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光线运用(摄影基础)
摄影入门的所有基础知识

摄影入门的所有基础知识摄影,用镜头定格瞬间,用画面诉说故事。
对于许多初涉摄影领域的朋友来说,掌握一些基础知识是开启精彩摄影之旅的关键。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摄影的基础知识世界。
一、认识摄影器材1、相机数码相机:分为单反相机和无反相机。
单反相机通过反光镜和五棱镜取景,成像质量高;无反相机则取消了反光镜结构,体积相对较小,更便于携带。
手机:如今的手机摄影功能日益强大,对于日常拍摄和记录来说,是非常方便的工具。
2、镜头定焦镜头:焦距固定,成像质量通常较好,光圈较大,适合拍摄人像、静物等。
变焦镜头:焦距可变,使用灵活,能适应多种拍摄场景。
3、其他配件三脚架:稳定相机,避免拍摄时抖动,尤其在夜景、长曝光等拍摄中必不可少。
闪光灯:为拍摄对象补充光线,改善光线不足的情况。
存储卡:用于存储拍摄的照片和视频。
二、了解摄影参数1、光圈控制进光量的大小,光圈越大(数值越小),进光量越多,背景虚化效果越强;光圈越小(数值越大),进光量越少,画面整体更清晰。
2、快门速度决定曝光时间的长短,高速快门能定格瞬间,适合拍摄运动物体;慢速快门则可以记录物体的运动轨迹,常用于拍摄夜景中的车流、星轨等。
3、感光度(ISO)衡量相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ISO 值越高,对光线越敏感,但同时会增加画面噪点;ISO 值越低,画面噪点越少,但需要更多的光线。
4、曝光补偿在自动或半自动拍摄模式下,对相机的曝光结果进行微调,使画面更亮或更暗。
三、构图的基本法则1、中心构图将拍摄主体放在画面中心,突出主体,给人以稳定、集中的视觉感受。
2、三分法构图将画面横竖平均分成九等份,把主体放在四条分割线的交点上或沿着分割线分布,使画面更平衡、富有美感。
3、对称构图画面左右或上下对称,具有平衡、稳定、庄严的特点。
4、引导线构图利用线条引导观众的视线,将注意力集中到主体上,增强画面的纵深感和空间感。
5、框架构图利用门窗、树枝等框架元素将主体框住,使主体更突出,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摄影师(人像摄影)理论三级复习资料

摄影师(人像摄影)理论三级复习资料
1. 简介
人像摄影是摄影中的一种重要分类,它注重以人物为主题,并
通过摄影技术和构图手法来展现人物的形象、特征和情感。
作为一
名理论三级考生,你需要掌握以下内容。
2. 摄影构图
- 画面构图要注意人物的主体位置和相对比例。
头部的位置和
姿态对人物形象的表现有重要影响。
- 利用线条构图可以引导观众的目光,突出人物的特点和表达。
- 使用适当的背景可以营造氛围和强调主题,但注意不要让背
景分散人物的注意力。
3. 光线运用
- 光线对于人像摄影至关重要。
可以利用自然光、室内灯光或
闪光灯来照亮人物。
- 确保光线柔和均匀可以减少人物的皱纹、阴影和其他不良效果。
- 运用逆光和侧光可以产生丰富的阴影效果,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4. 人物表达
- 在人像摄影中,人物的表情、眼神和姿态都能传达情感和故事。
- 指导被摄者放松自然,捕捉到真实和自然的表达方式。
- 通过拍摄角度的选择和镜头的使用,突出人物的特点和个性。
5. 后期处理
- 后期处理是提升摄影作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可以调整色调、
对比度、清晰度等参数来增强画面效果。
- 选择合适的后期处理软件,并研究基本的后期处理技巧。
- 注意后期处理过程中不要过度修饰,保持作品的自然和真实性。
以上是摄影师(人像摄影)理论三级复习资料的简要内容介绍。
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和创作能力,相信你可以在
人像摄影领域取得优秀的成绩!。
摄影用光基础知识

摄影用光基础知识摄影者就是在利用光线绘制图片,就像画家仔细挑选他的颜料一般,摄影者也应该懂得选择光线。
