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肺通气肺功能保护策略ppt课件
合集下载
单肺通气PPT课件

1.肺动脉压过高或过低 2.低碳酸血症 3.混合静脉血氧分压过高或过低 4.使用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硝普
钠,B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 5.肺部感染 6.吸入麻醉剂
1。呼气末正压(Peep)过度通气或吸气 峰压增高等引起通气肺气道压增高
2.氧流量(Fio2)过低,使通气肺出现HPV 3.使用血管收缩剂,其对氧张力正常的血管
判断导管管端正确到位的目的:
1. 为获得满意的肺隔离效果; 2. 只有在管端正确到位的前提下才能保证
OLV时有足够的肺泡通气面积,防止缺氧。
1、听诊法 1.1 插管后先向气管套囊注气,以正压
通气时气道不漏气为准,听诊两肺呼吸音 与置管前相同。
1.2 再向支气管套囊注气,两肺呼吸音 应与注气前相同。
单肺通气时如果能维持双肺通气时的分钟通气量,则一般不会发生co2蓄积,动 脉血的co2分压也不会出现明显改变。
4加强PaO2,PaCO2和PetCO2监测。维持PaO2>80mmhg, PaCO23545mmhg, PetCO2 28-34mmhg
谢谢您的观看!
2肺功能不良的病人,单肺通气时最好选用压力控制通气模式,优于容 量控制通气模式
3尽可能双肺通气,需要单肺时,其时间缩短到最小限度,如发现明显 低氧血症时应立即告知术者,恢复双肺通气,纠正缺氧后再单肺通气。 单肺通气时,潮气量应从10ml/kg开始,适当增加呼吸频率14-16 次/分,提高吸入氧浓度(1L/min)
1.3 然后行单侧肺通气(夹闭一侧支气 管管腔),听诊时通气肺的上、下叶呼吸 音应正常,非通气肺的呼吸音消失,此时 可以认为达到很好的肺隔离效果。
听诊法可分为三步。第一步:确定气管导管的位置。将主套囊充气后 听诊双肺,若双肺呼吸音清晰、对称为位置良好,若双肺呼吸音不一 致且气道阻力大多为插入过深,可将导管退出2~3cm至双肺呼吸音听 诊满意。第二步:将支气管套囊(蓝色套囊)充气后听诊双肺,若只 有插入侧通气良好,对侧通气不良或无通气,则多为蓝色套囊充气过 度封堵对侧支气管口,应给蓝色套囊放气,并调节到使双肺呼吸音对 称良好。第三步:分别使两侧单肺通气。这时通气侧听诊呼吸音良好 而对侧则无呼吸音,否则为支气管插管位置不良或蓝色套囊充气不良。 听诊时上下肺呼吸音都要听到,但以听诊肺尖呼吸音为主,做不好左 上肺听诊呼吸音不良而左下肺呼吸音正常,则多为左支气管导管插入 过深,而右上肺听诊呼吸音不良则可判断右支气管导管侧孔与右肺上 叶支气管口对接不良。若欲插入侧无呼吸音而对侧呼吸音良好,可判 断支气管插管误入对侧主支气管,须立即纠正。
单肺通气PPT课件

2021/6/21
4
3、支气管肺泡灌洗
肺泡蛋白沉积症可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来治 疗。每次肺泡灌洗,都需要保护另一侧肺。
2021/6/21
5
4、使术侧肺萎陷
肺手术、胸腔镜手术、食管手术、需要术 侧肺痿陷,便于外科手术操作。胸腔镜手 术特别需要单肺麻醉。它能提供了一个清 晰的术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不必要的 组织损伤,但对于大量胸腔积液的患者和 那些行胸腔镜手术只是为了诊断或治疗胸 膜疾病的患者,不一定需要单肺麻醉。
2021/6/21
6
单肺麻醉适应证分为绝对适应证和相对适应 证。对每一个患者来讲,在决定是否行单 肺通气前必须考虑患者因素和麻醉医生的 技术因素
2021/6/21
7
单肺通气麻醉是麻醉学领域里一个比较特 殊的麻醉方法,是应用单肺通气(one lung ventilation,OLV)技术完成麻醉的过程。对 于某些胸部疾病如支气管胸膜漏、气管支 气管破裂、大咯血、肺挫伤、肺大泡气胸、 单侧感染性肺部疾病、支气管手术、肺肿 瘤以及食管肿瘤、纵隔肿瘤、胸心微创手 术等,单肺通气麻醉在提供有效通气的同 时不仅可防止患侧肺的血、痰液流入健侧, 而且使术侧肺萎缩为术者提供良好的术野 暴露,从而推动了胸心外科的快速发展。
单肺通气
2021/6/21
1
• 为给开胸手术操作提供最佳的术野, 避免
手术侧肺的分泌物或渗出物流入健侧通气 肺, 开胸手术通常采用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来隔离双侧肺。OLV 的
