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对焦]佳能单反自动对焦设置
佳能7D自动对焦功能完全指南{作文类}

191937佳能自动对焦功能完全指南如何从种自动对焦区域选择模式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熟练使用自动对焦区域的基本和设置在此将解说要掌握“自动选择:点自动对焦”和“手动选择:区域自动对焦”等发挥自动对焦性能所不可或缺的自动对焦区域选择 模式。
大家能通过这些解说了解其基本、自定义设置方法和自动对焦点的选择方法。
首先请确认适合自己的自动对焦区域选 择模式及其操作方法。
自动对焦区域选择模式的种类和变更方法自动对焦区域选择模式的种类和各自特征为了方便用户准确且快速合焦, 准备了多种自动对焦区域选择模式。
要想熟练的使用 的自动对焦系统,首先要掌握各个模式 的含义和功能。
默认设置中的种自动对焦区域选择模式自动选择:点自动对焦 利用全部个自动对焦点进行对焦。
相机会自动判断被摄体的状态来选择自动对焦点。
基本上是选择最靠近被摄体的对焦点来 进行对焦。
难以预测被摄体的移动时也能切实合焦。
手动选择:单点自动对焦 从个自动对焦点中手动选择点对其所在位置合焦。
只有所选对焦点进行对焦,所以对特定的某个位置合焦时使用该模式很方 便。
手动选择:区域自动对焦 将个自动对焦点分成个区域。
使用区域内的多个自动对焦点进行对焦。
适合对存在运动较激烈主被摄体的画面进行对焦控制。
利用自定义功能设置可以追加的两种自动对焦区域选择模式手动选择:定点自动对焦1 / 20191937所选自动对焦点的配置和单点自动对焦的一样。
但是,对焦范围比单点自动对焦的更小,所以可以对某点进行对焦。
拍摄中 要求更严密的合焦位置时可以使用该模式。
手动选择:自动对焦点扩展以手动选择的某个自动对焦点为中心,相邻的自动对焦点也协助进行对焦。
拍摄运动的被摄体等用单点自动对焦难以捕捉焦 点的情况下该模式很有效。
这是一个重视合焦位置又具有较高捕捉力的模式。
熟练掌握以后能提高应对力的 自动对焦系统所搭载的自动对焦区域选择模式总共有种。
根据各种各样的被摄体,每种模式都具有不同的特性。
默认设置中有种自动 对焦区域选择模式可供选择,它们已经能保证切实捕捉到被摄体。
单反相机三种自动对焦模式怎么用?

单反相机三种自动对焦模式怎么用?单反相机三种自动对焦模式怎么用?花了四个多小时才完成这篇文章,⊙﹏⊙汗,本来不想写这么长的,怕大家阅读疲惫。
但是要把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技术说清楚,简单几百字还真有点困难,所以抱着严谨的态度,一下子扯了这么长。
建议先收藏有空再慢慢细读。
希望对你有用哦O(∩_∩)O~要让拍摄主体清晰,就要对焦。
传统相机对焦方式是转动对焦环,直到要拍摄的物体清晰,这叫手动对焦(MF)。
现代数码相机常用的默认对焦方式是自动对焦(AF)。
一般镜头上都有这样的标示,如图:准确对焦无疑是拍摄一张好照片的重要基础因素,但是因为我们拍摄的主体不同,主体的形态动态不同,所用对焦模式也不尽相同。
选择合适的对焦模式更有利于我们拍摄成功。
单反相机常用的基本对焦模式有三种:1、单次对焦模式(AF—S) 。
2、连续对焦模式(AF—C)。
3、自动对焦模式(AF—A}。
在相机的菜单里面、肩屏和速控屏幕都可以选择相机的对焦模式。
如下图所示:速控屏幕调节对焦模式对焦模式选择机身对焦模式快捷键,肩屏尼康单反对焦模式选择1、单次对焦模式单次对焦模式(佳能标记为0NE SHOT 尼康标记为AF—S)在半按快门按钮时相机完成对焦,半按快门的手指不松开(也不继续按下去)就会锁定焦点。
这时不管怎样转动方向,或者镜头前的景物移动位置对焦点都不会改变。
单次对焦模式下取景器里选定的对焦点会闪亮,一般情况是,焦点无法对准时焦距环会一直兹兹响,焦点已经对准时对焦框会变成红色并且伴随着蜂鸣音。
已准确对焦并拍摄,单点单次模式在拍摄实践中拍摄对象的主体部分并不总在画面中央,而是经常偏左或偏右一些,比如在拍摄留念照时。
