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自行车系统发展现状浅析与思考优秀论文

合集下载

2023共享单车的利与弊议论文(通用11篇)

2023共享单车的利与弊议论文(通用11篇)

2023共享单车的利与弊议论文(通用11篇)共享单车的利与弊议论文篇1任何一种新式潮流在这个现代化快节奏的生活中涌现出来,都会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声音与问题。

有人觉得好,有人觉得坏。

而随着这些问题的出现,有关部门开始反思,开始优化,从而满足人们思想与时代潮流的同行。

近几年来,“共享”这个词开始在我们生活中蔓延开来,成为了一种潮流。

就比如共享单车。

那我们上海来说,现在大大小小的街道无不有共享单车的身影。

但随着共享单车的大片涌现,一些声音也慢慢在“共享单车的利与弊”这个话题中出现。

有人觉得共享单车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而且环保。

是的,现在的每个小区,街道都有共享单车,只要用手机轻轻一扫,就可以驾车出行了,方便又快捷。

有些人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就驾车一试,因为价格合理,车型轻便,想去哪儿就可以去哪儿,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已经痴迷于骑共享单车了。

这也是这些开发商当初设计这些单车的最初理念。

可是随着各种各样的单车大量涌现,也就出现了一些问题,让一些居民十分不满意。

有些人就认为共享单车占用人行道,街道,让人走路很不方便。

而且有些人用完就随手一扔,然后导致单车损坏,又没有人去修理,所以就东一辆,西一辆,坏车就堆放在一起,没人管,非常影响市容。

因为这些问题的出现,有关部门就为此想办法解决。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的共享单车已经解决了许多问题。

比如单车的质量好了许多,就算坏了也有人去修理,也没有大量的单车占用过道。

现在的共享单车才是真正做到了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那些有关部门努力解决了共享单车的自身问题,但我也要在此呼吁那些使用者:请不要随意地破坏单车,用完后要认真放好,不要以为这不是自己的就不爱护。

爱护每一辆车,方便他人,更是方便了我们自己!生活在这个“共享时代”中,每个人都有自己应尽得责任与义务。

每一种潮流出现的初衷都是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

所以有问题大家都应该改,努力使这些潮流更完善。

这样才不违背了当初的理念。

少一些利益,多一些爱心,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共享单车的利与弊议论文篇2作为新时代中学生的我们,“共享”这个名词开始时高频次的出现。

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现状和发展研究

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现状和发展研究

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现状和发展研究城市公共自行车是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市民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绿色出行方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逐渐成为了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针对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现状和发展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现状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现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系统规模较大随着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

一些大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规模已经相当庞大,比如伦敦、北京、巴黎等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都已经拥有上万辆车辆和数百个租借点。

2. 服务范围逐渐扩大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服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一些系统已经可以覆盖整个城市,市民几乎可以随时随地找到附近的自行车租借点。

这种扩大的服务范围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服务。

3. 使用率逐渐提升随着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不断推广,市民对其使用的接受度也在不断提升。

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骑公共自行车代替汽车或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这不仅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还能够减少环境污染。

1. 技术升级改造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也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升级改造,以提升系统的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

比如可以采用智能锁、智能车辆管理平台等技术,在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便捷性的还可以更好地管理和调度车辆。

2. 安全和便利性的提升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还需要不断提升安全性和便利性。

比如在租借点增设更多的停车位、设置更加醒目的租借点标识、提供更加方便的租车程序等,以提升市民使用公共自行车的体验和满意度。

3. 政府支持和规范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发展也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相关法规的规范。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为公共自行车系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支持,比如鼓励企业参与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提供相关的补贴和奖励等。

4. 环境保护和健康促进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发展也是对城市交通环境和市民健康的一种促进。

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发展现状与对策

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发展现状与对策

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发展现状与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私家车的数量急剧增加导致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缓解这些问题,提倡绿色出行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在此背景下,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应运而生,成为城市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就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发展现状分析1.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的兴起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是指政府或企业提供的,供市民租借或共享的自行车服务。

