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四组物理量中均为矢量的是()A.位移路程B.速度加速度C.瞬时速度平均速率D.平均速度速率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研究如何才能踢出香蕉球时,不可以把足球看作质点B.乙图中研究列车从杭州到北京路程时,不可以把列车看作质点C.丙图中研究雄鹰为什么能在空中翱翔时,可以把雄鹰看作质点D.丁图中研究运动员起跑动作时,可以把运动员看作质点3.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选取的参考系是地球B.由于运动是绝对的,描述运动时,无需选定参考系C.乘客看到车窗外的景物飞速后退,选取的参考系是地面D.同一物体的运动,选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结果肯定是相同的4.我国的某新型潜航器在某次试航中,测试垂直急速下潜、上浮性能,水面舰艇上的测试员发现仪表上显示潜航器在某时刻的速度为正值,加速度也是正值且大小不断减小直到为零,则该潜航器的运动情况为()A.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B.位移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为零为止C.速度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D.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5.关于加速度表达式a= △v△t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a= △v△t求得的加速度是△t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B.△v表示在△t时间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它的方向不一定与加速度a的方向相同C.△v△t表示速度的变化率,是标量D.加速度a与△v成正比,与△t成反比6.列车关闭发动机进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滑行300m时,速度减为一半,求列车进站滑行的总路程是()A.400m B.600m C.900m D.1200m7.甲同学用两个手指捏住直尺的顶端,乙同学用一只手在直尺0刻度位置做捏住直尺的准备,但手不碰到直尺,在甲同学放开手指让直尺下落时,乙同学立刻去捏直尺,在刻度尺上合理标注时间刻度,就能制作一把“人的反应时间测量尺”,以下标注正确的是()A.10cm标注0.1s B.20cm标注0.2s C.30cm标注0.3s D.40cm标注0.4s8.如图所示,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cm的遮光板。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杭州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卷(答案在最后)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上填写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并填涂卡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23年8月15日,科技部印发《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首批10个示范应用场景中包括了智慧地雷的建设,它将彻底改变传统地雷守株待兔的形象,它们不但“长眼睛”,有耳朵,而且会判断,甚至能长上翅膀,能够主动、准确地探测跟踪坦克、装甲战车,垂直攻击坦克的顶部或腹部。

智慧地雷使用了哪些地理信息技术()A.VR、GNSS、RSB.RS、GISC.RS、GNSS、GISD.GNSS、GIS【答案】C【解析】【详解】注意材料信息“会判断”,具有分析功能,应用了GIS技术;“能够主动、准确地探测跟踪坦克、装甲战车,垂直攻击坦克的顶部或腹部”表明利用了GNSS技术对智慧地雷进行定位;“不但长眼睛,有耳朵”表明其存在传感系统,借助了RS技术;与VR技术无关。

所以使用了RS、GNSS、GIS技术,故选C。

2023年7月4日,中科院等离子物理研究所宣布一个重磅消息:我国的人造太阳“东方超环”在全球首次实现了上百秒的稳态高约束运行模式,意味着人类离实现受控核聚变又近了一步。

下图为我国的人造太阳“东方超环”图和日全食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你认为人类研究人造太阳当前最主要的目的可能是()A.解决夜间照明B.用于发电,为人类提供清洁能源C.替代以后的太阳D.主要用于冬季取暖3.关于日全食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日、地、月一直线,地球在中间B.日全食时可观测到光球层C.太阳的西侧先被挡住D.会有大量的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大气层【答案】2.B 3.C【解析】【2题详解】人类研究人造太阳,最终为实现受控核聚变,从而用于发电,为人类提供清洁能源,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解决夜间照明或用于冬季取暖,B正确,AD错。

福建省厦门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厦门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B. 在R上并联一个大电阻
C。 将R的阻值变大些
D. 将R的阻值变小些
【答案】C
【解析】
电流表示数偏小,说明所并联电阻的分流太大,则分流电阻阻值偏小,让分流电阻变的稍大些即可,故C正确,D错误;在原分流电阻上再并联一个适当的小电阻或者并联适当的大电阻,都会使其并联值稍小,故AB错误。所以C正确,ABD错误.
6。如图所示的电路,R1、R2、R3是定值电阻,R4是滑动变阻器,电源内阻不可忽略.闭合开关,在电路稳定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由中点向上移动的过程中( )
A。 电压表示数变小
B. 电容器放电
C. 电源的总功率变小
D。 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由中点向上移动时,R4变大,电路的总电阻变大,总电流I变小,内电压变小,则路端电压变大,因此电压表示数变大.故A错误;电容器两端电压为:U=E—I(r+R2),I变小,故电容器两端电压U变大,带电量变大,电容器充电,故B错误;电源的总功率P=EI,I变小,则P变小,故C正确.根据串联电路分压规律知,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增大,通过R1的电流变大,而总电流变小,所以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小.故D错误.故选C.
3。如图所示,因线路故障,接通S时,灯泡L1和L2均不亮,用电压表测得Uab=0,Ubc=0,Ucd=4V.因此可知断路处为( )
A。 灯泡L1B。 灯泡L2
C。 变阻器D。 不能确定
【答案】C
【解析】
解:A、B对于完好的电阻,阻值一定,电流I=0时,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其电压U=IR=0.由题:Uab=0,Ubc=0,则可知:灯L1、L2没有发生断路.故AB错误
C。当金属导体b端带正电,a端带负电时,导体中有自b向a的电场,由于正确电荷Q也产生电场,故只有当复合电场为0时,自由电子才停止运动,因此c、d两点的场强大小关系是Ec=Ed=0,故C错误;

浙江省部分地区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写作(含答案)

浙江省部分地区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写作(含答案)

浙江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写作浙江省杭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题四、作文(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许多经典的语句产生于千百年前,但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或阐释。

大巧若拙。

——《老子》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请从以上两句中任选其一,准确理解其思想内容,阐述你的认识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⑤不少于800字。

浙江省舟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有人认为,生活中要努力把精力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也有人认为,生活中一些看似无意义的事情,其实也是有其价值的。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浙江省诸暨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四、写作(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赞许“进”,如赞许“循序渐进”“积极进取”“急流勇进”“与时俱进”等,认为这体现了个体追求与时代精神。