如果直接对着前方半按快门那么相机就会以正前方的物体为对焦点把距离较远的建筑树术等拍得很清晰而较近的人物反而模糊了。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采用单次对焦模式。
首先把相机对准站在画面边上的人物轻轻半按下快门这时取景器里会在人物身上显示出一个红框表示焦点对在这里,然后手指不要动,轻轻转动相机取景把人和背景都放在台适的位置,再轻轻地彻底按下快门,这样拍摄的照片,焦点就在较近的人物身上,人物是最清楚的。
单反相机理解对焦及自动对焦功能--拍摄细节

单反相机理解对焦及自动对焦功能理解对焦及自动对焦功能对焦是拍摄照片的基础之一,它左右着照片的好坏。
虽然操作很简单,但也应掌握其基础知识,勤加练习以便保证对焦效果。
了解自动对焦的功能和操作进行正确对焦现有几乎所有的数码单反相机都采用了“自动对焦”机构。
自动对焦是对过去采用手动方式合焦的操作进行了自动化,因此仅需按下快门按钮就能够完成对焦,是非常方便的功能。
但对焦本身还需要依靠拍摄者的“意识”来决定,相机并不能自动对焦于理想的部分。
在理解这一前提的基础上,我们来尝试练习对焦操作吧。
■自动对焦点/自动对焦时合焦的部分用于对焦的感应器用四方形标记。
在对焦点自动选择模式下,当听到“噼噼”的提示音的同时,合焦位置将闪烁。
另外,还可以从自动对焦点中选择任意位置进行对焦。
尝试选择不同的对焦位置①瞄准被摄体,半按下快门按钮半按下快门按钮后,自动对焦功能将启动,开始进行自动对焦。
②未合焦于希望合焦的位置发出“噼噼”音,提示已经合焦。
但在对焦点自动选择模式下,无法得知到底会在哪个位置合焦。
③按下自动对焦点选择按钮如果清楚自己希望对焦的位置,可按下自动对焦点选择按钮,启动该功能。
④自动对焦点发出红光按下自动对焦点选择按钮后,所有的自动对焦点都将闪亮一下。
然后选择其中一点进行对焦操作。
⑤旋转主拨盘旋转主拨盘进行选择,选择顺序将循环变化,可从所有点亮的对焦点中选择任意1点。
⑥移动自动对焦点的红框在观察取景器的同时,旋转主拨盘,选择自动对焦点。
在选好适当的对焦点后停止操作。
⑦再次半按快门按钮再次半按快门按钮进行合焦,通过电子提示音及取景器内成像进行确认后,按下快门按钮。
*图例中的自动对焦点为了便于查看进行了放大,与相机实际略有不同小提示在完成拍摄后恢复设置在手动选择对焦点进行拍摄后,应恢复自动对焦点设置。
当所有的自动对焦点都点亮一下后,表示成为对焦点自动选择模式。
也可选择中央对焦点等,以方便进行下次拍摄。
基本位置的选择要看个人的喜好来决定。
单反相机的自动对焦系统介绍与使用方法

单反相机的自动对焦系统介绍与使用方法相机是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而单反相机作为相机中的佼佼者,其自动对焦系统更是让人称赞不已。
本文将介绍单反相机的自动对焦系统,并分享一些使用方法。
一、自动对焦系统的基本原理自动对焦系统是单反相机的核心功能之一,它能够帮助摄影师在拍摄时快速、准确地对焦。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相机镜头上的传感器感知物体的清晰度,并根据一系列算法来调整镜头的焦距,使得物体能够在取景器中清晰地呈现。
二、自动对焦系统的类型目前市面上的单反相机自动对焦系统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相位对焦(Phase Detection):这是最常见的对焦方式,它利用相机镜头上的相位差传感器来判断物体的焦点位置,并通过马达调整镜头的焦距。
相位对焦系统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适用于大部分拍摄场景。
2. 对比度对焦(Contrast Detection):这种对焦方式是通过相机传感器上的对比度差异来判断物体的焦点位置,然后调整镜头的焦距。
对比度对焦系统在静态场景下表现较好,但在追踪移动物体时可能出现迟钝的情况。
