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中青年高血压_
合集下载
高血压病PPT课件

高血压病PPT课件
• ★我国高血压病现状 三高——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 三低——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
• ★世界高血压日——10月8日
• 世界各国均十分重视高血压病从发病机 理以致临床防治的 研究
• 病因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是在一定的遗传基础上由于多种后天因素 的作用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代偿所致
4、急性脑梗塞发病一周内,血压维持于160-180/90-105之间 最宜
5、急性脑出血血压维持于150-160/90-100之间为宜 6、脑卒中病情恢复稳定后逐步将血压控制140/90mmHg以下
• 高血压应采取综合措施治疗,并均应以非药物疗法为基础
• ◆控制体重 方法:1.减少热量摄取。2.增加体育锻炼。
• 肾 肾实质缺血、肾小球纤维化、肾衰竭
• 视网膜 出血、渗出、视神经乳头水肿
• ★测量 以非药物状态下二次或二次以上非同日多次重复血压测定
所得的平均值
• ★统一标准 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 ≥ 90mmHg
• ★吸烟 • ★高脂血症 • ★糖尿病 • ★年龄>60岁 • ★男性 • ★绝经后女性 • ★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女性<65岁,男性
• 急进型高血压(恶性高血压):病情急骤发展,舒张压常 持续在130mmHg以上,并有眼底出血、渗出或乳头水肿。
• 从上述分期可见,第一期尚无器官的损伤,第二期已 有器官损伤,但其功能尚可代偿,而第三期则损伤的器官 功能已经失代偿。
• ★早期表现 1.早期多无症状。
•
2. 精神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
• ◆合理膳食 限钠(WHO建议<6g/日)、限脂、限酒、 多食维生素、纤维素、蛋白质及钾、钙、镁
• ★我国高血压病现状 三高——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 三低——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
• ★世界高血压日——10月8日
• 世界各国均十分重视高血压病从发病机 理以致临床防治的 研究
• 病因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是在一定的遗传基础上由于多种后天因素 的作用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代偿所致
4、急性脑梗塞发病一周内,血压维持于160-180/90-105之间 最宜
5、急性脑出血血压维持于150-160/90-100之间为宜 6、脑卒中病情恢复稳定后逐步将血压控制140/90mmHg以下
• 高血压应采取综合措施治疗,并均应以非药物疗法为基础
• ◆控制体重 方法:1.减少热量摄取。2.增加体育锻炼。
• 肾 肾实质缺血、肾小球纤维化、肾衰竭
• 视网膜 出血、渗出、视神经乳头水肿
• ★测量 以非药物状态下二次或二次以上非同日多次重复血压测定
所得的平均值
• ★统一标准 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 ≥ 90mmHg
• ★吸烟 • ★高脂血症 • ★糖尿病 • ★年龄>60岁 • ★男性 • ★绝经后女性 • ★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女性<65岁,男性
• 急进型高血压(恶性高血压):病情急骤发展,舒张压常 持续在130mmHg以上,并有眼底出血、渗出或乳头水肿。
• 从上述分期可见,第一期尚无器官的损伤,第二期已 有器官损伤,但其功能尚可代偿,而第三期则损伤的器官 功能已经失代偿。
• ★早期表现 1.早期多无症状。
•
2. 精神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
• ◆合理膳食 限钠(WHO建议<6g/日)、限脂、限酒、 多食维生素、纤维素、蛋白质及钾、钙、镁
中青年高血压_PPT参考课件

40%
40.1%
49.1%
29.3%
30%
29.6%
20%
17.5%
18.8%
9.1%
10%
0% 18~44岁
45~59岁
≥60岁
总体
2002年数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2002;31个省市自治区;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78-484 2010年数据:中国13省市高血压患病率调查. 2009~2010年对全国13个省市的50171例18岁以上居民进行 高血压患病率调查. Am J Hypertens. 2014 Nov;27(11):1355-61.
