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进阶练习(三)

合集下载

03习题含答案及解析_爆炸基础知识

03习题含答案及解析_爆炸基础知识

第一篇第三章爆炸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称之为()。

A、燃烧B、爆炸C、爆燃D、爆破2、爆炸是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或化学的能量释放过程。

因物质本身起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而发生的爆炸称为()。

A、物理爆炸B、化学爆炸C、炸药爆炸D、核爆炸3、爆炸是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或化学的能量释放过程。

下列爆炸中属于化学爆炸的是()。

A、液化气钢瓶爆炸B、炸药爆炸C、蒸汽锅炉内水快速汽化而发生的爆炸D、油桶受热爆炸4、爆炸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能量,产生高温,并放出大量气体,在周围介质中造成高压的化学反应或状态变化,同时破坏性极强。

压缩气储罐受热膨胀爆炸属于()。

A、物理爆炸B、化学爆炸C、核爆炸D、电磁爆炸5、爆炸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能量,产生高温,并放出大量气体,在周围介质中造成高压的化学反应或状态变化,同时破坏性极强。

液化石油气钢瓶的爆炸属于()。

A、物理爆炸B、化学爆炸C、可燃气体爆炸D、核爆炸6、爆炸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能量,产生高温,并放出大量气体,在周围介质中造成高压的化学反应或状态变化,同时破坏性极强。

粉尘爆炸属于()。

A、物理爆炸B、化学爆炸C、核爆炸D、以上均不正确7、关于燃烧与爆炸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剧烈的燃烧都会引起爆炸B、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C、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8、可燃气与空气组成的混合气体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

天然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是()。

A、2.5%~82%B、5%~15%C、4%~75%D、15%~28%9、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会产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

A、爆炸下限B、爆炸上限C、爆炸温度下限D、爆炸温度上限10、可燃气体、蒸气的爆炸极限,通常以()表示。

A、密度百分比B、质量百分比C、体积百分比D、湿度百分比11、关于爆炸极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020-2021语文上册素养提升练习:第课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解析)

2020-2021语文上册素养提升练习:第课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解析)

第5课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必备知识基础练进阶训练第一层:语言建构与运用错误!错误!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造诣.(yì)恪.(kè)守疆域.(yù)拜手工教.(jiāo)B.精湛.(zhàn)塑.(sù)料签.(qiān)署超今冠.(ɡuān)古C.推崇.(chǒnɡ)狙.(jū)击模.(mú)样出类拔萃.(cuì)D.铸.(zhù)魂谥.(shì)号氛.(fēn)围臻.(zhēn)于至善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墓志铭气质雍容金字招牌涮新B.一把挫格物致知废寝忘食笃实C.有内涵强筋健骨活力涌流旨归D.炫彩酷爱岗敬业雕虫小技浮燥3.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人人都希望自己,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生活.其实生活很,你是不是诚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你越,越想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

A.与众不同机敏焦躁B.与众不同敏锐浮躁C.标新立异机敏浮躁D.标新立异敏锐焦躁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工匠精神”是古朴词汇,今年它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令人。

所谓“工匠精神”,指的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的精神。

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多一些优品精品。

A.焕然一新精益求精投机倒把偷工减料B.耳目一新精益求精投机取巧粗制滥造C.耳目一新千锤百炼投机倒把偷工减料D.焕然一新千锤百炼投机取巧粗制滥造5.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我是真的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

”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如是感慨。

A.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

爆炸力学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爆炸力学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爆炸力学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爆炸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速度与介质的密度成什么关系?A. 正比B. 反比C. 无关D. 先正比后反比答案:B解析:爆炸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速度与介质的密度成反比关系。

这是因为爆炸波在密度较小的介质中传播速度较快,而在密度较大的介质中传播速度较慢。

2. 爆炸过程中,哪种能量转换是主要的?A. 化学能转换为热能B. 热能转换为机械能C. 机械能转换为电能D. 电能转换为光能答案:A解析:在爆炸过程中,主要的能量转换是化学能转换为热能。

这是因为爆炸通常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这些反应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能,进而导致压力和温度的急剧增加。

