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骨科常规查体

合集下载

骨科体格检查

骨科体格检查

骨科体格检查引言概述:骨科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骨骼系统的功能和病变情况。

通过仔细观察和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医生可以确定骨骼系统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骨科体格检查的五个部分,包括外观检查、关节活动度检查、神经功能检查、特殊测试和影像学检查。

一、外观检查1.1体型和姿势:医生首先观察患者的体型和姿势,了解是否存在明显的异常。

例如,患者是否有明显的驼背、弯腰或偏斜等情况。

1.2步态:医生观察患者的步态,检查是否存在异常的行走方式。

例如,患者是否出现跛行、踮脚行走或摇摆步态等。

1.3皮肤变化:医生检查患者的皮肤是否有异常变化,例如红肿、瘀斑、破损或疤痕等。

这些变化可能与骨骼系统的病变有关。

二、关节活动度检查2.1活动度:医生检查患者各个关节的活动度,包括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等。

通过观察关节的活动范围和可能存在的受限情况,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关节问题。

2.2关节稳定性:医生通过特定的手法检查关节的稳定性,例如前后抽拉、侧方抽拉和旋转等。

这有助于评估关节的结构完整性和韧带的稳定性。

2.3关节疼痛:医生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关节疼痛,并观察患者在活动时是否有疼痛反应。

这有助于确定关节疼痛的原因,例如关节炎、韧带损伤或软骨磨损等。

三、神经功能检查3.1感觉:医生检查患者的感觉功能,包括触觉、痛觉和温度感觉等。

通过刺激特定的区域,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感觉是否正常。

3.2肌力:医生检查患者的肌力,通过让患者做一些特定的动作,评估肌肉的力量和功能。

这有助于确定是否存在肌肉损伤或神经问题。

3.3反射:医生检查患者的反射,例如膝反射、跟腱反射和肱二头肌反射等。

通过观察反射的强度和速度,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神经问题。

四、特殊测试4.1特殊体位测试:医生让患者采取特定的体位,例如仰卧位、俯卧位或侧卧位等,以评估特定部位的功能和病变情况。

4.2压痛测试:医生通过轻压特定的部位,观察患者是否有疼痛反应。

骨科体格检查 (2)

骨科体格检查 (2)

骨科体格检查引言概述:骨科体格检查是一种重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和诊断骨骼系统的疾病和损伤。

通过骨科体格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因,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本文将从六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骨科体格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正文内容:1. 骨骼外观检查1.1 骨骼形态:观察骨骼的整体形态,包括骨骼的长度、曲线和角度等。

如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屈曲和伸展角度。

1.2 骨骼畸形:检查是否存在骨骼畸形,如脊柱侧弯、髋关节发育不良等。

1.3 骨骼变形:观察是否有骨质疏松、骨折或者关节畸形等。

2. 关节功能检查2.1 关节活动度:评估关节的活动度,包括关节的屈曲、伸展、旋转和外展等。

2.2 关节稳定性:检查关节的稳定性,如髋关节的稳定性测试、膝关节的先后抽屉试验等。

2.3 关节疼痛:观察关节是否存在疼痛、肿胀或者红肿等症状。

3. 肌肉力量检查3.1 肌力测试:评估肌肉的力量和功能,如肩部、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屈曲和伸展力量测试。

