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高产高效种植
高产红薯的种植与管理技术

高产红薯的种植与管理技术一、引言红薯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
其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被誉为“地下甜品”。
在红薯种植与管理技术方面,有着许多值得注意的事项。
本文将从红薯的品种选择、土壤准备、育苗管理、定植管理、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品种选择1. 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生长的品种。
2. 优良品种:选择产量高、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的优良品种。
三、土壤准备1. 土壤酸碱度:红薯喜欢中性或微酸性土壤,PH值在5.5-6.5之间。
2. 土壤肥力:应选用肥沃松软的土壤,并进行充分耕翻和深松。
3. 土壤排水性:红薯不耐涝,应选用排水良好的土壤,并进行排水处理。
四、育苗管理1. 繁殖方式:红薯可通过插条繁殖,也可以通过种子繁殖。
2. 种植时间:在北方地区,一般在3月底-4月初进行育苗。
3. 育苗箱选择:选用透气性好、耐腐蚀的育苗箱,尺寸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4. 育苗土壤准备:选用营养丰富、松软透气的育苗土壤。
5. 温度控制:红薯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应控制好育苗箱内的温度。
五、定植管理1. 定植时间:北方地区一般在5月中下旬进行定植。
2. 定植间距:根据品种和土壤条件确定间距,一般为60cm*30cm或70cm*35cm。
3. 定植方式:可采用直插法或平插法两种方式进行定植。
六、施肥管理1. 基础施肥:在土壤准备时施入基础肥料,如有机肥等。
2. 追肥:在生长期适时进行追肥,一般每次施肥量为10-15kg/亩。
3. 施肥方法:可采用沟施、穴施、叶面喷施等方式进行。
七、病虫害防治1. 病害防治:红薯易患炭疽病、晚疫病等病害,应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
2. 虫害防治:红薯主要受到螟虫和吸浆虫的危害,应选用低毒高效的农药进行防治。
八、结语以上就是红薯种植与管理技术的详细介绍。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情况进行具体调整。
红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红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红薯(Ipomoea batatas)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高产、适应性强、营养丰富等特点,因此在红薯的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技术要点,以确保高产稳产。
下面将详细介绍红薯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
一、品种选择红薯品种的选择是决定高产稳产的关键。
应选择产量高、品质好、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
常见的优良品种有红薯系列、北温薯3号、白薯5号等。
根据自己的地区和栽培要求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
二、土壤准备红薯适应性强,可以适应各种土壤条件,但对于土壤的要求较高。
应选择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疏松肥沃的土壤。
在栽培前要进行土壤翻耕,松土松土混掺有机肥料或腐熟的农家肥,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土壤湿润。
三、育苗管理红薯育苗时要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种薯,种薯要处理好,用75%的福香胺津溶液浸种15-20分钟,浸种前用水浸泡6小时,然后拿出晾干,再浸种。
洒种或垫种时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湿度,避免干燥或过湿。
种植密度一般为1.5万株/亩。
四、田间管理1.控制杂草:红薯生长期间要及时除草,保持田间整洁,防止杂草竞争养分水分。
