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礼仪 PPT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礼仪成人礼专题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礼仪成人礼专题PPT课件
就是通过进行一些仪式礼节象征童年 进入成年。作为成年人,可以参加氏
族各项活动。
是男孩女孩进入成人世界必经的 严格考核,以确认具有进入社会 的能力和资格。
什么是成人礼
古代的成人礼称为:冠笄礼 ➢ 男子为:冠礼 ➢ 女子为:笄礼
古代的礼节非常多,其中「冠礼」是一切礼 节的开始。到二十岁行了「冠礼」之后,才 进入礼仪的成人世界。
传统的成人礼
以前举行成人礼的日子,要通过占筮的形式来选择,不得 随意决定。可是现在是通过政府决定一个日子,我们称这 天为”成人宣誓日”.
但目前日本、韩国是在农历三月三日(女儿节)举行成人 礼的。目前, “女儿节”已经是日本五大重要节日之一 了。所以,建议在这一天进行成人礼,他们觉得不仅是 传统礼仪的事,同时对民族节日复兴也有重要的意义。
成人礼的仪式
贵族女子受笄后,一般要 在公宫或宗室接受成人教 育,授以“妇德,妇容, 妇功,妇言”等,作为媳 妇必须具备的待人接物及 侍奉舅姑的品德礼貌与女 红劳作等技巧本领。
后世改为由少女之母 申以戒辞,教之以礼, 称为“教茶”。
氏起成 族源人 长于礼 辈原( 主始也
传 统 的
03
持社称 进会成
标题四
明清时期民间很少行冠礼
标题三
宋代又提倡冠礼
成人礼的仪式
笄礼的准备
笄礼的年龄 笄礼的年龄小于冠礼。 男子冠礼是20岁,女子笄礼是15岁。 《礼记杂记》说“女子十有五年许嫁,笄而字”如此,则 许嫁的年龄是十五岁。 如果女子迟迟没有许嫁,则可以变通处理,《礼记内则》 郑玄注说“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 热心社会公益,无愧祖国养育。 勤勉奋发有为,不 负人民厚望。 以我火红青春,建设锦绣中华。
➢ 以我壮志激情,创造崭新未来.

《八礼四仪》课件(共22张PPT)

《八礼四仪》课件(共22张PPT)
▪ 5、不说脏话谎话。 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
1、勤洗头、洗澡,头发、身体无异味。 1、记住爸妈的生日并表示祝福。 《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强调要突出抓好未成年人的“八礼四仪”。 1、升国旗时脱帽、注视国旗行队礼,唱国歌声音响亮。
待人之礼
▪ 尊敬师长
▪ 友爱伙伴
▪ 宽容礼让
▪ 诚信待人
▪ 3、仪式活动中按规行礼,肃立倾听,不随 意交流、走动。
▪ 4、春节向师长拜年。
▪ 5、清明祭扫不穿鲜艳衣服。
四仪
以7岁、10岁、14岁、18岁为重要节点、分别组织 举行寓意深刻、庄重简朴的入学仪式、成长仪式、 青春仪式、成人仪式,以此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 文明礼仪素养。
▪ 7岁:入学仪式,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 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
▪ 1、记住爸妈的生日并表示祝福。 ▪ 2、尊重老师劳动,上课认真听讲。 ▪ 3、余人面带微笑。 ▪ 4、进别人房间先敲门,得到允许再进入。 ▪ 5、用他人的东西,应先征得他人同意,用
后及时归还并致谢。
▪ 6、用零花钱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
行走之礼
▪ 遵守交规
▪ 礼让三先
▪ 扶老助弱 ▪ 主动让座
▪ 3、不用带侮辱性的绰号称呼别人。 2、夹菜时不在盘中挑拣。
3、等候家人一起吃饭。 1、认识交通标识,遵守交通规则。
▪ 4、在校园和公共场所将普通话。 1、勤洗头、洗澡,头发、身体无异味。
3、不当众挖鼻孔、掏耳朵。 以7岁、10岁、14岁、18岁为重要节点、分别组织举行寓意深刻、庄重简朴的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以此教育引导
八礼四仪
▪引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礼貌是中华民 族的优良传统,作为少先队员,我们更不能忘记 传统,应该力争做一名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学生 ,让文明之花常开心中,把文明之美到处传播!

