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城市空气污染特征调查

合集下载

空气污染调研报告

空气污染调研报告

空气污染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的空气污染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本次调研旨在调查和研究空气污染的实际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二、调研过程和方法1. 选择调研区域:本次调研选择了某市作为调研区域,因其拥有发达的工业和交通系统,空气污染问题相对突出。

2. 数据收集: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式,收集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数据包括空气质量指数、污染源排放情况、人员健康状况等。

3.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揭示了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影响因素。

三、调研结果1. 空气质量状况:调研结果显示,调研区域的空气质量普遍较差,特别是工业园区和交通繁忙地区的空气污染更为严重。

2. 污染源排放情况:工业企业和汽车尾气是主要的空气污染源。

工业企业的废气排放和燃煤过程中的大气污染物释放是主要原因。

3. 危害与人员健康: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

尤其是弥漫性大气污染物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困扰。

四、对策和建议1. 治理污染源:加大对工业企业和汽车尾气的监管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和措施,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2. 推广清洁能源:积极推广清洁能源的利用,减少燃煤过程中的空气污染物释放。

3. 提高公众意识: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个人行为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4. 建立监测体系:建立健全的空气污染监测体系,及时发布空气质量信息,提醒公众关注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五、结论空气污染是一个严峻而复杂的问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本次调研揭示了调研区域的空气污染状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和公众的关注,共同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

关于对矿区空气污染现状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

关于对矿区空气污染现状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

关于对矿区空气污染现状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矿区空气污染现状一、调查目的本调查旨在了解当前矿区空气污染的现状,探究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改善矿区的空气质量。

二、调查范围与方法1.调查范围:本次调查主要针对矿区进行,包括矿区内的工业企业、居民区以及交通运输站点等。

2.调查方法:使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调查结果根据调查结果,矿区空气污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企业排放工业企业是矿区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尤其是煤矿和化工厂等重工业企业。

调查显示,这些企业存在着过度排放污染物、使用低效燃煤设备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

2.交通运输污染矿区的交通工具主要是煤矿运输车辆和运输船只,这些交通工具常年运行,排放的尾气和煤灰对周边地区空气产生了严重污染。

尤其是燃煤车辆的运营方式落后,排放的粉尘和有害气体对空气质量的贡献不可忽视。

3.居民生活排放矿区内的居民区存在一些生活污染问题,特别是散居的小型燃煤锅炉、柴油发动机和生活垃圾焚烧等。

这些居民生活排放源在数量上虽然不如工业企业和交通运输,但由于分布范围广泛,仍对空气质量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四、原因分析1.法律法规执行不力目前,矿区存在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相关规定的执行力度也不够,导致一些企业可以逃脱环保要求和限制,随意排放污染物,严重破坏了环境空气质量。

2.缺乏环保意识和技术支持矿区的居民和企业对环保意识缺乏重视,缺乏必要的环保知识和技术支持,无法有效地处理废气和废水,导致空气污染问题愈发严重。

3.老旧设备和能源结构问题一些企业使用老旧设备,效率低下,排放污染物严重。

此外,矿区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对空气质量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五、解决方案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案以改善矿区空气质量:1.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对矿区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彻底执行环保措施,对违法和违规行为进行处罚,提高企业和个人的环保意识。

煤矿区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分析

煤矿区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分析

煤矿区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矿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煤矿开采也伴随着大量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煤矿区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的分析成为了当下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首先,煤矿区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煤矿的开采、运输和利用过程。

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矸石和粉尘会释放出大量的颗粒物,而煤矿运输过程中的燃料燃烧和机械设备运行也会产生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等大气污染物。

此外,煤矿的利用过程中,比如燃煤发电和工业生产,也会进一步增加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其次,煤矿区大气污染物排放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煤矿的地理环境。

煤矿往往位于山区或者沿海地区,这些地理环境会对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沉降产生重要影响。

其次,煤矿的开采方式和技术也会对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特征产生不同影响。

例如,露天煤矿和井下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对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最后,煤矿区的气候条件也会对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特征产生影响。

