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修饰电极1
化学修饰电极 ppt课件

电子转移速度,化学修饰电PPT极课件 应运而生。
3
一、 Introduction of CMEs
化学修饰电极是在传统电化学电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新研究方向,它是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的前沿研究领 域。因此,近四十年来化学修饰电极成为国际上电化 学和分析化学家研究的热点。
化学修饰的问世突破了传统电化学中只局限于研究裸电 极/电解液界面的范围,开创了从化学状态上人为控制电 极表面结构的新领域。
对任何电极反应来说,如果在裸电极上能够合理、有选 择性地、容易地进行,那么修饰是毫无意义和没有必要 的。电极表面的修饰必须改变电极/溶液界面的双电层结 构,使电极的性能(灵敏度、选择性等)有所改善。
PPT课件
5
2、CMEs的创始
化学修饰电极起源于电化学家早期在电极上的化学吸附研 究。
1973年,Lane和Hubbard开辟了改变电极表面结构以控制电 化学反应过程的新概念。
把具有不同尾端基团的多类烯烃化合物化学吸附在电极表 面上,观察到许多有趣现象。并有力说明了吸附在电极表 面上的基团能够发生表面配合反应,并且借改变电极电位 可调制其配合能力,指示了化学修饰电极的萌芽。
J. Phys. Chem. 1973, 77(11): 1401-1410
PPT课件
6
1975年,Miller和 Murray分别报道了化学修饰电极的研 制方法,标志着化学修饰电极的正式问世。
通过研究电极表面修饰剂 发生相关的电化学反应的 电流、电量、电位和电解 时间等参数的关系来定性、 定量的表征修饰剂的电极 过程和性能。
• 循环伏安法 • 计时电流法 • 计时电位法 • 计时库仑法 • 脉冲伏安法 • 交流阻抗法
PPT课件
15
Cyclic voltammograms of SWNT-DHP composite film at different scan rates in blank supporting electrolyte. Scan rates from the innermost to the outermost waves: 50, 100, 200, 300, 500,1000 mV/s.
高老师的电化学分析课件-修饰电极

高云涛制作
生物膜的通透性
• 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要从细胞周围环境中取得, 代谢产物则需要由细胞排出,川流不息的物质都 要经过细胞膜。 • 膜允许一定的物质穿过的特性称为膜的通透性。 • 细胞膜通透性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选择性,选择 性通透对物质进出细胞起着调节作用,维持了膜 内外离子浓度差和膜电位,保证了膜内外渗透压 平衡。这是细胞膜最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对保 证细胞及有机体最基本的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 有及其重要的。
(1)纳米金溶胶制备
高云涛制作
(2)纳米金溶胶表征
高云涛制作
NG/MTP+CI8SH/Au电极的SEM图
高云涛制作
2.3 双层类脂膜修饰电极-BLM (Bilayer Lipid Membrane)
高云涛制作
2.3.1 引言
• 生命过程中许多重要反应 发生在生物膜上。生物膜 在生物信息传递交流中起 着核心作用。 • 但生物膜的组成、结构和 功能极为复杂,因而企图 同时深入研究其上所发生 的各种过程显然是十分困 难的。 • 本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已 公认双层类脂膜是生物膜 的基本结构。
高云涛制作
自组装单分子膜的主要体系
• 现在研究比较多的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主 要包括三类,即烷基硫醇类,咪唑类,希夫碱 类,常用金,硅、铂的氧化物做固体 • 在膜电化学中,硫醇类化合物在金电极表面形 成的SAMs是最典型的和研究最多的体系
高云涛制作
硫醇/金体系SAMs的自组装原理
RSH+Au0n
高云涛制作
纳米银修饰电极制备
SAMs-配位吸附-电化学还原
• (1) 金电极磨至镜面,再浸泡到 piranha溶液(H2SO4: H202=3 :1) 30分钟,依次用二次水超声波清 洗和无水乙醇清洗,然后浸泡在 氨乙基硫醇乙醇溶液中24h; • (2)将电极取出分别用二次水和 乙醇溶液冲洗,然后将这种修饰 了氨乙基硫醇的金电极在硝酸银 溶液中浸泡24h; • (3)后用0. 1M硝酸钾溶液清洗, 再将吸附有银离子的金电极放入 0. 1 M硝酸钾溶液中使用脉冲恒 电位法,则纳米银在氨乙基硫醇 单分子修饰的金电极表面形成。