医师 在保证OLV 术中患者基本氧合和排出二氧 化碳的前提下,对潮气量(Vt)、呼气末正压 (positive end-expiratorypressure,PEEP)、 吸入氧浓度(FiO2)、通气模式及术中高碳酸 血症(Hypercapnia)、OLV 期间经常使用的 其他通气措施的认识不断更新。
单肺通气策略幻灯片课件

单肺通气管理
听诊闻及呼吸音
左侧和右侧 没有呼吸音或明显 减弱 右侧 没有呼吸音或明显 减弱
左侧
左侧和右侧
右侧
纤支镜引导和定位
15
最可靠的方法还是纤支镜引导
与纤支镜定位相比,盲插法左侧双腔管位置错误超
过1/3,其中14%严重错位 严重错位是指在左主支气管内无法看清左上或左下 叶支气管开口以及右主支气管内无法看清右上叶支 气管开口、或支气管套囊有一半脱位入气管 非直视下左侧双腔管首次插管误入右侧支气管在特 定时间内达7%~30%
3
绝对适应证
隔离一侧肺以避免渗漏或污染
感染 大出血
控制通气的分布
支气管胸膜漏 支气管胸膜皮肤漏 需要开放大呼吸道的手术 一侧肺大的囊肿或肺大疱 支气管系统破裂 一侧肺病变引起致命的低氧血症
肺泡蛋白沉积症
单肺灌洗
用双腔管行双肺隔离或单肺通气的适应证
4
相对适应证
利于外科手术暴露——优先考虑
DLT型号选择
6
左侧DLT置管及管理均较右侧DLT容易,一般 情况下选用左侧DLT 常用简化法(身高、性别),易出现大小不适
男性170cm,39F/41F 女性160cm,35F/37F 男性<160cm,37F,女性<152cm,32F 过粗:支气管腔置入困难 过细:支气管套囊充气>3ml
DLT置管方法(左侧DLT盲插法)
10
பைடு நூலகம்
确定位置
两个套囊均充气,进行通气,双肺均能闻及呼吸音
确定导管不在食管内 如只有一侧肺有呼吸音,表示位置过深,放气囊退 管1~2cm再试 夹闭一侧,该侧呼吸音和胸廓运动消失,身体端导 管无气体逸出;对侧呼吸音良好,气道阻力不高, (上肺呼吸音不好,提示过深,退出1cm再试) 最后可行纤支镜定位
肺保护通气PPT课件

治疗过程
详细描述患者接受肺保护通气 治疗的过程,包括通气模式选 择、参数设置、治疗时间等。
治疗效果
患者接受治疗后,生理学指标 、呼吸力学指标的改善情况,
以及患者预后情况。
05
肺保护通气面临的挑战 与解决方案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01
机械通气过程中,由于气压伤、 炎症反应等因素,可能导致肺部 组织损伤,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 损伤。
长期随访与评估
对接受肺保护通气治疗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和评估,了解治疗效果和 生存状况,为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谢谢观看
3
降低呼吸机撤离难度
最佳PEEP水平有助于降低呼吸机撤离难度,缩 短机械通气时间。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是指允许患者 在一定范围内出现高碳酸血症,
以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有助于减少肺 泡过度扩张,降低呼吸机相关性
肺损伤的风险。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有助于改善氧 合和通气/血流比值,提高气体
发展历程
初始阶段
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关注机 械通气对肺部的影响,并尝试采 用小潮气量通气等措施来减少肺
部损伤。
进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随着对呼吸生理 学的深入了解,人们进一步优化了 机械通气模式和参数设置,提出了 个体化通气治疗的概念。
成熟阶段
进入21世纪,肺保护通气策略逐渐 成为呼吸治疗的标准操作,并在临 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验证。
呼吸机工作原理
机械通气
通过机械装置产生气流, 模拟正常呼吸过程,推动 空气进入和排出肺部。
参数设置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理需 求,设置呼吸机的参数, 如潮气量、呼吸频率、吸 呼比等。
单肺通气与肺保护通气策略PPT课件

