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自动对焦模式详解
数码相机自动对焦原理

数码相机自动对焦原理数码相机自动对焦是一项重要的功能,它使用户能够更轻松地拍摄出清晰锐利的照片。
那么,数码相机的自动对焦是如何实现的呢?本文将详细介绍数码相机自动对焦的原理。
一、对焦方式数码相机的对焦方式通常包括以下几种:自动对焦(AF)、手动对焦(MF)和连续对焦(AF-C)。
在自动对焦模式下,相机会自动检测场景中的主体,并尽可能将其对焦清晰。
手动对焦模式则由用户根据拍摄需求来调整对焦,而连续对焦模式适用于拍摄移动主体。
二、相位对焦与对比度对焦在自动对焦中,常用的方式分别是相位对焦和对比度对焦。
相位对焦是一种快速准确的对焦方式,它通过利用光线的相位差来进行对焦,适用于拍摄静态或运动较快的主体。
而对比度对焦则是根据图像对比度的变化来确定对焦位置,适用于拍摄静态主体或运动较慢的场景。
三、对焦传感器数码相机的自动对焦功能离不开对焦传感器的支持。
对焦传感器通常位于相机镜头内部或对焦系统的感光元件上。
它能够感应到通过镜头进入相机的光线,并将光线数据转化成电子信号,以供相机进行对焦计算。
四、对焦点选择数码相机通常有多个对焦点,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对焦点。
对焦点的数量和布局视相机型号而定。
在自动对焦模式下,相机会根据拍摄场景自动选择对焦点,也可以由用户在手动对焦模式下自行选择对焦点。
五、对焦算法数码相机通过内置的对焦算法来实现自动对焦。
该算法基于在对焦传感器中获取的光线数据以及相机内部的处理器进行计算。
常见的对焦算法包括相位对焦算法和对比度对焦算法。
这些算法可以根据场景需求进行自动切换,以达到最佳的对焦效果。
六、对焦辅助功能为了提升对焦的准确性,数码相机还常常配备一些对焦辅助功能。
其中最常见的是辅助光束,它会在暗光环境下发出红光辅助对焦。
此外,还有一些相机支持人脸检测对焦、目标识别对焦等特殊功能,以满足用户更多的对焦需求。
总结:数码相机自动对焦是便利用户进行拍摄的重要功能,它通过对焦方式、对焦传感器、对焦点选择、对焦算法以及对焦辅助功能的配合实现。
数码相机基础术语:AF(Auto__Focus)自动对焦

数码相机基础术语:AF(Auto Focus)自动对焦自动对焦有几种方式,根据控制原理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
主动式自动对焦通过相机发射一种射线(一般是红外线),根据反射回来的射线信号确定被摄体的距离,再自动调节镜头,实现自动对焦。
这是最早开发的自动对焦方式,比较容易实现,反应速度快,成本低,多用于中档傻瓜相机。
这种方式精确度有限,且容易产生误对焦,例如当被摄体前有玻璃等反射体时,相机不能正确分辨。
被动式对焦有一点仿生学的味道,是分析物体的成像判断是否已经聚焦,比较精确,但技术复杂,成本高,而且在低照度条件下难以准确聚焦,多用于高档专业相机。
一些高智能相机还可以锁定运动的被摄体甚至眼控对焦。
1/ 1。
单反相机的自动对焦模式选择与使用建议

单反相机的自动对焦模式选择与使用建议摄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记录生活的方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
