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最新整理版)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共31张PPT)

12.1.18 南极点
12.2.17 屠宰场地
12.3.2 贮藏点
12.3.21 帐篷里
12.3.29 帐篷里
12.10.29 营地
12.11.12 帐篷
人物及事件 斯等发现自己晚到半月
斯等到达极点,伤心并要作证 埃文斯死去 四人感到可怕的绝望 无法离开帐篷 等待死神来临并写书信
一探险队出发寻找他们
新知讲解
伟大的悲剧
解释题目
但其中体现的英雄气概, 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足 以变成一种“伟大”的力量, 震撼人心。题目点明了文 章的主旨。
新知讲解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 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奥地利著名小说 家、传记作家。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 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 识罗曼·曼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 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 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 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 后流亡英国、巴西。茨威格在诗、短论、 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 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
简析内容
新知讲解
例如:“他们必须继续拖着身子往前走,他们中间的奥 茨已经在用冻掉了的脚趾的脚板行走。”这里的“冻掉 了的脚趾的脚板行走”的细节描写,让读者直面队员悲 惨的境地,让人不得不为之动容。 8、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课文题为《伟大的悲剧》,所谓“悲剧”表现在哪些方面? (1)失败之悲:“对于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 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你认为这句话说得对不对 呢? (2)作证之悲:“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 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 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的。”
简析内容
伟大的悲剧(最新整理版)ppt课件

疲惫( pí b)èi不堪
毋宁( wú n)ìng角( )逐jué
4
理清故事情节
• 课文写的事件发生在 1912 年,英 国人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 尽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到达 时间为1月18日 ,但却悲哀地发现已经 有人捷足先登,他们仅仅比 挪威 人 阿蒙森迟了一个月 ,于是只好垂头丧 气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 死去。
10
2、“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 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国旗怎么会“耀武扬威”“洋洋得意”? 这里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情?
• 这是拟人手法。 • 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飘扬的挪威
国旗就是他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在耀 武扬威、洋洋得意。
11
3、“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他 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 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完成这一最冷酷 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 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 的”。
联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楼”是什 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 指斯科特临死前回忆的美好的往事和 他对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
• 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却是根本无法实 现的。这样比喻更加突出了悲剧效果 给人心灵的冲击。
13
5、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 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 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这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 斯科特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心灵经受了 考验,变得无比高尚。
• 这句话是主旨句,起点题作用。
14
6、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 怎样的优秀品质?哪里可以体现?
1. 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 2. 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 3. 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为了保护同伴勇于
《伟大的悲剧》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用几句话概括故事情节
1912年,英国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尽却又满 怀希望地到达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挪威的阿蒙森已经捷 足先登,只好沮丧地踏上归途,在恶劣的气候下一个个悲 壮地死去。
(挪威队) 阿蒙森
登陆南极 顺利回师 毫发无伤
1910年6月
(英国队) 斯科特
南极
全军覆没 深埋雪国
探险队成员及身份: 埃文斯——英国海军军士 奥茨———英国皇家禁卫军骑兵上尉 威尔逊——科研博士 斯科特——海军上校 鲍尔斯——身份不明
1.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 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 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 伟大的悲剧。”
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绝不主要是事业的成 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认为 给斯科特作传会更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
南极气候: 科学家曾测得-88.3。C的平均最低气温。 (酷寒) 世上风力最大风暴最多的,每年约有2/3的时间刮大风。有过每秒 92.5米的风速。(烈风)
气候恶劣的南极,吸引了一批批勇敢的探险家。1911年底, 两批探险家在南极展开了一场富于戏剧性又令人心酸的角逐,他 们是:
挪威 阿蒙森 英国 斯科特
“悲”在斯科特一行虽经努力却没有成为第一批到达南极 的人,“悲”在返回途中他们全部被冰雪吞噬。
“伟大”在斯科特等人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并牺 牲,但却显示了人类团结协作、坚忍不拔、勇于探索的崇高品 质。
品味语句含义:
1. “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 者什么也不是。”作者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作者借此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第22课《伟大的悲剧》课件(共24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整体感知
1.说说斯科特探险队的主要人物及其身份。
斯科特——英国海军上校 鲍尔斯——身份不明(未介绍) 威尔逊——博士,负责科学研究 埃文斯——英国海军军士 奥茨——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
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3):满怀希望回南极,垂头丧气踏归途。 第二部分(4~13):不惧严寒顶风雪,疲惫不堪全军亡。 第三部分(14~16):英雄牺牲后,受到世人的敬仰。
第六单元
22 伟大的悲剧
茨威格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传记文学的特点,积累“拽”“凛冽”“姗姗 来迟”“海市蜃楼”等常考字词。
2.学习浏览的阅读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概括内容要 点,厘清故事情节
3.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伟大的悲剧”的含义。
4.学习课文所表现的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以及人类探求未 知的科学精神,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 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 的悲剧。
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不是事业成功者的辉煌 功绩,而是许多历史事件给人的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悲剧往 往拥有巨大的震撼力量,茨威格认为给斯科特等人作传更有意 义,更能带给人们长久的思考。
到达南极(1-3)走向悲剧
勇敢
伟 大
探索 ,
的
返程遇难(4-13)经历悲剧
坚毅
悲
执着,
剧
诚信
安葬悼念(14-16)悼念悲剧
坦荡
“变得不安起来……” “紧紧盯着无垠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 “他们的心在战栗” “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 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 者什么也不是” “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 “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第22课《伟大的悲剧》(课件)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三人等待死神来临;斯科特写信,并坚持 写日记直到离世
一支探险队出发寻找他们
斯科特等人的尸体被发现
整体感知,梳理情节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时间、地点、人物等重要信息, 关注每段的首句,理清文章脉络。
一句话概括:斯科特探险队五人,精疲力尽又满怀希望地奔向 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 途,由于遇到恶劣的天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
思考:为什么是“骄傲地”等待? ——他们勇敢地直面死亡,没有任何哀叹,他们甘愿为了自己喜 爱的探险事业牺牲生命,这是他们最大的光荣,最骄做的事情。表达 出作者由衷地赞美、敬佩之情。