女性PBW = 45.5kg + 2.3kg×(身高[英寸] -60)
• 主要并发症定义为呼吸道并发症,包括气管切开术,需要治疗的肺脓肿,肺炎,重新 插管,大于48小时的呼吸机支持,ARDS,支气管胸膜瘘,肺栓塞,大于5天的肺部漏 气,需要支气管镜检查的肺不张和呼吸衰竭。
• 次要并发症定义为总体术后并发症,包括上文列出的所有呼吸道并发症以及非呼吸道 并发症,如计划外重返手术室,需要治疗的房性或室性心律不齐,心肌梗死,败血症, 肾衰竭,中枢神经系统事件,计划外转入ICU及吻合口漏等。
13
• ΔP可以可反映动态肺泡张力。NEJM有文献表明ΔP可作为ARDS预 后的监测指标,但未见在胸外科手术中的相关研究。
• 本研究中,ΔP与总体术后并发症发病率相关,但在去除VT因素的 回归模型中,ΔP并无统计学意义。
• OLV时,胸腔内膜压会发生变化,可能PL(跨肺压)也是合适的预 测指标。
14
• 驱动压力(ΔP)和肺顺应性(Cs): ΔP= Pplat-PEEP; Cs = VT /(Pplat-PEEP)。
5
6
7
8
9
10
r=0.467
r=0.126
11
讨论
• 胸外科手术患者中,OLV导致肺损伤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很少有临 床研究探讨OLV时的肺保护性通气管理。
• 在肺切除术的回顾性研究中,过高VT、通气压力和OLV的持续时间已 被确定为肺损伤发展的危险因素。
单肺通气与肺保护通气策略
潮气量对胸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1
• 机械通气对于危重患者和重大手术来说一种必要的支持治 疗。
• 既往的术中机械通气方法研究主要集中在预防术中肺不张, 从而支持使用较高的潮气量(VTs)。但常规正压通气下的肺 部过度扩张会诱发炎症反应等一系列有害刺激因素,最终 可能导致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VILI)。
单肺通气1ppt课件

White DLT位置
Robertshaw管
左右Robertshaw DLT位置
为可弃性DLT,由透明塑 料(PVC)制成。分左右 型,无隆突小钩,插管容 易。“D”字型管腔大而 光滑,气流阻力小;便于 吸引气管内分泌物;由于 支气管气囊为蓝色,纤维 光导支气管镜容易定位; 同时X线可显示导管位置。 可通过透明PVC导管观察 湿化气体在管腔内的来回 移动。该型导管的右支型 设计颇趋合理,一般能保 证右肺上叶通气
双腔支气管导管
DLT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单肺通气的 导管,可达到良好的肺隔离和单肺通气。 虽然品种较多,但设计原理类同:一管两 腔,远端两个开口,一个开口位于导管的 远端,另一个开口位于主支气管;在气管 及主支气管部位分别安装有气囊。DLT有 Carlen、White和Robertshaw三种类型,最 小的外径为28号
肺隔离技术
Robertshaw型DLT插管 及定位方法
目前Carlen和White两种导管在临 床上已经少用,而以Robertshaw导
管最为普遍,故仅介绍Robertshaw
型DLT插管法
插管前 准备 检查气囊有无漏气:导管
气囊可容纳20ml空气(注气以不漏气 为度) ,支气管气囊注气仅3ml。然 后,插入支气管管芯(插入左侧), 将DLT弯曲之所需弯度
Uniwent tube
1981年由Dr.Inoue发明。单腔支气管 导管,在其主导管内侧壁附带一根 细的可活动的柔软的内套阻塞导管, 内套管顺应性良好,顶部有一硅胶 气囊,充气容量5~6 ml,内套管伸缩 范围为11cm,并标有刻度;在纤维光 导支气镜协助下,插入阻塞导管至术 侧主支气管,气囊充气后进行单肺通 气。内套管中间的细管腔可作吸引、 供氧和高频通气。内套管近端有固 定帽、指标气球和连接帽,分别起固 定、判断气囊内压和连接作用
单肺通气策略PPT课件

伤
单肺通气
通气血流 比例失调
缺血再灌注 损伤
LOGO
背景
OLV时非通气侧肺的血流分布受许多因素影响:
(1)缺氧性肺血管收缩 (2)重力作用 (3)机械压迫
侧卧位时,由于血液的自身重力作用上肺血流较 下肺血流明显减少,在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和重力 作用下,占血流总量40%的非通气肺血流能够减少 至20%。
LOGO
VT(6ml/Kg,PEEP:5cmH2O) VS VT(10ml/Kg,NO PEEP)
LOGO
PV(≤6ml/Kg,PEEP?) VS CV(≥10ml/Kg)?