化学修饰电极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化学修饰电极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王绿静,分析化学(郑州大学,郑州,450052)摘要:化学修饰电极是当前电化学、电分析化学方面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并且为化学和相关边缘学科开拓了一个创新的和充满希望的广阔研究领域。
本文着重概述化学修饰电极电极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电化学,电分析化学,电化学修饰电极。
1.绪论化学修饰电极的来源和兴起与整个化学和其他学科特别是电化学的研究密切相关。
1973年Lane和Hbbard[1]开辟了改变电极表面结构以控制电化学反应过程的新概念,它有力的说明了吸附在电极表面上的基团能够发生表面配合反应,并借改变电极电位来调节其配合能力,指示了化学修饰电极的萌芽;1975年Miller[2]和Murray[3]分别独立地报道了按认为设计对电极表面进行修饰的研究,标志化学修饰电极的正式问世。
20世纪80年代初,光谱电化学研究最重要的是发展了红外反射-吸光光谱(I-RAS)[4]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5],特别是有利于电极表面进行现场研究,最新发展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TM)[6],在溶液中进行表面微观检测,达到原子级水平,将这一方法与电化学相结合发展的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镜以及电化学-原子力学显微镜法[7],是对电极表面结构进行微观、实时地观测的最有利的近代方法。
预计不久的将来,利用各交叉学科技术进行电化学现场观测的方法,将对化学修饰电极的微观结构特征全方位的了解,并不断推动化学修饰电极的研究迅速发展。
电极表面的化学修饰包括单层和多层的体系在内,基于其微观结构性质可将电极上的修饰层分为三种类型:1. 修饰单层,最初是用化学强吸附和共价键合法在电极的表面形成单层结构,后来发展到LB膜法和自组膜法可在电极表面获得高度有序排列的单分子修饰层,使修饰层的结构得到精细控制;2.修饰均相复层,在这种修饰膜内部的传输性质是很均匀的,因此很适用于进行基础理论的研究;3.修饰有粒界的厚层,这种修饰层体系虽然不适于做定量的理论研究,却具有合成方法的灵活性,而且提供了广泛结合具有不同化学性质到单一结构上的能力,很有实用前途。
化学修饰电极

吸附法:
化学吸附是制备单分 子层修饰电极的一种 很简便的方法。
烯烃衍生物在Pt电极上的吸附示意图
吸附法优点:简单,直接 吸附法缺点:吸附层不重现,吸附 的修饰剂会掉落,严格控制实验条 件亦能得到重现性较好的结果。
欠电位沉积法:
金属在比其热力学电位更正处发生沉积的 现象。常发生在金属离子在异体底物上的沉 积。可以用来制备精细结构单层修饰电极的 一种方法。
b.电极表面的聚合物薄膜相对于膜内的 扩散层足够厚---相当于半无限扩散
光谱法:研究化学修饰电极的光谱技术包 括透射和反射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 Raman光谱,荧光光谱,光热光声光谱, 偏振光谱,圆二色谱等。
例如电化学反射紫外光谱可以获得电极表 面修饰剂的电子结构信息;详细研究电极 反应机理;选择性地观察法拉第过程。
第六章 化学修饰电极
化学修饰电极自问世以来,突破了传统 电化学中仅限于研究裸电极――溶液界面 的范围,开创了从化学状态上人为控制电 极表面结构的领域。通过电极表面的分子 裁剪,可按意图给电极预定的功能,以便 在其上有选择地进行所期望的反应,在分 子水平上实现了电极功能的设计。
1.化学修饰电极的起源与发展
等离子体聚合形成的聚乙烯二茂铁薄膜/玻碳
组合法:
化学修饰剂与电极材料简单地混合以制备组 合修饰电极的一种方法。 以化学修饰碳糊电极为典型,制备方法有直 接混合法和溶解法。 碳糊修饰电极的活化与再生
其他修饰电极的制备
混合价态化合物修饰:以普鲁士兰PB为代表的无
机过渡金属氰化物薄膜修饰电极,在电催化,电色效应, 离子选择性电极,固体电池,生物活体分析等方面有广泛 的应用,并在光电转化,防腐蚀,不对称有机合成、能量 与信息贮存以及药物分析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 制备方法有:化学沉积法,电沉积法,新生金属法,等离 子体溅射法,已制备出多种含过渡金属的亚铁氰化物。
化学修饰电极的应用展望ppt课件

21
完整最新ppt
13
完整最新ppt
典型实例 14
完整最新ppt
