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常用的体格检查方法

合集下载

骨科体格检查

骨科体格检查

骨科体格检查引言概述:骨科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骨骼系统的功能和病变情况。

通过仔细观察和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医生可以确定骨骼系统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骨科体格检查的五个部分,包括外观检查、关节活动度检查、神经功能检查、特殊测试和影像学检查。

一、外观检查1.1体型和姿势:医生首先观察患者的体型和姿势,了解是否存在明显的异常。

例如,患者是否有明显的驼背、弯腰或偏斜等情况。

1.2步态:医生观察患者的步态,检查是否存在异常的行走方式。

例如,患者是否出现跛行、踮脚行走或摇摆步态等。

1.3皮肤变化:医生检查患者的皮肤是否有异常变化,例如红肿、瘀斑、破损或疤痕等。

这些变化可能与骨骼系统的病变有关。

二、关节活动度检查2.1活动度:医生检查患者各个关节的活动度,包括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等。

通过观察关节的活动范围和可能存在的受限情况,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关节问题。

2.2关节稳定性:医生通过特定的手法检查关节的稳定性,例如前后抽拉、侧方抽拉和旋转等。

这有助于评估关节的结构完整性和韧带的稳定性。

2.3关节疼痛:医生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关节疼痛,并观察患者在活动时是否有疼痛反应。

这有助于确定关节疼痛的原因,例如关节炎、韧带损伤或软骨磨损等。

三、神经功能检查3.1感觉:医生检查患者的感觉功能,包括触觉、痛觉和温度感觉等。

通过刺激特定的区域,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感觉是否正常。

3.2肌力:医生检查患者的肌力,通过让患者做一些特定的动作,评估肌肉的力量和功能。

这有助于确定是否存在肌肉损伤或神经问题。

3.3反射:医生检查患者的反射,例如膝反射、跟腱反射和肱二头肌反射等。

通过观察反射的强度和速度,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神经问题。

四、特殊测试4.1特殊体位测试:医生让患者采取特定的体位,例如仰卧位、俯卧位或侧卧位等,以评估特定部位的功能和病变情况。

4.2压痛测试:医生通过轻压特定的部位,观察患者是否有疼痛反应。

骨科查体

骨科查体
骨科体格检查 ——四肢
孙义
学习目标
1 知识 目标
掌握骨科 基本检查 方法
2 技能 目标
能正确给 骨科病人 进行专科 查体
3 情感 目标
关心病人, 与病人交流 沟通,体现 人文关怀
题纲
A
常用检查工具
B
基本检查方法
C
特殊试验
查体的一般原则
A 充分暴露
B 双侧对比
C
先健侧后患侧
D 先健处后患处
E
先主动后被动
膝外翻
足畸形
肘内翻
触诊
1、压痛:部位、深度、范围、程度和性质 2、各骨性标志有无异常 3、有无异常活动及骨擦感 4、局部温度和湿度,双侧对比。
皮温计
5、包块:部位、硬度、大小、活动度、与邻近组 织关系、波动感。 6、肌肉有无痉挛和萎缩
叩诊
主要检查有无叩击痛 1、轴向叩击痛(传导痛) 2、棘突叩击痛 3、脊柱间接叩痛 4、神经干叩击征(Tinel征)
肘关节检查
• 腕伸肌紧张试验( Mills sign):
肘部伸直,腕部屈曲 ,将前臂旋前时,肱 骨外上髁部疼痛为阳 性
腕关节检查
腕关节检查
• 视诊
主要观察鼻烟窝的形态变化及腕关节有无尺、 桡偏及垂腕改变,腕关节功能位是20°~25°背 伸约10°尺偏。
腕关节检查
腕关节检查
• 特殊检查
握拳尺偏试验( Finkelstein征):拇 指在其余四指之下, 使腕关节做被动尺偏 ,桡骨茎突处疼痛为 阳性,提示桡骨茎突 狭窄性腱鞘炎。
• 特殊检查
膝关节
• 特殊检查
膝关节
膝关节
前后交叉韧带损伤阳性判断标准
1. 胫骨相对股骨前移大于5mm即为阳性;

