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中科院应化所考博真题2015高等物理化学及答案(2)

合集下载

2015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历年真题试题及答案2(2000-2009)共10套经典

2015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历年真题试题及答案2(2000-2009)共10套经典

2015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
历年真题试题2(2000-2009)
(共10套)
目录
2000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真题 (2)
2001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真题 (5)
2002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真题 (9)
2003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真题 (17)
2004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真题 (27)
2005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真题 (33)
2006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真题 (37)
2007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真题 (45)
2008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真题 (57)
2009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真题 (61)
2000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真题
2001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真题
2002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真题
2003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真题
2004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真题
2005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真题
2006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真题
2007年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考研真题。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5年招收攻 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 试试题物理化学(甲)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5年招收攻    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    试试题物理化学(甲)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名称:物理化学(甲)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3. 可以使用不带储存及编程功能的计算器。

下列一些基本常数供解题时参考:普朗克常数h = 6.626 × 10-34 J·s;玻兹曼常数k B = 1.381× 10-23 J·K-1;摩尔气体常数R = 8.314 J·mol-1·K-1;法拉第常数 F = 96500 C·mol-1一、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用“”表示,错误用“”表示)1. 卡诺循环可以用图1表示。

2. 分子的平动、转动和振动的能级间隔的大小是振动能 > 转动能 > 平动能。

3. 玻尔兹曼分布定律的适用条件为近独立粒子体系,且为处于热力学平衡态的任意体系。

4. 在稀溶液中,对溶质B而言,平衡时其化学势为,其中为纯B在T, p时的化学势。

5. 根据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在极稀的HCl溶液和极稀的HAc 溶液中,氢离子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是相同的。

6.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将一定体积的水分散成许多小水滴,经过这一变化过程后,其表面张力不变。

7. 在同一稀溶液中组分B的浓度可用x B、m B、c B表示,其标准态的选择不同,则相应的化学势也不同。

8. 由于杠杆规则是根据物料守恒而导出的,所以无论两相平衡与否,皆可用杠杆规则进行计算。

9. 相律是根据热力学平衡条件推导而得的,故只能处理真实的热力学平衡系统。

. 反应平衡常数值改变了,化学平衡一定会移动;反之,平衡移动了,反应平衡常数值也一定会改变。

11. 气体分子运动的微观模型认为,分子彼此的碰撞及分子与器壁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的。

12. 不同反应有不同的速率常数,速率常数与反应温度、反应介质(溶剂)、催化剂等有关,甚至会随反应器的形状、性质而异。

中科院应化所考博真题2012高等物理化学及答案

中科院应化所考博真题2012高等物理化学及答案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2012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高等物理化学一、选择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298.15 K,已知气相反应2CO(g)﹢O2(g) → 2CO2(g)的r m ΔG﹦-514.2 kJ/mol,则发生1 mol 反应进度的Δr Am: (C)A. r m Δ A﹦-514.2 kJ/molB. r m Δ A﹦0C. r m Δ A>-514.2 kJ/molD. r m Δ A﹤-514.2 kJ/mol2.1mol 苯(l)在正常沸点完全变为蒸气时,一组不变的热力学函数是:(C)A. 温度、压力、定压热容B. 热力学能、温度、吉布斯函数C. 温度、总(系统和环境)熵、吉布斯函数D. 热力学能、焓、熵3.在一定压力下,纯A 的沸点、饱和蒸气压和化学势分别为b T∗,A p∗,A μ ∗,加入少量不挥发的溶质形成溶液后分别变成b T ,A p ,A μ ,因此有:(D)A. b T > b T∗,A p >A p∗,A μ > A μ∗B. b T < b T∗,A p <A p∗,A μ < A μ∗C. b T < b T∗,A p >A p ∗,A μ < A μ∗D. b T > b T∗,A p <A p ∗,A μ < A μ∗4.298 K,浓度均为0.01 mol·kg−1的下列电解质溶液,其γ±最大者是:(A)A.KC lB.CaC l2C l3D.ZnSO45.对于亲水性固体表面,其界面张力间的关系是:(B)A. s g σ < l s σB. s g σ > l s σC. s g σ﹦l s σD. g s σ< l g σ6.298 K 时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l)和NaCl(2)溶液,两溶液中Na+的迁移数1 t 与2 t 之间的关系为:(C)A. 1 t ﹦2 tB. 1 t > 2 tC. 1 t < 2 tD.无法比较7.下面属于水包油型乳状液(O/W 型)基本性质之一的是:(A)A.有导电性B.易于分散在油中C.无导电性8.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发生正吸附的是:(D)A.烧碱B.蔗糖C.食盐D.肥皂二、填空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四个过程:(a)物质的量为n的理想气体由始态(p1,V1,T)变化到末态(p2,V2,T)(b)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c)物质的量分别为n B,n C的纯液体B,C在恒温恒压下形成理想状态混合物的混合过程(d)绝热,恒压,不做非体积功的化学反应过程。

