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长春的伪满时期日本建筑

合集下载

伪满八大部

伪满八大部

伪满八大部简介伪满八大部位于长春市中心的新民大街附近,包括伪满洲国的八大机构(治安部、司法部、经济部、交通部、兴农部、文教部、外交部、卫生部),建成于1936年。

八大部各幢大楼的建筑风格都各不相同,集中西方风格为一体,既有外观宏伟的大楼,又有垂花拱门的庭院。

在新民大街两侧,满是高大挺直的杨树,这八幢建筑独特的大楼就繁华绿树之中隐隐而现,将这条街装点得典雅清净。

“八大部”于1936年间基本建成,唯有溥仪的“新皇宫”(今地质宫)只完成地下部分,而金碧辉煌的宫殿,是解放初完工的。

宫殿,华丽中透着古朴,翠绿色琉璃瓦的宫顶,高大的六根红柱,使整个宫殿庄严雄伟。

宫殿占地31.2公顷。

殿前的广场已改建为文化广场,是人们观光休闲的理想场所,那绿色的草坪、白色的广场鸽以及壮美的雕塑太阳鸟每天都吸引着大批游人。

站在宫殿的中轴线上向南望去,一条宽阔笔直的大街直插南湖公园,宽约60米,两侧是高高的杨树,中线花坛是松、柏、丁香树带,通街象一条绿色长廊。

“八大部”办公楼坐落在沿街两侧。

伪满综合法衙(今中国人民解放军461医院),邻近南湖公园,占地面积10万余平方米,正中塔式楼顶,嵌以紫红色的琉璃瓦,外墙用咖啡色砖贴面,设计新颖独特,外表呈圆角曲线形。

它是伪满州国的最高司法机关,是日本帝国主义和伪满傀儡政权统治镇压中国人民的主要工具之一,楼内设有刑讯室和绞人机等10种刑具。

无数中华优秀儿女,在此惨遭无辜杀害。

伪满八大部建筑特点八大部所有的外墙都采用了当年最先进的陶瓷贴面技术,而这种技术在世界范围普及开来,至少已经是半个世纪以后的事情了。

陶瓷贴面的色彩以咖啡,褐,赭,淡黄等相对沉静的暖色为主,而大厅内的地面、楼梯及楼梯围面都是淡黄底色的水磨石,墙围多是配套颜色的大理石。

工艺讲究,质量上乘,70多年以后,除了极个别的硬伤外,无论是外墙的瓷砖还是室内的地面、墙体,基本保持原色并光滑如新。

这些建筑还在混凝土的配比和质量下了很大工夫,使混凝土的强度提高了很多倍。

对长春建筑遗产“伪满八大部”的浅析

对长春建筑遗产“伪满八大部”的浅析

对长春建筑遗产“伪满八大部”的浅析摘要】伪满建筑组群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伪满洲国成立以后,由伪满洲国临时政府于1935年开始在长春修建的伪满洲国八大机构,这八大机构分别是国务院、经济部、军事部、民生部、司法部、外交部、文教部、兴农部,统称“伪满八大部“。

八大部各自的建筑各不相同、及东西风格于一体,多为”兴亚式建筑风格“,所谓兴亚式建筑是指略带中国风格的建筑,不仅立面上试图以给人压倒性的气势,在平面上也多做“日”字形和“亞”字形,隐含军国主义侵略扩张的意图,特别能展现出最高司法机关的权威性,给人以压迫感,结构上以采用钢筋混凝土居多。

【关键词】建筑遗产;伪满八大部;钢筋混凝土结构20世纪30年代,长春正处于日本殖民下的伪满洲国时期(简称伪满时期),当时的日本邀请中、日、法、德等国家的著名建筑师设计并修建了一系列的用于行政办公的公共建筑,如伪满八大部、伪满皇宫、伪满国务院等。

一、军事部在新民大街一侧,靠近文化广场位置上,坐落着一个呈三角型的古色建筑,褪色的砖墙,绿色的翘檐。

这里就是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的所在地。

在很多老人的记忆中,这座建筑曾经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殖民统治的最高权利机关所在地——伪满军事部。

它始建于1935年(伪康德二年),1938年11月竣工,整个建筑呈三角形,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主体为4层楼房,占地53850平方米。

