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弄住宅的改造

合集下载

浅谈新式里弄住宅保护修缮关键技术

浅谈新式里弄住宅保护修缮关键技术

浅谈新式里弄住宅保护修缮关键技术Brief Discussion on Key T echnology for Preservation and Repair of New Neighbour Residence■ 袁洪成 YUAN Hongcheng【摘 要】 在“留改拆,以保护保留为主”的城市更新新理念的导向下,对上海永乐坊新式里弄住宅的保护修缮技术进行研究,在保护保留里弄特色部位的前提下,整体提升建筑的使用功能,为城市有机更新的深化、宜居度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对类似工程的实施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清水墙修缮;旧区改造;新式里弄;性能提升【Abstract 】 With the orientation of new concept of urban renewal "preserved for reconstruction and focus on preservation", the text studies preservation and repair technology for Shanghai Y onglefang New Neighbour Residence. On the premise of preserving neighbour residence's featured part, it improves the architecture's using function wholly,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deepening urban organic renewal and improvement of livability and has some reference meaning to implementation of similar projects.【Keywords 】 repair of dry wall, reconstruction of old residential quarters, new neighborhood, performance improvement0 前言老旧小区综合改造不仅关乎民生问题,更是深化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80年代住宅内部空间更新改_造分析——以重庆为例

80年代住宅内部空间更新改_造分析——以重庆为例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楼,建成的板式住宅楼相比今天(也是原西德的)的住宅标准,存在着诸如阳台面积不足、空间分隔过小、暖气不能分户控制温度、缺乏现代化的卫生设施等问题。

两德统后,大板楼由联邦政府通过两种方式托管:一种方式是联邦政府直接拨款。

199l一1992年,联邦政府拨款对德国东部地区30%的现有住宅进行维修和现代化改建。

1994年,又拨款lO亿马克用于对旧房的修缮和建造福利住房;第二种方式也是更重要的力式是联邦政府通过免税、优惠税,提供贷款等办法,吸引企业认购,企业通过对房屋进行各项现代化的改造和更新,使其适应新的能源标准和居住生活的要求,再由企业以出租或出售的方式经营。

图2.3每户用钢柱支撑的新增加阳台Figure2.3ThesteelpolestruttingnewjIlcreasebalconies资料来源:《建筑学报》2005.10p43图2.5改造后朝向院落的居民阳台Fi92.5Thenewbalcon慨facingthecourtyard资料来源:《世界建筑》2002.121,67图2.4阳台不同色块点缀加强识别Figure2.4Thebalconiesblockembellishmentstrengtheningtherecognition资料来源:《建筑学报》2005.i0p43图2.6添加墙面保温层和外挂阳台(样品)Fi92.6AnOWbalconyoraheatpreservalionlayeraddedtothemetope(sample)资料来源:‘世界建筑》2002.12p67柏林东部黑勒斯多夫区的大板楼改造实践:该区原属东柏林,人口26万,是德国最大的高层预制板楼区。

这些大板楼被联邦政府托管后,有13家公司买下。

通过买下这些住宅,公司也就拥有了改造权和经营权。

他们首先对这些住宅进行改造,比如更换大阳台,卫生间、厨房的添2国内、外旧住宅(区)更新改造的理论政策及实践改造中作了几个方面的尝试:●一是分级改造,以院落边界为单元,采用“质优保留、质中维修、质差改造”的单元滚动开发模式;●二是成立住宅合作社,对旧城更新中如何进行公众参与和改造资金多样化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对社区重建和社区合作进行了研究和发展;●三是指标控制,以2--3层为主,局部4层的低层高密度开发方式;●四是合院体系,维持胡同——院落体系,采用类四合院模式,不仅延续了北京的旧城肌理,同时兼顾了现代生活所需。