3.2 肌肉张力:检查肌肉的张力,如四肢的肌肉张力是否正常。

3.3 肌肉痉挛:观察是否有肌肉痉挛或者僵硬的现象。

4. 神经功能检查4.1 感觉检查:评估患者的感觉功能,如触觉、温度感觉和位置感觉等。

4.2 运动检查:检查患者的运动功能,如肌肉的协调性和运动的灵便性。

4.3 反射检查:观察患者的反射活动,如膝反射、跟腱反射等。

5. 步态检查5.1 步态分析:观察患者的步态,包括步态的稳定性、步幅和步伐等。

5.2 行走姿式:检查患者的行走姿式,如是否有跛行或者踮脚行走等异常现象。

5.3 步态异常: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步态异常,如外展步态、跛行等。

6. 特殊测试6.1 压痛检查:用手指或者其他工具对疼痛区域进行轻压,观察患者的疼痛反应。

6.2 稳定性测试:检查关节的稳定性,如踝关节的先后抽屉试验、髋关节的稳定性测试等。

6.3 拉伸测试:评估骨骼或者肌肉的柔韧性,如腿部的伸展测试。

总结:通过骨科体格检查,医生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骨骼系统状况,包括外观、功能、力量、神经功能、步态以及特殊测试等方面。

骨科专科查体模板

骨科专科查体模板

股骨颈骨折查体:*下肢可见屈曲、缩短、外旋畸形,*髋关节可见肿胀,腹股沟中点处有明显压痛,大转子及股骨干纵轴有明显叩击痛,*髋关节活动受限,*下肢较对侧缩短约4cm,Bryant三角底边较对侧缩短,大转子高过Nelaton线,*膝关节及踝关节活动正常,*侧足背动脉搏动清晰,*足各足趾活动、感觉及血运正常。

粗隆间骨折查体:*下肢可见屈曲、缩短、外旋畸形,*髋关节可见肿胀,大腿近端外侧可见淤斑,大转子处有明显压痛及叩击痛,股骨干纵轴有明显叩击痛,*髋关节活动受限,*下肢较对侧缩短约5cm,Bryant三角底边较对侧缩短,大转子高过Nelaton线,*膝关节及踝关节活动正常,*侧足背动脉搏动清晰,*足各足趾活动、感觉及血运正常。

髋关节脱位查体:后脱位:*下肢可见屈曲、内收、内旋和缩短畸形,*髋关节可见肿胀,臀部可触及脱出股骨头,*髋关节活动受限,Bryant三角底边较对侧缩短,大转子高过Nelaton线,*膝关节及踝关节活动正常,*侧足背动脉搏动清晰,*足各足趾活动、感觉及血运正常。

前脱位:*下肢可见屈曲、外展、外旋畸形,患肢较对侧延长,*髋关节可见肿胀,髋关节下方可触及脱出股骨头,*髋关节活动受限,*膝关节及踝关节活动正常,*侧足背动脉搏动清晰,*足各足趾活动、感觉及血运正常。

髋关节病变查体:跛行,*下肢可见屈曲、内收畸形,*髋关节可见肿胀,皮肤发红,皮温升高,大转子处有明显压痛及叩击痛,滚动试验阳性,*侧“4”字征阳性,托马斯征阳性,*髋关节活动度:屈曲130度-140度、后伸15度,内收20度-30度、外展30度-45度,内旋40度-50度、外旋30度-40度。

*膝关节及踝关节活动正常,*侧足背动脉搏动清晰,*足各足趾活动、感觉及血运正常。

膝关节病变查体:*膝内翻或外翻畸形,膝关节可见肿胀(肥大、变形),皮肤发红,皮温增高,浮髌试验阳性,髌前、内/外侧关节间隙、内/外侧副韧带止点处有压痛,研髌试验阳性,侧方应力试验阳性(0度和30度),Lachman试验阳性,前、后抽屉式样阳性(中立位、内旋位、外旋位),麦氏征阳性,膝关节活动度:伸0度、屈曲130度,屈伸活动时有摩擦感。

骨科体格检查

骨科体格检查

骨科体格检查标题:骨科体格检查引言概述:骨科体格检查是评估患者骨骼系统状况的重要步骤,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骨科体格检查的内容和步骤。