随着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推广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吸引市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2.发展存在的问题尽管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问题,但其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的站点设置不合理,导致用户无法方便地使用。

其次,由于自行车保养不到位,出现了大量自行车损坏的情况。

再者,押金管理问题引发了用户的信任危机,一些用户对公共自行车的信任度较低。

二、对策建议1.合理站点设置合理的站点设置是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发展的关键。

应该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和市场调研,在市区内合理设置自行车租借点,减少用户寻找车辆的时间和成本。

此外,还需要在公共交通枢纽、商业中心等重要地点设立自行车租借点,提高用户的便捷性。

2.完善自行车保养体系为了避免因为自行车损坏而影响用户体验,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应建立完善的自行车保养体系。

应该定期对自行车进行维护保养,及时更换老化零部件,确保自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推出专门维修团队或者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维护管理,提高自行车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3.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的信用体系是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发展的基础。

应该加强对用户信用信息的收集和管理,建立用户信用档案,根据用户的信用评分给予相应的信用额度和优惠政策。

同时,要加强对押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用户的资金安全。

此外,还可以通过推出信用奖励机制或者信用惩罚机制,激励用户文明用车,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2024年公共自行车服务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公共自行车服务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公共自行车服务市场发展现状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公共自行车作为一种低碳、便捷的出行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城市居民的青睐。

本文将对公共自行车服务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公共自行车服务市场概述公共自行车服务市场是指城市中提供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的节点和配套设施的总体合集。

它通过建设固定的自行车站点,提供便捷的自行车租赁服务,帮助居民解决短距离出行的问题。

公共自行车服务市场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引入初期公共自行车服务市场最早的引入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荷兰的“白色自行车计划”为代表,这种计划通过在城市中放置无锁的自行车,鼓励居民使用自行车出行。

后来,丹麦的哥本哈根、法国的巴黎等城市也推出了类似的公共自行车服务。

第二阶段:政府支持推动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城市出行压力的加大,政府开始对公共自行车服务提供支持。

政府投资兴建自行车道、自行车停车亭等配套设施,为公共自行车服务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此时,公共自行车服务市场进入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共享经济驱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共享经济的兴起,出现了以共享经济模式为特征的公共自行车服务平台,如oBike、Mobike等。

这种服务模式通过APP手机应用程序连接用户和自行车,用户可以使用手机扫码解锁自行车,方便快捷。

共享经济模式大大降低了用户的出行成本,推动了公共自行车服务市场的快速发展。

公共自行车服务市场存在的问题在公共自行车服务市场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乱停乱放由于共享经济模式的特点,部分用户没有按规定停放自行车,导致自行车乱停乱放。

这不仅给城市管理带来困扰,也影响了公共自行车服务市场的形象。

破损严重由于公共自行车的使用频率高,难免出现一些破损的情况。

一些用户也存在破坏公物的行为,导致公共自行车的使用寿命缩短,需要更多的维修投入。

盈利难题当前公共自行车服务市场很大程度上依靠政府投资和资金补贴来支撑。

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现状和发展研究

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现状和发展研究

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现状和发展研究城市公共自行车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一部分,在近几年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随着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凸显,公共自行车成为了一种解决交通问题的新选择,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公共自行车系统在各个城市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加以解决和改进。

本文旨在对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现状和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现状城市公共自行车发展的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施建设不规范在一些城市里,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设施建设并不规范,导致自行车的停放和存放存在问题。

一些自行车停车点缺乏规划,没有专门的停车位和标志,导致停车混乱,影响市容。

部分城市的自行车道建设不完善,道路并不通畅,给骑行者带来了安全隐患。

2. 运营管理不规范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运营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自行车的维护养护不到位,导致自行车损坏率较高;自行车站点的分布不均匀,导致部分区域的出行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用户体验不佳,系统故障较多,用户反馈较差。

3. 用户需求不匹配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用户主要集中在青年人和上班族群体,而对于老年人和孩子来说,自行车的使用并不方便,很难满足其出行需求。