而对焦模式作为相机的重要功能之一,对于拍摄出清晰、锐利的照片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单反相机的自动对焦模式选择与使用建议。
一、自动对焦模式的分类在单反相机中,自动对焦模式主要分为单次对焦(AF-S)和连续对焦(AF-C)两种模式。
单次对焦模式适用于拍摄静止的物体,而连续对焦模式则适用于拍摄运动中的物体。
二、单次对焦模式的使用建议单次对焦模式适用于静态场景下的拍摄,比如风景、人像、静物等。
在这种模式下,相机会对焦并锁定焦点,直到按下快门释放。
这样可以确保拍摄出清晰、锐利的照片。
然而,单次对焦模式并不适用于拍摄运动中的物体。
当拍摄运动时,物体的位置会不断变化,如果使用单次对焦模式,很可能会导致照片模糊不清。
因此,在拍摄运动场景时,我们需要使用连续对焦模式。
三、连续对焦模式的使用建议连续对焦模式适用于拍摄运动中的物体,比如体育赛事、动物奔跑等。
在这种模式下,相机会不断自动对焦,确保物体保持清晰。
连续对焦模式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拍摄运动场景的成功率。
在使用连续对焦模式时,我们还可以选择不同的对焦点模式。
常见的对焦点模式有单点对焦、动态区域对焦和全区域对焦。
单点对焦模式适用于拍摄静态场景中的物体,我们可以手动选择对焦点。
动态区域对焦模式适用于拍摄运动场景中的物体,相机会自动选择对焦点并跟踪物体。
全区域对焦模式适用于拍摄大范围的场景,相机会自动选择多个对焦点。
四、其他对焦模式的使用建议除了单次对焦模式和连续对焦模式,还有一些其他的对焦模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首先是手动对焦模式。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拍摄微距、夜景等,自动对焦可能无法准确捕捉焦点。
这时,我们可以选择手动对焦模式,通过调整镜头焦距来获得清晰的照片。
其次是人眼对焦模式。
一些高端相机配备了人眼对焦模式,通过人眼识别技术来自动对焦。
数码相机的自动聚焦模式种类和英文标识

数码相机的自动聚焦模式种类和英文标识
1、相机对焦模式有以下几种
auto//自动
infinity//无穷远
macro//微距
continuous-picture//持续对焦
fixed//固定焦距
2、常见对焦模式切换场景
单拍时,会先对焦再拍照,再切换到CAF;有一个从af切换到caf过程。
连拍时,会先对焦再拍照,连拍完成,再切换到CAF;同样一个从af切换到caf过程。
触屏对焦,过一段时间(2s-3s)会自动切换到CAF;对焦锁定
2s-3s)也是从af切换到caf过程。
这三个场景都涉及到从af切换到caf过程,这个切换过程有两个地方需要注意。
一是focus-mode要切换过来,并且设置到底层。
mParameters.setFocusMode("auto")mParameters.setFocusMode("c ontinuous-picture")
二是相应的回调也要切换过来,设置到底层
mActivity.getCameraDevices().autoFocus(mAutoFocusCallback)
mActivity.getCameraDevices().setAutoFocusCallBack(mAutoFocu sMoveCallback)
这两个步骤缺一不可。
3,对焦画框逻辑
autoFocus中会有三类图片,五种状态
三类图片很好理解,正在对焦画白框,对焦成功画绿框,对焦失败画红框。
技巧丨自动对焦的三种模式,你知道几个?