中国传统礼仪课件ppt

中国传统礼仪课件ppt
大国的风范:中华礼仪
礼仪泛说 礼仪介绍 礼仪故事 礼仪实践
礼仪泛说
礼仪是对礼貌、礼节、仪式 的统称。是指人们在人际交 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 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 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 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 行为规范和准则。
中华乃礼仪之邦。作为中华大家庭的成员,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中 华传统礼仪,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文明礼仪的精华,让中华社会更加和 谐团结,让世界更祥和更文明。
抱 拳 礼
入坐之礼
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 坐。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 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 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 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 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 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有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 意。
清代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如分菜、上汤、进酒 等方式也因合理卫生的食法被引入中餐礼仪中。中西餐饮食文化的交流,使 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春节 •重阳节
最后一道人生仪礼是丧礼,谁也逃脱不了。中国人重视送亡,丧礼 发达。人死于正命,是白喜事。亲戚朋友都来吊唁热闹。为了表示哀悼 心情,人们要奉上挽联、挽幛或礼品、礼金。亡者一般在三五天内入殓 安葬。拜贺庆吊之礼显示了人们相互扶助的社会合作精神与社会团结的 气象。
总结
中国人的礼制精神是亲亲爱人,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在与人交往时 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如果地位高的 人屈尊结交比他地位低的人会得到很好的社会效果,“若要好,大敬 小”。并且敬人不仅是礼貌的姿态,或仅为礼仪性的表示,而是要有发 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尊重。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恭敬,礼节就成为了虚套, 这就不符合传统的礼义标准。传统礼俗中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礼义原 则在当代社会仍然值得提倡。当然现在我们对传统礼俗的继承是一个复 杂问题,需认真辨析,择善而从。

中国传统礼仪教材PPT课件

中国传统礼仪教材PPT课件

打开古都北京的地图,我们可以看到,在古 都北京内城之外的南北东西四个方位上,分 别建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四个古祭坛 建筑。
• 天坛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的 一座古代皇家祭天建筑,它位于北京内城 之外的南方,公元1420年明朝永乐18年由 朱棣皇帝下令修建,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 史。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于每年“冬至” 祭天、“孟春”祈谷、“夏至”祭雨的地 方。
【太牢、少牢】
• 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i,猪) 三牲全备为“太牢”。
• 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 故这类牺牲称为牢;
• 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 • 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
格也有所区别: • 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 • 诸侯祭祀用少牢。
二、凶礼:指用于吊慰家国忧患方 面的礼仪活动。
中国传统礼仪教材( P P T 5 5 页)
中国传统礼仪教材( P P T 5 5 页)
三、宾礼
• 接待宾客之礼。主要是指天子与诸侯,及诸 侯与诸侯之间来往交际的礼仪。
• 《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夏 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 殷见曰同,时聘曰问,殷覜(tiào)曰视。”
• 春季朝王叫做朝,夏季朝王叫做宗,秋季朝 王叫做觐,冬季朝王叫做遇,无定期地会合 诸侯叫做会,天下众诸侯国都来朝王叫做同, 无定期地(派卿)慰问王叫做问众诸侯同时 (派卿)看望王叫做视。
中国传统礼仪教材( P P T 5 5 页)
中国传统礼仪教材( P P T 5 5 页)
不同时间会见各干什么
• 《周礼•秋官•大行人》:“春朝诸侯而图天下 之事,秋覲以比邦国之功,夏宗以陈天下之 謨,冬遇以协诸侯之虑,时会以发四方之禁

