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城市建设规划思考

合集下载

关于提升唐山城市建设品位和形象的思考及建议

关于提升唐山城市建设品位和形象的思考及建议
形成 统一 协调发 展 的新格 局 。 已谋 划 的唐丰快 速路 要抓 紧 城市 是以 经济 社会 发展 的重要 载体 , 是现 代化 水平 的 启 动建 设 , 中心 区与其 它外 三 区的快 速 路应抓 紧规 划 , 适 重要标志。 加强城市建设, 提升城市品位形象和现代化水 时启动。 同时配套改造拓宽城市外环路, 形成高效城市路 平 , 落实 科学 发展 观 , 建 和谐 社会 的重 要 内容 ;是 优 网。 是 构 化 发展发 展 环境 , 造唐 山城 市 品牌的 必然 要求 ;是坚 持 打 3 实施 中心 区 旧城 改造 。 、 近几 年来 , 我市在城 市绿化 、
备类 建筑 年 限都 比较 短 、 比较新 , 各种 基础 设 施尤 其是 城 实 加快城 市 改造建 设步 伐。 这是 尽快 提升唐 山城市 建设 品 市地下基 础设施 比较完善 , 市供水 、 热 、 气普 及率一 位和形象的必然选择。 城 供 供 三是强化经营城市的理念。 充分运 直处 于全 国同等 城市 前列 , 也是 我们 城市 建设 中一直 引 用市场机制 , 这 强化资本运作, 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城市建
维普资讯
经济沙龙 ・J  ̄i h ln i a g n S o
关于提升唐山城市建设 品位和形象的思考及建议
◎ 孙友树
发 展 中 , 们应 该在 保持 经 济持 续快 速增 长 的同 时 , 我 坚持
把城市建设特别是提升唐山城市品位和形象作为一件事关
经 济社 会发 展全局 和 人民群 众切 身利 益的大 事来抓 , 照 按 近 年来 , 市 国 民经 济一 直保 持 了持 续 陕速 发展 的 良 省 委对唐 山提 出的要在 冀东城 市群建 设 中发挥 龙头 作用的 我
好态势, D 、 G P 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走在全省最 要 求 , 一步 加快 建 设现 代化 沿 海大城 市 步伐 , 力打 造 进 努 前列 , 成绩令全市人民振奋。 但在经济 陕速发展的同时 , 城 魅 力唐 山。 出如 下建议 : 提 市建 设发 展滞 后的 问题 日益突 现 , 建设现 代化 沿海 大城 与 1 进一 步 更新城 市建设 的理 念 。 、 一是 强化 科学 的城市 市的 目标和人民群众的愿望还有不小的差距。 加快城市的 规 划 理念 。 划 是城 市建 设 的龙 头。 充分借 鉴 国 内外城 规 要 建设步伐 , 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形象和现代化水平 , 是我 市建设的成功经验, 坚持高水平、 大手笔 , 瞄准国际水准 , 们在 “ 十一五” 间要着力解 决的重要 课题 。 期 突出 唐山城 市特 色和文 化 , 一步 完善和 修编 唐山城 市发 进

对唐山城市形态与可持续发展

对唐山城市形态与可持续发展

对唐山城市形态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摘要:1976年唐山发生了举世震惊的强烈地震,地震使整个唐山夷为平地,改变了城市自发形成的状态,震后的规划对唐山的城市布局结构进行了重大有效的调整,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形态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建造城市的热点研究对象。

本文结合唐山的实际情况,从中找到适合唐山市发展再利用的城市化规划方向,建设适合唐山形态的可持续发展的方法,特别是城市形态方面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优秀城市。

关键词:城市形态可持续发展城市化规划设计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唐山大地震,整座城市被夷为平地,虽然已经过去三分之一个世纪了,但这座被誉为凤凰之城的城市和她的传奇经历,却始终是世界关注的焦点。