与此同时,“退”却鲜有人提及,因为人们总认为“退”代表“消极回避”,代表“明哲保身”。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隋书》中说:“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

”意思是大船当负荷重载,骏马当长途奔驰,寓意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关于下列四幅图片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足球对球网的作用力是球网发生形变产生的B.乙图中重力的分力G1就是物块对斜面的压力C.丙图中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对桌子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丁图中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水平向右加速滑行,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若长木板仍处于静止状态,则长木板对地面摩擦力大小一定为()A.μ1(m+M)g B.μ2mgC.μ1mg D.μ1mg+μ2Mg3.在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有一物体以10 m/s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如果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为5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

那么经过3 s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A.25 m/s,沿斜面向上B.5 m/s,沿斜面向下C.5 m/s,沿斜面向上D.25 m/s,沿斜面向下4.伽利略对“运动和力的关系”和“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开创了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重要科学研究方法。

图甲、图乙分别表示这两项研究中实验和逻辑推理的过程,对这两项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的实验为“理想实验”,通过逻辑推理得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图甲中的实验,可以在实验室中真实呈现C.图乙中先在倾角较小的斜面上进行实验,可“冲淡”重力,使时间测量更容易D.图乙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合理外推得出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变速运动5.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树叶在空中的飘落是自由落体运动B.物体刚下落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C.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的位移之比是1∶4∶9D.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是1∶3∶56.甲、乙两辆车在同一水平直道上运动,其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10 s内,乙车速度的大小一定比甲的大C.在0~10 s内,甲、乙两车相遇两次D.在0~4 s内,甲、乙两车运动方向相反7.如图所示,一物块放在倾斜的木板上,当木板的倾角θ分别为30°和45°时,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12B.√22C.√32D.√528.用一轻绳将光滑小球P系于粗糙墙壁上的O点,在墙壁和球P之间夹有一矩形物块Q,如图所示。