湿润的气候会促使大气污染物的湿沉降,而干燥的气候则会增加大气污染物的传输距离。

进一步分析煤矿区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的数据,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首先是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差异。

煤矿附近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往往会高于其他地区,尤其是矿山周边。

这是因为煤矿开采过程中释放的颗粒物和气体排放物会积聚在周围地区,形成污染源。

其次,不同种类污染物之间的关联关系也是研究的焦点之一。

例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往往会相互转化为硫酸和硝酸,形成二次污染物。

此外,煤矿区的大气污染物排放还会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

冬季煤矿区的取暖需求增加,导致排放量增加,而夏季煤矿生产的减少则会导致排放量的减少。

针对煤矿区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分析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解决方案。

首先是加强煤矿附近环境监测设施的建设,及时掌握大气污染物的变化情况,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空气污染的调查报告 (2)

空气污染的调查报告 (2)

空气污染的调查报告1. 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本报告对空气污染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关措施以改善空气质量。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综合性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数据收集我们收集了大量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相关统计数据,包括空气中主要的污染物浓度、监测点位分布、污染源类型等。

2.2 调查问卷我们设计了一份针对居民的调查问卷,涵盖了对空气质量的知觉、健康状况和对政府应对空气污染措施的满意度等方面的问题。

2.3 实地考察我们还进行了一定规模的实地考察,包括考察污染源和监测点位,并进行了相关的采样和测量。

3. 空气污染现状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空气污染现状如下:3.1 污染物浓度根据收集的数据,主要污染物包括PM2.5(细颗粒物)、PM10(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等。

其中,PM2.5浓度超过了国家空气质量标准的限值,并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3.2 污染源分布我们的调查发现,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和燃煤等。

工业区和交通密集地区是污染源分布最为集中的地方。

3.3 健康影响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空气污染对居民的健康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居民普遍出现呼吸道疾病、过敏反应、心脏病等问题。

对于敏感人群,如老人和儿童,影响更加显著。

4. 政府应对措施为了改善空气质量,政府应采取以下措施:4.1 加强环境监测政府需要加大对空气质量的监测力度,建立更密集的监测点位,并及时发布监测数据,供居民参考。

4.2 减少污染物排放政府应加强对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和燃煤等污染源的管理,制定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

4.3 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政府应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使用,减少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4 加强宣传和教育政府应加强对居民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大众对空气污染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在普及环保意识的同时,引导居民合理选择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空气污染的调研报告模板(3篇)

空气污染的调研报告模板(3篇)

---城市空气污染情况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空气质量问题日益凸显。

本报告旨在了解当前城市空气污染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二、城市空气污染现状1. 空气质量状况:调研数据显示,当前城市空气质量普遍较差,尤其在冬季和夏季,空气质量指数(AQI)时常超标。

2. 主要污染物:PM2.5、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其中PM2.5和PM10是首要污染物。

三、问题分析1. 能源结构不合理:城市主要依赖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这些能源的消耗产生大量污染物。

2. 交通污染:随着城市交通量的增加,汽车尾气排放成为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3. 工业污染:部分城市工业污染严重,重工业和化工企业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

4. 环保意识缺乏:部分居民环保意识不强,乱扔垃圾、乱倒废水等现象时有发生。

四、对策建议1. 优化能源结构:逐步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2. 加强交通管理:采取有效的交通管理措施,减少交通拥堵,降低汽车尾气排放。

3.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对重工业和化工企业进行严格监管,确保其排放达标。

4. 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城市空气污染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宜居、宜业的环境。

---这份报告综合了您提供的参考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和整理,旨在为相关部门和公众提供一份全面的城市空气污染状况分析及对策建议。

第2篇---题目:城市空气污染现状与对策研究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城市空气污染的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其成因、影响及危害,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通过对调研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为城市空气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空气污染;现状分析;成因;治理对策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气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影响城市居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煤矿污染调查报告

煤矿污染调查报告

煤矿污染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煤矿是我国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

煤矿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因此有必要进行一次煤矿污染调查,以了解具体问题和采取相应措施。