骨科常用体格检查课件

骨科常用体格检查课件

颈部活动度
神经检查
观察颈部是否能够正常左右转动和前 后倾斜。
评估颈部神经的功能,如喉返神经、 膈神经等。
颈椎触诊
检查颈椎是否有压痛、肿胀或异常肿 块。
肩部检查
01
02
03
肩部活动度
观察肩关节是否能够正常 上抬、外展、内收和旋转 。
肩部触诊
检查肩部是否有压痛、肿 胀或异常肿块。
神经检查
评估肩部神经的功能,如 腋神经、桡神经等。
骨科常用体格检 查课件
目录
• 骨科体格检查基础 • 骨科常用体格检查项目 • 骨科体格检查结果分析 • 骨科体格检查实践操作 • 骨科体格检查案例分析
01
骨科体格检查基础
检查方法
01
02
03
04
视诊
观察患者的姿势、步态、关节 活动范围以及是否有畸形、肿
胀、压痛等异常表现。
触诊
通过触摸患处,了解疼痛部位 、压痛点、肿胀程度、肌肉紧
案例选择标准
代表性
选择的案例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骨科常见疾病和病变。
多样性
为了全面了解骨科疾病,选择的案例应涵盖不同年龄、性别和病 因。
实际应用性
案例应与临床实际相结合,便于医生学习和掌握。
案例分析方法
病史采集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信息。
影像学检查
根据需要,进行X线、CT、MRI等影像学检 查,以辅助诊断。
活动检查
检查患处的活动范围和功能, 判断关节是否正常。
准备工作
确保检查环境整洁、安静,患 者体位舒适,检查工具齐全。
触诊
用手指触摸患处,了解患处的 形状、大小、质地、温度等情 况。
特殊检查

骨科体格检查

骨科体格检查

骨科体格检查标题:骨科体格检查引言概述:骨科体格检查是骨科医生在评估患者骨骼系统状况时所采用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全面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骨骼结构、功能和病理状况,从而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骨科体格检查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1. 骨骼结构检查1.1 骨骼外观检查:骨科医生会观察患者的骨骼外观,包括骨骼的形状、大小和对称性等。

异常的外观可能与骨折、畸形或者肿瘤等相关。

1.2 骨骼稳定性检查:医生会检查患者的骨骼稳定性,包括关节的稳定性和骨骼的稳定性。

通过检查关节的活动范围和骨骼的稳定性,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关节脱位或者韧带损伤等问题。

2. 功能性检查2.1 关节活动度检查:医生会评估患者关节的活动度,包括关节的屈伸、旋转和外展等。

通过检查关节活动度的限制程度,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关节僵硬或者关节炎等问题。

2.2 肌肉力量检查:医生会测试患者的肌肉力量,包括肌肉的收缩力和抗阻力能力。

通过检查肌肉力量的减弱情况,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肌肉损伤或者神经损伤等问题。

2.3 平衡和协调性检查:医生会评估患者的平衡和协调性,包括站立平衡和步态平衡等。

通过检查平衡和协调性的异常情况,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神经或者平衡系统的问题。

3. 疼痛评估3.1 疼痛程度评估:医生会问询患者的疼痛感受,并使用疼痛评分工具进行评估。

通过评估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可以判断疼痛的原因和严重程度。

3.2 疼痛位置评估:医生会问询患者疼痛的具体位置,并进行触摸和压痛检查。

通过评估疼痛的位置和触摸反应,可以判断疼痛的来源和可能的病理情况。

3.3 疼痛的放射性评估:医生会问询患者疼痛是否向其他部位放射,并进行相关的检查。

通过评估疼痛的放射性,可以判断疼痛是否与神经根压迫或者放射性病变等有关。

4. 神经系统检查4.1 神经感觉检查:医生会评估患者的神经感觉功能,包括触觉、温度感觉和疼痛感觉等。

通过检查神经感觉的异常情况,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神经病变或者神经根受压等问题。

骨科体格检查

骨科体格检查

骨科体格检查骨科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患者骨骼系统的健康状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骨科体格检查的标准格式,包括检查的目的、步骤、注意事项和结果解读等内容。