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震后的新兴城市非常需要重新思考城市形态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城市形态定位与可持续发展1.1有关城市形态城市形态作为一门跨学科课题,与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有紧密联系。

美国的建筑理论家凯文·林奇说:“城市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故事,一个反映人群关系的图示。

”[1]这样一个巨大又充满矛盾的故事远不是城市的主导群体所能完成的,因为拥有巨大影响力的主导群体都是典型的单一目标者,他们的目标一般是提高利润,解决排水问题或交通问题,提高城市功能上的效率。

城市形态主要包括城市区域内城市布局形式、城市用地外部几何形态、城市内各部分功能地域分异格局以及城市建筑空间组织和面貌等。

城市形态是城市集聚地产生、成长、形式、结构、功能和发展的综合反映。

1.2有关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保护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协调一致,让子孙后代能够享受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资源环境。

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城市产业优化的思考与建议——以唐山市为例

城市产业优化的思考与建议——以唐山市为例

城市产业优化的思考与建议——以唐山市为例城市产业优化的思考与建议——以唐山市为例摘要本论文叙述了唐山市的产业特点以及产业发展情况,同时还指出该市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急切需要城市产业的提升和优化。

结合当前的热点理论——智慧城市,使唐山市的产业优化得以顺利进行,并基于智慧城市的角度,着重研究唐山市在产业优化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ndustri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angshan, also pointed out that the city industry development problems, are desperately in need of urban industry upgrade and optimization. Combining with the current hot spots - intelligent city, to run the tangshan industrial optimization, and based on the viewpoint of wisdom city, this paper studies tangshan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optimization problems which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关键词:产业优化;智慧城市;变革;创新1.绪论1.1.研究背景“智慧城市”是近几年比较热门的理论,各城市、高校和单位都希望能更好的运用智慧城市理论,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北京、深圳、南京、上海、重庆等城市都出台了“智慧城市”的发展战略,努力争夺先发优势。

同时智慧城已然成为了未来几年城市规划和设计的重要目标,所以在现阶段对智慧城市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唐山市规划背景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精选资料】

唐山市规划背景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精选资料】

唐山市规划背景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1.1规划背景唐山是震后崛起的新型城市,城市功能分区明确,市政设施配套,环境清新优美,现代化水平较高。

城市自来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污水集中处理率、供热普及率分别达到 100% 、99.8% 、99.7% 和100% ,均居全国同等城市领先水平。

1990 年唐山在全国第一个荣获联合国“人居荣誉奖”, 2004 年获得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唐山交通四通八达。

与北京联合建设的唐山港京唐港区,已与国内外130 多个港口实现通航,跻身全国港口10 强;唐山港曹妃甸港区深水码头已全面开工建设,进展很快,已经到达年吞吐能力3亿吨以上,京哈、京秦、大秦三条干线铁路和京榆、唐秦、京唐三条国道穿境而过,京沈(唐山段)、唐津、唐港、唐曹,承唐,沿海,迁曹等多在建高速公路交织成网,环城立体互交,构成了非常便捷的现代化交通网络。

现在唐山国际机场也正在建设之中,唐山现在的交通更加便捷,更加人性化。

唐山2008年起,以“四大功能区”建设(曹妃甸国际生态城、凤凰新城、南湖生态城、空港城)为重点的现代化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格局已经形成。

唐山曹妃甸国际生态城(唐山与瑞典意大利荷兰新加坡等合作,全国只有上海浦东中英生态城,天津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可以与之相媲美)到2020年,将累计投资一万亿元,建成一座120万人的世界一流的生态城市、港口城市、示范性城市、国际性城市和环渤海中心大都市。

这座由智慧的唐山人民建设起来的国际生态大都市,回答了未来100年甚至200年后世界城市发展的方向。

2008年已经开始实施路、水、电、讯等配套设施工程,2009年完成新城造地15平方公里,完成投资207亿元,2010年将投资300亿元进行建设,滨海大道、曹妃甸行政中心、高档住宅区、各种星级酒店和高规格的体育场馆等大批重点项目约50多个(3000亿元)已经加紧启动和开工;凤凰新城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是具有商务中心、文化中心、金融中心、总部基地等功能的现代化标志性新城区。