(完整版)物理化学习题库(含答案)

(完整版)物理化学习题库(含答案)

(完整版)物理化学习题库(含答案)《物理化学》复习思考题热⼒学⼀、判断题:1、在定温定压下,CO2由饱和液体转变为饱和蒸⽓,因温度不变, CO2的热⼒学能和焓也不变。

( )2、25℃时H2(g)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等于25℃时H2O(g)的标准摩尔⽣成焓。

()3、稳定态单质的Δf H mΘ(800K)=0 。

( )4、d U=nC v,m d T公式对⼀定量的理想⽓体的任何pVT过程都适⽤。

( )5、系统处于热⼒学平衡态时,其所有的宏观性质都不随时间⽽变。

()6、若系统的所有宏观性质均不随时间⽽变,则该系统⼀定处于平衡态。

()7、隔离系统的热⼒学能是守恒的。

()8、隔离系统的熵是守恒的。

()9、⼀定量理想⽓体的熵只是温度的函数。

()10、绝热过程都是定熵过程。

()11、⼀个系统从始态到终态,只有进⾏可逆过程才有熵变。

()12、系统从同⼀始态出发,经绝热不可逆过程到达的终态,若经绝热可逆过程,则⼀定达不到此终态。

()13、热⼒学第⼆定律的克劳修斯说法是:热从低温物体传到⾼温物体是不可能的。

()14、系统经历⼀个不可逆循环过程,其熵变> 0。

()15、系统由状态1经定温、定压过程变化到状态2,⾮体积功W’<0,且有W’>G和G<0,则此状态变化⼀定能发⽣。

()16、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中S >0,则其相反的过程即绝热不可逆压缩过程中S <0。

()17、临界温度是⽓体加压液化所允许的最⾼温度。

( )18、可逆的化学反应就是可逆过程。

( )19、Q和W不是体系的性质,与过程有关,所以Q + W也由过程决定。

( )20、焓的定义式H = U + pV是在定压条件下推导出来的,所以只有定压过程才有焓变。

( )21、焓的增加量?H等于该过程中体系从环境吸收的热量。

( )22、⼀个绝热过程Q = 0,但体系的?T不⼀定为零。

( )23、对于⼀定量的理想⽓体,温度⼀定,热⼒学能和焓也随之确定。

2015年中国科学院大学环境工程考博(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参考

2015年中国科学院大学环境工程考博(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参考
①1001 英语一②2422 高等 物理化学或 2454 生物化学 或 2534 传递过程原理③ 3467 仪器分析基础或 3491 药物化学(含药代动力学) 或 3499 高等有机合成
①1001 英语一②2422 高等 物理化学或 2454 生物化学 或 2483 高等有机化学或 2534 传递过程原理③3467 欢迎材 仪器分析基础或 3491 药物 料、生物、 化学(含药代动力学)或 工程、医 3499 高等有机合成或 3522 学、药学 催化化学或 3573 量子化学 和物理等 或 3596 化学反应工程或 背景的考 3614 电化学或 3632 工业催 生报考。 化或 3646 微生物学或 3658 分子生物学或 3671 环境化 学
2015 年中国科学院大学环境工程考博(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参考 书、真题、报录比、复试分数线、考博大纲、资料笔记、研究生招生 专业目录
学院介绍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创建于 1949 年 3 月,是一个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并重、具 有较强技术开发实力、以承担国家和企业重大项目为主的化学化工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创建于 1949 年 3 月,当时定 名为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后几经更名,1962 年正式命名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 所。
大连化物所是一个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应用研究和技术转化相结合,以任务带 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所。大连化物所通过不断积累和调整,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科研 特色。1998 年,大连化物所成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之一。通过凝练科 技目标,确立了“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加强技术集成创新,以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研究为主导, 坚持资源环境优化和生物技术和创新材料创新协调发展,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中发挥不可 替代的作用,创建世界一流研究所”的战略目标,在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资源优化利用、 国家安全,以及国民生命与健康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2007 年经国家批准筹建洁净能源 国家实验室。

中科院物理所考博试题(固体物理)

中科院物理所考博试题(固体物理)