一些区域的自行车站点并不够密集,无法满足用户的短途出行需求。

城市公共自行车在发展中也呈现出一些趋势和特点:1. 智能化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逐渐智能化,如采用智能锁和智能车牌等技术,便于管理和使用。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查询自行车的位置和数量,随时随地租赁自行车,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便利度。

2. 多元化服务随着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不断完善,服务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如增加了电动自行车的使用功能,适应了不同年龄和体力的用户需求;结合公交系统、地铁系统,提供了更多的出行选择。

3. 绿色出行倡导1. 技术水平不足城市公共自行车智能化的发展需要技术的支撑,但是在一些地区,由于技术水平不足,导致公共自行车系统智能化建设缓慢,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现状和发展研究

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现状和发展研究

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现状和发展研究一、公共自行车的现状1. 城市公共自行车的发展状况近年来,城市公共自行车得到了各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出现了快速的发展态势。

不少城市纷纷推出了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了自行车租赁点和自行车专用车道,为市民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

一些大城市甚至推出了无桩式公共自行车系统,进一步提升了公共自行车的便利性。

2. 公共自行车使用情况公共自行车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受到了不少市民的欢迎。

特别是在短途出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上,公共自行车为市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解决方案。

据统计,一些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日均租借量已经达到了数万次,成为了城市交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面临的问题公共自行车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了不少问题。

一些地方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存在着车辆损坏、秩序混乱等问题;有的地方还存在着自行车租赁站点不够、自行车专用道不畅通等问题。

这些问题制约了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发展,也限制了其在城市交通中的作用发挥。

1. 建设更完善的自行车设施2. 提升服务水平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运营方需要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保证自行车的质量和租赁点的运营状态。

还需要加强对公共自行车使用者的引导和管理,规范租借行为,维护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正常运作。

3. 引入新技术,提升管理水平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可以通过引入新技术,如共享单车的智能化管理、无人驾驶技术等,提升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这些技术将有助于提升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运营效率和服务品质。

1. 缓解城市交通压力2. 促进健康出行骑行自行车是一种有益身体健康的运动方式,可以锻炼身体、减少疾病发生。

通过推广公共自行车,可以鼓励市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增加体力活动,提高城市居民的身体素质。

3. 建设宜居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发展可以提升城市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改善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促进城市的宜居化发展。

这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吸引更多人才和资金流入。

共享单车发展现状与对策探析

共享单车发展现状与对策探析

共享单车发展现状与对策探析一、共享单车发展现状近年来,共享单车快速发展,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它以低成本、便捷快捷的特点,满足了大众短途出行的需求,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共享单车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降低了尾气排放,推动了城市环保事业的发展。

共享单车的发展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

乱停乱放的现象屡见不鲜,成为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

很多共享单车用户由于便捷性而随意停放,导致了道路交通秩序的混乱,影响了市容市貌。

共享单车的维护管理不到位,导致了车辆故障频发、残损较多,严重影响了使用体验。

共享单车的安全隐患问题也备受关注,一些不合格的车辆进入市场,存在着安全隐患,给骑行者带来了安全隐患。

针对共享单车发展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一系列对策,加强管理,促进共享单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1. 加强城市管理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城市的整体交通秩序和市容市貌。

针对这一问题,城市管理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建立严格规范,对乱停乱放的共享单车进行处罚,有效制止这一现象的发生。

建立共享单车的停放区域,设置统一的停车桩和停车点,引导用户规范停放。

2. 强化共享单车企业的责任共享单车企业应增加对车辆的投放数量的管控力度,不能因为追求市场份额而忽视对车辆的管理。

要求企业加大对车辆的维护力度,确保车辆的正常使用状态,减少车辆故障和损坏情况的发生。

要求企业对车辆的质量进行抽检,并对不合格的车辆进行召回和处理。

3. 完善监管体系针对共享单车的安全隐患问题,要求监管部门加强对共享单车的质量监管,建立健全的共享单车监管体系,对车辆的质量和安全进行检测和监管,保障用户的骑行安全。