2.拔蔓控蔓:红薯的蔓茎生长非常快,需要及时拔蔓和控制蔓茎长度,促进地下块根的发育。
3.施肥管理:根据红薯生长期的需要进行合理施肥。
在生长初期,可以追施氮、磷、钾等基本肥料,增加根系的营养吸收。
生长中后期,可追施氮肥,提高产量和品质。
4.保持适宜的湿度:红薯对水分的需求较大,尤其是根系生长阶段。
要保持适宜的湿度,避免旱涝和干旱应激。
5.病虫害防治:红薯生长中要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根据不同的病虫害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如用化学药剂喷洒、灌溉疫虫药液等。
五、采收和储存红薯的采收时机一般在地上部枯黄后,根系发育完全的情况下进行。
采收后,要及时晾晒,晾晒后储存。
储存宜选择通风良好、温度和湿度适宜的地方,以减少腐烂。
储存期间要注意防止蛀虫、霉变等。
总结:红薯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包括品种选择、土壤准备、育苗管理、田间管理以及采收和储存。
高产红薯的种植技术

高产红薯的种植技术
高产红薯的种植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壤选择: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进行种植。
红薯对酸性土壤要求低,pH值在5.0-7.0之间为宜。
2. 种薯选择:选择优质、无病虫害的种薯进行种植。
种薯应保持完整,无破损。
可以选择品质优良、适应力强的品种种植。
3. 播种时间:通常在春季或秋季进行红薯的种植。
春季种植一般选择气温稳定在15℃以上的时候进行,秋季种植一般在霜前40-50天进行。
4. 排水系统:若种植区域排水不良,需进行排水处理,以免水分积聚导致薯块腐烂。
5. 施肥管理:红薯对养分要求较高,可以在种植前进行土壤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合理施肥。
通常在种植前进行基础施肥,生长期间进行追肥,以保证植株的养分需求。
6. 灌溉管理: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但避免过度浸水。
要注意在生长期间的干旱和高温天气,及时进行灌溉。
7.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视,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常见的红薯病害有黑斑病、叶斑病等,常见的虫害有象甲、潜叶甲等。
8. 採收和储存:根据品种和栽培习惯,待红薯地上部枯萎后,採收薯块。
採收后需进行处理,清除表面泥土,晾晒后储存。
储存条件要求通风干燥、防虫害。
以上是高产红薯的种植技术的一些基本要点,种植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红薯高效栽培技术

红薯高效栽培技术红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种植和消费。
为了提高红薯的产量和质量,农民朋友需要采用一些高效的栽培技术。
下面将介绍一些红薯高效栽培技术。
一、良种选择良种是高产高效栽培的基础。
农民应该选择产量高、抗逆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良品种。
一些常见的红薯品种有麻红薯、肖麻红薯、紫薯红薯等,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
二、适宜的土壤选择红薯喜欢温暖、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
选择地势较高、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地进行种植。
如果遇到丘陵山区,应选择适合种植红薯的山坡地。
同时,红薯对土壤pH值有一定的要求,最适宜的pH值为5.5-6.5,偏酸性土壤的红薯生长更好。
三、合理的施肥红薯的生长需要一定的养分供应,因此,合理的施肥是关键。
红薯的肥料需求量比较大,尤其是对钾的需求较高。
适宜的肥料配比为化肥+有机肥。
在红薯的生长季节,可以采用基肥、追肥和补充肥料的方式进行施肥。
施肥应根据土壤肥力和红薯需求确定具体的施肥量和施肥时机。
四、合理的密植编造红薯植间距,步步策高,能够有效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通常红薯的植株密度为2.5-3.3万株/亩。
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和品种特性,农民可以适当调整植株间距,以达到高产的目的。