一、外观检查1.1 观察患者的站立姿势,是否有明显的歪斜或畸形。

1.2 检查患者的步态,观察是否有异常的行走方式。

1.3 观察患者的肢体长度是否对称,是否有肿胀或疤痕等异常情况。

二、触诊检查2.1 用手触摸患者的关节,检查是否有肿胀、温度异常或压痛等症状。

2.2 检查患者的肌肉和韧带,观察是否有明显的肌肉萎缩或韧带松弛。

2.3 对患者的骨骼进行触诊,检查是否有异常的骨折、畸形或肿块。

三、功能检查3.1 要求患者进行简单的活动,如弯曲、伸展、旋转等,观察是否有疼痛或功能障碍。

3.2 进行关节的活动度检查,检查关节是否有受限或异常活动度。

3.3 对患者进行神经系统检查,检查是否有感觉异常或肌力减退等情况。

四、特殊检查4.1 进行X光检查,以观察骨骼结构是否正常,是否有骨折或畸形。

4.2 进行MRI或CT检查,以更清晰地观察软组织和关节结构。

4.3 进行骨密度检查,评估骨质疏松程度。

五、综合评估5.1 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5.2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或手术治疗等。

5.3 定期复查和随访,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

结语:骨科体格检查是诊断和治疗骨骼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医生应该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检查,以确保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希望本文能为骨科体格检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骨科专科查体

骨科专科查体

骨科专科查体骨科专科查体是对患者进行全面的骨科身体检查,旨在全面了解患者骨骼系统的状况,以便确定诊断、制定治疗计划和评估治疗效果。

这个文档将介绍骨科专科查体的一般步骤和常见的检查项目。

步骤1. 病史询问在进行骨科专科查体之前,医生首先会与患者进行病史询问。

医生通过与患者交谈获取患者的基本信息、主诉、病史、家族史以及与骨骼系统相关的其他病史。

2. 视觉检查视觉检查是骨科专科查体的重要部分,医生会观察患者的站姿、步态、肢体活动等。

医生会注意是否有明显的畸形、变形或其他异常情况。

3. 活动度评估医生会对患者进行活动度评估,通过检查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来评估关节功能的情况。

常见的评估项目包括屈曲、伸展、旋转等。

医生会观察患者的动作是否灵活自如,是否存在运动受限的情况。

4. 特殊体征检查在骨科专科查体中,医生可能还会进行一些特殊体征的检查,以进一步评估患者的骨骼系统状况。

常见的特殊体征检查项目包括:•骨质密度检查:用于评估骨质疏松症等骨骼系统疾病。

•X光检查:用于观察骨骼结构、关节状况等。

•CT扫描:用于获取更详细的骨骼结构图像。

•MRI检查:用于观察骨骼软组织的情况。

5. 疼痛检查疼痛是骨科患者常见的主诉之一,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疼痛特点、部位、发作时间等,并进行局部触诊、疼痛点压或特殊疼痛测试等,以帮助确定疼痛原因。

6. 功能测试功能测试是评估患者骨骼系统功能的重要手段。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功能测试,如肌力测试、活动度评估等。

这些测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肌肉力量、关节运动范围等信息。

常见的检查项目以下是骨科专科查体中常见的一些检查项目:•视觉检查:观察患者站立、行走、肢体活动情况。

•关节活动度评估:评估患者关节的活动范围。

•软组织触诊:检查患者软组织的肿胀、红肿、压痛等情况。

•神经功能检查:评估患者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骨质密度检查:评估患者骨骼的密度情况。

•X光检查:观察骨骼结构、关节状况等。

•CT扫描:获取详细的骨骼结构图像。

骨科查体总结版

骨科查体总结版

1.前屈旋颈试验:(Fenz sign)先令患者头颈部前屈,再左右旋转活动,若颈椎处出现疼痛即为阳性,提示颈椎骨关节病,表明颈椎小关节多有退行性病变。

2、椎间孔挤压实验:(Spurling sign)患者头转向患侧并稍屈曲,检查者左手掌置于患者头顶,右手轻叩击掌背当患肢出现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感时,即为阳性。