3. 以下哪项不是爆炸波的特征?A. 超压B. 负压C. 冲击波D. 声波答案:D解析:爆炸波的特征包括超压、负压和冲击波。

声波虽然在爆炸发生时也会伴随产生,但它不是爆炸波的直接特征,而是爆炸波传播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4. 爆炸冲击波的破坏力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A. 爆炸物的质量B. 爆炸物的类型C. 爆炸物的分布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爆炸冲击波的破坏力主要取决于爆炸物的质量、类型和分布。

不同质量和类型的爆炸物会产生不同强度的冲击波,而爆炸物的分布也会影响冲击波的传播和破坏效果。

5. 爆炸防护措施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保持安全距离B. 使用防爆材料C. 增加爆炸物的量D. 建立防爆结构答案:C解析:在爆炸防护措施中,增加爆炸物的量是错误的做法。

这样做只会增加爆炸的危险性和破坏力,而不是提供防护。

正确的防护措施包括保持安全距离、使用防爆材料和建立防爆结构。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爆炸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速度与介质的_______成反比。

答案:密度2. 爆炸过程中,主要的能量转换是_______能转换为_______能。

答案:化学;热3. 爆炸波的特征不包括_______。

答案:声波4. 爆炸冲击波的破坏力主要取决于爆炸物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人教鄂教版科学【新课标】2.7《火山喷发》分层练习(含答案)

人教鄂教版科学【新课标】2.7《火山喷发》分层练习(含答案)

2.7《火山喷发》分层练习【基础训练】1、地球内部炽热的熔融状物质称为________。

2、岩浆及伴生的气体和碎屑物质喷出后,在地表冷凝、堆积而成_________。

3、由于地壳运动,受到压力等作用的岩浆顺着地壳的薄弱处喷出时,就会形成壮观的_________现象。

【能力培养】1、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火山喷发对人类有弊无利。

()(2)火山喷发是地壳内的岩浆冲出地面时的现象。

()(3)在火山喷发模拟实验时,用酒精灯加热模拟地壳深处高温的状态。

()(4)火山喷发时可能伴有地震。

()(5)火山喷发、地震的形成都与地壳运动有关。

()2、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我们在做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时,“番茄酱的外溢”模拟的是()A.地壳B.地下熔融的岩浆C.火山喷发(2)下列关于火山喷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火山灰造成大气污染,影响航空运输B.火山灰会污染火山附近的土壤C.海底火山喷发会引发地震或海啸(3)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但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A.加速火山喷发B.提高土壤肥力C.减慢火山喷发(4)下图所示的自然现象是()A.火山喷发B.地震C.泥石流(5)火山喷发时,岩浆是依靠()喷出地表的。

A.地球内部的压力B.岩浆自身的力量C.地球引力【拓展提高】火山喷发模拟实验。

在罐头盒内放入一些土豆泥,堆成小山的形状,并在山的顶部向下挖一个小洞。

向小洞内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番茄酱适当的稀释一下),然后用一层薄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

将罐头盒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火山喷发现象。

1、模拟“地壳”的是____________,模拟“岩浆”的是____________。

2、用酒精灯加热模拟的是()。

A.增加地球外部压力B.增加地球内部压力C.使地壳快速运动3、实验现象:我们先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后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九年级化学《燃料及其利用》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九年级化学《燃料及其利用》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九年级化学《燃料及其利用》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A.煤矿中因遭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C.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煤矿中因遭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是可燃性气体甲烷燃烧引起的,发生了化学变化,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是由于压强的增大引起,属于物理性爆炸,正确,C、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是由于火药的燃烧引起,发生了化学变化,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是可燃性气体燃烧引起的,发生了化学变化,故选B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2.在汽油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乙醇(C2H5OH)制成的车用乙醇汽油已经在我国部分地区使用,它将逐步取代现有的92号汽油。

下列关于乙醇汽油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和汽油混合后将继续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B.乙醇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C.乙醇汽油的使用将彻底避免化石燃料带来的环境污染D.乙醇属于氧化物【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乙醇和汽油混合后形成混合物,各成分保持自身的化学性质,故正确;B、乙醇是有机物,故是由乙醇分子构成,故错误;C、乙醇汽油的使用只能减少化石燃料带来的环境污染,故错误;D、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不是氧化物,故错误。