《2024年唐山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范文

《2024年唐山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范文

《唐山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篇一一、引言唐山,作为中国的重要工业城市,其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水平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唐山面临着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

在此背景下,创新型城市建设成为唐山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旨在探讨唐山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发展策略,以期为唐山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唐山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现状1.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唐山市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型城市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鼓励科技创新、支持产业发展、加强人才引进等。

同时,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2. 科技创新:唐山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特别是在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

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在唐山落户,为城市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3. 产业升级:唐山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加快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同时,新兴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逐渐成为唐山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三、唐山创新型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1. 人才短缺:随着城市的发展,唐山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然而,当前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尚不完善,制约了城市创新发展的步伐。

2. 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尽管唐山在产业升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传统产业比重仍然较大,产业结构调整压力较大。

3. 创新氛围不浓:相比一些先进城市,唐山的创新氛围还有待提高。

市民的创新意识、企业的创新精神等方面仍有待加强。

四、唐山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策略建议1.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通过优化人才政策,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来唐山工作和生活。

同时,加强本地人才培养,为城市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2.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

同时,积极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3. 营造创新氛围:加强创新文化建设,提高市民的创新意识。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就《唐山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就《唐山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就《唐山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布日期】2021.11.10•【字号】•【施行日期】2021.11.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正文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就《唐山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四五”规划纲要部署要求,全面实施城市更新工作,我局牵头起草了《唐山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公众可在2021年11月24日前,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意见:一、通过电子邮件将意见发送至:tscsgx2021 ,邮件主题请注明“唐山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二、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寄至:唐山市路北区北新东道31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建设处,并请在信封上注明“唐山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字样。

三、将有关意见传真至:************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1年11月10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工作机制第三章规划编制第四章单元评审第五章项目实施第六章资金筹措第七章支持政策第八章附则唐山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城市更新活动,传承历史文脉,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功能布局,改善人居环境,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北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2021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并结合《唐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及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中心城区(包括路北区、路南区、开平区、丰南区、高新区5个区城区)和曹妃甸区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城市更新,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市更新,主要是指对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进行可持续改善的建设活动。

唐山城市规划评析

唐山城市规划评析

唐山城市规划评析城市规划0502 杨郑鑫050120219摘要:唐山是我国近代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改变了城市自发形成的状态,震后的规划对唐山的城市布局结构进行了重大有效的调整,有效解决了城市发展存在的种种问题,为唐山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区域系统整体综合动态Abstract:Tangshan is an industrial city developed in neoteric China .An earthquake in 1976 had changed the city's spontaneously formed state.After the earthquake in Tangshan the new city’s planning had adjusted the structure of the city , solved the previous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and had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area.Key words: region system whole integrated dynamic城市沿革及定位的新兴煤矿城市,后来又发展了陶瓷、发电、冶金、建材、机车车辆等工业。

随着煤矿、铁路和工厂的建设,人口逐渐增加,商业日趋繁盛,发展成为一座地方性工业城市。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了里氏7.8级的大地震,震中位于唐山市区的路南区。

震后的规划对唐山的城市布局结构进行了重大有效的调整。

其规划从以下几方面加以体现。

一区域的观点唐山地震后,出现了两种观点:其一,异地建设,就是放弃原有的城市。

其二,原地建设。

就是立足唐山,以唐山市区为基础进行建设。

规划最终选择了后者,将中心区撤离处于地震带的路南区,向北发展。

对你生活的城市谈一谈你对该城市的城市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对你生活的城市谈一谈你对该城市的城市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对你生活的城市谈一谈你对该城市的城市管理的思考与建议唐山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工业城市,素有“北方瓷都”之称,中国评剧的发源地,同时也是河北省中心城市之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唐山在城市管理方面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交通管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唐山交通拥堵的问题也愈发严重,为了改善交通状况,我建议:1、优化公交路线,提高公交车的覆盖率和运行效率,方便市民出行。