建筑是具有中西折衷主义的“兴亚式”风格,楼外有车库、锅炉房等附属建筑。

如今经历了72年的风雨历程,曾经的军事堡垒已变成了救死扶伤的医院。

二、国务院伪满国务院位于长春市新大街2号。

该建筑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正门朝西,平面呈“山”字型,塔式屋顶。

主体五层,两翼各四层(地下一层)。

出入口门厅采用两根方边柱和四根变径园柱直达三层楼顶,塔楼具有民族特色的雕饰,塔楼重檐下,每面以四根柱立于墙外,楼顶铺棕色硫璃瓦,外墙咖啡色瓷砖贴面。

占地面积为506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0500平方米。

长春鸣放宫的过去与现在

长春鸣放宫的过去与现在

长春鸣放宫的过去与现在长春“鸣放宫”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中心城区的牡丹公园西部。

该园正门面临人民大街,园北为东中华路,园西临靠同志街,园南紧临解放大路北胡同。

这座建筑是伪满时期的建筑物,初始名称是“神武殿”。

此建筑的是为了纪念“日本神武天皇登基2600年(即日本纪年2600年,相当公元1940年)”而建,故以“神武天皇”名义将此建筑命名为“神武殿”,建筑使用意途是作为供日本人习武和祭祀神武天皇的场所,其实也就相当于当年日本关东军的“靖国神社”。

据史料记载,该建筑群于1939年9月25日动工,1940年10月31日竣工,历时13个多月,用工67455个,工程造价伪币140万元。

整座建筑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殿(主殿)的屋顶采用钢制结构。

建筑主体部分设有半地下室及局部环廊。

附属建筑设有耳房(厢殿),原建设用意不明。

整体总建筑面积为5245平方米,其中半地下室2189平方米,一层2829平方米,局部夹层环廊158平方米。

建筑总高达22.04米。

该建筑采用黑色陶瓦的低檐大屋顶,外墙壁为白色,建筑裙围采用花岗石作为基座,木质朱红色漆面大门上采用金色的大型金属圆钉及金属饰片加固,正门二测台阶上各设有一个大型石盆,用作祭祀时燃烧篝火。

周边种植有松柏、垂柳、银杏、丁香等花卉植物等,环境优雅僻静。

整体建筑群体现出日本传统的建筑风格。

伪满洲国时期,“神武殿”作为日本人神圣地域,连同周边区域都为日本人专属活动区,中国人是禁止踏入半步的。

因此,这里曽被人看作是很神秘的禁地,这里放生过多少残害中国人民的事件已经无从知晓。

抗日战争胜利后,这座建筑群交付给了中国人手中。

据说在解放战争时期(围困长春时)这里曾作国民党军的一个营指挥所,但是这里并没有发生过激烈的战斗,由此使得该建筑群得以完整保存下来。

这段历史我无法考证,所以难辨真伪。

长春解放后,这座建筑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校用作学校礼堂。

1956年上半年,航校迁移它地。

由于该建筑临近东北人民大学(原吉林大学前身)校区,该大学经与长春市人民政府协商,用50余万元人民币将神武殿及其附属建筑全部买下,作为学校聚会的大礼堂。

伪满皇宫的介绍和历史

伪满皇宫的介绍和历史

伪满皇宫的介绍和历史
伪满皇宫位于长春市宽城区光复北路5号,是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充当伪满洲国傀儡皇帝时的宫廷遗址,前身是民国时期管理吉林、黑龙江两省盐务的吉黑榷运局官署,是当时长春市内最好的建筑之一。

伪满皇宫位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保护区面积13.7万m2,是国内现存比较完整的宫廷遗址之一,也是日本武力侵占中国东北、推行法西斯殖民统治的最典型的历史见证。