二、调查目的1.了解煤矿污染的具体情况和程度,包括空气、水质和土壤污染情况等;2.分析导致煤矿污染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3.提出针对煤矿污染问题的改善措施和建议。

三、调查方法1.实地调查:选择几个典型的煤矿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周边环境的污染情况;2.数据收集:收集相关统计数据和煤矿企业的排污信息;3.问卷调查:针对煤矿附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环境感知和健康状况。

四、调查结果1.空气污染:根据实地调查和监测数据显示,煤矿存在严重的气体排放和煤尘扬尘问题,导致周边空气质量恶化,超过环保标准;2.水质污染:煤矿排放污水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氨氮和化学物质,造成周边水源的污染,影响当地居民饮水安全;3.土壤污染:煤矿附近土壤含有高浓度的重金属和有毒物质,对农田和植被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影响食物安全。

五、原因分析1.技术落后:部分煤矿在采矿过程中缺乏先进的环保设备和工艺,导致污染物无法有效控制;2.公司管理不善:一些煤矿企业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规范的排污管理;3.监管不力:部分煤矿存在违法排污行为,但是监管部门的力度不够,导致煤矿污染问题得不到有效治理。

六、改善措施和建议1.技术更新:鼓励煤矿企业引进先进的煤矿开采和污染治理设备,提升环保水平;2.加强监管:加大对煤矿企业的监管力度,严查污染行为,落实环保责任;3.宣传教育: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和煤矿企业的环保意识;4.资金支持:加大对煤矿企业环保投入的资金支持,鼓励开展环境治理项目。

七、结论煤矿污染是我国能源产业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需要引起重视。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煤矿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落后、公司管理不善和监管不力。

煤矿污染调查报告

煤矿污染调查报告

煤矿污染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与背景:煤矿行业作为我国能源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煤矿开采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煤矿污染现状,为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查方法与范围:本次调查采取了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相结合的方式。

选择了省的两家规模较大的煤矿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访谈煤矿负责人、工人以及相关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并收集了大量的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三、调查结果:1.大气污染:煤矿开采和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严重影响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

其中,一家煤矿在开采浓煤时没有采取有效的尘源控制措施,导致烟尘排放量较高;另一家煤矿虽然安装了除尘设备,但设备维护不及时,运行效果较差。

建议煤矿加强尘源控制、设备维护,并加大对除尘设备的投入。

2.水体污染:煤矿排放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悬浮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严重污染附近河流和地下水。

通过对附近河流和地下水进行采样,发现其PH值偏酸性,重金属含量超标。

两家煤矿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效果较差,尤其是对重金属的去除效果较低。

建议煤矿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提升处理效果。

3.噪声污染:煤矿生产作业过程中产生噪音较大,对员工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在一家煤矿调查中,发现噪音超过国家标准,且工人的工作环境缺乏有效的隔声措施。

建议煤矿加强对噪音的控制,提供合适的工作环境,保障工人的身心健康。

4.生态环境破坏:煤矿开采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了重大破坏。

调查发现,一家煤矿扩大生产规模时没有进行周边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修复工作,导致了土地沙化、植被丧失等问题。

建议煤矿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已经破坏的环境,并进行生态补偿。

四、调查总结与建议:煤矿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议煤矿加强尘源控制、污水处理和隔声措施的建设与管理,加大对环保设备的投入。

大气污染调查报告10篇

大气污染调查报告10篇

大气污染调查报告10篇1. 标题:城市大气污染现状与影响正文:大气污染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本报告调查了城市大气污染的现状,并分析了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研究表明,城市大气污染主要来源包括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燃煤和生活废气等。

这些污染物的释放导致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浓度升高,从而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减轻大气污染的影响,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例如加强工业排放控制、提倡绿色交通和促进清洁能源的使用。

2. 标题:农村大气污染的原因与解决措施正文:随着农村工业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大气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本报告调查了农村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和潜在解决措施。

研究发现,农村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农作物秸秆焚烧和家庭燃料的燃烧等。

这些活动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对空气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改善农村大气污染状况,有必要加强农业环保意识、推广清洁能源和改善农村燃烧方式等。

