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及内容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及内容

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及内容

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及内容一、实验名称。

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二、实验目的。

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

三、实验器材。

电源(电池组)、电流表、两个小灯泡(带灯座)、开关、导线若干。

四、实验原理。

根据电流的定义,通过测量串联电路不同位置的电流值,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电路图。

[此处画出串联电路的电路图,包括电源、开关、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的不同位置(如灯泡L1之前、两灯泡之间、灯泡L2之后)标注出测量电流的位置]六、实验步骤。

1. 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连接过程中,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

2. 将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中灯泡L1之前的位置A点,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1,并记录在表格中。

3. 断开开关,把电流表从A点拆下,再串联接入两灯泡之间的位置B点,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2,记录数据。

4. 再次断开开关,把电流表接入灯泡L2之后的位置C点,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3,记录在表格中。

七、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测量位置电流表示数(A)A点(L1之前)I1 = [具体数值1]B点(两灯之间)I2 = [具体数值2]C点(L2之后)I3 = [具体数值3]八、实验结论。

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即I1 = I2 = I3。

九、误差分析。

1. 电流表的读数误差:在读数时,由于人的视觉误差可能导致读数不准确。

2. 电路连接时的接触电阻:导线与接线柱之间的连接可能存在接触不良,产生接触电阻,影响电流大小,但在本实验中,这种影响较小。

你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修改上述内容,如果还需要其他实验的报告单,请告诉我具体的实验名称。

物理实践报告范文初中

物理实践报告范文初中

物理实践报告范文初中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旨在研究弹簧的弹性系数与其长度和线圈数的关系,并加深对弹簧的结构和性质的理解。

二、实验器材1. 弹簧2. 弹簧挂钩器3. 弹簧压缩仪4. 千分尺5. 螺旋测微器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准备工作包括搭建实验装置,将弹簧挂钩器固定于墙壁上,并将弹簧压缩仪与弹簧挂钩器连接。

2. 实验测量a. 测量弹簧原长用千分尺测量弹簧的原长,并记录下来作为参考。

b. 测量弹簧的线圈数将螺旋测微器的测头固定在一端的线圈轴心位置,缓慢旋转螺旋测微器,直至测头到达另一端的线圈轴心位置时,记录此时的读数。

c. 计算弹簧长度按照公式:弹簧长度= 弹簧原长+ 弹簧的线圈数×线圈间距,计算并记录弹簧的长度。

d. 测量压缩力用弹簧压缩仪通过应用不同的压缩力进行实验。

从零开始,每次增加约10N的压缩力,测量相应的压缩距离并记录下来。

3.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弹簧的弹性系数。

a. 计算压缩距离通过实验测得的压缩距离,计算压缩力与压缩距离之间的比值得到每单位压缩距离的力。

b. 计算弹性系数利用胡克定律的公式:F = k ×x,其中F 表示弹簧的力,k 表示弹簧的弹性系数,x 表示弹簧的压缩距离。

将计算得到的每单位压缩距离的力代入,结合所测得的压缩距离和力,即可求解出弹簧的弹性系数。

四、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和计算,我们得到了弹簧的弹性系数随着弹簧长度和线圈数的关系曲线。

五、实验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弹簧的弹性系数与其长度和线圈数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弹簧长度增加或线圈数增多时,弹簧的弹性系数也随之增大。

这说明弹簧的弹性系数与其结构和性质有关,更长或更多线圈的弹簧相对来说更加“硬”。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研究了弹簧的弹性系数与其长度和线圈数的关系,并加深了对弹簧的结构和性质的理解。

实验过程中,我们遵守了实验操作规范,准确记录了实验数据,并通过计算得到了实验结果。

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

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

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引言:物理实验是九年级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和验证物理定律,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精神。

本报告册将详细记录我在九年级物理实验课程中进行的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实验分析等内容。

实验一: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掌握使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的方法,了解质量的概念和测量原理。

实验原理:物体的质量是指物体所含有的物质的数量,通常用千克(kg)作为单位。

质量的测量可以通过比较物体与已知质量的物体的重力来实现。

实验步骤:1. 将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调整天平使其水平。

2. 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盘中,记录下示数。

3.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待测物体的重力,记录下示数。

4. 重复上述步骤,取不同质量的物体进行测量。

实验结果:通过对不同质量物体的测量,得到了一系列质量值。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物体的质量是一个固定的值,不受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的测量结果是相互印证的。

实验二:测量物体的体积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体积的实验,学习使用容量瓶和游标卡尺等仪器,了解体积的概念和测量原理。

实验原理:物体的体积是指物体所占据的空间大小,通常用立方米(m³)作为单位。

体积的测量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长、宽、高来实现。

实验步骤:1. 用游标卡尺测量待测物体的长、宽、高,记录下示数。

2. 用容量瓶装满一定量的水,记录下初始水位。

3. 将待测物体完全浸入容量瓶中,记录下新的水位。

4. 重复上述步骤,取不同体积的物体进行测量。

实验结果:通过对不同体积物体的测量,得到了一系列体积值。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物体的体积是一个固定的值,不受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容量瓶和游标卡尺的测量结果是相互印证的。

实验三:测量物体的密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学习使用密度计和天平等仪器,了解密度的概念和测量原理。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3)实验结论:
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实验结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有关。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年级:九年级姓名:日期:9、26地点:物理实验室
实验名称: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
练习使用电流表,探究串联电路不同位置电流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电流表(0-0.6A、0-3A)),2个小灯泡(额定电压不同),开关,导线若干。

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
压。

年级:九年级姓名:日期:地点:物理实验室
实验名称: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
探究电阻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电压表(0-3V、0-15V),电流表(0-0.6A、0-3A),定值电阻三个(5Ω、10Ω、15Ω),开关,导线若干,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10Ω)。

