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参考材料(仅供参考)一、考试题型:成语填空、修改病句、划线字词解释、默写、阅读、作文。
二、默写部分范围说明:《大同》《老子二章》《春江花月夜》《永遇乐〃元宵》(李清照)三、阅读出题范围为讲过的十篇文章,其中以中国古代文学部分(即文化原典、古代散文、唐诗、宋词、戏曲小说)为重点。
一、解释词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逑:匹配之意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寤:醒着。
寐:睡着。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思服:思念。
服:念,想。
悠哉悠哉悠:思,想念。
优哉游哉:形容思念深长。
离骚离,通罹,遭受。
骚,忧。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
与:参加。
蜡:祭名,年终祭祀。
宾:陪同祭祀的人。
出游于观之上。
观:门阙,门楼。
与三代之英。
三代之英:禹、汤、文王、武王、成王、周公等三代杰出的人物。
即夏商周三代英明的君王。
矜寡孤独废疾者。
鳏:老而无妇。
寡:老而无夫。
孤,少儿无父。
独:老而无子。
废:残废。
疾:有疾病的人。
男有分,女有归。
分:职业。
归:归宿。
道可道,非常道。
道:宇宙本源。
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
著:彰显。
考,成就。
刑仁:用仁义作为规范。
我无为,而民自化。
化:化育。
故常有,欲以观其徼。
徼:边际,边界。
以正治国。
正:无为清净之道。
取名寤生,遂恶之。
恶:厌恶。
亟请于武公。
亟:屡次,多次。
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
患:担心,发愁。
阙:通掘,挖掘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鄙:边境之邑。
厚将崩。
厚:实力增强、土地扩大。
崩:瓦解。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都:都邑,城:城墙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不过:不超过,参:同“三”,国:国都姜氏欲之,焉辟害?焉:怎能,辟=“避”蔓,难图也。
蔓:蔓延,生长,图:图谋,谋划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已。
贰:两属无庸,将自及。
庸=用,自及:自己遭殃的意思不义不昵,厚将崩。
昵:亲近。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完:修治城廓,聚:积聚粮草,甲:铠甲,兵:武器,卒:步兵,乘:战车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一、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是中国语言发展的早期阶段,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文献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些古代汉语的重要知识点和相关练习题。
1. 文言文基本语法(1)句子结构:文言文的句子结构主要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组成,其中宾语通常位于谓语之后。
(2)典型短语:了解一些经常出现的典型短语可以帮助理解古代文献。
例如:“安之若素”表示对某人的赞许。
(3)词语使用:文言文使用的词语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需要注意词义以及词性的转换。
练习题:文言文句子翻译:吾乃天之子,岂可彼之言。
2. 古代文学常识(1)唐诗宋词:了解唐宋时期的诗词作品,包括一些重要的诗人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2)元曲文学:对于清代以前的戏曲文学有所了解,包括元曲和杂剧等。
练习题:下面这首诗是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目前中国通用的语言,是大学语文复习中的重点。
以下是一些现代汉语的重要知识点和相关练习题。
1. 词语辨析(1)近义词与反义词的辨析: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近义词和反义词,避免语义混淆。
(2)常用词语搭配:了解一些常用的词语搭配,以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练习题: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部分替换为合适的词语。
他的演讲_____了听众的关注。
2.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通过特殊的表达方式来增强语言的艺术效果。
了解不同的修辞手法可以帮助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
(1)比喻:通过对两种事物的比较来达到修辞目的。
(2)拟人:将非人的事物拟人化,以增加表达的生动性。
练习题:下面哪种修辞手法在这句话中使用了?雨后的小草抖动着身躯,欢快地向我们招手。
三、作文技巧作文是大学语文考试的常见题型,以下是一些有效的作文写作技巧。
1. 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通过举例来支持观点,增强论述的可信度。
(2)对比论证:通过对比两种观点或事物的差异来论证自己的立场。
2. 语言表达(1)注意段落分隔:合理设置段落分隔有助于阐明论点和行文结构。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大全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1.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红楼梦》B. 《呐喊》C. 《水浒传》D. 《西游记》答案:B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答案:C3.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什么?A. 祭祀用歌B. 民间歌谣C. 宫廷音乐D. 历史记载答案:B4. 以下哪个成语与“破釜沉舟”意思相近?A. 背水一战B. 望洋兴叹C. 临渊羡鱼D. 画饼充饥答案:A5.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形容哪种花?A. 牡丹B. 荷花C. 菊花D. 梅花答案:B二、填空题6.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______的作品。