共享单车发展现状与对策探析

共享单车发展现状与对策探析

共享单车发展现状与对策探析
共享单车在中国迅速发展。

从2015年开始,共享单车进入中国市场,随着时间的推移,共享单车品牌数量不断增加,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共享单车通过用户扫码租赁、随意停放
等便利特点,满足了市民短途出行的需求,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与此共享单车也促进了
城市绿色出行的理念,减少了汽车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和交通压力。

共享单车也面临一些困境。

首先是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问题。

由于用户使用完毕后,
往往不按规定停放或随意乱放,造成城市道路、人行道等共享空间的混乱,给城市管理带
来很大的困扰。

其次是共享单车维修和管理成本高企。

因为大量共享单车的损坏和丢失,
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维修和管理,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

共享单车的市场
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很多共享单车品牌存在着亏损甚至破产的风险。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些对策。

加强共享单车的管理与监管。

需要加大对乱停乱
放行为的处罚力度,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提高违规成本,引导用户文明用车。

加强共享
单车的维护和维修。

企业可以采取技术手段提高共享单车的抗损性,减少维修工作量。


以加强与城市管理部门的合作,共同维护共享空间的秩序。

共享单车企业还可以探索多元
化的盈利模式,通过与其他出行方式的结合,如与公交、地铁等互联互通,提供更便捷的
出行服务。

共享单车在发展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

只有通过加强管理和监管,提高共享单车的服务水平,才能使共享单车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城市出行的重要组成
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公共自行车系统发展现状浅析与思考徐玥燕 过秀成 李家斌 崔莹【摘要】过去7年,由于人们对骑自行车的兴趣逐渐上涨以及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是推进公交优先战略的重要举措,我国公共自行车系统发展迅速。

截止2014年12月,已超过100个城市建设公共自行车项目,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公共自行车系统模式。

随着公共自行车热潮的持续,将有更多的城市投入公共自行车队列中。

本文对我国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运营模式、运作系统、运营方案的总结以及思考,期望为今后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新建和改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运营模式、运作系统、运营方案1 引言公共自行车系统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20世纪中期开始发展,具有经济、高效、健康、提供多样的停取车位置、可以根据需求机动供应、污染物排放少、使用者无须承担车辆拥有费用、可以解决城市其他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等优点[1~3]。

诸多益处使得公共自行车作为一种新型的低碳绿色健康交通方式得到许多城市的肯定和采纳,目前,全球超过600个公共自行车系统,此数量还在逐年增长[4]。

2008年5月,杭州公共自行车系统正式实施,随后武汉、上海、广州等城市先后加入公共自行车行列中。

2012年11月,“公交优先战略”提出,各地政府努力寻求有效的政策措施来支持公共交通的发展,公共自行车“解决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的功能引起关注,随后,公共自行车项目在国内掀起了热潮,得到快速发展,见图1。

截止2014年12月,我国已超过100个城市建设使用公共自行车系统,投入运营车辆数达到51万,站点约2万个。

目前,我国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建设、运营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形成了多样化的建设运营模式、运营方案。

在此,论文对我国123个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建设运营模式、运营方案进行总结,提出思考,以期为今后其他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图1 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在我国的发展2 公共自行车研究综述随着公共自行车系统在全球广泛推广,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公共自行车系统。

文献[5]对国外公共自行车研究进行了较详细的归纳总结,从公共自行车系统利益、交通方式转移及影响、使用率、使用者动机偏好和目的、公共自行车与公共交通有效衔接效益、公共自行车使用者数量统计、安全问题、运营平衡等方面进行综述,具体可以查阅此文献。