中国传统礼仪全ppt课件

中国传统礼仪全ppt课件

2024/1/29
避免用筷子指着他人或在空中挥舞。
26
中西餐用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不要将骨头或鱼刺吐在地上或桌上。
用餐时不要过度劝酒或劝菜。
西餐注意事项
2024/1/29
27
中西餐用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注意餐具的摆放顺序和使用方 法。
不要将肘部放在桌子上或用手 直接接触食物。
用餐时不要大声说话或咀嚼时 发出声响。
敬语
谦辞
表示谦虚和自谦的词语,如鄙人、拙 见、寒舍等。
表达尊敬和礼貌的用语,如请、谢谢 、对不起、打扰了等。
2024/1/29
17
拜访与接待礼仪
01
预约与准时
提前预约拜访时间,并按时到达。
热情接待
主人应热情接待来客,主动问候并 让座倒茶。
03
2024/1/29
02
敲门与通报
到达拜访地点后,先敲门或按门铃 通报身份和来意。
12
家庭待客之道
热情周到
对待客人要热情周到,提 前准备好茶点、饮料等招 待用品。
2024/1/29
礼貌待客
与客人交流时,注意使用 礼貌用语,尊重客人的习 俗和信仰。
尊重隐私
不随意进入客人房间或翻 看客人私人物品,保护客 人隐私。
13
家庭宴请礼仪
安排座位
根据客人的身份和年龄安排座位,遵 循以右为尊、以长为尊的原则。
相见或感谢时常用的一种礼节,行礼时双 手互握合于胸前。
见面或告辞时的礼节,双手叠放胸前,举 起轻轻晃动,身略前倾。
万福礼
告别礼
女性见面礼节,双手放右腰侧,左腿前置 ,右腿后屈,微蹲身。

中国传统礼仪课件

中国传统礼仪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
婴儿满月时,亲戚朋友纷纷上门恭贺,并馈赠营养食品与幼儿鞋帽 衣物。小孩长大成人时要行成年礼,成年礼在中国传统社会称为冠笄之 礼。男子20岁行加冠礼,重新取一个名号,表示该男子具有了结婚、承 担社事务的资格。女子15岁行绾发加笄礼,表示到了出嫁的年龄。现代 成年礼的年龄在18周岁,学校举行集体的成年宣誓仪式,强调青年人的 成年意识。婚嫁是人生的大事,传统社会十分看重。传统婚礼有六道程 序,所谓“周公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 宋代简化为纳采、纳币、亲迎三礼。婚礼的高潮在亲迎,新郎要到女家 亲自迎娶新娘,新婚夫妇拜堂之后入洞房,行结发礼与合卺礼。大婚之 日,亲友纷纷前来恭贺,主人要大宴宾客。寿诞礼,一般在四十岁以后 开始举行。生日那天有庆生仪式,亲友送寿礼致贺.
见面之礼
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 见,都有一定的规矩。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传统上行拱手礼。拱手 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 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如果到人家 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 称为“揖让”。作揖同样是两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 略向前屈。作揖礼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了上述社交场合外,向 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 人的回礼也常行作揖礼。传统社会对至尊者还有跪拜礼,即双膝着地, 头手有节奏触地叩拜,即所谓叩首。
人际交往的类型非常丰富,用于交际的礼仪也包罗万象,这里只能 跟大家交流目前在中华社会比较常用的礼仪:行走之礼、见面之礼、入 坐之礼、饮食之礼、拜贺庆吊之礼。
不论哪种礼仪,都有共同的准则,含两个方面,即 尊 和 保。尊:尊 重、尊敬;保:保护、保障。只要符合这两个准则,即使有些许瑕疵, 也无伤大雅。

中国礼仪文化PPT课件

中国礼仪文化PPT课件
20
传承与发展
我们必须承认,传统礼仪中有很多东西已经不适 用于现代社会,但是传统礼俗中诚敬谦让,和众 修身的礼义原则在当代社会仍然值得提倡。因此, 我们该学学“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如此,我们的传统礼仪便可继续被传承下去,带
有时代特征地发展下去。
21
谢谢观看
22
社交礼仪是社会交往中使用频率较 高的日常礼节。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 要想让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学会尊 重别人。掌握规范的社交礼仪,能为 交往创造出和谐融洽的气氛,建立、 保持、改善人际关系。
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为:尊重、遵守、 适度、自律。
11
问候礼仪
1、握手礼:握手是一种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与他 人握手时,目光注视对方,微笑致意,不可心不在焉、左顾右盼,不可戴帽 子和手套与人握手。在正常情况下,握手的时间不宜超过3秒,必须站立握 手,以示对他人的尊重、礼貌。
8
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
它的主要内容有:
➢ 以丧礼哀死亡, ➢ 以荒礼哀区礼, ➢ 以吊礼哀祸灾, ➢ 以桧礼哀围败, ➢ 以恤礼哀寇乱。
9
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 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
“三礼”——《仪礼》、《礼记》、 《周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 的成熟阶段。
10
中国现代社交礼仪
林川泽;祭四方百物等。
➢ 第三是祭人鬼,主要为春夏秋冬享祭先王、先
祖。
6
嘉礼是和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 ➢ 饮食之礼 ➢ 婚冠之礼 ➢ 宾射之礼 ➢ 燕之礼 ➢ 赈幡之礼 ➢ 贺庆之礼
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
它主要包括朝、宗、觐、遇、会、同、问、视
八项。
7
军礼是师旅操演、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之礼