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精神
朗读第13段: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 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 坚决地画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 的遗孀”。
统编版 · 语文 · 七年级(下)
伟大的悲剧
第1课时
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小说家、 传记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 卒于巴西佩特罗波利斯。他创作的传记不拘泥于史实 ,着重表现人物性格。代表作:中短篇小说集《最初 的经历》《马来狂人》等,传记作品有《人类的群星 闪耀时》《三位大师》等,还有戏剧作品《耶雷米亚 》等。
写作背景
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在斯 科特等人行进的途中,挪威人阿蒙森率领另外一支探险队也向南极 进发。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 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 晚了近五个星期。最后,阿蒙森队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 在南极点上。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2课《伟大的悲剧》知识梳理及练习课件(共47张PPT)

目录
01 名师导学 02 名师导读 03 名师导练 04 课外技法专练
名师导学
如何运用细节描写表达感情 (1)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 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 语文要素 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2)运用细节描写表达感情:在叙述一件事的过程中, 详细刻画体现感情色彩的细节,可以从人物语言、神态 变化、动作描写入手,也可以描写内心世界。
最后三个羸弱的人爬进各自的睡袋, 等待死亡的到来 ④__勇__于__探__索__的__科__学__精__神__________________
⑤__与__大__自__然__搏__斗__,__无__畏__死__亡__的__牺__牲__精__神____
人类团结协作,坚忍不拔的崇高精神
名师导练
基础训练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文中最令你感动的是哪个人物?说说感动你的理由,并仿照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的形式,为他写一段颁奖词。 人物:___斯__科__特____ 理由:___他__坚_持__到__了__最__后_一__刻__,__即__使__死_亡__与__恐__惧__把_他__包__围__,__他_也__没____ _有__放__弃__希_望__。__在__令__人_心__痛__的__结__局__面_前__,__他__始__终_没__有__向__世__界__哀_叹__过__一____ _声__自__己__遭_遇__的__种__种__苦_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颁奖词:__集__伟_大__与__悲__剧__于_一__身__,__在__距__离_胜__利__只__有__一_步__之__遥__时__,_他_____ _失__败__了__,_这__一__次__失__败_让__他__跌__倒__再__也_爬__不__起__来__,_但__他__始__终__坚__持_,__在__生____ _命__的__尽__头_与__命__运__做__着_殊__死__抗__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伟大的悲剧》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伟大的悲剧》课文原文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启程,出发得比平时更早,为的是能早一点看到无比美丽的秘密。
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了出来。
到中午,这五个坚持不懈的人已走了14公里。
他们热情高涨地行走在荒无人迹的白色雪原上,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作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
可是突然之间,伙伴之一的鲍尔斯变得不安起来。
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无垠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
他不敢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可能已经有人在这里树立了一个路标。
但现在其他的人也都可怕地想到了这一点。
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孙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
其实,他们心中早已明白: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了。
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
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
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
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
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
“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
”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
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
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
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
第22课《伟大的悲剧》课件(共28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自学指导三(1分钟)
一、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 给人看。”斯科特探险队南极之旅的悲剧体现在 哪几个方面? 二、斯科特一行的南极之旅是个悲剧,但却给人 以震撼的力量,它也是伟大的。“伟大”体现在 哪里? 三、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自学检测三(7分钟)
一、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斯科特探险队南极之旅的悲剧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2月26日,星期三
现在是夜间,冷极了。我们双脚冰 凉地出发了,因为白天穿的鞋袜根本没 有晾干。我们谨慎地消耗着食粮,但我 们的食物还应当再多一点才够用。我巴 望着下一个补给站,现在离我们只有50 英里。到了那里,我们就能够带足补给, 继续前边的路程了。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分钟)
1、通读全文,积累生字词。 2、依据时间线索,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理解“伟大的悲剧”的含义,学习斯科特等人 的优秀品质。 4、理解重点句子,领会文章的悲壮美。
离下一个贮 暴风雪异常凶猛,无法离开帐篷
藏点20公里
帐篷里
等待死神来临并写书信
基地
探险队出发寻找他们
帐篷里
发现三人的尸体并垒石墓
2、用简洁的话概括全文内容。
1912
年, 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 精疲
力尽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
已经有人捷足先登 ,只好 踏上归途 ,最后 __在__返__回__途__中__一__个__个__悲__壮__地__死__去_____。
奥茨直面死神不拖累探险同伴的精神 是一种大无畏的英雄精神。
4、对于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 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意思 是什么?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 失败之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 但事实上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理由 是,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转,本 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第一个到达者拥 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的 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雄之所以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 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
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 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 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我们所能尽
力做到的是记住他们的名字。
——里根
-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 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 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
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 的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 • 因为他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信,能勇
敢地承认自己的失败。
• 正因为这一行为,他的人格才显得无比 高尚,也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
4、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 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 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 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联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楼”是什 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
本文共写了五个人物,他们的姓 名和身份分别是:
1. 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英国海 军上校
2. 鲍尔斯—? 3. 威尔逊—博士,负责科学研究 4. 埃文斯—英国海军军士 5. 劳伦斯·奥茨—英国皇家禁卫军
的骑兵上尉 -
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 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 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着 悲壮的一幕?