在此,补充对文献[5]中未涉及的国外研究。

文献[3]讨论了公共自行车经营模式以及在实施过程所得到的教训,强调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指出虽然公共自行车正在全球快速发展,可以有效缓解关于气候变暖、能源安全等问题,但是其未来需求和长远的可持续性还存在不确定性,需要更多的关于公共自行车影响、运营、经营模式的研究;两年以后,文献[6]在对美国2个城市和加拿大2个城市公共自行车使用数据以及10661个公共自行车使用者和政府机构访谈进行分析,使用公共自行车出行目的主要是上班或上学(加拿大两个城市为50-56%,美国两个城市约38%),受访者指出由于公共自行车,他们减少了机动车出行,转向自行车出行,此外,许多受访者表示自从成为公共自行车使用者以后,他们获得了更多的锻炼,同时,公共自行车提高了城市交通的可达性,减少了机动车出行和尾气排放;文献[7]分析了伦敦的公共自行车“开放政策”(即游客可通过支付押金或者办理临时使用卡使用公共自行车)的影响,得出“开放政策”的实施可以大大提高公共自行车的使用量;文献[8]提出了基于GIS的公共自行车需求预测和站点选址的模型;文献[9]利用赫尔辛基的数据分析了公共自行车对公共交通出行时间的影响,发现可以降低10%的公共交通出行时间;文献[10]指出周转率是衡量公共自行车成败的关键指标,理想的周转率为4-8次/天.辆,而好的站点选址以及站点覆盖率可以确保公共自行车利用最大化和周转率最佳化的,一般来说,理想的公共自行车站点密度为10-16个/km2,间距约为300m;文献[4]指出一个城市公共自行车的需求大约为10-30辆/千人;文献[11]通过采集69个城市的数据,分析城市特征、公共自行车系统特征对公共自行车使用量和周转率的影响。

国内对公共自行车的研究以实践总结为主,包括公共自行车设施和使用调查分析[11~12]、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13~15]、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模式比较分析[16]、公共自行车系统应用机制研究[17]等。

3 我国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运营模式公共自行车作为公益性产品,其倡导者是政府,但是建设主体存在差异,大部分城市政府拥有自己的公共自行车站点,少数城市包括北京、池州、金华、遂宁、深圳、武汉,公共自行车系统所有权掌握在企业手中。

根据建设运营主体的差异化,其模式主要有三种:半市场化模式、服务外包模式、完全市场化模式[16]。

目前,三种模式在我国城市均有较多的实践(表1),半市场化模式和服务外包模式约占总量的93%,两者平分秋色,完全市场化模式只占7%的比例,其中杭州、苏州、武汉分别是三种模式的代表城市。

从三个城市发展情况来看,半市场化模式和服务外包模式具有较好的可持续性,而市场化模式在经营管理上已经面临诸多问题,服务质量下降。

例如,2014年,武汉公共自行车因为管理不善而停摆,目前正在寻求新的运营模式重启,偏向于将目光定位于半市场化模式。

这也说明,公共自行车项目作为公益性项目,没有政府明确的目标以及不间断的支持和监督,公共自行车系统很难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表1 我国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模式分类运营模式 典型城市半市场化模式 滨州、宝鸡、成都、福州、广州、广元、杭州、菏泽、海宁、惠州、呼和浩特、黑河、嘉兴、嘉峪关、临海、洛阳、马鞍山、宁波、南京、南宁、南通、平湖、青州、衢州、瑞安、沈阳、泗阳邵阳、天台、天津、太原、芜湖、西安、新昌、新疆阿克苏市、扬州、烟台、舟山、珠海、宁海、永康服务外包模式 常熟、东莞、都江堰、德清、大庆、佛山、高明、淮北、淮安、湖州、黄岩、江阴、济宁、昆山、青岛启东、上海、绍兴、苏州、台州、温岭、温州、潍坊、临朐县、无锡、许昌、徐州、厦门、湘潭、宜兴、永城、义乌、岳阳、伊春、枣庄、中山、张家港、镇江、株洲、张浦、安丘、平邑县、宿迁、泰州、滕州市场化模式 北京、池州、金华、遂宁、深圳、武汉4 我国公共自行车运作系统政府、运营商、使用者是公共自行车运作系统的三部分参与者,其中,运营商的价值通过控制中心、站点、基地的作用来体现,使用者包括居民和旅客。

政府给予运营商资金补贴、政策扶持监督,运营商将建设信息、运营信息反馈于政府;控制中心是运营商高效运营的核心,控制中心收集站点使用信息,向中心站点或停保调度中心传递,实现车辆调度,同时,中心站或停保调度中心向控制中心时时反馈调度情况;办卡中心向控制中心时时传递城市办卡情况;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资金将传递到控制中心。