一、检查目的骨科体格检查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患者骨骼系统的健康状况,包括骨骼结构、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等方面。

通过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和诊断骨骼系统的疾病、损伤或异常情况,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治疗和康复建议。

二、检查步骤1. 病史采集: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疼痛的发生时间、部位、性质、病程等方面的信息,以及既往的骨骼系统疾病、手术史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制定后续检查和治疗计划。

2. 视觉检查:医生会观察患者的身体姿势、步态、肌肉萎缩、关节肿胀等情况。

通过观察,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骨骼系统的异常情况。

3. 触诊检查:医生会用手轻轻触摸患者的骨骼和关节,检查是否有异常的压痛、肿胀、温度变化等情况。

触诊可以帮助医生进一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骨骼系统的疾病或损伤。

4. 动作检查:医生会要求患者进行一系列特定的动作,如弯腰、伸展、屈曲等,以评估关节的活动度和肌肉的力量。

这些动作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关节僵硬、肌肉无力等情况。

5. 影像学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X射线、CT扫描、MRI等影像学检查,以获取更详细的骨骼系统信息。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骨科体格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患者应穿着适当的服装,以方便医生进行观察和检查。

2. 患者应配合医生的指导,积极参与各项检查动作,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3. 医生在检查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疼痛感受,避免过度触碰或过度运动,以免加重症状或引发意外伤害。

4.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或孕妇,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检查安排和注意事项。

四、结果解读根据骨科体格检查的结果,医生可以做出以下判断和解读:1. 正常结果:若患者的骨骼结构、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等方面均正常,医生会给予正常的评价,并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以预防骨骼系统疾病的发生。

骨科体格检查

骨科体格检查

骨科体格检查骨科体格检查是一种通过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和相关测试,以评估其骨骼系统的健康状况和功能的医学过程。

该检查旨在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与骨骼系统相关的问题,如骨折、关节炎、骨质疏松等。

在进行骨科体格检查时,医生通常会采用以下步骤:1. 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以往的骨折、手术、家族遗传病史等。

这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

2. 视觉检查:医生会观察患者的姿势、步态和体态,以寻找任何异常迹象。

例如,患者是否有异常的肢体曲度、关节肿胀或畸形等。

3. 触诊检查:医生会用手触摸患者的骨骼和关节,以检查是否存在任何异常。

医生可能会检查关节的稳定性、疼痛程度、肌肉张力等。

4. 功能测试: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一些特定的运动或活动,以评估其骨骼系统的功能。

例如,医生可能要求患者行走、弯曲、伸展等,以检查关节的灵活性和力量。

5. 影像学检查: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射线、CT扫描或MRI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骨骼结构信息,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6. 实验室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病史,医生可能会要求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测试或骨密度测量。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有关患者骨骼健康状况的进一步信息。

骨科体格检查的结果将帮助医生做出诊断并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

根据检查结果,医生可能会推荐使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等方法来管理患者的骨骼问题。

总之,骨科体格检查是一种重要的医学过程,用于评估患者的骨骼系统健康状况和功能。

通过综合分析病史、视觉检查、触诊检查、功能测试、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多种方法,医生可以准确诊断和治疗与骨骼系统相关的问题。

如果您有任何与骨骼相关的症状或问题,建议及时咨询专业的骨科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骨科常见专科体格检查

骨科常见专科体格检查

骨科常见专科体格检查脊柱1.Eaton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检查者一手放于头部病侧,另一手握住患肢的腕部,沿反方向牵拉,如感觉患肢有疼痛、麻木则为阳性。

阳性提示颈椎病存在或臂丛损伤、前斜角肌综合征。

2.Spurling试验(颈椎间孔挤压试验):病人取坐位,头后仰微向一侧偏斜;检查者位于病人背后,将手按于其头顶部向下加压,若该侧上肢发生放射性疼痛,则为本试验阳性。