(年龄30-59岁的患者:强烈推荐,A级;年龄18-29岁的患者:E级)
ASH/ISH高血压指南2013
年龄<60岁的高血压患者首选 ARB或ACEI降压治疗
NICE高血压指南2011
年龄<55岁的高血压患者首选 ARB或ACEI降压治疗
JAMA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18, 2013
2.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Advance Access published April 3, 2014
3
我国高血压呈现明显年轻化趋势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目前占高血压患者约2/3
高血压患病率
18%↑
70%
36%↑
60%
58.2%
2002 2010
50%
92%↑
Yang L , et al. PLoS One. 2016;11(1):e0146181
5
中青年高血压:心血管风险不容小觑
> 70%中青年高血压患者(18~55岁)合并≥2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高血压疾病PPT课件

10
2.年龄:随着年龄增加,血管弹性变差,血管
阻力增加,血压随之升高。因此,老年人更易
发生高血压。
11
3.肥胖:体重指数增加是高血压病最危险的因素。
肥胖人脂肪多,这不仅引起动脉硬化,而且还因脂
肪组织内微血管的增多,造成血流量增加,结果易
产生高血压。
12
4.职业:从事需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工作、长期精神紧张、 长期受噪音等不良刺激又缺乏体力活动者高血压患病率 较高。
制在140/90mmHg即可。
23
常用的降压药
1、利尿剂:如氢氯噻氢、呋塞米、螺内酯等。长期使用噻嗪类药物,
可致低钾、低镁糖耐量降低及血尿酸、血胆固醇增高,糖尿病及高血
脂症者慎用,痛风患者禁用。保钾利尿剂易引起高钾血症,也禁用于 肾衰竭者。 2、β -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该类药物可抑制心脏 功能,用药时应注意患者的心率、脉搏、呼吸变化,特别是心力衰竭、 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慎用。
压值偏低;如果位置低于心脏水平高度,测出的血压值偏高。
37
6.测血压时应做到4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 定血压计。 7.血压计应定期进行检定、校准。 8.注意记录测量结果,以便与医生沟通。
38
39
5.吸烟、饮酒。
13
高血压的早期表现
14
高血压的并发症
1.心脏并发症:血压长期升高使左心室后负荷过重,左 心室肥厚扩张,形成高血压性心脏病,高血压可促进冠
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导致冠心病,引起心绞
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猝死。
15
2.主动脉夹层:严重高血压促进主动脉夹层的形成, 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着主动脉 壁延展剥离,为严重的血管急症,常可致死。
继发性高血压及中青年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与中青年高血压的治疗策略
针对病因治疗
针对继发性高血压的病 因进行治疗,如肾血管 性高血压、内分泌性高
血压等。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合适的降压药物,控制
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非药物治疗
改善生活方式,如控制 体重、减少钠盐摄入、
增加运动量等。
定期监测与评估
定期监测血压情况,评 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改善生活方式
包括规律作息、减轻压力、 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控制体重
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 因素,减轻体重对控制血 压有明显效果。
增加运动量
适量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 减轻身体负担。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与管理
合理用药
根据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和分型, 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并遵循医
生的指导进行用药。
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技术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方法 也在不断更新,如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 肾动脉造影等技术。
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进展
针对不同类型的继发性高血压,治疗方法也在不 断改进,如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
中青年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中青年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研究