LOGO
VCV(6ml/Kg,PEEP:5cmH2O) VS PCV(6ml/Kg,PEEP:5cmH2O)?
LOGO
PCV VS CVC ?
LOGO
RM with PEEP VS CVC VS CVC with PEEP ?
LOGO
背景
肺泡复张手法(RM): 指在限定时间内(30s-2min)通过维持高于
潮气量的压力或容量使尽可能多的肺单位实现 最大的生理膨胀以实现所有肺单位的复张。
LOGO
背景
实施方法:1、控制性肺膨胀(SI)法:肺充气至 40cmH2O;
2、PEEP递增法:CPAP,PEEP10S内提高 至40cmH2O;
3、压力控制(PCV)法:PCV,吸气压 20cmH2O,PEEP10s内提高至20cmH2O.
RM效果的维持:选择合适的PEEP。常规PEEP的选 择以LIP为准,大致为PLIP+2cmH2O
单肺通气
通气血流 比例失调
缺血再灌注 损伤
LOGO
背景
OLV时非通气侧肺的血流分布受许多因素影响:
(1)缺氧性肺血管收缩 (2)重力作用 (3)机械压迫
侧卧位时,由于血液的自身重力作用上肺血流较 下肺血流明显减少,在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和重力 作用下,占血流总量40%的非通气肺血流能够减少 至20%。
LOGO
VT(6ml/Kg,PEEP:5cmH2O) VS VT(10ml/Kg,NO PEEP)
LOGO
PV(≤6ml/Kg,PEEP?) VS CV(≥10ml/Kg)?
LOGO
VCV(6ml/Kg,PEEP:5cmH2O) VS PCV(6ml/Kg,PEEP:5cmH2O)?
LOGO
PCV VS CVC ?
LOGO
RM with PEEP VS CVC VS CVC with PEEP ?
LOGO
背景
肺泡复张手法(RM): 指在限定时间内(30s-2min)通过维持高于
潮气量的压力或容量使尽可能多的肺单位实现 最大的生理膨胀以实现所有肺单位的复张。
LOGO
背景
实施方法:1、控制性肺膨胀(SI)法:肺充气至 40cmH2O;
2、PEEP递增法:CPAP,PEEP10S内提高 至40cmH2O;
3、压力控制(PCV)法:PCV,吸气压 20cmH2O,PEEP10s内提高至20cmH2O.