阳性提示颈椎病存在。

3.Neri试验(拾物试验):患儿于地上拾物,患儿屈膝屈髋而不弯腰为阳性,表示患儿脊柱有功能障碍,多半为脊柱结核。

segue sign(直腿抬高试验,拉赛格征):患者仰卧,两腿伸直,分别作直腿抬高动作,然后再被动抬高。

正常时脊神经有4mm滑移,两下肢同样抬高70-90度以上并无疼痛。

若一侧下肢抬高幅度降低,不能继续抬高,同时又有下肢放射性疼痛则为阳性,说明有坐骨神经根受压现象,提示腰椎间盘突出症。

5.Bragard sign(直腿抬高背屈踝试验,布瑞嘎附加试验、西卡(Sicads )征、西盖尔(Cukaps )试验:同上述直腿抬高试验,直腿抬高到最大限度但尚未引起疼痛的一点,在患者不注意的情况下,突然将足背屈,此时坐骨神经受到突然地牵拉更为紧张,而引起患肢后侧放射性的剧烈疼痛即为阳性,提示腰椎间盘突出症。

6.股神经牵拉试验,又称瓦色曼(Wasserman)征:患者俯卧位,健侧下肢子安伸直,患侧膝关节屈曲90度,医生一手固定骨盆,另一只手握住患者踝关节向上提拉,使髋关节处于过伸位,大腿前方疼痛为阳性,一般怀疑在腰部高位的L2/3;L3/4椎间盘突出。

7.Hoffmann sign(弹指反射征):患者腕略伸,指微屈。

检查者以左手托住病人腕部,右手拇、示二指挟住其中指,用拇指快速地向掌侧弹拔其指甲。

阳性者,各指向掌侧屈曲。

表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

8.巴彬斯基(Babinski)征:用钝性物或骨针划足底外缘,由后向前直到母趾下,引起母趾背屈,其余各趾呈扇形分开,并向跖屈为阳性,仅母趾背屈为弱阳性,此试验用于检查锥体束损害。

骨科体格检查

骨科体格检查

骨科体格检查骨科体格检查是一项用于评估患者骨骼系统健康状况的临床检查方法。

通过对患者的体格进行详细的观察和测量,医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骨骼相关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下面将详细介绍骨科体格检查的步骤和相关指标。

1. 体格观察:首先,医生会观察患者的站立姿势、行走方式和身体对称性。

他们会检查患者是否有明显的脊柱侧凸或前屈,是否有异常的步态或行走困难等。

此外,医生还会观察患者的肌肉发育情况,是否有肌肉萎缩或肿胀等症状。

2. 关节活动度测量:医生会对患者的关节进行活动度测量,以评估关节的灵活性和功能。

常见的关节包括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等。

医生会让患者进行各个关节的主动和被动运动,记录相关数据,并与正常范围进行比较。

3. 脊柱检查:医生会对患者的脊柱进行检查,以评估脊柱的曲度和稳定性。

他们会观察患者的脊柱侧弯、前凸或后凸等异常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测量。

医生还会检查患者的颈椎和腰椎的活动度,并检查是否存在脊柱压痛或脊柱畸形等症状。

4. 肌力测试:医生会对患者的肌力进行测试,以评估肌肉的力量和功能。

常见的肌力测试方法包括手握力测试、屈膝肌力测试、踝背屈肌力测试等。

医生会根据测试结果评估患者的肌肉功能,并判断是否存在肌肉无力或肌肉萎缩等问题。

5. 感觉检查:医生会对患者的感觉进行检查,以评估神经系统的功能。

他们会检查患者的触觉、痛觉、温度感觉和位置感觉等。

医生会用一些简单的测试方法,如针尖刺激、热敷和冷敷等,来评估患者的感觉反应和神经传导功能。

6. 特殊测试:根据需要,医生还可能进行一些特殊的测试来评估患者的骨骼系统健康状况。

例如,医生可能会进行X射线检查、CT扫描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获取更详细的骨骼结构信息。

此外,医生还可能进行骨密度检查、骨扫描或关节液检查等特殊检查,以评估患者的骨质疏松、关节炎或关节炎等特定问题。

总结:骨科体格检查是一项用于评估患者骨骼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检查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科体格检查1.杜加征Dugas sign :在正常情况下将手搭到对侧肩部,其肘部可以贴近胸壁,称为Dugas 征阴性。