那么你对摄影用光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摄影用光基础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1、光源越广,光线越柔和。
相反的,光源越窄,光线越硬。
广泛的光源能够弱化阴影、降低对比、抑制纹理,较窄的光源则作用相反。
这是因为光源越广,射在物体上光线的方向就越多,这会起到增加场景中的照明、减少阴影的作用。
如将人像主体安排在一扇不受阳光直射且大而亮的窗户边,窗户可以起到柔光箱的效果,不再需要影室专用设备。
2、光源越近,光线越柔和相反的,光源越远,光线越硬。
这是因为当光源离被摄体越近,相对的就越大,也就是越广;而当光源离被摄体越远,相对的就越小,也就是越窄。
以太阳为例,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109倍,它本是一个相当广的光源!但是太阳距地球9300万英里(约1、5亿千米),只占地球天空非常小的一小部分,因此当阳光直射在物体上时光线就很硬。
小提示:在室内用现有灯光拍摄人像时,可以通过改变光源与被摄体间距离的方法使照片的光线更加动人。
3、漫散射能够分散光线,使光源变广、光线变柔运用漫散射分散光线的实质还是使光源变广,从而达到柔化光线的目的。
当云层遮挡住阳光,物体上的阴影会明显减少,如果有雾,阴影则会消失。
云层、阴沉的天空和大雾都会使光线发生漫射,漫射会将光线分散向各个方向。
阴天和雾天时,整个天空会变成一个非常广的光源,一个天然的柔光箱。
小提示:半透明塑料或白色织物等材料都可以用来漫射强烈的光线。
你可以在人工光源─如影室闪光灯前加一个柔光罩;如果在明亮的阳光下,也可以使用柔光篷或柔光箱来柔化光线。
4、在反射中漫射光线将一束较窄的光线射在一个较大的磨砂表面上,如墙壁、屋顶或磨砂反光板等,光线在反射的过程中会发生被漫射到较宽广的区域。
但是如果使用光面反光板,光线被反射后仍然会很窄。
镜子是一种极端的光面反光板,它反射的光线几乎与入射光线一样窄。
摄影入门基础

光线的运用照片是光与影的艺术产品,将光线称为摄影的灵魂一点也不为过。
要拍摄好照片,就不能不掌握光线这个关键的元素。
1、光线的性质(1)直射光在晴朗的天气里,阳光没有经过任何遮挡直接射到被摄者身上,受光的一面就会产生明亮的影调,不直接受光的一面则会形成明显的阴影,这种光线称为“直射光”。
在“直射光”下,受光面及不受光面会有非常明显的反差,因此容易产生立体感。
当太阳被薄云遮挡,阳光仍会穿透白云扩散,这时所产生的照明反差将会降低,非常适宜于人像摄影。
(2)散射光在阴天,阳光被云层所遮挡,不能直接射向被摄对象,只能透过中间介质或经反射照射到被摄对象上,光会产生散射作用,这类光线称为“散射光”。
由于散射光所形成的受光面及阴影面不明显,明暗反差也较弱,光影的变化也较柔顺,因此产生的效果比较平淡柔和。
“直射光”会产生反差较强的光线,致使阴影较浓厚,调子变化较少,所拍出的影像线条及影调较硬。
而“散射光”会产生反差较弱的光线,故阴影较淡,调子变化较丰富,会得出较软的柔和的影像线条及影调。
所以摄影者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光线。
2、光线投射的不同方向拍摄同一个景物,运用不同方向投射来的光线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1)顺光从照相机背后而来,正面投向被摄对象的光线叫做“顺光”。
“顺光”照明的特点是:被摄对象绝大部分都直接受光,阴影面积不大,对象的影调比较明朗。
这种光线形成的明暗反差较弱,对象的立体感主要不能靠照明光线反映出来,而是由本身的起伏表现出来。
因此立体感较弱。
(2)前侧光从照相机左后方或右后方投向被摄对象的光线叫做“前侧光”。
受光的对象大部分都会受光,产生的亮面大,所以影调也较明亮,对象不受光而产生阴影的面积也不会太大,但已可以表现出对象的明暗分布和立体形态。
这类光线既可保留比较明快的影调,又可以展现被摄对象的立体形态。
(3)侧光来自照相机左侧或右侧的光线叫做“侧光”。
它会使被摄对象的一半受光,而另一半则处于阴影中,有利于表现对象的起伏状态。
摄影基础知识知乎