伪满皇宫旧址以中和门为界,分为内廷和外廷。

内廷主要有缉熙楼、东御花园、西御花园、同德殿、书画楼等,是溥仪及其眷属的生活区。

外廷区主要有勤民楼、怀远楼、嘉乐殿、宫内府等,是溥仪的政务活动区。

此外,还有建国神庙、植秀轩、畅春轩、中和门、洋膳房、中膳房、御用汽车库、马厩、跑马场、花窖、禁卫军营房、近卫军营房等附属设施。

缉熙楼、同德殿分别是伪满皇宫建筑群中建成年代最早和体量最大的建筑。

长春市的日伪建筑

长春市的日伪建筑

长春市的日伪建筑长春市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城区内的代表性传统建筑无疑就是日伪时期的建筑,伪满殖民遗迹散布在长春市区,主要集中在光复路(伪满皇宫)、新民大街(八大部中部分)、人民大街等路段。

是长春市旅游发展规划中四大板块(殖民遗迹、影视文化、产业文化、生态旅游)之一,是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长春市拳头旅游产品。

散布于长春市区的伪满殖民遗迹不仅是举世无双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内涵,也是具有独特性质的文化旅游产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浦仪作为伪满洲国的皇帝在这里生活了十四个年头,那个时代留下了许多建筑,其中重要的建筑几乎全部保留了下来,而且保存得还很好,想要了解那时候的主要建筑风格,这些也足以反映出那个时代的一些文化特征了,可一些政府官员还要叫嚷着什么建立萨满风情园,日本风情园,俄罗斯风情园,方法是把那些现在已濒临倒闭,危机四伏,灾害频发的危房不拆,粉刷一下,规划出一些已重复多处的卖土特产的市场,立上个牌子就算完事了。

这些危房为何常年不拆,那天路过,一看那些危房上都有个小牌,书写着所谓“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房产的字样,怪不得年年发生灾害最频繁的区域反而得不到解决,原来房屋产权这么复杂,我说,整这么多风情区做什么。

真想了解那时候的历史,还是看看以下建筑吧:1、伪皇宫——伪满皇宫博物院,位于光复路3号。

2、伪国务院——吉大基础医学院,位于新民大街2号3、伪军事部——吉大一院,位于新民大街1号4、伪经济部——吉大三院,位于新民大街9号5、伪兴农部——东北师大附中,位于自由大路8号6、伪民生部——吉林省石油化工设计院,位于人民大街133号7、伪文教部——东北师大附小,位于自由大路8、伪司法部——吉大医学部,位于新民大街9、伪交通部——吉大预防医学院,位于新民大街10、伪外交部——社会科学院,位于建设街30号11、前日本关东军司令部——省委办公楼,位于新发路12、综合法衙——四六一医院,位于新民大街13、协和会中央本部——省军区招待所,位于西民主大街14、日本神武殿——吉大礼堂,位于解放大路15、新京神社——省政府幼儿园和市政府第二幼儿园,位于人民大街16、伪满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长春支行,位于人民广场17、关东军司令官邸——松苑宾馆,位于新发路18、日伪新宫内府——地质宫,位于解放大路19、大和旅馆——春谊宾馆,位于人民大街20、康德会馆——原市政府办公楼,位于人民大街21、宪兵司令部——省政府办公楼,位于新发路22、日本驻伪满领事馆——省政协,位于上海路23、日满军人会——省公安厅,位于新发路24、三中井洋行——百货大楼,位于人民大街25、意大利、德意志驻伪满公使馆——省政府房产处,位于新西民主大街26、爱新觉罗·溥杰宅——原医大幼儿园,位于新民大街27、建国大学——长春大学,位于人民大街28、伪满洲开发株式会社——省总工会,位于北京大街29、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吉林日报社,位于人民大街30、三井海上保险株式会社——市中心医院,位于人民大街31、伪新京特别市公署——长春市委,位于人民大街32、伪满新京首都警察厅——市公安局,位于人民大街33、伪满新京政法大学——光机研究所子弟小学,位于人民大街34、伪满新京工业大学——原吉林工业大学院内,位于人民大街35、伪满新京医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院内,位于人民大街36、伪满大陆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旧楼,位于人民大街37、伪满中央邮政局——长春市邮政局,位于人民大街18号38、横滨正金银行——长春市杂技团,位于胜利大街39、新京满铁综合事务所——沈铁长春办事处,位于人民大街40、伪满国务院总务厅弘报处——吉林省法律援助中心,位于人民大街41、国都旅馆——东煤招待所,位于人民大街42、满铁长春图书馆——和平大戏院,位于人民大街43、大岛洋行——诚实中介,位于人民大街44、京会社——东煤宾馆,位于人民大街45、典当行——宽城区典当行,位于人民大街46、加油站——长春现存最早的加油站,位于人民大街47、道台衙门——现道台府文物地址,位于亚泰大街48 纪念公会堂——现长春市话剧院,位于长江路。

