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8《将军与孤女》拓展知识沙飞照片背后的故事冀教版

合集下载

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件:18.将军与孤女【第2课时】(公开课优质课件)

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件:18.将军与孤女【第2课时】(公开课优质课件)

聂将军说:“干戈化玉帛(bó)。愿中日人民世世
代代友好下去,永不兵戎(róng)相见。
思考(重点):从聂将军的话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从聂将军的话中可以体会到将军的高瞻远瞩和豁达 大度。中日两国人民应该是友好的,而且应该永远友好 下去,绝不应该兵戎相见。
探究(重点):从第6自然段细致的描写中,你体会 到了什么? 在血与火、仇与恨交织的岁月里,这温暖的一幕,
和善可亲、宽容大度的人。
3.三品:读了“将军与孤女”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示例:我被将军与孤女之间的深厚情谊所感动。
一位中国将军能不念仇恨,而对两个日本孤儿投以无
私和伟大的爱。将军的宽宏气度和高尚情怀令我折服。 这种民族友爱不正代表了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 谊吗?
课文结构
将 军 与 孤 女
抢救——仁爱无私 照料——胜似慈父 送归——深切同情
照片寻孤——回信致谢 应邀访华—— 寻访故园 百感交集 将军接见 泣不成声
反对战争,不伤无辜
慈善心肠 宽广胸襟
干戈化玉帛 兵戎不相见
重逢
人间大爱
当面致谢——
课文主旨 本文记述了聂荣臻将军指示照料在战火中成为孤 儿的两个日本女孩儿,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 经过。赞扬了聂荣臻将军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
将军拉着“日本小姑娘”的手,亲切地说:“很高 兴见到你和你的一家人。”美穗子像见到自己阔别多年 的父亲那样,握着将军的手泣不成声:“四十年前,充 满人类友爱精神的中国人民救了我的生命,您是我的救
命恩人。”
品析(难点):“像见到自己阔别多年的父亲”说 明将军与孤女之间有着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浓厚情谊。 这不仅是两代人之间的情谊,还代表着中日两国人民之 间的深厚感情。
日本法西斯的残忍与罪恶。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8将军与孤女名师教案冀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8将军与孤女名师教案冀教版

将军与孤女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较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3)能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从人物语言、举止上去把握人物内在的精神世界,通过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加深时课文的理解,品位语言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理解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能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理解聂将军被日本人民称为“中日人民友谊的使者”的原因。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齐唱或独唱抗战歌曲。

听着这些振奋人心的歌曲,仿佛把我们带回了那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

在那血与火的岁月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二、走近人物,质疑激趣。

1.在无数可亲可敬的革命先辈中,有这样一个人(出示图片),他的名字叫——他对新中国的贡献可谓是功勋卓著。

你能有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你报知道的聂荣臻吗?2.就是这样一位曾经率领我八路军与日本侵略军浴血奋战的将军,却被日本人民称为“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

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与日本小姑娘的故事。

(板书题目)。

三、学习生词,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词。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想想课文中哪几幅画面给你留下了印象?4.学生交流。