摄影基础知识知乎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和技术的结合,有其独特的基础知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摄影基础知识,帮助初学者入门。
一、相机的选择在开始摄影之前,选择一台合适的相机至关重要。
目前市场上有各种类型的相机,如单反相机、无反相机和傻瓜相机。
单反相机和无反相机具备更高的画质和更多的功能,适合有一定摄影基础的人使用。
傻瓜相机则更适合初学者,操作简单,适合日常拍摄。
二、光线的运用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对于摄影师来说,掌握光线的运用至关重要。
在拍摄时,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的光线条件来创造出不同的效果。
例如,拍摄时光线柔和的早晨和黄昏,可以营造出温暖的氛围;在阳光强烈的中午,可以利用强烈的光线来突出被摄物体的细节。
三、构图的技巧构图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照片的美感和表达的效果。
在构图时,我们可以运用一些技巧来提升照片的吸引力。
例如,使用对角线构图可以增强照片的动感;运用三分法则可以使照片更加平衡和有层次感;利用前景与背景的对比可以突出被摄物体。
四、快门速度的选择快门速度是控制照片曝光时间的参数,它影响着照片的清晰度和动态效果。
在拍摄静态物体时,我们可以选择较慢的快门速度来获得更多的细节和光线信息;而在拍摄运动物体时,我们则需要选择较快的快门速度以冻结动作。
五、焦距的运用焦距是摄影中用来描述镜头视角的参数,它决定了照片的视野范围和远近感。
较短的焦距可以拍摄广角照片,适合拍摄景物和大场景;较长的焦距可以拍摄长焦照片,适合拍摄人物和细节。
六、后期处理的重要性后期处理是摄影创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通过后期处理,我们可以对照片进行修饰和调整,使其更加符合我们的创作意图。
常见的后期处理软件有Adobe Photoshop和Lightroom,它们提供了各种修饰工具和滤镜,可以帮助我们达到理想的效果。
七、不同类型摄影的特点摄影有很多不同的类型,如风景摄影、人像摄影、纪实摄影等。
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要求。
风景摄影注重景物的美感和大气感;人像摄影注重人物的表情和形象;纪实摄影则追求真实和记录。
摄影摄像基础知识

摄影摄像基础知识摄影摄像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记录美好瞬间、表达创意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
无论是用手机随手一拍,还是使用专业的相机和摄像机进行创作,了解一些基础知识都能帮助我们提升拍摄的质量和效果。
一、摄影摄像的设备1、相机数码相机:分为卡片机、微单和单反相机。
卡片机便携小巧,操作简单;微单在保持相对轻便的同时,性能逐渐提升;单反相机则具有更强大的功能和更好的画质,但较为笨重。
胶片相机:虽然逐渐小众,但仍有其独特的魅力,如胶片的质感和色彩。
2、摄像机家用摄像机:适合记录家庭生活、旅行等,操作简便。
专业摄像机:常用于影视制作、新闻报道等,具备更高的画质、稳定性和扩展性。
3、镜头定焦镜头:成像质量高,光圈大,适合拍摄人像、静物等。
变焦镜头:焦段可变,方便拍摄不同距离和场景的对象,但在画质和光圈上可能略逊于定焦镜头。
4、其他配件三脚架:稳定相机,避免拍摄时抖动,尤其在长曝光、夜景拍摄中必不可少。
闪光灯:补光,改善光线不足的情况。
存储卡:存储拍摄的照片和视频,注意选择高速、大容量的存储卡。
二、拍摄的基本参数1、光圈控制进光量:光圈越大(数值越小),进光量越多,画面越亮;反之越暗。
影响景深:光圈越大,景深越浅,背景虚化效果越明显;光圈越小,景深越深,画面的清晰范围越大。
2、快门速度决定曝光时间:快门速度越快,能捕捉瞬间动作,减少抖动模糊;快门速度慢,可用于拍摄光轨、流水等特殊效果。