五、科学管理红薯栽培过程中,合理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在红薯的早期生长阶段,要注意防止早疫病、晚疫病、白粉病等病害的发生。
可以采用药浴种薯、消毒苗床等方式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同时,红薯的排水和灌溉也要得当,避免过多或缺水对红薯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另外,要注意及时除草、追肥和修剪等管理措施,以保证红薯的生长和发育。
六、适时的采收农民在采收红薯时要选择适时的时间。
通常可根据红薯竖枝结束、蔓蔓薯蔓长势不再生长、叶片枯萎黄烂以及地下块根开始老化的时机来进行采收。
此时的红薯产量最高,品质最好。
总之,红薯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红薯的产量和质量。
农民朋友在种植红薯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和需求,灵活运用相关技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红薯重茬高产栽培技术

红薯重茬高产栽培技术嘿,咱来说说红薯重茬高产栽培技术哈。
首先得选好品种,这就好比打仗选好兵器一样重要。
我邻居老王,去年选了个抗病虫害能力强的红薯品种,那产量蹭蹭往上涨。
他说就像选对了得力助手,干活都更带劲了。
所以啊,咱得根据自己土地的情况,选合适的品种,这是高产的第一步。
土壤改良也不能马虎。
你得把土壤当成宝贝,好好呵护它。
就像给房子装修一样,得把基础打好。
比如说,可以多施一些有机肥,增加土壤的肥力。
我有个亲戚,他每年都在地里施足量的农家肥,那土壤肥沃得哟,种出来的红薯又大又甜。
这就说明,土壤好了,红薯才能长得好。
合理施肥就像给红薯“开小灶”,让它吃得饱饱的,有力气长大。
不能一股脑儿地乱施肥,得有讲究。
要氮磷钾配合着用,就像搭配营养套餐一样。
我认识一个种植大户,他按照红薯的生长阶段施肥,苗期多施氮肥,让苗长得壮实;后期多施钾肥,红薯结得又多又大。
你看,这施肥学问大着呢。
浇水也有窍门哦。
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要像照顾小孩子一样细心。
太干了,红薯会口渴;太湿了,又会“淹死”。
有一次我去田里,看到老张在给红薯浇水,他说要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湿度来浇,把握好这个度,红薯才能长得好。
就像人喝水一样,适量才健康。
防治病虫害可是个大工程。
这就像和敌人打仗,得时刻警惕着。
一旦发现病虫害,就得赶紧采取措施,不能让它们得逞。
我记得有一年,村里的红薯遭了虫害,好多人都慌了神。
后来大家请教了专家,及时喷药防治,才保住了收成。
所以啊,平时要多观察,早发现早治疗。
轮作也很关键哦。
不能总在一块地上种红薯,要让土地也休息休息,就像人工作累了要休息一样。
可以和其他作物轮作,比如玉米、大豆啥的。
我家有块地,以前年年种红薯,产量越来越低。
后来听了专家的建议,和玉米轮作了一年,再种红薯的时候,产量明显提高了。
这就是轮作的好处。
合理密植也不能忽视。
要给红薯留够生长空间,又不能太稀疏浪费土地。
就像排队一样,要站得整齐又不拥挤。
有个种植新手,一开始种得太密了,结果红薯长得都不大。
红薯高产栽培5措施

2023-11-06contents •选地整地•良种选择•施肥技术•栽插技术•管理技术目录01选地整地土壤酸碱度红薯适应的土壤酸碱度范围较广,但最适宜的pH值范围为6.0-7.5,过酸或过碱的土壤都会对红薯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土壤质地选择土壤质地疏松、透气性好、排水性好的砂质土壤,有利于红薯的生长和发育。
土壤肥力选择有机质丰富、养分全面、肥力均匀的土壤,有利于提高红薯的产量和质量。
选地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深耕细整,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能力,有利于红薯的生长。
整地深耕细整通过起垄可以增加土壤表面积,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能力,有利于红薯的生长和根系的发育。
起垄在整地时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可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红薯的生长和发育。
施基肥02良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和市场需求的高产品种。
适应性选择对红薯主要病害具有抗性的品种。