环境检测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效 应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其中首要的就是环境问题,丁业、 农业、生活废弃物等对环境的污染 也越来越严重,污染物种类也越来 越多。包括无机物、有机物、微生 物等,主要分布在大气、水质、土 壤、固体废弃物及生物体内,对环 境和人类健康极具危害。
完整最新ppt
化学修饰电极的应用展望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1
完整最新ppt
化学修饰电极
化学修饰电极(chemically modified electrode)就是用化 学或物理的方法,在普通电极表面 固定具有特定功能的分子、离子、 或者聚合物,从而改善了原有电极 的性质,能够实现更多的功能设计。 化学修饰电极通常在石墨,玻璃碳, 贵金属等电极的表面进行修饰。
15
完整最新ppt
电化学技术具有设备简单,易自动 化、便于携带、灵敏度和准确度高, 选择性好等优点,是目比较有发展 前途的环境检测手段。
16
完整最新ppt
测定水体中痕量的PB2+、CD2+、HG2+做一总结
17
生物样品的检测
完整最新ppt
血红蛋白是血液中运输和存储氧的
主要物质,它通过血红素中的铁原子
5
完整最新ppt
吸附型修饰电极
电极材料表面的修饰及其在电解水中的应用

电极材料表面的修饰及其在电解水中的应用近年来,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便捷的能源形式,备受关注。
电解水制氢是一种常见的制氢方法,而电极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膜电解池组件,它的性质会直接影响电解水的效率与经济性。
因此,电极材料表面的修饰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电极材料表面的修饰电极材料表面的修饰主要是指对电极表面进行化学或物理的处理,使其结构、形貌及表面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从而达到改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目的。
1、金属氢化物金属氢化物是电极表面修饰的常见方法之一。
通过在电极表面添加一定量的金属氢化物,可以提高催化活性。
这是因为金属氢化物可以提供可逆的氢离子吸附位,提高电极表面的催化活性。
2、纳米材料纳米材料作为电催化剂修饰电极表面的一个新兴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
纳米材料特有的表面积大、晶界、缺陷等特性使其具有比传统电化学催化剂更优异的电催化性能。
3、自组装膜自组装膜是表面修饰领域的另一种常见方法,它是通过电化学凝聚一个分子膜,使之自组装成为一层有序的分子排列,从而达到改善纳米电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催化性的目的。
自组装膜具有很高的化学和物理稳定性,可以在不同的电化学反应中稳定地催化反应。
二、电极表面修饰在电解水制氢中的应用电解水制氢是目前制氢的主要方法之一。
在此过程中,电极材料的性质直接影响着电解反应的效率和经济性。
1、金属氢化物修饰金属氢化物修饰可以明显提高电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例如,钯、镍、钼等金属的氢化物被用于电解水制氢中,可以提高电极的催化效率和稳定性。
此外,氢化物和氢气也能提高电极的抗腐蚀性,从而提高电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2、纳米材料修饰纳米材料修饰的电催化剂具有更优异的电催化性能、更长的寿命和更高的耐腐蚀性。
纳米材料可以在电极表面形成更大的表面积,增加电极表面的反应中心,从而提高催化能力和效率。
此外,纳米材料的晶界可以调节电极表面的吸附能力,提高对反应分子的选择性。
3、自组装膜修饰自组装膜修饰电极表面可以明显改善催化剂的化学和物理稳定性,从而提高反应效率和经济性。
化学修饰电极应用发展展望

第1页,本讲稿共16页
1.什么是化学修饰电极 4.化学修饰电极的应用 2.为什么要修饰化学电极 5.化学修饰电极前景展望 3.怎样制备化学修饰电极
第2页,本讲稿共16页
什么是化学修饰电极
化学修饰电极(CME)是指在导电性的基本 电极表面上,用化学方法接上某种功能团, 使构成一种修饰电极。 特点:1.提高电极的选择性和灵敏性稳定性 2.CME利用了电极表面与覆盖物结合结合界面 状态变化,同时具有功能团的性质 3.化学修饰电极本身极为催化剂,他对电极 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第12页,本讲稿共16页
2.金属离子分析中的应用:化学修饰电极对 金属离子的测定有着特殊的功能, 特别在金 属 Cu2+、Fe2+、Au2+、Pb2+、Mg2+、Cd2+分析 测定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