有脱位时,将患侧肘部紧贴胸壁时,手掌搭不到健侧肩部;或手掌搭在健侧肩部时,肘部无法贴近胸壁,称为Dugas 征阳性。

2.米尔征Mill sign 又称为伸肌腱牵拉试验:伸肘、握拳、屈腕,然后前臂旋前,此时肘外侧出现疼痛为阳性,常见于肱骨外上髁炎lateral epicondylitis of humerus ,或称网球肘tennis elbow 。

3.Adson 试验:是查明血管是否受压的一种检查方法。

其方法如下:病人端坐,两手置于膝上,头转向患侧,下颌抬起使颈伸直。

嘱病人深吸气后屏气,此时检查患肢桡动脉搏动。

如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则为Adson 试验阳性。

4.屈腕试验(Phalen 征):是检查正中神经是否受压的一种检查方法,检查方法为:让病人屈肘、前臂上举,双腕同时屈曲90 度,1 分钟内患侧即会诱发出神经刺激症状,即屈腕试验阳性。

5.Finkelstein 试验:指握拳尺偏腕关节时,桡骨茎突处出现疼痛,称为Finkelstein 试验阳性。

多见于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

6.毛细血管回流试验:即指压皮肤表面时,皮色变白,放开指压的手指后,皮色很快恢复红色者,表示活力良好。

皮色恢复缓慢,甚至不恢复者,则活力不良或无活力。

7.Froment 征:指示指用力与拇指对指时,呈现示指近侧指间关节明显屈曲、远侧指间关节过伸及拇指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以及手部尺侧、环指尺侧半和小指掌背侧面感觉障碍。

见于尺神经损伤。

8.Allen 试验:可检查尺桡动脉通畅和两者间的吻合情况,方法是:让病人用力握拳,将手中血液驱至前臂,检查者用两手拇指分别用力按压前臂远端尺桡动脉,不让血流通过,再让病人伸展手指,此时手部苍白缺血,然后放开压迫的尺动脉,让血流通过,则全手迅速变红。

重复上述试验,然后放开压迫的桡动脉,全手也迅速变红。

若放开尺动脉或桡动脉压迫后,手部仍呈苍白,则表示该动脉断裂或栓塞。

9.手的休息位rest position :即手处于自然状态的姿势。

此种姿势手内肌、外在肌、关节囊和韧带的张力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表现为腕关节背伸10 度至15 度,轻度尺偏,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呈半屈曲位,从示指到小指越向尺侧屈曲角度越大,各指尖指向腕舟骨结节,拇指轻度向掌侧外展,其指腹接近或触及示指远侧指间关节桡侧。

10.手的功能位functional position :即手可以随时发挥最大功能的位置。

表现为腕关节背伸20度至25度,轻度尺偏,拇指处于对掌位,其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微屈,其它手指略微分开,掌指关节及近侧指间关节呈半屈曲位,远侧指间关节轻度屈曲,各指的关节屈曲位置较一致。

11.神经叩击试验(Tinel 征):既可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亦可检查神经修复后,再生神经纤维的生长情况。