2、加大对违规听出的处罚力度,闺房停车秩序。

3、建设更多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鼓励市民绿色出行。

二、城市规划与布局唐山存在部分老城区规划滞后,新城区发展无序的问题。

例如老城区中部分道路狭窄,交通堵塞严重;而新城区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规划,部分地区出现“鬼城”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我建议:1、加强城市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同时加大对违法建筑的打击力度。

2、加强城市功能分区,避免商业区、居住区和工业区的混杂布局,降低城市管理的难度。

3.注重城市绿化和景观建设,提高城市宜居性和美感。

4、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和管理,避免地面塌陷等问题的发生。

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城市管理的重点,唐山虽然在这一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空气质量、水体污染等问题依然存在。

例如部分地区的钢铁、焦化等企业排放不达标,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对此,我建议:1、加强环保法规的执行力度,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同时加大对生态保护的力度,实现城市绿色发展。

2、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治理,加大对高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严格控制污染排放物。

3、加强水污染治理,完善污水处理设施,保障市民的饮用水安全。

4、推广环保知识和理念,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四、公共设施公共设施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使命的生活质量。

当前本市在这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地区占道经营、噪音扰民等。

此外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也是一大问题,如部分老旧小区物业服务缺失等等,因此我建议:1、加强城市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山市城市建设的规划思考
摘要:城市规划应正确把握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改善人民居住环境,建设宜居城市。

如何把唐山打造建设成为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市,最大化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唐山市城市规划工作者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本文从城市功能、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管理等方面提出城市建设的规划思考。

关键词:管理城市规划
唐山作为“河北省经济中心城市,环渤海地区以能源原材料工业和新兴工业为主的制造业基地”,在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唐经济区中将占有重要一极。

随着我国曹妃甸工业区建设的全面推进,唐山市作为河北省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沿海经济主战场的格局已经形成。

城市发展中,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城市的主体是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是人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应正确把握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改善人民居住环境,建设宜居城市,如何把唐山打造建设成为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市,最大化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城市规划工作者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1 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宜居城市
“十二五”期间,以承办2016世界园艺博览会为契机,唐山应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现代化城市。

其中,按照健全服务功能、统筹产业发展的原则,全面加快南湖生态城、唐山湾国际生态城、凤凰新城、空港城及环城水系等重点区域开发建设,提高区域综合承载力。

1.1交通载体建设
目前我市道路交通存在诸多问题:路网没有形成完整系统,断头路多,交通不畅,急需改善;部分道路宽度不够,机非混行,交通混乱、堵塞;城市社会停车场严重缺乏;未形成分流过境交通环线;支路少,不连通,未形成有效微循环;组团间交通联系少。

为解决城市交通压力,使城市建康持续发展,可采取以下规划措施:一是充分利用、改善现有道路,提高现有道路通行能力,重视新路规划建设,完善城市道路系统,形成多层次、多功能、多平面的城市综合道路网络系统;二是城市道路交通应坚持优先发展公交为主的方针,引导和适量发展私人小轿车,限制城市摩托车发展;三是结合建设项目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地下人行过街通道,缓解行人与机动车矛盾;四是形成城市内部交通与外部交通相衔接,使城市出入口交通畅通,货流运输快速便捷。

1.2 公共配套设施建设
从与城市和地区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衔接、满足不同层次居民需求的角度,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构建布局合理、配置完善、服务高效的公共配套设施。

结合实际,完善北部区域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全市市级图书馆建设,以及医疗卫生公共设施建设。