固体物理试卷试卷一、第一部分:(在5题中选做4题,每题15分,共60分)简单回答下面的问题:1原胞与单胞有什么不同?何谓布拉菲格子?何谓倒格子?晶体的宏观对称性可以概括为多少点群?多少个晶系?这些晶系分别包括哪些布拉菲格子?什么是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2原子之间的相联互作用是固体形成的基础,固体中共有哪几种原子结合方式?指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和各自的特点。

3(a)怎样用能带论来理解导体、绝缘体、及半导体之间的区别(可以画图说明)?(b)在讨论磁场中电子的运动时,画图说明什么是k空间的类电子轨道、什么是类空穴轨道?什么是闭合轨道、什么是开放轨道?什么样的轨道对于德哈斯-范阿芬效应重要或对于磁阻效应重要?4任何固体物质中原子位置并不是固定的,它们在其平衡位置附近不停地振动。

其运动形式可用准粒子—声子来描述。

(a)简述声子的存在和模式对晶体的哪些物性产生明显影响。

(b)简述确定晶格振动谱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5试推导面心和体心立方点阵的x射线衍射的系统消光规律。

第二部分:(在8题中选做5题,每题8分,共40分)1列出你所知道的几种金属—绝缘体相变的名称。

2超导体都有哪些主要的物理特征?3简单阐述物质顺磁性的来源。

4多晶体与单晶体的x射线衍射图有什么区别?5什么是施主杂质?什么是受主杂质?施主能级和受主能级有什么特点?6半导体材料可能发生哪几种光吸收过程?什么是半导体的本征吸收?7简述固溶体的类型。

8什么是系统的元激发?举出三个例子,指出它们服从玻色统计还是费米统计。

试卷二、(试题1—4为必作题,每题15分)(1)(a)固体中原子(或离子)的结合形式有哪几种?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固体中原子(或离子)之间能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不是无限靠近?(b)何谓晶体、准晶体及非晶体?它们的x光或电子衍射有何区别?(C)何谓布拉菲格子、晶体学点群、晶系和晶体学空间群?(2)已知一正交品系的晶胞参数为a、b、c,晶胞体积为v,(a)试写出其倒格矢,证明倒格子元胞体积v’= (2p)3/V,并画出第一布里渊区示意图。

(完整word版)物理化学试题

(完整word版)物理化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封闭体系中,有一个状态函数保持恒定的变化途径是什么途径? ( c )(A) 一定是可逆途径 (B) 一定是不可逆途径(C) 不一定是可逆途径 (D) 体系没有产生变化2)当体系将热量传递给环境之后,体系的焓: ( d )(A) 必定减少 (B ) 必定增加(C) 必定不变 (D ) 不一定改变3)对于孤立体系中发生的实际过程,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d )。

A .W =0B .Q =0C .ΔU =0D .ΔH =04)如图,在绝热盛水容器中,浸入电阻丝,通电一段时间,通电后水及电阻丝的温度均略有升高,今以电阻丝为体系有( c )。

A .W =0,Q <0,ΔU <0B .W >0,Q <0,ΔU >0C .W <0,Q <0,ΔU >0D .W <0,Q =0,ΔU >05)某物质B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为1(298.15K)200kJ mol c m H -∆=-⋅$,则该物质B 在298.15K 时燃烧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r m H ∆$为( a )。

A .1200kJ mol --⋅B .10kJ mol -⋅C .1200kJ mol -⋅D .140kJ mol -⋅6. 如图,将水溶液置于绝热箱中,插入两个铜电极,以蓄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可以看作封闭体系的是: ( a )(A) 绝热箱中所有物质 ; (B) 两个铜电极 ;(C) 蓄电池和铜电极 ; (D)水溶液 。

7.体系的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状态函数的是:( c)(A) T,p,V,Q ;(B) m,V m,C p,ΔV;(C) T,p,V,n;(D) T,p,U,W。

8.对于内能是体系状态的单值函数概念,错误理解是:( c )(A) 体系处于一定的状态,具有一定的内能;(B) 对应于某一状态,内能只能有一数值不能有两个以上的数值;(C) 状态发生变化,内能也一定跟着变化;(D) 对应于一个内能值,可以有多个状态。

