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海淀一模文综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本试卷共13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
读图Ⅰ,回答第1~3题。
1.在7、8月份,伦敦比北京A.气温高,日差较大B.风小雾大,降水多C.正午太阳高度角小D.日出短,昼短夜长2.英国A.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B.西部海岸线曲折,珊瑚礁发育好C.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D.多数河流短,含沙少,无结冰期3.途径该区域的洋流A.能使北美洲至欧洲的海伦航行速度加快B.造成欧洲西部地区气温高、湿度降低C.进入到北冰洋海域,使当地能见度变好D.在与其他洋流的海域不易形成渔场图2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4、5题。
4.图中所示山地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届比南坡低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5.该山地位于A.喜马拉雅山 B.天山山脉C.祁连山脉 D.昆仑山脉图3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6、7题。
6.该游牧活动A.需要穿越热带雨林B.随着雨季南北移动C.向南可至南回归线D.易受飓风灾害侵扰7.游牧至甲地的时间最可能是A.1月 B.4月C.7月 D.10月图4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8、9题。
8.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A.鼠害 B.洪涝 C.旱灾 D.寒潮9.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①完善城市功能区划②调整产业结构③人口外迁④房屋加固⑤组建志愿者队伍⑥避灾自救技能培训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④⑤⑥图5为温带某景区导游图。
一模文综海淀地理

北京市海淀区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4分)读图1和图2,回答第1、2题。
1、图1为“庐山景观图”,判断庐山多云雾 的原因是①临近江河湖泊,水汽充足 ②气旋、锋面活动频繁,降水丰沛 ③山中多沟壑涧谷,水汽不易扩散 ④地面温度较低,气流下沉显著 A .①③B .①④ C .②③D .②④2.图2为几种山地成因示意图,其中与庐山的形成原因相吻合的是① ②③④A .①B.②C.③D.④ 读图3,回答3~5题。
3.关于两条河流特征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冬半年有凌汛现象 B .夏半年水量较丰富 C .均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D .均自南向北注入大西洋4.关于甲、乙两图所示区域自然现象的叙述, 正确的是A .甲区域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大于乙区域B .甲区域对流层厚度大于乙区域C .两区域植被类型均以荒漠、草原为主D .两区域地形类型均以平原、高原为主 5.关于两河流沿岸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两河流沿岸人口稠密,城市众多 B .两河流沿岸文化古迹众多,旅游业发达 C .甲河流通航条件优越,沿岸工业发达 D .乙河流沿岸开发历史悠久,灌溉农业发达 读图4,回答第6、7题。
6.设图中横坐标为1~12月,纵坐标为某项地理事物的统计数值A .若图中曲线表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则该地可能位于北极圈以北B .若图中曲线表示某地气压值,则该地可能位于蒙古高原C .若图中曲线表示某地降水量,则该地可能位于巴西高原D .若图中曲线表示某河流流量,则该河流可能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7.设图中横坐标为年代,纵坐标为某项地理事物的统计数值A .若图中曲线为某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则该国家的人口总数量减少B .若图中曲线为某城市城区人口比例,则该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C .若图中曲线为某地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则该地区农产品自给率下降D .若图中曲线为某区域大气环境污染指标,则该区域处于工业化早期阶段人类密集地区称人类大陆。
2012年北京高考模拟系列试卷(一)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P Q M 纬线 北京时间 24 12 02012年北京高考模拟系列试卷(一)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版】题 号 第I 卷 第II 卷必做题 选做题得 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题4分,共140分)下图中的实线和虚线分别示意某日晨线、昏线与M 纬线相交点的时间变化情况。
P 、Q 为M纬线上的两点,其经度差为90°。
读图,完成1~2题。
1.该日Q 地日出的当地时间为A .3时B .6时C .9时2.P 地可能位于A .北美洲B .南美洲C .欧洲读某大洋局部环流示意图,完成3~4题。
3.如果该海域完全位于东半球,那么下列洋流中属于图示大洋环流的是 ( )A .墨西哥湾暖流B .加利福尼亚寒流C .东澳大利亚暖流D .西澳大利亚寒流4.与图中②海岸相比,④海岸 ( )A .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小B .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大C .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大D .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小下图表示了某海域四次地震的发生地、震级和震源深度。
读图完成5—6题。
5.该海域地震频发的原因是A .板块碰撞B .板块张裂C .岩浆活动D .变质作用6.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海浪。
一般当海底浅源大地震(震源深度小于50km ,震级大于里氏6.5级)造成大洋地壳局部隆起或陷落,并且带动震源上方的深层(水深不小于1000m )海水做大规模扰动时,就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
若图中的四次地震都造成了地壳陷落,则四地中最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的是A.①地B.②地 C.③地D.④地下图中的甲、乙、丙、丁所示地区都是灌溉农业区。
完成7~9题。