技巧丨自动对焦的三种模式,你知道几个?我想大多数刚开始接触单反的朋友,拍出来的照片可能都会有一些模糊不清晰的感觉;又或者是拍照的时候镜头总是吱吱作响,老是按不下快门。
出现这里中情况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可能你们还不懂如何使用相机的对焦。
要知道,对焦可是拍摄非常关键的步骤。
那么对焦到底要如何操作呢?什么是对焦对焦是指调节相机镜头镜片,使被拍摄对象能清晰成像的过程。
数码单反相机的对焦方式则分为自动对焦(AF)和人工手动对焦(MF)两种模式。
大多数单反会在镜头上,或是操作界面有AF/MF开关。
而我们今天要聊的就是自动对焦,自动对焦模式其实也是有分为三种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自动对焦快门的按键有半按和按到底的功能。
镜头调至AF档,当半按快门按键时,相机进入自动对焦,镜头自动转动对焦环,同时相机会响起“滴滴”的声音,被拍摄的画面变得清晰,即完成了对焦。
最后按住快门不放,直接按到底部,就完成了拍摄,所拍摄的对象清晰。
数码相机的自动对焦方式一般常见的有三种方式:单次自动对焦(AF-S)连续自动对焦(AF-C)智能自动对焦(AF-A)1单次自动对焦(AF-S)单次自动对焦功能是我们最常用的一种自动对焦方式,特点是拍摄静止不动的物体,比较适合拍摄风景、微距、人像、集体合影等不动的拍摄对象。
它在对焦完后焦点可以自动锁定,半按快门不放,移动相机进行重新构图。
2连续自动对焦(AF-C)半按快门,相机对焦成功后,焦点也没有被锁定。
当被拍摄对象移动时,对焦系统能够根据焦点的移动变化不断调节镜头调焦,从而使被拍摄对象一直保持清晰的状态。
连续自动对焦常用在运动状态中地场景,比如拍摄体育运动比赛的运动员、赛车比赛的赛车、奔跑的动物等。
使用高速连拍的模式,能够拍出一组精彩的运动效果画面。
3智能自动对焦(AF-A)根据被拍摄对象的实时状态,是处于静止不动或是在运运的状态,相机能够自动选择单次自动对焦模式或连续自动对焦模式,并能自动跟随高速运动的被拍摄对象启动自动对焦。
单反相机中的三个对焦模式分别应用到什么场景?

单反相机中的三个对焦模式分别应用到什么场景?
大多数的单反相机或者微单相机的自动对焦模式,都有如下两种:1,单次自动对焦模式。
2,连续自动对焦模式。
那么,这两种主要的自动对焦模式,该如何具体选用呢?
我具体谈谈:
1,如果你是风光党,那么,你主要只使用单次自动对焦模式就够了。
单次自动对焦模式,英文为佳能one shot,或者AF-S,S。
单次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完毕之后,有滴滴声的了。
连续自动对焦模式,对焦不存在完毕的终结,也没有滴滴声的了。
单次自动对焦模式,可以半按快门锁定焦点。
但是,连续自动对焦模式,是不可以半按快门锁定焦点的了。
2,连续自动对焦模式,虽然也可以拍摄风景以及其他静态物体。
但是,会更加耗电的了。
所以,虽然说连续自动对焦模式,也可以拍摄风景、花卉、静物。
但是,真心不建议这样做的了。
何况,让镜头一直不停的自动对焦,也加大了镜头的磨损。
嗯,镜头,其实也不是耐用消费品的了。
镜头,如果你经常大量磨损,也是要受损的了,很多摄影镜头的成像质量也会越用越下降的了。
3,拍摄美女,只要不是剧烈运动的美女,其实也是要以单次自动对焦模式为主的了。
这个不多说了,事实就是事实。
4,拍摄运动物体,确实是以连续自动对焦模式为主的了。
5,但是,如果你是守株待兔的拍摄,那么,还是单次更好,甚至用MF手动对焦会更好的了。
最后的,佳能的这个AI智能自动对焦模式,或者其他品牌的AF-A模式,都是我从来都不推荐使用的了。
用起来,真的非常不好用的了。
很不爽的了。
单反相机的自动对焦系统介绍与使用方法