上海旧里保护改造模式与产权处置路径

上海旧里保护改造模式与产权处置路径

上海旧里保护改造模式与产权处置路径何芳;胡文瑛;张磊【摘要】保护性改造里弄,维护建筑历史和城市文脉是当前城市更新思潮的主流,但改造过程将面临土地制度的诸多约束。

本文以静安别墅、田子坊、建业里、179街坊、思南公馆等五个较具代表性的改造案例分析入手,结合产权变动与建筑改造解构与组合,提出里弄的保护改造四种模式,并分析不同模式下土地产权处置差别化方式、路径和土地利益分配形式,为城市旧居住保护改造实施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Sensitively reconstructing neighborhoods to protect their architectural history and urban culture are currently the main trends in urban renewal. However, the reconstruction process faces considerable restrictions caused by land policy. Based on ifve typical cases fromJing’an Vil a, Tianzifang, Jianyeli, 179 Neighborhoods, and Si’nan Mansions, this thesis presents four models of protective neighborhood reconstruction through changes to property rights, as well as building demolition and redesign. The thesis also analyzes the differentiated approaches to dealing with land property rights and the modes of beneift distribution under the four proposed models, and offers som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dvice for the protection of old neighborhoods during reconstruction.【期刊名称】《上海国土资源》【年(卷),期】2013(000)004【总页数】5页(P48-52)【关键词】土地经济;里弄住宅;改造模式;产权处置;案例剖析【作者】何芳;胡文瑛;张磊【作者单位】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92;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92;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9.23里弄是指房屋毗连组合,总弄与支弄串通,有集中的弄口,沿街多设置店铺,有的间以绿化,生活居住环境较安静的城市型居住组织形式[1]。

青岛里院改造方案

青岛里院改造方案
第2篇
青岛里院改造方案
一、引言
青岛里院,作为城市历史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和市民记忆。为促进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青岛里院改造方案,实现历史文化遗产与现代城市发展的和谐共生。
二、改造目标
1.保护里院历史风貌,传承城市文脉;
2.提高居民生活环境品质,满足现代生活需求;
5.验收评估:对改造效果进行评估,确保改造质量;
6.持续优化:根据居民需求和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改造内容。
六、保障措施
1.政策支持:争取政府相关政策支持,确保改造项目顺利进行;
2.资金保障: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改造资金充足;
3.技术支持:引进专业技术团队,提供技术指导;
4.社会参与: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改造项目;
(3)完善基础设施,如供水、供电、排水、供暖等;
(4)提高建筑抗震性能,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2.居住环境改善
(1)优化空间布局,提高绿化覆盖率,增设休闲活动场地;
(2)改善卫生设施,增设垃圾分类பைடு நூலகம்集点;
(3)加强照明设施,提高夜间安全保障;
(4)提升道路品质,优化交通组织。
3.公共服务设施完善
(1)增设社区服务中心,提供便民服务;
青岛里院改造方案
第1篇
青岛里院改造方案
一、项目背景
青岛里院作为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民居建筑,见证了青岛城市发展的历程,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为保护和传承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满足现代居住需求,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制定本改造方案。
二、改造目标
1.保护里院建筑风貌,传承历史文化;
2.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上海里弄住宅保护与更新”研讨会

“上海里弄住宅保护与更新”研讨会

“上海里弄住宅保护与更新”研讨会佚名【摘要】里弄住宅是上海特有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

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社会各界对里弄住宅的保护和利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出现了新天地、田子坊、步高里等不同的保护传承、更新利用的模式。

在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及“加快旧改、关注民生”的要求下,如何认识里弄住宅的价值?里弄住宅的出路何在?2012年5月23日,上海城市规划学会和《上海城市规划》编辑部联合举办“上海里弄住宅保护与更新”研讨会。

针对上海里弄住宅保护与更新,专家们各抒己见,建言献策。

从规划实施、体制机制和政策导向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意见。

编辑部将专家发言整理如下,希望通过此次研讨及今后的不断实践,为上海里弄住宅的保护和更新探索出一条具有可操作性的路径。

【期刊名称】《上海城市规划》【年(卷),期】2012(000)003【总页数】6页(P98-103)【正文语种】中文现在讨论的里弄建筑和“两级旧里”的概念有些混淆,实际上两者是有区别的。

两级旧里是按照建筑质量来分的,包括1950-1970年代建造的简易公房。

我们要保护的或者保护性修缮的对象是里弄住宅,即老式里弄、新式里弄、花园里弄,是解放以前遗留下来的具有老上海风貌特色的住宅建筑。

老式里弄中又有石库门和无石库门的广式里弄。

石库门又分老式石库门和新式石库门,它们代表了上海城市居民住宅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阶层的不同需要。

我们现在要研究的是这些里弄住宅的保护与更新。

这些建筑中成片成组的,不是零散的和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各类里弄住宅大部分已被列为法定保护建筑和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还有相当一部分由于各种原因未被认定。

这些房子很多由于年久失修失养或使用不当、乱搭乱建,损坏严重,亟需更新和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历届政府都想改善这部分老百姓的居住条件。

上世纪80年代是小搭小放局部改造,1990年代政府通过市场运作,采用土地批租,引入社会资本和外资进行旧区成片改造的方法完成了第一批365万平方米旧房改造,改善了一百多万户居民的居住条件,政府也增加了财政收入,但也带拆了一批较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里弄住宅。