中青年高血压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于其流行病学特征和危险因素。
病程进展快
部分中青年患者病程进展迅速,可 能出现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
中青年高血压对心脑血管的影响
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肾功能损害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 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脏损伤,出现肾 功能不全、肾衰竭等。
脑卒中风险增加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中 青年高血压患者脑卒中风险相对较高。
高血压病ppt课件

T/P≥0.5 • 初始用药的选择(经济,强指征):通常首选利
尿剂或β阻断剂
降压药物
• 利尿剂 • β阻断剂 • 钙拮抗剂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 • α阻断剂 • 其它:甲基多巴、利血平、肼苯哒嗪
利尿剂
• 机制:排钠,减少血容量 • 降压较慢,作用缓和,增加其它降压药物的敏感性 • 适合于老年人,心力衰竭,联合用药 • 常用噻嗪类(双氢克尿塞),吲达帕胺(寿比山),
降压的益处
卒中发生率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平均降低 35–40% 20–25%
50%
降压治疗的效益
病人危 险分层
低危 中危 高危 很高危
绝对危险(10年 治疗的绝对效益(每治疗 间的CVD事件) 1000病人一年防止的CVD
事件)
10/5mmHg 20/10mmHg
<15%
<5
<9
15%-20% 5-7
• 靶器官损害 • 并存的临床情况
成人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组别 理想血压 正常血压 正常高限
收缩压(mmHg) <120 <130 130—139
舒张压(mmHg) <80 <85 85—89
1级高血压(轻度) 亚组:临界高血压 2级高血压(中度) 3级高血压(重度)
140—159 140—149 160—179 ≥180
90—99 90—94 100—109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亚组:临界高血压 140—149
<90 <90
血压分类
血压分类 正常 高血压前期 1期高血压 2期高血压
收缩压
mmHg
<120
和
120--139 或
尿剂或β阻断剂
降压药物
• 利尿剂 • β阻断剂 • 钙拮抗剂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 • α阻断剂 • 其它:甲基多巴、利血平、肼苯哒嗪
利尿剂
• 机制:排钠,减少血容量 • 降压较慢,作用缓和,增加其它降压药物的敏感性 • 适合于老年人,心力衰竭,联合用药 • 常用噻嗪类(双氢克尿塞),吲达帕胺(寿比山),
降压的益处
卒中发生率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平均降低 35–40% 20–25%
50%
降压治疗的效益
病人危 险分层
低危 中危 高危 很高危
绝对危险(10年 治疗的绝对效益(每治疗 间的CVD事件) 1000病人一年防止的CVD
事件)
10/5mmHg 20/10mmHg
<15%
<5
<9
15%-20% 5-7
• 靶器官损害 • 并存的临床情况
成人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组别 理想血压 正常血压 正常高限
收缩压(mmHg) <120 <130 130—139
舒张压(mmHg) <80 <85 85—89
1级高血压(轻度) 亚组:临界高血压 2级高血压(中度) 3级高血压(重度)
140—159 140—149 160—179 ≥180
90—99 90—94 100—109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亚组:临界高血压 140—149
<90 <90
血压分类
血压分类 正常 高血压前期 1期高血压 2期高血压
收缩压
mmHg
<120
和
120--139 或
《高血压的健康管理》课件

CHAPTER 03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与管理
药物治疗的原则
长期性原则
高血压需要长期治疗,患者应坚 持长期服药,避免血压波动。
个体化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 的降压药物和剂量,以达到最佳
治疗效果。
综合性治疗原则
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结合非药物 治疗,如改善生活方式、饮食习
惯等,以全面控制血压。
常用降压药物介绍
01
02
03
04
利尿剂:通过排钠排水降低血 容量达到降压目的,适用于轻
中度高血压。
β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交感 神经活性降低血压,适用于心
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
ACE抑制剂:抑制血管紧张素 转化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
生成,从而降低血压。
Angiotensin II受体拮抗剂( ARB):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 体,降低血压,保护心血管。