3. 标题:交通对大气污染的贡献和应对措施正文:交通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贡献者之一。

本报告调查了交通对大气污染的贡献,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研究发现,交通尾气排放是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汽车和摩托车等交通工具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颗粒物等。

为了减轻交通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政府应采取措施限制尾气排放,鼓励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的使用,并推广电动汽车等清洁能源交通工具。

4. 标题:煤燃烧对大气污染的贡献和解决方案正文:煤燃烧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

本报告调查了煤燃烧对大气污染的贡献,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研究表明,燃煤排放的主要有害物质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这些物质对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均有不良影响。

为了减少煤燃烧对大气污染的贡献,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提倡清洁燃煤技术、加强燃烧过程的控制和推广替代能源的使用。

5. 标题:工业排放与大气污染的关系及控制方法正文:工业排放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炭城市空气污染特征调查,以焦作市为例。

引言近代社会以来,人们在享受高速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活的改变时,也承受着环境污染所带来的痛苦。

煤炭,这一曾经为人类带来福祉的能源,如今却变成人们将健康杀手。

资料显示,2011年我国煤炭产量达到35.2吨,煤炭消费35.7亿吨。

预计到2015年,我国煤炭产量将达到41亿吨,煤炭消费达到38亿吨。

巨大的煤炭开采和消费水平,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虽然在当今我国煤炭的开采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限度,一些煤炭城市也面临着资源枯竭的状况。

但也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勘探手段和技术的进步,不排除发现新的大型煤田的可能性,而且伴随着大型煤田的发现,又将产生一批新的煤炭城市。

但无论是老的煤炭城市,还是新兴的煤炭城市,都将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煤炭的开采和使用所导致的空气污染。

而煤炭型城市的空气污染,与一些以其他能源类型城市的状况相比,有着自己的一些独特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有利于更好地治理煤炭型城市的空气污染,使人们在享受煤炭带来的福利时,同时也能享受到优质的空气环境。

为了充分了解煤炭型城市空气污染的特征,找到一条合理的解决空气污染的途径,调查团队深入城区乡村,以问卷调查、文献查阅、现场走访等形式,先后在河南理工大学新校区,焦作市客运总站、焦作市火车站和马庄等地区,深入了解生活在焦作的本地人和外来人员对焦作市空气质量环境的评价。

同时还查访了一些文献,对焦作市治理空气污染的政策进行了评价,为其他煤炭型城市空气污染的治理找到一个可资借鉴的实例。

第一章焦作煤炭发展的历史第一节焦作煤炭的概述中国是世界历史上发现、开采和利用煤炭最早的国家,焦作又是我国发现、开采和利用煤炭最早的地区之一,一直以优质易采的无烟煤著称。

焦作煤田东起修武,西至博爱,南接武陟,东西长65公里,南北宽20公里,保有储量32.4亿吨,为单一的优质无烟煤(发热量:5500-6700大卡/公斤,含硫量:0.5-0.8%,挥发分:8-9%,灰分:22-27%),是化工和钢铁工业的理想原料。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与山西省晋城市接壤,南临黄河与郑州、洛阳隔河相望,共辖4个县、2个县级市、4个城区和1个省级高新区,总面积4071平方公里,总人口340.2万人。

由于国家宏观工业布局的区域分工以及本地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焦作工业长期以来形成了重型化的结构布局,能源、化工、原材料等工业地位突出。

其中,电力装机总容量260万千瓦,居于河南省前列;全市化学工业产品达8大类100多个品种,各项经济指标居河南省同行业前列,是全国44个重点化工城市之一多年来,焦作利用晋煤、焦水的优势组合,建设、改造了焦作电厂、丹河电厂、万方爱依斯电厂和一批地方电厂,全市共有发电企业22家,总装机容量达到260万千瓦。

2003年,电力工业总产值约38.2亿元,已经成为全市工业的重要支柱。

目前,还有一批大型电力项目正在建设或进行前期准备,规划装机总容量1192万千瓦。

1896年,意大利人罗沙第以代理牧师的身份,打着“调查中日战后情形”的幌子,偷偷勘测中国资源,被河南、山西、陕西三省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震惊了。