RM效果的维持:选择合适的PEEP。常规PEEP的选 择以LIP为准,大致为PLIP+2cmH2O
单肺通气与肺保护通气策略护理课件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诊断
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可能出现呼吸 困难、发绀等症状。
处理
通过提高吸氧浓度、延长吸氧时间, 或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措施纠 正低氧血症。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诊断
患者可能出现胸闷、气短、咳嗽等症状,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 部萎陷。
处理
鼓励患者咳嗽、深呼吸,使用支气管扩张剂以改善肺通气, 严重时可考虑纤维支气管镜治疗。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Part
06
总结与展望
单肺通气与肺保护通气策略的总结
肺保护通气策略
通过采用适当的机械通气 方式,减少呼吸机相关肺 损伤,保护肺组织。
单肺通气
在某些手术中,为了暴露 手术视野,采用单侧肺通 气,使手术侧肺萎陷。
护理措施
在实施单肺通气与肺保护 通气策略时,采取相应的 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安 全和舒适。
Part
05
临床案例分享
成功案例分享
成功经验
分享单肺通气与肺保护通气策略在临床实践中的成功应用案例,包括患者基本信 息、手术过程、通气策略实施情况、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等。
失败案例分析
失败教训
分析单肺通气与肺保护通气策略在临床实践中失败的案例,探讨失败原因、通气策略的不足之处以及如何避免类似失败的发 生。
Part
03
单肺通气与肺保护通气策略的 护理
术前评估与准备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病史、手术类型 、麻醉风险等,为制定护 理计划提供依据。
术前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及 麻醉相关知识,减轻焦虑 和恐惧情绪。
术前准备
确保患者术前禁食、禁饮 ,完成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和影像学检查。
术中护理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危险因素:手术损伤;过度通气;肺动脉高压;内
皮细胞损伤;淋巴回流受阻;氧化应激反应以及萎 陷肺再灌注损伤等2。
• 并存恶心肿瘤、感染、糖尿病、其他肺部疾病更容
易导致术后肺损伤—多打击学说3。
1. Acute lung injury and outcomes after thoracic surgery. Curr Opin Anaesthesiol. 2009. 2. One精L品u文ng档Ventilation: How can we Prevent Lung Injury after Thoracic Surgery? J Pulmon Resp8Med. 2012 3. Risk factors for acute lung injury after thoracic surgery for lung cancer. Anesth Analg. 2003. 4. Postpneumonectomy pulmonary edema.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associated variables. Chest. 1993
通气
•生理无效腔和肺内分流增加
•机械通气肺损伤
体液平衡 手术精品文档 •手术机械性损伤
• 血容量不足、低血压 • 气道干燥、排痰不畅 •肺水肿 •换气功能障碍
13
术后
疼痛
分泌物
• 休息、疲劳、免疫力低下 • 呼吸受限,肺不张 • 分泌物排出不畅
肺膨胀精品文档
•小气道阻塞 •气道高反应性 •肺顺应性降低
FEV1(第1秒用力呼气肺活 量)
<
<15 ml/kg <
FEV1 / FVC
<预计值的70% <预计值的35%
FEF25%~75% (最大呼气峰流 速)
—
</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RV/TLC(残气量/肺总量) >预计值的50%
哮喘?治疗史?
• 体格:肥胖?脊柱侧凸?营养不良、恶液质?
口唇、甲床有无紫绀?COPD?气胸、胸腔积液 或肺实变?呼吸情况?
• 实验室: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血常规检查;
血尿素氮;血清清蛋白;X线或CT;
精品文档
16
术前肺功能与术后肺部并发症危险性的 相关性
中度危险
高度危险
FVC(用力肺活量)
<预计值的50%
老年 肥胖 呼吸系统疾病 糖尿病 长期卧床 吸烟 胸部外精伤品文档
危险因素
术中
麻醉方式 机械通气 高浓度氧 手术类型 手术持续时间 失血量 液体输注量
术后
止痛不完善 呼吸机辅助不当 排痰不充分 肺膨胀不良 卧床
11
术前
老年
•肺顺应性下降、 • 阻力增加 •肺通气和换气功能减退
吸烟
• 纤毛摆动功能紊乱 • 分泌物增加 • 吸烟者术后并发症的
肺保护的定义
• 广义:主动地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即将发生的
肺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以维护患者肺功能,促 进早日康复。
• 狭义:狭义肺保护是肺移植或心肺移植时对供
体肺脏的保护,使之在移植于受体后仍能发挥 正常肺功能。
精品文档
9
精品文档
10
Ann Thorac Surg 2007;84:1085–91
术前
Semin Thorac精C品a文rd档iovasc Surg 2001; 13: 105-15
2
剖胸时对呼吸的影响
• 肺萎陷、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PV ( hypoxic pulmonary
vasoconstriction )、 V/Q比例降低
• 胸腔内负压的消失、反常呼吸、纵隔摆动 • 气体交换面积急剧减少 • 通气侧肺过度机械通气
发生率是非吸烟者的2-6倍
肥胖
•膈肌抬高、顺应性降低 •低氧血症和CO2潴留
COPD精品文档
•小气道阻塞 •气道高反应性 •肺顺应性降低
长期卧床
• 呼吸肌力减退 • 小气道塌陷、肺不张 •分泌物潴留 •静脉血栓
12
术中
氧浓度
•氧化应激反应
麻醉
•胸腔负压消失、肺不张
•插管—呼吸屏障破坏 • 气道机械性刺激—气道痉挛 •麻醉药—肺内分流
卧床
• 感染 • 阻塞小气道
• 呼吸肌力减退 • 小气道塌陷、肺不张 •分泌物潴留 •静脉血栓
14
肺保护
维护肺功能,保 证患者安全度过 手术期,降低手
术风险性
预防、治疗肺部 并发症,保证患 者术后安全,减
轻经济负担
术前、术中、术后 精品文档
15
术前评估
• 病史:长期咳嗽?咳痰情况?呼吸困难?吸烟?