长春的名胜古迹

长春的名胜古迹

家乡的名胜古迹——长春历史徦期学习成果初一三班王如意1.伪皇宫伪满皇宫博物院位于长春市光复北路5号,是1931年日本侵占我国东三省后,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任伪满皇帝时的皇宫,建立在伪满皇宫遗址上的伪满皇宫博物院,主要陈列一些伪满政权时期的遗物,是我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日本在我国东三省进行殖民统治的历史见证。

伪满皇宫的主体建筑是一组黄色琉璃瓦覆顶的二层小楼,包括勤民楼、辑熙楼和同德殿,这三座小楼风格独特,是中西式相结合的格局。

伪皇宫可分为进行政治活动的外廷和日常生活是内廷两部分,现分别辟为伪满皇宫陈列馆和伪满帝宫陈列馆。

外廷(皇宫)是溥仪处理政务的场所,主要建筑有勤民楼、怀远楼、嘉乐殿,勤民楼是溥仪办公的地方。

此外还有花园、假山、养鱼池、游泳池、网球场、高尔夫球场、跑马场以及书画库等其他附属场所。

内廷(帝宫)是溥仪及其家属日常生活的区域,其中辑熙楼是溥仪和皇后婉容的居所,是日常起居之处;同德殿是“福贵人”的居所,另外还设有一些娱乐设施。

如今,帝宫的一部分已辟为吉林省博物馆,展出高句丽、渤海、辽、金等在东北建立的封建王朝的史料。

2.长影世纪城长春,中国电影之都。

坐落于长春净月潭新区,作为中国首家电影工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电影娱乐园——长影世纪城,于2005年5月29日在“同一首歌”的祝福声中正式向游人开放。

长影世纪城位于长春净月开发区内,毗邻亚洲最大的森林公园。

总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首期以影视娱乐为主导,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投资15亿元人民币。

长影世纪城内的主要景观有:4D特效电影、立体水幕电影、激光悬浮电影、动感球幕电影、三维巨幕电影、鹰神山、宇宙森林、密林古堡、阴阳庐、世纪明珠、魔方星城、悬浮宫、飞龙宫、水晶山、英雄秀场、奇妙宫、银河宫、淘气堡、神秘古树、祝福泉、欢乐岛等。

创新地吸纳了好莱坞环球影城、迪斯尼乐园精华的长影世纪城,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精益推出的中国第一座世界级电影娱乐园。

它以既汇集世界高科技术又彰显中国人文情感的双重优势,开辟了中国电影工业旅游的新空间,呈现出时代新魅力。

长春伪满皇宫伪满八大部的历史文化

长春伪满皇宫伪满八大部的历史文化

婉容
文绣

文绣(1909-1953)镶黄旗,又名惠心,自号爱 莲。溥仪的淑妃。满族鄂尔德特氏端恭之女。 1909年12月20日,文绣出生在北京。此时鄂尔 德特氏家族走向凋零。1922年3月10日,溥仪御 笔圈定,册封婉容为皇后,文绣为淑妃。文绣在 外貌上确实不如婉容美丽:椭圆形的脸稍胖,眉 毛浓重,眼睛缺乏神采,口角较大。但论思想却 远远超过婉容,她追求自由,也很有勇气。
参考文献
《溥仪:终结一个时代的人》 《漂泊沉浮多少事:溥仪解读》 《溥仪秘史:从皇帝到公民的传奇一生》 《我的前半生》

康德皇帝—溥仪
溥仪天生怕热,从小养成了盖毛巾被睡觉的习惯,
夏天盖一条,冬天盖两条,贴身处衬着一个白色 的卫生单,每天都要换洗。 溥仪的理发室不大,但理发用具却是一应俱全。 有一个叫津田的日本人专门为溥仪理发,每次剪 下来的头发都要用黄绢包起来,标明日期,妥善 保存起来,以示对其龙发的珍视。此外,这里也 用做消毒室,溥仪用来注射进口强壮剂荷尔蒙的 用具,便在此消毒。
伪满交通部