回到欧洲,他广泛宣传在中国了解到的情况。

随后,强权和金钱的资本巨头们出资2万英镑,支持罗沙第在伦敦注册公司,命名为英国福公司。

1898年6月21日,英福公司取得了“专办怀庆左右、黄河以北诸山各矿”六十年的开采矿权。

从此,英帝国开始鲸吞焦作地区的煤炭资源。

史料记载,从1902年英福公司在焦作开设“泽煤盛矿厂”起到1924年,英福公司的煤炭年产量在1924年已达到67万吨,仅次于抚顺、开滦煤矿,位居全国第三位,工人发展到1.1万余人。

第二章焦作市空气现状调查分析第三章焦作市空气污染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焦作市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煤矿开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

19世纪中叶,英国开始在焦作大规模开采煤矿,直到建国后,焦作一直是全国著名的“煤城”,属于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煤炭产业曾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

1957年全市煤炭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44.7%,到1990年代初,全市拥有资源开采及配套型企业1200多家,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在90%以上,多数企业依煤而生。

随着矿产资源特别是煤炭资源的枯竭,与之相配套的大批企业开工不足,亏损严重,全市经济增速连年下降。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焦煤集团)就是一个缩影。

焦煤集团在焦作的地位从一句形象的比喻中就可看出:“焦煤一开工资,全市都能闻着肉味。

”但1980年代以来,焦煤集团陷入了一系列困难之中,6对矿井被关闭,煤炭产量锐减至300万吨,却要养活近7万名职工。

到1999年年底,焦煤集团负债总额达11.5亿元,拖欠职工工资1.8亿元。

“九五”期间,在全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焦作经济年均增长率仅为3.5%,企业破产关停、职工下岗失业、城市破旧不堪,环境严重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大量暴露,发展非煤接替产业,加快经济转型迫在眉睫。

如何摆脱因资源枯竭而衰的厄运,成为当时焦作市讨论最为频繁的话题。

市政府对焦作市区代表地段河南理工大学大气沉降颗粒利用x-ray衍射技术并结合矿物学和化学方法研究大气沉降颗粒样本中矿物成分及存在规律。

结合焦作市区的自然地理、大气环境及大气污染等影响因素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大气沉降颗粒的赋存形式、迁移演化机理、与城市各类污染的相关关系等均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反映了大气沉降颗粒在城市中不同位置的变化情况 为城市处理大气污染问题提供参考 对研究城市中大气环境的整体状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大气沉降颗粒 大气污染 衍射 矿物学分析 大气污染问题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环境的可协调发展。

通过对焦作市代表区河南理工大学校区内的大气沉降颗粒进行的矿物学分析研究,了解研究区内大气沉降颗粒的物质组成、有害元素含量及其赋存形式、迁移演化机理、与城市各类污染的相关关系 研究对人体产生较大危害的细粒物质来源和体积分数, 分析城市不同功能区颗粒物的可能来源和空气动力学特征, 为评价焦作市大气环境的整体状况提供资料和参考。

图1 焦作市区区划及采样点位置图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 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14.9℃, 年平均降水量为603 713mm 年平均蒸发量为2039mm。

河南理工大学分南北两个校区 南校区位于焦作市高新区 校区污染源少 车流量小 空气质量较市区优良。

北校区 老校区 即河南理工万方科技学院位于焦作市市中心空气质量较差在这两地对大气沉降颗粒进行取样研究在地域上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1.研究区大气污染特征研究区以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煤烟型污染为主要特征。

大气污染物主要以so2、tsp、降尘为主 烟尘年平均排放量为4.6583万吨,so2平均排放量约为7.68万吨。

同时机动车排气污染对焦作大气状况的影响日益严重 so2、co2、碳氢化合物、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呈上升趋势。