单反相机的自动对焦系统介绍与使用方法相机是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而单反相机作为相机中的佼佼者,其自动对焦系统更是让人称赞不已。
本文将介绍单反相机的自动对焦系统,并分享一些使用方法。
一、自动对焦系统的基本原理自动对焦系统是单反相机的核心功能之一,它能够帮助摄影师在拍摄时快速、准确地对焦。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相机镜头上的传感器感知物体的清晰度,并根据一系列算法来调整镜头的焦距,使得物体能够在取景器中清晰地呈现。
二、自动对焦系统的类型目前市面上的单反相机自动对焦系统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相位对焦(Phase Detection):这是最常见的对焦方式,它利用相机镜头上的相位差传感器来判断物体的焦点位置,并通过马达调整镜头的焦距。
相位对焦系统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适用于大部分拍摄场景。
2. 对比度对焦(Contrast Detection):这种对焦方式是通过相机传感器上的对比度差异来判断物体的焦点位置,然后调整镜头的焦距。
对比度对焦系统在静态场景下表现较好,但在追踪移动物体时可能出现迟钝的情况。
3. 混合对焦(Hybrid AF):这种对焦方式结合了相位对焦和对比度对焦的优势,通过相机镜头上的传感器和传感器上的对比度差异双重判断物体的焦点位置,以提高对焦的速度和准确度。
三、自动对焦系统的使用方法使用单反相机的自动对焦系统并不复杂,下面是一些常用的使用方法:1. 单点对焦:在拍摄时,将对焦点设置为相机取景器中的一个点,通过对准物体并按下快门按钮,相机会自动对焦到该点。
这种对焦方式适用于静态物体或需要精确对焦的场景。
2. 连续对焦:在拍摄移动物体时,可以选择连续对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相机会不断调整焦距,以保持物体的清晰度。
按住快门按钮,相机会持续对焦,适用于拍摄运动、野生动物等场景。
3. 区域对焦:有些单反相机支持区域对焦功能,可以将对焦点设置为相机取景器中的一个区域,相机会优先对该区域内的物体进行对焦。
《学摄影基础篇》9—对焦模式的选择

《学摄影基础篇》9—对焦模式的选择欲问相思几多许,情是高山爱是海。
镜头和相机机身上的AF/MF开关数码相机的对焦模式有两种:自动对焦(AF)和手动对焦。
1、单次自动对焦(Single-Shot AF)拍摄者和拍摄对象间的距离固定时,其AF传感器照到拍摄对象。
轻按快门按钮即可激活AF。
确定焦距后,相机在取景器中发出信号并且对焦停止。
保持按钮半按状态,焦距就会锁定在当前位置。
现在可以取景(即使AF传感器不再对着拍摄对象也没有关系),然后完全按下快门按钮即可拍摄照片。
相机没有获得正确的对焦是无法拍摄的,称为焦距优先。
2、连续自动对焦(Continuous AF),释放优先。
运动或动作摄影中,让AF传感器在拍摄对象上,半按快门按钮。
保持快门按钮半按状态,相机就会连续对焦。
完全按下按钮时,相机即会拍摄照片,不管图像是否对焦完美。
连续AF可让快速移动的滑板者保持对焦3、手动对焦(MF)自动对焦太好时,如场景太昏暗、拍摄对象缺少对比度清晰的区域、通过笼子进行拍摄,或者拍摄对象移动太快或移动无规律。
使用手动对焦。
使用小光圈获得最大的DOF时,可以使用手动对焦。
使用广角镜头时,将焦距设置为从相机到要覆盖的DOF区域之间的1/3处。
例如,如果想让从5~50m的场景都是清晰的。
则总的景深是45m。
因此应该在场景中大约15m处对焦,或者距离相机20m处对焦。
使用长焦镜头时,应该在DOF区域的一半处对焦。
这些比率只是近似值;应该使用相机上的DOF预览按钮(如果有的话)检查DOF 是否真正覆盖了所需的范围。
也可以查看LCD上的图像来代替DOF预览。