3. 混合对焦(Hybrid AF):这种对焦方式结合了相位对焦和对比度对焦的优势,通过相机镜头上的传感器和传感器上的对比度差异双重判断物体的焦点位置,以提高对焦的速度和准确度。
三、自动对焦系统的使用方法使用单反相机的自动对焦系统并不复杂,下面是一些常用的使用方法:1. 单点对焦:在拍摄时,将对焦点设置为相机取景器中的一个点,通过对准物体并按下快门按钮,相机会自动对焦到该点。
这种对焦方式适用于静态物体或需要精确对焦的场景。
2. 连续对焦:在拍摄移动物体时,可以选择连续对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相机会不断调整焦距,以保持物体的清晰度。
按住快门按钮,相机会持续对焦,适用于拍摄运动、野生动物等场景。
3. 区域对焦:有些单反相机支持区域对焦功能,可以将对焦点设置为相机取景器中的一个区域,相机会优先对该区域内的物体进行对焦。
单反相机对焦点设置方法解析

单反相机对焦点设置方法解析单反相机对焦点的设置对摄影来说至关重要。
它能决定照片清晰度、主题的焦距和深度等关键因素。
本文将从基本原理到具体方法,详细解析单反相机对焦点设置。
我们需要了解对焦点的基本原理。
对焦点是相机用来自动或手动确定焦距的部分。
它通常由相机的对焦系统控制,采用自动对焦或者手动对焦的方式。
通过改变对焦点的位置,可以调整焦距和景深,从而实现对画面清晰度的控制。
对焦点设置的方法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1. 单点对焦:这是最简单的对焦方法。
相机只使用一个对焦点,通常是位于取景器中央的一个点。
这个方法适合拍摄静态或者静止的主题,可以确保焦点准确。
在使用单点对焦时,需要将焦点对准主体,按下快门按钮进行对焦并拍摄。
这个方法对于捕捉特定主题非常有效。
2. 多点对焦:相机的对焦系统通常拥有多个对焦点,可以通过设置来选择使用特定的对焦点。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捕捉多个移动主体的情况。
使用多点对焦时,相机将自动选择最接近主体的对焦点进行对焦。
这个方法比单点对焦更灵活,但也更容易出现对焦不准确的情况。
3. 连续对焦:这个方法适用于拍摄移动主体的情况。
相机会不断调整焦点,确保主体保持清晰。
在使用连续对焦时,可以选择使用单点或者多点对焦。
这个方法在拍摄运动场景或者拍摄移动主体时非常有用,可以有效地跟踪焦点。
除了以上方法,还可以使用预设对焦模式来调整对焦点设置。
常见的对焦模式包括:单次对焦、连续对焦、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
单次对焦适用于拍摄静态或者静止的主体,而连续对焦适用于拍摄移动主体。
自动对焦模式可以根据主体的运动速度自动切换对焦点,而手动对焦则需要用户手动调整焦距。
为了确保对焦点设置的准确性,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使用合适的对焦区域:对焦点通常集中在取景器中央,但并不总是适用于所有情况。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使用其他区域的对焦点,以确保主体清晰。
2. 调整焦点尺寸:相机通常允许调整对焦点的尺寸。
对于精确对焦要求高的情况,可以选择较小的焦点尺寸,以确保焦点准确。
佳能自动对焦使用技巧教程

佳能自动对焦使用技巧教程佳能相机的自动对焦技巧牵涉到多个方面,包括选择合适的对焦模式、设置对焦点、优化对焦性能等。
下面是一些针对佳能相机自动对焦使用的技巧教程:1. 选择合适的对焦模式:佳能相机通常提供多种对焦模式,如单次对焦、连续对焦、追踪对焦等。
在静态拍摄时,可以选择单次对焦模式,确保对焦点锁定在主体上。
在动态拍摄时,可以选择连续对焦模式,以跟踪主体的运动。
2. 设置对焦点:佳能相机通常提供多个对焦点,可以手动选择对焦点或者让相机自动选择对焦点。
手动选择对焦点可以更准确地对焦到主体的关键位置,而让相机自动选择对焦点则可以更快速地进行对焦。