答案:王勃7.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李白的《______》。
答案:静夜思8.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这八个字的寓意是______。
答案:珍惜眼前人,勿忘初心9.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中的名句。
答案:春晓10.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这句话用来形容______。
答案:品德高尚的人,自然能赢得他人的尊敬和爱戴三、简答题11. 简述《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意思是说,学习了知识之后,要经常复习和实践,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内心会感到喜悦和满足。
12. 请简述《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故事梗概。
答案:武松是《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他因误杀了人而逃亡。
在途中,他遇到了一只猛虎,武松凭借勇气和智慧,最终打死了猛虎,这个故事展现了武松的英勇和力量。
四、论述题13. 论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意义。
答案: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聪明、机智、多愁善感,同时又具有超凡脱俗的才情。
大学语文-大一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汉语言文学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雷雨:《雷雨》作者曹禺,创作于1933年,刚刚爆发了日本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2.燕歌行:乐府《平调曲》名。
现存最早的是三国魏曹丕所作的二首,写的是行役之事。
3.悲剧:悲剧是戏剧主要体裁之一,主要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
它的主人公大都是人们理想、愿望的代表者。
悲剧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用鲁迅的话说,悲剧即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
4.喜剧:是戏剧的一种类型,大众一般解作笑剧或笑片,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从而引人对丑的、滑稽的予以嘲笑,对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
基于描写对象和手法的不同,可分为讽刺喜剧、抒情喜剧、荒诞喜剧和闹剧等样式。
内容可为带有讽刺及政治机智或才智的社会批判,或为纯粹的闹剧或滑稽剧。
喜剧冲突的解决一般比较轻快,往往以代表进步力量的主人公获得胜利或如愿以偿为结局。
5.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
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
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
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
6.网络文学:往络文学是指以互联网为发表平台和传播媒介,借助超文本链接和多媒体演绎的手段来表现主题,在网上创作、发表,供网民阅读的文学作品。
7.诗歌:诗歌现代汉语释为一种抒情言志,富有节奏的文学体裁。
诗歌是一种大的文学样式。
它要求高度、集中地概括、反应社会生活,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8.网络:网络是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通过它把各个点、面、体的信息联系到一起,从而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
9.科学小品:也称知识小品或文艺性说明文。
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资料(AB卷分类整理)

一、填空题1.《诗经》作品从内容上可分为_《风》、《雅》_、《颂》三类,从表现手法上可分为赋、比、兴三种。
2.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也是建安文坛的领袖。
3。
诗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出自__ 《诗经·蒹葭》。
4. 诗歌同所有文学作品一样,都是靠语言来塑造形象、抒发情感、表达主旨,达到感染、愉悦和教育读者的目的。
5。
《楚辞》是继《诗经》之后,我国诗史上的又一颗明珠。
6。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诗句.1。
词是随着燕乐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可以合乐歌唱的新诗体,原名叫曲子词。
2。
以字数多少看,词可以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大类.3。
柳永原名三变,后改名为永。
他创作了大量的慢词。
4。
散曲作为一种独立存在的韵文体式,可分为两大类:小令和套数.5.散曲的小令又称为“叶儿”,又可以分为寻常小令、重头小令和带过曲三种。
6.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7.《蝶恋花(答李淑一)》全词紧扣答字,围绕着颂字来抒写伟人情怀。
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论语》中的名言。
“上善若水”是老子说的名言。
2.秦代虽然四海一统,但散文成就不大,名篇只有《谏逐客书》。
3。
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史记》。
4。
西汉早期,政论散文勃兴,内容多为政论和史论,代表作家有贾谊和晁错,他们都是文学史上优秀的政论文作家。
5. 建安七子之一陈琳以一篇《为袁绍檄豫州文》讨伐曹操的檄文而名扬天下。
6.志怪小说占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很大比例,其中干宝的《搜神记》成就最高。
7.《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二、判断题(√)1.王世贞:七言绝句,王江宁与太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2.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具有伟大成就的诗人。