浙江省杭州市周边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杭州市周边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高二年级数学学科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题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 已知集合{}24A x x =<,{}41B x x =−<≤,则A B = ( ) A. {}2x x < B. {}21x x −<≤ C. {}41x x −<≤ D. {}42x x −<< 【答案】B【解析】 【分析】先借助不等式求出集合A ,再运用交集的运算求A B ∩. 【详解】由{}{}2422A x x x x =<=−<<, 则{}{}{}224121A B x x x x x x ∩=−<<∩−<≤=−<≤, 故选:B .2. 记复数z 的共轭复数为z ,若()2i 24i z +=−,则z =( )A. 1B.C. 2D.【答案】C【解析】【分析】由复数的除法运算求得z ,再由z z =可得. 【详解】由()2i 24i z +=−得()()()()22224i 2i 24i i 2i 4i 41i i 2i 2i 802225i 1z −−−−−−+=++−====−+, 所以2zz ==,故选:C. 3. 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进行射击比赛,甲中靶的概率为0.6,乙中靶的概率为0.7,且两人是否中靶相互独立,若甲、乙各射击一次,则( )A. 两人都中靶的概率为0.12B. 两人都不中靶的概率为0.42C. 恰有一人中靶的概率为0.46D. 至少一人中靶的概率为0.74【答案】C【解析】【分析】设出事件,根据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设甲中靶为事件A , 乙中靶为事件B ,()0.6,()0.7,P A P B ==则两人都中靶的概率为()()0.70.60.42P A P B ×=×=,两人都不中靶的概率为()()1()1()0.30.40.12P A P B −×−×,恰有一人中靶的概率为()()1()()()1()0.30.60.70.40.46P A P B P A P B −×+−=×+×=,至少一人中靶的概率为10.30.40.88−×=.故选:C4.已知向量1,2a b = ,若()()a b a b λµ++ ∥,则()A. 1λµ=B. 1λµ=−C. 1λµ+=−D. 1λµ+=【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结合向量加减、数乘的坐标运算求解可得.【详解】1122a b λλ+=+=+,1122a b µµµ+=+++由()()a b a b λµ++ ∥,则1122µµ+,化简得1λµ=.故选:A.5. 已知,αβ是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m n 是两条直线,m αβ= ,则“//n m ”是“//n α”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D【解析】 【分析】借助长方体模型,判断线线与线面位置即可.【详解】如图,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平面ABCD ⊥平面11D C CD ,令平面ABCD 为α,平面11D C CD 为β,则平面ABCD 平面11,D C CDDC m DC αβ=== , ①令AB n =,//AB CD ,即//n m ,但AB ⊂平面ABCD ,n ⊂α,故AB 不与平面ABCD 平行,即//n α不成立故//n m ⇒//n α,所以“//n m ”是“//n α”的不充分条件;②令11n B C =,11//B C 平面ABCD ,即//n α,但11B C DC ⊥,11B C 不与DC 平行,即//n m 不成立.故//n α⇒//n m ,所以“//n m ”是“//n α”的不必要条件;综上所述“//n m ”是“//n α”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故选:D.6. 设函数()f x x x =,则不等式()()332log 3log 0f x f x +−<的解集是( )A. 1,2727B. 10,27C. ()0,27D. ()27,+∞【答案】B【解析】【分析】先分段作出函数的图象,结合图象得函数为RR 上的增函数,再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再利用单调性与奇偶性性质将不等式转化为332log log 3x x <−,化简求解可得..【详解】()f x x x =,xx ∈RR ,则22,0(),0x x f x x x ≥= −<, 作出函数()f x 的图象,可知()f x 是RR 上的增函数.又()()f x x x x x f x −=−−=−=−,()f x ∴是奇函数. 不等式()()332log 3log 0f x f x +−<可化为()()332log 3log f x f x <−−,所以()()332log log 3f x f x <−,则332log log 3x x <−,即3log 3x <−,解得1027x <<, 不等式()()332log 3log 0f x f x +−<的解集是10,27. 故选:B.7. 已知函数()π4f x x =+ 的定义域为[],a b ,值域为 ,则b a −的取值范围是( ) A. π24π,3B. π5π,23C. 5π5π,63D. 2433ππ,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π4x ≤+≤5π11π2π2π1212k x k −≤≤+()k ∈Z ,由此可得b a −的最大、最小值.【详解】由函数()π4f x x =+ 的值域为 ,得π4x ≤+≤,得1πsin 124x −≤+≤ , 6π24π7ππ2π6k k x −≤≤++()k ∈Z ,得5π11π2π2π1212k x k −≤≤+()k ∈Z ,由()f x 定义域为[],a b , 所以max 11π5π4π()2π2π12123b a k k −=+−−= ()k ∈Z , min 11π5π2π2π2π1212()23k k b a +−− −==()k ∈Z , 所以b a −的取值范围是2π4π,33. 故选:D.8. 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是棱BC 的中点,F 是侧面11BCC B 上的动点,且1//A F 平面1AD E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①二面角1F AD E −−的大小为常数②二面角1F D E A −−的大小为常数③二面角1F AE D −−的大小为常数A. 0个B. 1个C. 2个D. 3个【答案】B【解析】【分析】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 ,以D 为坐标原点,,,DA DC DB 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分别求出构成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看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夹角的余弦值是否含参数,从而确定二面角是否为常数.