7.图中所示地区为世界著名产棉区的是A.甲与丙B.甲与乙C.丙与丁D.乙与丁8.图中所示地区不属于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的是A.甲B.乙C.丙D.丁9.图中所示地区共同面临的生态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C.气候变暖D.酸雨危害读“香港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完成10~11题。
北京海淀区2012年高三一模试题(文科全套)

北京海淀2012年高考一模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镌刻余音绕粱牵掣(zhi) 揆情度(duo)理B.观瞻激浊扬清商贾(gu) 良莠不齐C.棉薄两袖清风迄(qi)今矫(jiao)揉造作D. 斧正闻过饰非聒(guo)噪若即(ji)若离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A.春天的颐和园,小草带着泥土的芬芳钻了出来,柳枝之昆明湖畔轻轻摇曳,桃花在枝头尽情绽放,真是秀色可餐。
B.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积淀和不绝如缕的文化传统,是我国新时期文化发展的起点,是我们民生振兴的基石。
C.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一个经济体爆发危机,就会冲击到其他经济体,因此,任何开放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
D.福岛核事故发生一周年之际,日本政府首次组织记者进入核电站采访,让他们按照规定路线走马观花的转了一遭。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虽然中国公民在苏丹遭劫持是一起偶发事件,但中国公民出国要清楚的了解海外安全形势,防止各类安全风险,采取有效措施。
B.男子网坛两大巨头的决战持续近六小时,成为史上最长的大满贯决赛展现观众面前,这场决赛开启了世界男子网球赛的新时代。
C.文物局提出针对当前首都城市的发展与古都名城的保护,相关单位应加强文物保护力度,落实各项监管责任。
D.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销售过期食品,国家食品监管安全司要求其立即进行整改,以防止此类问题再次出现。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后人称赞它“不虚美,不隐恶”,具有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
B.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分别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忠、孝传统,这两篇文章言辞恳切,感人至深。
C.巴金的《家》描写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分化与没落,反映了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它奠定了巴金在中国文坛上的巨匠地位。
2012北京文综答案及解析

地理1.【参考答案】C【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气候类型的判断和气候特征、中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过程。
【思路点拨】伦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7、8月份(夏季)伦敦比北京的气温低,日较差小,7、8月份我国东部锋面雨带控制华北地区,北京降水较多,伦敦降水比北京少;伦敦比北京的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比北京小;夏季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伦敦比北京的纬度高,昼长较北京长。
2.【参考答案】D【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形特征的描述、板块的分布、河流的水文特征。
【思路点拨】英国位于亚欧板块内部;英国西部海岸位于温带,而珊瑚生长在热带海域;英国地形以低山丘陵、平原为主,地势地平;岛屿面积小,河流短小,温带海洋性气候,无结冰期,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
3.【参考答案】A【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洋流的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思路点拨】途经该区域的洋流是北大西洋暖流,流向与北美洲至欧洲的航线方向一致,航行速度加快。
北大西洋暖流对欧洲西部增温增湿;北大西洋暖流进入到北冰洋海域,海域上空温度减低,形成海雾,能见度降低;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形成北海渔场。
4.【参考答案】C【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山地自然带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思路点拨】山地各自然带的界线不会随季节的变化而移动;林界的分布主要受降水的影响;南北坡山麓基带差异主要是山麓海拔高度的差异大;冰雪带的下界在同一山脉两侧的高度差异主要受降水多少的影响。
5.【参考答案】A【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山地垂直自然带。
【思路点拨】从图中山地海拔和山麓基带可判断出该山脉是喜马拉雅山。
6.【参考答案】B【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热带草原游牧业的迁移规律。
【思路点拨】维多利亚湖附近虽在赤道附近,但由于地形的抬升却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湿两季,这才有了迁移的路线。
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夏季北迁,冬季南迁。
2012海淀一模解析-推荐下载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英语2012.04本试卷共12页,共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三节,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你将听一遍。