3、 ISO 感光度调整相机对光线的敏感度:ISO 值越高,在暗光环境下越能保证画面亮度,但会增加噪点;ISO 值越低,画质越纯净,但在暗光下可能画面较暗。
4、白平衡校正色彩偏差:使白色物体在不同光线条件下呈现出真正的白色,从而保证整个画面的色彩准确。
三、构图1、中心构图将主体放在画面中心,突出重点,简单直接。
2、三分法构图将画面横竖平均分为三等分,将主体放在分割线的交点或沿线位置,使画面更平衡、有美感。
3、对称构图画面左右或上下对称,具有稳定、庄重的效果。
摄影用光基础知识(十条)

对于数码相机而言,你可以使用白平衡功能来消除或强调光线的颜色。例如可以增加风光或人像照片中的暖色调。对于胶片电影的拍摄则必须根据拍摄环境选择适当的胶片,或者采用滤镜补偿。
9. 背光可以作为高度散射的光源使用
很少有仅仅靠背光照明的物体,也就是说正面一点儿照明都没有的纯剪影几乎没有。如果一个人站在明亮的窗户前,对面的墙壁会反射部分光线落在人身上。如果一个人在户外,即使背景是明亮的阳光,正面也会有来自天空的光线照射。无论哪种情况,要想记录落在主体上的光线,就要增加曝光,而且这些光线会减少面部阳光直射且大而亮的窗户边,窗户可以起到柔光箱的效果,不再需要影室专用设备。
2. 光源越近,光线越柔和
相反的,光源越远,光线越硬。这是因为当光源离被摄体越近,相对的就越大,也就是越广;而当光源离被摄体越远,相对的就越小,也就是越窄。
以太阳为例,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109倍,它本是一个相当广的光源!但是太阳距地球9300万英里(约1.5亿千米),只占地球天空非常小的一小部分,因此当阳光直射在物体上时光线就很硬。
摄影是用光的艺术,对光线的把握,决定了摄影作品的成败。本文介绍十个摄影用光的基础知识,欲学摄影,不可不知!
1. 光源越广,光线越柔和。相反的,光源越窄,光线越硬。
广泛的光源能够弱化阴影、降低对比、抑制纹理,较窄的光源则作用相反。这是因为光源越广,射在物体上光线的方向就越多,这会起到增加场景中的照明、减少阴影的作用。
同样还要注意的是,经过反射的光线其行进的距离也会增加,即使使用光面反光板也一样。
小提示:在天气条件很差的室外拍摄人像时应使用闪光灯(热靴或弹出式均可),这样即可以消除人脸部的阴影,也不会影响背景的曝光,因为闪光灯发出的光到达背景时已经弱到可以忽略不计了。
摄影入门的所有基础知识

摄影入门的所有基础知识当你拿起相机,准备开启摄影之旅时,是不是感到既兴奋又有些迷茫?别担心,这篇文章将为你详细介绍摄影入门的所有基础知识,让你能够快速上手,拍出满意的照片。
一、相机的基本类型在摄影入门阶段,首先要了解相机的基本类型。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两种类型的相机:数码单反相机(DSLR)和无反相机(Mirrorless)。
数码单反相机具有光学取景器,通过反光镜和五棱镜将镜头捕捉到的画面反射到取景器中,让你在拍摄前能够直观地看到景象。
它的优点是电池续航能力较强,镜头选择丰富,适合拍摄各种场景。
无反相机则取消了反光镜结构,通过电子取景器或液晶屏幕来显示画面。
这类相机通常体积更小、重量更轻,而且在视频拍摄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如果你是初学者,建议从入门级的数码单反相机或无反相机开始,随着技术的提升再考虑升级设备。
二、相机的基本设置1、拍摄模式相机通常有多种拍摄模式,如自动模式(Auto)、程序自动模式(P)、光圈优先模式(A 或 Av)、快门优先模式(S 或 Tv)和手动模式(M)。
自动模式下,相机自动设置所有参数,适合完全不懂摄影的新手。
程序自动模式允许你调整一些基本设置,如 ISO 和曝光补偿。
光圈优先模式适合控制景深,即虚化背景的程度;快门优先模式则适合拍摄运动物体。
手动模式则需要你自己设置光圈、快门和 ISO 等参数,适合有一定经验的摄影爱好者。
2、光圈光圈是控制相机进光量的一个重要参数,用 f 值表示。
f 值越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背景虚化效果越明显;f 值越大,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少,画面整体更清晰。