4、多个AF传感器多数DSLR都有多个AF传感器,可以选择同时使用其中的一个或多个。
如果拍摄对象很明显并且是框中最近的对象,特别是在对象走来走去时可以激活所有AF传感器。
组合多个传感器能够覆盖更大的范围,并且能够更快地获得对焦。
如果拍摄对象不是很明显,或者取景器中其他对象要更近一些,这时应该只使用中心传感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码相机自动对焦模式详解要把远近不同的物体拍清楚就要调整照相机镜头的焦点,这个过程就叫对焦,也叫调焦。
老式相机是用手转动镜头筒,直到取景器里看到最清楚的影像,这叫手动对焦(MF)。
现在的相机有强大的自动对焦功能,相机能自动测量到被摄主体的距离,利用马达驱动镜头里的一些镜片移动位置以往主体最清晰。
自动对焦的不同方式叫对焦模式。
常用的基本对焦模式有两种单次对焦模式(AF—S)和连续对焦模式(AF—c),有的相机还有一种自动对焦模式(AF—A}。
在相机的菜单里面可以选择相机的对焦模式。
1.单次对焦模式单次对焦模式(佳能标记为0NE SHOT 尼康标记为AF—s)在半按快门按钮时相机完成对焦,半按快门的手指不松开(也不继续按下去)就会锁定焦点,这时不管怎样转动方向,或者镜头前的景物移动位置对焦点都不会改变。
单次对焦模式下取景器里选定的对焦点会闪亮,一般情况是,焦点无法对准时对焦框变成黄色。
焦点已经对准时对焦框变成绿色。
在拍摄实践中拍摄对象的主体部分并不总在画面中央,而是经常偏左或偏右一些,比如在拍摄留念照时。
如果直接对着前方半按快门那么相机就会以正前方的物体为对焦点把距离较远的建筑树术等拍得很清晰而较近的.人物反而模糊了。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采用单次对焦模式。
首先把相机对准站在画面边上的人物轻轻半按下快门这时取景器里会在人物身上显示出一个绿框表示焦点对在这里,然后手指不要动,轻轻转动相机取景把人和背景都放在台适的位置,再轻轻地彻底按下快门,这样拍摄的照片,焦点就在较近的人物身上,人物是最清楚的。
所以,单次对焦模式适台拍摄对象静止可以从容构图的情况。
2.连续对焦模式连续对焦模式下{佳能标记为AI SERVO,又称人工智能伺服AF尼康标记为AF-C),在半按下快门按钮的时候相机对拍摄对象持续进行对焦,拍摄对象在画面里即使不断改变位置和距离。
相机也时刻保持它最清晰。
随时完全按下快门,都可以拍到主体清晰的照片。
我们可以在安静的地方试验一下,这种模式下半按快门,可以听到相机里面的吱吱声,这就是自动对焦系统在连续工作。
AI伺服模式下取景器里选定的对焦框不闪亮,即使对焦目标不移动,自动对焦系统仍然“吱吱”地连续工作。
比如有一个人从对面跑过来,在他离我们15米远的时候我们对准他半按快门,这时相机就锁定他为对焦点,他继续往前跑,离我们越来越近,这时相机就会始终把他作为对焦点持续进行调整,不管他离你8米还是5米,你随时彻底按下快门拍下照,片中跑步的人都是清晰的。
因为这个模式下相机一直在对焦,所以如果我们拍摄的对象是固定的这种模式反:想用好连续对焦模式就要深入了解其特性。
相机取景器里面分布着很多对焦点每种相机大约是从3个到51个不等,用户可以激活任何一个对焦点,也可以激活全部对焦点。
A.激活一个对焦点:半按快门时始终由这个对焦点进行对焦,移动镜头,面对的景物发生了变化,相机就对新的目标进行对焦。
比如一个人从我们面前跑过,一开始他在对焦点上,所以他最清晰,但是后来他离开了对焦点,对焦点对准的是远处的楼房,那么这时按下快门,远处的景物就会清晰而近处的人反而不清晰。
这种方法适合拍摄面对镜头或背对镜头纵向移动的景物。
B.激活全部对焦点:这时相机会自动分析画面选定一个对焦点作为对焦目标, 如果镜头移动或者画面里的景物发生了运动,相机就会重新自动分析画面,选定一个新的对焦点作为对焦目标。
这种操作方法,在完全按下快时,最清晰的对象可能是最初的目标,也可能不是最初的目标,这是摄影师无法掌控的。