5.学生默读课文,根据小标题分段,并说说段义。

四、创设情境,学习第一自然段。

1.播放剪辑。

师:1840年8月20日,著名的“百团大战”打响了,嘹亮的号角响云际,晋察冀军区的战士们在聂荣臻司令员的指挥下,势如破竹般扑向敌人,迅速抢占了东王舍矿区,丧心病狂的日寇为阻击我军前进,不顾自己的侨民还未撤退,便用迫击炮朝着东王舍村狂轰滥炸。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8将军与孤女培优课件冀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8将军与孤女培优课件冀教版
与前文的“日军为了阻止我军前进, 不顾自己的侨民尚未撤退,猛轰东王舍” 照应,,在鲜明的对比中感受到聂将军 的宽广胸怀,感受到中国军队是仁义之 师、正义之师,从中也体会到日本法西 斯的残忍与罪恶。
美穗子像见到自己阔别多年的父亲那样, 握着将军的手泣不成声:“四十年前,充满 人类友爱精神的中国人民救了我的生命,您 是我的救命恩人。”
“像见到自己阔别多年的父亲”说 明将军与孤女之间有着不是亲人,而又 胜似亲人的浓厚情意。这不仅是两代人 之间的情意,还代表着中日两国人民之 间的深厚友谊。
聂将军说:“干戈化玉帛。愿中日人民 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永不兵戎相见。”
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将军的高瞻远 瞩和豁达大度。中日两国人民永远都是 有好的,而且应该永远友好下去,绝不 应该兵戎相见。
“义正词严”“寄以深切的同情”,表 现了聂将军鲜明的政治立场。反对一切侵略 行为,消灭战争,这是中日两国人民共同的 愿望。
这部分应读出鲜明的爱与憎的感情, 后一部分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那天,聂将军亲自送别两位小姑娘。望 着远去的挑筐,他无限感慨:“敌人虽然残 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同胞和儿童,但是我们 绝不能伤害无辜的日本孩子。”
小学复习课件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8将军与孤女培优课件冀教版
大家认识图片上的人 吗?谁来说说这个人的事 迹?
聂荣臻(1899—— 1992),中国无产阶级革 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 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 之一。
就是这样一位曾经率领我八路军与 日本侵略军浴血奋战的将军,却被日本 人成为“活菩萨”、“中日友谊使者”。 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他 与日本小姑娘的故事。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 对身体不好哦~
看到两个可爱的孩子,聂将军抱起她们, 亲吻着,逗弄着,还给孩子们削梨吃。他吩 咐军医给孩子检查身体,并找来乳娘给孩子 喂奶。聂将军拉着孩子的手,温和地说: “好娃娃,想家吗?来,照个相,明天送你 们回去。”

回民区第一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8《将军与孤女》名师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8

回民区第一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8《将军与孤女》名师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8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谜、嫦、娥、尚"等13个生字,会写“发达、理论、类似”等22个词语。
2。朗读课文.根据文章阅读提示,梳理文章主要内容.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1.在进入今天的课文之前,老师想考考你们,你们对宇宙了解多少呢?老师这里有几个圆圈,把银河系、太阳系、地球、宇宙填入相应的圆圈内,试试看吧!
(课件出示:先出示图,再出示答案)
课件出示:
2.找一位学生上台来写出自己的答案.
3.宇宙是浩瀚无边,而地球只是其中的一粒微尘。人类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之谜,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宇宙生命之谜)
2.就是这样一位曾经率领我八路军与日本侵略军浴血奋战的将军,却被日本人民称为“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与日本小姑娘的故事。(板书题目)。
三、学习生词,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词.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将军与孤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较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3)能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从人物语言、举止上去把握人物内在的精神世界,通过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加深时课文的理解,品位语言魅力。
想象。聂荣臻将军做出了什么决定?
出示——信的内容: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土兵及人民为仇敌……

六年级语文上册 将军与孤女教案 冀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 将军与孤女教案 冀教版

将军与孤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义正词严、无辜、干戈化玉帛、兵戎相见”
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将军与孤女”的故事,并试着讲给别人听。

3.能够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聂将军的慈善心肠和宽广胸襟,进而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看画面等方式了解聂将军的伟大人格和胸襟。

2.补充音像资料,渲染情感。

3.欣赏影片《将军与孤女》,撰写读后感,使课本文章、影片场景、学生感受相互融合,相互沟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人物感情,感受聂将军的慈善心肠和宽广的心胸以及美穗子的感激之情。

重难点分析:
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抓住文中的重点句,体会聂将军的慈善心肠、宽广胸襟以及他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进而让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要求学生能联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8.将军与孤女【第1课时】》课件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8.将军与孤女【第1课时】》课件
复杂。 造句:他回到久别的故乡,真是百感交集。
泣不成声:哭得喉咙哽住,出不来声音。形容极度悲伤。本课
指美穗子看到聂将军后激动地哭了。 造句:看到亲人在车祸中受伤,他泣不成声。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理解词语
兵戎相见:以战争方式来解决矛盾。
造句:我们应以和平方式来解决问题,不要动
不动就兵戎相见。 干戈化玉帛:干戈,泛指武器,多借指战争。玉帛,古时 国与国间交际时用作礼物的玉器和丝织品。 “干戈化玉帛”的意思是变战争为和平。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点击 听朗读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部分(第1-4 自然段)抢救。写战火中,八路
军战士救下了两个日本女孩儿,并精心照顾她们。
第二部分(第5、6 自然段)照料。写聂荣臻将军 悉心呵护两个小姑娘。 第三部分(第7-9自然段)送归。写聂荣臻将军设 法将两个日本孤女送给日军转交其亲属。
信时措辞很严肃。
造句:我国外交部的这一项声明,义正词严,充分 表达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强烈愿望。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理解词语
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本课指从战火中抢救儿童, 对八路军战士来说是很常见的事。 造句:这种行为,在我们东方人看来,觉得十分新 鲜,但在他们却已经司空见惯了。
百感交集:各种各样的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
第四部分( 第10-19 自然段) 重逢。写四十年后,
孤女与将军重逢。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将军与孤女》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 一个真实故事。文章真切而生动地记述了聂
荣臻将军指示照料在战火中成为孤儿的两个
日本女孩儿,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
经过。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将军与孤女》|冀教版 (共12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将军与孤女》|冀教版  (共12张PPT)