3、快门快门速度决定了相机快门打开的时间长短。
较快的快门速度可以定格瞬间,适合拍摄运动物体;较慢的快门速度可以记录物体的运动轨迹,如拍摄流水、星轨等。
4、 ISOISO 表示感光度,数值越高,相机对光线的敏感度越高,但同时会增加画面的噪点。
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尽量使用低 ISO 值以保证画质。
三、构图的基本原则1、三分法构图将画面横竖平均分成三等分,把拍摄主体放在四条分割线的交叉点或沿着分割线分布,能让画面更加平衡和吸引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保持模特 的照明效果,又 不想照亮背景, 这就要用到栅格 了。栅格是用反 光的金属箔片做 成的网格状附件, 其效果是可以增 强光的方向性, 又能保持主体区 域的光性不发生 大的变化。
由试拍效果可以看出,模特面部、肩部的光线仍然是那么柔和 曼妙,但背景明显地被压暗了,可见栅格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控制光 线方向却又不破坏柔化效果的附件。
布置好发灯以后, 关闭主光,拿开 反光板,单独用 发灯试拍,按头 发的高光部位曝 光,看发灯的效 果:
设置背景灯: 将最后一盏闪光, 放在低灯架上, 置于模特身后, 平射到背景布上:
单灯直射布光
我们展开背景后 ,放一张椅子,请模 特坐在背景前,用一 盏带有柔光箱的影室 灯作为唯一的光源, 直射模特的面部。
1. 填充闪光 在户外拍摄时,若被摄体或人物脸部有阴影,最简单的处理方式是 使用填充闪光。给阴影区加入少量的人造光。
2. 使用柔光罩 柔光罩可以削弱光线的“硬度”。它可以柔化光线,拍摄出更好看的照片。所有 的外接闪光灯都可以使用柔光罩,大部分数码单反相机的机顶闪光灯也可以用。 柔光罩很便宜,但是很实用。
一、控制被摄者到窗口的距离。
• (1)当被摄者靠近窗口时.由于一侧直接受室 外光线的照射.亮度非常高.而阴影面则非常暗, 这就造成了强烈的明暗反差.使我们很难兼顾明、 暗两极的细部层次.给曝光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室内人像阴影面的亮度不可能与室外一样,它只 能依靠室内墙壁发出的微弱反光,而这些反光有 时是不够用的。人物离窗口越近,明暗反差越大。
主光的布置: 先安装好背景布,将闪 光灯套上柔光罩,装在 灯架上放在相机右前放。 灯的大概位置摆好之后, 请模特就坐。正式拍摄 之前跟模特进行一些沟 通,说明我们需要拍摄 的效果。跟模特的沟通 很重要,无论你准备怎 样拍摄,要让模特感到 舒适并配合你的拍摄。
主光布置好之后准备 试拍。由于闪光灯的 色温接近于太阳光, 我们将相机的色温设 置为5500K,感光度 设为ISO 100,使用 手动对焦。测得曝光 组合为1/60秒,F8。 将相机按测光结果设 置,装上同步器试拍。
(3)当然还可以让被摄者背对窗口,利 用逆光照明,产生剪影效果,表达简洁的 形式感。
上图侧逆光勾勒出人物性感的线条,人物处于黄金线中,配合布帘 和墙壁,构图完美,交待出拍摄场所,渲染出诱惑的气氛。
三、了解室内反射面的反光能力:
窗口投入的自然光影响着被摄者的亮面。而室内的 墙壁、地板、家具陈设等反射面的反光强弱就直接 影响了被摄者的暗面即阴影部分,从而也决定了人 物光比的大小。
软金色反光板
仔细看被反光板照亮的头发和面颊,色彩微微变暖了
金色反光板
金色反光板有明显的“暖光”效果,就像模特正坐在炉火前一样。
效果对比
未补光的效果
白色反光板的效果
银色反光板
软金色反光板
金色反光板
通过移动反光板的位置控制光比
反光板后移两英尺
这时的光比近似于1:1,但由于反光板是反射柔光箱的光线,不可能 与灯光有同等亮度,所以,此时的光比应介于1:1与2:1之间。
•
另类个性写真
选择背景
服装面料的选择
整体色彩的控制
图6
中间调人像的拍摄
• 中间调是指由深灰至浅灰的影调在画面构成中占绝对优 势的拍摄基调,它的反差适中,层次丰富细腻,用于拍 摄人像作品能够充分表现被摄人物的立体感、质感和空 间感。灰调善于模糊物体的轮廓,制造出柔和、恬静、 素雅之美。拍摄中间调人像,是对摄影师影调控制能力 的真正考验。
潮汕学院
摄影
------巫佛建
光线的运用
什么是闪光指数?