根据拍摄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3. 使用对焦辅助功能:佳能相机通常提供对焦辅助功能,如对焦点闪烁、对焦框放大等。
这些辅助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更准确地对焦到主体,特别是在低光条件下或者对比度较低的情况下。
4. 优化对焦性能:为了获得更好的对焦结果,用户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优化相机的对焦性能。
例如,保持相机稳定以避免抖动,使用合适的快门速度以减少运动模糊,确保主体足够明亮以提高对焦的准确性等。
5. 使用预设对焦模式:佳能相机通常提供一些预设的对焦模式,如肖像、运动、风景等。
这些预设模式会自动调整相机的对焦设置,以适应不同的拍摄场景和主体类型。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预设对焦模式,以快速获得理想的对焦结果。
6. 手动对焦:当自动对焦无法满足需求时,用户也可以选择手动对焦。
佳能相机通常提供手动对焦的功能,用户可以调整镜头的对焦环来确保主体清晰锐利。
手动对焦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获得更好的对焦结果。
总之,佳能相机的自动对焦技巧包括选择合适的对焦模式、设置对焦点、使用对焦辅助功能、优化对焦性能等。
通过合理使用这些技巧,用户可以获得清晰锐利的照片,捕捉到精彩的瞬间。
单反相机的自动对焦模式详解

单反相机的自动对焦模式详解相机是记录生活中美好瞬间的工具,而对焦是相机中最为重要的功能之一。
对焦模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拍摄的效果和体验。
在单反相机中,自动对焦模式是最常用的功能之一。
本文将详细解析单反相机的自动对焦模式,帮助读者更好地使用相机,拍摄出更出色的照片。
一、自动对焦模式的概念与分类自动对焦模式是指相机通过内置的传感器和算法,自动调整镜头焦距,以确保被拍摄对象清晰锐利。
根据对焦点的选择和跟踪方式,自动对焦模式可以分为单点对焦、区域对焦和连续对焦三种。
1. 单点对焦模式单点对焦模式是最基本的自动对焦模式,用户可以通过相机的对焦点选择功能,选定一个特定的对焦点。
相机会将焦点锁定在选定的区域内,确保该区域的被拍摄对象清晰锐利。
这种模式适用于拍摄静态的、不需要追踪焦点的场景。
2. 区域对焦模式区域对焦模式相对于单点对焦模式更加灵活。
用户可以选择一个区域,相机会自动选择最接近该区域的对焦点进行对焦。
这种模式适用于拍摄需要追踪焦点的场景,如拍摄移动的人物或动物。
3. 连续对焦模式连续对焦模式是一种专门用于拍摄移动物体的对焦模式。
相机会通过不断调整焦距,跟踪被拍摄对象的运动,并保持其清晰锐利。
这种模式适用于拍摄运动场景、快速变化的情境,如体育比赛或舞台表演。
二、自动对焦模式的使用技巧了解自动对焦模式的分类后,下面将介绍一些使用自动对焦模式的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不同的拍摄场景。
1. 选择合适的对焦模式根据拍摄场景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对焦模式非常重要。
对于静态场景,可以使用单点对焦模式,选定感兴趣的区域进行对焦。
对于需要追踪焦点的场景,如拍摄运动物体,可以选择区域对焦或连续对焦模式。
2. 利用对焦点的位置在选择对焦点时,要根据被拍摄对象的位置和构图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通常情况下,将对焦点放置在画面的重要元素上,可以使被拍摄对象更加突出,增强照片的视觉效果。
3. 注意对焦点的追踪速度在使用连续对焦模式拍摄运动物体时,要注意对焦点的追踪速度。
单反对焦模式如何选择

单反对焦模式如何选择
单反对焦模式如何选择