预接电路(按实验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待用)
三、实验原理:.
实验结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等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与额定电流
的乘积
结论:相同的电磁铁,通过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就越强。

初中物理年度实验报告单

初中物理年度实验报告单

初中物理年度实验报告单一、实验背景初中物理实验作为一种重要的实践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并培养对物理实践的兴趣。

本年度实验报告单旨在总结学生的实验成果,评价实验水平,并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标1. 掌握基本物理实验操作技能;2. 规范实验报告的撰写和展示;3. 培养实验思维和科学态度。

三、实验项目与成果在本学年度的物理实验中,学生们进行了以下实验项目,并展示了相应的实验成果:1. 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目的:掌握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和技巧;- 实验步骤:使用天平和砝码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 实验成果:学生们准确地测量了各个物体的质量,并用表格和图表的形式展示了测量结果。

2. 测量物体的体积- 实验目的:学会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 实验步骤:利用容器和水测量不同物体的体积;- 实验成果:学生们准确地测量了各个物体的体积,并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展示了测量结果。

3. 探究物体的浮力- 实验目的:了解物体浮力的产生原理;- 实验步骤:在水中浸没各种物体,观察浸没的深度;- 实验成果:学生们观察到了浮力对不同物体的作用,并用实验数据和文字进行了详细描述。

4. 探究物体的密度- 实验目的:探究物体密度的计算方法;- 实验步骤: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物体的密度;- 实验成果:学生们熟练地计算了各个物体的密度,并用图表的形式展示了计算结果。

四、实验评价根据学生们在实验中的表现和实验成果的质量,我们对他们的实验水平进行了评价:1. 实验操作能力:学生们能熟练地操作物理实验仪器和进行实验的各个步骤,但仍有部分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操作不当。

2. 实验报告撰写:学生们撰写的实验报告内容准确且有条理,但在实验过程描述和实验结论的推理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 实验合作精神:学生们在实验中能够积极合作,共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但仍有一些同学在合作过程中缺乏主动性。

五、实验展望基于对学生们实验评价的总结,我们在下学年度的物理实验中将重点关注以下内容:1. 强化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2. 加强实验思维的培养,促进学生在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上的能力;3. 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实验报告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实验报告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旨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深度和密度的关系,加深对液体压强原理的理解,为后续物理学习打下基础。

二、实验器材1. 压强计2. 液体(水、盐水、煤油)3. 容器(烧杯、试管)4. 刻度尺5. 纸巾三、实验步骤及数据记录1. 准备三个大小相同的容器,分别倒入水、盐水和煤油。

2. 将压强计放入水中,记录不同深度时压强计的读数。

3. 观察并记录压强计在不同深度时,压强计指针的偏转情况。

4. 根据压强计的读数,使用纸巾吸收容器中多余的液体,保持容器干净。

5. 重复实验,多次测量并记录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深度下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并绘制了如下表格:| 深度(cm)| 水| 盐水| 煤油|| --- | --- | --- | --- || 1 | P1 | | || 2 | P2 | | || ... | Pn-1 | | || 5 | P5 | | P5(煤油)|根据表格数据,我们发现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深度成正比关系,即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同时,在相同深度下,盐水的压强大于水,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密度有关。

(二)实验分析根据液体内部压强公式:P =ρgh,我们可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深度下,盐水的压强大于水,说明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随着深度的增加,液体内部的压强也在增加,这与公式中的正比关系相符。

五、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成正比关系,即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2. 液体内部压强与密度有关,在相同深度下,盐水的压强大于水。

3. 本实验结果与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相符,进一步验证了该公式的正确性。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加深了对液体压强原理的理解,还学会了如何使用压强计等实验器材。

在今后的物理学习中,我们将继续通过更多的实验来加深对物理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连接串并联电路实验报告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连接串并联电路实验报告
2、在并联电路里有条电流路径;用电器(选填“同时”或“单独”)工作,它们之间(选填“会”或“不会”)相互影响;干路开关控制用电器,支路开关控制用电器。
教师评分:
日期
月日
(3)改变开关在电路中的位置,看它的作用是否改变。
2.连接并联电路
(1)在图乙中,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2)闭合和断开各个开关,观察不同开关有什么作用,取下一个灯泡,观察另一个是否发光。
实验结论:
1在串联电路里只有条电流路径;用电器(选填“同时”或“单独”)工作,它们之间(选填“会”或“不会”)相互影响;开关控制用电器;如果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开关的控制作用_________.
物理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第小组姓名:
实验名称: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
实验目的:会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1、连接串联电路
(1)在图甲Βιβλιοθήκη ,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
(2)闭合和断开开关,观察开关是同时控制两个灯泡,还是只控制其中一个灯光泡,取下一个灯泡,观察另一个是否发光。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实验报告单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实验报告单
4比较数据,整理得出结论。
5整理器材。
实验
数据
物质
质量/g
初温/℃
末温/℃
升高的
度数/℃
加热时
间/min
吸热
多少

相同
10
食用油
相同
10
实验
结论
1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______需要的时间更长(吸热更多).
2相比之下,_____的吸热能力更强.
注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事项
1注意安全,操作小心.
2细心观察,加强合作
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实验目的
探究不同物质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
实验器材
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温度计两支,秒表(停钟)两个,相同规格的电热丝两个,试管两支(有支架),直流电源,导线3条
实验
步骤
1组装器材
2观察记录水和食用油的初温
3同时加热,并记录水和食用油升高10℃所需要的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班级 姓名 组别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火庙中学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 姓名 组别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火庙中学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火庙中学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火庙中学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火庙中学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火庙中学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