古代文化常识之中国礼仪文化 课件(共35张PPT)

古代文化常识之中国礼仪文化 课件(共35张PPT)

当代礼仪: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礼仪在中国成为一种 文化形态,它既包括一套以仁、义、 礼、智、信为中心的机制观念,也包 括以礼节仪式为内容的风俗习惯。
叁 礼仪的分类
(一)传统的分类——五礼
周人认为国祚绵长,有两方面的条件:一是神鬼的保佑,一是人的 措施,所以非常重视神鬼的祭祀。《周礼·大宗伯》:“大宗伯之职 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祇)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郑玄 注:“立天神地祇人鬼之礼者,谓祀之祭之享之礼,吉礼是也。保 ,安也,所以佐王立安邦国者,主谓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也。……明 尊鬼神重人事。”古人分礼为五类。
出花园
(1)“出花园”时间 “出花园”在哪一天“出”,这是有讲究的。在潮州这边,一般会在前一
年年底先去“问老爷”,然后根据时辰八字制定一个日期来“出花园”,还会 写明一些祭拜流程和注意事项。而揭阳地区一般是七月初七。当然,也 要提前求神问卜,适宜者才能出花园。 (2)沐浴
这一天,最重要的是使用花草沐浴。这点在潮汕各地是一样的。至 于花草的种类,具体各地有所不同。饶平使用榕树枝、竹枝、石榴花、 桃树枝、状元竹、青草各一对合12种;潮州湘桥有些地方使用的是红花 (石榴花)仙草、龙眼叶、千日红、榕叶、竹叶各一对。
(一)传统的分类——五礼
03 宾礼
一、诸侯定期朝见周天子的礼仪。四方诸侯在规定朝觐之年分别于春、 夏、秋、冬亲来朝觐,《周礼·大宗伯》贾公彦疏:
二、诸侯不定期朝觐周天子的礼仪。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有的 诸侯不服从天子之命,天子须要讨伐,所在方向的诸侯临时会合朝觐天子, 协同征伐。这种礼叫作“会”。另一种情况是,如果十二年中天子不巡守, 则六服之内诸侯都来朝觐,天子筑坛发表训话。这种礼叫作“同”。
人生礼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1
左2
古代服饰
1.常服 男子常服例
女子
常服例:
2.礼服
近代服饰
长 袍 马 褂
中山装
西 装
旗袍
现代服饰
1. 礼服,包括常礼服(晨礼服)、小礼服 (晚礼服)和大礼服(燕尾服、拖地长 裙)。 2. 西装,包括正式西装、礼仪西装和休闲西 装。 3.制服。 4.我国涉外服装:男子以裤装为宜,可穿西 装或民族服装,如中山装;女子以裙装为 宜,可穿西装套裙或民族服装,如汉服等。
所谓文明的核心,其实就是对别人的尊
重和关怀。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 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
敦厚:从内心深处真诚地尊 重每一个人。 崇礼:在行动上没有差别地 尊重每一个人。
孔 子 和 乐 师 的 故 事
礼仪泛说
礼是内涵,仪是表现。二者互为表里。
眼中有,心中无,礼无; 眼中无,心中有,礼无; 眼中有,心中有,礼有。 左传记载春秋鲁昭公拜会晋国君主,各种礼物、 仪式非常到位,晋侯之女叔齐却认为鲁昭公并非 知礼者。
什么是礼仪
礼貌,是向他人表示敬意的统称。
礼节,是向他人表示敬意的一种形 式。 礼仪是礼节、仪式的统称,是指在 较隆重的场合,为表示礼貌和尊重
而举行的合乎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 的仪式。
礼仪专家柏徳芮(Letita Baldrige)女
士: “礼仪的定义是很广泛的。总的来 说,就是和周围的人保持友善关系。” “待人好,当然是很有礼貌的表现, 但更重要的,我们要多替别人着想。”
非礼之国与非礼之君
春秋诸侯鲁国,传至鲁昭公一代,季 孙氏、孟孙氏、叔孙氏撤并了鲁国的军队, 把军赋土地一分为四,季氏占二,孟、叔 各一。鲁国公室权力削弱,连日常用度都 需要靠三家的进贡来维持,鲁昭公至此还 “犹有童心”,听任三家坐大而毫无作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
正装与休闲西装款式有别
正装外套是暗兜,即外套下摆的衣 兜是有盖的,穿着时应将兜盖放在外边, 不要塞进兜内。休闲西装外套是明兜, 没有兜盖。 单排扣西装,两粒扣最正式,三粒 扣比较古典;四粒扣、五粒扣、一粒扣 和无扣的则具有时装和休闲的性质。
(一)西装的搭配
穿西装前要拆除上衣左袖口上的商标、纯羊毛标志。
常礼服(晨礼服)
6:00-11:00 国家重大庆典 接待外宾 婚礼
小礼服(晚礼服)
16:00后 听音乐会 婚礼 晚宴 当主婚人
大礼服(燕尾服、单色拖地连衣裙)
晚间的各种隆重、正式的大型典礼活动
西装穿着有讲究
正式交际场合(如面试、谈判、 重要会议等),穿深色西装为宜: 藏青、深蓝、黑灰等。咖啡色和深 棕色不太适宜正式场合。最好选择 毛料西装。 半正式交际场合(如办公室非 正式会见),可穿浅色西装。 非正式场合,可穿单件西服上 装。
林黛玉进贾府(入座)