【详解】设正方体棱长为a ,以D 为坐标原点,,,DA DC DB 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0,0A a ,()1,0,A a a ,()10,0,D a ,,,02a E a, 又F 是侧面11BCC B 上的动点,设()00,,F x a z ,[][]000,,0,x a z a ∈∈,则()100,,A F x a a z a =−− ,设平面1AD E 的法向量为nn 1����⃗=(xx 1,yy 1,zz 1),又()1,0,AD a a =− ,,,02a AE a =−, 则11100AD n AE n ⋅= ⋅= ,即1111002ax az a x ay −+= −+= ,令11x =,则112y =,11z =, 即111,,12n =, 又1//A F 平面1AD E ,则11A F n ⊥ ,即110A n F ⋅=, 则0002a x a z a −++−=,解得0032a x z =−, 因此可得003,,2a F z a z − ,100,,2a A F z a z a =−− , 设平面1FAD 的法向量为()2222,,n x y z = ,又()1,0,AD a a =− ,00,,2a AF z a z =−, 则21200AF n AD n ⋅= ⋅= ,即022*******a z x ay z z ax az −++= −+=,令21x =,则212y =−,21z =, 即211,,12n =−, 的又1212127cos ,9n n n n n n ⋅==⋅ 因此可得二面角1F AD E −−的大小为常数,故①正确;设平面1FD E 的法向量为()3333,,n x y z = ,又1,,2a D E a a =− ,()00,0,EF a z z =− ,则31300EF n D E n ⋅= ⋅= ,即()0303333002a z x z z a x ay az −+= +−= ,令31x =,则3012a y z =−,301a z z =−, 即30011,,12a a n z z =−− , 因为3n 中含参数0z ,故13cos ,n n 的值不定,因此二面角1F D E A −−的大小不是常数,故②不正确;设平面FAE 的法向量为()4444,,n x y z = ,又,,02a AE a =− ,00,,2a AF z a z =−, 则4400AE n AF n ⋅= ⋅= ,即44044040202a x ay a z x ay z z −+= −++= ,令42x =,则41y =,3022a z z =−, 即4022,1,2a n z =−, 因为4n 中含参数0z ,故14cos ,n n 的值不定,因此二面角1F AE D −−的大小不是常数,故③不正确;故选:B.【点睛】方法点睛:1.与平行有关的轨迹问题的解题策略(1)线面平行转化为面面平行得轨迹;(2)平行时可利用法向量垂直关系求轨迹.2.与垂直有关的轨迹问题的解题策略(1)可利用线线、线面垂直,转化为面面垂直,得交线求轨迹;(2)利用空间坐标运算求轨迹;(3)利用垂直关系转化为平行关系求轨迹.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9. 某次校十佳歌手评比中,10位评委给出的分数分别为1210,,,x x x ,计算得平均数7x =,方差22S =,现去掉一个最高分10分和一个最低分5分后,对新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极差变大B. 中位数不变C. 平均数变小D. 方差变大【答案】BC【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中位数、方差、极差定义理解及求法判断各项的正误.【详解】由于10个数据已经确定, 故不妨设129103x x x x x ≤≤≤≤≤ ,由题意不妨取1105,10x x ==, A 项, 原极差为1011055x x −=−=,去掉最高与最低分后,极差为921015x x x x −≤−=, 所以去掉最高和最低分,极差有可能减小,极差变大是不可能的,故A 项错误;B 项,中位数的定义知: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是中位数,去掉最高和最低不影响中间两个数,B 项正确;C 项,由题意原平均数99110221571010i i i i x x x x x ==+++==∑∑, 则9255i i x==∑,则去掉最高与最低分后, 平均数变为9255788ii x==<∑,平均数变小,故C 正确; D 项, 去掉最高和最低分后,数据移除这两个极端值后,数据的波动性减小,故方差会变小,故D 项错误.故选:BC.10. 已知,,a b c 分别是ABC 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若A B >,则cos cos A B <B.若π,1,6B b c ===,则π4C = C. 若O 是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点,且2−=+− OB OC OB OC OA ,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D. 若π,16B b ==,则AB AC ⋅ 的最大值是32【答案】AC【解析】【分析】由正弦定理边角关系判断A ;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求角C 判断B ;由已知可得CB AB AC =+ ,由其几何意义可知CB 边上的中线长等于CB 的一半,即可判断C ;由余弦定理和基本不等式求出2≤+ac ,再由数量积的定义将AB AC ⋅ 的最大值转化为求ac 的最大值,由求解可判断D .【详解】对于A ,因为cos y x =在()0,π上单调递减,所以A B >,则cos cos A B <,故A 正确对于B ,由121sin sin 2c b C B ===,则sin C =, 而5π06C <<,故π4C =或3π4,因为b c <,所以B C <, 所以π4C =或3π4,故B 错误; 对于C ,由OB OC CB −= 、OB OA AB −=,OC OA AC −= , 故CBAB AC =+ ,所以在ABC 中CB 边上的中线长等于CB 的一半, 即ABC 是A 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故C 正确.对于D,由余弦定理可得:222222cos 2b a c ac B a c ac =+−=+−≥−所以2ac ≤+,当且仅当a c =时取等, 由已知cos cos AB AC AB AC A bc A ⋅=⋅⋅= , 由正弦定理可得:121sin sin 2a b A B ===,所以sin 2a A =, 所以要求AB AC ⋅ 的最大值,则π0,2A∈,此时cos 0A >,所以cos A ,所以3cos 22bc A =≤+.故则AB AC ⋅ 32+,故D 错误. 故选:AC.11. 四面体ABCD 中,3,5,4AC BC AB BD CD =====,记四面体ABCD 外接球的表面积为S ,当AD 变化时,则( )A. 当3AD =时,324π11S =B. 当四面体ABCD 体积最大时,28πS =C. S 可以是16πD. S 可以是100π【答案】ACD【解析】【分析】A 选项,A 点在平面BCD 内的投影是BCD △的外心1O ,构造直角三角形求外接球的半径;B 选项,平面ABC ⊥平面BCD 时,构造直角三角形求外接球的半径;C 选项,由外接球半径的范围进行判断;D 选项,验证外接球的半径5R =是否成立.【详解】设四面体ABCD O ,半径为R , 当3AD =时,AC AD AB ==,则A 点在平面BCD 内的投影是BCD △的外心1O ,由222BD BC CD =+,BCD △为直角三角形,外心1O 是BD 边的中点,1AO ⊥平面BCD ,1OO ⊥平面BCD ,1,,A O O 三点共线,1Rt ADO 中,1AO ,1Rt ODO △中,由22211OD O O O D =+,得22252R R + ,解得R =此时23244ππ11SR =,A 选项正确; 当四面体ABCD 体积最大时,有平面ABC ⊥平面BCD ,设平面ABC 的外心为2O ,E 为BC 中点,连接21,,OO AE O E ,则2OO ⊥平面ABC ,由3AC BC AB ===,则=AE ,2AO =2EO =, 平面ABC ⊥平面BCD ,平面ABC 平面BCD BC =,AE ⊂平面ABC ,AE BC ⊥,则AE ⊥平面BCD ,又1OO ⊥平面BCD ,则有1//OO AE ,Rt BCD △中,CD BC ⊥,又1//CD O E ,则1O E BC ⊥, 同理可得1O E ⊥平面ABC ,12//O E OO ,所以四边形12O EO O 为矩形,12OO EO ==1Rt ODO △中,由22211OD O O O D =+,得R =,此时24π28πSR =,B 选项正确;若16πS =,则外接球的半径为2R =,而BCD △的外接圆半径12.52r BD R ==>, 所以这种情况不成立,C 选项错误;当5OB OC OD ===时,2222211575524OO OD O D =−=−=,2222117591244OE OO O E =+=+=,则22222222222291254OA OO AO OE EO AO =+=−+=−+=,即5OA =,四面体ABCD 外接球的半径5R =成立,此时100πS =,D 选项正确. 