即按压或叩击神经干,局部出现针刺性疼痛,并有麻痛感向该神经支配区放射为阳性,表示为神经损伤的部位。

或从神经修复处向远端沿神经干叩击,Tinel 征阳性则是神经恢复的表现。

下肢特殊体检1.颈干角:股骨颈的长轴线与股骨干的纵轴线之间形成的角称为颈干角,它的正常范围在110〜140度,平均127度。

若颈干角小于110度为髋内翻,大于140度为髋外翻。

2•前倾角:股骨颈的长轴与股骨干的额状面形成的角度,称为前倾角。

成年人约为12〜15 度。

3.Pauwells 角:是指股骨颈骨折远端骨折线与两侧髂嵴连线的夹角。

Pauwells 角越大,骨折端所遭受的剪切力越大,骨折越不稳定。

4.Shoemaker 线:正常时,大转子尖与髂前上棘连线延伸,在脐上与腹中线相交;大转子上移后,该线与腹中线相交在脐下。

5.Bryant 三角:指患者仰卧位时,由髂前上嵴向水平面画垂线,再由大转子与髂前上嵴的垂线画水平线,构成Bryant 三角。

股骨颈骨折时,此三角底边较健侧缩短。

6.Nelaton 线:在平卧位时,由髂前上嵴与坐骨结节之间画线,为Nelaton 线,正常情况下大转子在此线上,若大转子超过此线之上,表明大转子有向上移位。

7.股骨距femoral calcar :是位于股骨近端、股骨颈干连接的内后方,颈干交界部松质骨内的密质骨纵行骨板,其上极与股骨颈的后外侧皮质连续,下极与小转子下方股骨干后内侧皮质连接,它弥补了颈干连接部由于小转子后内侧突出造成的应力传导缺陷,形成了完整的管状骨负重结构。

8.“ 4”字试验Patrick sign :本试验包含髋关节屈曲、外展和外旋三种运动。

方法如下:病人平卧于检查床上,卷其患肢,将外踝搁在健侧肢髌骨上方,检查者用手下压其患侧膝部,若患髋出现疼痛而使膝部不能接触桌面即为阳性。

见于骶髂关节及髋关节内有病变或内收肌有痉挛病人。

9.髋关节过伸试验Yeoman sign :可用来检查儿童早期髋关节结核。

患儿俯卧位。

检查者一手按住骨盆,另一手握住踝部把下肢提起,直到骨盆开始从桌面升起为止。

同样试验对侧髋关节,两侧对比,可以发现患侧髋关节在后伸时有抗拒感觉,因而后伸的范围不如正常侧大。

正常侧可有10°后伸。

用于检查髋关节和骶髂关节病变。

10.托马斯征Thomas sign :用来检查髋关节有无屈曲畸形。

方法如下:病人仰卧于检查床上,检查者将其健侧髋关节、膝关节完全屈曲,使膝部贴住或尽可能贴近前胸,此时腰椎前凸完全消失而腰背平贴床面,若患肢自动抬高离开床面或迫使患肢与床面接触则腰部前凸时,称托马斯征阳性。

见于髋部病变和腰肌挛缩。

若患髋存在屈曲畸形,即能一目了然,根据大腿与桌面所成之角度,断定屈曲畸形为多少。

11.髋关节屈曲外展试验:双髋关节和膝关节各屈曲90°时,正常新生儿及婴儿髋关节可外展80°左右。

外展受限在70°以内时应疑有髋关节脱位。

检查时若听到响声后即可外展90°表示脱位已复位。

12.Galeazzi 征或Allis 征:双膝关节屈曲90°,双腿并拢,双侧内踝对齐,患侧膝关节平面低于健侧。

13.艾利斯征Allis sign :病人仰卧位,屈髋屈膝,两足平行放于床面,足跟对齐,观察双膝高度,如一侧膝比另一侧膝高时,即为阳性。

见于髋关节脱位、股骨或胫骨短缩。

14.Ortolani 及Barlow 试验:①Ortolani(“弹进”)试验:新生儿仰卧位,助手固定骨盆。

检查者一手拇指置于股骨内侧上段正对大转子处,其余指置于股骨大转子外侧。

另一手将同侧髋、膝关节各屈曲90°,并逐步外展,同时置于大转子外侧的四指将大转子向前、内侧推压,此时听到或感到一“弹跳” ,这是脱位的股骨头通过杠杆作用滑入髋臼而产生,即为阳性,就可诊断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②Barlow(“弹出”)试验:新生儿仰卧位,助手固定骨盆。

检查者一手拇指置于股骨内侧上段正对大转子处,其余指置于股骨大转子外侧。

另一手将同侧髋、膝关节各屈曲90°,使髋关节逐步内收,检查者用拇指向外、后推压,若股骨头自髋臼脱出,可听到或感到一“弹跳” 。

当解除推压力时,股骨头可滑回髋臼内,亦可出现“弹跳” ,即为阳性。

阳性结果表示有可能脱位,目前还未脱位,应诊断为不稳定髋。

15. O Donoghue三联征:指足和小腿着地固定,身体向对侧倾斜旋转或暴力来自膝或小腿前外侧,首先伤及内侧结构,然后是前交叉韧带和半月板,该种膝关节损伤称为O' Donoghue 三联征。

16.浮髌试验floating patella test :病人仰卧位,伸膝、放松股四头肌,检查者的一手放在髌骨近侧,将髌上囊液体挤向关节腔,同时另一手示指、中指急速下压。