2015物理化学真题

2015物理化学真题

(3)2015 年考研试题西北大学2015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试题科目名称:物理化学科目代码:826 共6 页答案请答在答题纸上,答在本试题上的答案一律无效一、选择题(每个选择题有A、B、C、D 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每小题2 分,共50 分)1. 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p1,V1) 出发,经等温可逆压缩或绝热可逆压缩,使其终态均达到体积为V2,此二过程做的功的绝对值应是:(A) 恒温功大于绝热功(B) 恒温功等于绝热功(C) 恒温功小于绝热功(D) 无法确定关系2. 下述说法哪一种不正确?(A) 理想气体经绝热自由膨胀后,其内能变化为零(B) 非理想气体经绝热自由膨胀后,其内能变化不一定为零(C) 非理想气体经绝热膨胀后,其温度一定降低(D) 非理想气体经一不可逆循环,其内能变化为零3. 欲测定有机物燃烧热Q p,一般使反应在氧弹中进行,实测得热效应为Q V。

由公式得:Q p=Q V+ΔnRT=Q V+pΔV,式中p 应为何值?(A) 氧弹中氧气压力(B) 钢瓶中氧气压力(C) p∃(D) 实验室大气压力4. 加压使实际气体液化,必要条件是气体要到达:(A) 波义耳温度之下(B) 临界温度之下(C) 温度低于沸点(D) 临界温度之上5. 在101.325 kPa 下,385 K 的水变为同温下的水蒸气,对该变化过程,下列各式中哪个正确?(A) ΔS 体+ΔS 环>0 (B) ΔS 体+ΔS 环<0(C) ΔS 体+ΔS 环=0 (D) ΔS 体+ΔS 环的值不能确定6. 在二组分固-液相图中(见右图),当系统从物系点p 冷却到点L 时,系统将出现:(A) A(s)、E(l)、C(s)三相共存(B) B(s)、D(l)、C(s)三相共存(C) C(l)(D) C(s)7.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设纯A(l)的化学式为μ*,其标准态为μ $ 。

若在A 中加入另一液相B(l),形成理想的液态混合物,这时A(l)的化学势为μA,标准态化学势为μ $ A ,则两种化学势的关系为:(A) μ*=μA,μ $ =μ $ A (B) μ*>μA,μ $ =μ $ A(C) μ*=μA,μ $ >μ $ A (D) μ*>μA,μ $ <μ $ A8. 相律在下列体系中何者不适用?(A) NaCl 水溶液(B) NaCl 饱和水溶液(C) NaCl 过饱和水溶液(D) NaCl 水溶液与纯水达渗透平衡9. 加入惰性气体对哪一个反应能增大其平衡转化率?(A) C6H5C2H5(g)=C6H5C2H3(g) + H2(g)(B) CO(g) + H2O(g)=CO2(g) + H2(g)(C) 3 2 H2(g) + 1 2 N2(g)=NH3(g)(D) CH3COOH(l) + C2H5OH(l)=H2O(l) + C2H5COOCH3(l)10. 300 K 时,分布在J=1 转动能级上的分子数是J=0 能级上分子数的3exp(-0.1) 倍,则分子转动特征温度是(A) 10 K (B) 15 K (C) 30 K (D) 300 K11. 对单原子理想气体分子,发生一个物理变化,欲求其热力学性质,要知道:(A) q t、q r、q v (B) q t (C) q r、q e、q n (D) q e、q n12. 假定某原子的电子态有两个主要能级,即基态和第一激发态,能级差为1.38 × 10-21 J,其余能级可以忽略,基态是二重简并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015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高等物理化学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下列过程中, ΔU = 0 的是( C )
A. 气体节流膨胀过程;
B. 封闭系统的任何可逆过程
C. 封闭系统的任何循环过程;
D. 在密闭的刚性容器中进行的化学反应
2. 理想气体反应的平衡常数可用Ky和K表示,温度和压力对Ky和K 的影响为(D)
A. 温度和压力对Ky, K 均有影响
B. 温度和压力对Ky, K均无影响
C. 温度对Ky, K有影响, 压力对Ky无影响而对K有影响
D. 温度对Ky, K有影响, 压力对Ky有影响而对K无影响
3. 以下定律中不属于稀溶液依数性的是( A )
A.亨利定律;
B.沸点升高定律;
C.凝固点下降定律;
D.渗透压定律.
4. 用等体积、等摩尔浓度的LiCl, NaCl, CaCl2和AlCl3电解质溶液使As2S3溶胶聚沉, 加入AlCl3溶液聚沉得最快, 此溶胶的电性为( B)
A. 正;
B. 负;
C. 中性; D 不确定
5. 用96485 C电量最多可从CuSO4溶液中电解出Cu( B )克(取Cu的摩尔质量为64 g/mol)
A. 16;
B. 32;
C. 64;
D. 128.
E;副反应6. 某平行反应含有主、副两个反应,主反应的产物为Y,活化能为
1
产物为Z ,活化能为2E ,且1E >2E ,则升高温度:(A )
A. 对生成Y 有利
B. 对生成Z 有利
C. 无影响
D. 无法确定 7. 固体糖可以溶解在水中, 这说明固体糖的化学势( B )水溶液中糖的化学势。