故选:ACD.【点睛】方法点睛:求一个特殊四面体的外接球半径 , 通常有以下几种思路 : 一是构造法 ,比如求等腰四面体与直角四面体的外接球半径 ,可通过构造一个球内接长方体得到 ; 二是截面法 ,比如求正三棱锥的外接球径 , 可通过分析球心与一条侧棱所在截面的有关三角形计算得到 ; 三是观察法 , 比如将一个矩形沿对角线折成一个四面体 , 它的外接球球心就是原来矩形外接圆的圆心 .关于一般四面体的外接球半径问题 , 可以用解析法求出 . 方法如下 : 先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 并写出这个四面体四个顶点的坐标.非选择题部分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2. 已知幂函数()()257m f x mm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则实数m 的值是______.【答案】2 【解析】【分析】根据函数()f x 为幂函数求出m 的值,再通过()f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来确定m 的值. 【详解】由()f x 为幂函数,则2571m m −+=,解得2m =,或3m =, 当2m =时,()2f x x =,其图象关于y 轴对称,当3m =时,()3f x x =,其图象关于()0,0对称,因此2m =, 故答案为:2.13. 已知1x >,1y >且3log 4log 3y x =,则xy 的最小值为______. 【答案】81 【解析】【分析】根据对数的运算性质可得33log log 4x y ⋅=,再结合基本不等式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由1x >,1y >,则3log 0x >,log 30y >,3log 0y >,又3log 4log 3y x =,则3log 4log 3y x=,即33log log 4x y ⋅=,又33331log =log log 4lo 8g xy x y +==≥, 当且仅当332log log x y ==,即9xy ==时,等号成立, 所以可得81xy ≥, 因此xy 的最小值为81. 故答案为:81.14. 在正四面体ABCD 中,,E F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23AG AD =,截面EFG 将四面体分成两部分,则体积较大部分与体积较小部分的体积之比是______. 【答案】135【解析】【分析】根据线线平行可得截面,即可利用等体积法,结合比例即可求解.详解】取23CH CD =,由23AG AD =可得//,//GH AC EF AC ,故//HG EF ,故得截面为四边形EFHG ,14A EFHG A EFG A FHG G AEF F AGH G ABC F AGH V V V V V V V −−−−−−−=+=+=+12124333D ABC F ACD V V −−=×+×, 11215633218D ABC B ACD D ABC V V V −−−+××=, 121233A FHC A BCD D ABC V V V −−−=×=, 故1118A FHC A EFHG D ABC V V V −−−+=, 故体积较大部分与体积较小部分的体积之比1111187718=,故答案为:117【四、解答题:(共5大题,共77分,其中第15题13分,第16题、第17题每题15分,第18题、第19题每题1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 已知a ∈R ,()(){}20A x a x a x =++>,102x B xx−=≤ −. (1)当0a <时求集合A ; (2)若B A ⊆,求a 的取值范围. 【答案】(1){}2x x a −<<− (2){2a a ≤−或}0a > 【解析】【分析】(1)当0a <时,解不等式()()20a x a x ++>,从而求出集合A ;(2)对a 进行分类讨论,求a 取不同值时的集合A ,再根据B A ⊆,即可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小问1详解】 当0a <时,则0a −>,由不等式()()20a x a x ++>,解得2x a −<<−,即{}2Ax x a =−<<−;【小问2详解】 由不等式102x x −≤−,则12x ≤<,即{}12B x x =≤<,当0a <时,由(1)知,{}2Ax x a =−<<−,又B A ⊆,则2−≥a ,即2a ≤−符合题意;当0a =时,A 为空集,又B A ⊆,显然不成立;当02a <<时,{2=<−A x x 或}x a >−,又B A ⊆,则<1a −,即1>−a ,故02a <<符合题意;当2a =时,{2=<−A x x 或}2x >−,显然B A ⊆,故2a =符合题意;当2a >时,{A x x a =<−或}2x >−,显然B A ⊆,故2a >符合题意;综上知,{2a a ≤−或}0a >.16. 为了了解某项活动的工作强度,随机调查了参与活动的100名志愿者,统计他们参加志愿者服务的时间(单位:小时),并将统计数据绘制成如图的频率分布直方图.(1)估计志愿者服务时间不低于18小时的概率;(2)估计这100名志愿者服务时间的众数,平均数(同一组数据用该组数据的中点值代替); (3)估计这100名志愿者服务时间的第75百分位数(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1)0.68 (2)20; 20.32 (3)23.86 【解析】分析】(1)用频率估计概率可得;(2)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求出a 的值,然后根据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概念计算; (3)先根据各区间频率,确定75百分位数所在区间,再由比例关系计算即可.小问1详解】由志愿者服务时间低于18小时的频率为(0.020.06)40.32+×=, 10.320.68−=,所以估计志愿者服务时间不低于18小时的概率为0.68. 【小问2详解】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看出最高矩形底边上的中点值为20,故估计众数是20;由(0.020.060.0750.025)41a ++++×=,解得0.07a =, 估计平均数为(0.02120.06160.075200.07240.02528)420.32×+×+×+×+××=;【【【小问3详解】(0.020.060.075)40.62++×= ,(0.020.060.0750.07)40.9+++×=, 由0.620.750.9<<,∴第75百分位数位于22~26之间,设上四分位数为y ,则220.750.6226220.90.62y −−=−−,解得132223.867y =+≈.估计这100名志愿者服务时间的第75百分位数为23.86. 17. 已知函数()πππsin cos sin 632f x x x x=+−+++. (1)求函数()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2)将函数()f x 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12(纵坐标不变),再向右平移π6个单位,得到函数()g x 的图象,若()65g α=−,且π5π,612α∈−,求cos2α的值.【答案】(1)π4π2π+,2π+,33k k k∈Z(2【解析】【分析】(1)利用两角和的正、余弦公式及诱导公式化简函数()f x 的解析式,再由整体角范围求解不等式可得单调区间;(2)由伸缩变换与平移变换得()g x 解析式,得π3sin 265α−=−,根据整体角范围求余弦值,再由ππ2266αα−+角的关系,利用两角和的余弦公式求解可得.【小问1详解】()πππsin cos sin 632f x x x x=+−+++ππππsin coscos sin cos cos sin sin cos 6633x x x x x=+−−+11cos cos cos 22x x x x x =+−+ πcos 2sin 6x x x=+=+.