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 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 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 是客,原应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坐了。 贾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座方 上来。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 第二。
吉事尚左
3右
西装质料以纯羊毛为宜,应熨烫 平整,干净利落。皱巴扭歪会降低身 份,有失礼仪。 西装有两件套、三件套之分,正 式场合应穿整套,不宜拆开穿。 三件套西装在正式场合不可脱外 套。 国际惯例:西装和衬衫之间一般 不加毛衣或毛背心,以免破坏西装的 线条美。
不同款式西装扣子的系法 A. 双排扣的西装要把扣子全部系 上。 B.正式场合—— 单排扣西装站立时全部系上, 坐下时可解开最下面的扣子以 防走样。
“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 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 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 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 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 也。” 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 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 三臣?”
许掾年少时,人以比王苟子,许大不平。
时诸人士及支法师并在会稽西寺讲,王亦 在焉。许意甚忿,便往西寺与王论理,共 决优劣。苦相折挫,王遂大屈。许复执王 理,王执许理,更相覆疏;王复屈。 许谓支法师曰:“弟子向语何似?”支从 容曰:“君语佳则佳矣,何至相苦邪?岂 是求理中之谈哉!”
故事中的传统礼仪 北人啖菱
仪等于礼吗?
《左传·昭公五年》昭公至晋记问: 公如晋,自郊劳至于赠贿,无失礼。 晋侯谓女叔齐曰:“鲁侯不亦善于礼乎?” 对曰:“鲁侯焉知礼?” 公曰:“何为?自郊劳至于赠贿,礼无违 者,何故不知?” 对曰:“是仪也,不可谓礼。礼所以守其 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而屑屑焉 习仪以亟。言善于礼,不亦远乎?”
中 华 传 统 礼 仪
世说新语 ·方正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
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 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 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 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故事中的传统礼仪 嗟来之食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而来。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 扬其目而视之,曰:“余惟不食嗟来之食,以 至于斯也!” 从而谢焉。 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 可去,其谢也可食。”
故事中的传统礼仪 许询穷理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
并角入口。 或曰:“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 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 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林黛玉进贾府(随俗)
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 上茶来。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 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 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 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 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 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 样漱了口。 盥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 的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