提示有神经根性损害,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3。

颈椎间孔分离试验:检查者一手托住患者颏下部,另一手托住枕部,然后逐渐向上牵引头部,如患者感到颈部与上肢得疼痛减轻,即为阳性。

该试验可以拉开狭窄得椎间孔,减少颈椎小关节周围关节囊得压力,缓解肌肉痉挛,减少神经经根得挤压与刺激,从而减轻疼痛、4、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患者坐位,头微屈,检查者立于患者被检查侧,一手推头部向对侧,同时另一手握该侧腕部作相对牵引,此时臂丛神经受牵拉,若患肢出现放射痛、麻木,则为阳性。

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5。

阿德森试验:患者坐位,用手指触摸患者得桡动脉,同时将其上肢外展后伸并外旋,然后嘱患者深吸气并把头部下颌向患侧旋转,若出现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并出现颈、肩、背疼为阳性、常见于颈肋、前斜角肌综合症及胸廓出口综合征,也见于颈椎病、颈髓肿瘤及颈部肿瘤引起得臂丛神经受压1。

拾物试验用于判断患者就是否存在脊柱功能障碍、异常结果:患者先以一手扶膝、蹲下、腰部挺直地用手接近物品,屈膝屈髋而不弯腰得将物拾起,此即为拾物试验阳性、阳性者,表示患者脊柱有功能障碍,多见于脊椎病变如脊椎结核、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脱出,腰肌外伤及炎症等、2.托马斯(Thomas)征患者仰卧,当患者双下肢放平到检查台上时,出现腰椎前突者为阳性、又令患者双手紧抱住一侧屈膝得下肢,此时腰椎可贴到检查台,对侧下肢不能放平者,表示此侧有病变、[临床意义] 阳性者,表示髋关节有屈曲挛缩,腰大肌脓肿,腰大肌挛缩变。

(1)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双手抱一侧膝关节,并尽力屈曲髋、膝关节,使大腿贴近腹壁,腰部贴于床面。

骨科专科查体

骨科专科查体
4字试验 床边试验 伸髋试验
方法及意义 骨盆骨折、骶髂关节病变
骶髂关节病变 骶髂关节病变 骶髂关节病变
床边试验 4字试验
伸展试验
骶髂关节 病变! 骨盆挤压分离试验
髋关节特殊试验
项目
方法及意义
Trendelenburg征 臀肌松弛、先髋、股骨颈骨折
Allis征
脱位、下肢短缩
大粗隆髂前上棘连线
脱位
Brant三角
脊神经根张力试验
神经根刺激
Addison征
胸廓出口综合征
椎间孔挤压试验 Spurling试验
脊神经根张力试验 Eaton试验
前屈旋颈试验
肩关节查体
视诊:方肩-三角肌萎缩或肩关节脱位 翼状肩胛-前锯肌瘫痪
肩关节特殊试验
项目 Dugas征
方法及意义 肩关节脱位
肘关节特殊试验
项目 Finkelsein试验 腕关节尺侧挤压试验
3、病理反射:Hoffmann征,Babinski征,髌阵挛,踝阵挛
神经系统查体
腱反射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桡骨骨膜 膝 踝
肛周反射 提睾反射
肱二头肌反射
肱三头肌反射 桡骨骨膜反射
膝反射
踝反射
肛周反射
提睾反射
神经系统查体
病理反射
Hoffman Barbinski
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如果你受苦了,感谢生活,那是它给你的一份感觉;如果你受苦了,感谢上帝,说明你还活着。人们的灾祸往往成为他们的学问。 你只管活你自己的,不必去介意别人的扭曲与是非。 时间不一定能证明很多东西,但是一定能看透很多东西。 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人生如一杯茶,不能苦一辈子,但是总是要苦一阵子。 没有所谓失败,除非你不再尝试。 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一生,就太长了。——莎士比亚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有时候,不是对方不在乎你,而是你把对方看得太重。