A.等;
B. 高;
C. 低;
D. 无法判断.
8.在下面过程中,系统内能变化不为零的是( C )
A .不可逆循环过程 B. 可逆循环过程
C .纯液体的真空蒸发过程 D. 理想气体的自由膨胀过程
9. 2mol C 2H 5OH(l)在正常沸点完全变为蒸气时,一组不变的热力学函数是( B )
A .内能、焓、系统的熵变 B. 温度、总熵变、吉布斯函数变
C .温度、压力、定压热容 D. 内能、温度、吉布斯函数变
10.在85℃及101.3kPa 压力下,过冷的H 2O (g )变为H 2O (l )时,应该是( B )
A .ΔS 系<0,ΔH >0,ΔG <0 B. ΔG <0,ΔU <0,ΔH <0
C .ΔH <0, ΔU >0,ΔS 系<0
11.理想气体在自由膨胀过程中,其值都不为零的一组热力学函数变化是( B )
A .ΔU 、ΔH 、ΔS 、ΔV B. ΔS 、ΔA 、ΔV 、ΔG
C .ΔS 、ΔV 、ΔT 、ΔG
D ΔU 、ΔA 、ΔH 、ΔV
12.当发生极化现象时,两电极的电极电动势发生如下变化:( A )
A .E (阳)变大,E (阴)变小 B. 两者都变大
C .E (阳)变小,E (阴)变大 D. 两者都变小
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 . 任何液面都存在表面张力
B . 弯曲液面的表面张力方向指向曲率中心
C . 平面液体没有附加压力
D .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指向曲率中心
14.气体在固体表面发生等温吸附时:( B )
A .ΔS >0 B. ΔS <0 C. S =0 D. ΔS 0
15.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反比于( B )
A .温度 B. 毛细管半径 C. 液体的粘度 D. 大气压力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4分)
1. 20℃下,含25.6%O2、4.4%CO2和70%N2 ( 质量百分比)的混合气体的压力为200 kPa,则O2的分压为47 kPa。

2. 在300 K下2 mol理想气体从300 kPa不可逆地压缩至1.66 dm,并放热10 kJ,此过程的ΔS = -38.3 J/K。

3.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的反应: C6H6C2H5(g) → C6H5C2H3(g) + H2(g). 保持温
度不变的情况下,要提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降压或通入惰性气体。

4. 在边长为a的一维势箱中运动的粒子,当量子数n等于1时其波函数为
,能量E为h2/8ma2。

5. 质量摩尔浓度为1 mol/kg的Na2SO4水溶液, 平均活度系数为γ,该溶液的平均活度a =1.59 γ。

6. 已知25℃时下列物质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Λ/(S.cm.mol): 氯化铵=149.8、氢氧化钠=248.11、氯化钠=26.5,则氢氧化氨的Λ= 271.4 S/cm.mol.
7. 在一定温度下,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与液体的表面张力成正比, 与液面的曲率半径成反比。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 试用附加压力解释为什么液滴或气泡在不受外加力场的影响下,通常都呈球形。

2.简单说明进行一产品生产的工艺设计时,从热力学和相平衡角度必须事先进行哪些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或估算)。

3. 简述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本质区别;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解释为什么物理吸附都是放热反应。

4. 解释稳态近似法中的“稳态”的含义。

在链反应或其它连续反应中,由于自由基等中间产物极活泼,浓度低,寿命又短,可以近似地认为在反应达到稳定状态后,它们的浓度基本上不随时间而变化四、计算及综合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1 mol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0℃、101.3 kPa下恒温可逆膨胀到0.224 m,试计算此过程Q, W, ΔS及ΔG。

2. 25℃, 101.3 kPa下,电池Ag(s)│AgCl(s)│HCl(a=0.1)│Hg2Cl2(s)│Hg(l)│Pt(s)
E (Cl, AgCl/Ag) = 0.2223 V,E (Cl, HgCl/Hg) = 0.268 V。

(1)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2)求电池电动势;
E=E(右)-E(左)=0.268-0.2223
3. 反应B是一级反应, 在25℃下反应进行1小时后, A 反应掉75 %.计算:
(1) 计算A的半衰期;
(2) 2小时后A 反应掉百分之几?
4. 水的相图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用相律计算O点的自由度。

(2)试解释OA线的斜率为负值的原因;
(3)相同温度下OB线上b点与OC线上的c点哪个化学
势大?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