• 闪光指数是表示闪光灯性能、反映发光强度的一个重要 指标,用英文缩写“GN”来表示。按照国际标准和我国 国家标准,闪光指数定义是:当相机内的胶片(或感光 元件)得到合适的曝光量时,相机镜头的F光圈值与闪光 灯到被摄体之间的距离L的乘积,称为闪光指数,即GN =F×L。通常,距离以米为单位来设定。
高调人像摄影
• 什么是高调人像摄影?它实际是从黑白摄影衍生 到彩色摄影的一个概念。高调人像摄影作品一般 以白到灰的影调层次占了画面的绝大部分,少量 的深灰及黑色影调则作为点缀出现。高调人像适 宜表现愉悦、轻快、清雅的感觉,比较适合拍摄 少女和儿童,当然,随着主题内容和环境的变化, 也容易产生惨淡、空虚、悲哀之感。所以怎样把 握控制好高调,成为当下摄影师普遍关注的话题, 下面我们就照片作具体的分析讲解。
图1 高调人像的服饰宜浅 不宜深,配搭饰品也要与 服装背景协调一致
图2 纯净典雅的高调白纱照
图3 清纯明快的高调儿童照
。
用反光板对阴影 进行补光
补光最简单 的办法自然是使 用反光板。反光 版有白、银、软 金、金等多种类 型,
白色反光板的效果
效果出奇地好,阴影立刻减淡了。白色反光板可说是最容易操 作,也最廉价的补光工具。
银色反光板
银色反光板能反射更多的光线,模特的头发等更亮了一些,但色彩、 漫射性等效果与白色反光板并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其亮度更高。
• 闪光灯有效距离十分有限,经常出现远距离主体 曝光不足
如何表现物体的透明度
• 方法: • 1,白背景光拍摄法;
• 注意:物体离明亮的背景 远一些,不要让背景光反 射到被摄体上。
2,黑背景逆光拍摄法
• 灯具以聚光型,光束要 明亮、集中。 • 聚光灯处于逆光位,光
线 从被摄体的背面摄向被摄
体 当明亮的光线透过透明体 内部时,便会产生晶亮的 轮廓线条的折射光。
使用栅格可以控制光线的照射范围却并不导致光线 变硬;
反光板是最简单、最廉价的补光工具;银色反光板 与白色反光板的光性近似,但亮度更高;金色反光 板能让光线变“暖”;
当使用反光板与主光配合进行布光时,反光板离模 特越近光比越小,越远光比越大。
室内人像用光教程 巧用散射光
• 透过窗户射进的阳光一般属于散射光。它的特点 是:照明面积大,且柔和均匀,既能再现丰富的 层次与质感,又能较好地表现立体感,应是拍摄 室内人像的理想选择。
反光板补光:
现在用反光板对模特进 行补光。将一块32寸的 双面反光板固定在架子 上,按上图位置放置, 用银色面给模特阴影面 补光,反光板中心对着 模特肩部。 反光板架好 后,
关闭主光,利用反光板 反射的现场光试拍一张:
布置发灯: 下一步是布置发 灯。将一盏闪光 灯模特身后的位 置,光线从上方 打向模特的头发:
灯光中心直射模特的面部
很快,我们得到了这样一幅专业级的精彩人像,请注意模特面部的光影,单 灯的效果竟然也如此漂亮,非常像利用窗口自然光拍摄的室内人像。
但我们注意到,模特的鼻影显得过于浓重,背景也太亮了点。
让灯光稍微偏斜
这仅仅是灯光方向的稍微偏移,你可以明显地注意到模特面部 的光影变得更加柔和,而且,由于光线不再直接照射到背景上,背 景也稍微暗了一些。