导语:数码单反的很多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拍出好的照片,比如自动对焦功能。
通过调整自动对焦功能中的选项,可以为拍摄带来便利。
我们要根据被摄体的状态(动态或者静态)来选择对焦模式。
对焦模式选择画面AF-A
在AF-A(自动伺服自动对焦)模式下,相机会根据被摄体的状态,自动在单次自动对焦和连续自动对焦模式中切换。
适合拍摄非持续静止、不连贯运动的被摄体。
对焦模式选择画面AF-S
在拍摄风景或静止的人物时,可以选择AF-S(单次自动对焦),半按快门后,相机会在指定的`位置对焦。
合焦后,相机会自动锁定焦点,即使改变构图,焦点位置也不会改变。
对焦模式选择画面AF-C 在拍摄运动题材或持续处于运动状态的人和交通工具时,应该选择AF-C(连续自动对焦)模式,在半按快门期间,相机会连续对被摄体进行追焦。
对焦-被摄体处于运动状态
对焦模式选择画面MF
在需要手动对焦的时候可以选择MF模式。
对焦模式选择画面
自动对焦功能,在使用取景器拍摄时,除了与实时取景拍摄时相同的AF-S、MF等模式外,还增加了一个AF-F(全时伺服自动对焦)模式。
在此模式下,相机的对焦系统会持续工作。
脸部优先AF
在拍摄人物时,在AF区域设定中选择“脸部优先AF”相机就会自动对人脸进行对焦,很方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正确对焦]佳能单反自动对焦设置
自动对焦(Auto Focus)是利用物体光反射的原理,将反射的光被相机上的传感器CCD接受,通过计算机处理,带动电动对焦装置进行对焦的方式叫自动对焦。
它多分为二类:一是主动式,另一个则是被动式。
下面就是小编来给大家整理的如何正确对焦,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何正确对焦:自动对焦
对焦的概念非常简单直接,就是对焦点要清晰。
相机的自动对焦系统是透过调整相机镜头的镜片去对焦。
自动对焦有主动/被动之分。
所谓被动式对焦,是利用对比度(contrast)感应器对焦,特点是相机会直接接收被摄物的反射光来进行对焦。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即使目标物较远,也能进行準确的对焦。
缺点是当被摄物的光源很弱、反差很低时,自动对焦的速度就会变得很慢,甚至无法测出焦距。
由於不需要额外配件,故较便宜,一般消费型DC及备有LiveView功能的单反相机才会配备。
因此我们在拍摄时,锋利的边缘或突显的纹理对自动对焦的运作非常有用,我们进行对焦时可尝试瞄準这些位置。
而主动式对焦的原理是,使用主动对焦时,相机会射出红外线或可视的红色光束,在接收到反射光后决定对焦的距离。
本教学将讨论被动式对焦。
对比度自动对焦的工作原理及过程
自动对焦处理器(autofocus processor – AFP)轻微改变对焦距离。
AFP在改变距离后,会比较对焦前和对焦后的数据,以评估及衡量对比度有否增强。
一旦有增强,APF会调整镜头从而获得新的对焦距离。
自动对焦处理器会不断重复步骤2-3,此时你会见到相机的取景器慢慢由朦变清,直至取得令人满意
整个过程会在少於一秒的时间内完成,但对於不理想环境(例如是太暗或者在水底)、或者是不理想的被摄物品(对比度不足),则有机会对焦失效。
影响自动对焦表现的因素
被摄物的状态对相机的自动对焦表现有重大影响。
其关影响力甚至比相机型号、镜头种类及对焦设定更为重要。
自动对焦极受以下3种因素影响:
1、光暗水平
2、被摄物对比度
3、被摄物是静态还是动态
一般而言,最理想的环境便是光线足、对比度高以及静态的被摄物。
这三个因素并不独自影响自动对焦的表现,而是互相影响的。
而以下例子将较棘手。
这次远方的景物有高对比度、光线充足及静止状态等三重有利因素,相机成功在远方对焦。
但由於景深不够深的关系,离相机较近的主体便很容易走焦了。
在实际应用上,摄影者往往只能够在片刻之间,猜想哪个是最完美的对焦位置,这才是对焦系统最困难的地方。
我们会在下面探讨对静态物件及动态物件的自动对焦技巧。