遗址位于现新民大街7号。现为吉林大学预防医 学院。该建筑物建于 1935年,整个建筑平面 呈字型,钢筋混凝土结构。楼的主体为四层,两翼 为三层,地下一层,山花头为“人”字形面对新民 大街。
主要职能是:管理东北境内的公路、内河航

运及邮政。
伪满交通部
伪满司法部
旧址现为新民大街6号,吉林大学新民校部。该建 筑物建于1935年。整个建筑物呈十字形,钢筋 混凝土结构。总建筑面积为16328平方米。 内设机构:设有总务司、法务司和行刑司,掌管法 院、检察厅及狱政等司法行政事务。
缉熙楼
伪满皇宫主体建筑的保护和利用
1945年8月,伪满洲国垮台,守卫皇宫的禁卫军和 近卫军以及当地的百姓刚刚乘混乱之机洗劫了伪满皇 宫,这里又先后成为松北联中的校址和国民党六十军 的驻地。 伪满皇宫自1945年日本投降后从未进行过彻底维修, 除宫廷主要建筑保留外,有些房舍已被拆毁,又新增 建一些房舍,在时间已进入了2000年的时候,伪满 皇宫所面临的状况是十分令人担忧的。当时伪满皇宫 陈列馆管理、利用的面积仅有12,400平方米,尚 不足原伪满皇宫遗址总面积的十分之一。为更好地恢 复、保护和利用伪满皇宫这一重要的历史文物, 2000年7月,吉林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将伪满皇宫 规划长春市属地管理的决策,并确定了“三年恢复伪 满皇宫原貌”的总体工作目标。

伪满时期的长春建筑

伪满时期的长春建筑

伪满时期的长春建筑因而获得“城市山林”和“森林之都”的美称。

到1942年时,长春人均占有绿地2272平方米,超过华盛顿1倍,是日本大城市人均绿地面积的5倍,为世界大城市之冠。

干道网采用放射状、环状与方格状结合的多心形式,重要路口都设置了广场。

规划建设120公里的环城地铁和有轨电车道路,以及环城高速公路。

主要街道的照明和电讯线路采用地下管线。

给排水规划采用分流系统,强制推行厕所水洗化,利用伊通河的若干支流改造为人工湖,实行雨污分流制排水,利用人工湖修建临水公园带。

在长达14年的伪满洲国时期,日本侵略者及伪满洲国当局对长春进行了系统性的规划和建设,为现代长春城市奠定了骨架和基础。

但是规划带有强烈的侵略特征,为一线侵略军提供物质支持的铁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占首要地位,甚至城市的路网形态也带有日本国旗中太阳的形态。

新中国成立以后,对长春的城市定位做了调整,逐步实现“消费型城市”转变成“生产型城市”的功能转变。

由于特殊历史语境和空间规划布局,长春的古建筑遗存在时间上主要集中在伪满时期和建国初期两个时间维度;空间上主要集中在两条街区,人民大街——城市的主轴线,新民大街——城市的历史轴线。

其他较为集中的地区还有伪满皇宫街区、第一汽制造厂街区、南广场街区、中东铁路宽城子车站、长春电影制片厂街区等。

伪满时期的建筑和兴亚式建筑风格相近,也有学者直接将其归属为兴亚式建筑。

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是日本侵略者为达到“日、朝、满、蒙、汉”“五族协和”目的,体现“新满洲、新国家、新形象”,掩盖其由日本制造的傀儡国家的实质,尽量避免采用欧美古典以及国际流行的建筑样式。

它借鉴中国传统的“大屋顶”建筑形式和日本传统建筑构件、细部作法,掺杂有欧洲折衷主义建筑特征与构图的一种杂糅的建筑样式。

伪满建筑,正面或立面呈现“日”字和“亚”字结构,顶部延续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大檐帽,立面给人以压迫感。

占据了当年长春伪满洲国政府办公建筑和纪念性建筑的主导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长春的伪满时期日
本建筑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浅谈长春的伪满时期日本建筑
摘要:长春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城市,仅有180余年的历史。