三者在整个系统中不断进行物质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交换(图2)。

图2 公共自行车系统运作流程图5 我国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方案5.1 服务时间服务时间可以分为两大类:24小时服务和非24小时服务,70%城市提供公共自行车24小时服务。

非24小时服务公共自行车系统在凌晨和半夜停止运营,其可以概括成四种:租还同步、月份差异、季节差异、租还差异,同一类型的服务时段存在差异,具体可见表2。

为了实现公共自行车的方便性、公益性,建议提供24小时服务。

表2 非24小时服务时间类型 采用城市 服务时段租还同步 滨州、常德、东莞、佛山、广州、杭州、九江、嘉兴、丽水、南京、南昌、宿城、西安、厦门、义乌、永康6:00~21:00、6:00~22:00、6:00~23:00、6:30~24:00、7:00~19:00、7:00~20:00、7:00~22:00、7:00~24:00、6:30~20:00、6:30~21:30租还差异 柳州、兰州、连云港、瑞安、温州租车:5:00~24:00,还车:24h;租车:7:00~21:00,还车:24h;租车:7:00~24:00,还车:24h;租车:6:00~21:00,还车:24h月份差异 哈尔滨 4~10月:6:00~21:00,11~3月:6:30~20:00季节差异 呼和浩特、烟台、鄂尔多斯夏:6:00~22:00,冬:6:30~21:00;夏:6:30~20:30,冬:7:00~19:00;夏:6:00~22:30,冬:7:00~21:005.2 免费使用时间为了提高公共自行车的吸引力以及展示公益性的本质,又由于公共资源是有限的,为了提高公共自行车的周转率,采取了“短免长收”策略,即短时间、短距离出行免费,长时间、长距离收费。

各个城市的免费使用时间存在差异,分为1h、1.5h、2h、3h、4h,其中,1h 免费使用时间采用最多,约占84%。

免费使用时间可参考同类城市和根据城市自身的空间结构、居民出行习惯等因素确定,为了保证公共自行车公益性以及保证公共自行车获得较好的周转率,建议免费使用时间控制在2h以内。

表3 城市免费使用时间免费使用时间 典型城市1.0h 杭州、广州、镇江、北京、苏州、深圳等1.5h 重庆开县、珠海2.0h 常德、广安、柳州、洛阳、南京、遂宁、台州、新津3.0h 济宁、岳阳、株洲、邵阳4.0h 惠州、池州、南昌、武汉5.3 超时管理制度由于公共资源是有限的,为避免公共自行车被长时间占用,对于超过免费使用时间的时间段进行管理。

超时管理制度主要有两类:诚信积分制度和收费制度,目前诚信积分制度形式被采用较少(9%),收费制度较活跃(91%)。

5.3.1 诚信积分制度诚信积分制度即运用积分和保证金的形式对租借车行为约束,当超过免费使用时间时,通过积分或者不良记录的形式,对使用者进行管制。

上海、绵阳、宜兴、池州、苏州工业园区等城市采用此种制度,制度内容多种多样。

表4 诚信积分制度城市 积分武汉、池州、南昌 超过4小时,记不良记录1次,累计3次不良记录,取消租车资格;24小时未还车者,取消租车资格;长期不还(超过72小时以上),将从帐户中扣除保证金。

成都、都江堰、绵阳诚信卡内100分,2小时内还车加1分,每天不超过2分;超过2小时,扣10分;超过4小时,扣30分;超过12小时,扣50分;超过24小时,扣100分;积分为0时不能再借车。

洛阳 诚信卡内100分,2小时免费;超过2小时每小时扣10分;每天扣分上限为50分,当天未还车扣10元/天。

苏州 诚信卡内100分,1.5小时内还车;超过1.5小时,每次扣20分;积分为0时,不能借车。

宜兴 诚信卡内100分,第1小时不扣分,第2个小时扣1分,第3个小时扣2分,第4个小时扣3个分,4小时以上按一天计算,扣20分/天,扣完不得借车。

枣庄 诚信卡内20分,1小时免费,超过1小时,每小时扣1分,当积分为0,需1元/分购买积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