如何正确对焦:自动对焦感应点(AF点)
AF点的多寡、类型及排列方式决定了一部相机的自动对焦功能有多强大。
高端的单反相机,可以有多达45个甚至更多的AF点(最近更有厂商推出了多达100个对焦点的相机),然而不少相机只能拥有少至一个的中央AF点。
以下是两款不同的自动对焦感应器:
高端单反相机所配置的AF点,入门级单反相机所配置的AF点
F点有分十字型(红色和绿色)和一字型(蓝色)。
以一字型为例,相机会使用这条垂直线,来测试直线范围的对比度。
因此,两条一字型线组成的十字型AF点,比一字型AF点更为精準,这也是其中一个高档单镜相机比入门级单镜机贵的原因之一。
现时大多数的最新的数码单镜相机种,都已採用这类十字型自动对焦感应器。
就单反机而言,AF点的数目及準确性,会随光圈的大小而转变。
一般而言,光圈越大,能使用的AF点便会越多,準确性亦会越高。
我们以刚才的两款感应器作例子:
镜头及光圈对自动对焦的表现影响很大。
由於中央AF点的表现是最好的,当被摄物不在中央位置时,应先使用中央AF点来进行对焦。
在成功对焦后便锁定对焦点(focus lock)再进行构图。
我们可以使用多个AF点来提高自动对焦的可靠性,亦可以使用单个AF点来增强準确性。
有些相机甚至有「自动景深」(auto depth of field)功能,即在拍摄团体照时,相机会透过这些AF点侦测出多个主体的距离,获得数据后,相机便能计算出最合适的光圈,以达致足够的景深,覆盖全部的主体。
自动对焦模式:追焦VS 单次自动对焦
对於拍摄静物,使用单次自动对焦(One-Shot)无疑是最佳选择,但这方法的缺点是当被摄物在镜头成功取得焦距后,突然偏离原本位置时(例如是走来走去的小朋友),相机便不懂更新该被摄物的位置,结果导致走焦。
而追焦(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即AI Servo Continusous)就是为弥补这不足而诞生的。
追焦系统会针对该动态被摄物的移动速度,对其移动距离及其未来位置进行预测。
在获得数据后,相机便会自动在其预测的位置对焦。
这样做便可以大大降低在拍摄动态物时的走焦率。
在对动态物进行追焦时,以下的几项会影响自动对焦的表现:
1、该被摄物的移动方式(直线/迂迴)
2、被摄物的对比度
3、光线的充足度
4、镜头的类别
5、AF点的多寡
还有要注意的就是,追焦系统非常耗电!长期使用请带同后备电池。
实际应用:拍摄动态物件
拍摄动态照片时,最佳选择当然是选用追焦。
但实际应用又如何呢?你首先需要把相机对準一个位置,该位置是你预期该被摄物将会进入的范围(用上图做例子,我们首先对该段路面进行对焦,然后等待这赛车从右方进入这范围)。
这样做可以避免因相机不停测试焦距而浪费的时间,从而更有效地进行追焦。
另外在这个模式底下,相机并不需要对焦锁定(focus lock)后才可以按下快门,如果想要获得理想的效果,你需要有一定的摄影功力和技术。
实际应用:人像及静态照片
在拍摄人像或静态照片时,我们会较常使用单次自动对焦。
与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不同的是,在按下快门前,我们先要获得对焦锁定。
在拍摄人像时,眼睛会是我们最好的对焦位置,这是因为它们拥有稳定、又突出的对比度。
此前提过中央AF点拥有较高的性能,儘管如此,使用中央AF点并不保证你能获得最準确的焦距。
特别是在进行人像拍摄时,原因是在拍摄人像时,我们先对準人的眼睛对焦,锁定焦距后我们再移动相机进行构图的话,相机与该人像的距离有机会转变,由於焦距已被锁定的关系,失焦的情况便很容易发生这情况对拍摄人像时影响尤其严重,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一般会使用大光圈进行人像拍摄,且被摄物往往离摄影者很近,导致景深会变得非常短,由於人体不是一块薄薄的纸板,只要有一丁点的焦距改变,一部份的身体便会失焦,我们往往需要用到其他的AF点去进行较準确的对焦。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