(√)5. 乡愁是中国诗歌自古以来的一个普遍主题。
(√)7.《短歌行》一诗,较好体现了诗人深沉雄壮的风格.(√)8。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一、古代文学1. 古代文言文的特点古代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语言,其特点包括:- 使用古代汉字,一些字形已经发生改变,需要注意字义和用法的变化;- 语法规则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例如虚词用法、动词的变化等;- 阅读时需要较强的词语理解和推测能力。
2. 古代文学名著古代文学名著包括《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瑰宝,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思想观念。
3. 诗歌鉴赏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了唐诗、宋词等多种形式。
在鉴赏古代诗歌的过程中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诗歌的整体结构和韵律规律;- 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情感等;- 诗歌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二、现代文学1. 文艺思潮与作品现代文学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心声,包括了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学思潮、抗战时期的文学作品、新时期的文学创作等。
在阅读现代文学作品时,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作品作者的创作背景和阅读背景;- 作品中所体现的社会现象和思想观念;- 作品表达的情感和艺术风格。
2. 鲁迅及其作品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既关注社会现实,又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思考。
在阅读鲁迅的作品时,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作品与社会现实的联系;- 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性和人道主义精神;- 作品的艺术表达和符号象征。
三、修辞手法1. 比喻比喻是修辞手法中常见的一种,通过将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类比,使表达更具生动形象和感染力。
2. 描写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描绘和细节展现,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事物的特点和情感。
3. 对偶对偶是修辞手法中用于增强语言韵律和节奏感的一种手法,通过对比或并列的方式呈现事物,使表达更加生动有力。
四、修辞格1. 倍数修辞倍数修辞是修辞格中的一种,通过对数字进行夸张或缩小处理,以达到修辞的目的。
2. 反问修辞反问修辞是修辞格中的一种,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表达事实或观点,既是一种陈述,又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要点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要点作为大学语文考试的复习要点,我们需要系统地掌握和回顾语文学科的知识点。
下面将按照语文学科的核心领域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古代文学1. 古诗词:复习古代诗人及其作品,包括唐诗宋词、古文观止等,重点关注作者的生平背景、创作风格、作品主题等。
2. 古典小说:熟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古典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理解其意蕴和价值观。
3. 文言文阅读:练习阅读古代文言文,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了解典故、引证和修辞手法等。
二、现代文学1. 现代散文:了解现代散文作品的代表性作者及其作品,熟悉其风格、主题和思想内涵。
2. 新诗与现代诗歌:学习现代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重点掌握诗歌的韵律、意象和意境的表达。
3. 现代小说:重点阅读现代小说的代表作品,掌握小说的结构、人物塑造和情节构建等要素。
三、修辞方法与写作技巧1. 修辞方法: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和运用,如比喻、拟人、夸张等,熟练辨析修辞手法在诗歌、散文、小说中的应用。
2. 写作技巧:掌握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技巧,如段落衔接、语言表达、结构安排等,注重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语言文字知识1. 词汇积累:扩大词汇量,增加词汇的掌握程度,特别要注意近义词、反义词和同义词的辨析。
2. 语法知识:重点学习并掌握常见的语法知识点,特别是句子成分、时态、语态和语气等方面。
3. 阅读理解:培养阅读理解的能力和技巧,注重提高对文章细节、主旨和逻辑关系的理解能力。
五、写作范文与素材积累1. 熟悉范文:阅读各类范文,包括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学习范文的结构和写作思路。
2. 积累素材:关注社会热点事件,积累素材,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并学会将素材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总结:通过系统的复习和总结,我们可以全面提高在大学语文考试中的应试能力。
掌握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修辞方法与写作技巧以及语言文字知识等复习要点,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增强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提高语文学科的成绩。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阅读与写作1.什么是《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是从体例分类上来说的。