围手术期 肺功能的保护
精品文档
1
背景
• 2009年进行的胸外科手术约20万例,并以每年5%-7%的
比例在增长。
• 研究报道非心脏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约为2.5%-2.7%1。 • 胸外科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则为50%以上2,3。
1.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An update on risk assessment and reduction. Cleve Clin J Med 2009; 76:60–5
2.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anesthesia. Anesthesiol Clin North Am 2002; 20: 275-99
3.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disease before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
(10%)。
• 肺炎:术后73.1%的MODS由肺炎引起。 • ARDS:死亡率为72%。 • 肺栓塞:1.7%,高龄、长期卧床患者易发。
精品文档
7
• 轻度ARDS的发病率约肺2%损-伤8%,病死率高达25%-
33%1。中、重度ARDS约2%-5%,死亡率为72%。 肺水肿发病率为2.5%,死亡率为100%4。
精品文档
3
精品文档
4
围术期肺部并发症
• 低氧血症 • 肺不张 • 肺炎 • 支气管痉挛 • 肺栓塞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 呼吸衰竭
精品文档
5
2009年我国胸外科肺保护专家共识指出:胸腹部手术后肺 部并发症发生率约为35%。
精品文档
6
• 肺不张、肺炎:胸部手术最常见,病死率10%-30%。 • 低氧血症:重要器官缺氧,器官代谢障碍。 • 支气管痉挛:双腔管插管、拔管期间,多发于哮喘患者
皮细胞损伤;淋巴回流受阻;氧化应激反应以及萎 陷肺再灌注损伤等2。
• 并存恶心肿瘤、感染、糖尿病、其他肺部疾病更容
易导致术后肺损伤—多打击学说3。
1. Acute lung injury and outcomes after thoracic surgery. Curr Opin Anaesthesiol. 2009. 2. One精L品u文ng档Ventilation: How can we Prevent Lung Injury after Thoracic Surgery? J Pulmon Resp8Med. 2012 3. Risk factors for acute lung injury after thoracic surgery for lung cancer. Anesth Analg. 2003. 4. Postpneumonectomy pulmonary edema.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associated variables. Chest. 1993
通气
•生理无效腔和肺内分流增加
•机械通气肺损伤
体液平衡 手术精品文档 •手术机械性损伤
• 血容量不足、低血压 • 气道干燥、排痰不畅 •肺水肿 •换气功能障碍
13
术后
疼痛
分泌物
• 休息、疲劳、免疫力低下 • 呼吸受限,肺不张 • 分泌物排出不畅
肺膨胀精品文档
•小气道阻塞 •气道高反应性 •肺顺应性降低
FEV1(第1秒用力呼气肺活 量)
<
<15 ml/kg <
FEV1 / FVC
<预计值的70% <预计值的35%
FEF25%~75% (最大呼气峰流 速)
—
</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RV/TLC(残气量/肺总量) >预计值的50%
哮喘?治疗史?