现在把前面拍摄的两张样片放在一起来对比,可以明显地看出,偏移灯光角度 之后,模特右肩的头发被照亮了,暗部也出现了更多的细节,整个照片的反差显 著降低。
增加一个栅格 现在,对于模特面部的光照效果基本满意了,但如果
希望背景再暗一点该怎么办呢?可以把背景往后移一点, 但那得有足够的空间,而且,移动背景后,会改变布景纹 理与人物的比例。
看看效果能否接受。木质的天花板会形成暖色的光线,往 往效果更好。
4. 离机闪光 在不使用柔光罩的情况下,离机闪光是唯一能拍出精彩照 片的方法。离机引闪线非常便宜,却很有用。把闪光灯装 在引闪线的热靴座上,放在相机左侧或右侧位置,这样可 以避免直射的光线造成生硬的效果。你可以把离机闪光灯 装在三脚架或专用灯架上。
3. 跳闪 如果你用过外接闪光灯,应该能注意到直射的硬光会破坏 照片美感。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大多数外接闪光 灯的灯头都可以 旋转一定角度。将灯头指向天花板,经
过天花板反射的光线同样也被柔化了。只有一种情况会有 点问题——天花板有颜色。如果天花板不是白色的,那么 光线也会带 上同样的颜色。所以在拍摄前先试拍一下,
人物靠窗口很近,反差较大,但为求得一种特殊的光效,只进行了 少量的补光,勾勒出人物的线条和描绘裙子的质感。
• (2)如果被摄者能远离窗口,靠近没有光源的 墙面,这实际等于减弱了主光,而加强了辅助光。 人物反差则会降低,影调趋于平淡,但层次丰富, 细节表达较好。
如上图,人物远离窗口,脸部反差小,明暗过渡均匀。需要注意的 是:远离窗口之后,照明强度会有所降低,光线较弱
低调人像的拍摄
• 低调,又叫“暗调”,同上期我们讲的“高调”一样, 也是构成摄影画面影调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主要由黑到 中灰或是明亮度较低的色彩组成,有时也会运用少量的 白来调节影调的反差。低调适合表现深沉、刚毅、凝重、 神秘的画面气质。拍摄低调照片时,多采用光比较大的 侧面光和逆光,来追求昏暗的艺术氛围。
二、被摄者朝向调整
在室内拍摄人像可根据不同的要求灵活调动被摄者 的朝向。 (1)如要较为完整、鲜明地表现人物形象,并形 成理想的眼神光,可让被摄者正面朝向窗口,利用 顺光照明来实现
(2)如要强调立体感 ,可让被摄者侧面朝 向窗口,利用侧光形 成鲜明反差.突出立 体感:
如上图:人物 前额、鼻子、 颧骨和下巴都 处于照明之中 ,浓重的阴影 模糊了脚步与 背景间的界线 ,勾勒出人物 完美的线条
外接闪光灯的有效闪光距离更远
• 相机内置闪光灯的闪光指数很低,一般在GN.12 左右,外接闪光灯可以达到GN.30,甚至GN.50 以上。每种闪光灯的闪光灯指数各不同,比较保 险的闪光摄影距离大约在2~4米之间,基本可防 止闪光摄影失败,过近则曝光过度、过远则曝光 不足。闪光灯有效距离十分有限,由于闪光亮度 强烈耀眼,因此很多人认为它能达到较远的距离, 其实不然。
前投射法
45
后投射法
投射背景法
投影摄影
灯光布置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