上海老弄堂记忆(第一集):瑞康里、瑞庆里

上海老弄堂记忆(第一集):瑞康里、瑞庆里

上海⽼弄堂记忆(第⼀集):瑞康⾥、瑞庆⾥随着上海的城市发展,⾥弄及⾥弄建筑不得不⾯对其被拆除或改造的命运,这必然带来原住居民的迁徙和⾥弄⽣活的离散。

但是,建筑和街区可能会拆除,原来⽣活在那⾥的⼈们可能会离开,但是记忆永不褪⾊。

【上海⽼弄堂记忆】每期放送⼀⾄三处上海⾥弄介绍带⼤家回到昔⽇的弄堂记忆⾥持续更新中...1瑞康⾥1住宅类型⽯库门⾥弄2建造年代1931年3建筑结构砖⽊⼆、三层4栋数183栋5建筑⾯积12600平⽅⽶6坐落位置溧阳路和新嘉路之间瑞康⾥位于四平路东侧的海伦路⼝,⼀⽚红砖墙⽯库门,这⾥原为溧阳路853弄,四平路拓宽后路牌改在四平路上。

但瑞康⾥四⾯围合的道路均有路牌出⼊⼝;北有海伦路,南是新嘉路和嘉兴路,西有四平路,东是哈尔滨路。

民国20年,英商麦加利银⾏建造天堂⼤戏院(今嘉兴影剧院)和瑞康⾥、威乐⾥等⼀批⾥弄房屋。

⾄民国25年,地境已有⾥弄房屋15万平⽅⽶。

⼋⼀三事变时,天同路、东交通路、柘皋路和梧州路等地段5个街坊⾥弄房屋345幢,⾯积3万平⽅⽶,遭⽇军炸毁。

抗⽇战争胜利后,地境内空屋多,租⾦低,⼀部分随国民政府来沪的中⼩职员、新闻⼯作者、书画家、法医等在此定居,瑞康⾥成了报社和⽂⼈荟萃之地。

瑞康⾥92号四平路52弄1946⾄1988年报⼈赵超构旧居。

赵超构(1910.5-1992.2),1946年住⼊瑞康⾥直⾄1992年逝世,笔名林放。

赵超构⽣于浙江瑞安。

赵超构早年就读于温州艺⽂中学,瓯海公学和省⽴⼗中,都因参加爱国运动被迫退学。

1929年去⽇本,1934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公学⼤学部政经系。

1938年任重庆《新民报》主笔。

1944年参加中外记者团访问延安,发表系列通讯《延安⼀⽉》,1946年参与筹建《新民报》上海版晚刊任总主笔。

1947年5⽉《新民报》上海版被勒令“永久停刊”。

1948年冬,遭国民党当局迫害避居⾹港,次年进⼊解放区。

上海解放后,赵超构返沪继续主持《新民报》晚刊⼯作。

老上海的新式里弄住宅

老上海的新式里弄住宅

老上海的新式里弄住宅(附图)新式弄堂住宅是在新式石库门弄堂住宅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一种新类型,最早约出现在20年代中期。

新式弄堂的单元平面一般不再受单开间、双开间的限制,而是较自由地进行室内平面布置.起居室、卧室、厨房和卫生间有了明确的功能区分.一般都有较完善的卫生设备和厨房设备.有的还安排了汽车间。

适用于小家庭居住。

与石库门弄堂相比,新式弄堂最明显的区别是每家入口处的石库门没有了,代之以铜铁栅栏门.围墙高度被大大降低或用低矮栅栏代替,甚至干脆用绿篱隔断。

小天井有时被敞开或半敞开的绿化庭院所代替.建筑形式更多地模仿西方式样而很少采用中国传统装饰。

新式弄堂一般为三层高,在采用砖墙承重的同时也大量采用钢筋混凝土构件。

钢窗已相当普及。

从总体布置上看,房屋的通风、朝向受到重视,故一般都是呈横向联立式。

弄道宽度增加了,一般多在5米以上,不仅考虑到私人小车的回车需要,也考虑到了消防通车的需要。

其代表建筑有20 年代的淮海中路尚贤坊,延安中路的四明村;30 年代的延安中路福明村,浙江中路的新德里,延安中路的慈惠南里。

空间品质城市精神-—上海新式里弄民居文化分析王富臣莫天伟Spatial Characteristic and Urban Spirit——A Cultural Analysis of New-styled Linong Houses of Shanghai王富臣莫天伟Wang Fuchen Mo Tianwei摘要从新式里弄民居的历史沿革谈起,论述了新式里弄民居的空间组织特征和形态构成特点,分析了新式里弄民居空间形态的文化内涵及其对里弄空间形态构成的影响。