故选A。

3.下列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A.B.C.D.【答案】D【解析】【详解】A、图中标志是易燃物,与燃烧有关,故A错。

B、图中标志是禁止携带火种,与燃烧有关,故B错。

C、图中标志是易燃氧化物,与燃烧有关,故C错。

D、图中标志是节约用水,与燃烧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4.森林失火时,灭火队员通常要砍伐一些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其主要目的是A.隔离空气B.隔离可燃物C.降低可燃物温度D.开辟运输水的道路【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开辟“防火隔离带”,其主要目的是隔离可燃物。

专题: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爆炸、人船模型+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专题: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爆炸、人船模型+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爆炸、人船模型1、爆炸模型:通过爆炸/重力做功的形式产生能量(能量增多)222121:0:B B A A BB A A v m v m E v m v m +=+=增动能守恒动能守恒 能量来源:化学能、弹性势能等化学能:1.已知某花炮发射器能在t 1=0.2 s 的时间内将花炮竖直向上发射出去,花炮的质量为m =1 kg 、射出的最大高度与发射器之间的距离为h =180 m ,且花炮刚好在最高点爆炸为两块物块,假设爆炸前后花炮的质量不变,经过一段时间炸开的两块物块同时落地。

忽略一切阻力及发射器大小,重力加速度g =10 m/s 2。

(1)求花炮发射器发射花炮时,对花炮产生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

(2)如果爆炸时产生的两块物块的速度均沿水平方向,落地时两个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s =900 m 且两物块的速度互相垂直,求两物块的质量。

(3)求花炮内炸药的化学能。

2.一个质量为m 的烟花弹获得速度v 0后,从地面竖直升空(可视为竖直上抛运动).当烟花弹上升到最大高度时,弹中火药爆炸将烟花弹弹壳炸成A 、B 两块,且均沿水平方向运动,A 的质量是B 的两倍,爆炸时间极短,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不计空气阻力和火药的质量.(1)求烟花弹上升的最大高度;(2)求爆炸时A 与B 获得的速度大小之比;(3)要使A 不落到以地面上发射点为圆心,以R 为半径的圆周范围内,求爆炸时A 应获得的动能.3.一质量为m 的烟花弹获得动能E 后,从地面竖直升空,当烟花弹上升的速度为零时,弹中火药爆炸将烟花弹炸为质量相等的两部分,两部分获得的动能之和也为E ,且均沿竖直方向运动。

爆炸时间极短,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不计空气阻力和火药的质量,求:(1)烟花弹从地面开始上升到弹中火药爆炸所经过的时间;(2)爆炸后烟花弹向上运动的部分距地面的最大高度弹性势能:4.一玩具以初速度v0从水平地面竖直向上抛出,达到最高点时,用遥控器将玩具内压缩的轻弹簧弹开,该玩具沿水平方向分裂成质量之比为1:4的两部分,此时它们的动能之和与玩具从地面抛出时的动能相等。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文章标题含义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文章标题含义

记叙文阅读之文章标题含义知识讲解【文章标题含义】文章标题含义:通俗来说就是对文章标题的理解,即你觉得它有什么样的意思。

文章标题含义侧重于内容层面,是问我们文章标题关联文章哪些内容【文章标题含义题型辨识】题型例举:1. 谈谈你对标题“怯懦”的理解。

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感悟。

(6分)2.文章标题“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有何含义?请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说说你对“如何面对困难”的看法。

(6分)3.请你谈谈对标题“最小的星星也闪光”的理解。

结合原文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发扬长处”的看法或感悟。

(6分)总结:1.文章标题含义和作用,出题形式与位置一致。

2.出题形式为:问答题或选择题。

3.文章标题含义题,题目中一般会出现“含义”“理解”等字眼,文章标题作用题则直接出现“作用”字眼。

5.分值;3-4分【文章标题含义答题方法】文章标题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表层含义:即字本义。

大部分和文章的写作对象相关,我们需要找文中出现标题内容的部分来作答。

深层含义:通常与主旨相关联,一般为题目中关键物的引申义,象征义。

文章标题含义答题模板:“××”的表层含义是:深层含义是:【过关练习】【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三星级)灯光①我爱到天安门广场走走,尤其是晚上。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令人心头光明又温暖。