读一读
• 侨民 撤退 • 感慨 同胞 • 邦交 硝烟
张罗 无辜 陵园
聂荣臻 遗憾 谴责
• 震撼中外 脚
• 义正词严 年
司空见惯 百感交集
笨手笨 阔别多
学习目标:
• 1.理清文章脉络。 •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3.能够凭借具体的语句,感受聂将
军的慈善心肠和宽广胸襟,进而认 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 同愿望。
从聂将军送别两位小姑娘时感慨的话语 中,你听出了什么?
“敌人虽然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同胞 和儿童,但是我们绝不能伤害无辜的日本孩 子。”
劫后余生的美穗子 一直怀着报恩之心与 中国交往。由于积极 从事日中友好活动, 她受到日中友协全国 本部的表彰,被选为 日中友协都城支部的 理事。
理清文章脉络
• 阅读小提示: • 根据下面的小标题为文章分段,用“‖”标
注。并想一想这一部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了什么内容。
• 抢救——照料——送归——重逢
自读第五、第六自然段,思考: 聂将军是怎样照顾日本小姑娘的?从 中看出他是什么样的人?
从聂将军写给日本军官的信件中,你 读出了什么?
“中日两国人民本无仇怨,侵略中国并 非日本士兵及人民之愿。中日两国士兵及 人民应携起手来立即反对与消灭此种罪恶 战争……”
18*
将军与孤女
聂荣臻(1899-1992) 中国军事家。中国人民解 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 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 一。
学习目标:
• 1.学会本课中易错的生字,如 “辜”“谴”等生字。
• 2.理解本课中新词的意思,并积累运 用。
• 3.概括课文写了聂荣臻将军和日本小 姑娘之间的故事。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8.将军与孤女 第2课时冀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8.将军与孤女 第2课时冀教版

串珠问题: 1.一读:读课文,弄清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将军与孤女》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 实故事。文章真切而生动地记述了聂荣臻将军指示照料
在战火中成为孤儿的两个日本女孩儿,并设法将她们送
往日军驻地的经过。
2.二思:聂荣臻将军是怎样照顾小姑娘的?从中可以看出
将军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他抱起她们,亲吻着,逗弄着,给她们削梨吃,温 和地与孩子说话,照相,让医生给她们检查身体,派人 护送她们回日军驻地。文中的聂荣臻将军是一位慈爱、
和善可亲、宽容大度的人。
3.三品:读了“将军与孤女”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示例:我被将军与孤女之间的深厚情谊所感动。
一位中国将军能不念仇恨,而对两个日本孤儿投以无
私和伟大的爱。将军的宽宏气度和高尚情怀令我折服。 这种民族友爱不正代表了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 谊吗?
课文结构
将 军 与 孤 女
抢救——仁爱无私 照料——胜似慈父 送归——深切同情
8月22日,聂将军给日本军官写了一封信。 思考:聂将军为什么要给日本军官写信? 虽然日本小姑娘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料,但这毕竟 是在战场上,她们还会有危险,因而聂将军给日本军官
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充分体现了一个政治家、军事家
的远见卓识。
那天,聂将军亲自送别两位小姑娘。望着远去的挑 筐,他无限感慨(kǎi):“敌人虽然残忍地杀害了我 们无数同胞(bāo)和儿童,但是我们绝不能伤害无辜 (gū)的日本孩子。 思考(重点):从聂荣臻将军的这句话中可以感受到 什么? 从聂将军的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宽广的胸襟, 感受到中国军队是仁义之师、正义之师,也可以感受到
核心问题:
一对日本孤儿,为什么能得到一位中国将军的关爱,并 且使其亲自派人将她们送回去? 这是因为聂荣臻将军的慈善心肠和宽广胸襟。在中日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8《将军与孤女》拓展知识沙飞照片
背后的故事冀教版
—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美穗子
1940年8月八路军发起大规模破袭战,即百团大战。