第13页,本讲稿共16页
3.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对水样中NO2-的测 定 ,由于NO2-电极上的直接还原需要很大的 过电位,因此通过化学修饰电极使一些在裸 电极上难以进行的反应得以完成。
第14页,本讲稿共16页
化学修饰电极发展展望
化学修饰电极无论是在无机物、有机物,还是在生物样 品测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根据需要,研制出各种 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修饰电极,测定在常规电极上无 响应的某些分子。
这类电极特别是聚合物修饰电极稳定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 高,以延长电极的使用寿命,进而方便、准确地用于各种分 析。
第8页,本讲稿共16页
光电作用
光电化学电池中的应用: 对太阳能的利用存在缺陷
一:转换效率低
二:光照的阳极面受到腐蚀, 因此寿命短, 没 有实用价值。
第9页,本讲稿共16页
化学修饰电极

这种电子转移媒介体引起的电催化反应如图所示。 这里,修饰层中媒介体(聚甲苯胺蓝O)的氧化态与 溶液中待测物的还原态(NADH,还原型烟酰胺腺 嘌呤二核苷酸)反应后,再生出媒介体的还原态, 即修饰剂催化了溶液中NADH的氧化,因为 NADH在裸电极上的直接电氧化需要更正的过电 位。二茂铁、二酚类化合物也是典型的电子转移 媒介体和修饰剂,可用于催化一些直接电化学活 性不佳的被测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在电分析化 学中,一般认为化学修饰电极上的电催化是用来 放大检测信号,其催化电流往往与被测物浓度成 正比。
化学修饰电极已广泛用于无机、有机和生 化物质的分析检测,也是研究分离和合成 化学的重要实验平台。例如,在环境和食 品分析中,常用于重金属离子及亚硝酸盐 等多种污染物的高敏检测;在生物分析方 面,用于蛋白质、DNA、神经递质以及代 谢调控分子的检测和传感。
Sabahudin Hrapovic等使用不同的金属纳 米材料(Pt、Au、Cu)与溶于Nafion的单壁 碳纳米管和多壁碳纳米管制备得到复合型 传感器,通过吸附溶出伏安法来检测三硝 基甲苯TNT和其他硝基苯类化合物。 华南师范大学的杨勤燕通过简单的绿色无 污染方法制备了铂纳米粒子包覆的金纳米 孔膜及其双金属纳米复合膜修饰电极,并 成功应用于对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 其它文献也表明各类化学修饰电极对食品 中肾上腺素、抗坏血酸、多巴胺及细胞色 素C等也是一种高效灵敏的分析方法。
方式,形成化学键或生成表面配位化合物等物质,从而发生
的吸附。
(3)基于氢键、亲疏水作用力、-堆积力的吸附。这些吸附 也属于物理吸附的范畴。通过氧化还原或研磨等简单的电极
处理方式,在金属电极表面可产生-OH等含氧基团,而碳电
极表面则可产生-OH、C=O、-COOH等含氧基团,这些含氧 基团可通过氢键去捕集溶液中的相应组分。导电碳材料具有 碳原子的共轭结构,故碳基电极可通过-堆积力去吸附含 有苯环类似结构的分子。另外,表面处理干净的碳电极具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多壁碳纳米管作 为分子导线实现基础电 极与氧化还原蛋白质间 的通信(共价键合到 SWCNT的一端)
碳纳米管竖直排列形成的纳 米 森林作为分子导线
2020/12/1
和形貌上的变化。根据共组装的两种硫醇的差别,
能够选择性地除去其中的一个组分(例如通过还原
性解吸)。
2020/12/1
13
碳纳米管修饰电极
碳纳米管(Carbonnano-tubes,CNTs)是一
种结构中空的纳米材料,具有密度小、强度高、长
径比大、比表面积大、高温稳定而不易与金属发生
反应、电导率和热导率高、热膨胀系数低、耐强酸
电化学修饰电极1
化学修饰电极简介 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 常见的化学修饰电极
2020/12/1
2
化学修饰电极(CMES)简介
化学修饰电极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 兴的、也是目前最活跃的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的前沿领域。
化学修饰电极是在电极表面进行分子设计,将具有优 良化学性质的分子、离子、聚合物以化学薄膜的形式排列 在电极表面上,将修饰试剂的电化学行为赋予被修饰的电 极表面,从而改变了其表面性质,使电化学电极有较高选 择性、灵敏度或稳定性。以满足许多电分析问题的要求并 构成了新的分析应用以及不同的传感器的基础。
金基底上自组装膜的形成
2020/12/1
12端基、溶剂、浸泡时间或基底形貌。随链长的减小
(n<10),堆积密度和覆盖率降低,无序度增加。