②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我心头微微一震,是什么时候听到过这句话来着?噢,对了,那是很久以前了。

于是,我沉入了深深的回忆。

③1947年的初秋,当时我是战地记者。

挺进豫皖苏平原的我军部队,把国民党军五十七师紧紧地包围在一个叫沙土集的村子里。

激烈的围歼战就要开始了。

天黑的时候,我摸进一片茂密的沙柳林,在匆匆挖成的交通沟里找到了突击连,来到了郝副营长的身边。

④郝副营长是一位著名的战斗英雄,虽然只有二十二岁,已经打过不少仗了。

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课时练习:第4章 第1节 第2课时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爆炸

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课时练习:第4章  第1节 第2课时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爆炸

第2课时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爆炸知识点 1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1.在氧气充足时,可燃物燃烧,如图碳燃烧生成,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在氧气不充足时,可燃物燃烧,如图碳燃烧生成,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含碳、氢元素的可燃物完全燃烧时,碳、氢元素分别生成和。

2.一氧化碳是色、味的气体。

一氧化碳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可以用作燃料,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3.含碳燃料不完全燃烧时,会导致:①产生的热量减少;②浪费资源;③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④排放出大量的烟尘。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知识点 2 爆炸4.烟花爆竹专运车辆要悬挂或喷涂相关危险货物运输标志,该标志应是下列中的( )5.下列各组混合物遇到明火时,不可能发生爆炸的一组是( )A.氢气和空气B.天然气和空气C.二氧化碳和空气D.液化石油气和空气6.下列有关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石油燃烧时冒黑烟是因为石油不完全燃烧B.含碳燃料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而污染环境C.相同质量的碳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一样多D.日常生活中燃料完全燃烧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都有着积极的作用7.煤的充分燃烧对提高煤的使用效率和减少环境的污染十分有益。

下列措施无效的是( )A.将煤块压成粉B.燃烧时用鼓风机C.做煤球时加入黄泥D.将煤块改为蜂窝状8.如图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燃爆现象: 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生燃爆后体系的温度升高,氧气耗尽,蜡烛熄灭B.蜡烛熄灭是因为蜡烛的着火点降低了C.在有限的空间内,要谨防可燃性粉尘发生燃爆事故D.实验用的容器可以是废旧矿泉水瓶,但不要用玻璃瓶9.[2020·雅安]为了节能,燃烧前常将汽油(含C8H18等)喷成雾状,目的是( )A.减少氧气消耗量B.增大汽油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降低汽油着火点D.升高汽油着火点10.[2020·长沙] 2020年6月13日,浙江温岭的槽罐车爆炸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爆炸》进阶练习
一、单选题
1. 据新闻报道,今年伦敦的新年烟花是号称“multi-sense”的多感官烟花,这些烟花不但颜色绚烂,还有香甜的糖果味道,最令人惊奇的是还可以吃.现有竖直向上发射的烟花弹,到达最高点时在空中爆炸,产生的烟花以相同的速率向空间各个方向飞去(忽略空气阻力的作用),则()
A. 所有的烟花落地时都有相同的动量
B. 所有的烟花落地时都有相同的动能
C. 烟花弹的爆炸点越低,地面上能品尝到烟花的范围越广
D. 烟花弹的爆炸点越高,地面上能品尝到烟花的范围越广
2. 根据里克特在1953年提出的公式计算,每一级地震释放的能量E2与次一级地震能量E1的关系为lg(E2/E1)=1.5,其中1.0级地震释放能量为2.0×106J.广岛原子弹爆炸的能量约相等于13000吨的TNT烈性炸药,即大概为5.5×1013J.2011年3月11日特大地震并发海啸袭击了日本关东地区,震级高达里氏9.0级,那么此次大地震的能量大约相当于多少颗广岛原子弹爆炸释放的能量()
A. 11490颗
B. 18590颗
C. 21560颗
D. 36360颗
3. 东东同学看到远处燃放的烟花,每颗烟花从地面竖直发射到最高点时瞬间爆炸.最高点与五楼顶部平齐,且前一颗烟花爆炸时后一颗烟花恰好从地面发射,他看到烟花爆炸闪光同时还听到了爆炸的声音,而在最后一颗烟花爆炸闪光之后还能听到一次爆炸的声音.请你根据这些现象估算他离烟花燃放点的距离约为(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A. 34m
B. 58m
C. 340m
D. 580m
二、计算题
4. 一炮弹质量为m,以一定的倾角斜向上发射,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v,炮弹在最高
点爆炸成两块,其中一块沿原轨道返回,质量为。