它起源于伊通河沿岸的“长春堡”。

清政府嘉庆5年(1800年)开始在此建立地方行政机构“长春厅”。

1865年建筑城垣,占地5平方公里。

而长春的建筑真正进入了重要的转折点是自1896年帝俄侵入东北。

关键词:伪满、兴亚式
涉及到的问题:
·长春市有哪些日本建筑?
·这些建筑有什么特点?
·这些建筑是在什么时间留下的?
·现在这些建筑对长春的城市环境规划有什么影响?
·当时这些建筑都做什么用?
名词解释:兴亚式建筑风格,这种略带中国风格的建筑,称为兴亚式(复兴东亚之意)或帝国冠帽,不仅立面试图给人以压倒性的气势,平面也多作“日”字形或者“亚”字形隐含军国主义侵略扩张意图,特别能展现出最高司法机关的权威性,给人以压迫感。

正文:
长春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城市,仅有180余年的历史。

它起源于伊通河沿岸的“长春堡”。

清政府嘉庆5年(1800年)开始在此建立地方行政机构“长春厅”。

1865年建筑城垣,占地5平方公里。

而长春的建筑真正进入了重要的转折点是自1896年帝俄侵入东北。

攫取中长铁路筑路权,在长春建起俄国人居住区。

1906年日俄战争结束,在长春的帝俄权益为日帝所取代,1908年日帝为扩大“满铁附属地”,开始建设长春火车站,其后又开辟商埠,1931年
“9.18”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整个东北地区,长春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1932年3月1日,日本帝国主义扶持清
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成为傀儡政权——“满州帝国”,将长春定为“国都”,改名“新京”,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东北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军于1946年4月14日曾一度解放长春。

但1946年5月23日国民党的魔爪又伸入长春使长春的经济和各项事业遭到了严重破坏,城市生产和人民生活濒临绝境。

1948年10月18日,长春重新获得解放,被确定为特别市。

1953年改为中央直辖市。

1954年划归吉林省,随后省会迁至长春,成为吉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以上是长春的历史,从这里不难看出,这里会受到很多外来的文化的影响,首先是帝俄进入东北时期,之后是日本侵入,最后才是解放后……
可以说长春的建筑相对其他城市来说是起步较晚的,而在文章里我重点要说的是日本侵略时期在长春留下来的建筑对长春未来的建筑影响。

中国最庞大的资料库下载
日本在长春留下了伪满洲国的八大机构建成于1936年。

八大部各幢大楼的建筑风格都不相同,集中西方风格为一体,既有外观宏伟的大楼,又有垂花拱门的庭院。

在新民大街两侧,满是高大挺直的杨树,这八幢建筑附。

这八个大部分别是交通部、经济部、军事部、民生部、司法部、外交部、文教部、兴农部。

它们在当时都拥有各自的作用,这些在历史角度上是中国人的耻辱,但是我认为从建筑的角度去观察这些建筑物它们都是难得的建筑财产。

下面我具体谈下这些部门的情况:
交通部:现在位于白求恩预防医学院史建于1932年。

它的职能是管理公路、邮电、航空。

水运交通旧址建于1935年,四层,西翼三层,底下一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深红色琉璃瓦,敖顶典型的兴亚式风格。

经济部:现在为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院,现在的医大三院。

前身为伪满财政部,是掌管财务买卖、货中、金融。

军事部:现在的医大一院,1943年以前为军政、治安部,是伪满洲国群的首脑机关,主要职能是掌管军事,用兵适宜,是日军镇压抗
日力量的爪牙和帮凶。

旧址建于1935年,占地5万多平方米,原为四层,1970年又接建一层,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中西折中主义的“兴亚式”风格,现在位于新民大街1号。

民生部:现在为省石油化工设计院。

1937年由伪满民政组建而成,其职能是掌管教育、礼教、保健、民生振作,民生安定事宜。

强制劳动力,为日本侵略战争服务,旧址建于1937年,钢筋混凝土结构,主楼二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5千余平方米,位于斯大林大街77号。

司法部:现医大校部,掌管司法事宜,新民大街6号。

外交部:现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办公,在建设街30号,现在的解放军四六一医院住院部,是伪满时期的综合法衙,此旧址竣工于1936年,建筑面积一万六千余平方米,地上五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正中塔式楼顶,外表圆角曲线型。