沙飞跟杨成武部队过滹沱河去井陉煤矿,这时山洪爆发,水流速很大,沙飞与战士们一样,拉着绳子过河,有的战士被冲走了,当时沙飞身上带的唯一东西就是照相机。

他拍摄了我军攻占井陉、彻底破坏煤矿设施的照片。

沙飞的学生冀连波回忆:我们赶到军区前线指挥部,正逢聂荣臻准备将三团在东王舍车站解救的两个日本小女孩,派人送还敌方,沙飞正在拍摄,拍了一二十张。

当时围观群众多,他叫我维持秩序,免得影响拍照。

他对我说,这些照片现实可能没有什么作用,也不是完全没用,几十年后发到日本,可能会发生作用。

作为一个记者,能预料到他的作品在几十年后起作用,没有政治头脑、政治眼光是不行的。

抗敌报1940年 9月14日4版发表署名晋察冀社通讯稿文章《老乡,把这两个日本女娃娃送到敌人那里去!》。

经过多方了解、考证,我确定此文章是沙飞写的。

1941年6月沙飞拍摄的“将军与幼儿”组照,2幅发表在《解放画刊》第2号,这是沙飞任科长的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摄影科供稿、在华日人反战同盟晋察冀支部编辑的日文版画报。

1942年沙飞任主任(社长)的《晋察冀画报》创刊号发表了“将军与幼儿”组照及聂荣臻给石家庄日本驻华北派遣军司令的信。

当年,日方曾用中文回信给聂荣臻:收到送来的小孩,对贵军人道主义精神非常感谢,将来和平后见面,定向你们致谢。

回信没发表。

1947年1月晋察冀画报社摄影工作者在河北阜平县城南庄村举行经验交流会上,沙飞介绍摄影采访经验时谈到:“部队进入井陉城时,敌人大部全跑掉了,我们战士在进行搜查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遗落在这里的敌人的小孩子。

战士们便把这孩子直接送到了我们的军事首长聂司令员那里。

在我们撤出井陉之前,聂司令员亲自写了一封信,嘱咐一位老乡把日本孩子妥善地交给敌人。

我们的战士在与敌人作战时是多么英勇,对敌人的仇恨是多
么深啊!可是对敌人丢掉的一个小孩子却是宽大为怀的。

这是一件大事,从这里可以具体地说明我们人民军队从战士到首长都明确俘虏政策,具有革命的仁慈。

也说明了我们军队愈战愈强及具有最后胜利的充分信心。

当时我虽然拍摄了一些生动的材料,检讨起来,还很不够,因为我没有把那位不知名的勇士的事迹——从在战场上发现幼儿,直到亲自送到部队首长那里,具体地生动地记录下来。

这件事情,现在想起来还感到遗憾,值得在今后处理同样情况时注意。


八路军从战士到指挥官对敌国遗孤的行为,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

沙飞以一个新闻摄影记者敏锐的观察力抓住这个意义重大的历史题材。

沙飞曾多次感慨地说,关于孩子,在战场上有两件类似而又截然相反的事情,一件是在百团大战中,聂荣臻司令员亲自照顾并且送还了被我军救出的日本女孩子;另一件就是这一次(1943年柏崖惨案中,日本鬼子把两个小孩扔进开水锅里煮死),这是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的区别。

1980年解放军报发表姚远方文章“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及未署名的沙飞于1940年拍摄的“将军与幼儿”的照片。

日本《读卖新闻》社很快找到了当年的日本小姑娘——美穗子,她已是3个孩子的母亲。

美穗子1980年夏应聂荣臻邀请来华访问。

她说,中国人民是充满了人类友爱精神的人民。

这些照片是最珍贵的礼物,将是我们家的传家宝。

聂帅说:救你的事,不只我一个人会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不论是谁,遇到这样的事情,都会这样做的。

让我们化干戈为玉帛吧!愿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永不兵戎相见。

沙飞拍摄的照片将历史的瞬间定格。

沙飞的预言实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