这样的以及其他的结构无序性和结构欠缺(例如针
孔),常常导致性能降低。由烷基硫醇混合物形成
的共组装单层膜能够在膜的构架上获得膜的组成上
2020/12/1
8
电化学氧化法是利用电化学氧化作用使反应物在电 极表面生成特定的产物,该产物最终通过吸附、组 装或共价键合等作用修饰电极表面,从而制备化学 修饰电极的一种方法。用该方法制备修饰电极的报 道还不是很多。
2020/12/1
9
自组装单层膜
基于金与硫强的相互作用,硫基化合物可在金表 面上自发形成单层膜[X(CH2)nSH,n>10],其能够很 好地操控界面上的反应性。这种单层膜通常是将 金电极浸泡在含有毫摩尔硫醇的乙醇溶液中隔夜 后而获得。形成自组装的有机硫化物单层膜( SAMs),由于它在许多科学与技术领域里的潜在 应用,自20世纪80年代末就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 。除了它的在单层膜结构和长程电子转移研究应 用外,还有在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方面的应 用,以及信息储存装置和平板印刷等中的应用。
化学修饰电极扩展了电化学的研究领域,目前已应用 于生命、环境、能源、分析、电子以及材料学等诸多方面。 基于微结构的性质,电极上的修饰层可分为三种类型:修 饰单层,修饰均相复层,修饰有粒界的厚层。
2020/12/1
3
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
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是化学修饰电极得以开展研究 的关键性步骤。修饰方法的设计合理性与否、操作步骤及优 劣程度对化学修饰电极的活性、稳定性和重现性有直接影响 ,因此是化学修饰电极研究和应用的基础。
2020/12/1
5
优缺点:
该方法操作简单且直接。 但是,用滴涂法制备的修饰电极会因为溶剂的挥 发而导致薄膜的厚度不均匀,并且重现性较差。
2020/12/1
6
共价键合法
共价键合法是对电极表面进行预处理,以引入 键合基,然后进行表面有机合成,通过化学键 合 反应将预定官能团修饰到电极表面。采用这种方 法制备的修饰电极具有分子识别功能和选择性响 应,并且稳定性很高。
目前已经发展的制备化学修饰电极的方法主要有滴 涂法、共价键合法、电化学法、吸附法和掺杂法等。目前人 们研究得比较多的是滴涂法、共价键合法和电化学法这三种 方法,下面对这三种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2020/12/1
4
滴涂法
滴涂法是将溶解在适当溶剂中的聚合物或者纳米材料 滴加或涂覆于电极表面,待溶剂蒸发干固后,生成涂膜 结合在电极表面从而达到化学修饰的目的。 具体方法为: (A)将电极浸入修饰液中,取出后使附着于电极表面的溶 液干固成膜; (B)用微量注射器把一定已知量的修饰液注射到 电极表面,然后于固成膜; (C)电极在修饰液中旋转,使其溶液附着于电极表面,然 后干固成膜 该方法主要用于制备Nafion或者碳纳米管修饰电极。
2020/12/1
7
电化学法
包括以下三种: 电化学沉积法是一种将电极置于含有一定修饰材料
的电解液中,采用恒电流或恒电位进行沉积而制备 出修饰电极的方法。 电化学聚合法则是一种利用电化学氧化还原引发, 使电活性的单体就地在电极表面发生聚合,生成聚 合物膜而达到修饰目的的方法。这类电活性单体大 多含有乙烯基、羟基和氨基的芳香化合物以及杂环 、稠环多核碳氢化合物和冠醚类化合物等。这种方 法主要被用来制备各种聚合物修饰电极。
强碱和高温氧化等特性。
碳纳米管自1991年发现以来,以其独特的管
状几何形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和稳
定结构成为极具应用潜力的一维纳米材料,很适合
于制备纳米尺度的复合材料,在提高复合材料的力
学性能方面已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2020/12/1
14
碳纳米管的分类:
单壁碳纳米管(SWN Ts)由单层石墨片同轴卷 绕构成,其侧面由碳原子 六边形排列组成,两端由 碳原子的五边形封顶。
管径一般从10~20 nm,长度一般可达数十 微米,甚至长达20 cm
管
单壁碳纳米
2020/12/1
15
多壁碳纳米管 (MWNTs)一般由几层到 几十层石墨片同轴卷 绕构成,层间间距为 0.34 nm左右,其典型 的直径和长度分别为 2 ~ 30 nm 和 0.1 ~ 50μm
多壁碳纳米管
2020/12/1
2020/12/1
10
S-H键的清除是单层膜形成的关键: RSH+Au↔RS-Au+e- + H+
烷基间的范德华力决定了单层膜的定向。 通过这样的自组装过程形成了结构完美的单层膜 ,碳氢链相互平行,以约30O斜立于电极的表面上 。 如下图:
2020/12/1
11
这是一个紧 密堆积的无针孔 的膜(表面覆盖 率 约 为 9×10 - 10mol/cm2 ) 并 阻 碍组分向电极表 面的传质。