骨科查体

骨科查体

脊 髓 损 伤 检 查 法
脊 髓 损 伤 检 查 法
脊髓损伤检查法
• 触诊:检查躯干和肢体的触觉、痛觉, 以明确麻痹平面,并作好记录,以便与 以后的检查作比较。此外不能疏忽对会 阴部的检查:有无尿潴留,指检了解肛 管括约肌的收缩力。要对整个脊椎棘突 和棘突旁,以及横突进行深触诊,了解 后突畸形、侧弯畸形、压痛等。
• 新鲜损伤:失去使用拇内收肌的收缩来 夹物于伸直位的拇指与示指之间,只能 借拇指的屈曲来夹物,也即是依靠正中 神经支配的拇长屈肌收缩来代偿尺神经 支配的已瘫痪的拇内收肌。 • 陈旧损伤:小指与环指的指间关节屈曲 而不能伸直,呈现爪形手;骨间肌和拇 内收肌有明显萎缩。
尺 神 经 损 伤
上肢神经检查法
髋关节检查法
• 望诊:充分显露双侧髋关节,对比 髋的前、后和侧方,有无畸形和肿 胀,肢体有无长短,肌有无萎缩。 同时检查病人的站立姿势和步态。 观察股骨大转子的高度,臀部、膝 和足的位置。
髋关节检查法
髋关节检查法
髋关节检查法
髋关节检查法
髋关节检查法
髋关节检查法
• 触诊:检查压痛点,有否肿胀和 肌痉挛,特别是内收肌痉挛,是 髋关节疾病的早期表现。
髋关节检查法
• 测量股骨大转子的上移: • Shoemaker(髂转线) • Bryant 三角
Nēlaton(髂坐线)
膝关节检查法
• 望诊 膝关节于伸直位时,髌骨两侧可 有轻度凹陷,若有积液或增厚,则凹陷 消失,股四头肌萎缩是下肢废用时最早 见的体征,可用周径测量了解萎缩程度。 在正常状态,两膝的股骨内髁和两侧的 胫骨内踝伸直时相接触,若两侧股骨内 髁分开,则为膝内翻,若两胫骨内髁分 开,则为膝外翻。
肘关节检查法
• 望诊 注意鹰嘴突、肱骨内上髁和肱骨 外上髁之间的关系,以确认肘关节的解 剖关系:当屈至 90 度时,三点呈等边三 角,在完全伸直时,三点呈一直线。前 臂伸直于完全旋前位时、上臂与前臂呈 一直线;当旋后伸直时,可见10-15度外 翻角,称为携物角。此外,应注意桡骨 头的形状和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仰卧挺腹试验:通过增加椎管内压力,刺激神经根产生疼痛,以诊断椎间盘突出症,具体操作分4个步骤。

第1步:病人仰卧,双手放在腹部或身体两侧,以头枕部和双足跟为着力点,将腹部及骨盆用力向上挺起,若患者感觉腰痛及患侧传导性腿痛即为阳性。

若传导性腿痛不明显,则进行下一步检查。

第2步:患者保持挺腹姿势,先深吸气后暂停呼吸,用力鼓气,直至脸面潮红约30秒钟左右,若有传导性腿痛即为阳性。

第3步:在仰卧挺腹姿势下,用力咳嗽,若有传导性腿痛即为阳性。

第4步:在仰卧挺腹姿势下,检查者用手轻压双侧颈内静脉,若出现患侧传导痛即为阳性。

股神经牵拉试验:对高位腰椎间盘突出有意义。

病人俯卧,患侧膝关节屈曲,上提小腿,使髋关节处于过伸位,出现大腿前方痛即为阳性。

在腰2~3和腰3~4椎间盘突出为阳性,而腰4~5腰5骶1此试验为阴性。

Schober试验:令患者直立,在背部正中线髂嵴水平作一标记为零,向下5cm作标记,向上10cm再作另一标记,然后令患者弯腰(双膝保持直立)测量两个标记间距离,若增加少于4cm 即为阳性。