求:
(1) 另一块爆炸后瞬时的速度大小;
(2) 爆炸过程系统增加的机械能。

5.一炮弹质量为m,以一定的倾角斜向上发射,到达最高点时的速度为v,炮弹在最高点爆炸成两块,其中一块沿原轨道返回,质量为 .求:
(1)另一块爆炸后瞬时的速度大小;
(2)爆炸后系统增加的机械能.
参考答案
【答案】
1. D
2. D
3. D
4. (1) v1=3 v(2)Δ E=2 mv2
5.
解:(1)炮弹爆炸过程中动量守恒,爆炸后一块沿原轨道返回,则该弹片速度大小为v,方向与原方向相反,设另一块爆炸后瞬时速度大小为,根据意义可知.,爆炸后两弹片的质量均为,设速度v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解得:;
(2)爆炸过程中重力势能没有改变,爆炸前系统总动能,
爆炸后系统总动能,
系统增加的机械能。

【解析】
1.
试题分析:竖直向上发射的烟花弹,到达最高点时在空中爆炸,产生的烟花以相同的速率向空间各个方向飞去,爆炸瞬间系统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所有的烟花质量不可能都相等.根据机械能守恒得出所有的烟花落地时速率的关系进行判断.
烟花弹的爆炸点越高,产生的烟花以相同的速率向空间各个方向飞去,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越多,在水平方向产生的位移越大.
解:A、B:竖直向上发射的烟花弹,到达最高点时在空中爆炸,产生的烟花以相同的速率向空间各个方向飞去,爆炸瞬间系统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所有的烟花质量不可能都相等.
产生的烟花以相同的速率向空间各个方向飞去,根据机械能守恒得出产生的烟花落地时速率相等,由于所有的烟花质量不可能都相等和落地时速度方向不同,
所以所有的烟花落地时动量不可能都相同,所有的烟花落地时动能不可能都相同,故A 错误,B错误;
C、D:烟花弹的爆炸点越高,产生的烟花以相同的速率向空间各个方向飞去,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越多,在水平方向产生的位移越大,地面上能品尝到烟花的范围越广,故C 错误,D正确;
故选:D.
2.
解:∵lg(E2/E1)=1.5,∴=101.5,,
E9=1012E1=2.0×1018J,
即9.0级地震的能量相当于36360颗广岛原子弹爆炸释放的能量.
故选D.
3. 解:设他离烟花燃放点的距离约为x.据生活常识可知,五楼的高度约为:
h=15m
据竖直上抛运动可知:t==1.7s
又因为看到烟花爆炸闪光同时还听到了爆炸的声音,所以:=1.7
解得:x=580m;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首先知道五楼的大约高度,据竖直上抛求出烟花升空的时间;再据看到烟花爆炸闪光同时还听到了爆炸的声音,列方程求解即可.
明确烟花做竖直上抛运动和楼层的大约高度是解题的关键,再据题意灵活列方程求解即可,此题综合性较强.
4. 炮弹爆炸前后,虽受重力作用,但由于爆炸过程中的内力很大,爆炸过程中的动量可视为守恒。

(1)爆炸后沿原轨道返回,则该炸弹速度大小为v,方向与原方向相反,
爆炸过程动量守恒解得v1=3 v
(2)爆炸过程重力势能没有改变,
爆炸前系统总动能
爆炸后系统总动能
系统增加的机械能Δ E=2 mvI2
5.
本题考查了动量守恒定律类问题中爆炸的知识。

解答时:一要注意动量的矢量性;二要注意能量变化的分析。

(1)炮弹在最高点爆炸时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可求出爆炸后另一块弹片的速度大小;
(2)根据能量守恒求出爆炸后系统增加的机械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