症状期
头痛、头晕、心悸、胸闷、乏力等,严重时可出现视力模糊 、鼻出血等症状。
CHAPTER 02
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
健康的生活方式
规律作息
心理平衡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 累。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情绪波 动。
戒烟限酒
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以降低心血管 疾病风险。
合理的饮食结构
01
02
运动注意事项
运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避免剧烈 运动,注意运动过程中的身体反应 。
定期的血压监测
定期检测
至少每年检测一次血压, 以及时发现高血压。
高危人群
如有家族史、肥胖、长期 精神紧张等高危因素的人 群应增加检测频率。
血压控制目标
一般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 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理想血压为 120/80mmHg以下。
高血压课件PPT课件

控制性降压:24小时内血压降低20-25%,48小时内血 压不低于160/100mmHg。
合理选用降压药物:选用起效迅速,短时间达到最大作用, 持续时间短,不良反应少的降压药物。
避免使用的药物:利血平、强力利尿剂。
继发性高血压
(secondary hypertension)
继发性高血压是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 起的血压升高 。
1、利尿剂 机理:排钠,减少细胞外液容量,降低血管阻力。 分类:噻嗪类、袢利尿剂、保钾利尿剂。 代表药物:氢氯噻嗪、速尿、螺内酯。
利尿剂
适应证:轻中度高血压;盐敏感型高血压;和并肥胖 或糖尿病;更年期女性和老年人。袢利尿剂主要用于 肾功不全时。 禁忌证:噻嗪类禁用于痛风患者;保钾利尿剂不宜与 ACEI合用、肾功不全者禁用。
治疗原则:寻找原因,更具病因具体治疗。 常见原因: 血压测量错误:血压测量方法不规范;假性高血压。
治疗方案不合理:不合理联用不能显著降压;选用了对某 些患者有明显不良反应的药物,导致剂量无法增加合不依 从治疗。
药物干扰降压作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拟 交感胺类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环孢素;促红素;避孕 药;糖皮质激素。
构。 选用长效制剂,减少血压波动。
心力衰竭
和并无症状左室功能不全应选用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并 从小剂量开始;
有症状心力衰竭,应采取ACEI或ARB、利尿剂、β受体 阻滞剂联合治疗。
慢性肾功衰竭
通常需要3种或3种以上降压药物联用方能达到目标水平; ACEI或ARB在早、中期能延缓肾功恶化,但低血容量或
病情晚期反而使肾功恶化。
糖尿病
通常在改善生活行为基础上需用2种降压药物合用; ARB、ACEI、长效钙拮抗剂和小剂量利尿剂是较合理的
高血压病管理PPT课件

冠心病:宜选用β受体阻滞剂、ACEI和长效钙拮抗剂 尽可能选用长效制剂 心力衰竭:无症状心力衰竭者应选择β受体阻滞剂和ACEI, 小剂量开始 有心力衰竭症状者应采用ACEI或ARB、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 剂联合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积极降压,常需要3种或3种以上降压药物 ACEI或ARB在早、中期能延缓肾功能恶化,在低血容量或血 肌酐超过3mg/dl可反而使肾功能恶化 糖尿病:积极降压,ACEI或ARB、长效CCB和小剂量利尿剂是 较合理选择。ACEI或ARB能有效减轻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 展,改善血糖控制
高血压患者的随访管理
• 规范随访管理
实行首次门诊测血压制度,一人一档案,一年 一次体检(一般体检)四次随访,必须测血压 、血糖,及时更新档案,记录完整不缺项,无 逻辑错误。对约50%的血压控制不满意的患者 增加2次随访。
随访内容
• 随访内容包括:一般检查、健康评估、行为调 查及干预、血压测量、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等 。
• 4.语言:在交流工程中要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劲量用通 俗易懂的语言,个性化交流,使对方感受到被尊重和关心 。 • 5.保护:注意自我保护,切忌大包大揽。 • 6.提醒:预约下次电话随访的时间。
高血压的自我管理
• 自我管理。建立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指导自我管理 小组每年活动5次。 • 要点1.高血压的自我管理是防控高血压的良好形式;患者 要有主人翁意识,积极参加自我管理小组,学习高血压防 治知识,交流经验,提高防治效果。2.中青年患者要加强 高血压自我管理。
5.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
起效缓慢,持久而平稳,6~8周达最大作用 作用持续时间能达到24小时以上 低盐饮食或与利尿剂联合使用能明显增强疗效 治疗对象和禁忌与ACEI相同,不引起刺激性干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MJ. 2008 May 17; 336(7653): 1121–1123.