风,大多是民歌;雅,是宫廷乐歌;颂,多是宗庙祭祀时用的乐歌。
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
宋代朱熹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2.《诗经·郑风·子衿》塑造了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女主人公形象?该诗塑造了一个正处在热恋中的感情真挚的女主人公形象。
全诗写她在城楼上等候她恋人的情景。
先写“青青子衿”,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写相思萦怀之情。
因不能与恋人相见,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最后,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回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一个痴情、缠绵,活泼、可爱的女子形象跃然纸上。
3.乐府民歌《战城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通过描写前方战士暴尸荒野、后方田园荒芜、禾黍不获的情景,谴责了连年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达了对民众的深切同情和对阵亡将士的哀悼之情。
4.关于《长恨歌》的主题主要有哪三种观点?关于《长恨歌》的主题主要有三种观点:1.讽喻说,认为《长恨歌》的主题是讽喻唐明皇贪色误国;2.爱情说,认为该诗的主题是歌颂李杨之间真挚缠绵的爱情;3.双重主题说,认为该诗前半部分是讽喻,后半部分是歌颂爱情。
5.《长恨歌》塑造了一个具有什么样性格的杨贵妃?杨贵妃美貌、娇媚,进宫后得宠,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
杨贵妃死后,诗人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塑造了一个仙境中的杨贵妃。
她高雅端庄,寂寞悲伤,殷勤迎接汉家使者,对唐玄宗一往情深,托物寄词,重申前誓,表示愿作“比翼鸟”、“连理枝”,使她成为千百年来忠于爱情的化身。
6.柳永的《八声甘州》体现了柳词的哪些特点?柳词擅长写“羁旅行役”,《八声甘州》就是一首叙写羁旅漂泊的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纪念傅雷》:“我的照相册中有一张我的照片,是一九七九年四月十六日在傅雷追悼会上,在赵超构送的花圈底下,沈仲章给我照的,衣襟上还有一朵黄花。
”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D )A.肖像描写 B.行为描写C.心理描写 D.细节描写2.以语录体形式记述的先秦诸子著作是( B )。
A、《老子》B、《论语》C、《孟子》D、《荀子》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出自( B)A、《论语》B、《孟子》C、《荀子》D、《老子》4、我国史学史上第一部形式完备的编年体史书(A)A、《左传》B、《战国策》C、《史记》D、《春秋》5、《张中丞传后叙》歌颂的三个主要正面人物是(C)A、张巡,张籍,雷万春B、李翰,张巡,许远C、张巡,许远,南霁云D、许远,雷万春,南霁云6、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C)A. 庄子B. 河伯C. 北海若D. 河伯与北海若7、冯谖为孟尝君“焚券市义”行为中蕴含着:(D)A. 道家思想B. 法家思想C. 人本思想D. 民本思想8、《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最突出的性格特点是:(B)A.胸无远见 B. 深谋远虑 C. 贪图小利 D. 粗犷豪爽9、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人是:(A)A. 韩愈与柳宗元B. 李白与杜甫C. 苏轼与文与可D. 欧阳修与王安石10、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所说的“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指的是()A.上帝意志 B.灵魂不死 C.客观世界 D.精神王国11、《张中丞传后叙》的两种主要行文方式是()A.叙述与抒情 B.议论与抒情 C.议论与叙述 D.描写与抒情12、“井底之蛙”这个典故来源于:(C)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左传》13、“贻笑大方”这个成语源自:(C)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左传》14、“望洋兴叹”这个成语源自:(C)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左传》1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于:(A)A. 《国语》B. 《战国策》C. 《史记》D. 《左传》16、“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是谁的观点:A. 鲁迅B. 胡适C. 陈独秀D. 李大钊17、先秦时期一部最能代表儒家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A )A、《论语》B、《孟子》C、《庄子》D、《战国策》18、唐代诗人中有“诗仙、诗圣、诗佛、诗雄”美称的诗人依次是(D)A、王维岑参李白杜甫B、岑参王维杜甫李白C、杜甫李白岑参王维D、李白杜甫王维岑参19、下列思想家同属儒家学派的是( A )A、孔子和荀子B、孟子和庄子C、墨子和老子D、李斯和庄子20、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先秦思想家是( B )A、墨子B、孟子C、庄子D、荀子2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出自(B )A 、《论语》 B、《孟子》 C、《荀子》 D、《老子》二、翻译:(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1、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现在恩惠足够推及到禽兽身上,但老百姓却没有得到却是为什么呢2、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
窃以为君市义。
您家里所缺的只不过是‘仁义’罢了,所以我用债款为您买了‘仁义’。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奉我的老人、推及开去也尊奉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