阳性说明腰椎活动度降低,见于强直性脊柱炎中晚期。

骨盆部特殊检查骨盆挤压与分离试验:患者仰卧位,医生用两手分别压在骨盆的两侧髂前上棘,向内相对挤压为挤压试验;两手分别压在骨盆的两侧髂嵴内侧,向外下方作分离按压称为分离试验。

若引起损伤部位疼痛加剧则为阳性征,常见于骨盆环的骨折。

骶髂关节分离试验:又称“4”字试验。

患者仰卧位,患侧下肢屈膝屈髋,将患侧下肢外踝放于对侧膝上,作盘腿状。

医生一手扶住对侧髂嵴部,另一手将患侧的膝部向外侧挤压,若骶髂关节有病变,则出现该处的疼痛,为阳性征。

同样的方法再检查对侧。

作此试验应先排除髋关节的病变。

床边试验:又称盖氏兰(Gaensien)征。

患者仰卧位,患者靠床边,臀部稍突出床沿,大腿下垂。

健侧下肢屈膝屈髋,贴近腹壁,患者双手抱膝以固定腰椎。

医生—手扶住髂骨棘以固定骨盆,另一手用力下压于床边的大腿,使髋关节尽量后伸。

若骶髂关节发生疼痛则为阳性征,说明骶髂关节病变。

斜扳试验:患者仰卧,健侧腿伸直,患侧腿屈髋,屈膝各90 °,医者一手扶住膝部,一手按住同侧肩部,然后用力使大腿内收,并向下按膝部,如骶髂关节疼痛为阳性。

单髋后伸试验:患者俯卧,两下肢并拢伸直,医者一手按住骶骨中央部,另一手肘部托住患侧大腿下部,用力向上抬起患肢,使之过度后伸,如骶髂关节疼痛为阳性。

检查骶髂关节有否病变髋外展外旋试验,又称“4”字试验:患者仰卧位,被检查一侧下肢膝关节屈曲,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将足架在另一侧膝关节上,使双下肢呈“4”字形。