抗病性选择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商品性好、市场需求大的品种。
优质性选择生长期短、成熟早的品种,有利于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早熟性良种选择的原则红薯品种的特性适应性广,产量高,耐旱、耐瘠薄,抗病性强,适合全国种植。
徐薯18商薯19郑薯20鄂薯10号品质优良,口感香甜,营养价值高,适合鲜食和加工。
早熟性好,产量高,适合北方地区种植。
产量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适合南方地区种植。
03施肥技术红薯需肥特点红薯是需肥较多的作物,其生长发育需要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还需要钙、镁、硼等中微量元素。
红薯的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生长期长,所需养分较多。
红薯对钾肥的需求量最大,氮肥次之,磷肥最少。
有机肥红薯需肥特点与土壤供肥能力相协调,以基肥为主,一般每667平方米施入腐熟的有机肥3000~4000千克。
施肥种类及方法化肥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红薯的需肥规律进行配方施肥,一般每667平方米可施入尿素10~15千克、过磷酸钙25~35千克、硫酸钾25~35千克。
注意事项在红薯生长过程中,如果叶片发黄,说明缺氮,可喷施0.5%的尿素溶液;如果叶片发紫,说明缺磷,可喷施1%的过磷酸钙浸出液;如果叶片发白,说明缺钾,可喷施0.2%的硫酸钾溶液。
红薯亩产500斤的种植方法

红薯亩产500斤的种植方法嘿,你问红薯亩产 500 斤的种植方法啊?这可有不少讲究呢。
先说说选地吧。
红薯喜欢疏松、肥沃的土壤。
可不能找那种硬邦邦的地,不然红薯长不好。
最好是那种之前种过豆类或者玉米的地,这样的地比较有肥力。
然后就是选种啦。
要选那种抗病性强、产量高的红薯品种。
可以去种子店问问,或者问问有经验的农民。
选好种子后,要把它们放在太阳下晒一晒,这样可以杀菌,提高发芽率。
接着开始育苗。
可以用专门的育苗床,也可以在地里挖个小坑。
把种子放在育苗床上或者小坑里,盖上一层土,浇点水。
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也不能太湿了,不然种子会烂掉。
等苗长出来后,就可以移栽了。
移栽的时候要小心,别把苗弄断了。
在地里挖好坑,把苗放进去,填上土,轻轻按一按。
株距和行距要合适,不能太密也不能太疏。
平时养护也很重要哦。
要经常给红薯浇水,但不能浇太多,不然会烂根。
看看土干了就浇点水,保持土壤湿润就行。
还要施肥,可以用一些农家肥或者化肥,但要注意用量,不能太多。
还要及时除草。
草会和红薯抢养分,所以要经常除草,让红薯有足够的养分。
可以用手拔草,也可以用锄头除草。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一个农村亲戚家玩。
他们家种了很多红薯,长得可好了。
我就问他们是怎么种的。
他们就跟我讲了上面这些方法。
他们还说,种红薯要有耐心,不能着急。
要好好照顾它们,它们才会给你回报。
从那以后,我就对红薯的种植方法印象特别深刻。
你要是想种红薯,就按照这些方法来。
肯定能种出亩产500 斤的红薯。
红薯高产栽培技术

红薯高产栽培技术红薯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一种经济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广泛的市场前景,是我国广泛推广的一种作物。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红薯高产栽培技术。
一、品种的选择红薯品种的选择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选择肉厚、色泽鲜艳、口感细腻、产量高、适应性强的品种,如紫沙红薯、沃柑红薯、花红薯等。
在选用种薯时,应选择健壮、无病无虫、生长势旺盛的种薯,不要选用田间长势欠佳的种薯。
二、土壤的准备红薯喜欢温暖、湿润、松软、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
应选择营养丰富、有机质含量高、酸碱适中、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为了提高产量,可以在种植前进行基肥处理,施入适量的有机肥和磷钾肥,这样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为红薯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
三、施肥措施红薯生长期长,因此需要进行多次施肥。