1.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A. A toothbrush.B. Some food.C. Some books.2. When will the Chief Editor probably see the man?A. At 9:00.B. At 10:30.C. At 11:00.3. Where was the man yesterday afternoon?A. At a lake.B. In a café.C. In a cinema.Text 3:W: Did you have a good time yesterday?M: Yes, I went fishing with my friend at a lake, but it rained at noon, so we stayed in a café before we went to the cinema at 7 p.m.4.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中)A. Husband and wife.B. Receptionist and visitor.C. House seller and buyer.5. Where will the man probably live next year? (难)A. In his house.B. In an apartment.C. In the dormitory.Text 5:M: I don’t think I want to live in the dormitory next year. I need more privacy.W: But check out the cost of renting an apartment first. How about moving back home?M: Oh, it’s too far. Maybe I’ll still stay on campus.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听下面4段对话或独白。
北京市海淀区一模文综

北京市海淀区一模文综————————————————————————————————作者:————————————————————————————————日期:北京海淀2012年高考一模政治试卷答案详解解析:马宇轩,北京新东方优能中学教育名师,主讲高考(微博)、高二政治考情分析:本次海淀区一模考试总体难度不大,选择题相对与高考而言,中档题目较多,主观题难度较低,只是材料包装的比较隐晦,总体来讲是一套比较标准的考卷,从试题结构来看,《文化生活》17分,《政治生活》22分,《经济生活》25分,《生活与哲学》24分,选修12分。
转播到腾讯微博24.C命题意图:此题为文化生活考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只需抓住关键词便可顺利解题,题目难度较低。
题目精解:题目从两个关键词入手:一是相互兼容,二是新时期。
前者反映了兼收并蓄的文化传统,后者反映了时代精神,故选C,但是此题提醒同学们注意,同学们通常认为兼收并蓄只适用于中华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关系,往往忽略区域文化,故同学们看到C选项时不敢选,而此题恰恰抓住了这个盲点。
A、B、D三个选项均不符合题意。
25.B命题意图:此题为哲学考题,陷阱在于对设问的理解,单就材料而言,B、D 两个选项均可以入围,故命题者设置两难选项,混淆视听,难度较大。
题目精解:“厚德”二字很明显是价值观,是社会意识范畴,于是材料中“当前社会转型期”很明显能够体现出社会存在的变化体现出社会意识的变迁,于是很多同学无比雀跃的选择了D,但是,设问问的是“提倡厚德是因为”,问的是原因,于是就要从我们课上所讲过的原因类题目的三个要素中去寻找,于是B 选项回答的是意义,映入我们的眼帘,故答案选择B。
转播到腾讯微博26.D命题意图:此题从生活角度考查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以及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题目精解:此题落脚点在于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部分内容,材料命题意图十分清晰,落脚点明确。
12海淀一模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语文2012.5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蓓.蕾(bèi)和煦.(xù)碰撞.(chuànɡ)无边无垠.(yín)B.拮据.(jū)活泼.(pō)执拗.(niù)高屋建瓴.(línɡ)C.胆.怯(què)避讳.(huì)允.许(yǔn)买椟.还珠(dú)D.倾.注(qīnɡ)魁梧.(wú)濒.临(bīin)茅塞.顿开(sài)2.依据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判断词语意思都正确的一项是A.神气——心旷神怡解释:“神”有“精神”的意思。
判断:“神气”指精神饱满;“心旷神怡”指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B.绝境——络绎不绝解释:“绝”有“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意思。
判断:“绝境”指没有出路的境地;“络绎不绝”指(人、马、车、船等)走的路走不通。
C.奥妙——莫名其妙解释:“妙”有“美妙”的意思。
判断:“奥妙”指深奥、美妙;“莫名其妙”指不知道它有多么的美妙。
D.强壮——自强不息解释:“强”有“力量大”的意思。
判断:“强壮”指力量大、健壮;“自强不息”指自己不断使自己力量大,永远不懈怠。
3.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天才与常人在智力上有区别,在非智力方面有区别。
通常情况下,在非智力方面,天才往往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也许他自己也说不清这使命感究竟是什么,始终存在着,通过其言行体现出来,这种使命感就是他对自己生命的责任心。
A. 如果就与其不如B.不是而是只要就C. 不仅也但是并且D. 因为所以既然就4.结合语境,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娘子关的飞泉最壮观的当数水帘洞泉,飞泉从山顶突出的山嘴上飘然而下,泉后的山石在流水的浸润下满是苔藓、葛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海淀区2012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文科综合能力测试2012.4本试卷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机读卡和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读图1和图2,回答第1、2题。
1.图1为“庐山景观图”,判断庐山多云雾的原因是①临近江河湖泊,水汽充足②气旋、锋面活动频繁,降水丰沛③山中多沟壑涧谷,水汽不易扩散④地面温度较低,气流下沉显著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图2为几种山地成因示意图,其中与庐山的形成原因相吻合的是A.①B.②C.③D.④读图3,回答第3—5题。
3.关于两条河流特征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冬半年有凌汛现象B.夏半年水量较丰富C.均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D.均自南向北注入大西洋4.关于甲、乙两图所示区域自然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区域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大于乙区域B.甲区域对流层厚度大于乙区域C.两区域植被类型均以荒漠、草原为主D.两区域地形类型均以平原、高原为主5.关于两河流沿岸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河流沿岸人口稠密,城市众多B.两河流沿岸文化古迹众多,旅游业发达C.甲河流通航条件优越,沿岸工业发达D.乙河流沿岸开发历史悠久,灌溉农业发达读图4,回答6、7题。