14
权威高血压指南均推荐 RASI作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首选药物
2014 JNC8美国成人高血压治疗指南 对于年龄<60岁的高血压患者,起始药物治疗目标是将DBP≥90 mmHg降低至 DBP<90 mmHg
(年龄30-59岁的患者:强烈推荐,A级;年龄18-29岁的患者:E级)
中青年高血压达标率甚至低于老年
40%
中青年总达标率25.29%,低于老年
35%
30%
33.02%
34.00%
25%
24.87%
20%
15%
10%
5%
5.85%
0%
15~39
40-49
50-59
≥60
横断面调查,入选我国南方10座城乡的19254例年龄≥15岁的受试者,调查高血压知晓率和、 治疗率和控制率情况。
Circulation. 2010; 122: 884-890
外膜 中膜
内膜 动脉 管腔
10
从JNC指南舒张压的衍变看降压的重要性
11
目录
• 中青年高血压:家国难以承受之重 • 中青年高血压:强化降压治疗策略 • 雅施达 8mg:中青年高血压降压优选
12
各类降压药物对比 >或<65岁的患者心血管事件
2.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Advance Access published April 3, 2014
3
我国高血压呈现明显年轻化趋势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目前占高血压患者约2/3
高血压患病率
18%↑
70%
36%↑
60%
58.2%
2002 2010
50%
92%↑
ASH/ISH高血压指南2013
年龄<60岁的高血压患者首选 ARB或ACEI降压治疗
NICE高血压指南2011
年龄<55岁的高血压患者首选 ARB或ACEI降压治疗
JAMA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18, 2013
1. NICE clinical guideline 127. Hypertension: clinical management of primary hypertension in adults.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 2011 2. James PA, et al. JAMA. 2014 Feb 5;311(5):507-20. 3. Weber MA, et al. J Clin Hypertens (Greenwich). 2014 Jan;16(1):14-26. 16
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 19(3) 534–540
冠心病事件风险中血压与年龄相关性
1.0
0.5
(SBP) - 0.0
(DBP) * -0.5
-1.0
SBP为主
DBP为主
p=0.008
-1.5
25
35
45
55
65
75
年龄 (年)
*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BP and DBP proportional hazard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ie, (SBP) - (DBP), was estimated for each age group
患者比例
血脂异常指TC>190mg/dL, HDL-C<40mg/dL(男)或<46mg/dL(女);LDL-C>115mg/dL; TG>150mg/dL;或正在使用降脂治疗 肥胖标准根据BPM和腰围判断(女性腰围>88cm;男性>102cm); 早发CVD指男性<55岁;女性<65岁
入选西班牙6815例18~55岁确诊新诊断高血压患者,调查合并CVD危险因素情况
Yang L , et al. PLoS One. 2016;11(1):e0146181
5
中青年高血压:心血管风险不容小觑
> 70%中青年高血压患者(18~55岁)合并≥2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100% 80% 60% 40% 20% 0%
80.4%
45.8%
45.2%
13.6%
44.4%
22.2%
100
年龄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 (% )
“......现在高血压越来越年轻化, 儿童和中青年高血压的患病率呈 持续上升趋势”
80
60
40
20
17.5
0
1844岁
40.1
4559岁
58.2
≥60 岁
数据来源: 1. 《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编撰委员会.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6(3):78-110
冠
心
病
和
卒
中
事
件 降 低 比
冠
心
治疗组更好 对照组更好
病
卒中
例
治疗前 舒张压
研究数 事件数 相对风险(95% CI) 相对风险(95% CI)
%
卒 中 舒张压降低
Law MR.et al BMJ2009:338:b1665
9 治疗组更好 对照组更好
Framingham Heart Study: 主动脉根部(ARD)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风险增加 是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梗的关键风险因素
Franklin SS, et al. Circulation 2001;103:1245-17249
从终身风险看: 中青年的心血管风险与老年人相比更要关注
Circulation 2010121:e1-e170
8
舒张压降低与冠心病和卒中相关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早控早获益
治疗前 舒张压
冠心病
研究数 事件数 相对风险(95% CI) 相对风险(95% CI)
40%
40.1%
49.1%
29.3%
30%
29.6%
20%
17.5%
18.8%
9.1%
10%
0% 18~44岁
45~59岁
≥60岁
总体
2002年数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2002;31个省市自治区;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78-484 2010年数据:中国13省市高血压患病率调查. 2009~2010年对全国13个省市的50171例18岁以上居民进行 高血压患病率调查. Am J Hypertens. 2014 Nov;27(11):1355-61.来自新循证下 中青年高血压治疗策略探讨
目录
• 中青年高血压:家国难以承受之重 • 中青年高血压:强化降压治疗策略 • 雅施达 8mg:中青年高血压降压优选
2
我国高血压患者当中的中青年比例持续上升
2013年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1
2009年-2010年9月期间全国13个省市 50,171 例数据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