检查者一手放在屈曲的膝关节内侧,另一手放在对侧髂前上棘前面,然后两手向下按压,如被检查侧骶髂关节处出现疼痛即为阳性。

说明有骶髂关节病变。

并腿屈髋试验:患者仰卧,医者握踝部,使双下肢并拢,并被动作直腿屈髋动作,若小于60°者为阳性。

检查臀肌挛缩症坐位交腿试验:嘱患者坐位,交叉双腿,不能完成者为阳性。

检查臀肌挛缩症。

Ober征:患者侧卧,健侧在下,并使髋膝呈屈曲状。

检查者一手固定骨盆,另手握住患肢踝部,使膝关节屈曲90 °状,之后屈髋、外展再伸直。

此时放松握踝的手,使患肢自然落下,正常人应落在健肢之后方,如不能落下(或落在健肢的前方),则为阳性。

检查髂胫束挛缩。

髋部特殊检查髋关节屈曲挛缩试验:又称托马斯(Thomas)征。

患者仰卧,将健侧髋膝关节尽量屈曲,大腿贴近腹壁,使腰部接触床面,以消除腰前凸增加的代偿作用。

再让其伸直患侧下肢,若患肢随之跷起而不能伸直平放于床面,即为阳性征。

说明该髋关节有屈曲挛缩畸形,并记录其屈曲畸形角度。

髋关节过伸试验:又称腰大肌孪缩试验。

患者俯卧位,患侧膝关节屈曲90°,医生一手握其踝部将下肢提起,使髋关节过伸。

若骨盆亦随之抬起.即为阳性征。

说明髋关节不能过伸。

腰大肌脓肿及早期髋关节结核可有此体征。

单腿独立试验:又称屈德伦堡(Trendeienburg)征。

此试验是检查髋关节承重机能。

先让患者健侧下肢单腿独立,患侧腿抬起,患侧臀邹襞(骨盆)上升为阴性。

再让患侧下肢单腿独立,健侧腿抬高,则可见健侧臀皱襞(骨盆)下降,为阳性征。

表明持重侧的髋关节不稳或臀中、小肌无力。

任何使臀中肌无力的疾病均可出现阳性征。

下肢短缩试验:又称艾利斯(Allis)征。

患者仰卧,双侧髋、膝关节屈曲,足跟平放于床面上,正常两侧膝顶点等高、若一侧较另一侧低即为阳性征。

表明股骨或胫腓骨短缩或髋关节脱位。

望远镜试验:又称套迭征。

患者仰卧位,医生一手固定骨盆,另一手握患侧腘窝部,使髋关节稍屈曲,将大腿纵向上下推拉,若患肢有上下移动感即为阳性征。

表明髋关节不稳或有脱位,常用于小儿髋关节先天性脱位的检查。

蛙式试验:患儿仰卧,将双侧髋膝关节屈曲90°位,再作双髋外展外旋动作,呈蛀式位。

若一侧或双侧大腿不能平落于床面,即为阳性征,表明髋关节外展受限。

用于小儿先天性髋脱位的检查。

Ortolani征:患儿平卧,患肢屈髋、屈膝。

检查者一手握膝部徐徐外展,另手拇指置于腹股沟下方偏内,余下四指抵住大粗隆,并逐渐向下加压。

如感到滑动声,并有弹跳,则表示该关节脱位。

如再让髋关节内收,又出现滑动及向外弹跳,表示股骨头又脱位,此即阳性。

股骨头位置的测量内拉通线又称髂坐结节联线。

患者仰卧位,髋关节屈曲45-60°,由髂前上棘至坐骨结节划一联线,正常时此线通过大粗隆顶部。

若大粗隆顶部在该线的上方或下方,都表明有病理变化。

布莱安三角患者仰卧位,自髂前上棘与床面作一垂线,自大粗隆顶点与垂直线作一水平线,再自髂前上棘与大租隆顶点之间连一直线,构成一直角三角形。

对比两侧三角形的底边长度,若一侧变短,表明该侧大租隆向上移位。

休梅克线患者仰卧位,双下肢伸直于中立位,两侧髂前上棘在一平面,从两侧髂前上棘与大粗隆顶点分别连一直线,正常时两线延长交于脐或脐上中线。

若一侧大粗隆上移.则延长线相交于脐下且偏离中线。

膝部特殊检查浮髌试验:患肢伸直,医生一手虎口对着髌骨上方,手掌压在髌上囊,使液体流入关节腔,另一手示指以垂直方向按压髌骨,若感觉髌骨浮动,并有撞击股骨髁部的感觉,即为阳性征,表明关节内有积液。

抽屉试验:又称推拉试验。

患者仰卧,屈膝90°,足平放于床上,医生坐于患肢足前方,双手握住小腿作前后推拉动作。

向前活动度增大表明前交叉韧带损伤,向后活动度增大表明后交叉韧带损伤,可作两侧对比检查。

挺髌试验:患侧下肢伸直,医生用拇、示指将髌骨向远端推压,嘱病人用力收缩股四头肌.若引起髌骨部疼痛为阳性征。

常见于髌骨软骨软化症。

回旋挤压试验:又称麦克马瑞(Mc·Murry)征。

患者仰卧,患腿屈曲,医生一手按在膝上部,另一手握住踝部,使膝关节极度屈曲,然后作小腿外展、内旋.同时伸直膝关节,若有弹响和疼痛为阳性征,表明外侧半月板损伤,反之,作小腿内收、外旋同时伸直膝关节出现弹响和疼痛,表明内侧半月板损伤。

研磨提拉试验:又称阿波来(APley)征。

患者仰卧,膝关节屈曲90。

,医生用小腿压在患者大腿下端后侧作固定,在双手握住足跟沿小腿纵轴方向施加压力的同时作小腿的外展外旋或内收内旋活动,若有疼痛或有弹响,即为阳性征,表明外侧或内侧的半月板损伤;提起小腿作外展外旋或内收内旋活动而引起疼痛,表示外侧副韧带或内侧副韧带损伤。