6.设图中横坐标为1—12月,纵坐标为某项地理事物的统计数值A.若图中曲线表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则该地可能位于北极圈以北B.若图中曲线表示某地气压值,则该地可能位于蒙古高原C.若图中曲线表示某地降水量,则该地可能位于巴西高原D.若图中曲线表示某河流流量,则该河流可能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7.设图中横坐标为年代,纵坐标为某项地理事物的统计数值A.若图中曲线为某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则该国家的人口总数量减少B.若图中曲线为某城市城区人口比例,则该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C.若图中曲线为某地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则该地区农产品自给率下降D.若图中曲线为某区域大气环境污染指标,7.设图中横坐标为年代,纵坐标为某项地理事物的统计数值A.若图中曲线为某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则该国家的人口总数量减少B.若图中曲线为某城市城区人口比例,则该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C.若图中曲线为某地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则该地区农产品自给率下降D.若图中曲线为某区域大气环境污染指标,则该区域处于工业化早期阶段人类密集地区称人类大陆。
读图5,回答第8、9题。
8.在人类大陆图上,世界人口的分布A.高纬度比低纬度多B.欧洲比亚洲多C.西半球比东半球多D.平原比山区多9.关于图中①~④人口密集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人口增长率高,迁入人口比重大B.②城市化水平高,逆城市化表现明显C.③第二、三产业比重大,水陆交通便捷D.④制造业发达,是产业转移的承接区读图6,回答第10、11题。
10.关于a点所在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终年高温少雨B.自然带南、北对称分布C.旅游资源类型单一D.人口增长属“三低”模式11.关于b、c两点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b地区地质灾害频发,c地区常受台风侵袭B.b地区为板块生长边界,c地区为板块消亡边界C.b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c地区石油资源丰富D.b地区交通以水运为主,c地区交通以海运为主12.下列各项属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的是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B.“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D.“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13.下列各项对图7中迁都影响理解准确的是A.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B.促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C.利于削弱世家门阀特权D.促进了民族间的大融合14.有学者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
下列各项对该观点理解准确的是①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②结束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中央集权③削弱宰相职权,君主专制达到顶峰④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5.郑观应在《公法》中说:“公法者,彼此自视其国为万国之一,可相维系而不可相统属者也。
”“各国之权利,无论为君主,为民主,为君民共主,皆其所自有,而他人不得侵夺。
”依据以上言论判断,郑观应主张A.依法治国B.维护专制C.主权平等D.公平贸易16.1947年底到1948年初,中国民主同盟指出:“在民主运动胜利高潮快要到来的现阶段,中国已分成了两个营垒,一方面是反动的营垒,另一方面是革命的营垒;……中间的地位是已经不再存在了。
”基于这一形势,中国共产党采取的行动是A.号召召开政协会议成立联合政府B.与国民党政府签署“双十协定”C.与国民党代表举行北平和平谈判D.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反攻作战17.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
以下各项对这一时期外交形势叙述正确的是A.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改变了东西方国家间的外交格局C.发晨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D.在区域合作组织中发挥主导作用18.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对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即国家对粮食等农产品实行统一收购和供应。
二十世纪80年代后,这一政策逐步取消。
以下对这一变化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③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削弱④国家取消凭票证供应的制度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9.下列各项对于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不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A.采取措施,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B.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深远影响C.打破贵族依据血缘垄断政权局面D.有利于思想文化的创新和繁荣20.古代雅典和罗马的制度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者对现代社会的共同贡献是A.法律的保证B.民主的制度C.权力的分立D.信仰的自由21.在法国走向共和的艰难过程中,各种政体纷纷在法国出现,法国成为各种政治制度的试验田。
法国19世纪初期的政治演变的状况是A.从共和制到君主制B.从君主立宪制到共和制度C.从君主制到共和制D.从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制22.科技史家丹皮尔说:“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了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能够为此观点提供证据的历史事实是A.生物进化理论的提出B.经典力学的创建C.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D.相对论的提出23.某班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图8是他们列出的研究提纲。