种植前应施入基肥,施肥量一般为每亩肥料600-800公斤左右。
在生长期中应注意控制氮肥的量,以免浸泡在水中的根系呼吸困难导致根系崩溃。
同时应加强磷、钾肥的施用,以提高红薯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块根生长发育。
四、水分管理红薯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因此要注意水分的管理。
如果气温较高,土壤水分蒸发快,应及时进行浇水。
浇水不仅仅是为了保持土壤湿润,还可以加速土壤中养分的溶解和输送,促进红薯的生长。
不过要注意浇水的方法,一般红薯的根系比较肉质,不能过度浇水,以免引起根系崩溃。
五、病虫害管理红薯的病虫害比较多,常见的病虫害有蚜虫、红蜘蛛、旱烟青虫、病毒病等。
这些病虫害都会对红薯的生长产生危害,因此应该定期检查病虫害的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防治措施。
以上就是红薯高产栽培技术的相关介绍。
在实际种植过程中,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品种、准备土壤、施肥措施、水分管理等多种措施,才能得到高产的红薯。
希望这些技术经验对种植红薯的朋友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薯高产高效种植
作者:盘杰青叶乙德陈华
来源:《云南农业》 2020年第11期
盘杰青1,叶乙德1,陈华2
(1.开远市种子管理站,云南开远 661600;2.红河州种子管理站,云南蒙自 661100)
摘要:从红薯培育壮苗、栽前准备、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方面介绍,旨在指导种植户掌握科学的红薯种植技术,从而促进增产增收。
关键词:培育壮苗;栽前准备;田间管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养生保健的需求日益增强,红薯因其香甜软糯、抗氧化防衰老、控“三高”的特殊功效再一次受到人们的青睐,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市场行情也一路走俏。
1培育壮苗
薯苗素质与产量关系很大。
苗壮则薯苗插后发根早、结薯早、抗逆性强、生长快,而老蔓弱苗则发根迟、茎叶生长慢、抗逆性差。
据试验,壮苗与弱苗分别采用相同的栽培技术,不管是在肥力中等田块还是肥力较好的田块中种植,壮苗比弱苗增产均在20%以上。
因此,培育壮苗是取得红薯高产的关键性技术之一。
1.1 做床
培育薯苗的苗床地应选择背风向阳、排灌良好、管理方便的地方,床土要求肥沃、细碎、疏松、无病虫,按1.2 m×20 m的规格整理成床。
1.2 育苗
种植种薯前先在苗床管理上要做好浇水、施肥、催苗、防病防虫等工作,然后按20
cm×20 cm的规格穴植种薯,同时撒施3%辛硫磷颗粒剂防治地下害虫,每亩用量5 kg(每包1 kg)。
播好后及时覆盖地膜,地膜四周拉紧压实后还要在墒面上提土压膜。
1.3 苗期管理
种苗拱膜后破膜放苗。
排种期施肥一般为2次,苗高10 cm、50 cm时各施肥1次,用水溶性复合肥(N︰P2O5︰K2O = 15︰15︰15)30 g对水15 kg浇施。
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病虫害防治,选用幸菌胺吗啉呱、吡虫啉、高效氯氟氢菊酯等农药。
也可选择直接购买茎粗、节短、无病虫害、顶叶平齐、叶片厚绿的嫩壮薯苗进行栽植。
2 栽前准备
2.1 选地
宜选用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壤土。
红薯高产土壤的特点是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养分充足,通气性强。
2.2 整地
提前深耕整地、细碎土垡有利于作物根系下扎、杀灭病菌及虫卵、增强作物抗逆性,为高
产打基础。
在干旱的情况下提前整地还有利于提高土壤墒情。
若农家肥充足,可在整地时就翻
犁于土壤中,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化肥利用率。
2.3 起畦
起畦种植既有利于雨季排水,还有利于有机物质分解,并且能使白天吸热快,提高地温,
夜间散热快,增大昼夜温差,利于红薯生长和根系积累养分。
起畦时应尽量做到畦沟窄深,无“硬心”等。
畦距一般1~1.2 m(包括畦沟),畦高0.3~0.5 m,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东西走向,以便使红薯接收到更好的光照,提高光能利用率。
2.4 科学施肥
起畦后把肥料均匀地撒施于畦面上,撒后用锄头提土盖肥。
施肥量可参照配比:土壤肥力