• 指斯科特临死前回忆的美好的往事和 他对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
• 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却是根本无法实 现的。这样比喻更加突出了悲剧效果 给人心灵的冲击。
-
5、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 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 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这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一向以来,我们的记忆中便只容得下成功 者,有人说,历史是为他们而写的,纵然偶尔 有几个特例,如项羽、李自成,也是因为他们 曾经威风八面、风光无限过。中国有句古语叫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说的就是我们这种劣 根性。……其实这也不怪大家,这个社会是现 实的,我们必须直面生活,脑袋里要装的东西 太多了,能记住成功者已属不易,哪有空暇去 关心失败者? ……可毕竟,还是有人和我们 不一样的,比如茨威格。
从飞机上俯视南极
-
雪地上留下了考察队的车痕, 远处是一望无际的冰川和大海
-
深不见底的冰窟 -
-
海中冰山
-
南极冰山
-
南极洲上的巨大冰山
-
南极考察站
-
中国南极长- 城考察站
-
南极站的阿蒙森- -斯科特纪念碑
正在融化的南极大陆
-
最后送给大家三句话结束本课:
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 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赵延《天上有星光》 -
❖作者简介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出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游历。在法 国结识罗曼·罗兰等人。第一次世界大战 其间从事反战活动,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 者。1928年,结识高尔基。1938年,流 亡英国,加入英国国籍。他的主要成就体 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方面。作品有《三位 大师》。
毋宁( wú n)ìng角( - )逐jué
理清故事情节
• 课文写的事件发生在 1912 年,英 国人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 尽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到达 时间为1月18日 ,但却悲哀地发现已经 有人捷足先登,他们仅仅比挪威人 阿蒙森迟了一个月 ,于是只好垂头丧 气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 死去。
-
2、“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 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国旗怎么会“耀武扬威”“洋洋得意”? 这里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情?
• 这是拟人手法。 • 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飘扬的挪威
国旗就是他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在耀 武扬威、洋洋得意。
-
3、“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他 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 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完成这一最冷酷 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 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 的”。
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小,还有他 的祖国和人民。
-
-
南极的五大世界之最
⑴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大陆年均气温为零下25 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89.2度。 ⑵世界上冰雪贮量最多的大陆。冰盖面积达 2700万立方公里,贮藏了世界总冰量的90%, 相当于世界总淡水量的72%。 ⑶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内陆高原的年降水量不 足50毫米,南极点的年降水量不到3毫米。 ⑷世界上风速最大、风暴最频繁的大陆。年均风 速为每秒17~18米,最大风速达每秒80~100 米。 ⑸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陆。平均海拔2000米, 是其他大陆平均海拔的3-倍。
每个人注定都要经历一番失败的煎熬和痛 苦。但只要经历,即使是失败的,也从不会 是无益的。
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打倒。
-
-
• 茨威格(奥地利)
-
读准字音
拽(zhuà)i 无垠( )yín 癫( diān)狂 凛冽( l)ǐn liè
吞 步履( 遗孀(
x)iāo shí )lǚ
s)huāng
毛骨悚(sǒn)g然 怏怏( )yà不n乐g 姗姗( shā)n来迟 忧心忡忡( c)hōng 疲惫( pí b)èi不堪
• 斯科特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心灵经受了 考验,变得无比高尚。
• 这句话是主旨句,起点题作用。
-
6、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 怎样的优秀品质?哪里可以体现?
1. 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 2. 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 3. 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为了保护同伴勇于
献出自己的生命。 4. 无私的爱。在生命的最后一息心中惦记的
在一切时代都是 最伟大的悲剧。
——茨威格
-
合作探究
1、文中说“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 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 是”。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 表达了斯科特失败后极度沮丧、悲哀的 心情。
• 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 说明作者不同意这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