若感到髌骨碰击股骨髁部时,为浮髌试验阳性。

一般中等量积液时(50ml) ,浮髌试验才呈阳性。

17.膝关节交锁:指膝关节突然半屈曲固定,伸直障碍,但可屈曲。

此时半月板嵌顿于关节滚动面之间,不能解脱,缓缓摇摆旋转膝关节可使其“解锁” 。

18.Thompsons 试验:指病人俯卧双足垂于床缘,捏压小腿三头肌,足不能跖屈则Thompsons 试验阳性,提示跟腱断裂。

19.膝关节韧带损伤的检查方法:1)侧方应力试验:在膝关节完全伸直位与20〜30度位置下作膝内翻与膝外翻,并与对侧作比较。

如有疼痛或发现内翻外翻角度超出正常范围并有弹跳感时,提示有侧副韧带损伤或断裂。

2)抽屈试验:膝关节屈曲90 度,小腿垂下,检查者用双手握住胫骨上段作拉前和推后动作,并注意胫骨结节前后移动的幅度。

前移增加表示前交叉韧带断裂;后移增加表示后交叉韧带断裂。

抽屈试验要求在旋转中立位、外旋15度和内旋30度三个体位上进行。

3)lachman 试验:是在屈膝10 度〜15 度时作的抽屈试验。

4)轴移试验pivot test :患者侧卧,检查者站在一侧,一手握住踝部,屈曲膝关节到90度,另一手在膝关节外侧施力,使膝处于外翻位置,然后缓慢伸直膝关节,至屈曲30 度位时觉疼痛与弹跳,是为阳性结果。

这主要是在屈膝外翻姿势下,胫骨外侧平台向前错位,股骨外髁滑向胫骨平台的后方。

在伸直过程中股骨外髁突然复位而产生疼痛。

本试验用来检查前交叉韧带断裂后出现的膝关节不稳定。

5)旋转试验:双膝90 度时被动内旋和外旋,再在45度和0度位检查,与对侧对比如有差异提示内侧副韧带、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可能有旋转不稳定。

20.半月板损伤的特殊试验检查:1)过伸试验:膝关节完全伸直并轻度过伸时,半月板破裂处受牵拉或挤压而产生剧痛。

2)过屈试验:将膝关节极度屈曲,破裂的后角被卡住而产生剧痛。

3)半月板旋转试验(McMurray-Fouche) :病人仰卧,患侧髋膝完全屈曲,检查者一手放在关节间隙处作触诊,另一手握住足跟后作小腿大幅度环转过去,内旋环转试验外侧半月板,外旋环转试验内侧半月板,在维持旋转位置下将膝关节逐渐伸到90 度(McMurray 试验) 。

注意发生响声时的关节角度。

若在关节完全屈曲位下触得响声,表示半月板后角损伤;关节伸到90 度左右才发生响声,表示为体部损伤。

再在维持旋转位置下逐渐伸到微屈位(Fouche 试验) ,此时触得响声,表示可能有半月板前角损伤。

4)研磨试验(Apley 试验):病人俯卧,膝关节屈曲90度,检查者将小腿用力下压,并且作内旋和外旋运动,使股骨与胫骨关节面之间发生摩擦,若外旋产生疼痛,提示为内侧半月板损伤。

此时将小腿上提,并作内旋和外旋运动,如外旋时引起疼痛,提示内侧副韧带损伤。

本试验在检查髋关节强直病人的半月板时有一定实用意义。

5)蹲走试验:嘱病人蹲下走鸭步,并不时变换方向,或左或右。

如病人能很好地完成这些动作,可以除外半月板后角损伤。

如果因为疼痛不能充分屈曲膝关节,蹲走时出现响声及膝部疼痛不适,是为阳性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