2.大气沉降颗粒矿物学分析讨论 2.1取样情况 在样品采集过程中 本着使大气沉降颗粒样本少受风力、风向、温度、地面粉尘不良因素影响的原则 取样地点选择在河南理工大学南、北校区内离地面高度约20米处 采样时尽量避开直接污染源(如工业污染、民用燃煤、油漆等) 24h连续采样 采样同时记录每天的气温、气湿、气压、风向、风力等天气状况。

由于大气沉降颗粒物混合较均匀 在校区内设置多个收集点意义不大。

经过收集和处理最后得到新校区大气沉降颗粒样本dq-1和老校区大气沉降颗粒样本hc-1 作为分析样本。

2.2大气沉降颗粒特征及衍射分析基本原理是运用特定波长特定入射角度的x射线与晶体晶面间距满足布拉格条件产生衍射 形成衍射花样 实际就是对应的倒易点阵 每种矿物都对应一套x 射线谱图,根据x 衍射图给出的d 值,查询jcpds标准卡片,可以准确地鉴定出矿物.根据不同矿物的衍射强度的大小,可以半定量地计算出它们的含量。

gypsum - 石膏 quartz - 石英 calcite - 方解石氯 gypsum - 石膏 quartz - 石英 calcite - 方解石氯 sal-ammoniac - 化钠 岩盐 对两大气沉降颗粒进行衍射实验得到数据 最后通过分类整理得出样本中的矿物种类和含量综合表。

3.分析结果与讨论 通过对样品的x衍射实验分析可知,研究区内大气沉降颗粒物的矿物组成以石英和方解石为主 且在大气颗粒样本中含量较大 说明这两种矿物在焦作的大气中长期存在且在含量较大。

河南理工大学北校区位于城区中心附近工业设施密集 交通流量较大 污染物排放密集 是历年来焦作市市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地之一。

而河南理工大学新校区则位于焦作市南部的高新区 附近工业设施较少 车流量也不大 相对与老校区环境相对较好, 工业污染源较少。

比较两个样本中的石英含量 可以看出石英在两个颗粒物样本中含量都占主要地位 且在整个研究区分布比较均匀。

石英是高温下稳定的硅酸盐矿物 其可以来自地表扬尘 也可以源自工业烟尘、粉尘。

但从各种工业使用原料 如原煤 的矿物组成来看 石英的含量一般较少 因而样本中的石英来源于地面扬尘的可能性比较大 当然也不排除来源于工业排放的可能。

方解石做为碳酸盐矿物的代表 具有着碳酸盐矿物共有的特性 从其本次实验样本含量的多寡和两个取样地的地理位置可以看出 方解石矿物同样在焦作大气中存在 且从来源上说可能是来子于地面扬尘或者城市建筑物。

石膏在空间分布上主要位于老校区的试样中 其存在特征与焦作市工业布局有一定的相似性 研究了大气中硫酸铵和矿物颗粒在凝聚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在23 ℃和70%的湿度条件下分析碳酸钙和硫酸铵, 发现一天后形成铵石膏, 七天后形成云母。

结果表明碳酸钙和硫酸铵发生了化学反应。

以上三个化学反应与温度和湿度有关 当湿度小于80%时发生反应当湿度到达80%时发生反应 焦作年平均温度为14.9℃ 在夏季城市空气湿度较高时发生以上反应的几率较大 此次实验的取样工作是在夏季进行 可以推断样本dq-1中石膏可能是在此反应中产生。

在本次可以得出焦作市市区的大气沉降颗粒主要来源于工业烟尘少数来源于地面扬尘。

另外 样本中除存在以上矿物外同时存在碳酸盐、硫酸盐、硫化物、铁的氧化物以及难以鉴定的矿物 相比来说 在焦作市河南理工大学新校区的大气颗粒样品中,矿物的种类有所减少,但是却有新的物种出现,如nh4cl、岩盐等,表明焦作的大气中存在强烈的大气化学反应。

4.结语 (1)焦作市市区的大气沉降颗粒主要有石英、方解石、岩盐、石膏、等矿物组成 其中石英含量较高。

矿物的性质特征和大气颗粒沉降样本中矿物组成的空间分布特征显示出此次研究中大气沉降颗粒为地面扬尘和城市工业烟尘的混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