这种非锁定连续对焦方法适台拍摄没有特定目标的群体性活动。
C.激活全部对焦点,用中心点对准对焦目标.这时中心点的景物就会被锁定为对焦目标,移动镜头或者对焦目标移动位置,那么其他的对焦点就会继续以这个被锁定的景物为对焦目标,在任何时候完全按下快门都可保证最初锁定的对焦目标最清晰。
尼康相机把这种对最初对焦点的跟踪功能称为“3D跟踪模式”可以在菜单里面进行设定。
例如,一个骑着自行车从画面左边较远处斜着骑过来,用中心点对准他半按快门一秒钟,然后不松开快门,镜头右移重新构图,这时最左边的对焦点开始发挥作用,对焦距离可能是l0米,然后骑车人到达画面中央时,中间的对焦点发挥作用,对焦距离可能是5米,然后骑车人移到右边更靠近我们的地方,那么右侧的对焦点发挥作用,对焦距离可能是2米。
这样,尽管开始锁定的拍摄对象在画面里到处移动,但是相机一直在跟踪这个对象把其定为拍摄的焦点,随时按下快门都可以得到拍摄对象清晰的相片。
这种锁定目标连续对焦方法适合拍摄运动中的特定目标。
3.自动智能对焦模式自动智能对焦模式(佳能标记为AI FOCUS,尼康标记为AF-A)下.相机首先假定拍摄对象是不动的,半按快门自动焦,对焦点闪亮。
保持半按快门状态下面会有3种情况。
(1).拍摄位置不动,拍摄对象不动。
移动相机方向重新构图,这时对焦点不发生任何变化,耳朵贴近相机也听不到“吱吱”的对焦声,完全等同干单次对焦。
(2)拍摄位置前后移动或拍摄对象前后移动。
相机会开始自动连续对焦,这时可以听到“吱吱”的对焦声,原对焦点工作但是对焦点不闪亮。
这相当于用单点连续对焦拍摄迎向镜头或背向镜头的纵向运动目标。
(3).先改变距离再改变镜头方向或原对焦目标离开原对焦点相机自动重新对焦。
A.如果这时激活的是单个对焦点,就以这个对焦点为目标重新对焦。
取景器里的对焦点不闪亮,可以听到持续不断的“吱吱”对焦声。
这时相当于连续对焦模式(佳能标记为AI-SERVO,又称人工智能伺服AF;尼康标记为AF-C)。
3种状态中的第一种状态,如果原来是画面里的个人清楚现在此人偏离了原来的位置,对焦点所对准的新的物体就变为清晰的了。
B.如果这时激活的是全部对焦点,相机就会自动选定一个新的对焦点,新的对焦点可能是原先的对焦点,也可能不是原先的对焦点。
取景器里的对焦点不闪亮,可以听到持续不断的“吱吱”对焦声。
这时就相当于连续对焦模式(佳能标记为AI-SERVO,又称人工智能伺服AF,尼康标记为AF-C)3种状态中的第二种状态。
相机测光模式大多数的数码相机或传统傻瓜相机,大多数都具备这几种测光方式:中央平均测光、中央局部测光、点测光以及评价测光。
这几种测光方式基本可以应付目前所有的拍摄,但是在影楼以及一些专业场合或者广告拍摄,摄影师依旧依赖测光表的数值来进行拍摄。
一、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或简称:中央平均测光)中央平均测光是采用最多的一种测光模式,几乎所有的相机生产厂商都将中央平均测光作为相机默认的测光方式。
中央平均测光主要是考虑到一般摄影者习惯将拍摄主体也就是需要准确曝光的东西放在取景器的中间,所以这部分拍摄内容是最重要的。
因此负责测光的感官元件会将相机的整体测光值有机的分开,中央部分的测光数据占据绝大部分比例,而画面中央以外的测光数据作为小部分比例起到测光的辅助作用。
经过相机的处理器对这两格数值加权平均之后的比例,得到拍摄的相机测光数据。
例如尼康的相机采用的就是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尼康相机的中央部分测光占据整个测光比例的75%(这个比例各家品牌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他非中央部分逐渐延伸至边缘的测光数据占据了25%的比例。
在大多数拍摄情况下中央重点测光是一种非常实用、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测光模式,但是如果您需要拍摄的主体不在画面的中央或者是在逆光条件下拍摄,中央重点测光就不适用了。