侧卧屈伸试验:又称重力试验。

患者侧卧,被检查肢体在上、医生托住病人的大腿,让其膝关节作伸屈活动,若出现弹响,表明内侧半月板损伤;若膝关节外侧疼痛表示外侧副韧带损伤。

同样的方法,被检查的肢体在下作伸屈活动,出现弹响为外侧半月板损伤,出现膝关节内侧疼痛为内侧副韧带损伤。

侧副韧带损伤试验:又称为膝关节分离试验、侧位运动试验。

患者伸膝,并固定大腿,检查者用一只手握踝部,另一手扶膝部,作侧位运动检查内侧或外侧副韧带,若有损伤,检查牵扯韧带时,可以引起疼痛或异常活动。

半月板重力试验:检查外侧半月板时,取患侧卧位,将患侧大腿垫高,使小腿离开床面,嘱患者作膝关节的屈伸运动,如膝外侧发生疼痛或出现弹响为阳性。

用同样方法,健侧卧位可以作内侧半月板检查和健肢的对比检查。

检查有否半月板损伤或盘状半月板。

交锁征: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嘱患者作患肢膝关节屈伸活动数次,若突然关节出现疼痛,不能屈伸为阳性。

检查有否半月板损伤。

髌骨研磨试验:挤压髌骨,或者上下左右滑动髌骨时有粗糙感和磨嚓音,并伴有疼痛不适,或者一手尽量的将髌骨推向一侧,另一手直接按压髌骨,若髌骨后出现疼痛,均为阳性。

髌骨软化症。

单腿下蹲试验:患肢单腿站立,逐渐下蹲时出现膝软,膝痛为阳性,髌下出现磨擦音亦为阳性。

检查髌骨软化症。

膝过伸试验:患者仰卧,膝关节伸直平放。

医者一手握伤肢踝部,另一手按压膝部,使膝关节过伸,髌下脂肪垫处有疼痛,即为阳性。

检查髌下脂肪垫损伤。

髌腱松弛压痛试验:患者仰卧,膝伸直。

医者一手拇指放在内膝眼或外膝眼处,另一手掌根放在前一拇指指背上,放松股四头肌(髌腱松弛),逐渐用力向下压拇指,压处有明显疼痛感。

再令患者收缩股四头肌,重复以上动作,且压力相等,若出现疼痛减轻者为阳性。

检查髌下脂肪垫损伤。

踝与足部检查捏小腿三头肌试验:患者坐位,足垂床边,医者用手捏挤小腿三头肌肌腹,如果引起足踝跖曲,为阴性,如果无足踝跖曲为阳性。

检查跟腱是否断裂。

跟腱挛缩试验:患者坐位,如膝关节屈曲,跖屈畸形为比目鱼肌挛缩。

如膝关节伸直,足跖屈畸形,为腓肠肌挛缩。

如膝伸直或屈曲位均出现跖屈畸形,为双肌挛缩。

检查跟腱挛缩是由比目鱼肌挛缩所致,还是腓肠肌挛缩所致。

前足横挤试验:医者用手握住患足前足部横向用力加压,若出现剧烈疼痛为阳性。

检查跖骨骨折。

跟轴线测量:患者站立位,作跟腱纵轴线和跟骨纵轴线。

若两条线重叠为阴性,若两线成角为阳性。

检查有否足内翻或外翻畸形。

足弓指数测定:足平放在地板上,测量足跟到第二足趾尖的长度为足长度,足最高处至地板的距离为足弓高度。

正常指数=足弓高度×100/足长度≈29~31指数小于29为扁平足,大于31为高弓足。

检查足弓是否正常。

足内、外翻试验:将踝关节内翻引起外侧疼痛,表示外侧副韧带损伤;踝关节外翻引起内侧疼痛,表示内侧副韧带损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