由ππ3π2π2π,262k x k k +≤+≤+∈Z , 解得π4π2π2π,33k x k k +≤≤+∈Z 即π4π2π+,2π+,33x k k k∈∈Z 时,函数单调递减, 所以函数()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π4π2π+,2π+,33k k k∈Z ; 【小问2详解】将函数()f x 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12(纵坐标不变), 则得到函数π(2)2sin 26f x x=+的图象,再向右平移π6个单位,得到函数()g x 的图象, 所以πππ()2sin 22sin 2666gx x x=−+=−. 若()65g α=−,则π6()2sin 265g αα =−=− , π3sin 265α −=−. 由π5π,612α ∈−,得ππ2π2,623α −∈− ,又πsin 206α−< ,所以ππ2,062α −∈− ,则π4cos 265α −=, 故ππππππcos2cos 2cos 2cos sin 2sin 666666αααα=−+=−−−431552 =−−×=.故cos2α 18. 如图,已知四棱锥P ABCD −中,4PB PD ==,6PA =,60APB APD °∠=∠=,且PB PD ⊥,(1)求证:BD PA ⊥;(2)求直线PA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3)若平面PAC 与平面ABCD 垂直,3PC =,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 【答案】(1)证明见解析(2(3) 【解析】【分析】(1)取BD 中点O ,连接,AO PO ,证PO BD ⊥,AO BD ⊥,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BD ⊥平面APO ,再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即可证得BD PA ⊥;(2)由(1)知BD ⊥平面APO ,利用面面垂直的判断定理可得平面APO ⊥平面ABCD ,则PAO ∠即为直线PA 与平面ABCD 所成角,再利用题中条件求,AO PO 的长度,最后利用余弦定理进行求解即可;(3)由(2)知平面APO ⊥平面ABCD ,又平面PAC ⊥平面ABCD ,则平面APO 与平面PAC 重合,即,,,A O M C 四点共线,再利用题中条件求出四边形ABCD 的面积和四棱锥P ABCD −的高PM ,最后用锥体的体积公式即可求解. 【小问1详解】取BD 中点O ,连接,AO PO ,由60PB PD APB APD PA PA °=∠=∠= =,则APB APD ≅△△, 因此可得AB AD =,又O 为BD 中点,则在等腰ABD △和等腰BPD △中,可得PO BD ⊥,AO BD ⊥, 又AO PO O = ,,AO PO ⊂平面APO ,BD ∴⊥平面APO ,又PA ⊂平面APO ,BD PA ∴⊥.【小问2详解】过P 作PM 垂直AO 的延长线于一点M , 由(1)知BD ⊥平面APO ,BD ⊂平面ABCD , 则平面APO ⊥平面ABCD ,又平面APO 平面ABCD AO =,PM ⊂平面APO ,PM AO ⊥,PM ∴⊥平面ABCD ,故PAO ∠即为直线PA 与平面ABCD 所成角,又在等腰直角BPD △中,4PB PD ==,则BD =,12BODO PO BD ==== 又在APB △中,2222212cos 64264282AB PA PB PA PB APB +−⋅∠+−×××,则AB AD ==在Rt AOB 中,AO ,则在APO △中,222cos 2PA AO PO PAO PA AO +−∠==⋅,因此可得sin PAO ∠即直线PA 与平面ABCD【小问3详解】由(2)知平面APO ⊥平面ABCD ,又平面PAC ⊥平面ABCD , 则平面APO 与平面PAC 重合,即,,,A O M C 四点共线,在Rt PAM 中,sin 6PM AP PAO =⋅∠=cos 6AM AP PAO =⋅∠,在Rt PMC △中,CM又AC AM CM =+=+=, 又四边形ABCD 的面积()111222ABD CBD S S S BD AO BD CO BD AO CO =+=⋅+⋅=+ 1122BD AC =⋅=×, 又(2)知PM ⊥平面ABCD ,故PM 为四棱锥P ABCD −的高,所以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1133V S PM =⋅=×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的关键是证明BD ⊥平面APO ,再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平面APO ⊥平面ABCD ,最后根据平面PAC 与平面ABCD 垂直,确定,,,A O M C 四点共线,考查了线面垂直, 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及线面角的定义,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19. 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D ,若存在常数(0)k k >,使得对D 内的任意x ,都有()k f x f x =,则称()f x 是“反比例对称函数”.设()()281616log log ,f x x g x ax m x ax==+−. (1)判断函数()2816log log f x x x=⋅是否为“反比例对称函数”,并说明理由;(2)当1a =时,若函数()f x 与()g x 的图像恰有一个交点,求m 的值;(3)当1a >时,设()()()h x f x g x =−,已知()h x 在()0,∞+上有两个零点12,x x ,证明:1216<x x .【答案】(1)()f x 是“反比例对称函数”,理由见解析;(2)443m = (3)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利用“反比例对称函数”的概念计算判断即可;(2)构造新的“反比例对称函数”,然后利用其性质求解即可.(3)将两个函数看做两个“反比例对称函数”,然后找到同一个k 时的图像,判断交点横坐标关系,然后判断其中一个图像发生伸缩变换之后的交点横坐标关系即可.【小问1详解】()2816log ?log f x x x=是“反比例对称函数”,理由如下: 由题可知()282216116log ?log log ?log 3f x x x x x ==, 可知2216116log ?log 3f x x x =所以()16f x f x =, 故()f x 是“反比例对称函数”.【小问2详解】由题可知,0x >,此时()16g x x m x=+−, 因为函数()f x 与()g x 的图像恰有一个交点,即()()0f x g x −=有一个解, 得22221161616116log log 0log log 33x x m m x x x x x x−−+=⇒=+− , 令()2216116log ?log 3H x x x x x =+−,得()m H x =仅有一个解, 显然()221616116log ?log 3H x x H x x xx +− ,因为()m H x =,则有16m H x =, 要使()m H x =仅有一个解, 只需164xx x⇒,或4x =−(舍) 所以()4443m H ==. 【小问3详解】不妨先设1a =,由题可知()2211616log ?log 3h x x x m x x =−−+, 显然()221616116log ?log 3h x x m h x x xx +−+ , 已知ℎ(xx )有两个零点,12,x x ,则两个零点满足1216x x =, 此时1216x x =, 即,函数()2816log ?log f x x x =与函数()16g x x m x=+−,的两个交点横坐标满足1216x x =; 可知()()228221641log ?log log log 33f x x x x x ==−利用复合函数单调性可知, 当()0,4x ∈时,()f x 单调递增;()4,x ∞∈+时,()f x 单调递减;由对勾函数性质可知()16g x x m x=+− , 在()0,4x ∈时,此时()g x 单调递减;在()4,x ∞∈+时,此时()x 单调递増;得两函数示意图当1a >,此时()16g x ax m ax =+−, 相当于函数()()1616g x x m g ax ax m x ax=+−⇒=+−, 故所有的横坐标缩小为原来的1a 倍;故两函数新的交点横坐标会相对于开始变小,故1216<x x .层层递进的,所以还是需要寻找前后问题的联系.。