• 体格:肥胖?脊柱侧凸?营养不良、恶液质?
口唇、甲床有无紫绀?COPD?气胸、胸腔积液 或肺实变?呼吸情况?
• 实验室: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血常规检查;
血尿素氮;血清清蛋白;X线或CT;
精品文档
16
术前肺功能与术后肺部并发症危险性的 相关性
中度危险
高度危险
FVC(用力肺活量)
<预计值的50%
老年 肥胖 呼吸系统疾病 糖尿病 长期卧床 吸烟 胸部外精伤品文档
危险因素
术中
麻醉方式 机械通气 高浓度氧 手术类型 手术持续时间 失血量 液体输注量
术后
止痛不完善 呼吸机辅助不当 排痰不充分 肺膨胀不良 卧床
11
术前
老年
•肺顺应性下降、 • 阻力增加 •肺通气和换气功能减退
吸烟
• 纤毛摆动功能紊乱 • 分泌物增加 • 吸烟者术后并发症的
肺保护的定义
• 广义:主动地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即将发生的
肺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以维护患者肺功能,促 进早日康复。
• 狭义:狭义肺保护是肺移植或心肺移植时对供
体肺脏的保护,使之在移植于受体后仍能发挥 正常肺功能。
精品文档
9
精品文档
10
Ann Thorac Surg 2007;84:1085–91
术前
Semin Thorac精C品a文rd档iovasc Surg 2001; 13: 105-15
2
剖胸时对呼吸的影响
• 肺萎陷、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PV ( hypoxic pulmonary
vasoconstriction )、 V/Q比例降低
• 胸腔内负压的消失、反常呼吸、纵隔摆动 • 气体交换面积急剧减少 • 通气侧肺过度机械通气
发生率是非吸烟者的2-6倍
肥胖
•膈肌抬高、顺应性降低 •低氧血症和CO2潴留
COPD精品文档
•小气道阻塞 •气道高反应性 •肺顺应性降低
长期卧床
• 呼吸肌力减退 • 小气道塌陷、肺不张 •分泌物潴留 •静脉血栓
12
术中
氧浓度
•氧化应激反应
麻醉
•胸腔负压消失、肺不张
•插管—呼吸屏障破坏 • 气道机械性刺激—气道痉挛 •麻醉药—肺内分流
卧床
• 感染 • 阻塞小气道
• 呼吸肌力减退 • 小气道塌陷、肺不张 •分泌物潴留 •静脉血栓
14
肺保护
维护肺功能,保 证患者安全度过 手术期,降低手
术风险性
预防、治疗肺部 并发症,保证患 者术后安全,减
轻经济负担
术前、术中、术后 精品文档
15
术前评估
• 病史:长期咳嗽?咳痰情况?呼吸困难?吸烟?
围手术期 肺功能的保护
精品文档
1
背景
• 2009年进行的胸外科手术约20万例,并以每年5%-7%的
比例在增长。
• 研究报道非心脏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约为2.5%-2.7%1。 • 胸外科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则为50%以上2,3。
1.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An update on risk assessment and reduction. Cleve Clin J Med 2009; 76:60–5
2.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anesthesia. Anesthesiol Clin North Am 2002; 20: 275-99
3.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disease before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
(10%)。
• 肺炎:术后73.1%的MODS由肺炎引起。 • ARDS:死亡率为72%。 • 肺栓塞:1.7%,高龄、长期卧床患者易发。
精品文档
7
• 轻度ARDS的发病率约肺2%损-伤8%,病死率高达25%-
33%1。中、重度ARDS约2%-5%,死亡率为72%。 肺水肿发病率为2.5%,死亡率为100%4。
精品文档
3
精品文档
4
围术期肺部并发症
• 低氧血症 • 肺不张 • 肺炎 • 支气管痉挛 • 肺栓塞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 呼吸衰竭
精品文档
5
2009年我国胸外科肺保护专家共识指出:胸腹部手术后肺 部并发症发生率约为35%。
精品文档
6
• 肺不张、肺炎:胸部手术最常见,病死率10%-30%。 • 低氧血症:重要器官缺氧,器官代谢障碍。 • 支气管痉挛:双腔管插管、拔管期间,多发于哮喘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