关键词新式里弄民居文化空间形态ABSTRACT Starting from analysis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new-styled Linong house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and spatial feature of the new—styled Linong houses。

《上海里弄住宅分析》PPT课件

《上海里弄住宅分析》PPT课件

平台处设亭子间,房前有阳台,后有水
泥晒台。
精选东p斯pt文里总平
14
新式石库门里弄
典型的新式石库门弄堂:东西斯文里、步高里、尚贤坊、梅龙镇 步高里:步高里坐落在亚尔培路,共有砖木结构2层楼房78幢,是规模较大的石 库门里弄,是后期石库门的一种标准化模式的弄堂住宅建筑。
步高里弄口精选ppt
步高里支弄15
里弄,是由相连小弄组成的住宅群, 是一种海派特色建筑,也是上海作为 国际大都市所特有的景观
精选ppt
4
里弄的起源
1853 年
小刀会起义导致富商地主纷纷来上海避难,
英国人趁机建造了大批木板房谋取暴利;
1860年~1862年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租界内人口增多,木板
房急剧发展,
1870 年,为了避免火灾,木板房被取缔,
出现:早期石库门弄堂诞生在当时的英租界内,是为了满足涌入租界地区的各地移民需 要。 总平面 :行列式 与街道关系:靠接式界定 住宅和街道很近 住宅的里面直接影响街道的性格
精选ppt
10
老式石库门里弄
早期石库门大都建在商业中心地段,使用功能与商 业是分不开的。
因区境是商贸、金融、文化中 心,沿街房屋不敷应用,许多 钱庄、商行、字号、工厂、文 化娱乐场所、学校以及服务行 业等也开设在石库门房屋内。
总平面 :综合式 行列式和周边式的综 合体,即位于周边的里弄并不占据四边, 仅占据其中的两边,或者三边。其余里 弄仍采用行列式布局。
与街道关系:靠接式界定
平面特点:对称式
房间划分更加自由 外部装饰更加简略。
由于上海居住人口大量增加,大家庭解
体,小家庭增多,住房由原来的三间两
厢房,改造成单间或双间一厢房。楼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里弄住宅的改造对策
近年来上海的城市建设发展很快,旧区改造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大量里弄住宅被拆除,人均居住
面积从1990年的616M2提高到1998
年的917M2,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1990年的1102M2提高到1998年的2196M2,城市环境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然而我们在为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而欢庆的同时,也难免为大量里弄住宅的消失而惋惜。

那么今后在改造里弄住宅时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呢?笔者以为应该尽量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尽量采取保护性改造对策
生态学理论告诉我们:任何生态系统都有其自身产生、发展的演化过程,上海里弄住宅正是上海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特殊住宅类型,它是上海历史发展的缩影,是上海居住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

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该尽量采取保护性的改造对策,这对于丰富上海的住宅类型和维护上海的历史文脉具有重要意义。

2注重维持符合生态学原则的因素
在保护性改造中,应该继续维持里弄住宅中符合生态学原则的因素,这些因素不但构成了里弄住宅的生活环境与文化环境,而且对于丰富旧居区的气氛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对于新居住区的建设亦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3降低过高的人口密度
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应该保持适度的种群密度,因此在改建过程中,要尽量降低旧居区中过高的人口密度,增加人均居住面积,尽量增加公共绿化用地和室外活动用地的面积。

4改善环境质量
应该加强和改善旧居住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在里弄住宅的改造过程中,还应尽量将现有的带有污染性质的工厂迁出居住区,降低里弄住宅及附近街道的噪声、粉尘,使居民有一个较为理想的生活环境。

5提高住宅成套率
在保护性改造的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住宅的成套率。

至1998年底,上海尚有四千多万平方米的未成套住宅,它们常常缺少独立的厨房与独立的卫生间,其中不少是里弄住宅。

因此,在今后的改造中,应该使它们成为具有独立厨房、独立卫生的成套住宅,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总之,用生态学原理分析里弄住宅的
人居环境,有助于我们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认识里弄住宅的价值与存在的问题,使我们在新建和改造过程中能继承传统、扬长避短,为上海人民创造一个理想的、符合生态学基本要求的人居环境,实现把上海建设成为一座生态城市的战略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