浙江省杭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选择题部分(答案在最后)一、单选题Ⅰ(本题共13题,每题3分,共39分。

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1.诺贝尔物理学奖2023年颁发给三位“为研究物质中的电子动力学而产生阿秒光脉冲实验方法”的科学家,1阿秒=10-18秒。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A.小时B.秒C.分钟D.阿秒【答案】B【解析】【详解】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s。

故选B。

2.温州轨道交通S1线是温州市第一条建成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于2019年投入运营,现已成为温州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如图是温州S1线一车辆进站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某乘客上车动作时,可以将该乘客视为质点B.研究车辆通过某一道闸所用的时间,可以将该车辆视为质点C.选进站时运动的车辆为参考系,坐在车辆中的乘客是静止的D.选进站时运动的车辆为参考系,站台上等候的乘客是静止的【答案】C【解析】【详解】A.研究某乘客上车动作时,不能忽略乘客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将该乘客视为质点,故A错误;B.研究车辆通过某一道闸所用的时间,不能忽略车辆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将该车辆视为质点,故B错误;C.选进站时运动的车辆为参考系,坐在车辆中的乘客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C正确;D.选进站时运动的车辆为参考系,站台上等候的乘客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C。

3.在足球运动中,足球入网如图所示,则()A.踢香蕉球时足球可视为质点B.足球在飞行和触网时惯性不变C.足球在飞行时受到脚的作用力和重力D.触网时足球对网的力大于网对足球的力【答案】B【解析】【详解】A.在研究如何踢出“香蕉球”时,需要考虑踢在足球上的位置与角度,所以不可以把足球看作质点,故A错误;B.惯性只与质量有关,足球在飞行和触网时质量不变,则惯性不变,故B正确;C.足球在飞行时脚已经离开足球,故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只受重力,故C错误;D.触网时足球对网的力与网对足球的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D错误。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物理试题(含答案)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物理试题(含答案)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物理科试题(考试范围:第11 章至15 章)命题人:审题人: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3 分,共21 分)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9V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灯泡L1、L2均正常发光,电压表示数为3V,则灯泡L1两端的电压是()A.3V B.6V C.4.5V D.9V第1 题图第2 题图2.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 后,发现两灯都不亮,电流表的指针几乎指在“0“刻度线不动,而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则该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A.电流表坏了B.灯泡L1的灯丝断了C.两个灯泡都断路D.灯泡L2的灯丝断了3.下图中的电路图和实物图相对应的是()第 3 题图4.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N 的物体在10s 内匀速上升1m.已知拉绳子的力F 为50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m B.有用功是800JC.拉力F 的功率是80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53.3%第4 题图第5 题图5.如图是电阻甲和乙的U-I 图象,小明对图象信息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当甲两端电压为0.5V 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3AB.当乙两端电压为1V ,其电阻值为0.4C.将甲和乙串联,若电流为0.4A ,则它们两端的电压为3VD.若甲和乙并联,若电压为2.5V ,则它们的干路电流为0.5A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 由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两次示数之比是1∶5,由此可知,电阻R1与R2之比是()A.1∶4B.4∶1C.5∶1D.1∶5第 8 题图第 9 题图 7. 把热水壶放在煤气灶上烧水至沸腾后继续加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煤气的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B . 煤气燃烧得越充分,它的热值越大C . 壶中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D . 烧水的过程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水的内能的三、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1 分)8.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 1 为定位电阻,开关 S 闭台后,滑动变阻器 R 2 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 .电压表的示数 ,R 2 两端的电压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9. 如图所示,如果闭合开关 S 1 与 S 2、断开 S 3,则灯 L 1、L 2 是 联;如果只闭合开关 S 3,则灯 L 1、L 2 是 联;同时闭合开关 是不允许的.10. 当某导体两端的电压是 6V 时,通过它的电流是 0.3A ,则该导体的电阻是Ω ;当它两端电压减.小.lV 时,通过它的电流变为 A ;当它两端电压为 0 时,该导体的电阻为Ω .11.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根据实验的数据绘出了 I ﹣1/R 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当导体的电阻为 Ω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2A ;当接入电路的电阻为 R 1 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0.25A ,接入电路的电阻为 R 2 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0.5A ,则 R 1:R 2= ;实验过程中,小明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V .第 11 题图12. 工地上有一大型汽吊,把 1t 建筑材料从地面吊到 10m 高处,汽车吊做的有用功为J .在这过程中,汽吊消耗柴油的质量为0.01kg,则完全燃烧0.01kg 柴油释放的内能为 J,该过程中汽车吊的效率为%.(柴油的热值为q=4.0×107J/kg,取g=10N/kg)13.电能表是测量的仪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二(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某同学在操场沿400m跑道绕跑一周,用时80s,则在此过程中A. 位移是400mB. 路程是400mC. 平均速度是5m/sD. 最大瞬时速度是5m/s【答案】B【解析】【分析】位移为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为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详解】A项:跑一周,位移为零,故A错误;B项:路程为圆的周长即400m,故B正确;C项: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所以平均速度为零,故C错误;D项:无法确定最大瞬时速度,故D错误。

故应选B。

【点睛】解决本题关键理解位移为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为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2.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在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做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伽利略应用“斜面实验“的结论,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B. 法拉第不仅提出了场的概念,而且采用电场线来直观地描绘了电场C. 开普勒将天体之间的引力规律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D. 牛顿对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作出了突出贡献【答案】B【解析】【详解】A.伽利略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但没有总结牛顿第一定律,故A错误;B.法拉第不仅提出了场的概念,而且采用电场线来直观地描绘了电场,故B正确;C.牛顿将行星与太阳、地球与月球、地球与地面物体之间的引力规律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得出万有引力定律,故C错误;D.牛顿对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没有作出了突出贡献,故D错误。

3.在如图所示的加速行驶的汽车上,有一只木箱A相对于车箱保持静止。

关于木箱A受到的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因为木箱A在运动,所以不受摩擦力作用B. 因为木箱A向右所以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C. 因为木箱A向右运动,所以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左D. 若某一瞬间,汽车突然改做匀速运动,则木箱A受摩擦力方向向左【答案】B【解析】【详解】ABC.因汽车向前加速运动,木箱与货车间有向后运动的趋势,木箱受到向前的摩擦力,即向右的静摩擦力,故AC错误,B正确;D.某一瞬间,汽车突然改做匀速运动,因汽车向前匀速运动时,木箱不受摩擦力,故D错误。

4.如图所示是“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的实验示意图,在A、B两板间插入介质而保持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静电计的作用是显示电容器电容的大小B. 插入介质过程,电容器的电容逐渐变小C. 插入介质过程,静电计指针偏角逐渐变大D. 插入介质过程,静电计指针偏角逐渐变小【答案】D【解析】【详解】A.静电计测定平行板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压,两者并联,静电计两板间电压等于平行板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压,故A错误;B.插入介质过程,依据电容的决定式,,可知,电容器的电容逐渐变大,故B错误;CD.插入介质过程,因电容变大,由于极板的电量Q不变,根据,则有极板间的电压U减小,因此静电计指针偏角逐渐变小,故C错误,D正确。

5.2018年12月12日,“嫦娥四号”探测器经过约110h奔月飞行,到达月球附近,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完成太空刹车”,被月球捕获,进入了近月点100千米,远月点400千米的环月椭园轨道。

关于“嫦娥四号”在此环月轨道上运行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 线速度不变B. 角速度不变C. 向心加速变不变D. 运行周期不变【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知,嫦娥四号从远月点向近月点运动时,线速度变大,故A错误;BC.嫦娥四号从远月点向近月点运动时,线速度变大,半径r变小,根据v=ωr知,角速度变大,根据知,向心加速度变大,故BC错误;D.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嫦娥四号的轨道半长轴大小不变,周期恒定,故D正确。

6.如图,一个阴极射线管两端加上高电压后,在其荧光屏上出现一条直的绿色亮线现在在阴极射线管的正下方垂直地放一根通电螺线管,通入的电流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则荧光屏上,我们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A. 亮线向上弯曲B. 亮线向下弯曲C. 亮线几乎消失D. 亮线仍直线【答案】B【解析】【详解】由通电导线的电流方向,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得电子射线管处于垂直纸面向里的磁场,当电子流方向从左向右,则由左手定则可得粒子向下偏转,故ACD错误,B正确。