通过按人口和服务半径的划分模式来确定市级公共设施规模。

并对公共配套设施进行合理分级。

由于学校为社区邻里较为合理并有效运用公共设施的投资,凤凰新城将整合邻里与小学学区、社区与中学学区,形成以小学为邻里中心、以中学为社区中心的社会服务体系。

1.3 住宅开发建设形态规划
我市凤凰新城规划区别于老城区,在传统意义上的居住区、小区、组团的基础上,引入了街区(block)概念。

每个街区的用地规模大体在1公顷左右,规划居住人口约200户、600余人(此规模可增强居住者的安全感和友邻亲近感),3至4个街区组成1个社区,若干个社区形成1个住宅区。

街区的建设形态采用邻里围合式布局,南北两侧规划住宅楼,采光不利的东西两侧可规划商业及附属建筑进行围合。

加强与周边地块和城市空间的外部联系,注重街道空间的品质控制,在沿城市副道一侧设置商业步行系统,使用环境艺术设计的手法,形成连续的街道特色和休闲活动空间。

2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1 创意产业的兴起
创意产业不仅是一种崭新理念,更是经济生活的一种崭新方式,其发展规模和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综合竞争力高
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发展我市创意产业,拓展相关产业发展空间,迫在眉睫。

以陶瓷及汽车文化产业为领头羊,我市的创意产业开始兴起。

具有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高整合性的创意产业,对于陶瓷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表现在陶瓷这个“节点”上,打破二、三产业的原有界限,通过“越界”,促成不同资产和资源的重组与合作,实现创意化、高端化、增值服务化,培育提升陶瓷产业融合三产的新的增长点,构建城市经济和产业融合发展的崭新平台,形成体验型、
休闲型、知识型、精神型新的陶瓷产业增长摸式。

2.2 旧城改造
旧城改造是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土地利用集约化的重要途径,是激发城市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手段,是集开发、修复、保护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建设。

唐山市应找到适当的平“平衡点”切入,使旧城改造既达到改变城市环境,改善人民居住条件的目的,又解决开发建设中经济利益与环境该奥之间的巨大矛盾;旧城改造的风格应与城市规划相统一、相协调、政府土地出让时应将旧区改造的风格、基调进行统一的规划、并对建设单位提出要求;以旧治旧、不搞大拆大建,而是在旧房的基础上拆旧建新,同时充分利用旧有条件、设施、环境为新住宅服务,使旧城改造变成花钱少、办事多、见效快的利国利民工程;在旧城改造中对历史文化遗存进行合理保护和适度开发,充分发挥城市文化的强大积聚效应。

3 城市管理
明晰政府的城市管理职能,是改进城市管理体制的基础。

近年来,我市城市管理职能仍然不够清晰。

一些职能部门,对于应该由本部门承担的管理事项,视而不见,敷衍了事,推诿扯皮,导致政府职能“缺位”;一些职能部门,对本来可以由社会力量来办的事,仍然大包大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导致政府职能“越位”。

因此要明确政府的职能,对政府职能该强化的强化,该弱化的弱化,该转化的转化,分清政府、市场、社会的界限,为从根本
上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实现高水平管理城市打下良好的基础。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探索建立政府、市场、社会的良性互动,保障全社会管理城市,是高水平管理城市的必然。

4 措施建议
城市规划的核心是对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安排,这种安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是对资源和资本的调控。

我们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大手笔规划、重点突出、循序渐进的原则,积极转变观念,在城市规划管理方法上进行变革,即由微观项目审批管理向宏观战略调控转变,由感性的经验判断向现代理性和法制转变,更加注重的城市规划公共政策的研究,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来建立良好的空间资源分配准则,不仅有利于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而且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导向,对城市的建设开发活动起着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扈万泰.唐山市城市设计工作的思考[j].规划
师,2000,(3):55-56.
[2]徐文启姚淑芹.解析唐山城市产业经济与区域空间战略架
构的对接[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3,(10):5-6
[3]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3-2020年)专题研究报告[r].18~19,36~48,69~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