中等以上耕地:亩施尿素10~30 kg(N:12~14 kg)、普钙30~50 kg(P2O5:4.0~6.5 kg)、硫酸钾30~40 kg(K2O:20~25 kg);土壤肥力一般的耕地:亩施尿素30~45 kg(N:14~21 kg)、普钙35~55 kg(P2O5:4.6~7 kg)、硫酸钾40~50 kg(K2O:20~25 kg);土壤肥力一般的耕地:亩施尿素30~45 kg (N:14~21 kg)、普钙25~30 kg。
所有肥料一次性施足,中途不再施肥,省工省时。
2.5 覆盖地膜
施肥后选用1.5 m宽的地膜盖畦,注意要覆盖整个畦墒,地膜边缘一定要拉到畦沟处提土
盖严压实。
如若需要喷施除草剂或微生物菌剂等,在地膜覆盖之前就要做完。
畦面上也要提土
压膜,防止风吹破膜,提土间隔为20 cm。
3 种植
3.1 选用顶端壮苗
顶端壮苗茎粗、叶大、苗重、生长健壮、具有顶端优势,营养器官发达,抗逆力强,栽后
返青快,扎根早,膨大快,产量高。
试验证明:采用顶端壮苗栽插比温床剪苗或用其他杂苗可
增产10%。
3.2 田间插植
用木棍在畦面上破膜斜插或平插,薯苗入土10 cm(3个节),压土要紧实、腋芽朝上,栽插后及时浇足定苗水。
开远市红薯插植节令较长,可分为春植和夏植。
坝区肥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一年二植。
春植在3月底至4月初即可进行插植,夏植需在7月底以前完成。
海拔较高的山区、半山区(1500 m以上)推荐一年一插,一般5月底至6月初正式进入雨季之前即可插植。
插植密度根
据土壤肥力和不同品种特性灵活掌握。
一般株距20 cm,每亩3300~3500株为宜。
还可根据实
际生产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高效间、套种,但要注意科学合理的种植规格,不宜过密。
4 田间管理
红薯是旱地块根作物,需肥量大,整个生育期忌土壤渍水。
因此,要根据红薯的生长特点
进行科学管理,确保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平衡生长才能获得高产。
4.1 发根还苗期至分枝结薯期
发根还苗期至分枝结薯期是红薯的定根返青阶段,需水量不多、消耗养分少,重点要注意
查苗补缺保全苗。
一般在插植后10 d做好查苗补栽工作,并保持土壤湿润,以提高薯苗的成活率。
4.2 分枝结薯期至茎叶盛长期
分枝结薯期至茎叶盛长期有分枝长苗、根系生长和结薯3个阶段,重点进行控蔓促分枝。
在插植后40~45 d,需水量不多,田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茎叶封垄后需水量最多,土壤持水
量应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70%~80%,因此应酌情灌“跑马水”。
开远市7-8月雨水较为集中,需注意观察防止陡长。
对茎叶旺长、叶色浓绿、叶柄过长、毛根和柴根过多的陡长苗,可采取
将薯蔓轻轻提起后放回原地,同时结合中耕、打蔓尖等措施,降低田间湿度、改善通风条件,
抑制茎叶生长、促进块根膨大。
4.3 茎叶盛长至薯块膨大期
茎叶盛长至薯块膨大期是薯块膨大、营养充分向块根积累的重要时期,重点注意疏通沟渠,做到涝排渍水、旱灌“跑马水”,以防止因水分过多造成旺长,同时注意防治虫害。
4.4 薯块膨大期至收获前
薯块膨大期至收获前是块根淀粉积累的重要时期—薯块盛长期。
对叶片发黄早衰的田块,
可用磷酸二氢钾200 g加尿素500 g对水40 kg根外喷施2次(2次间隔时间为7 d)。
同时要清沟排渍,防止烂薯。
5 病虫害防治
5.1 红薯病毒病
防治病毒病首先要防治蚜虫,可用5 g75%吡虫啉对水15 kg喷雾防治。
发病初期可喷施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防治;重病地避免连作,雨后清沟排渍,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并烧毁。
5.2 地下害虫
为害红薯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地老虎、蝼蛄、金针虫,可用辛硫磷颗粒剂2~3 kg拌
细土每亩15 kg,在起畦时与化肥一并撒施预防,也可发现少量害虫时用辛硫磷对水灌根。
5.3 小象甲
在开远市种植红薯小象甲为害现象较为普遍,被小象甲为害过的红薯老百姓俗称“走马甘”。
其防治方法主要是在苗期防治1次,每亩用2.5%氯氟氰菊酯60 mL加锐劲特30 mL对水50 kg喷雾,防治小象虫和食叶害虫;开花期至结薯期要防治3次才能有效的控制虫害。
结薯
期土壤出现龟裂时注意及时培土,避免成虫取食薯块和产卵,减少其为害,获得红薯高品质、
高产量、高效益。
6 适时收获
红薯无严格的收获期,一般植株下部叶片发黄时即可收获,也可以根据市场行情适时收获。
收获前20~30 d一般不灌水,以利于红薯的贮藏与运输。
收稿日期:2020-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