7.在平直公路上有A、B两辆汽车,它们的v﹣t图象分别如图中a、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车的加速度比B车的小B. B车的加速度大小1.5m/s2C. 0~1.5s内A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m/sD. 0~4s内B车的位移大小为14m【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v﹣t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绝对值越大,加速度越大,知A车的加速度比B车的大,故A错误;B.B车的加速度大小为:,故B错误;C.0~1.5s内A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大小为:,故C错误;D.根据“面积”表示位移,可得,0~4s内B车的位移大小为:x=×4m=14m,故D正确。

8.如图,是一对相互啮合的锥形齿轮,小齿轮绕轴O1O2转动,齿数为23,大齿轮在小齿轮的带动下绕O3O4转动,齿数为46,设大、小齿轮的角速度大小分别为ω1、ω2,两齿轮边缘处的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则()A. ω1:ω2=1:2B. v1:v2=2:1C. 若沿O1O2方向看,小齿轮逆时针转,则沿O3O4方向看,大齿轮逆时针转D. 若沿O3O4方向看,大齿轮顺时针转,则沿O1O2方向看,小齿轮顺时针转【答案】A【解析】【详解】AB.齿轮传动时,大小齿轮边缘线速度相等,根据v=ωr知,线速度一定时,其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故v1=v2,ω1:ω2=23:46=1:2,故A正确,B错误;C.若沿O1O2方向看,小齿轮逆时针转,则沿O3O4方向看,大齿轮顺时针转,故C错误;D.若沿O3O4方向看,大齿轮顺时针转,则沿O1O2方向看,小齿轮逆时针转,故D错误。

9.如图为一款纯电动汽车的铭牌,假设该车在额定功率下以100km/h匀速行驶,则该车充满一次电后的最大行程约为()A. 50kmB. 100kmC. 150kmD. 200km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功W=Pt=qU,知按额定功率可以工作的时间为:,该车充满一次电后的最大行程约为100×1.5=150km,故C正确,ABD错误。

10.在杭州湾入海口,有亚洲第一座大型海上风电场﹣﹣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该风电场有58台风机,风机叶轮直径91m,总装机容量约200兆瓦,所生产的绿色电能,相当于为海减少了20万辆小轿车产生的碳污染。

已知空气密度为1.29kg/m3,假设风能转成电能的效率为50%,则杭州湾海域的平均风速约为()A. 1m/sB. 4m/sC. 7m/sD. 10m/s 【答案】C【解析】【详解】以叶片长L为半径的圆面积s=πl2,在时间t内通过的位移x=vt,该体积风的动能为,转化效率为η=50%,功率公式该风力发电机发出的电功率P的数学表达式为,电能W=Pt,代入数据,得v=7m/s,故ABD错误,C正确。

二、选择题Ⅱ(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1.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n1=1100匝,副线圈匝数n2=220匝,交流电源的电压u=220sin100πt(V),电阻R=44Ω,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B. 电流表A1的示数为0.20AC.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88WD. 电压表的示数为44V【答案】ABD【解析】交流电的周期为:T==0.02s,f=1/T=50Hz.故A正确.原线圈的电压有效值为220V,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知副线圈电压即电压表的示数为44V,则电流表A2的示数为:I2==1A,电流与匝数成反比,所以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1=0.2A.故B D正确.副线圈的功率P2=I22R=1×44=44W,所以变压器的输入功率P1=44W,故C错误.故选AB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原副线圈的电压关系和电流关系,以及知道原副线圈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决定关系.12.关于静电现象的防止与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自助加油站给汽车加油时,应禁止梳头或穿脱衣服B. 高压输电线上方的两条导线与大地相连,可以把高压输电线屏蔽起来,免遭雷击C. 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上的感应电荷在其内部形成的电场强度为零D. 避雷针的作用是通过尖端放电,中和大气中的电荷,降低云层与大地的电势差【答案】ABD【解析】【详解】A.在自助加油站给汽车加油时,应禁止梳头或穿脱衣服,避免梳头或穿脱衣服产生的静电火花,引起火灾,故A正确;B.高压输电线上方的两条导线与大地相连,如果雷电击中线路,架空地线就能有效的将雷电电流分散到相邻的杆塔导入地下,避免输电线路雷击事故的发生,故B正确;C.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上的感应电荷在其内部形成的电场与原电场的电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等于零;所以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其内部电场强度为零,故C错误;D.雷电是云层与大地之间或云层之间的放电现象,避雷针的作用是通过尖端放电,中和大气中的电荷,降低云层与大地的电势差,故D正确。

13.如图所示的实线表示某静电场的等势中仅受电场力作用,由M运动到N,其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A. 粒子必定带正电荷B. 粒子在M点速度大于N点速度C. 粒子在M点的电势能大于它在N点的电势能D. 粒子在M点的加速度小于它在N点的加速度【答案】BD【解析】【详解】AB.由电荷的运动轨迹可知,电荷的受力沿着电场线的反方向,所以电荷为负电荷,粒子做减速运动,故A错误,B正确;C.由M运动到N,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故N点的电势能大于M点的电势能,故C错误;D.电场线密的地方电场的强度大,电场线疏的地方电场的强度小,由图可知,N点的场强大于M点的场强的大小,在N点的受力大于在M的受力,所以粒子在M点的加速度小于它在N点的加速度,故D正确。

14.如图所示,一段导线abcd位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且与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垂直。

线段ab、bc和cd的长度均为L,且∠abc=∠bcd=135°.流经导线的电流为I,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关于导线abed所受到的磁场的作用力的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方向沿纸面垂直bc向上,大小为(+1)ILBB. 方向沿纸面垂直bc向下,大小为(+1)ILBC. 若在纸面内将abcd逆时针旋转30°,力的大小不变D. 若在纸面内将abcd逆时针旋转60°,力的大小减半【答案】AC【解析】【详解】由安培力公式F=BIL,与左手定则,可得ab段导线的安培力方向垂直于导线与磁感线构成的平面并斜向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