伪满国最高检查厅,最高法院。

伪满新京特别市高等法衙均设在这里,新民广场东南。

文教部:现东北师大附小,原建筑两层,中间有一个长形高起的部分,现在这一部分已经拆除,建筑为四层,在自由大路18号。

兴农部:现师大附中,自由大路20号,现在改造为四层,原三层。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建筑,它就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位于新民大街2号,现为白求恩医大基础教学楼。

始建于1933年2月,原为总务厅和参议院的办公楼,是国家二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伪国务院是伪满洲国的中枢机关,掌理行政事务,在东北沦陷的那些年中,伪满洲国国务院成为日本军国主义奴役东北的一个机构。

该建筑外观呈“山”字型,当中的屋顶呈塔状。

主体建筑共五层,两翼各四层,在出入口门厅处,立着二根方边柱和四根圆柱。

楼顶以棕色琉璃瓦覆顶,外墙饰以咖啡色瓷砖贴面。

在长春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并不是上述建筑,而是位于长春市东北角的光复路上,占地面积12公顷,是伪满洲国傀儡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宫殿,他在从1932年到1945年间曾在这里居住。

伪满皇宫的主体建筑是一组黄色琉璃瓦覆顶的二层小楼,包括勤民楼、辑熙楼和同德殿,这三座小楼风格独特,是中西式相结合的格局。

伪皇宫可分为进行政治活动的外廷和日常生活是内廷两部分,现分别辟为伪满皇宫陈列馆和伪满帝宫陈列馆。

外廷(皇宫)是溥仪处理政务的场所,主要建筑有勤民楼、怀远楼、嘉乐殿,勤民楼是溥仪办公的地方。

此外还有花园、假山、养鱼池、游泳池、网球场、高尔夫球场、跑马场以及书画库等其他附属场所。

内廷(帝宫)是溥仪及其家属日常生活的区域,其中辑熙楼是溥仪和皇后婉容的居所,是日常起居之处;同德殿是“福贵人”的居所,另外还设有一些娱乐设施。

如今,帝宫的一部分已辟为吉林省博物馆,展出高句丽、渤海、辽、金等在东北建立的封建王朝的史料。

可以说这段时间内,日本人在长春留下了很多的建筑遗产,虽然这些不是什么光彩的东西,在历史上有的甚至是国家的耻辱,但是这些从建筑角度却是难得的遗产,首先说四六一医院,它的外墙装饰上大胆地采用了当时最高超的陶瓷贴面,这种技术现在才拥有,当时我们中国的施工水平,还有我们的建筑材料发展不到这个地步。

除了这些,他们还在混凝土里下了很大的工夫,他们将混凝土的强度提高了很多倍,使它们坚硬无比,比如在拆除航空院小区时遇到了很大的麻烦,一些伪满时期留下的日本住宅的拆除工作遇到了很
大的麻烦,由于混凝土的成分不同,给拆除带来的很大麻烦,据说它的抗震等级远远大于长春的抗震等级。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也从另一个方面给长春的建筑史带来了一个冲击,这些新技术的产物,给我们人民带来的不仅仅是建筑上的冲击,更多的是文化上的冲击,这种冲击促使了我们建筑的发展,之后的长春诞生了许多非常棒的建筑,我们可以把目光转到现在,光大银行是我们长春建筑史另一个里程碑,虽然它并不是建筑风格的创新,而仅仅是结构上采用了钢结构,但是这是从无论技术和材料上的一次创新。

结束语:我们不得不从以上大量的资料里赞叹当时的日本建筑工艺,仅仅是从他们先进的施工技术上,从建筑的角度去分析,除了建筑单体以外,日本人在长春做了一个相当庞大的城市规划,以现在的人民广场为中心做了大规模的规划,这个工程的规模即使拿到现在也是个相当庞大的,虽然建筑里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但是我们从这些建筑里确实可以学习到许多的东西,作为一个建筑史来看,这是个里程碑,虽然带有了很浓重的帝国主义色彩,但是从建
筑角度上来说它可以作为长春建筑发展史上的财富,推动了长春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戚勇、杨远照着《伪满长春建筑风格浅析》《华中建筑》1988年第3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