该研究的主题应是A.英国殖民帝国的兴衰B.法国近代政治的演变C.德意志的统一与强盛D.美国的崛起与繁荣弘扬“北京精神”,是新时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创新之举。
回答第24、25题。
24.“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是城市共性与北京个性的相互兼容、历史底蕴与未来取向的相互统一、城市特色与市民气质的相互融合,反映了北京特有的文化品位和首善特质。
可见,北京精神体现了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发展B.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C.兼收并蓄的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D.文化反映经济,与经济发展同步25.孔子云:“德之不厚,行之不远”。
“厚德”作为北京精神的品质,其主要内涵是注重日常道德修养,拥有高远博大胸怀。
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提倡“厚德”是因为A.价值观是正确的社会意识B.正确的价值观对人具有积极导向作用C.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D.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今年是《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举办10周年。
回答第26、27题。
26.10年来,许多地方媒体纷纷效仿《感动中国》,每年在本地发起“寻找感动”活动。
爱国、坚强、勇敢、善良、孝悌、助人等诸多传统美德通过媒体的“寻找感动”活动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开展这一活动的意义在于①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和途径②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融合③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④发挥模范人物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7.《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人选者——无臂钢琴师刘伟说:“其实命运就跟生活一样,它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看你怎么去看。
如果你从开心的角度去看,所看到的事情就是开心的;如果从悲观的角度去看,所看到的事情就是悲观的。
”刘伟的话说明A.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B.人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C.改变命运取决于人的努力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28.2011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陆续开展了新一轮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村民在选票上郑重地写下自己信赖、满意的村委会“当家人”的名字。
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村民自治①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②保障了公民基奉政治权利的实现③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形式④体现了村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9.对政府工作感触最深的是人民群众。
不断提高政府工作水平,就要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批评政府,充分听取和吸收人民群众的意见。
人民群众对政府建言献策可以通过①网上评议政府②给“市长信箱”留言③召开监督听证会④向地方人大提出议案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0.PM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人肺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
今年,PM2.5一词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成为全国“两会”的重要议题之一。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PM2.5说明①人大代表维护人民利益和要求②政协委员关注民生,参政议政③政协委员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④他们都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中国共产党通过推荐重要干部,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实施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主要体现了党对国家事务的A.政治领导B.思想领导C.组织领导D.经济领导2011年以来,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直处于相对高位。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1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4.5%,其中鲜菜价格上涨23.0%,成为影响CPI最主要因素之一。
回答第32、33题。
3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CPI上涨会导致A.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B.居民会更愿意将收入存入银行C.居民恩格尔系数减小D.居民消费层次与消费质量提高33.“菜篮子”里装着农民的收入,也盛着市民的支出;物价调控,既要顾市民,也要顾农民。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种观点体现了①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不能只看到一个个孤立的事物②在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时,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③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既要把握现象,也要把握本质④在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时,要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4.2012年柯达公司在迎来132岁坐日的时候,申请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