4、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优秀的将领手执强有力的弓弩,扼守着险要的地方,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握着锋利的武器,缉查盘问过往的行人。
5、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王朝;砍削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的百姓像浮云一样汇集合拢,像回声那样应和他,许多人担着粮食如影子一样跟着他。
6、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现在您不过有块小小的薛地,如果不抚爱百姓,视民如子,而用商贾之道向人民图利,这怎行呢?7、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当他在围城中坚守时,城外没有一丁点的援助,他所要效忠的,国家与君主而已8、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用千百名快要战死的士兵,和已达百万并且一天比一天增多的敌军作战,掩护了江淮大地,阻止了敌人南下的攻势9、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流更严重。
河流壅塞而崩溃泛滥,伤害人一定很多。
10、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请为君复凿二窟。
狡猾机灵的兔子有三个洞才能免遭死患,现在您只有一个洞,还不能高枕无忧,请让我再去为您挖两个洞吧。
三、问答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下面一段是《张中丞传后叙》中关于张巡就义情景的描写“及城陷,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
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
巡曰:‘汝勿怖!死,命也。
’众泣不能仰视。
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
”请回答:A.这段描述主要表现了张巡怎样的性格特征?答: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B.这里通过什么描写手法来刻画张巡的形象?答:主要是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
C.除正面描写外,作者还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答:侧面烘托2、阅读庄子《秋水》中的一段文字: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请回答:A.庄子用这段话来说明什么道理?答:在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是十分有限的。
B.这里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答:类比法,逐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C.这里采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答:比喻、排比、反诘3、阅读《容忍与自由》的倒数第三自然段文字:“在政治思想上,在社会问题的讨论上,我们同样的感觉到不容忍是常见的,而容忍总是很稀有的。
我试举一个死了的老朋友的故事作例子。
四十多年前,我们在《新青年》杂志上开始提倡白话文学的运动,我曾从美国寄信给陈独秀,我说:此事之是非,非一朝一夕所能定,亦非一二人所能定。
甚愿国中人士能平心静气与吾辈同力研究此问题。
讨论既熟,是非自明。
吾辈已张革命之旗,虽不容退缩,然亦决不敢以吾辈所主张为必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
”请回答:A.“此事之是非,非一朝一夕所能定,亦非一二人所能定”中的“此事”是指什么?答:提倡白话文运动。
B.作者举这个例子为了说明什么问题?答:说明“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及其错误的。
4、阅读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
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末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
请回答:A.从这里看,爱因斯坦的生活理想是什么?答:坚守善、美、真。
B.爱因斯坦认为怎样才能使生活不空虚?答:一是要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二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奥妙的探索。
C.这段文字中,什么地方体现出“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的理念?答: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5、阅读《纪念傅雷》的一段话:傅雷的性格,最突出的是他的刚直。
在年轻时候,他的刚直还近于狂妄。
所以孔子说:“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傅雷从昆明回来以后,在艺术的涵养,知识学问的积累之后,他才成为最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这种刚直的品德,在任何社会中,都是难得见到的。
连孔子也说过:“吾未见刚者。
”傅雷之死完成了他崇高品德,今天我也不必说“愿你安息吧”,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
请回答:(1)傅雷最突出的性格是什么?他的“崇高品德”是什么?答:性格:刚直易怒。
崇高品德:儒家之刚。
(2)作者为什么说刚正品德“难得见到”?答:一是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的品德历来少见,二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像傅雷那样的刚直品德尤其少见。
(3)作者认为浩然正气养成的根基是什么?答:艺术的涵养,知识学问的积累。
(4)作者写此文的用意何在?答:赞扬傅雷坚持真理,刚直不屈的品德。
四、作文(45分)人的黄金时代其实并非黄金,人生的所有成功,固然是在青春时创造或奠定基础的;但人生的许多过失,也几乎都是青春时犯下或埋下伏笔的。
所以,青春在包含许多优点的同时,也包含了许多缺点。
青春时代优点和缺点都较突出。
发扬优点,能创造无穷价值;纵容缺点,则只能酿造人生的苦酒。
请以“青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