中央重点测光是一种传统测光方式,大多数相机的测光算法是重视画面中央约2/3的位置,对周围也予于某些程度的考虑。
对于习惯使用中央重点测光的摄影者,用这种方式测光比使用多区评价测光方式更加容易控制效果。
适用拍摄用途:个人旅游照片,特殊风景照片等。
二、中央部分测光(或称:局部测光)中央部分测光和中央平均测光是两种不同的测光方式,中央平均测光是以中央区域为主其他区域为辅助的测光方式,而中央部分测光则是只对画面中央的一块区域进行测光,测光范围大约是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十二进行测光。
中央部分测光模式是适合一些光线比较复杂的场景,此时需要得到更准确的曝光,采用中央部分测光可以得到拍摄主体准确曝光的照片。
中央部分测光可针对一些特殊的恶劣的拍摄环境应用,能更加确保相机处理器计算出画面中央主要表现对象部分所需要的曝光量。
在舞台、演出、逆光等场景中这种模式最为合适,不过由于分割测光(矩阵测光)模式的兴起,这种模式现在已经逐渐较少在相机中出现了。
而佳能是坚持采用中央部分测光(局部测光)的厂商,一直到最新推出的EOS 30V胶片相机以及EOS 20D数码单反相机中都设计了9%区域范围的局部测光,这可以让没有点测光功能的相机在拍摄一些光线复杂条件下的画面时减小光线对主体的影响。
局部测光方式是对画面的某一局部进行测光。
当被摄主体与背景有着强烈明暗反差,而且被摄主体所占画面的比例不大时,运用这种测光方式最合适;在这种情况下,局部测光比第一二种测光方式准确,又不象点测光方式那样由于测光点太狭小需要一定测光经验才不容易失误。
适用拍摄用途:特定条件下需要准确的测光,测光范围比点测光更大时。
三、点测光(SPOT)中央平均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虽然可以充分的表现整个画面的光线反应,但是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需要精准的小范围物体曝光准确时,中央平均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就不那么好使了,即使是中央部分测光(局部测光)有时范围也有些大。
为了克服这些不足之处,一些厂商研发出此种点(SPOT)测光模式来避免光线复杂条件下或逆光状态下环境光源对主体测光的影响;点测光的范围是以观景窗中央的一极小范围区域作为曝光基准点,大多数点测相机的测光区域为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相机根据这个较窄区域测得的光线,作为曝光依据。
这是一种相当准确的测光方式,但对于新手来说,却不那么好掌握,怎样去区别一个测光点,变成了一个需要学习的技巧,错误的测光点所拍出来的画面不是过曝就是欠曝,造成严重的曝光误差。
由于点测光的技巧,还可以用在日益盛行的数字相机微距拍摄时大放光彩上,这样可以让微距部分曝光更加准确。
因此喜爱微距拍摄者必须尽力学好这种测光方式,初步可以选则画面中的中间小区域来作为测光基准点。
点测光在人像拍摄时也是一个好武器,可以准确的对人物局部(例如脸部、甚至是眼睛)进行准确的曝光。
点测光只对很小的区域准确测光,区域外景物的明暗对测光无影响,所以测光精度很高,其用途主要是可对远处特定的小区域测光。
掌握这种测光方式一是要求摄影者对所使用相机的点测特性有一定了解,懂得选定反射率为18%左右的测光点,或能对高于或低于18%反射率的测光点凭经验作出曝光补偿。
点测方式主要供专业摄影师或对摄影技术很了解的人使用。
点测方式使用不当会添乱。
适用拍摄用途:舞台摄影,个人艺术照,新闻特写照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