法 医学鉴定的案例有增多趋势。由于医患双方对法医学鉴 定客观, 公正的期待心理, 因此这类案件的鉴定对法医学 鉴定人来说, 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因为在羊水栓塞的 法医学鉴定中仅仅解决死亡原因是不够的, 重要的是要 找出医疗单位在为死者的诊治过程中是否存在医疗过失 以及过失与患者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 进而评析过失参 与程度。医疗纠纷尸检是一项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工作, 必 须由具有丰富法医病理学工作经验的法医承担, 并聘请 临床专家共同参与。同时应在系统全面尸检和辅助检查 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医疗过错与患者死亡的因果联系, 做 到事实清楚, 定性准确, 责任明确, 处理恰当。
间架结构, 是指组成字的笔划或偏旁的搭配组织 与 比例安 排。在书 法上叫结 体。有上 下、上中 下、左 右 、左 中 右 、全 包 围 、半 包 围 和 品 字 形 结 构 , 细 节 上 表 现 的 是 有 高 有 低 、有 紧 有 松 , 大 小 、长 短 、宽 窄 、攲 正等。 2.3 细节特征在运笔上的表现形式
[收稿日期] 2008- 01- 30 [作者简介] 封江涛(1963- ),男,工程师。
表 现 在 字 是 用 现 行 规 范 书 写 , 还 是 用 繁 体 字 、异 体字书写, 这些受文字变革因素的影响。表现在习 俗 字 、职 业 字 的 写 法 上 , 这 些 受 地 区 习 俗 文 化 和 职 业特点的影响。表现在行草字的写法上, 受个人风 格 的 影 响 。 最 重 要 的 是 那 些 因 为 个 人 所 受 教 育 、精 神 、健 康 、年 龄 等 因 素 影 响 而 引 起 的 变 异 写 法 情 况 。 这些变异是笔划形态变异、由繁变简而由其它偏旁 或 笔 划 替 代 。写 法 变 异 特 征 在 检 验 作 案 时 间 跨 度 长 、 作 案 人 年 龄 较 大 、书 法 爱 好 者 的 笔 迹 时 价 值 很 高 。 2.2 细节特征在间架结构上的表现形式
易改变。笔顺上细节特征具有双重价值, 既是细小
利用笔迹细节特征, 分析判断摹仿笔迹, 以至确
特征, 又能判明笔顺。
定摹仿人的笔迹, 其价值和作用尤为突出。
2.8 细节特征在笔痕中的表现形式
例 二 , 有 一 起 收 条 签 名 纠 纷 案 。检 材 ( 下转第 91 页)
59
..............................................
页码的安排, 字间的组合等。这些不引人目的细微 供的样本, 即使笔迹特征与检材差异点很多, 但在
安排特征, 往往能反映一定的书写习惯特征。
笔迹细节特征上反映一致, 说明两者书写习惯相
2.6 细节特征在其它符号使用上的表现形式
同, 一般都可做出认定的结论, 以下举出三个例子,
指标点、重 略、调转 、添插、涂改 等。这 些 符 号 的 加 以说明 。
使用与安排虽有一定的规范, 但不十分严格, 很容
例一, 有一起诗词集宣传品案。检验时, 发现检
易形成个人固有的习惯。
材书写水平较高, 有多种字体书写技能。与嫌疑人
2.7 细节特征在笔顺中的表现形式
样本比较时, 差异点和符合都非常多, 但检材中的
笔顺特征 多是从 笔划交叉 部位、运 笔 趋 势 、笔 划 “其 ”字 与“ 真 ”字 , 最 后 一 笔 横 划 演 变 消 失 了 , 而 当
表 现 在 汉 字 的 点 、横 、竖 、撇 、捺 、钩 、折 、挑 八 种 基本笔划。每种单一的笔划都有其规范要求, 在不 同 偏 旁 、字 的 结 构 中 有 着 不 同 的 变 换 形 式 , 体 现 出 的细节特征亦不相同。一般表现在笔划的起收笔、 抑 压、弧度、转 折等几 个方面 。这是笔迹 检验中 应用 最多的一种特征。它是以细微差别反映出不同人的 书写习惯。它的特殊性强, 不易被人们所察觉而有 其特殊意义。 2.3.1 起收笔
起点与下一笔划的起点关系。在运用时, 要选用明
在检验正常笔迹, 尤其是有着多种书写技能而
显的特殊的带有规律性的搭配比例关系。
书 法 水 平 较 高 的 笔 迹 、少 量 字 和 签 名 等 笔 迹 时 。 即
2.5 细节特征 在文字 布局、书写 格式上 的表现 形式 使 是 所 提 供 的 样 本 与 检 材 的 特 征 在 符 合 点 的 数 量
执 笔 的 高 低 、松 紧 , 各 指 的 相 对 位 置 , 指 、腕 、肘 相对书写承受物的位置。 1.2 运笔动作
书写时, 手 指、腕的 用力大小 , 活动范 围。 1.3 运笔的笔力
笔尖在书 写物上 运动的轻 重、深浅 。 1.4 书写姿势
坐、站、躺、仰 、蹲等姿 势书写特 点各不 相同。 1.5 书写承受物
低。是比较稳定的细节特征。在研究笔划之间的关 注意到了, 也会因为注意力的局限性而再现本来的
系时, 要着重注意相邻笔划之间的搭配比例关系和 面目。
两 个 笔 划 之 间 书 写 时 有 个“承 前 启 后 ”的 关 系 , 能 反 4 笔迹 细 节 特 征 的 使 用 价 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